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统计学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兵[1](2021)在《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冲突及其管理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往往因其工程特殊性、复杂性与多元性,在项目实施的全生命周期中容易引发冲突。这些冲突纷繁陈杂,若不及时处理或是处理不当,容易导致问题转移、升级,给工程项目带来严重的危害。然而,目前工程冲突的研究往往都是针对传统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冲突研究比较缺乏,这类项目却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冲突问题不容忽视。同时,以往的冲突管理研究大多停留表象问题分析得到的解决策略,基于实际合理、针对性项目数据的研究比较少。因此,为了更好地深入探究冲突的内在规律,拨开冲突表象,探寻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机理,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层层分析,最终基于分析结论制定相应解决策略。首先,通过确定调查目标、地区和方法,设计关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冲突问题的调查方案。初步得到的冲突表象事件的数据进行整理、合并同类项,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冲突表象特点。其次,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冲突原因的二次调查,结合专家意见对冲突原因进行类别划分。在AHP模型下得到冲突原因影响度的权重,结合冲突原因发生频率得到冲突原因表现强度,根据原因变现强度模型的结果找到中途原因的主次关系。再者,基于实际工程与专家的意见综合整理的冲突原因影响关系,运用ISM模型建立冲突原因影响关系网,基于模型结果,分阶段分析冲突产生的机理。最后,根据相关冲突管理原则、满足冲突治理的相应条件,基于冲突原因及其机理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分阶段治理模式,并借助信息化软件平台支持这一模式下的分阶段冲突治理,提高冲突管理效率。同时,在此基础上,针对冲突原因的主次关系,冲突产生机理,以“以预防为主,质量第一”为目标,从根源上制定冲突解决策略。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冲突研究与策略制定,有利于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这一专业领域的冲突问题解决,降低工程安全隐患,推进项目目标更有效的实现,同时,也为日后这一相关领域的冲突研究起到了参考作用。
巩浩[2](2021)在《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发展产业之一。建筑施工产业的健康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产业的重要环节,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中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甚至关系到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企业对质量管理建设依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如何解决建筑行业现存的质量问题和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考察了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首先对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基于5M1E分析法,分别从人、机、料、法、测、环六个层面对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构建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依据指标设置情况进行问卷设计。同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实施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机械、环境因素方面表现最差,其次是在测量、人的因素层面表现一般,材料和方法情况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最后分别从5M1E角度和组织保障层面给出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措施:加强设备质量监测、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健全采购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能,优化职责范围和构建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等。
张培[3](2020)在《PYGD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制造型企业最常见的产品数据和设备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和工业工程优化思想,以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为目标导向,设计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首先,从J生产车间现状分析内部功能需求,基于功能需求对软件系统总体方案进行设计,为第五章可视化系统设计奠定基础;接着设计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提出系统实现的两类关键技术,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关键技术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对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模块和产品合格率预测模块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两种产品数据分析关键技术。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产品质量检验数据进行不合格品分析,采用改进鱼骨图定量分析并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某一批次的产品日合格率进行训练分析和滚动预测,实例验证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第三,对设备综合效率模块和设备故障率预测模块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两种设备数据分析关键技术。采用设备综合效率分析方法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运用瀑布图等方法定量分析设备综合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运用役龄回退因子理论构建设备维护成本最小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降维处理后的模型优化解。最后,根据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在对生产车间产品质量数据和设备运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展示。
叶远龙[4](2020)在《GTK公司设备管理改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工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越来越小,并且经济已经形成全球化,此时在市场中的公司之间竞争加剧,怎样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公司的一席之地,是所有公司急需解答的一个问题。为了应付劳动力成本增加、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大的情况,大多数公司利用技术创新进行产业升级改造,从以前的以劳动为主导地位的产业转变成以技术为主的产业,再次激发了公司应有的活力。制造行业是属于以劳动为主的行业,在进行升级改造时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单位时间生产数量。对于大多数制造公司而言,机械设备的资本投入是在整个公司资本投入中占比较大的,对设备管理进行创新,使机械设备在限定的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的产品,这样可以使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显着增长。与此同时,对设备管理进行升级也可以帮助公司实现技术创新。设备是是公司生产的根基,公司中拥有智能、现代的仪器设备可以帮助公司在生产模式上深入创新,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设备管理对于公司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将GTK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精密机械制造公司在设备管理方面的运作情况。分析GTK公司当下在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提出所具有的不足之处,例如,GTK公司在设备管理意识缺乏先进性、设备管理组织的组成不够详细、设备管理体制不完整等。利用设备完整生命周期原理以及TPM理论,确定了能够有效解决GTK公司在设备管理上存在问题的方法,提出必须使用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理论去升级GTK公司的设备管理系统和相关体制制度,进而使公司的生产速率增加。最后对提出的改善GTK公司设备管理方法进行实施,得出一定的结果,目的是可以给其他制造公司设备管理升级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姜源[5](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稳健维护决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立足于设备维护决策,引入统计学和控制论的“稳健性”概念,提出“稳健维护”思想,即指在设备状态和故障不确定性条件下,仍能够保证系统设备和网络可靠性的一种维护决策。论文研究以运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为导向,即在保障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设备寿命周期内价值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针对运营设备维护决策特征与存在的问题,考虑决策层次的不同,从维护保障理念、维护管理模式、维护保障策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稳健维护决策问题,为深入研究城市规划交通运维保障理论和方法,解决运维保障决策方法和技术水平滞后的实践问题,提升运营设备健康管理能力,推进运维保障与规划建设同步技术升级。论文研究创新点和研究奉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将“稳健性”这一概念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护中,提出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稳健维护决策,通过预防性维护决策、网络化区域维护决策和区域维护保障资源配置三个方面确保运营设备可靠性和系统维护稳健性。(2)在应用威布尔分布拟合了运营设备可靠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混合失效率调整因子,用于刻画设备在维护活动后表现出的役龄递减和故障率递增情况,并将其引入可靠性函数更加准确的描述设备可靠度变化,构建了以可靠度为约束,以维护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预防性维护决策模型,应用MATLAB仿真优化求解得到最佳可靠度下的维护活动实施周期与相应维护费用。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维护决策模型在保障设备可靠性的条件下,能够给出更符合实践的设备退化过程的预防性维护周期;同时在不同的可靠度要求下,给出最小维护费用的维护活动实施时机,可以为轨道交通系统不同设备的维护提供实施指导和参考。(3)针对基于设备状态的预防性维护中存在的状态参数测量误差的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设备状态概率相关函数、状态信息增广矩阵,提出了受约束的赫威斯准则鲁棒优化方法,建立了以维护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稳健的潜在马尔科夫过程的状态维护决策模型。以轨道交通车底转向架构件故障和维护数据为基础,验证了模型有效性,设备状态和故障不确定性条件下维护策略优化性能良好。(4)维护网络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稳健维护决策的关键环节之一。论文考虑了网络中脆弱节点的维护,确定了维护保障点距重要节点尽可能靠近原则,结合维护网络建设成本最小化的决策目标,构建了双目标维护网络规划模型,并设计了NSGA-Ⅱ算法求得模型的Pareto解。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有效;利用此模型构建维护网络,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既能够提高整个网络运营设备的维护效率,也能使得脆弱节点的突发故障得到最有效的响应,从而增加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网络维护效率与系统可靠性是以建设成本的增加为代价的,为决策者为成本、效率和可靠性权衡过程中提供了定量的参考方向和依据。(5)给出了网络化区域维护网络的资源配置方法,应用蒙特卡洛仿真,以区域子网可能的最大维护需求为依据,为网络配置维护保障资源。该方法虽然增加了维护保障资源的成本投入,但能够在网络运营设备发生故障时间和位置的不确定下,最大程度的保障维护资源调度和维护活动开展的时效性,适合实践中运营设备可靠性和网络稳定性要求高的维护网络的资源配置。论文基于“主动性”、“预防性”和“稳健性”维护特性,从稳健维护保障理念、维护管理模式革新、维护保障策略优化三个层面给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稳健维护决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完善城市规划交通运维保障理论和方法做出了有益尝试。
颜梦平[6](2020)在《LD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医院对疾病的诊查与治疗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因此,医疗设备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承担着守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社会责任。随着民营医院的崛起,公立医院所处的外部竞争日趋激烈。公立医院如何优化医疗设备管理,降低医疗成本,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竞争力,对于实现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社会效益意义重大。本文以LD医院为具体研究对象,研究了LD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优化。研究初期收集并整理出国内外相关的医疗设备管理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有医疗设备生命周期理论、大型医疗设备ABC分类法、模糊数学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并对经典进行了回顾,为全文的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分别从LD医院简介、外部环境分析、医疗设备管理体系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指出当前LD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是设备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医疗设备资产管理混乱、医疗设备前期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医疗设备中期管理体系不完善、医疗设备后期报废残值率高等问题。并分析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设备质量管理意识薄弱、设备管理信息平台落后、设备管理制度缺位、设备管理技术能力落后等。再次,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以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为主线,设计了LD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优化方案:包括完善医疗设备管理组织构架和设备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了医疗设备管理流程,流程具体到医疗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信息传递、风险评估等职责,极大提高了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最后,从积极培育企业文化、激发人力资源活力、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实施设备全面质量管理为出发点,提出了实施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希望本文能给LD医院更好地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决策参考,同时能帮助其他医院构建出适合自身的医疗设备科学管理模式。
吴晓英[7](2020)在《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采购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化、复杂化的项目越来越多。项目设备因其技术复杂、制造周期长、价值高昂等特点,是项目采购的核心部分。由于新建项目往往面临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设备招标环节发生失误,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严重时将导致项目投资的失败。因此设备招标采购风险管理十分重要。本论文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采购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分析A公司项目及设备招标风险管理现状,运用工作分解法将设备招标流程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工作单元,而后使用头脑风暴法对招标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分析、识别,从而总结出风险要素列表。其次,通过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风险分析的相关数据。而后引入层次分析法、风险图法等相关理论,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以便对各风险要素进行评估。从而将各风险要素按照概率发生高低及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有序排列,并进行项目整体风险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各风险要素的特点,将项目影响程度较高的风险因素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由此提出有效的风险预防及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应用于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管理过程,大大降低了 A公司扩建项目的风险概率,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对其它在建项目设备招标采购的风险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有两个创新点,一是结合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招标管理等相关理论,将工作分解法、头脑风暴法、层次分析法等风险管理方法及工具,创新性地引入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管理过程,通过对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流程各环节进行分解,深入分析具备石化行业特点的企业在设备招标采购各环节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对各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有效的应对策略,降低A公司扩建项目的风险。二是结合A公司扩建项目正处于采购阶段,将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引入其中,改变了以往设备招标只在事中或事后采取补救措施的做法,实现持续改进、闭环的风险管控流程,帮助A公司预警招标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保证了 A公司项目设备招标工作顺利开展,为项目建设如期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案例证明这一风险管理过程能保障中小型企业项目设备招标采购风险的管理绩效。
王睿[8](2020)在《基于SSM的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制造型企业的设备资产扩充迅速,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然而,企业现有的设备管理系统大多根据固有管理模式定制化开发,很难满足动态变化的新需求。因此,本课题受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委托,对江苏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中的典型企业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SSM(Spring+Spring MVC+My Batis)的Web框架集的企业设备管理系统。首先,开展企业实地调研,总结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系统进行总体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定位,并使用UML用例图描述系统角色与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从安全性、系统响应速度、可扩展性这三个角度分析系统的非功能需求。然后,进行系统架构选型,提出了一种基于B/S架构和SSM框架集的设备管理系统方案。鉴于系统数据类型的复杂性,选择My SQL、Mongo DB和Redis三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协同存储设备相关信息,并采用E-R图模型和逻辑数据表对My SQL关系型数据库进行设计。接着,基于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将系统划分为五大核心功能模块,对各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包含权限控制的系统管理、分层次的组织管理、系统核心的设备管理、可视化的报表管理和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等五大模块。随后,研究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技术,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和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的SVM分类模型,实现了故障类型的精确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SVDD和自适应阈值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模型,实现了轴承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试验数据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开发了相应的软硬件系统。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塑料机械制造加工商的实际生产中,系统运行良好,实现企业设备全面信息化管理。
李文浩[9](2020)在《低频授时设备优化及管理研究 ——基于商丘低频台》文中提出低频时码授时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电波授时技术方式。也是当前国际电信联盟(ITU)比较推崇的新一代授时技术。所谓低频授时是指授时电波的工作频率较低,并且电波的输出方式多样化(可以针对不同用户提供模拟、数字标准秒或者频率等其他信号)。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低频授时相关技术在几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中德国是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成功研发并在其国内广泛运用了该种技术,随后美国、日本和英国这三个国家也相继开发并运用了低频时码技术[1]。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对外发播低频时码信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种种原因,在实际的运行发播中,低频授时设备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设备运维难度越来越大,相关设备运维问题趋于严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大数据的概念以及相关技术的出现在解决相关设备问题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2],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现有低频台站内显现及隐含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从体系的各个方面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优化改进,争取探索到一条行之有效,适合当前低频授时体系自身发展的设备维修改进管理模式,以达到充分发挥体系的最大效能,保证信号的发播质量。同时将本次课题的相关研究结果借鉴到新的台站建设中,为新设台站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我国的低频授时体系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
唐巍[10](2020)在《钢铁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方案设计 ——以唐山市H企业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持续低靡,经济危机影响和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形势的变化更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率远远低于6%左右的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产品创效能力和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距。钢铁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自身控制,通过全流程管理,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全面覆盖,充分挖掘设备成本优势,提升设备管控和产品创效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此推动自身集约内涵式发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充分调研钢铁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结合设备管理和全生命周期基础理论为H企业设计了一套覆盖全设备、全流程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针对目前钢铁企业普遍存在的缺乏设备基础资料的问题,设计了设备前期资料收集和信息管理方案。结合H企业生产工艺特点,设计涵盖设备基础信息管、设备日常检维修流程和管理方案。同时,为保证设备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设计了设备在线监诊平台,实现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描述,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H企业设备评价体系,为制定设备管理优化方案或改进措施提供依据。针对H企业在管理流程、表单呈现需求和H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提出了详细的基于MAXIMO系统的管理平台实施方案,并针对包含移动端在内的客户端提出了详细的功能设计和系统部署方案。系统上线运行后达到了降低企业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使用价值的目的。通过研究,相信会对解决我国钢铁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的设备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水平低下、控制绩效体系匮乏、设备运行维护流程混乱、设备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等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助力钢铁企业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为企业实现稳健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图23幅;表3个;参50篇。
二、浅谈统计学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统计学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冲突及其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冲突事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目标的确定 |
2.1.2 调查地区的选取 |
2.1.3 调查方法的确定 |
2.1.4 调查表的设计 |
2.2 调查结果 |
2.2.1 调查问卷收发情况 |
2.2.2 调查数据的整理与汇总 |
2.3 冲突事件统计结果的初步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机理分析 |
3.1 冲突原因的类别及其属性 |
3.1.1 冲突原因的统计分析 |
3.1.2 冲突原因的属性分类 |
3.2 冲突原因分析 |
3.2.1 基于调查结果的冲突原因频度及其权重分析 |
3.2.2 冲突原因的主次关系 |
3.3 安装工程项目冲突机理 |
3.3.1 ISM模型的引入 |
3.3.2 机理研究模型的构建 |
3.3.3 基于ISM模型的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冲突的求解策略 |
4.1 解决冲突的基本原则 |
4.1.1 经济性原则 |
4.1.2 合理性原则 |
4.1.3 标准化原则 |
4.2 解决冲突的必要条件 |
4.2.1 组织条件 |
4.2.2 制度条件 |
4.3 解决冲突的主要模式 |
4.3.1 解决冲突模式介绍 |
4.3.2 分阶段冲突管理模式的实施 |
4.3.3 解决冲突模式下的软件支持平台 |
4.4 分阶段模式下解决冲突的对策 |
4.4.1 设备安装前阶段的冲突解决 |
4.4.2 设备安装阶段的冲突解决 |
4.4.3 设备安装后阶段的冲突解决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
1.2.2 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
1.2.3 施工质量管理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
2.1.1 质量的基本概念 |
2.1.2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2.1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
2.2.2 全面质量管理 |
2.2.3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 中心广场工程项目概况 |
3.1.1 区域特征 |
3.1.2 工程承包范围 |
3.1.3 项目特点 |
3.2 基于5M1E的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2.1 人的因素 |
3.2.2 机械因素 |
3.2.3 材料因素 |
3.2.4 方法因素 |
3.2.5 测量因素 |
3.2.6 环境因素 |
3.3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保障 |
3.3.1 组织架构 |
3.3.2 企业文化 |
3.3.3 制度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问题调查与分析 |
4.1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设计 |
4.1.2 多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4.1.3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2 调查问卷设计 |
4.2.1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 |
4.2.2 调查问卷的预调研 |
4.2.3 调查问卷的正式实施 |
4.3 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
4.3.1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
4.3.2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 |
4.3.3 调查问卷T检验 |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调查问题总体分析 |
4.4.2 人口统计学分析 |
4.4.3 人的因素分析 |
4.4.4 机械因素分析 |
4.4.5 材料因素分析 |
4.4.6 方法因素 |
4.4.7 测量因素 |
4.4.8 环境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5M1E的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
5.1 人的因素 |
5.2 机械因素 |
5.3 材料因素 |
5.4 方法因素 |
5.5 测量因素 |
5.6 环境因素 |
5.7 本章小结 |
6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
6.1 组织架构 |
6.2 企业文化 |
6.3 制度保障 |
6.4 基于差异性检验结果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3)PYGD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间产品质量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
1.2.2 车间设备运行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 |
2.1 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需求分析 |
2.1.1 需求背景 |
2.1.2 功能需求 |
2.1.3 非功能需求 |
2.2 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2.1 系统架构设计 |
2.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3 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2.3.1 产品质量数据分析 |
2.3.2 设备运行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产品质量数据分析 |
3.1 产品质量检验数据分析 |
3.1.1 产品质量检验数据分析理论基础 |
3.1.2 产品质量检验数据统计 |
3.1.3 产品质量数据分析 |
3.1.4 产品超差原因分析 |
3.1.5 质量验证 |
3.2 产品合格率预测分析 |
3.2.1 产品合格率预测分析理论基础 |
3.2.2 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3.2.3 实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设备运行数据分析 |
4.1 基于设备综合效率的关键设备数据分析 |
4.1.1 设备综合效率分析理论基础 |
4.1.2 设备综合效率计算 |
4.1.3 设备综合效率损失分析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设备预防性维护建模分析 |
4.2.1 设备预防性维护理论基础 |
4.2.2 设备预防性维护建模 |
4.2.3 基于遗传算法的设备维护模型优化求解 |
4.3 本章小结 |
5 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 |
5.1 系统用例图分析和数据库设计 |
5.1.1 系统用例图分析 |
5.1.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 系统环境选择 |
5.3 系统关键模块功能实现 |
5.3.1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模块功能实现 |
5.3.2 产品合格率预测模块功能实现 |
5.3.3 设备综合效率分析模块功能实现 |
5.3.4 设备预防性维护功能模块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隐含层—输出层权值更新过程 |
附录C 输入层—隐含层权值更新过程 |
附录D 降维处理主函数程序 |
(4)GTK公司设备管理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和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和发展情况 |
1.2.2 国内研究和发展情况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设备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设备管理的含义 |
2.1.2 设备管理的内容 |
2.1.3 设备管理的主要考核量化指标 |
2.2 理论基础 |
2.2.1 TPM设备维修理论 |
2.2.2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
2.2.3 TPM、RCM概念释义 |
2.2.4 设备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
2.2.5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指标设计 |
第三章 GTK公司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
3.1 GTK公司概况 |
3.2 GTK公司设备管理体系 |
3.2.1 GTK公司现行设备管理组织架构 |
3.2.2 GTK公司现行设备管理职责设置 |
3.2.3 GTK公司现行设备概况 |
3.3 GTK公司设备管理方法 |
3.3.1 设备的分类管理 |
3.3.2 设备的使用管理 |
3.3.3 设备的维修管理 |
第四章 GTK公司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根因 |
4.1 GTK公司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维修管理不合理 |
4.1.1.1 维修成本费用高 |
4.1.1.2 设备维修管理不足 |
4.1.2 设备故障管理不合理 |
4.1.2.1 设备故障率高 |
4.1.2.2 设备管理不全面 |
4.1.3 设备备件库存体系不合理 |
4.1.3.1 设备库存量过大 |
4.1.3.2 设备备件管理体系待完善 |
4.2 GTK公司设备管理现况的根因 |
4.2.1 管理理念滞后 |
4.2.2 GTK公司设备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不完善 |
4.2.3 GTK公司设备管理评价和考核体系不完善 |
第五章 GTK公司设备管理改善方案设计 |
5.1 GTK公司设备管理改善方案设计目标与原则 |
5.2 GTK公司设备维修模式的构建 |
5.2.1 TPM、RCM一体化维修模型 |
5.2.2 TPM、RCM一体化维修流程及实施效果技术路线 |
5.3 GTK公司设备管理组织的完善 |
5.3.1 完善设备管理组织架构 |
5.3.2 优化设备管理职责设置 |
5.3.3 优化设备管理流程 |
5.4 GTK公司设备管理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的完善 |
5.4.1 建立设备管理的TPM&RCM一体化的综合评价体系 |
5.4.2 完善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与体系 |
5.5 GTK公司TPM设备管理方法的推行 |
5.5.1 执行“三级”保养制度 |
5.5.2 强化“6S”基础管理 |
5.5.3 强化备件管理 |
第六章 GTK公司设备管理改善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
6.1 GTK设备管理改善实施之前期准备 |
6.1.1 开展宣传动员 |
6.1.2 加强人员培训 |
6.1.3 形成实施计划 |
6.2 GTK设备管理改善实施之信息化技术运用 |
6.2.1 运用测试数据分析系统 |
6.2.2 运用设备管理系统 |
6.3 GTK公司设备维修模式改善的实施效果评估 |
6.4 GTK公司设备管理改善效果总结 |
6.4.1 维修成本显着降低 |
6.4.2 维修达标率持续提升 |
6.4.3 备件库存进一步降低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稳健维护决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同类研究综述 |
1.2.1 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研究现状 |
1.2.2 维护保障网络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维护策略和维护方式研究现状 |
1.2.4 维护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稳健维护目标与策略 |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简介 |
2.1.1 轨道交通设备分类 |
2.1.2 轨道交通网络节点重要度 |
2.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护管理机制 |
2.2.1 资产管理目标 |
2.2.2 RAMS管理 |
2.2.3 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 |
2.2.4 设备维护计划执行 |
2.3 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稳健维护策略的组成 |
2.3.1 维护管理模式 |
2.3.2 维护策略 |
2.3.3 维修活动 |
2.3.4 维护资源的配置 |
2.3.5 稳健维护决策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关键运营设备维护策略选择方法与可靠性模型 |
3.1 运营设备重要度评估模型 |
3.1.1 设备重要度影响因素分析 |
3.1.2 设备重要度评估方法 |
3.1.3 设备重要度评估模型 |
3.2 运营设备维护策略选择方法 |
3.2.1 基于逻辑决策法的维护策略选择决策 |
3.2.2 维护策略选择分析 |
3.3 运营设备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
3.3.1 设备故障数据的重要性 |
3.3.2 设备退化过程 |
3.3.3 可靠性模型函数 |
3.3.4 故障分布函数 |
3.3.5 威布尔分布参数估计 |
3.4 模型验证与应用 |
3.4.1 设备重要度评估与维护策略选择 |
3.4.2 故障分布函数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运营设备预防性维护决策模型 |
4.1 问题描述 |
4.2 参数说明 |
4.3 混合失效率调整因子 |
4.4 最佳可靠度 |
4.5 运营设备预防性维护决策模型 |
4.6 模型应用及仿真优化 |
4.6.1 模型参数 |
4.6.2 仿真程序设计 |
4.6.3 优化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鲁棒优化和潜在马尔科夫过程的状态维护决策模型 |
5.1 建模思路 |
5.1.1 考虑维护活动对设备状态的影响 |
5.1.2 考虑检测误差对设备状态预测的影响 |
5.1.3 考虑认知不确定性对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影响 |
5.2 问题描述 |
5.2.1 模型目标 |
5.2.2 参数说明 |
5.2.3 模型假设 |
5.2.4 约束条件 |
5.2.5 问题描述 |
5.3 基于LMDP的维护决策优化模型 |
5.3.1 传统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MDP) |
5.3.2 潜在马尔科夫决策模型(LMDP) |
5.3.3 LMDP状态维护决策模型的鲁棒优化 |
5.4 数值算例分析——地铁车底设备维护 |
5.4.1 车底设备各部件维护策略选择 |
5.4.2 状态维护决策——以转向架轮对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网络化区域维护决策:网络设计模型和模式比较 |
6.1 维护保障网络构建 |
6.1.1 问题描述 |
6.1.2 数学模型 |
6.1.3 算法设计 |
6.2 网络维护保障资源配置方法 |
6.2.1 日常检查维护保障单元配置 |
6.2.2 故障维修保障单元配置 |
6.3 案例研究 |
6.3.1 维护保障网络规划方案分析 |
6.3.2 维护保障单元配置方案比较 |
6.3.3 三种维保管理模式下的维保网络规划和资源配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1.1 主要研究结论 |
7.1.2 研究不足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6)LD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论及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三级甲等医院 |
2.1.2 大型医疗设备 |
2.1.3 医疗设备管理 |
2.1.4 大型医疗设备ABC分类法 |
2.2 医疗设备的生命周期理论 |
2.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4 五阶六维的评价体系 |
2.5 模糊数学理论 |
第3章 LD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LD医院及设备管理外部环境 |
3.1.1 LD医院简介 |
3.1.2 LD医院设备管理外部环境分析 |
3.2 LD医疗设备现状 |
3.2.1 医疗设备概况 |
3.2.2 设备管理人员组成 |
3.3 LD医疗设备管理体系现状 |
3.3.1 医疗设备管理组织架构 |
3.3.2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
3.3.3 设备基础管理 |
3.3.4 设备管理流程 |
3.4 LD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设备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
3.4.2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混乱 |
3.4.3 医疗设备前期可行性论证不充分 |
3.4.4 医疗设备中期管理体系不完善 |
3.4.5 医疗设备后期报废残值率高 |
3.5 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5.1 设备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
3.5.2 设备管理信息平台落后 |
3.5.3 设备管理制度缺位 |
3.5.4 设备管理能力不足 |
第4章 LD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
4.1 医疗设备管理体系设计目标和原则 |
4.1.1 管理体系设计目标 |
4.1.2 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
4.2 医疗设备管理组织构架和设备管理制度体系 |
4.2.1 医疗设备管理组织构架 |
4.2.2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体系 |
4.3 医疗设备管理流程设计 |
4.3.1 医疗设备管理流程框架 |
4.3.2 医疗设备管理ABC分类法 |
4.4 医疗设备基础管理 |
4.4.1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 |
4.4.2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优化 |
4.5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
4.5.1 设备前期管理 |
4.5.2 设备中期管理 |
4.5.3 设备后期管理 |
4.5.4 实施设备计划、采购、使用,报废一体化管理 |
第5章 LD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
5.1 积极培育企业文化 |
5.2 激发人力资源活力 |
5.2.1 更新设备管理理念 |
5.2.2 深化人力资源改革 |
5.2.3 强化人员绩效考核 |
5.3 搭建信息管理平台 |
5.4 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
5.5 实施设备全面质量管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 |
个人简历 |
(7)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采购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概述 |
2.1 设备招标采购的相关理论 |
2.1.1 设备招标采购的概念 |
2.1.2 设备招标的方式及特点 |
2.1.3 设备采购邀请招标的基本流程 |
2.2 设备招标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设备招标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目标 |
2.2.2 设备招标风险管理过程 |
2.2.3 设备招标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
2.3 国内外招标风险研究动态 |
2.3.1 国外招标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
2.3.2 国内招标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
第3章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识别 |
3.1 A公司扩建项目招标管理及招标风险管理概况 |
3.1.1 A公司扩建项目概况 |
3.1.2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管理概况 |
3.1.3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管理概况 |
3.2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识别 |
3.2.1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工作分解 |
3.2.2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识别 |
3.2.3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因素列表 |
第4章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评估 |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估 |
4.1.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1.2 应用两两比较法构造判断矩阵 |
4.1.3 计算各风险因素综合重要度 |
4.2 基于风险图法的风险评估 |
第5章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应对措施及绩效 |
5.1 风险图象限Ⅰ区的主要风险应对措施 |
5.2 风险图象限Ⅱ区的主要风险应对措施 |
5.2.1 法律政策变化的风险应对 |
5.2.2 不可抗力的风险应对 |
5.3 风险图象限Ⅲ区的主要风险应对措施 |
5.3.1 招标准备阶段的风险应对 |
5.3.2 招标实施阶段的风险应对 |
5.3.3 合同签署阶段的风险应对 |
5.4 风险图象限Ⅳ区的主要风险应对措施 |
5.5 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风险应对绩效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SSM的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设备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2.2 SSM框架集研究现状 |
1.2.3 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重难点分析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总体需求 |
2.2 系统角色说明 |
2.3 系统功能需求 |
2.3.1 系统管理需求 |
2.3.2 组织管理需求 |
2.3.3 设备管理需求 |
2.3.4 报表管理需求 |
2.3.5 健康管理需求 |
2.4 系统非功能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架构选型 |
3.2.1 总体架构选择 |
3.2.2 技术框架选择 |
3.2.3 表示层方案选择 |
3.2.4 应用层方案选择 |
3.2.5 数据层方案选择 |
3.3 系统架构设计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1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 |
3.4.2 概念结构设计 |
3.4.3 逻辑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
4.1 整体功能结构 |
4.2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3 组织管理模块设计 |
4.4 设备管理模块设计 |
4.4.1 信息管理子模块设计 |
4.4.2 设备流转子模块设计 |
4.4.3 设备维保子模块设计 |
4.4.4 备件管理子模块设计 |
4.5 报表管理模块设计 |
4.6 健康管理模块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备关键零部件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 |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5.2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
5.2.1 试验平台 |
5.2.2 信号预处理 |
5.2.3 故障特征向量的构建 |
5.2.4 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的SVM分类模型的构建 |
5.3 滚动轴承状态监测 |
5.3.1 试验平台 |
5.3.2 退化特征向量的构建 |
5.3.3 基于SVDD和自适应阈值的性能退化评估模型的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与案例分析 |
6.1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
6.2 组织管理模块实现 |
6.3 设备管理模块实现 |
6.4 报表管理模块实现 |
6.5 健康管理模块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
(9)低频授时设备优化及管理研究 ——基于商丘低频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选题目的 |
1.3 授时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 |
1.3.1 国外授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3.2 国内授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机遇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低频授时设备运维管理体系及现状 |
2.1 低频授时系统的应用现状 |
2.2 商丘低频授时概况 |
2.2.1 低频授时项目简介 |
2.2.2 项目组织架构体系 |
2.2.3 现有设备运维管理分工以及维修流程模式 |
2.3 低频授时设备运维问题以及相关故障走势 |
2.3.1 各年故障率的分析比较 |
2.3.2 各年相同月份故障发生频次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低频授时设备运维故障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设备故障类型划分 |
3.1.1 按照故障的专业类型划分 |
3.1.2 按照故障出现的具体部位划分 |
3.2 设备故障问题原因分析 |
3.2.1 功放部位频繁出故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2 主电源部位频繁出故障原因分析 |
3.2.3 发播信号质量不稳定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低频授时设备运维故障问题要因确认 |
4.1 设备故障问题要因确认 |
4.1.1 功放部位频繁出故障影响要因确认 |
4.1.2 主电源部位频繁出故障影响要因确认 |
4.1.3 发播信号质量不稳定影响要因确认 |
4.2 要因的汇总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低频授时设备管理优化对策及实施效果检验 |
5.1 针对低频授时设备检修质量改进方案设计 |
5.1.1 组建管理优化专家小组 |
5.1.2 制定设备检修改进对策 |
5.2 管理优化效果检验 |
5.2.1 优化改进前后低频授时设备故障数据对比 |
5.2.2 其他质量成果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钢铁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方案设计 ——以唐山市H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备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
1.3.2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
1.3.3 文献综述总结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1.5.1 关键问题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设备全生命周期 |
2.1.1 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内涵 |
2.1.2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容 |
2.1.3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钢铁企业的地位 |
2.2 设备管理理论体系 |
2.2.1 设备管理理论基础 |
2.2.2 设备管理理论体系构架 |
2.3 设备管理的相关技术 |
2.3.1 回归分析法 |
2.3.2 ABC分析法 |
第3章 H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需求分析 |
3.1 项目介绍 |
3.1.1 项目概况 |
3.1.2 系统目标 |
3.1.3 系统特点 |
3.2 组织架构 |
3.3 需求分析 |
3.3.1 数据标准现状分析 |
3.3.2 流程管控现状分析 |
3.3.3 单据与报表现状分析 |
3.3.4 信息支撑现状分析 |
第4章 H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2 系统方案设计 |
4.2.1 设备前期管理 |
4.2.2 设备基础管理 |
4.2.3 检修管理 |
4.2.4 点检管理 |
4.2.5 物料管理 |
4.2.6 在线监诊平台 |
4.2.7 状态监测 |
4.2.8 评价体系 |
第5章 实施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 |
5.1 系统实施方案 |
5.1.1 系统业务实施方案 |
5.1.2 系统流程实施方案 |
5.1.3 应用架构实施方案 |
5.2 移动应用设计 |
5.2.1 应用逻辑架构 |
5.2.2 移动技术架构 |
5.3 应用效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浅谈统计学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冲突及其管理策略[D]. 刘小兵.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D]. 巩浩.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PYGD车间生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D]. 张培.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GTK公司设备管理改善研究[D]. 叶远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稳健维护决策问题研究[D]. 姜源. 吉林大学, 2020(01)
- [6]LD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颜梦平. 湘潭大学, 2020(02)
- [7]A公司扩建项目设备招标采购的风险管理研究[D]. 吴晓英. 山东大学, 2020(05)
- [8]基于SSM的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睿. 东南大学, 2020
- [9]低频授时设备优化及管理研究 ——基于商丘低频台[D]. 李文浩. 郑州大学, 2020(02)
- [10]钢铁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方案设计 ——以唐山市H企业为例[D]. 唐巍.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