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契机与回应——当前加速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应对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1](2021)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视角下错误社会思潮案例辨析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有机构成,对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思潮是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力量,其意识形态安全状况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密切相关。当今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网络不仅塑造和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样态、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而且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社会思潮交汇的重要平台。近年多发的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极易被境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反华势力、极端暴恐势力等利用,散布非主流意识形态和错误社会思潮,进而割裂社会共识、危害国家安全。为了防范意识形态侵袭、错误社会思潮冲击,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工作便由此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国家安全教育、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错误社会思潮侵袭的敏感区域,必须重视非主流意识形态、错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消极影响,加强对错误社会思潮的辨析、引导和教育。特别是以案例为切入点,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剖析错误社会思潮的特点、危害,通过引导和辨析,提出对策建议,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切实做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视角下错误社会思潮辨析,有利于更好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提升教育实效。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展开论述,以梳理本研究的背景脉络。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主要对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以确保理论来源和依据。第三部分为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中开展社会思潮辨析的必要性论述,剖析当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明晰开展社会思潮辨析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为几类思潮的案例梳理、特征和危害辨析,通过对几种可能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及事件案例进行整合分析,剖析当前非主流意识形态中几类错误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危害和挑战。第五部分为对策和路径探究,从扩展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度广度、加强错误社会思潮辨析的力度和准度这两个维度出发,对本研究中探究的思潮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发挥高校教育监管和价值,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共同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
韩文娜[2](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胡晨阳[3](2021)在《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高中生的心理品德素质、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其独立性培养都成为了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高中生在学业上遭遇的挫折问题产生的多样性和其自己抗挫能力较弱之间就会形成很大的反差,这不但严重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工作,也阻碍了高中生的正常健康成长和发展。开展新时期的高中学生挫折思想教育工作既是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对于学生在发展人格的过程中"健全人格"这一根本要点的认识和要求。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挫折教育基本概述出发,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挫折教育研究,以郑州市的第九高级中学作为调研的样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进行集中深入地探讨,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思想政治课的挫折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从而了解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地进行问卷调查,从实践中继续挖掘思想政治课在高中生挫折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潜力,从而提出相应地策略进一步补充和强化挫折教育的理论,也为后续研究挫折教育这个选题提供一定地理论依据。本文一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梳理挫折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首先本部分阐述了挫折、挫折教育的内涵,其次是挫折教育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以郑州市第九高级中学为例进行高中生挫折教育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第四部分是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海洋[4](20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研学旅行研究 ——以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在同月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且开始在—些地方展开试点工作。这标志着研学旅行时代的到来。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大推动力,以育人为根本目标,意在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历史作为中学核心人文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将研学旅行与初中历史学习结合,符合初中学生的学情和认知特点,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创造性,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共同进步成长,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手段来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对象以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为例,了解并分析其研学旅行的开展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而相应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并结合相关历史研学案例进行分析,最终获得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历史必然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研学旅行的设计、实施、评价等环节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等。第二,通过对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一些教师进行访谈可知,中学历史课程与研学旅行的有机融合完全可行,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但具体实施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第三,中学历史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地域性与趣味性等。此外,中学历史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要重点关注活动的主题设计、内容选取、评价反馈、安全机制等方面。第四,中学历史研学旅行活动还需要不断优化调整。笔者选取一些具体案例进行描述和总结分析,明确亮点,指出不足,旨在为中学历史研学旅行的更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吴腾飞[5](2020)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纳入其中,使其成为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国家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子系统,指的是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多样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西方国家却自恃“文化中心论”,试图推动文化全球化向“文化西方化”发展,用西方的“普世价值”照亮整个世界。这种文化霸权主义行径正不断引发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冲突较量,也不断引起世界各国对于本国文化安全问题的高度警觉。当今中国,已经昂然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奇迹。身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战略性调整而产生许多新变化、新特征、新意义。概括而言,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鉴于此,深入研究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以及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围绕选题综合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全部内容分为六大章节进行具体论述: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现状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这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奠定研究起点。第二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第一,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确定论文研究的核心目标。第二,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选择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等五个方面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进行对比和分析,论述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软性安全”、“隐性安全”、“长期安全”,突显其有别于其它安全类型的特殊地位。这些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述,可以确保本文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三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主要运用“古今中外法”,对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为其理论之基;以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时期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为其创新之道;以“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萌芽、“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理念、“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政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为其历史之迹;以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为其他山之石,为后续章节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具有立体多维的战略价值,如国家维度,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社会维度,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个人维度,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世界维度,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等。同时,从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外交等不同社会结构方面分析,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又具备政治保障功能、经济促进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外交导向功能等多重功能,会对国家社会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些价值功能充分体现着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本文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第五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从战略机遇分析,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时代化机遇、信息化机遇、经验化机遇、合作化机遇;从全新挑战分析,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网络化挑战、多样化挑战、市场化挑战、国际化挑战。此外,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存在着一些科技方面、制度方面、观念方面、利益方面、交流方面等深层制约因素。这些现实境遇的具体分析,可为后续章节的破解之法提供具体标的。第六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本文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以前文论述的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以铸牢思想体系保障来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以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来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以夯实物质体系保障来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以完善权益体系保障来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以创新网络体系保障来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以加强对外体系保障来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从而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可能存在一些创新之处。第一,可能在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选择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来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多为各自领域内的相关性论述。因此,本文坚定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所蕴含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与实践论述,并且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从而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多学科融合为辅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视角创新。第二,可能在研究框架方面有所创新。目前,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成果都会倾向于遵循“现实问题——解决对策”的基本逻辑结构,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路径之上。因此,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会力求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路向上论证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全面性、系统性、学理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创新。第三,可能在研究观点方面有所创新。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的学术观点,比如,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具备有别于其他安全类型的“三种特殊性质”;认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好“四大战略机遇”来积极应对“四大全新挑战”;认为可以从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加强对外体系保障等“六大保障”入手,推动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观点创新。然而,受限于写作时间和写作能力,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较为宏大厚重的理论实践问题,试图对其在两三年之内用十余万字讲清楚、说明白,确实是一项较为困难的研究任务。加之“新时代”又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较少,这也会导致本文部分内容欠缺准确性、深刻性、学理性,甚是遗憾。但是,若以辩证思维积极看待上述不足,将其视为不断改进、丰富、完善今后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亦可算是本文的写作贡献。
陈曼菲[6](2020)在《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深圳市W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张瀚文[7](2020)在《“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学通常按照教师的预设有计划且连续性地开展,可是由于教师、学生、环境等多个教学要素的不断变化与交互影响,教学的连续性会发生转向或中断,并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生成一些突发性、偶发性的教学事件。根据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并会突然而然地出现各种突发性、非连续性的事件,这些事件不是外在的“干扰”,而是进行教育的途径,它的存在对人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这类教学事件,且将博尔诺夫论述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观点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即“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偶然发生,但是必然存在,且存在着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认识这些事件,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场域内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还能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将其价值发挥出来。本研究以存在主义教育理论、非连续性教育理论、生成性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博尔诺夫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内涵、特征、范畴,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证了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表现形态以及课堂教学价值的应然状态。其次,从实践上描述了实然状态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具有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应对策略。为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本研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验证性分析,最后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具体步骤、观点和结论包括在以下六部分中:第一部分:阐释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由于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与人产生矛盾的共同作用,人呈现出非连续性地发展,从而产生以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为依据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它包括突发的危机、遭遇、挫折等,这些范畴既是教育表现出非连续性的原因与因素,也是“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具体内容。因此,“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具有偶然地发生,却又必然地存在,且对人有转折、顿悟、升华等必要性的价值的一系列特征。第二部分:博尔诺夫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是一种以积极的、正面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本研究以此为视角,从而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即使连续性的课堂教学发生中断与转向的事件。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常是课堂教学中“非连续性教育形式”产生的影响因素,使“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生成与预设异向型、价值观念冲突型以及教学环境诱发型三种主要的形态。“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本身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它的发生,使课堂教学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师生复杂的课堂实践活动中生成,虽然具有不确定性,存在潜在的危机,但通过积极应对,常常对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有着宝贵的教学价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加教师的教学机智,提高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而言,随着课堂教学“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发生、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情感在与这些课堂教学的偶发性事件地交互中能够得到提升,对学生德智美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价值。第三部分: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调查了教师对“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认识情况和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诱发的“非连续性性教育形式”的应对方式。本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在认识上,消极回避它的发生,并过度担心它对计划中的、连续性的教学产生的破坏性;在应对上,应对方式较简单,常常冷漠地熟视无睹或者极力地控制,并认为这种“一次性”的教学事件不值得反思。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掌控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重视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以至于课堂交往的生成性、开放性不足。第四部分:根据非连续性教育理论中看待非连续性事件的积极视角,生成性教学理论中提倡的教学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以及课堂教学本身是由各种事件的存在构成,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的生成机制。这个机制在于教师对课堂“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这类事件能够足够敏感,及时理解,马上行动与反思,落实到具体的应对策略则表现为在发生前,采用预设性应对策略,即设置弹性的教学目标,多维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发生中,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教师对事件的教育意识,尊重事件,把握事件中的“关键点”,在和学生构建起了“你我”师生关系上,既用“告诫、号召”进行外在激励,又通过“顿悟”进行内在唤醒,以及依靠教师智慧,进行幽默化解和因势利导;最后,在发生后,教师能够进行主动且全面地反思。第五部分:运用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了以上应对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检验了它的真实可行性。第六部分:为了保障应对策略的实现,良好的教学环境、教育氛围是保障的条件,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复杂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是关键,学生能自主、全面地参与课堂,且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是应对策略展开的基础。
郑桂彩[8](2020)在《大学生恋爱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时期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个人发展的不成熟和师长的严格管治等原因,爱情的萌芽往往被扼杀在摇篮里。但进入大学后,自由宽松的生活氛围和渐趋成熟的生理、心理状况,再加之招生年龄的放宽和在校生结婚的解禁,使大学校园成了滋养爱情的温床。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存在诸多矛盾与冲突,大学生又是一个身心尚未发展完善的特殊群体,如果冲突得到妥善解决会使恋爱关系更进一步;但如果冲突被激化升级,那么轻则恋爱关系冷却、分离,重则会发生胁迫、轻生或杀人等暴力事件,这些事件导致的后果无疑会给双方、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影响。而且,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恋爱的普遍趋势,极端恋爱冲突的个例越来越多,这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压力。因此,对大学生恋爱冲突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本研究基于恋爱冲突理论和冲突解决策略理论,构建大学生恋爱冲突现状的分析框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武汉地区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冲突起因、解决策略、影响和结果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对大学生恋爱冲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发现:在社会层面,存在社会传统性别观念不平等,社会传媒错误引导的问题;在学校层面,学校忽视大学生恋爱教育,一方面学校缺少恋爱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恋爱教育缺少有效的内容和形式;在家庭层面,父母对大学生恋爱态度不积极,而且缺乏恰当的恋爱教育;在个人层面,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存在问题,一旦发生恋爱冲突,对恋爱冲突讳疾忌医,而且对恋爱冲突缺乏理智的应对方式,处理方式往往偏感性;在两性差异方面,恋爱冲突存在归因、求助、解决策略和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基于各方面影响大学生恋爱冲突的因素,将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从社会层面提出传播性别平等观念,加强监管,强化媒体社会责任的建议;在学校层面建议关注大学生恋爱教育,开设实用的恋爱课程,丰富恋爱教育形式,实施因性施教的恋爱教育,健全恋爱咨询与救助的服务系统;在家庭层面,父母应该与子女加强沟通,正确引导,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实施恰当的恋爱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层面,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积极看待恋爱冲突,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恋爱冲突。通过本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大学生恋爱冲突问题的关注,关照到大学生恋爱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希望能拓展大学生恋爱冲突的研究领域,从恋爱教育的视角,为社会、家庭和个人,尤其是高校提供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冲突的建议。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林坤[10](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二、契机与回应——当前加速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应对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契机与回应——当前加速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视角下错误社会思潮案例辨析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国家安全 |
§2.1.2 国家安全教育 |
§2.1.3 意识形态 |
§2.1.4 社会思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总体国家安全观 |
§2.2.2 国家安全学说 |
§2.2.3 爱国主义精神 |
§2.2.4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
第三章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中开展社会思潮辨析的必要性 |
§3.1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 |
§3.1.1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 |
§3.1.2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 |
§3.2 社会思潮发展现状 |
§3.2.1 社会思潮发展形势 |
§3.2.2 社会思潮发展内容 |
§3.3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开展社会思潮辨析的必要性 |
§3.3.1 有利于树立国家安全的思想意识 |
§3.3.2 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
§3.3.3 有利于增强国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
第四章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视角下的几类思潮辨析 |
§4.1 若干错误社会思潮特点辨析及其传播情况 |
§4.1.1 普世价值思潮 |
§4.1.2 新自由主义思潮 |
§4.1.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
§4.1.4 极端民粹主义思潮 |
§4.2 近年来错误社会思潮引发的案例及分析 |
§4.2.1 普世价值思潮肆意“裹挟民意” |
§4.2.2 新自由主义思潮鼓吹“绝对市场化” |
§4.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消解“思想价值认同” |
§4.2.4 极端民粹主义思潮煽动“对立对抗” |
§4.3 国家安全背景下错误社会思潮冲击引发的危险 |
§4.3.1 普世价值思潮迷惑性增强 |
§4.3.2 新自由主义思潮无序性凸显 |
§4.3.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削弱主流价值体系 |
§4.3.4 极端民粹主义思潮不稳定性因素向线下渗透 |
§4.3.5 高校管理矛盾频发,错误社会思潮冲击风险增大 |
§4.3.6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蛊惑、拉拢、甚至策反的趋向性明显 |
第五章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视角下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路径 |
§5.1 扩展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
§5.1.1 巩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 |
§5.1.2 拓展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范畴 |
§5.1.3 完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5.2 加强错误社会思潮辨析的力度和准度 |
§5.2.1 精准研判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社会思潮 |
§5.2.2 着力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5.2.3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
§5.3 补足高校人才、组织、资源短板 |
§5.3.1 补齐高校师资资源短板 |
§5.3.2 激活高校大学生和大学生组织的内生动力 |
§5.3.3 释放高校媒体平台资源 |
§5.4 多方发力、多措并举 |
§5.4.1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学生政治安全与国家安全意识 |
§5.4.2 多部门联动,强化对教育相关情的监测、搜集、分析 |
§5.4.3 发挥阵地作用,充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间体育游戏 |
(二)儿童 |
(三)课程表达 |
四、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课程组织理论 |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三)分析工具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1.研究内容创新 |
2.研究方法创新 |
3.研究不足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挫折的含义 |
2.挫折教育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
1.有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
2.素质教育的体现和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
3.国家教育部门政策方针的基本要求 |
4.高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
5.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迫切需要 |
(三)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现状分析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2.调查数据分析 |
3.调查结果分析 |
二、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对挫折教育重视不足,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
2.挫折教育形式主义,实施效果差。途径单一,方法简单 |
3.内容缺乏针对性,体系不完善 |
(二)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生活环境优越,家长期望过高 |
2.人际交往的受挫 |
3.社会竞争激烈,学校及家长缺乏重视 |
三、高中思政课堂中有效渗入挫折教育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
1.主体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
2.广泛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
3.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4.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
5.补遗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挫折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
1.强化思想政治课堂的主导作用 |
2.思想政治教师深入挖据高中政治教材 |
3.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优化对策 |
1.确定挫折教学目标 |
2.思政课堂上利用新媒体,拓宽挫折教育的渠道 |
3.建立动态学生反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学生版) |
(4)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研学旅行研究 ——以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研学旅行及其实施意义 |
第一节 何为研学旅行 |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 |
二、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 |
三、国内外研学旅行实施概况 |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践行研学旅行的意义 |
一、历史学科的要求 |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学生发展的平台 |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研学旅行实施的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研学旅行实施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目前中学历史研学旅行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一、总体重视度不够,有效落地实施少 |
二、研学内容较单一,规划设计不合理 |
三、组织协调、经费、师资、安全等问题 |
四、缺少课后评价和有效监督机制 |
第三节 推进中学历史研学旅行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
一、从国家、社会层面 |
二、从学校、家庭层面 |
第三章 中学历史研学旅行活动的优化设计及思考 |
第一节 中学历史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 |
一、中学历史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原则 |
二、中学历史研学活动的主题设计及内容选取 |
三、中学历史研学活动的方案设计及评价反馈 |
第二节 中学历史研学旅行活动的案例及分析 |
一、“南京市科举博物馆”历史研学旅行 |
二、“安徽古徽州”历史研学旅行 |
第三节 对中学历史研学旅行活动的思考 |
一、对历史研学课程实施形式的思考 |
二、对历史研学课程“互生”发展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5)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 |
2.1.1 安全 |
2.1.2 国家安全 |
2.1.3 国家文化安全 |
2.2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 |
2.2.1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 |
2.2.2 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 |
2.2.3 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 |
2.2.4 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 |
2.2.5 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 |
2.3 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 |
2.3.1 比“硬性安全”更柔和的“软性安全” |
2.3.2 比“显性安全”更复杂的“隐性安全” |
2.3.3 比“短期安全”更持久的“长期安全” |
第3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2 列宁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2 创新之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
3.2.1 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新萌芽 |
3.2.2 建设探索时期:扞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胜利 |
3.2.3 改革开放时期:打开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
3.2.4 新时代时期:标示国家文化安全强盛的新方位 |
3.3 历史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 |
3.3.1 “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国家文化安全萌芽 |
3.3.2 “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国家文化安全理念 |
3.3.3 “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 |
3.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 |
3.4.1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 |
3.4.2 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 |
3.4.3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
第4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 |
4.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当代价值 |
4.1.1 国家维度: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 |
4.1.2 社会维度: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 |
4.1.3 个人维度: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 |
4.1.4 世界维度: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 |
4.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功能 |
4.2.1 政治保障功能 |
4.2.2 经济促进功能 |
4.2.3 社会整合功能 |
4.2.4 外交导向功能 |
第5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 |
5.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战略机遇 |
5.1.1 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 |
5.1.2 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 |
5.1.3 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 |
5.1.4 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 |
5.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全新挑战 |
5.2.1 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 |
5.2.2 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 |
5.2.3 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 |
5.2.4 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 |
5.3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深层制约 |
5.3.1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有待提升 |
5.3.2 文化制度的改革进程有待加快 |
5.3.3 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有待开发 |
5.3.4 文化权益的现实矛盾有待化解 |
5.3.5 文化开放的交流互鉴有待深化 |
第6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 |
6.1 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 |
6.1.1 坚决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
6.1.2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
6.1.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
6.2 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 |
6.2.1 牢牢掌握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权 |
6.2.2 科学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综合决策管理系统 |
6.2.3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6.3 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 |
6.3.1 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性生产 |
6.3.2 倡导国家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6.3.3 推动国家文化市场的规范性转变 |
6.4 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 |
6.4.1 发展现代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
6.4.2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6.5 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 |
6.5.1 加快构建融合式媒体传播体系 |
6.5.2 不断健全引导式舆情处理体系 |
6.5.3 大力创新综合式网络治理体系 |
6.6 加强对外体系保障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 |
6.6.1 引进来:促进文化吸收搞好中国转化 |
6.6.2 走出去:扩大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
6.6.3 新秩序:重塑文化格局做好中国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7)“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1.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有利于师生的发展 |
2.教师缺乏应对“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有效策略 |
3.“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不充分 |
(二)概念界定 |
1.“非连续性教育形式” |
2.“非连续性教育形式”课堂教学 |
3.“非连续性教育形式”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研究 |
2.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形态研究 |
3.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研究 |
4.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理论基础 |
4.研究方法 |
5.研究步骤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阐释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内涵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特征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范畴 |
1.危机 |
2.遭遇 |
3.挫折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阐释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内涵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特征 |
1.出现的偶然性 |
2.存在的必然性 |
3.潜在的危机性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类型 |
1.生成与预设异向型 |
2.价值观念冲突型 |
3.教学环境诱发型 |
(四)“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影响因素 |
1.教师因素 |
2.学生因素 |
3.环境因素 |
(五)“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价值 |
1.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价值 |
2.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价值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现状分析 |
(一)现状描述 |
1.教师面对课堂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认识 |
2.教师应对课堂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方式 |
(二)存在问题 |
1.认识上的问题 |
2.应对上的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1.教师权威压制学生的主体地位 |
2.重视教师“教”而忽略学生的“学” |
3.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开放性不足 |
四、“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构建 |
(一)应对策略的构建依据 |
1.非连续性教育理论 |
2.生成性教学理论 |
3.“教学事件”理念 |
(二)应对策略的生成机制 |
1.敏感 |
2.理解 |
3.行动 |
4.反思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具体应对策略 |
1.课前预设型策略 |
2.课中应对型策略 |
3.课后反思型策略 |
五、“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案例分析 |
(一)预设性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二)课堂具体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三)反思性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六、有效应用“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建议 |
(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
1.具有安全感的物质环境 |
2.充满教育爱的精神氛围 |
(二)教师转换教学的思维方式 |
1.从简单性思维向复杂性思维转换 |
2.从预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换 |
(三)学生全面地参与教学过程 |
1.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2.促进师生平等对话与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大学生恋爱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由与问题提出 |
1.研究缘由 |
2.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爱情的相关研究概况 |
2.大学生恋爱的相关研究概况 |
3.大学生恋爱冲突的相关研究概况 |
4.文献评价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1.恋爱 |
2.冲突 |
3.大学生恋爱冲突 |
(五)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 恋爱冲突理论 |
1.冲突理论 |
2.恋爱冲突理论 |
(二) 冲突解决策略理论 |
1.冲突解决策略 |
2.冲突解决策略理论 |
(三) 学生发展理论 |
1.学生发展理论 |
2.学生发展理论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运用 |
(四)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三、大学生恋爱冲突现状的调查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方法 |
(三) 样本选择 |
(四) 调查结果与分析 |
1.恋爱冲突开端的分析 |
2.恋爱冲突过程的分析 |
3.恋爱冲突终止的分析 |
四、大学生恋爱冲突的影响因素 |
(一) 社会舆论的负面导向 |
1.社会传统性别观念的不平等 |
2.社会传媒的错误引导 |
(二) 学校恋爱教育的缺失 |
1.学校忽视大学生恋爱教育 |
2.学校缺少恋爱教育 |
3.学校恋爱教育缺少有效的内容和形式 |
(三) 家庭恋爱教育的缺位 |
1.父母对大学生恋爱态度不积极 |
2.家庭缺乏恰当的恋爱教育 |
(四) 大学生恋爱思想观念不成熟 |
1.恋爱观存在误区 |
2.对恋爱冲突讳疾忌医 |
3.应对激烈恋爱冲突偏感性 |
(五) 大学生恋爱中存在两性差异 |
1.冲突归因的差异 |
2.冲突求助的差异 |
3.冲突解决策略的差异 |
4.冲突影响的差异 |
五、引导大学生解决恋爱冲突的教育策略 |
(一) 社会传播性别平等观念,推进正确舆论导向 |
1.传播性别平等观念 |
2.加强监管,强化媒体社会责任 |
(二) 学校重视大学生恋爱教育,健全恋爱咨询与救助的服务系统 |
1.重视大学生恋爱教育 |
2.开设实用的恋爱课程 |
3.开展形式多样的恋爱教育 |
4.因性施教 |
5.健全恋爱咨询与救助的服务系统 |
(三) 家庭加强沟通引导,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2.实施恰当的恋爱教育 |
(四) 个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完善个体心智发展 |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
2.积极看待恋爱冲突 |
3.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恋爱冲突 |
结语 |
(一)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研究的创新之处 |
2.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契机与回应——当前加速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应对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视角下错误社会思潮案例辨析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 李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D]. 胡晨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研学旅行研究 ——以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为例[D]. 唐海洋. 扬州大学, 2020(05)
- [5]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D]. 吴腾飞. 吉林大学, 2020(01)
- [6]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深圳市WH小学为例[D]. 陈曼菲. 深圳大学, 2020
- [7]“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D]. 张瀚文. 西南大学, 2020(01)
- [8]大学生恋爱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策略研究[D]. 郑桂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