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十大网人出局(论文文献综述)
陈锦萍[1](2021)在《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锋、意识形态博弈的前沿阵地和竞相抢占的主战场,较之传统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更大、能级更高。在网络意识形态生产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在网络舆论演化过程中针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或敏感话题发表大众高度认同的“优势意见”,对广大网民和舆情施加思想影响,并对网络意识安全发挥着正负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道德想象力是“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得以生成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网络意见领袖是否具备丰沛的道德想象力,直接关系到网络意见领袖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的正向作用发挥。对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网络意见领袖的道德敏感性,还有利于化解网络舆情危机、规避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负面效应和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实践有效性。首先,在对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是指网络意见领袖在解码网络舆情过程中“设身处地”地为舆情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着想,根据对意见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后果的评估确定舆情最适宜的意见表达,在陷入两难境地时突破思维定势继续寻求新的意见表达可能性的能力。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定位、舆论引导活动的自身特性决定了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群体和职业活动的特性:关注意见的意向性、周全考虑两大“舆论场”的价值诉求、注重意见表达后果的不确定性和着力化解意见表达的利益冲突。其次,从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两个维度揭示了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价值存在。从个体性价值上看,丰沛的道德想象力有助于网络意见领袖内塑道德自我、提升道德判断力和优化道德行动,使其在网络表达行动中始终保有“伦理人”的行动逻辑,传播考虑周全的意见。就社会性价值而言,道德想象力在促使网络意见领袖及时化解舆情冲突,进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道德想象力还有助于强化网络意见领袖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借由网络问政推动社会善治,进而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基础。渐次,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跨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缺失的具体表现及成因。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责任缺失,虚假表达传播错误价值观;道德情感麻木,恶意炒作煽动网络极端情绪;道德视野狭隘,选择性沉默助推网络群体极化。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缺失是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经济理性的抑制、复杂网络舆论的干扰和不完善的网络监管是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缺失的重要成因或诱因,而个人综合道德素养不高则是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缺失的根本原因。再次,网络意见领袖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意见表达活动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性的网络群体传播活动,能否产生富有道德想象力的结果,不仅取决于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个人是否具备充沛的道德想象力,还取决于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外在运行环境。基于此,本文不仅阐明了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形成的内在机制,更着重探讨了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实现的外在机制。就前者而言,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生成离不开道德冲突触发、道德图式的指引、道德移情的投射和道德审慎的展开。就后者而言,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作用的发挥,需要经过富于道德想象力的意见“提出—评估—扩散—认同”四个阶段,受不同情境因素制约。最后,针对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缺失成因、内生机制和外在机制,本文从强化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自我培育、营造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培育的舆情环境,尤其是要重构网络舆论场的道德隐喻、加强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培育的价值指引和完善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培育的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培育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并发挥其在化解网络舆情冲突、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正向作用的实践路径。
夏晨玉[2](2021)在《完美世界网络游戏公司盈利模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
杨雅莉[3](2019)在《场域视野下的网络直播中主播行动策略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主播已经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新兴职业,但是伴随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是各种矛盾与风险,比如网络主播与直播平台的利益分配、劳动关系、职业安全保障冲突;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的劳务纠纷、合同纠纷、收益分配矛盾;网红主播之间的恶性竞争(互黑)、群体内部网红主播与中小网红主播之间的等级化矛盾;网络主播与粉丝的关系协调等。特别是平台和主播的恶意炒作、直播内容低俗等现象,深刻影响着网络直播市场的秩序和规范,同时也对社会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将以网络主播行动策略为核心,分析网络直播场域中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解决网络直播带来的社会失序问题提供基础性参考。在本文中,首先介绍网络主播职业发展现状、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历程与网络主播的监管现状。然后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研究网络直播场域中的四个次级场域“主播—平台”场域、“主播—经纪”场域、“主播群”场域、“主播—受众”场域,深入分析的各种行动策略构成本文的主体部分。(1)“主播—平台”场域中,既有网红主播群体对直播平台基于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动力机制的投靠策略,也有一般主播与平台之间为了对利润分配话语权的争夺而展开的剥削与反剥削行动,以及双方关于游戏规则制订的话语权冲突。(2)“主播—经纪”场域中,具有文化资本优势的主播借助该场域的动力机制,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换的行动策略,例如新人主播入职培训、主播日常培训,以及主播和经纪公司合作采用“水军”和“刷粉客”实现“虚拟增值”的目标。(3)“主播群”场域中,根据主播的资历和地位,主播分为网红组播、一般主播和新人主播,网红主播之间表现为象征资本的冲突与社会资本的整合式竞争关系;网红主播与一般主播的等级化的行动策略和关系态势;网红主播与新人主播之间因力量对比失衡而呈现的不对称行动策略与关系态势。(4)“主播—受众”场域中,网络主播对一般受众使用象征资本主导其信仰体系重构与自我身份重塑的行动策略,以及面向一般受众时为了获取社会资本增值而普遍采取的越轨行为,还有网络主播与商业受众的线上、线下的合作策略。通过对各次级场域中网络主播行动策略分析,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网络主播的职业行为和社会交往方式,为引导和监管主播行为,倡导网络社会正能量的传递等提供基础性知识。
刘建明[4](2018)在《诚信品质视角下的中国企业信用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信用对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界、商业界分别就个人、企业、政府三个不同层面的信用体系建设展开了多重的探索和实践。其中,企业信用体系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重大的积极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明显加大。但是,企业在产品、服务、财务领域的失信行为依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酒店卫生等问题不断挑动着消费者的神经,三角债的问题加大了整个金融系统风险。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的企业信用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效遏制企业失信行为的蔓延,众多企业失信事件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经济利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环境。基于这样的观察,显然必须从更高的高度和更深的层面研究中国企业信用建设问题。中国企业信用建设不仅仅是制度、程序与技术方面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诚信品质的培育。诚信品质是观念与行为的有机结合,仅仅通过信用程序与技术的建设,不能保证真正有守信的行为;单纯依赖制度约束,也不能保证人人都能有守信的行为:第一,如果人们内心没有守信的观念,信用制度往往形同虚设;第二,真正起作用的信用制度必须依靠有信用观念的人来设计与安排,否则就是方枘圆凿。以这样的视角来看目前关于中国企业信用建设的研究,我们发现多是就企业信用的制度、技术、评价体系方面做文章,即使涉及到诚信品质,也只止步于该品质是什么的层面,没有深究品质的精神底蕴和观念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寻找企业失信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诚信品质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企业信用的建设问题。任何品质都是一定的观念(或信念)所支配的稳定的行为趋向,诚信观念就是诚信品质的精神基础,而诚信品质又是企业信用的前提和保障。以诚信品质为切入点,论证诚信品质与企业信用的关系,借鉴儒家诚信思想树立诚信观念、培育诚信品质,进而探索企业信用建设的策略与路径。在诚信品质视角下对企业信用进行深入的理论探析。本文对企业信用的概念从社会伦理道德、经济、法制、契约以及管理学范畴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梳理。从企业与内部员工、股东间的内部行为关系,企业与企业、银行及消费者间的外部行为关系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行为关系三个方面探析了企业信用的表现形式。在辨析诚信品质与企业信用的关系时,本研究发现,诚信品质是企业信用的核心支撑。诚信品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制度约束的不稳定性、滞后性和高成本性。相较于制度,诚信品质有利于促使信用主体形成稳定的、持久的信用行为。另一方面,本文还发现企业价值观和管理者个人价值观最终会达到统一的状态,企业诚信和管理者的诚信品质是一致的。因此,从诚信品质视角出发,探寻企业信用建设的策略与路径是合理、可行的。分析中国企业信用现状及信用缺失的原因。本文通过从个人、企业以及政府信用建设发展状况三个方面对中国信用建设发展现状作了宏观论述。为了进一步分析企业信用的现状,本文选取2012-2016年34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样本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堪忧,而这一结果深深受到企业诚信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企业失信行为和信用缺失的原因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发现诚信品质的缺失、企业文化的脱节、监管机制的低效率、采信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中国企业信用建设的困境。其中,诚信品质的缺失是企业失信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借鉴儒家诚信思想培育诚信品质。为了尽可能地在儒家诚信思想中汲取营养,本研究对儒家诚信思想做了详尽的梳理,发现儒家诚信思想可以“呼唤”信用主体内心信念的“诚”,培育信用主体的诚信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主体的信用行为。同时,本文认为以诚信品质为核心的儒商精神对于新时期的商业模式同样具有重大的伦理价值。所以,本文提倡以儒家诚信思想为诚信品质培育的精神资源,在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中营造诚信氛围,树立社会成员的诚信观念以及通过紧密结合自律与他律来推动诚信品质的培育。本文探索了企业信用建设的策略。在法规与制度建设层面,企业信用建设应该综合利用宣传、教育、舆论、法律制度,其基本逻辑是:社会建立诚信文化氛围→社会成员的诚信观念→社会成员的诚信品质及全社会以诚信为基础的各项制度→企业从业人员的诚信品质与企业信用制度→企业的守信行为。在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层面,企业可以通过培育诚信品质提高信用主体的信用意识,进而提升企业信用意愿。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培育诚信品质,在组织内部形成诚信氛围,进而对组织内个体的诚信判断、道德感知等信用意识产生影响,最终提升企业的信用意愿。企业应该加强对诚信品质的关注,将领导者和员工的诚信品质、企业的诚信文化、以诚信为导向的制度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中,建立诚信品质为核心支撑的企业诚信文化。综上,本文的意义在于从诚信品质的角度切入,将诚信品质与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相结合,揭示企业信用制度的精神价值,阐明无论是正式的制度(法律制度、质量管理、员工管理等)还是非正式的制度(教育、舆论、企业文化等),其有效性应该是建立在个体认同和制度内涵价值二者的统一之上。为了实现个人认同和制度内涵价值的统一,企业信用建设可以将儒家诚信思想作为诚信品质培育的精神资源,以培育领导者、员工的诚信品质为出发点,建设企业的诚信文化,完善以诚信品质为导向的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甚至是发展以诚信品质为核心的商业模式。通过上述一系列手段,从个体到组织层面提升企业的诚信品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的信用建设。
朱锐鹏[5](2016)在《基于平台视角探究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力和机制 ——以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为例》文中认为商业生态系统作为新型理论为管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有关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内涵、结构模型、系统成员战略选择的研究占据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大多数,但是对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相关研究却数量甚少。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问题从系统层面来看能够明晰系统的动态变化,从低层级的企业层面来看能够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传统行业面临互联网冲击急需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间的协作竞争更加频繁密切,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问题能够从系统角度为企业发展和转型提供更切合实际的理论支撑。从平台视角研究商业生态系统是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趋势,但是并没有针对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平台视角来研究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力和机制。根据平台理论,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根据系统成员与平台的关系将系统分为核心系统和外围系统,其中核心系统包括了平台创建者、与平台创建者具有合作关系的互补者和与平台创建者具有竞争关系的竞争者。在此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平台视角下,(1)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力是网络效应,网络效应触发了平台创建者与互补者之间的正向反馈循环,平台创建者的演化促进互补者的演化,互补者的演化同样促进平台创建者的演化。竞争者为了阻碍这一正向反馈所带来的平台创建者赢者通吃的局面也会不断促进自身演化,竞争者的演化又反过来推动平台创建者演化。(2)演化机制是平台创建者的战略选择,平台创建者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绝对的领导位置,虽然互补者和竞争者能够影响其战略选择,但是系统整体的演化方向,系统的成员结构组成都是由平台创建者的战略选择决定的。然后,本文采取单案例纵向时序分析来验证所提出的理论观点。根据案例典型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要求,本研究选取了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文献资料、档案记录和实物证据三种途径收集相关数据,进而以阿里巴巴为主分析视角分析了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阿里巴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战略的变化,每一次战略选择都是源于各个平台用户以及相关竞争者的变化和推动。在战略选择的指引下,阿里巴巴实现了从B2B到C2C到B2C的电子商务业务扩展,也从电子商务扩展到了支付、技术、营销、物流和金融等各个相关领域,其自身也经历了多次重大的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重组。在每个阶段中,阿里巴巴的演化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演化,中小企业、个体商户、中小网站、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以及物流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和个体相继加入到阿里巴巴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中,成员的数量规模也实现了由少到多的演变,成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也就是本研究的最终结论:在平台视角下,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力是网络效应,演化的机制是平台创建者的战略选择。
黄静[6](2014)在《我国医药电商模式的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的革命让电商模式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这是源于模式创新根植于广大用户,成长于广大用户。电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成功的电商模式更容易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些电商企业的网络效应、品牌形象、规模效应和融资能力等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电商的发展也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步伐的加快,而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传统领域与互联网对接的漫长磨合期中。医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纷纷抢滩医药电商市场,它被喻为互联网的最后一片蓝海。然而,发展需要的是改革和创新。医药电商模式的创新也变成了医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抢占改革红利市场的主要手段。虽然,近几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但大多数医药电商仍遇到了不少瓶颈。本文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首先对中国医药电商的行业发展历程及特征、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和阐述。同时,采用微信发放调查问卷对我国的医药电商和医药网购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消费者的真正的需求和网购行为。通过我国一般电商和医药电商,传统药店和网上药店的比较分析来说明我国医药电商的现有模式分类。再通过外部分析和SWOT分析来揭示目前医药电商模式的瓶颈和困境的原因。通过虚拟价值链的重构、深度访谈的方式和国内外的案例分析来说明成功医药电商模式的战略定位和选择,要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优势相匹配并能进行模式创新,进而取得竞争优势。研究结果是在政府支持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医药电商应该将各自企业战略重点放在通过医药电商模式的改进来获得竞争优势上。医药电商模式的改进要与企业的资源禀赋和能力相比配,在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同时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实现对现有虚拟价值链进行重构以及参考国外医药电商模式来重新定位企业的医药电商模式。笔者还提出我国医药电商模式改进的方向可以是信息化医药电商模式、医疗健康大平台模式、移动医药电商模式、社交医药电商模式。随着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医药电商模式会探索出降低药价、人们不但能减少医疗支出并且能更加便捷、安全地享受线上线下医药医疗服务的乐趣。我国医药电商成功的创新模式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会给广大老百姓带来福音。
常阵卿[7](2014)在《话语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选秀节目解读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电视选秀节目市场开始回暖,2012年浙江卫视的大型音乐评论型节目《中国好声音》一经播出便获得极大反响和关注,掀起了继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之后的第二个选秀热潮。该节目以“梦想”作为主题,采取新颖的“盲选”方式,期望为选手提供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中国好声音》创下了平均每期4%收视率的奇迹,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以后现代主义大师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国好声音》这档选秀节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对“梦想”这一被反复提示的话语进行解读和反思。在综述中,首先对相关的话语理论进行梳理,介绍近年来中国选秀节目的发展状况,并初步分析近年来以“梦想”为主题的电视文化现象。第一章对《中国好声音》的各方面情况做出总结,从节目自身的形态和参与其中的人物,即学员、导师、主持人,两方面对节目文本进行详尽分析。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参照福柯提出的“话语和权力相互制约”观点,考察《中国好声音》中话语权的分配问题,研究节目形成的权力场域中制作方、导师和学员之间是如何进行话语权的博弈的。在此基础上,辩证地将福柯与马克思的观点相融合,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每对关系双方话语权失衡的原因。“梦想”本是人类应当受到尊重和鼓励的美好愿望,是推动个体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但是在电视媒介选秀市场上“梦想”话语被滥用和曲解,其神圣性被冲淡。第三章关注的重点是《中国好声音》对“梦想”的建构,并对其滥用这一话语进行批判;本文认为不能将梦想的实现寄托在一档高度商业化的电视选秀节目上,《中国好声音》无论具有怎样的制作水准,都不可能是“梦想”的出路。
王坤[8](2013)在《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 ——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文中认为本文旨在通过研究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探析民间文化自身的独特规律以及自发性在民间文化中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部分组成。论文正文分为4个章节,将每个年画发展时期与章节分别进行了对应。首先是20世纪初的改良年画时期,即第一章“外在与内在互动过程中的年画改良”。这一时期的年画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文人想改变年画,但实际上,这也是对年画的一种强加;另一方面,是民众由于自我需要自发地要求改良年画。这与当时在中下层社会开展的启蒙运动直接相关。从根本上说,改良年画相对于传统年画的转变主要源自民众自发的需要,创作者也是为了满足这种来自民间的要求。第二个时期是30年代到40年代的新年画时期,即第二章“新年画之‘新’”。这一时期愈来愈多的外力开始影响民间年画的创作与销售,在当时的延安和解放区,出现了利用传统年画形式创作的“新年画”,其目的是为抗战和革命服务。新年画创作者的身份与从前也大不相同,几乎没有来自于民间的画师艺人,绝大多数创作者既是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又是革命战士,所以,这一时期的年画自然而然被赋予新的政治内涵,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到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新年画运动时期,即第三章“新年画运动”。年画被视为宣传工具,成了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被放进很多政治理念,然后用它来引导人们,灌输思想,这也是对年画的一种强加。当时创作新年画的目的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这些意图是好的,但是正因为混杂着这些多种多样的政治因素,使得新年画容易成为被动改造的行动结果。20世纪80年代至今年画进入新时期,即第四章“适应当下的新时期年画”。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一度被打压几近消亡的年画重新被重视,但却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淹没在大众文化的潮流中。幸而有以“中国木版年画普查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各项国家政策的保护,使得多地年画的传承从几近断裂的境况中走出。然而,新时期的年画有一个重要特点,那便是进入市场,成为商品经济下的产物,这就导致年画远离民间反而亲近市场。这一时期年画的变异是为了投合商业需要而不是百姓的自我需要,年画的功能也相应发生了本质变化。
孙小龙[9](2011)在《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 ——罗伯特·布兰顿语言哲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罗伯特·布兰顿的推论主义语言哲学。笔者力图以布兰顿推论主义的内在逻辑为线索,较为全面与清晰地展示出布兰顿语言哲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在当代语言哲学发展的语境中与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的融合的语境中对布兰顿语言哲学的意义与贡献进行恰当的评价。在导言中,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论文的正文包括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二部分为二至五章,第三部分为第六章。在第一章里,给出了一个理解布兰顿语言哲学的学理背景,首先介绍了布兰顿推理主义的主要思想渊源,接着介绍了布兰顿推论主义的基本研究策略,最后介绍了与推论主义相竞争的几种代表性的语言哲学理论,展示出推理主义所处的学术语境。对这些背景的介绍,为理解布兰顿的推论主义语言哲学提供了一个平台。论文从第二章开始,正式进入布兰顿的推论主义语言哲学。在第二章中,笔者考察了布兰顿对于晚明运用概念的实践的语用理论的恰当性标准的探讨。讨论了布兰顿对语言实践的规范性维度的强调,以规范性的语汇来对语言实践进行说明的必要性;辨析了语言实践中隐含的规范与明晰的规则及行为的规律之间的差异;讨论了建立规范的规范态度与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规范的客观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笔者展示了布兰顿探究语用学的基本进路和一般框架,可以看到,布兰顿对语言实践或运用概念的实践的说明将将会是一门规范语用学。在第三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布兰顿对语用学与语义学关系的基本看法,指出了“语义学必须符合语用学”这一实用主义立场为一种恰当的语义学制订的标准。其次介绍了建基于规范语用学的推论语义学的基本思想,讨论了布兰顿将概念内容或表达式意义理解为其推论角色的主张,并分析了决定概念内容的实质推论与逻辑推论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布兰顿用来说明推论主义的“达米特模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建基于规范语用学的推论语义学的基本轮廓已经被描画出来。在第四章里,笔者开始对布兰顿语言哲学之“以规范语用学奠基推论语义学”的基本框架进行细节的填充,首先说明了断言在语言实践或运用概念的实践中的说明优先性。然后开始进入对于以断言为核心的语言实践模式的说明。通过对断言之间的推论联系的三个维度的展示,以及对承诺的权威和责任的着重说明,展示了断言在语言实践中如何获得语用意蕴以及被赋予概念内容。之后引入了对语言实践的道义计分模式的说明,展示了道义计分实践如何建立起语言实践中的道义地位,以及道义态度与语义内容之间的关系。最后将知觉与行动也纳入了前面建立的语言实践模式,通过对知觉与行动涉及的语用意蕴的展示,说明了语言实践中被赋予的概念内容的经验维度与实践维度。至此,布兰顿通过推论语义学与规范语用学的结合,对语言实践进行的推论主义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出来。在第五章中,笔者转向对布兰顿对概念内容以及语言实践的客观表征维度的说明的讨论。首先讨论了布兰顿将推论语义学拓展到次语句层次的努力。随后讨论了布兰顿对概念内容的表征维度的说明。通过对表征用语的分析,揭示了概念内容涉及的推论联系的社会维度与概念内容的表征维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客观性的问题做出了说明。随后分析并回应了布兰顿对表征和客观性说明可能遭致的“丧失世界”批评。最后,通过麦克道尔和布兰顿思想的对比,指出布兰顿对世界概念的处理与其他哲学家相比具有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论文的最后一章是对布兰顿的推论主义语言哲学的一个总结性的定位与评论。首先是从推论主义对意义理论的发展以及推论主义对其他哲学领域的影响这两方面对推论主义在当代语言哲学领域中的地位进行了评价。最后把推论主义放在一个更加一般的背景中进行评价,也就是放在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各自的发展史,以及两者的融会与贯通中,评价推论主义的意义以及贡献。
王德胜[10](2010)在《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信息网络化、技术发展快速化的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企业面临着更加动态、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与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能否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以及如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难实现的目标。与此同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主流理论在深化发展的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引入企业文化或价值观因素的必然性。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本身不仅仅是赚取利润的经济组织,还是一种文化载体或文化共同体,共同的价值理念在企业内部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战略性资源、一种独特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能力、一种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一种隐性的默会知识。因此,探究企业文化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就具有了很强的现实必要性,这也恰好作为本论文的选题来源。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既注重理论演化的逻辑性、严谨性,又立足于企业永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进行理论借鉴和整合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文化构建和价值性展现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主要研究视角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在整合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的框架和驱动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组合;通过对企业文化特质的测量,分析了不同特质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机理,并以能力为中间变量构建了企业文化对持续竞争优势作用的理论模型。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企业文化对持续竞争优势作用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五章以高成长性企业为例,运用丹尼尔森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论文提出的观点和结论。第六章阐述了企业文化变革的动因、阻力及对策,在剖析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建设重点。第七章为总结与展望。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是:首先在理论上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主流理论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初步实现了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规范化;提出了企业文化的特质并进行了测量,避免了对企业文化泛泛而谈的欠缺,通过企业能力这一―介质‖,论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其次,综合运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多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论文的观点和结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再次,阐述了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构建内容,为企业家重视企业文化的价值性提供了思路。
二、2001十大网人出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十大网人出局(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道德想象力研究现状及评析 |
1.3.2 网络意见领袖研究现状及评析 |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研究基础 |
2.1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概念解析 |
2.1.1 网络意见领袖 |
2.1.2 道德想象力 |
2.1.3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 |
2.1.4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特殊性 |
2.2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2.2 实用主义伦理学理论 |
2.2.3 道德心理学理论 |
2.2.4 传播效果理论 |
3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价值 |
3.1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个体性价值 |
3.1.1 有利于内塑网络意见领袖的道德自我 |
3.1.2 有利于提升网络意见领袖的道德判断 |
3.1.3 有利于优化网络意见领袖的道德行动 |
3.2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社会性价值 |
3.2.1 有利于化解舆情冲突,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 |
3.2.2 有利于推动社会善治,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基础 |
4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
4.1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缺失的表现 |
4.1.1 道德责任缺失,虚假性表达传播错误价值观 |
4.1.2 道德情感麻木,恶意炒作煽动网络极端情绪 |
4.1.3 道德视野狭隘,选择性沉默助推网络群体极化 |
4.2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缺失的成因分析 |
4.2.1 经济理性弱化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 |
4.2.2 复杂的舆情抑制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 |
4.2.3 不完善的网络监管阻碍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 |
4.2.4 个体道德综合素养不高限制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 |
5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形成机制 |
5.1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形成的内生机制 |
5.1.1 道德冲突的触发 |
5.1.2 道德图式的指引 |
5.1.3 道德移情的投射 |
5.1.4 道德慎思的展开 |
5.2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实现的外在机制 |
5.2.1 提出阶段: 富于道德想象力意见的表达 |
5.2.2 评估阶段: 富于道德想象力意见的审查 |
5.2.3 扩散阶段: 富于道德想象力意见的传播 |
5.2.4 接纳阶段: 富于道德想象力意见的认同 |
6 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培育路径 |
6.1 强化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的自我培育 |
6.1.1 建构道德图式 |
6.1.2 培养道德移情能力 |
6.1.3 增强道德慎思 |
6.2 营造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培育的舆论环境 |
6.2.1 重构网络舆论场的道德隐喻 |
6.2.2 治理网络“信息雾霾” |
6.2.3 塑造良好的网民群体想象 |
6.3 加强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培育的价值引导 |
6.3.1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 |
6.3.2 建立明确的网络意见领袖意见表达的道德规范 |
6.4 完善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培育的制度保障 |
6.4.1 建立富于道德想象力意见自由表达的言论救济制度 |
6.4.2 健全富于道德想象力意见的伦理评估制度 |
6.4.3 完善富于道德想象力意见的优先扩散制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场域视野下的网络直播中主播行动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网络主播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萌芽期(2005-2008) |
二、第二阶段:探索期(2008—2011) |
三、第三阶段:正式启动期(2012-2014) |
四、第四阶段:高速扩张期(2015—2017) |
五、第五阶段:深度转型期(2018—) |
第二节 网络主播职业兴起的背景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激进性变革 |
二、“互联网+”推动服务业迅猛发展 |
三、消费社会与新生代娱乐至上理念兴起 |
第三节 网络主播职业的发展现状 |
一、网络主播职业的发展规模 |
二、网络主播职业类型与身份的多元化 |
第四节 网络主播的监管现状 |
一、网络主播监管的困境 |
二、网络主播规制的政策与法规 |
第三章 “主播-平台”场域主播行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文化资本依附经济资本的投靠策略 |
一、双方资本非均衡态势 |
二、网红主播的依附行为 |
第二节 文化资本存量与“反剥削”策略 |
第四章 “主播-经纪”场域主播行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文化资本的变现与延伸策略 |
一、新人主播的应聘 |
二、网络主播的入职培训 |
三、网络主播的日常培训 |
第二节 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策略 |
一、购买“水军” |
二、雇佣“刷粉客” |
三、利益争夺 |
第五章 “主播群”场域主播行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网红主播之间全方位竞争策略 |
一、同行“互黑” |
二、提升资源整合力 |
第二节 网红与一般主播等级化关系的维系与突破策略 |
第六章 “主播-受众”场域主播行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网络主播对一般受众:象征资本的主导策略 |
一、对一般受众信仰体系的重新建构 |
二、对一般受众自我身份的重新形塑 |
三、网络主播追逐人际关系资源扩张的越轨行为 |
第二节 网红主播对商业受众:实现经济资本双赢的合作策略 |
一、线上合作 |
二、线下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展望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诚信品质视角下的中国企业信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重难点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契约精神 |
二、理性经济人 |
三、领导理论 |
四、儒家诚信思想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论 |
第二章 企业信用与诚信品质的理论探析 |
第一节 企业信用的实质 |
一、企业信用的概念 |
二、企业信用的表现形式 |
三、契约精神与企业信用 |
四、理性经济人与企业信用 |
第二节 企业守信、失信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
一、企业守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
二、企业失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
三、不同信用环境下企业信用与企业收益的关系 |
四、加入时间因素的企业守信与失信净收益分析 |
五、不同信用环境下企业信用与企业守信或失信行为决策的关系 |
第三节 企业信用与诚信品质的关系 |
一、诚信品质 |
二、企业信用与诚信品质的关系 |
第三章 中国企业信用状况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信用建设发展状况 |
一、个人信用建设发展状况 |
二、企业信用建设发展状况 |
三、政府信用建设发展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企业信用现状—以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为例 |
一、样本选择 |
二、信用评价指标构建 |
三、实证分析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节 中国企业失信行为分析 |
一、企业产品、服务、财务信用领域的失信行为 |
二、失信行为的危害 |
三、诚信经营的必要性 |
第四节 中国企业失信原因分析 |
一、企业信用文化缺失,诚信品质培育不足 |
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
三、采信制度不健全 |
第五节 中国企业的文化困境与出路 |
一、中国企业的文化困境 |
二、中国企业的文化出路 |
第四章 儒家诚信思想对培育诚信品质的借鉴 |
第一节 作为内心信念的“诚” |
一、“天之诚”与“人之诚” |
二、“诚”是为人之品格 |
第二节 作为行为品质的诚信 |
一、“诚”与“信”的关系 |
二、诚信的价值意义 |
第三节 诚信品质与信用行为 |
一、信用行为的实质 |
二、诚信品质与信用行为的关系 |
三、诚信品质的培育 |
第四节 儒商的启示 |
一、儒商的定义 |
二、儒商典型、儒商经营之道和儒商精神 |
三、儒商精神对于新商业模式的伦理价值 |
第五节 企业信用建设案例分析—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 |
一、阿里巴巴集团简介及发展阶段 |
二、企业诚信的起点:领导者诚信品质 |
三、诚信文化的核心: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体系 |
四、诚信经营的发展:以诚信品质为核心的网络诚信体系建设 |
五、阿里巴巴集团的启示 |
第五章 企业信用建设的策略 |
第一节 法规与制度建设 |
一、宣传与企业信用建设 |
二、教育与企业信用建设 |
三、舆论与企业信用建设 |
四、法律制度与企业信用建设 |
第二节 信用能力、信用意愿与诚信品质 |
一、企业的信用能力 |
二、企业的信用意愿 |
三、诚信品质对信用意识、信用意愿的影响 |
第三节 征信、信用评价体系与诚信品质 |
一、企业征信 |
二、企业信用评价 |
三、基于诚信品质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 |
第四节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
一、企业诚信文化的主要内容 |
二、诚信品质培育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关系 |
三、企业诚信文化的培育 |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1: 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名单 |
附录2: 2012-2016年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样本公司信用指标体系原始数据 |
附录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1) |
附录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2) |
致谢 |
(5)基于平台视角探究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力和机制 ——以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说明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平台 |
2.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2.2.1 概念内涵 |
2.2.2 结构模型 |
2.2.3 生命周期与演化 |
2.3 理论框架 |
2.3.1 理论准备 |
2.3.2 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力和机制 |
3 研究设计 |
3.1 案例选择 |
3.2 数据收集 |
4 案例分析与讨论 |
4.1 案例介绍 |
4.2 案例分析 |
4.2.1 阿里巴巴集团各平台梳理 |
4.2.2 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整体分析 |
4.2.3 微观视角分析生态系统协同演化 |
4.3 案例讨论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医药电商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创新点 |
1.2.4 研究结构 |
第2章 医药电子商务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医药电子商务概念 |
2.1.1 电子商务概念 |
2.1.2 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3 电商主要模式 |
2.2 医药电子商务相关战略理论基础 |
2.2.1 市场结构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PEST分析 |
2.2.4 SWOT分析 |
2.2.5 价值链 |
2.2.6 竞争优势理论 |
2.3 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 |
2.3.1 管理信息系统 |
2.3.2 供应链管理系统 |
2.3.3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
2.3.4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第3章 我国电商和医药电商的发展历程及行业现状 |
3.1 我国一般电商和医药电商的概念界定 |
3.2 我国电商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简述 |
3.3 我国医药电商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简述 |
3.4 我国电商对医药电商的促进作用 |
3.5 我国医药电商行业现状 |
3.5.1 我国医药电商行业现状分析 |
3.5.2 融资情况 |
3.5.3 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
第4章 我国医药网购的消费者市场分析 |
4.1 医药网购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
4.1.1 网购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
4.1.2 网购药品类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
4.2 影响医药网购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
4.2.1 文化因素 |
4.2.2 社会因素 |
4.2.3 个人因素 |
4.2.4 心里因素 |
4.3 医药网购的决策模型分析 |
4.3.1 传统购买决策模型 |
4.3.2 医药网购的决策模型 |
4.4 医药网购消费者市场分析小结 |
第5章 我国医药电商外部分析 |
5.1 我国医药电商行业的市场格局分析 |
5.1.1 我国医药电商市场总体结构分析 |
5.1.2 我国医药电商不同模式的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
5.2 医药电商的波特五力分析 |
5.2.1 新市场的进入者 |
5.2.2 替代品的威胁 |
5.2.3 购买者的竞价能力 |
5.2.4 供应者的竞价能力 |
5.2.5 行业内的竞争者 |
5.3 医药电商的PEST分析 |
5.3.1 政治法律环境 |
5.3.2 经济环境 |
5.3.3 社会文化环境 |
5.3.4 技术环境 |
第6章 医药电商现有模式的选择与瓶颈 |
6.1 一般电商和医药电商模式分类 |
6.1.1 一般电商模式的类型 |
6.1.2 医药电商模式的类型 |
6.2 一般电商和医药电商主要模式的比较 |
6.2.1 B2B模式 |
6.2.2 B2C模式 |
6.3 传统药店和医药电商的模式的比较 |
6.3.1 传统药店模式 |
6.3.2 医药电商模式之网上药店模式 |
6.3.3 传统药店模式和网上药店模式的区别和统一 |
6.3.4 医药电商的O2O模式 |
6.4 现行医药电商模式(B2C,B2B,O2O,第三方交易平台)SWOT分析 |
6.4.1 医药电商B2C模式SWOT分析 |
6.4.2 医药电商B2B模式SWOT分析 |
6.4.3 医药电商第三方交易平台模式SWOT分析 |
6.4.4 医药电商O2O模式SWOT分析 |
6.5 医药电商模式的瓶颈 |
6.5.1 盈利方式 |
6.5.2 目标客户 |
6.5.3 供应链管理 |
6.5.4 政策因素 |
第7章 我国医药电商模式竞争优势的建立 |
7.1 医药电商模式的虚拟价值链分析 |
7.1.1 价值链的重构 |
7.1.2 医药电商资源优势在虚拟价值链中的作用 |
7.1.3 医药电商资源和能力优势在虚拟价值链中的作用 |
7.1.4 医药电商模式创新与虚拟价值链的关系 |
7.2 医药电商模式的战略定位与选择 |
7.2.1 医药电商模式公司层战略的定位和选择 |
7.2.2 医药电商模式经营层的战略定位 |
7.2.3 医药电商模式的差异化战略选择 |
第8章 国内外医药电商模式的案例分析 |
8.1 国内医药电商模式与公司战略发挥竞争优势的案例分析 |
8.1.1 健一网----垂直整合战略实施 |
8.1.2 上海嘉定大药房----战略联盟实施 |
8.2 国际医药电商模式分析 |
8.2.1 美国、英国医药电商概况 |
8.2.2 美国、英国医药电商模式的分析 |
8.2.3 启示 |
第9章 医药电商模式创新探索 |
9.1 信息化的医药电商模式 |
9.1.1 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 |
9.1.2 深度信息化与精准营销 |
9.2 医疗健康大平台电商模式 |
9.2.1 医疗健康生态圈的资源整合 |
9.2.2 垂直型医药电商与规模效应 |
9.3 移动医药电商模式 |
9.3.1 移动医疗健康服务+移动医药电商 |
9.3.2 移动定位商务 |
9.4 社交医药电商模式 |
9.4.1 用户评价系统 |
9.4.2 社交商务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总结 |
10.2 我国医药电商模式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话语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选秀节目解读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一、媒介与话语权 |
(一) 话语的概念 |
(二) 媒介与话语 |
二、选秀节目发展现状 |
(一) 选秀节目的兴起和蓬勃 |
(二) 选秀节目的疲软期 |
(三) 选秀节目的再度发展 |
三、当前的“梦想”电视话语体系 |
(一) “梦想”电视文化现象的表征 |
(二) “梦想”电视话语体系的构建基础 |
四、《中国好声音》的相关研究 |
第一章 《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形态 |
一、《中国好声音》概况 |
(一) 《中国好声音》的收视情况 |
(二) 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评论 |
二、《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模式 |
(一) “盲听——转身” |
(二) “金字塔”式的赛制 |
三、《中国好声音》的参与人物 |
(一) 选手的“标签化” |
(二) 评委的“亲民化” |
(三) 主持人的“边缘化” |
第二章 《中国好声音》的话语权分配 |
一、《中国好声音》中话语权的掌握者 |
(一) 节目制作方的绝对话语权 |
(二) 明星导师的话语权 |
二、《中国好声音》中话语权的失去者 |
(一) 被规训的选手 |
(二) 被娱乐的受众 |
三、话语权失衡的原因 |
(一) 制作方VS.学员:媒介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
(二) 制作方VS.导师:紧密的利益关系 |
(三) 制作方VS.受众:消费主义和商业话语对大众的宰割 |
(四) 导师VS.学员:话语双方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差距甚大 |
第三章 关于“梦想”话语的思考 |
一、《中国好声音》对“梦想”话语的构建 |
(一) 重复提及“梦想”,设置话语导向 |
(二) 进行仪式化传播,将节目打造成实现“梦想”的舞台 |
二、对于《中国好声音》“梦想”话语的批判 |
(一) 对“梦想”话语的过度开发 |
(二) 对“梦想”话语的曲解 |
(三) 《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的出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 ——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说明及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1.2.1 二十世纪的中国年画研究 |
1.2.2 民间文化的自发性阐发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外在与内在互动过程中的年画改良(20 世纪初) |
1.1 社会变革与改良年画的兴起 |
1.1.1 清末以前的传统年画概况 |
1.1.2 生活巨变与审美转化之新变 |
1.1.3 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与改良新画的产生 |
1.2 来自民间需要的年画题材创新 |
1.2.1 民间视域中的时事反应 |
1.2.2 新思想、新观念的民间传播 |
1.2.3 求新求异的民间本能 |
1.3 “西风东渐”背景下的年画变革 |
1.3.1 西方艺术形式与媒材的引入与接受 |
1.3.2 新式印刷术催动年画变革 |
1.4 改良时期年画的制作与销售 |
1.4.1 民间创作者与接受者的主体能动性 |
1.4.2 自发中生发的自觉表达 |
1.4.3 销售范围、方式与数量的个案解读 |
第二章 新年画之“新”(20 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 |
2.1 社会动荡中的年画生产景况 |
2.1.1 从民众自发到官方要求的转变 |
2.1.2 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与延安新年画的双向辉映 |
2.2 符合理想的新年画创作 |
2.2.1 延安《讲话》与解放区的革命年画创作 |
2.2.2 接受者眼中的新年画之“新”与旧年画之“旧” |
第三章 新年画运动(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 |
3.1 为政治服务的新年画 |
3.1.1 《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 |
3.1.2 各种社会运动中的新年画创作 |
3.2 诱发对自发的牵制与调和 |
3.2.1 艺术构成的内在原发与外在强加 |
3.2.2 传统年画作坊、画师的生存状态 |
3.3 民间文化主体的内在惯习 |
3.3.1 新年画的强势推广与传统年画的生生不息 |
3.3.2 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审美错位 |
第四章 适应当下的新时期年画(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
4.1 文明转型期的民间文化 |
4.1.1 年画在 80 年代的短暂兴盛 |
4.1.2 经济形式、社会结构的转变与民间文化的生存困窘 |
4.2 投合商业需要的年画现状 |
4.2.1 适应现代生活的艺术语言新探索 |
4.2.2 市场化带来的裂变 |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年画 |
4.3.1 冯骥才先生与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 |
4.3.2 传统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结语 |
附录 1·具有代表性的改良年画作品信息 |
附录 2·具有代表性的新年画作品信息 |
附录 3·与 20 世纪中国年画相关的文艺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9)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 ——罗伯特·布兰顿语言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理解推论主义的理论准备 |
第一节 布兰顿的思想来源 |
一、康德的认知语义学 |
二、弗雷格的前期思想 |
三、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实用主义 |
四、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
第二节 布兰顿的基本研究策略 |
一、理性主义 |
二、实用主义 |
三、关系的语言观 |
四、表达主义 |
五、语义整体论 |
第三节 推论主义所处的学术语境 |
一、表征主义语义学 |
二、意义的使用理论 |
第二章 语用学的规范进路 |
第一节 语言实践的规范性特征 |
一、运用概念的能力——智识 |
二、概念性活动的规范意蕴 |
三、以规范性语词说明概念性活动 |
第二节 隐含在实践中的规范 |
一、批判规则主义 |
二、反驳规律主义 |
三、对规范的实用主义理解 |
第三节 规范态度与规范 |
一、以规范态度说明实践中隐含的规范 |
二、对评价实践的自然主义说明 |
三、对评价实践的规范说明 |
四、客观的概念规范 |
第三章 语义学的推论进路 |
第一节 从语用学到语义学 |
一、语义学必须符合语用学 |
二、命题内容的说明优先性 |
三、表征语义学可以成为一个候选项吗? |
第二节 概念内容与推论 |
一、概念的推论进路 |
二、实质推论 |
三、逻辑语汇的表达作用 |
四、语言能力的分层 |
第三节 概念运用的环境与后果 |
一、达米特模式 |
二、概念运用的非推论环境与后果 |
三、环境与后果之间的和谐 |
第四章 语言实践的推论主义说明 |
第一节 断言的说明优先性 |
一、语言实践在说明策略上的优先性 |
二、承诺与资格 |
三、以断言为核心说明语言实践 |
第二节 断言之间的推论联系 |
一、推论联系的三个维度 |
二、断言实践中的权威和责任 |
第三节 语言实践的计分模式 |
一、刘易斯论语言游戏中的计分 |
二、道义计分与道义地位 |
三、计分态度与语义内容 |
第四节 观察报告与行动 |
一、观察报告的权威 |
二、实践承诺与实践推理 |
第五章 推论主义的表征维度 |
第一节 次语句结构的推论说明 |
一、次语句语义学的必要性 |
二、次语句表达式的句法说明 |
三、次语句表达式的语义说明 |
四、次语句表达式替换说明的后果 |
第二节 概念内容的表征维度 |
一、命题内容与表征内容 |
二、从物命题态度归属句的表达功能 |
三、表征内容与沟通 |
四、概念规范的客观性 |
第三节 推论主义图景中的世界 |
一、"丧失世界"的批评与回应 |
二、另一种世界图景 |
第六章 推论主义的哲学坐标 |
第一节 语言哲学中的哥白尼式转折 |
一、对表征主义语义学的彻底颠覆 |
二、推论主义对其他哲学领域的影响 |
第二节 一种分析的实用主义 |
一、一种理性主义的语言实用主义 |
二、走向分析哲学的黑格尔阶段 |
三、传统分析计划的实用主义复兴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后记 |
(10)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 本论题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与企业文化的理论综述 |
2.1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综述 |
2.1.1 基本概念辨析 |
2.1.2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界定 |
2.1.3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化路径 |
2.2 企业文化的理论综述 |
2.2.1 企业文化的内涵界定 |
2.2.2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2.3 企业文化的类型与功能 |
2.3 企业文化与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相关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文化对持续竞争优势作用的理论模型 |
3.1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
3.1.1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整合 |
3.1.2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 |
3.1.3 本研究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界定 |
3.2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驱动能力分析 |
3.2.1 资源配置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3.2.2 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3.2.3 创新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3.2.4 学习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3.3 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作用分析 |
3.3.1 企业文化通过企业能力影响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
3.3.2 企业文化特质的测量 |
3.3.3 企业文化特质对企业能力作用的理论假设 |
3.3.4 企业文化对持续竞争优势作用的模型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实证研究 |
4.1 问卷调查与样本描述 |
4.1.1 问卷调查 |
4.1.2 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 |
4.2 变量设计与测量 |
4.2.1 自变量设计与测量 |
4.2.2 因变量设计与测量 |
4.2.3 控制变量设计与测量 |
4.3 统计检验方法 |
4.4 统计分析 |
4.4.1 信度分析 |
4.4.2 因子分析 |
4.4.3 多元回归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文化对持续竞争优势作用的案例分析——以高成长性企业为例 |
5.1 关于高成长性企业的界定 |
5.1.1 国外高成长性企业的特征 |
5.1.2 国内高成长性企业的研究 |
5.2 高成长性企业的研究设计 |
5.2.1 本研究对高成长企业的界定 |
5.2.2 高成长性企业的指标选取 |
5.3 高成长性企业的文化分析 |
5.3.1 样本企业的成长特征 |
5.3.2 样本企业的核心文化描述 |
5.3.3 样本企业的文化特征分析 |
5.4 高成长性企业的文化竞争优势分析 |
5.4.1 企业文化对资源获取能力的作用 |
5.4.2 企业文化对核心能力的作用 |
5.4.3 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作用 |
5.4.4 企业文化对学习能力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变革与构建 |
6.1 企业文化的变革 |
6.1.1 企业文化变革的动因 |
6.1.2 企业文化变革的阻力 |
6.1.3 企业文化变革的对策 |
6.2 企业文化的构建 |
6.2.1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 |
6.2.2 企业文化构建的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7.1.2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7.2.1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7.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2001十大网人出局(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意见领袖道德想象力研究[D]. 陈锦萍.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完美世界网络游戏公司盈利模式评价[D]. 夏晨玉. 南华大学, 2021
- [3]场域视野下的网络直播中主播行动策略分析[D]. 杨雅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9(12)
- [4]诚信品质视角下的中国企业信用建设研究[D]. 刘建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12)
- [5]基于平台视角探究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力和机制 ——以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为例[D]. 朱锐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5)
- [6]我国医药电商模式的研究[D]. 黄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5)
- [7]话语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选秀节目解读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D]. 常阵卿.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8]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 ——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D]. 王坤. 天津大学, 2013(11)
- [9]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 ——罗伯特·布兰顿语言哲学研究[D]. 孙小龙. 南京大学, 2011(07)
- [10]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作用机理研究[D]. 王德胜. 天津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