陌生人的礼物

陌生人的礼物

一、一位陌生人的礼物(论文文献综述)

赵萍[1](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年网络不良打赏行为的实务探索 ——基于G平台J用户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

蔡宇莎[2](2021)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文中指出弗吉尼亚·伍尔夫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英国作家和评论家,着有《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三枚基尼》等作品。以往学界大多从心理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进行研究,但很少从语象学的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语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弗吉尼亚小说中的语象,以拓宽相关研究视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对弗吉尼亚及其小说做基本介绍。第一章:梳理语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界定语象在本文中的含义。第二章:依据弗吉尼亚小说情节结构所显现的造型结构,将弗吉尼亚小说的语象结构分为柱体、锥体和球体。第三章:探究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结构的深层意义——弗吉尼亚受视觉机制的影响及战争环境的刺激,浮现不断觉醒的生命意识;弗吉尼亚受特殊历史时期英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体现以性别对立为前提、以两性在公私领域互动为核心、以性别平等为目标的女性主体意识;弗吉尼亚受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志的宇宙时间观和集过去现在未来为一体且注重当下的非线性时间观的影响,展现以英国正统历史为参照、以英国人日常生活为本源的历史意识。第四章:探寻弗吉尼亚进行语象实践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在接受瓦奈萨、克莱夫、罗杰美术观的过程中,弗吉尼亚将融合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西方艺术精神作为认知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寻求自我定位的内部驱动力。通过以上四章的分析得出结论,弗吉尼亚通过语象实践,实现文学和美术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沟通,为艺术返归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补足动力。

姜媛媛[3](2021)在《语境理论指导下《赢利》(节译)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赢利》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理查德·鲍尔斯创作的一部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小说。该小说将克莱尔一家千回百转的发家史与普通妇女劳拉患上卵巢癌的不幸遭遇并置,反映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工生产给人类生存环境及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从而唤起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赢利》涉及了许多影响意义理解以及译文表达的不确定因素,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阻碍。译者借助语境理论基本解决了原文中意义不确定等问题,从而顺利地完成翻译任务。鉴于此,本文将在语境理论指导下,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讨论语境理论在《赢利》翻译中的运用,并通过具体实例论证“明晰化翻译”、“宽泛化翻译”、“选词法”、“人物语气对等”、“汉语四字词”、“改写法”及“注释法”等翻译策略在确定原文本意义、寻找恰当目标语表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报告可以为其他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可参考的指导理论及翻译策略。

Alice[4](2020)在《粗鲁的男孩》文中指出村里的人都知道,詹姆斯·塞尔顿是一个野蛮的男孩儿。他说话很粗鲁,常常被人指责。当他遇见穿着整洁的人,就会戏称人家"花花公子";如果遇见衣衫褴褛的人,他就会拿石头砸过去,或者用其他办法激怒人家。一天下午,学校刚刚放学,一位陌生人向村子里走来。虽然那人穿着朴素,却很干净整洁。他戴着一顶很大的遮阳帽,手杖的一端挂着一些行李。

孙昊野[5](2019)在《社会距离视角下的损失厌恶差异及其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损失厌恶是风险决策中的重要概念,并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影响个体或者群体的投资、消费、医疗决策等。同时,人本身具有社会属性,而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力人际间广泛的交流和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化影响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自我决策,还需要在许多学科领域(例如咨询、顾问、私募投资、医疗等),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他人的决策需求、给出建议甚至直接代理对方进行决策,比如:职业经理人为股东制订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基金经理为投资者推荐投资方案,当选官员根据民众的需求修订政策,医生为癌症病人拟定治疗方案,父母为子女提供升学建议,律师为诉讼人代理诉讼等等。而在为他人决策时,决策者与决策结果承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将会影响决策的质量,因此从社会距离视角,研究风险决策中的损失厌恶差异,不仅有利于指导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策,还有利于增加实际决策者和决策结果承担者双方之间的理解,从而有助于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在以往关注风险决策的研究中,学者们探究了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的行为差异,但已有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结论且缺乏全面的整合,如一些研究认为为自己做决策时决策者更关注决策结果,因而表现得更加谨慎;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决策者会因自己的决策导致他人蒙受损失而感到强烈的后悔情绪,因此在为他人决策时会表现得更加保守。此外,一些研究发现当决策不会造成损失时,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没有差异;而另一些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值得注意的上述研究大都只考虑包含潜在损失和潜在收益的混合型风险决策类型,少数研究考虑包含两种风险决策类型的决策任务,但都没有将风险决策的所有可能类型全面地纳入考虑中,因此从中得出的结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受到行为实验方法的限制,已有损失厌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象层面的讨论,而对于其背后的解释机制却只能停留在假设层面上,缺乏实质的证据。最后,反馈加工使个体通过补充信息从而实现认知上的更新,因此是决策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阶段。虽然已有研究发现了反馈加工对损失厌恶的重要影响,但以往关于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损失厌恶差异的研究都忽略了对反馈加工阶段的讨论。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背景,本文主要探讨社会距离对风险决策中损失厌恶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本文拟解决的研究问题如下:问题一:在决策的价值评估阶段,社会距离如何影响损失厌恶的大小?问题二:在决策的价值评估阶段,社会距离影响损失厌恶大小的认知加工机理是什么?问题三:在决策的反馈加工阶段,反馈诱发的信息更新是否对损失厌恶大小产生影响?社会距离对损失厌恶大小的影响是否仍然存在,其影响机理是什么?为了解决上述研究问题,将行为数据与大脑决策加工数据有效融合,系统性地展开了如下三项子研究:研究一旨在探究在包含混合型、收益型和损失型风险决策的任务中,社会距离如何影响损失厌恶程度。研究一通过构建基于多决策类型的损失厌恶估计模型,比较了不同社会距离下损失厌恶大小的直接和间接表达,得出社会距离对损失厌恶的负向影响作用,实现了对已有文献的重要补充。研究二是一项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旨在探明价值评估阶段中社会距离影响损失厌恶程度的内在机理。通过对凸显网络以及心智理论相关脑区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在大脑认知加工层面上社会距离对损失厌恶程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即存在自我与他人的边界。研究三从决策的反馈加工阶段入手,采用了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探索反馈加工阶段社会距离对损失厌恶程度的影响现象及其机理。研究三发现社会距离通过影响对反馈的认知加工进而影响行为层次上的损失厌恶大小,因此可以通过表征主观感知价值和注意力分配的脑电成分对损失厌恶大小进行预测。总之,本文通过三项子研究从现象层面到本质层面清晰地揭示了风险决策的各个阶段中,社会距离对损失厌恶大小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本文补充和完善风险决策理论体系,并为后续关于损失厌恶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和数据分析方法,也为企业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提供指导意见。

陈柔伊[6](2018)在《文化选修课程对高中生语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背景下,文化教学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2017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除了必修外,还应添加上选修课程,相对于一线城市的市级高中,偏远地区的县级高中在英语教学方面形式更为单一,文化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滞后。选修类课程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校已经逐渐普及,但在县级高中还是一个很新的方向,如何在高考任务繁重的压力之下,通过文化选修课的形式能够使得学生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用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研究的方向。本研究以笔者所在的县级示范高中的两个高二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的情况相近,由同一个教师授课。笔者给其中一个班级每周增加一节文化选修课,为期一个学期,探索基于“主题、对比、练习”为要素的文化选修课在县级高中的实行效果,围绕三个问题进行研究:1.县级高中学生在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等方面的语用能力现状如何?2.文化选修课对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提升效果如何,提升较大的方面有哪些?3.选修课在教师教学和教学效果上有哪些优点和欠缺?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县级高中的学生语用能力低下,在常见的交际情景存在大量的语用失误。学生在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对语用原则的掌握和中国文化表达这三个层面均存在很大不足,典型的问题有套用汉语意思、混淆中西的社交规则等。而且在语言的表达和理解方面的得分相对更低,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非常缺乏口语的训练。其次,基于“主题、对比、练习”为要素的文化选修课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上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使得学生的各项语用能力得以发展,尤其提高最明显的是跟语用原则相关的题目,说明学生对于语用规则的掌握相对容易,也表明了很多二语语用特征和知识的可教性。最后,学生对选修课的整体满意度高,但对选修课与必修课程之间的关联以及课堂活动中小组的成员合作的满意度相对较低。通过问卷收集学生的课堂建议,发现课堂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学生对课堂的严格度、互动性、活动多样性等都提出了一些看法。基于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一些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为目标的建议:1)平衡英语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语用文化意识。2)运用文化主题的融合和对比,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3)统筹课堂活动和课后复习巩固,增强文化教学的影响。

邓雯雯[7](2018)在《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个体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而专注于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的能力。它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而自我控制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在童年期、青春期与大学时期,在学业成绩、社会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方面都优于早期延迟满足能力差的幼儿。并且幼儿延迟满足的个体差异还能预知他们成年后的认知与社交能力。因此对早期幼儿的延迟满足及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早期是幼儿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敏感时期。本研究从遵义市播州区一所公办幼儿园的亲子班选取了 81名2-3岁的幼儿及他们的母亲,采用礼物延迟范式进行延迟满足的现状调查,并对实验观察中的延迟策略和母亲风格进行编码,通过问卷收集了气质的相关数据,探讨了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的关系,得出结果如下:(1)托班幼儿能够完成礼物延迟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延迟等待的时间提高,存在年龄上的差异;性别差异不显着。(2)托班幼儿延迟策略的使用以分心策略和言语策略为主,且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显着;其中言语策略在年龄和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3)通过实验观察,将母亲参与礼物延迟任务的部分,母亲与幼儿的互动行为分为非指示性和指示性的母亲风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母亲风格在延迟者的卡方检验中发现存在显着差异;而与人口学相关变量的差异均不显着。(4)托班幼儿气质在活动性与情绪性维度的得分最高,专注性维度的得分最低。各维度在年龄上均不存在差异;活动性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男孩在其平均分上高于女孩;反应性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独生子女的平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母亲文化程度上,专注性和反应性差异显着,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母亲在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均高于专科与高中学历的母亲。(5)托班幼儿气质维度中的社会抑制性与延迟满足及延迟策略中的帮助策略和分心策略存在相关关系;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及延迟策略中的非言语策略存在相关关系;在延迟策略中,除无意义策略以外,其他四种策略与延迟满足都存在相关关系,基于其相关关系,对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延迟策略对延迟满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延迟策略中的分心策略、言语策略和非言语策略对延迟满足有显着的预测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对提高早期儿童的延迟满足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1)满足早期幼儿的需求,建立安全依恋;(2)家长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则;(3)教给幼儿学会等待的延迟策略;(4)给予幼儿自主的空间;(5)培养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应抓住关键期。

安惠娟[8](2017)在《裕固族鄂金尼部落社会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1958年以前,部落是裕固族重要的社会组织。无论是和平时期的游牧区域安排、邻里纠纷调解、税赋安排与收取,还是冲突、战争期间的兵源组织、后勤补给、战斗指挥均依赖部落组织来完成。同时,由于游牧生产的延续,裕固族部落中保留了历史上一些北方民族中古老而显赫的氏族,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和族群互动的关键线索。1958年以后的公社、大队、乡、村等国家结构的嵌入基本上是以原来的部落为基础,使得裕固族部落从集政治、军事、社会为一体的实在的组织演变成为一个文化的共同体,一种心理认同的单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裕固族部落的记忆逐渐模糊,血缘认同逐渐向地域认同转变,而伴随这一转变一同消失的还有裕固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内部文化多样性。与此同时,又表现出依托部落强烈的文化恢复与重构的热情与努力。鄂金尼部落是裕固族部落中长期被当做“藏化”严重的部落,“藏化”与部落形成的历史紧密相关,清初西北民族格局的改变、清政府《青海善后十三条》及相关政策实施引起大头目部落活动中心北移与康隆寺的修建、本民族人口减少与周边强邻崛起是鄂金尼部落分立的主要诱因,中央王朝的政策变动致使鄂金尼部落成为裕固族各部落中的“文化边区”。鄂金尼分立、迁移到如今的共同体认同表明裕固族传统的部落的内生逻辑是自下而上的游牧生产,其上层结构变动之后,基础结构仍然可以维持其基本结构。鄂金尼部落在衣食住行方面为“文化边区”所形塑的特点一方面依存于其生计方式,自然环境影响突出。另一方面又打上了族群互动、政治运动、现代技术、符号化的民族文化建构等的烙印,,是外源性文化变迁。物的鄂金尼变迁最为频繁,作为边界也是变动最为迅速的,但由于物的可塑性又成为表达“传统”的符号而被不断重构。鄂金尼部落的语言中,保留了较多蒙古语族语言古老的语音和词汇,同时,藏语在鄂金尼部落的兼用也一度达到了近乎替代裕固语的程度。鄂金尼部落的文化边区地位既是语音保留古老特征的原因,也是其语言借用、替代的原因。边区的鄂金尼人试图以语言为边界时,与裕固族其他地区出现了差异,而藏语的兼用又使鄂金尼与藏族的认同模糊。作为受藏文化影响最深的部落,裕固族最早的寺院建在鄂金尼,民众家中普遍设有佛龛或者佛堂,逢节煨桑诵经,许多老人坚持每日诵经,体现出较其他部落更为浓厚的藏传佛教信仰。在鄂金尼的鄂博祭祀中,出现了在藏区普遍存在的有阶序的山神概念,表现出典型文化传播特点。鄂金尼部落的婚姻形式在1958年前后有重大转折,之前曾以传统游牧社会约定俗成的多元的较为松散的婚姻形式为主,现代国家话语和法律秩序强制下转变为一夫一妻形式。家庭居住模式也经历了由数代同堂的扩大家庭向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的转变。节庆与人生礼仪为视点,发现鄂金尼部落传统节日中恢复与变迁并存、外来节日呈边缘化传播的特点。鄂金尼部落的剃头礼、传统婚礼、传统葬礼在经历了1958年的变局之后,表现出恢复传统与个性化、创造性并举的特点。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到在部落组织消失以后,部落的服饰、语言、宗教信仰、仪式、节庆等仍然在相当长的时段内成为鄂金尼人表达边界的有形载体,在变动中延续了一个文化的人群。部落作为有形的政治组织已经终结,但部落内生的逻辑仍然存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作为相对于裕固族核心地区和藏文化核心地区之间的亚文化区,文化边区理论是解释鄂金尼部落文化特异性的钥匙。但不仅如此,正是诸文化之间的挣扎维系了这个曾经衰落的群体,鄂金尼部落的社会文化变迁是北方民族形成、历史、文化和族群互动的缩影,其存与续是裕固族乃至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的缩影。鄂金尼部落的社会文化变迁,呈现出政治力量主导之下的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外源性变迁中,鄂金尼部落中心到边缘的地位转换、文化上古老与变迁的交替、特征的趋同与趋异的并存,甚至出现文化认同的“我”—“他”之间的摇摆。但仍然可以看到其调适当中显性的和隐形的选择。在变换不定中鄂金尼人始终在寻求一种自我认同的边界,而这恰恰是缘于其边区位置,频繁的族际接触和交往迫使其寻求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直至今天,它仍然是裕固族地区“自居特色”的组成部分。“传统”虽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在鄂金尼的变迁过程中,它却是一种心理结构,隐藏在每个个体心中,在外力统一的模式中有选择地,隐秘地起伏着。鄂金尼的在接连的外力推动下有形的文化变动不居,但作为一种心理结构的“鄂金尼”始终在维系着这个边缘群体,给予每一个个体“我是谁”的慰藉。

残雪[9](2016)在《黑暗地母的礼物》文中研究指明煤永老师煤永老师今天满58岁,一向对个人生活不讲究的他想起来要把女儿小蔓叫回家同他一块儿庆祝一下。以前他有时庆祝有时不庆祝,不庆祝的那年默默地就过去了,他不提起的话小蔓也不会提起。倒是女儿的生日,他总是牢记心中的,每年必庆祝。女儿已经成家另过,她28岁了,有自己的生活。煤永老师同女儿的关系有点微妙,到底微妙在哪里,他也说不上来。大概他这辈人同儿女的关系都这样吧。小蔓没有固定工作,有时接点教具业务搞搞,没事就在家画画。她的手气很灵,她属于"游手好闲"的那类青年。煤永老师对女儿比较满意,对女婿的印象也不错。女婿是小蔓的大学同学,现在在一家珠宝行工作,钱赚得不多,工作也不累。

刘振亮[10](2016)在《心理账户: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文中研究表明心理账户是经济学的一种比喻,有效地描述和概括了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如投资,储蓄以及日常消费等。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对经济行为的一系列编码、分类、预期以及评估等心理操作过程。无疑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判断与决策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但一些研究质疑了心理账户普遍适用性,认为其普遍适用性是有限的。本文也是此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意在探讨心理账户是否同其它决策偏差一样,存在自我与他人的决策差异。本研究假设,当个体为自己做决策时,心理账户效应存在,而当个体为他人做决策时,心理账户效应消失。本文以两个研究检验了此假设。在研究1中,本文使用三个修改后的心理账户问题,包括运动鞋与雨伞问题,电影票问题以及篮球比赛问题(分别修改自经典的计算器与皮夹克问题,演出门票问题以及篮球比赛问题)。每个问题包括两个情境A和B。被试需要阅读三个问题的所有A情境或者B情境,并且为自己或他人做出决策。结果与实验假设相同,当个体为自己做决策时,心理帐户效应存在;而当个体为他人做决策时,心理帐户效应消失。先前研究发现,社会距离影响到个体对他人感知。因此,研究2在研究1基础上,引入社会距离因素,进一步改变自我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研究2要求被试在完成相应的情境后,为亲近他人(朋友)或疏远他人(陌生人)做出决策。结果发现,无论是为朋友还是陌生人做决策时,心理帐户效应均不存在。总之,本研究质疑了心理帐户效应的普遍适用性,并且暗示出心理帐户效应或许仅仅存在于自我决策,而不存在于为他人决策当中,且此现象不受社会距离的调节。

二、一位陌生人的礼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位陌生人的礼物(论文提纲范文)

(2)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弗吉尼亚的创作
    二 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以语象为切入点
第一章 语象的学理生成
    第一节 古代:修辞术语
    第二节 近代:艺术体裁
    第三节 现代:阐释工具
    小结
第二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结构类型
    第一节 柱体:《墙上的斑点》
    第二节 锥体:《远航》
    第三节 球体:《海浪》
    小结
第三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意义建构
    第一节 生命意识:物、植物、动物、人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恋爱、婚姻、家庭、性别
    第三节 历史意识:个人、家族、英国
    小结
第四章 弗吉尼亚语象实践的探源
    第一节 瓦奈萨:“我爱你胜过这世上任何人”
    第二节 克莱夫:“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罗杰:“用文字来表现一种造型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明细

(3)语境理论指导下《赢利》(节译)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Main Contents of the Report
    Focus of the Report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On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1.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1.1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1.1.2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1.1.3 Contrasting Emotional Tones
        1.1.4 Discontinuity and Randomness of the Narration
    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Chapter Two Theory Preparation
    2.1 Studies on Context Theory outside China
    2.2 Studies on Context Theory in China
    2.3 Application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2.4 Analytical Framework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Linguistic Context
        3.1.1 Explicitation
        3.1.2 Generalization
    3.2 Situational Context
        3.2.1 Diction
        3.2.2 Equivalence of Tone
    3.3 Cultural Context
        3.3.1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
        3.3.2 Rewriting
        3.3.3 Annotation
Conclusion
    Major Findings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4)粗鲁的男孩(论文提纲范文)

考点详解
生词好句
我来挑战

(5)社会距离视角下的损失厌恶差异及其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创新点
    1.4 相关术语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章节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风险决策理论
        2.1.1 期望价值理论
        2.1.2 期望效用理论
        2.1.3 前景理论
    2.2 损失厌恶介绍
        2.2.1 损失厌恶的基本概念及具体体现
        2.2.2 损失厌恶的测量方法
        2.2.3 损失厌恶的影响因素
    2.3 解释水平理论与调节聚焦理论
        2.3.1 解释水平理论
        2.3.2 调节聚焦理论
        2.3.3 解释水平理论与调节聚焦理论的关系
    2.4 后悔理论
        2.4.1 后悔理论基本介绍
        2.4.2 后悔理论与为他人决策
    2.5 大脑决策加工相关的技术以及脑区、脑电成分介绍
        2.5.1 认知神经科学
        2.5.2 探究大脑决策加工过程的技术手段
        2.5.3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与风险决策相关的脑区
        2.5.4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与反馈相关的脑电成分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构思与设计
    3.1 研究内容简介
    3.2 研究一的构思与设计
        3.2.1 设置理由
        3.2.2 研究方法
        3.2.3 主要研究内容
    3.3 研究二的构思与设计
        3.3.1 设置理由
        3.3.2 研究方法
        3.3.3 主要研究内容
    3.4 研究三的构思与设计
        3.4.1 设置理由
        3.4.2 研究方法
        3.4.3 主要研究内容
    3.5 本研究的整体框架
4 社会距离对损失厌恶程度的影响: 一项行为实验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2.1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假设
        4.2.2 基于后悔理论的假设
        4.2.3 研究一假设总结
    4.3 预实验
        4.3.1 实验被试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
    4.4 正式实验
        4.4.1 实验被试
        4.4.2 实验方法
        4.4.3 参数设置及原因
    4.5 数据分析
        4.5.1 操纵检查
        4.5.2 损失厌恶程度间接指标
        4.5.3 损失厌恶程度的直接估计
    4.6 结果与讨论
        4.6.1 反应时长和风险选项接受率的结论和讨论
        4.6.2 损失厌恶参数直接估计的结论与讨论
        4.6.3 研究一假设验证情况总结
        4.6.4 研究一采用行为实验的原因
    4.7 本章小结
5 社会距离对损失厌恶程度影响的感知加工机理: 一项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2.1 基于行为数据的假设
        5.2.2 基于fMRI的假设
        5.2.3 研究二假设总结
    5.3 研究方法
        5.3.1 实验被试
        5.3.2 实验范式
        5.3.3 实验过程
        5.3.4 fMRI数据记录过程
    5.4 数据分析
        5.4.1 行为数据分析
        5.4.2 fMRI数据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5.5.1 行为结果
        5.5.2 fMRI结果
        5.5.3 研究二假设验证情况总结
        5.5.4 综合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反馈加工阶段的社会距离与损失厌恶: 一项事件相关电位实验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2.1 基于行为数据的假设
        6.2.2 基于脑电数据的假设
        6.2.3 研究三假设总结
    6.3 研究方法
        6.3.1 实验被试
        6.3.2 实验范式
        6.3.3 实验过程
        6.3.4 脑电数据记录过程
    6.4 数据分析
        6.4.1 行为数据分析
        6.4.2 脑电数据分析
    6.5 结果与讨论
        6.5.1 行为结果
        6.5.2 脑电结果
        6.5.3 研究三假设验证情况总结
        6.5.4 综合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贡献
        7.2.1 现实意义
        7.2.2 理论贡献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6)文化选修课程对高中生语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 论文结构
二、文献综述
    2.1 语用能力的研究现状
        2.1.1 国外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
    2.2 文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2.3 对前人研究的总体评述
三、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测试
        3.3.2 问卷
    3.4 研究过程
        3.4.1 学生的语用能力现状调查
        3.4.2 文化教学
        3.4.3 教学效果检验
    3.5 数据收集
四、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4.1.1 县级高中生的语用能力现状结果对比
        4.1.2 文化选修课对语用能力提升的结果对比
        4.1.3 学生对文化教学的反馈结果
    4.2 讨论
        4.2.1 县级高中生的语用能力现状
        4.2.2 文化选修课对语用能力提升的有效性
        4.2.3 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语
    5.1 研究发现
    5.2 教学启示
        5.2.1 平衡英语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语用文化意识
        5.2.2 运用文化主题的融合和对比,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5.2.3 统筹课堂活动和课后复习巩固,增强文化教学的影响
    5.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7)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缘起
        1.1.1 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1.1.2 国家政策的重视
        1.1.3 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延迟满足与策略的概述
        1.3.2 幼儿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范式
        1.3.3 幼儿延迟满足发展的年龄和性别特点
        1.3.4 幼儿延迟满足及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
        1.3.5 气质与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
    1.4 我国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及假设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法
        2.4.2 实验法
        2.4.3 问卷法
    2.5 研究程序
        2.5.1 准备工作
        2.5.2 礼物延迟任务的实验观察
        2.5.3 延迟策略编码
        2.5.4 母亲风格编码
        2.5.5 发放问卷
    2.6 研究思路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托班幼儿延迟满足及策略的现状
        3.1.1 托班幼儿延迟满足的现状分析
        3.1.2 托班幼儿延迟策略的现状分析
    3.2 托班幼儿母亲风格的描述统计
    3.3 托班幼儿气质的特点
        3.3.1 托班幼儿气质的各维度现状
        3.3.2 托班幼儿气质的年龄差异
        3.3.3 托班幼儿气质的性别差异
        3.3.4 托班幼儿气质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3.3.5 托班幼儿气质在母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
    3.4 托班幼儿延迟满足与延迟策略的相关关系
    3.5 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及策略的相关关系
        3.5.1 托班幼儿气质与延迟满足及策略的相关
        3.5.2 托班幼儿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及策略的相关
    3.6 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和延迟策略对延迟满足的回归分析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托班幼儿延迟满足及策略的现状讨论
        4.1.1 托班幼儿延迟满足的现状讨论
        4.1.2 托班幼儿延迟策略的现状讨论
    4.2 托班幼儿气质和母亲风格的讨论
        4.2.1 托班幼儿气质的现状讨论
        4.2.2 托班幼儿母亲风格的现状讨论
    4.3 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延迟策略对延迟满足的回归分析讨论
        4.3.1 相关关系的讨论
        4.3.2 回归分析讨论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建议
        5.3.1 满足早期幼儿的需求,建立安全依恋
        5.3.2 家长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则
        5.3.3 教给幼儿学会等待的延迟策略
        5.3.4 给予幼儿自主的空间
        5.3.5 培养幼儿的延迟满足应抓住关键期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裕固族鄂金尼部落社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术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与主要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裕固族文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大头目部落的守灶者:鄂金尼部落的历史源考
    第一节 鄂金尼部落渊源考
    第二节 鄂金尼部落分立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鄂金尼部落与大头目部落
    第四节 鄂金尼部落的户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衣食住行:鄂金尼部落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鄂金尼部落的服饰及特点
    第二节 鄂金尼部落的饮食及特异性
    第三节 鄂金尼部落的居住及其变迁
    第四节 鄂金尼部落的交通工具及其变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滩话与藏语文:鄂金尼部落的语言文字
    第一节 鄂金尼语言的词汇构成
    第二节 鄂金尼语言的词汇分类
    第三节 鄂金尼语言的族内比较
    第四节 回鹘文在鄂金尼的使用
    第五节 藏文藏语在鄂金尼的兼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寺院与鄂博:鄂金尼部落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鄂金尼的宗教信仰及历史演变
    第二节 鄂金尼的寺院
    第三节 鄂金尼的鄂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庭类型与亲属制度:鄂金尼部落的婚姻家庭
    第一节 婚姻形式及变迁
    第二节 家庭类型及演变
    第三节 亲属制度中看鄂金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节庆与人生:鄂金尼部落的节日与仪式
    第一节 鄂金尼的传统节日
    第二节 鄂金尼的人生礼仪
    本章小结
结语 文化之间:民族交融带的鄂金尼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10)心理账户:自我—他人决策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心理账户的概念演变
    2.2 心理账户的基本特征
        2.2.1 非替代性
        2.2.2 享乐编辑原则
    2.3 心理账户的相关研究
        2.3.1 基于基本成分的相关研究
        2.3.2 基于局部账户的相关研究
        2.3.3 基于享乐编辑的相关研究
    2.4 自我与他人的决策偏差
        2.4.1 “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2.4.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5 问题提出
    2.6 研究设计
第3章 研究一心理账户: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3.1 被试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材料
    3.4 实验流程
    3.5 结果
        3.5.1 研究一的基本描述统计
        3.5.2 研究一的心理账户效应
    3.6 讨论
第4章 研究二心理账户:社会距离的调节机制
    4.1 被试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材料与流程
    4.4 结果
        4.4.1 操作性检验
        4.4.2 研究二的描述统计
        4.4.3 研究二的心理账户效应
    4.5 讨论
第5章 总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一位陌生人的礼物(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工作介入青年网络不良打赏行为的实务探索 ——基于G平台J用户的个案研究[D]. 赵萍.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2]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D]. 蔡宇莎.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语境理论指导下《赢利》(节译)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姜媛媛. 兰州大学, 2021
  • [4]粗鲁的男孩[J]. Alice. 初中生, 2020(21)
  • [5]社会距离视角下的损失厌恶差异及其形成机理[D]. 孙昊野. 浙江大学, 2019(02)
  • [6]文化选修课程对高中生语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D]. 陈柔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托班幼儿气质、母亲风格与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D]. 邓雯雯.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裕固族鄂金尼部落社会文化研究[D]. 安惠娟. 兰州大学, 2017(01)
  • [9]黑暗地母的礼物[J]. 残雪. 作家, 2016(08)
  • [10]心理账户:自我—他人决策差异[D]. 刘振亮. 闽南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陌生人的礼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