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促进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践

三峡工程促进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践

一、三峡工程推动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许鑫[1](2015)在《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研究》文中提出共性技术创新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但共性技术具有复杂性、外溢性、公共物品属性等特征,导致其在创新过程中面临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双重困境。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配置共性技术创新资源,将导致市场中共性技术创新供给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辅以必要的政策支持。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发现政府采购可以作为一项促进共性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起到引导共性技术创新决策、促进共性技术研发合作、平衡共性技术创新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的重要作用,用以解决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政府干预理论、政府采购理论、社会嵌入性理论以及博弈论等作为理论支撑,探讨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的作用机制;以“嵌入边界—嵌入功能—嵌入方式”为线索分析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策嵌入路径,建立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的理论框架,建构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共性技术创新承载产业选择模型、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合作伙伴选择模型;以超大型水轮发电装备制造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三峡工程采购项目为例,验证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性理论框架的实践应用效果,并针对我国政府采购政策机制中存在的共性技术创新导向性缺失问题,提出政府采购政策嵌入的改进策略。首先,界定了面向共性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以及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引入博弈论视角分析政府采购政策对共性技术创新的促进功能,通过理论论证出政府采购政策嵌入具有传递创新信息、促进研发合作、平衡社会收益的功能。同时,在理论分析中尝试以嵌入边界、嵌入功能、嵌入方式为线索,分别探究政府采购政策如何嵌入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创新决策阶段、创新研发阶段以及创新应用阶段。并依此作为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关键路径在后续章节中分别进行探索,提炼出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性理论框架,为技术创新政策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其次,将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过程打开,以嵌入边界、嵌入功能、嵌入方式为线索,分别从共性技术的创新决策、研发合作、创新应用三个关键环节对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性理论框架进行验证。第一,建构了共性技术创新承载产业选择模型,从关联嵌入、后向关联嵌入、侧向关联嵌入三个角度选择政府采购政策应优先嵌入哪些产业,引导研发者进行共性技术创新决策。第二,建构了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合作伙伴选择模型,回答政府采购政策应选择创新产品、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合作以及创新潜能五个方面相互组合最优的研发者进行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合作,并通过采购合同进行引导,提升共性技术创新促进效率,为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策略选择提供实践指南。第三,为兼顾共性技术创新成果的收益分配的公平性,提出了政府采购政策应以促生临界拐点、培养扩散采纳领导者以及赠予或免费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来嵌入共性技术创新成果应用阶段,一方面创造共性技术需求市场,满足创新研发者个体收益,另一方面引导共性技术向社会各阶层扩散,缩小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收益差距,满足社会对于共性技术供给的公共需求,使社会公众分享技术创新收益。最后,使用案例研究方法来观察和详细剖析政府采购政策嵌入共性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分析了三峡工程采购项目的政策嵌入对超大型水轮发电机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及因果逻辑,归纳出超大型水轮发电机装备制造技术创新过程中三峡工程采购政策嵌入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殊性经验,实践检验了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性理论框架,为政府采购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支撑。针对一般性政府采购在促进共性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缺失,从政策嵌入边界、嵌入功能和嵌入方式三个维度提出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改进策略,为科学系统地制定面向共性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提供策略支持。

余小波[2](2014)在《东方电机水电机组技术发展历程》文中研究说明经过50年持续的技术进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水电机组研发、制造已经实现了巨大的技术跨越和提升,大型水电产品的研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本文回顾了东方电机水电发展历程,展望了东方电机水电机组未来发展方向。

贺元[3](2012)在《水电设备制造国产化现状与发展前景》文中研究指明国内水电设备制造发展概述从1910年云南爱国人士王筱斋集资兴建单机容量240kW云南石龙坝水电站(电站2台240kW机组由福伊特-西门子供货),到2010年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420万kW的小湾电站建成(水电设备由东方电机、哈尔滨电机、福伊特、阿尔斯通供货),中国水电建设走过了百年漫长之路。1949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为16.3万kW,到1979年增加到1 800万kW。改革开放30多年来

贺元[4](2011)在《三峡工程促进了工艺技术创新和机械设备升级》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工程的建成不仅提高了长江的防洪和通航能力,为国家提供了更多清洁能源,也促进了工艺技术的优化创新和机械设备的升级换代。作为工艺战线的一名老兵,我有幸参与

刘文硕[5](2010)在《百年水电技术篇》文中指出搞了一辈子水电设备研究的孙凤鸣,现在感觉挺自豪。中国水电事业走过100年,而他用70余年时间亲身经历,为之奉献。岁月不是累赘,因为经过岁月的淬炼,他可以古比今,更能感受到中国水电事业的勃勃生机。 几十年的经历,孙凤鸣认为两个重大事件最令他铭记:一个是哈

栗宝卿[6](2010)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传统化石类能源的资源稀缺性以及其消耗带来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显现,历史上的四次能源危机和传统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危害给人类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并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战略重点,发展可再生、清洁的替代能源成为全球的迫切要求。以风电、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循环利用的优势,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其价格逐步降低,部分可再生能源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与此同时,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技术属性,发展可再生能源已不止是解除全球常规能源逐步枯竭和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的一系列约束,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带动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革命的动力,甚至把它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我国化石类能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过多地依赖以煤为主的化石类资源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和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还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依赖化石类能源满足未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禀赋和环保以及国际气候变化规则角度看都是不允许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好,根据目前的测算看,总蕴藏量达50亿千瓦以上,如果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现实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消除资源约束、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树立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能源利用历史的角度看,能源替代是个漫长的过程,历史的经验表明,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次世界性的能源系统替换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需要人类做出巨大努力,可再生能源目前虽然已初步具备替代的属性,但其作为完全替代性能源的发展过程仍将是漫长的,需要财税政策长期地支持,对此我国要有充分的准备。促进可再生能源财税政策的实施,首先要遵从可再生能源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具体分析看,可再生能源具有的高技术、外部性、产业化、资金密集型和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六个主要特性。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可划分为研发、示范、产业化发展、商业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瓶颈和所需政策都有所不同。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研发、资本、政策是其主要动力因素,在四个因素中,市场和研发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政策和资本均围绕市场和研发两个要素展开。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过程中,要结合上述规律和技术及市场现状,首先要清晰目前和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什么时候发展?怎样实现高效发展等问题。从矫正可再生能源外部性、市场失灵角度看,结合可再生能源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国家财政、税收职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国家主导,财税支持是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借鉴世界典型发达国家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国在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时,需要强调国家的主引导作用,避免单纯强调技术因素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区别发展阶段一律施以激励政策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发展目标的清晰性、层次性,对资源禀赋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详加识别、重视项目运营,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具体化和稳定性,财税政策支持要有足够性以及注意协调相关利益方的平衡等要素。把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在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基础上,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管理机构,清晰财税政策的目标,把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保持资源禀赋与种类发展、资本和技术、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产业上下游、各发展阶段以及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七个方面的总体协调。根据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项目示范、产业化发展以及商业化四个阶段的规律,财税政策实施必须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且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种类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财政政策注重于前三个阶段,税收政策侧重于后两个阶段,总体过程看,财税激励政策趋于由强转弱。从我国资源禀赋和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各种类技术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看,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排序是积极发展小水电和风电,稳妥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地热能,谨慎发展海洋能是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明智选择。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种类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和和政策现状表明,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几乎所有可再生能源种类的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立法缓慢,操作性不强,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不够完善,资源环境效益缺失,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定期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根据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和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实施的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未来总量收支状况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按照我国发展需求目标,可再生能源基金不足以弥补未来的项目补贴需求,由于当前火力发电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尽快疏导电价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否则,将影响到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一个占据电力市场较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巨额亏损,而可再生能源一枝独秀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化石类能源以及更加环保的成本外部性并没有显性化,根据当前技术条件和国际市场相关交易情况,对资源与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进行量化测算结果显示,在完全成本的口径下,目前可再生能源并不比传统能源价格更高,且未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增强,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其产品价格将更具有竞争性。此外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的因地制宜开发的特点,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财税政策目前还有缺失,符合可再生能源自身特性(分布式能源)出发的市场政策亟待建立;面向公众团体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引导政策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目前的政策现状,我国财税政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包括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以及横向要统筹;财税政策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税收政策要综合引导,各有侧重以及保持政策具体公开而透明、建立定期评估机制等原则。在财政支持具体政策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清晰财政支持目标效果,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负担兼顾东西部差距,借鉴《京都议定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施行差别化的负担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等。在税收政策方面,需要尽快清晰和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适用税法、清晰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激励细则。关于资源税和碳税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技术现状,应该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方案,总体看“征比不征好、早征比晚征好”此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除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大问题和矛盾需要尽快解决,比如:强化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国家级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传统电力企业与电网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不容忽视,协调好相关利益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疏导当前电价矛盾和以电价机制引导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作用等等方面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总之,本文大量的实证材料,从人类能源利用历史、资源环境出发,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源、环境、气候变化三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能源转换难度,论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性和紧迫性。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性分析出发,论证了可再生能源固有的客观规律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全面、整体的分析。通过考察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以及可再生能源规划,考察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和突出矛盾,试图跳出单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本身,从更宽广的视野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提炼出内外部影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从分析出的问题和矛盾出发,结合未来发展的规模、未来的成本走势及补贴政策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财税支持的渠道和方式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补偿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提出详细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寄希望于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鉴于可再生能源种类较多,难以——详细论证,本文侧重于占可再生能源较大比例的电力部分进行了论述。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7](2009)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大型水电机组蓬勃发展(代序)》文中认为在振兴民族制造工业中,已充分发挥了国家重大工程对水电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的带动作用。依托世界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创立了"中国特色水电机电装备国产化的模式",指导着我国水电机电装备制造业的顺利发展,走出了一条装备国产化的成功道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水电机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和制造水平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混流式、轴流式和贯流式大机组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方面,已

曹广晶,孙志禹[8](2009)在《依托重大工程 带动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水平升级》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工程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坚持以自主创新提升我国水电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短短7年左右的时间里,取得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实现了从生产32万千瓦机组的技术水平,到70万千瓦机组的重大突破,使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一举跨越与国外30年的差距。国产三峡机组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自主研制的840MVA水轮发电机全空冷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三峡模式"以重点工程带动自主创新,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新标志。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9](2009)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水电事业进展》文中指出水是维系生命的源泉,电是社会发展的命脉。化水患为水利,变水流为电流,这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世界第一,然而如此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改革

沈潼[10](2008)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中的规划整合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薄弱,不能足额供给其目标市场的现状,本文一方面从技术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引进模式和自主创新程度等方面的差距,论证了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技术规划途径;另一方面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出整合是提高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深入探讨了有效的整合方法以及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三峡工程推动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工程推动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共性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1.3.2 政府干预理论研究现状
        1.3.3 政府采购政策研究现状
        1.3.4 嵌入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3.5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面向共性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性理论分析
    2.1 共性技术的界定、识别与创新困境
        2.1.1 共性技术的界定
        2.1.2 共性技术的识别
        2.1.3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创新困境
    2.2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需要政府干预
        2.2.1 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分析
        2.2.2 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
        2.2.3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干预政策工具选择
    2.3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及功能
        2.3.1 面向共性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界定
        2.3.2 政府采购传递技术创新信息
        2.3.3 政府采购平衡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
        2.3.4 政府采购创造需求市场
        2.3.5 政府采购嵌入共性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
    2.4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性理论框架
        2.4.1 政策嵌入的理论渊源与合理性
        2.4.2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路径
        2.4.3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性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共性技术创新决策阶段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
    3.1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边界分析
        3.1.1 嵌入边界:共性技术创新决策面临市场失灵
        3.1.2 嵌入主体:政府采购政策工具选择
        3.1.3 嵌入范围:共性技术创新企业决策阶段
    3.2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功能分析
        3.2.1 传递共性技术创新信息
        3.2.2 降低共性技术创新决策风险
        3.2.3 引导企业共性技术创新决策
    3.3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方式分析
        3.3.1 共性技术创新方向选择
        3.3.2 共性技术创新承载产业选择标准
        3.3.3 共性技术创新承载产业选择模型
    3.4 政府采购嵌入共性技术创新承载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3.4.1 纵向关联嵌入分析
        3.4.2 侧向关联嵌入分析
        3.4.3 政府采购嵌入共性技术创新承载产业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性技术创新研发阶段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
    4.1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边界分析
        4.1.1 嵌入边界:共性技术创新研发面临组织失灵
        4.1.2 嵌入主体:政府采购政策工具选择
        4.1.3 嵌入范围:共性技术创新研发阶段
    4.2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功能分析
        4.2.1 组织共性技术创新合作
        4.2.2 降低共性技术创新风险
        4.2.3 降低创新合作交易成本
    4.3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方式分析
        4.3.1 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合作伙伴选择方法设计
        4.3.2 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合作伙伴的评价指标
        4.3.3 建构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合作伙伴选择模型
        4.3.4 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算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共性技术创新应用阶段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
    5.1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边界分析
        5.1.1 嵌入边界:共性技术创新应用阶段面临市场失灵
        5.1.2 嵌入主体:政府采购政策工具选择
        5.1.3 嵌入客体:共性技术创新应用阶段
    5.2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功能分析
        5.2.1 创造共性技术需求市场
        5.2.2 传递共性技术应用经验
        5.2.3 平衡共性技术创新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
    5.3 政府采购政策的嵌入方式分析
        5.3.1 促生共性技术应用临界拐点
        5.3.2 共性技术产品赠样策略
        5.3.3 培养共性技术应用领导者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案例分析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6.1.1 单案例研究方法与本研究的契合性讨论
        6.1.2 研究情景
        6.1.3 数据收集
    6.2 水电装备技术创新决策阶段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
        6.2.1 传递水电装备技术创新信息
        6.2.2 降低水电装备技术决策风险
        6.2.3 哈电机进行水电装备技术创新决策
    6.3 水电装备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阶段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
        6.3.1 组织企业进行水电装备技术创新研发合作
        6.3.2 降低水电装备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风险
        6.3.3 降低企业水电装备技术创新研发合作交易成本
    6.4 水电装备技术创新应用阶段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
        6.4.1 市场需求促进研发企业持续创新
        6.4.2 传递水电装备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经验
        6.4.3 培养水电装备技术创新应用领导者
    6.5 政府采购政策嵌入的经验启示与改进策略
        6.5.1 政府采购政策嵌入案例经验启示
        6.5.2 政府采购政策嵌入的改进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东方电机水电机组技术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水电装备发展历程简述
2 东方电机水电发展历程
    2. 1 第 1 阶段: 由小到大,走向强盛
    2. 2 第 2 阶段: 逐梦三峡,登顶颠峰
    2. 3 第 3 阶段: 系列产品,各领风骚
3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
4 竞技国际市场
5 目前我国水电装备在技术和市场上挑战
6 未来水电设备的开发重点
7 结语

(4)三峡工程促进了工艺技术创新和机械设备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三峡工程提升了我国水电设备的研究开发能力
不锈钢精炼技术
叶片五轴数控加工技术
叶片强力磨削技术
转轮焊接技术
大件起吊翻身技术
激光数控切割技术
主轴窄间隙焊接技术
特大型部件加工技术
定子线棒真空无溶剂浸渍技术
案例:涡轮式风动打磨机的升级创新

(6)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四、全文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安排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世界和我国能源现状
        一、能源利用历史概述
        二、世界能源储量及消费总体状况
        三、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消费状况
        四、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第二节 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对环境影响
        一、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危害
        二、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三节 传统能源利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一、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二、电力产业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的危害
        四、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
    第五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资源情况
        一、水能
        二、风能
        三、太阳能
        四、生物质能
        五、地热能及海洋能
    第六节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消除资源约束、保证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的需要
        三、建设新农村及缩小城乡、东西部差距的需要
        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五、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维护国际形象的需要
第二章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一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运行方式
        一、风力发电
        二、太阳能发电
        三、小水电
        四、生物质发电
        五、地热发电
        六、海洋能发电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产业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在电力产业中的地位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市场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网运行方式
        四、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特性分析
        一、高技术性
        二、资金密集型
        三、外部效应
        四、产业化特征
        五、分布式与集中式共存的特点
        六、间歇性、随机性特点
    第四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分析
        一、基于产业发展理论的动力因素分析
        二、资本有机构成对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启示
        三、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节 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商品属性
        三、国家支持的政策机理和依据
        四、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具体分析
第三章 国内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政策
    第一节 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一、全球可再生电力能源总体情况
        二、主要国家的总体发展现状和目标
        三、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分类发展情况
        四、消除电网约束,大力建设智能电网
    第二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具体政策
        一、技术研发支持
        二、投资和生产鼓励
        三、培育市场政策
        四、鼓励消费政策
    第三节 制订政策容易忽视的要素
        一、目标的清晰性
        二、目标的层次性和计划科学性
        三、资源和技术的充分识别
        四、重视项目运营
        五、激励政策的透明、公开性
        六、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性
        七、财政政策力度的足够性
        八、政策实质内容的具体化
        九、能源市场的改革和准入
        十、相关方利益平衡
    第四节 制订政策需要消除的误区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价格降低取决于技术突破
        二、不厘清发展阶段、制定一刀切政策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比传统能源价格高,会阻碍经济发展
        四、单纯强调政府直接投入
    第五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国家重视、政府主导
        二、国家级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三、契合资源国情的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必行之路
        五、发展初期政策支持成为主动力
        六、完善、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
        七、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八、重视金融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激励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二、我国参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企业情况
        三、资本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支持
    第二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演变总体脉络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二、我国预测目标与资源禀赋的对比
    第四节 我国当前可再生电力能源行政管理体制
第五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具体政策及经济性分析
    第一节 风力发电
        一、我国风电的政策演变
        二、陆地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三、海上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四、风电相关政策实施情况
        五、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六、风力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二节 小水电
        一、政策变迁
        二、项目经济性
        三、其他政策实施情况
        四、小水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五、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生物质能
        一、项目经济性状况
        二、生物质发电主要政策情况
        三、生物质发电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四、生物质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四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
        一、项目经济性情况
        二、光伏发电主要政策
        三、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四、光伏发电未来的价格走势
    第五节 地热能及海洋能发电
        一、海洋能利用的主要情况
        二、地热能主要情况
        三、当前地热及海洋能利用存在问题
    第六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的可再生能电力能源技术
        二、未来可再生能电力能源发展的重点排序
第六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主要经验和突出问题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实践经验
        一、国家重视,目标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二、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
        三、财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市场及价格政策积极引导了产业发展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几个方面
        一、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的协调
        二、速度与质量的协调
        三、速度与效益的协调
        四、可再生电力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
        五、产业发展阶段衔接的协调
        六、产业上下游的协调
        七、与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相协调
    第三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二、立法缓慢,配套措施不完善
        三、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有待完善
        四、资源、环境效益政策缺失
        五、价格体制有待理顺
        六、财政研发投入不足、政府组织不力
        七、财政支持体系不完整、效率有待提高
        八、政策不及时、政策模糊不清晰
        九、政策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缺失
        十、缺乏相关利益方协调机制
        十一、特性出发的市场建立不全面
        十二、强制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配额机制尚未建立
第七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财税要素分析
    第一节 传统能源外溢成本缺失的影响
        一、资源税缺失的影响
        二、环境税缺失的影响
    第二节 分布式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分析
    第三节 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收支情况分析
        一、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总收入测算
        二、风力发电所需补贴额
        三、太阳能发电所需补贴额
        四、生物质能所需补贴额
        五、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基金总量收支平衡情况
    第四节 价格与财税政策
        一、价格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二、电价与社会承受能力
    第五节 与发展各阶段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分析
        一、财税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分析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各发展阶段政策选择
第八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建议
    第一节 财税支持政策的优化原则
        一、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
        二、上下游及横向综合统筹
        三、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四、综合引导、各有侧重
        五、政策要保持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六、国家主导与全民负担相结合
        七、定期政策评估机制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根据战略目标确定财政支持范围和渠道
        二、加大财政直接支持力度
        三、清晰财政支持的目标效果
        四、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东西部区别负担的机制
        五、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
        六、发挥政府采购作用
    第三节 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细化可再生电力能源适用税法
        二、清晰各项税收激励政策
        三、资源税、碳税应该列入议事日程
    第四节 其他建议
        一、强化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二、建立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三、重视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激励
        四、协调处理好横向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关系
        五、注重产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积极疏导电价矛盾
        七、发挥价格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的引导作用
        八、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依托重大工程 带动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水平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
    以自主创新为原则, 国家统一协调技术引进
    以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筹码, 迫使国际厂商转让核心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实现重点跨越
经济与社会效益
分析与启示
    “三峡模式”以重点工程带动自主创新, 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新标志。“三峡模式”成功实施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以重大工程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需要体现国家意志。
        该模式实施需要具备和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条件。
        国内必须提前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
        需要以企业为主体,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

(9)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水电事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水电事业的突出成就
    1. 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
    2. 水电坝工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3. 水力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显着提高
    4. 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推动大容量、远距离、高电压输电技术屡攀新高峰
    5. 水电开发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水力发电事业的成功经验
    1. 与时俱进, 水电开发遵循了国家能源战略发展方向
    2. 不断改革, 水电开发呈现了多元化发展格局
    3. 科学规划, 促进了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4. 组建流域开发公司, 促进了各大流域的有序开发
    5. 重视环保和移民, 实现了水电开发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6. 自主创新, 加速了水电机组国产化进程
    7. 科技先行, 提高了水电施工装备现代化水平
    8. 积极发展小水电, 大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水电的思考展望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水电和谐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2. 贯彻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构建水电开发的生态工程
    3. 做好移民和稳定工作, 构建水电开发的民生工程
    4. 完善流域开发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实现流域电站效益最大化
    5. 重视前期工作和规划工作, 把电站质量安全提升到更高水平
    6. 加强地震高发区的电站抗震能力, 促进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7. 加大水电舆论宣传力度, 为水电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0)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中的规划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动态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电力设备行业目标市场分析
    2.1 研究目标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2.1.1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目标市场概述
        2.1.2 对目标市场分析的重要意义
    2.2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目标市场现状
        2.2.1 国际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目标市场现状
        2.2.2 国内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目标市场现状
    2.3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目标市场现发展分析
        2.3.1 国际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目标市场发展趋势
        2.3.2 国内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目标市场发展趋势
    2.4 目标市场评价
第三章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对策分析
    3.1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产品主要分类
    3.2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特点分析
    3.3 国际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经验启示
    3.4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对策
第四章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技术规划
    4.1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的技术现状与自主创新能力
        4.1.1 技术现状
        4.1.2 自主创新能力
        4.1.3 与国外的差距
    4.2 提升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技术能力的规划建议
        4.2.1 坚持通过项目引进技术
        4.2.2 注重技术知识的深层挖掘
        4.2.3 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4.2.4 建立公共研发平台,降低创新成本
        4.2.5 利用整合方式提升技术能力
    4.3 技术提升的典型案例分析
        4.3.1 "三峡模式"概况
        4.3.2 "三峡模式"的特点
        4.3.3 技术引进效果评价
        4.3.4 成功引进技术因素分析
        4.3.5 今后引进技术的条件分析
        4.3.6 今后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技术提升模式图解
第五章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整合研究
    5.1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整合功效分析
        5.1.1 广义的整合功效
        5.1.2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的整合目的
    5.2 SWOT模型在行业整合分析中的应用
        5.2.1 内部优势
        5.2.2 内部劣势
        5.2.3 外部机会
        5.2.4 外部威胁
        5.2.5 分析结论
    5.3 整合并购的典型案例
        5.3.1 ABB公司的整合历程简析
        5.3.2 上海电气的成长之路
        5.3.3 国内外案例对比
        5.3.4 对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整和发展的启示
    5.4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整合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三峡工程推动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采购政策嵌入研究[D]. 许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12)
  • [2]东方电机水电机组技术发展历程[J]. 余小波. 东方电气评论, 2014(04)
  • [3]水电设备制造国产化现状与发展前景[J]. 贺元.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2(13)
  • [4]三峡工程促进了工艺技术创新和机械设备升级[J]. 贺元.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1(12)
  • [5]百年水电技术篇[N]. 刘文硕. 国家电网报, 2010
  • [6]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D]. 栗宝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01)
  • [7]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大型水电机组蓬勃发展(代序)[A].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2009
  • [8]依托重大工程 带动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水平升级[J]. 曹广晶,孙志禹. 企业文明, 2009(10)
  • [9]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水电事业进展[J].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09(04)
  • [10]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中的规划整合研究[D]. 沈潼.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11)

标签:;  ;  ;  ;  ;  

三峡工程促进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