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

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

一、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梁蕊[1](2021)在《动物岩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以“曼德拉山岩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岩画是一种现象,是包含着文化的一种现象,其内容表达形式是复杂的。岩画产生的时代要早于文字所产生的时代,是早期人类对于世界认识的重要依据,是古人记录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形式性史书,具有延续性。中国是记录岩画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以往的史书中对岩画均有提及,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北魏时期的《水经注》以及后世陈兆复的《中国古岩画》。从这些史料文献中可以看出岩画是受地域、民族、信仰宗教、政治背景所影响的。中国古代岩画是分地域分民族的,内蒙古岩画也是按此划分的,主要分为:内蒙古东部岩画、中部岩画、西部岩画,本文所选取的正是内蒙古西部岩画中的曼德拉山岩画。曼德拉山岩画的作者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岩画的历史从史前时期至明清时期。曼德拉山动物岩画除了历史的意义之外,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艺术价值在岩画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艺术形式与现当代艺术结合,创造出符合时代的文创产品,让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实用中绽放,在使用中弘扬。曼德拉山动物岩画中的图案及绘画内容极其丰富,为创作文创产品也提供了现实依据。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所展现的图式纹样沁人心弦,在当代艺术创作的冰河时期中为视觉艺术为提供了思考的动力源泉。

李军[2](2020)在《文化产业视野下宁夏岩画开发现状、思考与展望》文中指出宁夏岩画是我国北方岩画的主要代表,当下在开发实践中正在形成集展览、节事、文创、研学与旅游为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就全域而言,在开发上仍存在大众遗产意识观念淡薄、遗址区缺乏全域规划、品牌知名度不高、研究上识(释)图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建议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引导民众积极参与、突出宁夏岩画品牌、引智强文、深化文旅融合等五方面举措,推动"遗产资源化"转型发展。

张凯[3](2020)在《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绘画艺术作为精神文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占据着重要位置,深受大众喜爱。而岩画将绘画艺术与雕刻艺术巧妙融合在一起,它是人类早期反映生活反映世界的一种抽象性表述,是人类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精神产品,凭借艺术的语言来打动人心。我国对于岩画的研究仅有30多年的历史,并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岩画基础信息整理、制作年代考究与艺术风格体现上,从而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岩画文化信息的传播。人们愈发深刻认识到一个现实问题:有关岩画的文化信息,仅在由极少部分人所构成的学术圈中得以传播。在还没被更多人了解到其艺术价值与风格之前,很多岩画已经受损、失传。因此想要最大程度上提升公众对岩画艺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保护意识,就要利用其文化信息的传播。本研究首先对贵州岩画文化信息的概念与发展进程进行梳理,与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的现状相结合,深入挖掘贵州岩画在其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结构上划分,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着眼于国内近几年来对岩画的研究现状,总结出岩画保护与发展的实际境遇以及发展瓶颈,而打破瓶颈、推动岩画保护发展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重视文化信息传播。在绪论中提出岩画文化信息的传播研究需利用大众传播研究方法。最后依托当前所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岩画保护与文化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以及当前传播岩画文化信息所处的具体环境。第二部分对贵州岩画及其文化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首先描述贵州岩画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其次描述了贵州岩画的文化信息概况,从本位信息和衍生信息两个视角来分析贵州岩画文化信息在大众传播下的意义。第三部分具体对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的历史和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期的方式将该历史划分为萌芽时期与发展时期,探讨不同时期背景下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的特点。随后从传播途径来客观分析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媒介的运用现状和效果。最后一部分将研究的视角落在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对策及思考上,首先分析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中的问题。其次提出文化信息传播对贵州岩画的影响,最后提出提升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效果的具体措施,将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的研究价值发挥极致。

王芳[4](2020)在《新媒体视域下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贺兰山岩画作为中国岩画中北方岩画的代表,主要记载了黄河上游早期社会结构形态及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是独有的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存。贺兰山岩画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题材广泛,以拥有大量集中的人面岩画而着名,是一部时间跨度近万年的传承文化的史书,是古代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遗存与精神财富。随着岩画在自然环境侵蚀下的消失,岩画遗产如何进行更好传承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及文献分析,从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的宣传现状入手,了解并分析了影响宣传效果的原因。通过对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开发背景和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对收集的宁夏贺兰山岩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按不同造型手法分析了岩画的艺术特征,按不同题材总结了不同类别岩画图案的造型特征和图案含义。理论结合实践,对传统岩画图案、色彩和造型的创新进行了探索;对岩画艺术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结合进行了探索;对岩画题材故事的挖掘创作进行了探索;对岩画形象与现代文创产品设计载体的适配性进行了探索。运用解构、重构设计、实用设计和趣味化设计等设计原理与方法,以宁夏贺兰山景点自然景观的画面为原型创新设计了动画场景,融合了现代审美倾向重新设计了贺兰山岩画的独特视觉形象,将宁夏贺兰山岩画新形象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进行新媒体产品的创新设计,完成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新媒体宣传需要并具有视觉吸引力及新颖度的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设计成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岩画的朴拙美与新时代审美进行巧妙融合,新岩画艺术形象与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将新岩画艺术形象与现代文创产品载体进行融合。在视觉上打造贺兰山岩画独特的品牌形象,并通过一系列形象独特、精致、符合目标人群喜好并无购买压力的文创产品扩大岩画文化信息的传播,以达到提升贺兰山岩画的推广效果、提高贺兰山岩画景区的文化经济效益、促进宁夏地区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目的,为贺兰山岩画的传承、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

蔡巧然[5](2020)在《原始生命力对岩画图形符号的艺术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始生命力就是人类对生命产生了意识、对自身所关注事物的集中体现,是艺术发生之初重要的思想内容。它包括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关注的思考。在艺术作品中,原始生命力体现了各种社会阶段,不同的生命冲动表达,从原始时期的自然崇拜到当代艺术的灵感来源,都发挥了重要的价值。本文将以岩画的图形符号为研究对象,从原始艺术流变的各个阶段、呈现出原始生命力在岩画里的自然形态以及它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岩画色彩、图形、符号、结构等元素的探究来探讨原始生命力的起源以及它产生的条件,以此试图寻找出岩画基于原始生命力的表达方式和蕴含于岩画中的“原动力”与当代艺术的共性,以及原始生命力的再创造与融入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原始生命力在岩画的创作中体现了生命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它是对生命活动和生命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是一切艺术创作灵感来源的起点,因原始生命力在岩画中艺术价值的重要作用和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从而唤起创作者对艺术的感觉,并由此产生创作灵感。大众对艺术的认知和对全人类艺术史的重新思考,让古老的史前艺术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新源泉。

朱宛月[6](2020)在《我国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地域性中小型博物馆在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以及城市旅游文化发展中均肩负着重大使命。根据我国地方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展陈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大部分博物馆普遍存在着展陈空间布局不合理、展陈方式落后以及无法真正体现地域文化,对观众缺乏吸引力的弊病。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而展陈空间场所精神的构建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博物馆文物展陈的设计中,场所精神的塑造赋予了观者存在于空间环境中的感觉和体验,保存了生活的真实性,给人以存在于空间中的方向感和认同感,从而将博物馆从“物质容器”向“精神容器”转化。博物馆场所精神构建的实质就是通过空间特质建立起人与场所的联系与互动,让“文物”活起来,让“背后的故事”激发起参观者、欣赏者的兴趣,从而获得对展示内容的深刻思考。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同时结合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多方面的归纳总结,从而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方法和论证框架。第二部分为场所理论、场所精神相关概念的阐释,为后半部分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的具体表达逻辑及构建提供理论指导。第三部分在前面两部分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展陈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其所表现出的特性、趋势,结合实际,深入理解场所精神的内涵及其实现的价值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进行归纳总结,具体阐释影响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构建的主要因素及有效途径,以期梳理出构建我国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这一复杂过程的观察角度和实践方法,同时关注展陈文物的整体面貌,将博物馆空间的人文信息及其语境(历史与文化故事、集体记忆等)呈现出来。让观众体验到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存在,从中获取归属感与认同感。最终阐释文物展陈是对博物馆场所精神的塑造,让每一个有自己独特地域文化价值、文物资源的博物馆,真正成为知识生产传递、追寻历史文化根基、引发深入思考和想象的精神空间,成为构建“以人为本”价值体系的搭载者与传承者。

呼斯乐[7](2019)在《蒙古族首饰研究》文中提出蒙古族首饰是中华民族首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之大成者。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文化内涵都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特点。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理论,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历史追溯、造型演变、工艺发展及其民俗内涵的研究,揭示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为蒙古族首饰注入了新的造型、工艺与文化内涵。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例证。由于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因此本研究在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继而阐明蒙古族首饰的整体情况;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大成者,故而第二章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中追溯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及其文化源头,说明其集大成之根据,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皆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第三至五章,纵向梳理蒙元至明清时期的蒙古族首饰演变,主要以蒙古族头饰为线索,阐明其时代特点、嬗变原因,同时举证论述了蒙古族首饰与明清中原地区首饰、满族首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是从蒙古族首饰制作的工匠、工具、材料和工艺角度对蒙古族首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举证,再次证明了历史上波斯、阿拉伯、突厥、中原等地区对蒙古族首饰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具体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溯源研究,论证了蒙古族首饰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二、蒙古族首饰造型、工艺及其内含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元明清蒙古族头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其艺术造型、工艺与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三、蒙古族首饰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突厥、西藏、中原、满族的首饰纹样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史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从对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名称便是沿用了波斯、阿拉伯语的称谓,说明历史上蒙古族与其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材料名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变,又说明在每个历史阶段,其他文化对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巨大影响,如论文中训释的“珊瑚”一词,元明时期用sitan称呼,至清代则用siru呼之,说明了“珊瑚”最初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至清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对蒙古族文化广泛影响,才导致名称的替代。突厥与蒙古族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很多首饰词汇存有共性或相互借用,而蒙元时期的高冠的形式虽然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地区已经消失,但在中亚却得以保存,说明“改朝换代”也深刻地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首饰纹样更是从诸多领域的交流中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纹样,如汉字“囍”“寿”纹样在蒙古族首饰中时有发现。四、在中国地域范围内,蒙古族首饰独具特色,但从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命名的特点来看,它与阿尔泰地区的首饰更为接近,故而可以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首饰看作是一个系统,本研究者提出“阿尔泰首饰系”(或“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设想)。五、蒙古族首饰尤其是头饰,虽然在纵向的历史中展现出了每个时代不同的面貌,但其首饰文化相关的民俗却是十分稳定的,其核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贯穿始终的。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对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在首饰文化上的折射,具体表现为两性的繁衍、家族的兴盛等方面。本研究首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相统一,以艺术学科(民艺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蒙古族首饰的工匠、工具、材料、工艺等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了梳理研究。故本研究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造型研究的文本;其次,本研究以艺术考古为基础,辅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考古为历史上的蒙古族首饰研究为学科支撑,又从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得到有力补充和确证;再者,本研究大量使用了阿尔泰语系的前人成果和语言学资料,如古代突厥语、中古蒙古语,以及活态语言资料,如现代蒙古语、满语方言,对蒙古族首饰、材料、工具名称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并使用国际语言学主流标音方法即统一标注转写拉丁文音标,而非汉译法。本研究还是基于基础数据库基础上的研究,在本研究者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田野调研基础数据库,又整理了阿尔泰首饰词汇(突厥语、蒙古语)使之形成语言材料数据库,在两大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综上所述,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审美文化皆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蒙古族首饰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历史上蒙古族首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但其艺术造型、工艺,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古族精神文化形态之一的蒙古族首饰,她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者和实在物质载体。蒙古族首饰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风格、工艺、材质,同时她也影响了邻近民族的身体装饰文化,蒙古族首饰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艺术形态。蒙古族首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宋小龙[8](2019)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地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自此拉开。分区管理是国际上国家公园管理中普遍的通行做法,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分区管理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国家启动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类型的最高级别,表明了科学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十分重要。将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应用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分区实践的一次尝试,又是立足生态保护红线和保障宁夏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方法、实地调研法、综合指数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根据DEM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其它数据等情况,对各要素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加权和空间叠加确定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最终确定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类型,根据分区结果做了修正。依据不同的分区类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分区管理方案。研究表明:(1)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在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遗址众多,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符合国家公园建设的国家代表意义。根据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估得知,价值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②公园科普游憩价值极高;③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威胁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旅游开发对拟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产生较大压力;②人类活动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③重要文化遗址景观未得到有效保护。(2)参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方法、步骤及划分结果,结合其典型案例,可以将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概括为:①确定公园区划范围;②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③确定功能区划结果;④区划结果的修正;⑤公园分区管理。区划范围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公园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划面积的确定;基于生态重要性构建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其中权重方法为AHP及专家打分法;将指标体系进行正负向标准化处理,利用叠加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结果。为保证国家公园的分区结果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实际情况,利用GIS和Photoshop进行修正和细分,其中重点考量NDVI指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公园功能价值功能亚区细分三个方面的修正。(3)根据总结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压力、人文景观遗址和生态敏感性四个指标项,构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按照生态重要性确定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4大功能区,相对应的区划结果为严格保护区(30%)、生态保育区(20%)、游憩展示区(14%)和传统利用区(36%),划分出18个功能亚区供参考。(4)为了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明确了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总体思路;其次,探讨了分区管理内容;再次,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最后,制定分区管控措施。

樊怡[9](2019)在《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的变形破坏及声发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贺兰山岩画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风化问题日益突出,岩画受损严重,亟待保护。本研究在对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进行基础物理、力学试验的同时进行了声发射的试验研究,以便更好地描述岩石的损伤过程。首先进行了岩样的孔隙率与块体密度相关性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岩样进行了超声波测速和剔除、分类,保证后续试验的可靠性。而后进行了劈裂试验、直剪试验、单轴及三轴试验。实验得出,单轴与三轴试验均有较为明显的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及峰值强度;三轴岩样的软化阶段不明显,均直接过渡到残余强度下的裂纹扩展阶段,其峰值应力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进一步地,在单轴和三轴压缩过程中同步进行声发射试验,岩样的声发射结果都存在压密阶段、上升阶段以及峰值;初始压密阶段及弹性阶段声发射率很低,在峰值时最大;三轴试验时,残余强度阶段中声发射事件一直存在,但最大值均远远小于峰值;声发射振铃计数的曲线走势大致与能量曲线的走势相同。最后,以累计声发射能量为基础,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了损伤变量,研究了单轴及三轴试验过程中岩样的损伤过程,岩样在弹性变形阶段的损伤几乎为零,一旦达到非线性变形阶段,损伤就逐步增大;当岩样到达峰值强度,岩石的损伤明显增大。声发射能量累积参数拟合出的损伤因子的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的结果统一,说明岩石的声发射参数可以准确地表现岩石的损伤过程。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为贺兰山岩画保护的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试验支撑,对岩画保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终为我国的石质文物保护提供保障。

苟爱萍[10](2018)在《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田野调查基础上的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学研究,通过前期的田野调查、资料掌握及熟悉,将贺兰山主脉各岩画点的人面岩画作为研究对象,对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进行重新分类,并从图像母题视角阐释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意涵。贺兰山人面岩画调查资料丰富,以往研究者对贺兰山人面岩画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尚缺乏从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母题视角的探索研究,同时,也尚未建立起岩画的图像学研究方法论。本文采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并从图像母题视域阐释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意涵,是岩画研究新方法的构建以及新视角的探索。本文以时间、空间为背景,以图像为线索,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结合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材料及理论观点对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内涵意蕴、生成流变、空间场域等问题进行宏观及微观层面的探讨。从图像层面将中国各分布地区的人面岩画图像进行横向比较,阐述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独特性及中国人面岩画的多样性。论文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缘起,研究范围,解释相关概念,梳理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研究动态及研究发展,介绍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与第二章是贺兰山人面岩画的时间和空间背景,第一章以时间为线索对贺兰山周边的古生态环境变迁、史前人文环境、古代族群迁徙及经济文化类型进行纵向阐溯,旨在阐明贺兰山人面岩画分布地域的生态演变、文化发展及族群迁徙的整体状况,展现贺兰山地域古代人群的社会与文化形态。第二章从空间层面,分析贺兰山人面岩画场域内的多种神圣元素,这些神圣元素与人的行为实践、象征符号共同形塑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场域——神圣空间。第三章到第六章是主干部分,第三章从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本体出发,运用图像学方法将贺兰山人面岩画主体图像依据图像构形元素划分为A、B、C、D四种类型。第四章运用图像学方法,从图像母题视角分层阐释图像核心构成元素与图像意涵。通过图史互证、图图互证,结合人面岩画个案,从视觉语义结构分解、分析岩画的图像内涵,揭示人面岩画图像背后的文化隐喻及思维认知。贺兰山A型人面岩画图像中包含有三种意涵:第一种A型一式人面岩画,包含眼睛元素的兽面崇拜、祖先崇拜及神灵崇拜三位一体,祖先、神灵及动物可以互相转化;第二种A型二式及三式人面岩画,表征神灵崇拜,蕴含有祖先崇拜思想;第三种A型四式人面岩画,表征祖先与神灵中间使者的巫师,具有半人半神性质。B型人面岩画为蕴含男性生殖涵义的祖先崇拜,无顶饰B型人面岩画为生殖崇拜的象征符号,有顶饰人面岩画带有神圣性,为祖先神的象征。C型人面岩画造型独特具有神巫色彩,为隐喻天神地只观念的神格面具。D型人面岩画的构形元素为女性生殖符号,与生殖巫术、丰产巫术、祈雨巫术相关,D型人面岩画表征女性生殖内涵。第五章以图像为线索,将贺兰山人面岩画放置于中国人面岩画大背景之中,从图像数量、技法、图像类型等角度对中国各分布地区的人面岩画进行整体比较,分析各分布地区人面岩画的异同性,阐明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独特性及中国人面岩画的多样性。第六章与人面岩画单点起源说进行理论对话,以第五章的图像比较为基础,进一步从人面岩画与人面文化的关系、人面岩画的文化时空区位进行宏观及微观讨论,论证中国人面岩画的多点生成,并延伸探讨了美洲人面岩画与中国人面岩画的文化关系。第七章从人类学、图像学角度对贺兰山人面岩画进行综合性讨论,论证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生成、流变及其巫术-宗教文化属性,阐述图史互证,图图互证在岩画阐释中的意义。结语部分总结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类型、母题的复杂性及文化区位的特殊性,指出贺兰山人面岩画在中国人面岩画中的地位以及图像学研究方法在岩画研究中的启示与展望。

二、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岩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以“曼德拉山岩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研究内容及方法
    0.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0.5 本领域相关设计动态分析
    0.6 本文研究框架图
第一章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概述
    1.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起源与发展
        1.1.1 曼德拉山地理自然环境
        1.1.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分布情况
        1.1.3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题材和时期
    1.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现状
        1.2.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现存的状况
        1.2.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限制发展的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中的图案特征
    2.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艺术特征
        2.1.1 北方其他地域岩画的艺术特征
        2.1.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独具的艺术特征
    2.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图案特性
        2.2.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造型
        2.2.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分列排布
        2.2.3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图案符号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文创产品的设计探索
    3.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文创产品的产生
        3.1.1 目前市场文创产品境况
        3.1.2 不同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比较
        3.1.3 新时代下文创产品发展走向
    3.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文创产品设计特征
        3.2.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文创产品设计的文化性
        3.2.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系列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探究
    4.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文创产品设计构思
        4.1.1 元素的揉合与分离
        4.1.2 元素的联想多面性
    4.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视觉设计
        4.2.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视觉标识设计
        4.2.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图形设计
    4.3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的应用设计
        4.3.1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文创产品设计元素来源
        4.3.2 曼德拉山动物岩画文创设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文化产业视野下宁夏岩画开发现状、思考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发实践:文旅融合
    (一)推行国内外岩画展览常态化
    (二)举办国际岩画文化艺术节
    (三)开发“传统工艺+岩画”系列文创产品
    (四)打造“研学游”教育(实习)示范基地
    (五)推行“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二、现状思考:观念、品牌、规划与识(释)图
    (一)熟“石”无睹,大众“遗产”意识观念淡薄
    (二)单打独斗,岩画遗址缺乏全域规划
    (三)“好酒深巷”,岩画品牌知名度不高
    (四)望图生义,识(释)图能力不足
三、未来展望:推动“遗产资源化”转型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民众参与
    (二)通盘考虑,做好全域岩画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三)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宁夏岩画品牌
    (四)引智强文,以“文”促旅
    (五)加速申遗,推动“遗产资源化”转型
四、结语

(3)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1、岩画发展中的境遇和研究瓶颈
        2、岩画文化信息传播是岩画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方法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三、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贵州岩画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岩画文化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贵州岩画及文化信息传播概述
    第一节 贵州岩画概述
        一、贵州岩画的基本情况
        二、贵州岩画的生态环境
        三、贵州岩画的人文环境
    第二节 贵州岩画的文化信息概述
        一、贵州岩画的本位信息
        二、贵州岩画的衍生信息
第二章 贵州岩画的文化信息传播历史和内容
    第一节 贵州岩画的文化信息传播历史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发展时期
    第二节 贵州岩画文化信息的传播内容
        一、贵州岩画的本位信息传播
        二、贵州岩画的衍生信息传播
        三、贵州岩画文化信息内容的特点
    第三节 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途径和效果分析
        一、传统媒介
        二、新媒体
        三、出版物
        四、贵州岩画的传播效果分析
第三章 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对策及思考
    第一节 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中的问题
        一、文化内容的生产环节缺乏竞争力
        二、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的不匹配
        三、未对贵州岩画文化信息进行整合
        四、忽视受众群体的反馈
    第二节 文化信息传播对贵州岩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三节 如何加强贵州岩画文化信息的传播效果
        一、加强贵州岩画文化信息的传播形象建设
        二、保持强有力的传播手段
        三、制作高水平的文化信息产品
        四、有效利用受众群体反馈
        五、建设具有一定水平的传播团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4)新媒体视域下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新媒体概念及与数字媒体的关系
        1.1.2 数字媒体对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影响
        1.1.3 新媒体影响下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田野调查法
        1.3.3 归纳类比法
        1.3.4 理论结合实践研究法
    1.4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贺兰山岩画概况
    2.1 贺兰山岩画的自然环境
    2.2 贺兰山岩画的历史溯源
    2.3 贺兰山岩画的世界地位
第三章 贺兰山岩画的艺术特征
    3.1 岩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3.2 岩画的造型手法分析
        3.2.1 磨制法
        3.2.2 凿刻法
        3.2.3 线刻法
    3.3 岩画图案题材分类分析
        3.3.1 人面像类主题
        3.3.2 动物类主题
        3.3.3 场景类主题
        3.3.4 植物类主题
        3.3.5 特殊图形符号类
第四章 贺兰山岩画宣传现状与开发设计价值
    4.1 贺兰山岩画在宣传方面的现状
        4.1.1 宁夏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4.1.2 岩画元素应用现状分析
        4.1.3 岩画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4.2 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开发设计的价值
        4.2.1 树立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
        4.2.2 提升文化遗产信息的传播效果,实现文化的传承
        4.2.3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 新媒体视域下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思路
    5.1 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的受众分析
        5.1.1 中青年群体消费习惯分析
        5.1.2 儿童群体消费习惯分析
        5.1.3 老年群体
    5.2 设计风格与内容的确定
        5.2.1 设计风格定位
        5.2.2 设计目标与内容的分析与确定
    5.3 题材的探索与挖掘
    5.4 贺兰山岩画图形的创新探索
    5.5 色彩元素的提炼
    5.6 岩画材质表现的考量
第六章 具体设计与应用方案
    6.1 文创产品品牌形象的创新
        6.1.1 品牌标志形象设计
        6.1.2 片名文字形象设计
        6.1.3 创新后的场景岩画图像
        6.1.4 以贺兰山岩画自然风景为背景的场景设计探索
        6.1.5 太阳神角色的探索与塑造
        6.1.6 岩羊角色的探索与塑造
    6.2 适用于新媒体传播的数字动画设计与应用
        6.2.1 动画剧本创作探索
        6.2.2 分镜头设计
    6.3 适用于新媒体传播的数字交互产品设计与应用
    6.4 适用于新媒体传播的网络社交媒体动态表情设计与应用
    6.5 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与应用
        6.5.1 文化用品类
        6.5.2 生活用品类
        6.5.3 旅游纪念品类
    6.6 包装设计与应用
第七章 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设计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原始生命力对岩画图形符号的艺术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当前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外原始生命力研究动态
        1.2.2 国内外岩画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目的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框架
第二章 原始生命力产生的内外条件
    2.1 原始生命力释义
    2.2 原始生命力产生的宗教起源
        2.2.1 岩画起源
        2.2.2 岩画中原始生命力产生的宗教前提
    2.3 原始生命力产生的物质条件
    2.4 原始生命力产生的心理原因
    2.5 原始生命力的阶段性表达
        2.5.1 自然崇拜阶段
        2.5.1.1 动物崇拜
        2.5.1.2 太阳崇拜
        2.5.2 图腾崇拜阶段
        2.5.2.1 宗教图像
        2.5.2.2 生殖图像
第三章 图形符号艺术研究(以贺兰山岩画为例)
    3.1 图形符号概述与象征
        3.1.1 符号
        3.1.2 图形符号概述
    3.2 岩画图形符号中原始思维象征
    3.3 岩画中的符号
    3.4 贺兰山岩画图形符号特点
        3.4.1 羊符号
        3.4.2 人面像符号
    3.5 图形符号的视觉呈现
        3.5.1 中国传统艺术的呈现
        3.5.2 当代艺术设计的呈现
        3.5.3 网络时代下的呈现
第四章 原始生命力对岩画图形符号的艺术价值研究
    4.1 原始生命力推动下的艺术演变过程
    4.2 原始生命力对设计创作的影响力
    4.3 原始生命力下的艺术延伸
    4.4 原始岩画与当代艺术间的共性
        4.4.1 自然共性
        4.4.2 生命共性
        4.4.3 冲动共性
    4.5 原始生命力对岩画图形符号的艺术价值导向
        4.5.1 原始冲动的价值导向
        4.5.2 艺术风格的价值导向
        4.5.3 艺术设计的价值导向
    4.6 岩画中原始生命力的启示与运用
        4.6.1 岩画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4.6.2 如何培育设计中原始生命力的运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品集

(6)我国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选题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选题的创新点
        1.4.3 论证框架
2 场所精神相关理论
    2.1 哲学基础
        2.1.1 存在主义现象学与场所精神
    2.2 场所理论
        2.2.1 场所现象与场所特质
        2.2.2 博物馆场所的内部体验空间
    2.3 博物馆场所精神的塑造
        2.3.1 方向感
        2.3.2 认同感
3 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的表达
    3.1 文物展陈中影响场所精神的因素
        3.1.1 文物展陈的空间易读性
        3.1.2 文物展陈的空间叙事性
    3.2 中小型博物馆展陈案例分析
    3.3 大同市博物馆——“魏都平城”
        3.3.1 大同市博物馆的地域历史文化表达
        3.3.2 大同博物馆“魏都平城”展厅中场所精神的运用模式
        3.3.3 空间设计与“魏都平城”展陈的关系
        3.3.4 大同市博物馆“魏都平城”展厅中场所精神的实践意义
    3.4 贺兰山岩画博物馆
        3.4.1 贺兰山岩画遗址
        3.4.2 贺兰山岩画博物馆中场所精神的运用模式
        3.4.2.1 贺兰山岩画博物馆选址利用场所精神的分析
        3.4.2.2 岩画遗址与岩画博物馆体现的场所精神回归
        3.4.3 贺兰山岩画博物馆场所精神的实践意义与价值传播
        3.4.3.1 岩画遗址与韩美林艺术馆—原始与现代艺术的碰撞
    3.5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一种新的场所精神构建
        3.5.1 守护佛国—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设立
        3.5.2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中场所精神的运用模式
        3.5.2.1 建筑空间场所与自然环境的认同
        3.5.2.2 实景复原与虚拟现实相结合打造沉浸式体验
        3.5.3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中场所精神的实践意义
4 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4.1 影响因素
        4.1.1 中小型博物馆的地域文化背景
        4.1.2 自然环境的场所认同
        4.1.3 文物展陈的内容及形式艺术特质
        4.1.4 氛围、节奏和参观动线
    4.2 诠释表达
        4.2.1 静态与动态—多种展示手段结合使用
        4.2.2 渲染空间氛围的照明
    4.3 有效途径
        4.3.1 复合型以人为本的展陈空间设计
        4.3.2 展陈空间情节的营造
        4.3.3 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7)蒙古族首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一节 蒙古族历史概述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二章 蒙古族首饰溯源——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
    第一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身体装饰艺术及其审美概述
    第二节 岩画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三节 鹿石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四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高”为美的头饰风格
    第五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装饰艺术
第三章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蒙元时期“罟罟”概述
    第二节 罟罟冠佩戴的起止时间和佩戴部族
    第三节 罟罟冠消失的原因
    第四节 蒙元时期女性首饰“罟罟”词源
    第五节 “罟罟”别名“孛黑塔”考述
    第六节 蒙元时期蒙古族首饰形制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瓦剌部对蒙古族首饰的影响及罟罟冠的消失
    第二节 明代土默特妇女首饰
    第三节 明代瓦剌、土默特部对蒙古族首饰影响成因
    第四节 匈奴头饰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兼顾与满族“扁方”比较)
    第二节 “扁方”上的“暗八仙”程序式图案的运用
    第三节 “扁方”或簪上的“花瓶”(博古纹)图案
    第四节 蒙古族“额箍”tatayur与满族“额饰”gidakuu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和达斡尔族“辫筒”比较
    第六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佩戴耳饰数量调研
    第七节 清代漠南蒙古东部妇女头饰与其他蒙古部头饰的共性研究
第六章 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匠、工具、材料及其工艺
    第一节 蒙古族首饰工匠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制作工具
    第三节 蒙古族首饰的材料
    第四节 蒙古族首饰的工艺
    第五节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蒙古族首饰和“阿尔泰首饰”发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
    2.1 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条件分析
    3.2 主要价值和威胁评估
第四章 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4.1 区划思路与方法选择
    4.2 区划范围的确定
    4.3 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
    4.4 区划结果的修正与细分
第五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5.3 区划范围的确定
    5.4 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
    5.5 确定分区结果
    5.6 分区结果修正与细分
第六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管理研究
    6.1 分区管理内容研究
    6.2 分区管理政策制定
    6.3 分区管控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的变形破坏及声发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的风化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的孔隙率及超声波检测
    2.1 块体密度与孔隙率的相关性
    2.2 超声波检测的过程及分类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的变形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3.1 试验仪器及介绍
    3.2 巴西劈裂试验
    3.3 直接剪切试验
    3.4 单轴压缩试验
    3.5 三轴压缩试验
    3.6 小结
第四章 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的声发射试验研究
    4.1 声发射简介
    4.2 声发射试验设备及过程
    4.3 单轴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三轴试验结果及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的损伤分析
    5.1 损伤的基本理论及方程[86]
    5.2 单轴岩样的损伤分析
    5.3 三轴岩样的损伤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及地域
        一、贺兰山人面岩画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三、研究地域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综合性研究中对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综合探讨
        二、贺兰山人面岩画专题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田野调查
第一章 贺兰山周边区域生态人文背景研究
    第一节 古生态环境及环境变迁
    第二节 贺兰山周边史前人文环境
    第三节 古代族群迁徙及经济文化类型
    小结
第二章 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空间场域研究
    第一节 山岳、岩石、水之神圣性
    第二节 神圣空间——人、人面岩画及场域的互动关系
    小结
第三章 贺兰山人面岩画主要图像类型及风格分析
    第一节 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分布与图像特征
    第二节 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类型与风格
        一、A 型人面(眼睛为同心圆或圆穴形元素的人面岩画)
        二、B 型人面( (?)式、 (?)式、 (?)式元素人面岩画)
        三、C 型人面( (?)、(?) 形元素人面岩画)
        四、D 型人面(核形元素人面岩画)
    小结
第四章 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意涵研究
    第一节 A型人面岩画图像意涵分析
        一、同心圆形眼睛元素分析——眼睛崇拜
        二、A 型人面岩画分析——祖先神灵崇拜(有轮廓◎◎、●●眼睛人面)
        三、A型人面岩画意涵总结
    第二节 B型人面岩画图像意涵分析
        一、 (?)、(?) ,(?)元素分析——男性生殖崇拜
        二、B 型人面岩画分析——生殖崇拜及祖神崇拜( (?)、(?) 、 (?)元素人面)
        三、B型人面岩画意涵总结
    第三节 C型人面岩画图像意涵分析
        一、(?)、(?)元素分析——生殖符号及天地宇宙观
        二、C 型人面岩画分析——神灵崇拜及神格面具(无顶饰及有顶饰人面)
        三、C型人面岩画意涵总结
    第四节 D形人面岩画图像意涵分析
        一、核形元素分析——女阴符号
        二、D 型人面岩画分析——生殖崇拜、丰产及祈雨巫术
        三、D型人面岩画意涵总结
    小结
第五章 与国内其他地区人面岩画图像的比较
    第一节 图像类型、风格及构形元素比较
        一、图像类型及风格
        二、图像构形元素
    第二节 图像数量及技法比较
        一、图像数量
        二、图像技法
    第三节 载体、场域比较及人面岩画的关系探讨
        一、各地区人面岩画的载体及场域
        二、各地区人面岩画的关系分析
    第四节 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独特性及中国人面岩画的多样性
        一、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的独特性
        二、各地区人面岩画图像的多样性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人面岩画的多点生成与文化交流
    第一节 与人面岩画单点起源说的对话
        一、单点起源说及其存疑性
        二、人面岩画多点生成观
    第二节 人面文化——时空区位与人面岩画的多点生成
        一、人面岩画与人面器物图像的关系
        二、各地区人面岩画的文化时空区位
    第三节 人面岩画洲际传播交流的可能性探讨
    小结
第七章 贺兰山人面岩画综合探讨
    第一节 从人类学视域分析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生成与流变
    第二节 巫术——宗教与贺兰山人面岩画
    第三节 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多元交融与贺兰山人面岩画
    第四节 图像——文本与岩画阐释及文化建构
    小结
结语
    一、贺兰山人面岩画在中国人面岩画中的地位
        1.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类型及意涵的复杂性
        2.贺兰山人面岩画文化区位的特殊性
    二、图像学方法在岩画研究中的启示及展望
        1.对其他题材岩画图像研究的启示
        2.岩画研究方法的反思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物岩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以“曼德拉山岩画”为例[D]. 梁蕊.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文化产业视野下宁夏岩画开发现状、思考与展望[J]. 李军. 民族艺林, 2020(03)
  • [3]贵州岩画文化信息传播研究[D]. 张凯. 三峡大学, 2020(06)
  • [4]新媒体视域下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设计与应用[D]. 王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原始生命力对岩画图形符号的艺术价值研究[D]. 蔡巧然.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6]我国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的构建[D]. 朱宛月. 成都大学, 2020(08)
  • [7]蒙古族首饰研究[D]. 呼斯乐. 山东大学, 2019(02)
  • [8]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D]. 宋小龙. 宁夏大学, 2019(02)
  • [9]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的变形破坏及声发射试验研究[D]. 樊怡. 宁夏大学, 2019(02)
  • [10]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学研究[D]. 苟爱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