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农机化技术发展空间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秀[1](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赵金[2](2021)在《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产量位居粮食作物第二,保证其高产、稳产,对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播种质量差,由于排种器结构导致播种均匀性差,拥挤的小麦形成“疙瘩苗”,使小麦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漏播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播种机现有传动机构导致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播种效果,且作业效率低,镇压效果差;目前的小麦排种器进行高速作业还会出现充种困难的问题。其次,黄淮海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生产中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导致小麦分蘖不足,从而影响小麦亩穗数,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再次,生产中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进行力学分析,对排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充种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60r/min,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采用了创新研制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差速原理提高了充种率,采用种沟内设置隔板实现了单粒排种。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可实现小麦定行距、定株距、定播深的精量播种,减少小麦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小麦冬前分蘖数,同样水肥条件下可实现增产效果。通过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整机结构、开沟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对行镇压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试制完成的小麦密行播种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7.5cm行距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经田间试验测得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合格粒距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均符合标准。优化后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田间实测作业行驶速度可达8.46km/h,提高了播种效率。采用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可实现冬前封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越冬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7.5cm行距小麦地0~60cm 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为9.12%,对照15 cm行距小麦地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8.24%。通过随机抽取样点取样查苗可知,7.5cm行距种植小麦,可使小麦分蘖个数、次生根条数、干物质重以及产量的值均优于对照15cm行距小麦,经小麦田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7.5cm行距较15cm行距小麦增产9.22%。文中通过多年多点对小麦密行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增产量分布情况,初步探索了小麦密行播种机随经纬度变化的增产规律。文中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由于积温原因造成小麦冬前分蘖不足,进而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并验证了小麦密行种植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小麦密行种植的增产机理,验证了“缩行均株”小麦播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具有“以光补温”的理论效果。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证明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小麦冬前分蘖个数,提高产量的显着效果。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提出了“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对行,既可以减少玉米播种作业时机具因破除根茬造成的多余动力损耗,又可以减少机具对土壤的扰动,对提高播种一致性和保持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田间对行播种的玉米播深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26%。
郭佳皓[3](2021)在《山东大蒜主产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蒜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山东大蒜产业一直占据着全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大蒜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水平均居于全国榜首。大蒜作为具备较高食用、药用价值的蔬菜作物,近年来其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然而,大蒜是劳动力需求量大、生产作业强度高的劳动密集型作物,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大蒜传统人工生产方式不仅生产成本不断增高,而且其较低的生产效率也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大蒜产业急需转变生产方式,由传统人工生产方式向机械生产方式进行转变。大蒜传统生产方式与机械生产方式的最主要差别在生产效率,因此,通过对山东大蒜主产区的大蒜生产机械化推广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大蒜不同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寻找阻碍大蒜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发展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对于推动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大蒜种植户、农机合作社和大蒜农机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大蒜产业规模、生产布局和大蒜农机研发制造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归纳出我国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其次,选取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土地产出率作为生产效率测算指标,对大蒜传统人工生产方式与现代机械化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再次,综合大蒜机械化生产效率的测算结果与大蒜实际生产状况,分析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存在大蒜种植农艺标准复杂、种植地块分散、蒜农收益不稳定以及机械水平不足四方面阻碍因素。最后,为提升大蒜机械户生产效率,促进大蒜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强化政府政策资金投入、设立机械生产示范基地、加强机具研发力量投入、丰富大蒜机械化相关知识宣传渠道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在研究内容方面,文章从经济收益角度对大蒜机械化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分析,通过对比大蒜人工与机械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针对大蒜全程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大蒜全程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研究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与促进我国大蒜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
张建锋[4](2020)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文中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步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以土地承包、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创新以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成为亟待破解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农业劳动力资源弱质化、粮食供给总量紧平衡等现实,着力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渐为社会所认同。与此同时,随着交易效率的提升,我国农业专业化分工呈现深化趋势,但在区域、产业、具体农事活动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充分问题。立足我国小规模农户将长期存在并处于基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国情,在深化专业化分工过程中,探究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缘由、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保障,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必要性。本文以农机服务为例,探究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回答“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为什么要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合作以保障农事活动的有效实现?”问题,并将“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合作”分解为“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匹配什么样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等子问题。文章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农户家庭决策模型、合作及合作行为理论、外包理论、交易成本与交易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水稻生产经营技术经济与制度结构-交易效率-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合作治理”的基本框架。基于此分析框架,从稻农家庭微观决策出发分析了稻农参与分工与合作的缘由,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合作机制、稻农农事活动合作方式选择及合作治理匹配的影响因素;随后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分析了稻农合作及其治理的演化历程及现实状况,并基于2004-2017年全国主要稻产区数据、采用FGLS方法验证了技术经济结构变迁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的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ivprobit模型、内生次序probit模型模型、multi-logit模型分别验证了稻农农机技术使用与否、农机技术使用程度、农机服务合作与合作程度、农机服务合作方式选择、农机服务合作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多案例分析专业化分工和稻农合作实现逻辑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效率等四个视角单独均无法相对全面解释稻农农事活动合作的缘由,应从合作意愿形成与强化、合作行为实现与开展、合作持续等三个层面具体分析稻农合作的缘由。稻农合作嵌入外部技术经济、制度演化与变迁过程中,是稻农以综合成本最小化、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导向,权衡合作的预期收益增加或预期成本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主体与群体的行为能力及合作能力、主观与客观规范与控制等因素,并与内外部诸多利益相关者互动的结果。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效率等四个视角都是以合作的预期绩效为出发点,只强调了合作预期绩效中的某一方面,未将合作发生置于综合系统中考量,且四个观点间也存在相应的联系。生产要素稀缺引致的生产实现与生产成本降低诉求、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不均衡诱致的交易成本降低诉求、小农户综合收益最大化导向下的机会成本最小化诉求、交易效率提升与合作的经济可行性得以保障、稻农行为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强有力外部推力与助力的存在、新型水稻经营主体的存在与引领、合作分配机制的激励效应与分配的公平性、合作组织的存续发展与合作组织绩效的提升等方面构成了稻农农事活动合作的多维缘由。(2)技术变革与制度变迁对农业专业化分工演进以及农户合作行为选择具有显着的直接、间接影响。(1)制度及制度变革围绕宏观产权制度、产业保护与扶持制度、微观规范与控制制度三个维度,通过影响宏观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合作的微观交易效率,通过改变水稻生产经营主体的资源、资本与要素禀赋结构,直接、间接影响农事活动分工与合作;(2)技术及技术演化围绕生产型技术、交易型技术两个维度,通过改变农事活动的技术经济结构、影响合作的交易效率,进而影响稻农合作动机、合作行为与合作方式的选择;(3)技术、制度协同演化,共同形塑了“小农户家庭内部合作为主与关系型换工合作为辅→农户被动卷入同公社化与合作化生产合作为主→农事活动合作市场化与社会化逐渐深化→农事活动合作市场化与社会化为主”的稻农合作与合作方式演进历程。水稻农事活动中稻农合作治理演进围绕交易属性演化、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演化两个维度展开。交易属性演变嵌入水稻生产技术、制度与政策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的演化影响技术选择、农事活动的专业化分工,进而影响农事活动的实现方式,最终影响农机服务合作治理及治理机制的选择。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演化维度的治理演化主要从“交易效率演进嵌入、经营主体选择”、“混合治理结构嵌入、经营主体选择”两个角度发挥作用。(3)技术经济结构变迁是水稻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的核心诱致因素,四种水稻种属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分异。水稻生产经营农事活动合作与合作方式选择嵌入技术经济与制度结构及其共同决定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影响稻农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水稻生产经营资源与要素相对稀缺状况、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的变革、非农就业市场成长与非农就业比较收益状况、农业生产经营公共制度与产业政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嵌入的农村社会关系与社会文化网络等。基于2004-2017年中国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四个主要属种及主要种植省份的宏观数据,采用FGLS模型实证发现:(1)农机专用性指标、农地折租成本代表农地租种机会成本、农户自有劳动力价格代表的机会成本、雇工成本等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台均拖拉机动力代表的农机专用性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呈负向影响。(2)水稻种植现金成本收益率代表的比较收益指标、农机总动力代表的农机可得性、农户自我完成部分成本等三个指标影响出现了分异,现金成本收益率在粳稻、中籼稻种植区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呈正向影响,在早籼稻和晚籼稻产区呈现负向影响;农机总动力代表的农机服务可得性在粳稻产区、晚籼稻产区呈正向影响,在早籼稻、中籼稻产区呈负向影响。农户自我完成部分成本在早籼稻、晚籼稻产区呈现负向影响,在粳稻、中籼稻产区呈现正向影响。粳稻、中籼稻的个体效应在省域间存在分异性。(4)农户户主特征、农户社会与经营特征、村域技术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农户农机选择、农机化程度、农机服务合作、农机服务合作程度、农机服务合作方式选择均会产生显着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分别采用probit与工具变量probit模型、次序probit模型与内生次序probit模型、multi-logit模型实证发现:(1)农户户主年龄、留家人员健康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的对数值、农忙时雇工价格、惠农支农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机械采用具有显着影响,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显着提升农户农机采用。(2)农业收入占比、主事者年龄、家庭外出劳动力占比、留家人口受教育程度、役畜拥有与否、家庭耕地面积、支农惠农服务可获得程度对农户农机化程度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3)役畜的拥有情况、农户耕地面积、农忙时的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村民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农户农机及农机合作行为的选择具有显着的影响。(4)役畜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农忙时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等对农户实现合作程度产生显着影响。(5)基于不同的参照组,农业收入占比、户主的性别、户主年龄、女性劳动力占比、役畜的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值、农地产权改革颁证与否、村域人均劳动力耕地面积对数、农忙时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离县城最近的距离对数、农户间关系的和谐程度、村域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获得补贴的金额对数对合作方式产生显着影响。但不同参照组内,显着性有差异。(5)水稻农机服务合作交易治理结构、交易治理机制选择主要受役畜拥有状况、农地确权颁证状况、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村民间关系和谐程度、村域支农惠农服务可得性等因素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采用multi-logit模型实证发现:(1)农忙时雇工价格对数、村民间关系的和谐程度、离最近县城的距离、从事农业生产3个月以上的劳动力人数、村域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惠农支农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农户选择市场化治理结构具有显着正向影响。(2)农业收入占比、是否拥有役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农忙时雇工价格、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等对农户不同参照组条件下选择混合治理结构的几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3)农地确权颁证状况、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支农惠农服务可得性状况对不同参照组间农户选择关系治理结构具有显着促进作用。(4)拥有役畜的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获得补贴金额的对数值、支农惠农服务获得性等在不同参照组条件下农户选择一体化治理结构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5)役畜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是农户农机购置与作业合作治理机制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6)确权颁证实现情况、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等对农户选择关系治理机制具有显着的正向关联。(7)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村民间的关系和谐程度、超过3个月的劳动力人数对农户选择契约治理机制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8)农业收入占比、拥有役畜的状况、家庭农户耕地面积对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等对农户选择混合治理具有显着影响。推进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优化合作方式与合作治理,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1)调整合作规制的着力点,将着力点置于外在交易成本的降低与交易效率的提升、水稻生产经营技术经济结构的变革、农业创业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育成长等方面;(2)优化与完善相应的规制政策:(1)改善水稻产业发展的宏观技术与制度环境。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水稻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组织制度创新的制度与政策体系;一方面强化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农业(水稻)”进程,降低组织创新与市场型交易的交易成本。(2)优化水稻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经济结构。一方面着力推进水稻农事活动技术变革,提高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标准化;一方面着力推进农地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的组织与治理创新,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经营的职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3)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与新型主体发育成长。一方面着眼于优化水稻生产经营创新创业的制度与产业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的制度成本、风险成本和初创成本;一方面着眼于从供给端推进水稻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成长,为水稻规模经营主体的发育成长提供技术经济支撑。(4)推进农村协同治理与社会关系网络重塑。一方面着眼于推进农村治理的主体与机制创新,构建主要利益相关者间协同、多元机制协调与共生的治理体系,将水稻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嵌入农村治理创新过程中;另一方面着眼于重塑农村社会文化与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农村传统的非正式制度的继承与优化、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型契约与法治文化的培育,实现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同现代市场经济契约与法治文化的有效衔接,降低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交易成本。
陈杨[5](2020)在《跨区作业背景下购机补贴效果评价 ——资源再分配与空间溢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49年,至今已有71年,农机跨区作业起源于1986年,至今已有34年,中国农机化发展的近半历程都伴随着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国农业机械资源分配以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鲜有学者基于农机跨区作业的视角。本文从农机跨区作业的视角出发,对农机跨区作业所带来的影响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1)仅从数据上看,稻麦联合收割机资源与各省稻麦面积数量上存在错配,考虑跨区作业这一现象后,应如何重新计算资源错配程度?改善幅度有多大?(2)由于跨区作业导致的错配度的改善,那么该如何评估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农机购置补贴效果?对于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选取空间视角,充分考虑由于跨区作业所带来的空间相关性及溢出效应。在分析农机资源错配度的问题上,首先利用ARCGIS绘制不考虑跨区作业和考虑跨区作业前后农机分布情况,然后借鉴基尼系数的设定原理设计出农机资源错配指数,并分别计算比较农机跨区作业前后的农机资源错配指数,以此通过直观和实证分析的两个角度度量农机资源错配程度及变化。在分析农机购置补贴的空间溢出效应时,首先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交通时间倒数的空间权重矩阵,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评估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的影响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机总动力由于跨区作业现象的普遍存在均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2)在考虑农机跨区作业后农机资源错配度有所下降,即农机跨区作业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农机资源分配更加有效率;(3)农机购置补贴以来,农机化水平得到显着的提高。研究发现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有着正向的影响,并且农机购置对农机化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若忽略农机购置补贴的空间溢出效应会放大农机购置补贴对本省的农机化水平的影响,放大部分甚至达实际值的1.5倍,实际上这个效果放大是由于跨区作业带来的。针对以上结论给出以下建议:(1)在分析我国农机化及相关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农机跨区作业所导致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2)继续实施和完善免过路过桥费等扶持农机跨区作业的相关政策,建设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等,为农机跨区作业提供更多的利好条件,鼓励农机跨区作业使得农机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分布。(3)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的使用效率,要对补贴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同时在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外省农机的空间溢出效应,否则会使得评估失准。
温福军[6](2019)在《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依靠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农机装备科技发展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仅靠一个单位很难实现,需要政府、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推广部门进行协同创新。论文围绕我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问题,对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调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运用合作博弈理论与协同学理论等,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了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合作的利益诱因,协同创新主要矛盾点,确定了模式目标与结构,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17种不同引导方式。并通过DEMATEL分析方法,确定了政产学研推促进农机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12原因因素和9个结果因素。(2)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区)按农机装备发展情况划分为沿海特色发展型、综合发展滞后型、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和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四种类型。为促进全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出适合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需对全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进行区域分类研究。协同创新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薄弱点,论文分析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装备薄弱环节。(3)分析了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精细化耕作、提质增效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海南、浙江、广东、福建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业经济占比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均收入高,农民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要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释放劳动力。(4)分析了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适用性、普及性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云南、四川、湖南、甘肃、广西、山西、贵州、西藏、重庆、青海10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村人口占比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5)分析了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往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是发展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农村人口比例低,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民的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提高农业机械化效率来进一步释放农业劳动力。(6)分析了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提高国内知名农机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从主要作物向全面作物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生产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新疆、黑龙江、宁夏、陕西、湖北、江西、安徽、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13个地区,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种植效益显着,企业拥有雄厚资金和强大科研创新能力。
王维薇,李平,张俊飚[7](2018)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系统机构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比较分析》文中提出为明确我国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系统科技创新绩效,借助相关统计资料,全面阐述我国农机化系统机构运行状况,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实证总体及各地区农机化系统机构科技创新效率。主要结论有:(1)我国多类型农机化系统机构得到一定程度精简,其中基层机构和人员降幅更大;农机化科研和推广培训投入占农机化总投入很小,基本在1.6%以下徘徊,农机化系统机构投入与产出呈现明显的"多者更多"的马太效应。(2)农机化系统机构技术有效年份较少,技术无效年份更多受纯技术效率无效影响;农机化系统机构创新技术效率损失明显,不同地区表现差异较大,即使同一地区技术效率波动也较频繁。(3)地区农机化系统机构创新技术效率均较低,其中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技术无效程度最高,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稍好;地区技术效率波动明显,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创新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启示。
刘晓永[8](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方师乐[9](2017)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发生在中国最近20年内的农业机械化过程是美国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农业机械化过程的缩影。但是,在传统的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文献中,对于中国快速农业机械化的理解依然是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本文通过对农业机械跨区服务这一现象的深入剖析,结合中国特有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城镇化的发展历史,从理论和实证上回答了有关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如下3个关键性问题:(1)在人多地少、土地极度细碎化的农业资源禀赋约束下,中国为何能够发展农业机械化?(2)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分别走过了农机小型化阶段和农机大型化阶段,那么是怎样的因素引致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变迁?(3)中国的农机跨区服务是否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谷物产出的空间外溢性?这种外溢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如何,而这种规律又怎样和中国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地理特征相统一?简而言之,就是回答农业机械化为什么会发生(Why)?为什么现在发生(Why now)?以何种方式实现(How)?以及有何影响(Impact)?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结论:(1)关于农业机械化为什么会发生和为什么现在发生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农业机械化是在更广的经济发展大背景——城镇化和就业非农化的引导下发生。宏观层面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短期内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是竞争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农业机械化所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会促进城镇化发展,而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收从客观上要求农业实现机械化,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总体上增加了农户的农业机械支出。(2)关于以何种方式实现的问题,本文在在俱乐部理论理论的框架下指出,农机跨区服务这一现象的本质其实是生产性农业机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俱乐部商品。中国国土在纬度上的纵横辽阔,不同地区同一农作物的同一生产环节时间跨度大,为农机跨区作业赢得了时间差,保障了俱乐部成员的充足,而中国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这又降低了俱乐部成员的边际成本。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中国一样幅员辽阔、基建完善、耕地极度细碎化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很难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原因。(3)关于有何影响的问题,本文认为,农机跨区服务这种特殊的农机化实现方式已经改变了粮食生产方式,这种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存在是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的体现。进一步,本文认为,大规模的农机跨区服务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化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农机化水平不仅作用于当地的粮食生产,也对周边地区的粮食生产产生辐射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这一假说。总体而言,本文从实际现象出发,运用主流经济学分析工具将现实理论化、模型化,最后又通过实证分析将理论与现实统一,从而加深了对实际现象的认知,其中可能的创新体现如下:首先,从研究视角方面:(1)非农就业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客观现象,但是本研究认为,农民的非农就业不仅导致了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的分工,更促进了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在中国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安排下,这种分工表现为形成了专业化的农机服务市场,而这是过去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从农机跨区服务这样一个现象切入,认为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溢出效应,并试图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测算这种效应的显着性和规模。(3)虽然部分研究指出农业机械跨区服务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殊模式,但对这一现象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描述阶段,尚不能构建一个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去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机理以及外部冲击如何影响农机跨区服务的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公共经济学领域下的俱乐部理论解释农业机械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的内在机制,分析小农户和大机械同时存在的缘由,并指出这是在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和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其次,从研究方法方面:(1)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谷物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在有关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中是较早的。(2)利用更加微观的大样本数据研究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在模型的设计中考虑两者的滞后效应,将长期和短期关系分离,从而更为深刻地揭露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李卫[10](2015)在《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各项指标增速明显加快。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衡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出发展的诸多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平衡、各种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也参差不齐、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也有先后区别、农业机械的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也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挖掘导致不平衡的内在原因,找出主要问题所在,提出因地制宜的分类指导措施,为农业机械化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农业机械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降低农业装备的基尼系数,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不平衡问题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农业机械化不平衡问题中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基尼系数等技术问题,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法、三阶段DEA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理论等计量经济方法对农业机械化不平衡性问题进行定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给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及影响路径系数。在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及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研究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种因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装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效益因素和人口因素;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6025、0.2754、0.2538和0.1627。②各种因素对农业装备水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顺序为: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机械化效益因素、政策与环境因素和人口因素,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153、0.4262、0.3250、0.2624和0.2038。(2)给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4种区域类型及其特点。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分类得到4种区域类型:第一种属于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该类型区农业经济效益较好,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全面协调发展;第二种属于装备带动快速发展型,该类地区装备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第三种属于综合发展滞后型,该类地区农业装备水平、效益水平和规模水平均较低,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第四种属于规模带动快速发展类型,该类地区农业规模经营较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4种类型区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6.08%、29.49%、40.92%和23.51%。(3)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并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省区划分为4种类型。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模型定量研究了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得到: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前后,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由0.755下降到了0.695,其中,平均纯技术效率由0.942上升到0.960,平均规模效率由0.796下降到0.722;丘陵山区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农作物种植结构、劳均耕地面积等外部环境变量对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均产生显着影响;小麦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和劳均耕地面积与农业装备技术效率正相关;丘陵山区面积占土地面积与农业装备技术效率负相关;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临界值,可将我国大陆各省区的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划分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和双低型四种类型。(4)在界定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概念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各省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大小和各区域生产配置效率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和各地区农业机械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机械配置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之中上升的趋势,平均为0.6465。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最高的是东北地区,华东地区次之,这2个地区的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分别为0.7085和0.7002,西北地区最低,仅为0.5016,以上3地区均呈现出波动之中上升的趋势;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分别0.6996,0.6475和0.6375,3个地区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以上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且变化趋势呈现多元化。(5)提出了我国农业装备发展不平衡基尼系数和各指标基尼系数,并定量计算出了农业装备基尼系数及其变化趋势与各指标基尼系数的大小顺序。利用基尼系数定量计算了我国各省区的农业装备总量指标、结构指标、效益指标基尼系数和综合基尼系数得到:我国农业装备基尼系数呈现波动之中下降的趋势;农业从业人员-农机总动力基尼系数一直高于其他农业装备指标基尼系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和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低于其他基尼系数;我国农业装备综合基尼系数和各指标基尼系数值均处于比较平均和相对合理范围内。
二、江苏农机化技术发展空间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农机化技术发展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年两熟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分蘖 |
1.2.2 小麦播种质量差 |
1.2.3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小麦播种机国内发展现状 |
1.4.2 小麦播种机国外发展现状 |
1.5 黄淮海北部地区种植方式 |
1.6 小麦密行种植技术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设计 |
2.1 小麦密行播种农艺要求 |
2.2 排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结构 |
2.2.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的设计 |
2.3.1 充种沟的设计 |
2.3.2 双边交替充种旋转轮盘直径的设计 |
2.3.3 种沟隔板的分布 |
2.3.4 投种片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参数优化 |
3.1 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分析 |
3.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 |
3.2.1 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
3.2.2 仿真参数的选择 |
3.2.3 差速充种沟优化 |
3.2.4 充种沟尺寸优化 |
3.2.5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优化 |
3.2.6 仿真试验 |
3.3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台架试验 |
3.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弧形挡板固定位置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2 种沟尺寸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3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5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田间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的设计 |
4.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1 整机结构 |
4.1.2 工作原理 |
4.2 小麦密行播种机部件设计 |
4.2.1 双圆盘开沟器的选用与设计 |
4.2.2 双圆盘开沟器分布设计 |
4.2.3 对行镇压轮的设计 |
4.2.4 电控播种系统设计 |
4.2.5 排种器减阻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田间试验 |
5.1 机具性能试验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行距小麦苗期土壤含水率的对比 |
5.3.1 黄淮海地区降雨规律 |
5.3.2 土壤含水率对比 |
5.4 不同行距小麦产量对比 |
5.5 小麦密行播种机区域适应性试验 |
5.5.1 随经度提高增产幅度较大 |
5.5.2 随纬度提高增产幅度略小,但规律性较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 |
6.1 小麦—玉米对行播种 |
6.2 无人驾驶作业机组参数 |
6.3 机组田间行走路径规划 |
6.3.1 机组转弯形式及其评价 |
6.3.2 主要行走方法及工作行程率 |
6.4 田间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山东大蒜主产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对象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生产机械化 |
2.1.2 大蒜生产机械 |
2.1.3 效率及生产效率 |
2.2 理论依据 |
2.2.1 单要素生产效率理论 |
2.2.2 投入产出理论 |
2.2.3 利润最大化理论 |
3 大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
3.1 我国大蒜生产现状 |
3.1.1 我国大蒜产业规模及变化趋势 |
3.1.2 我国大蒜生产区域分布 |
3.1.3 我国大蒜生产集中度分析 |
3.2 山东大蒜生产现状 |
3.2.1 山东大蒜生产规模及变化趋势 |
3.2.2 山东大蒜生产区域分布 |
3.2.3 山东大蒜生产集中度分析 |
3.3 山东大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
3.3.1 大蒜生产机械化政策支持 |
3.3.2 大蒜生产机械研发应用情况 |
3.3.3 大蒜生产机械制造企业 |
3.3.4 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 |
4 山东大蒜主产区机械化推广实地调研 |
4.1 数据来源 |
4.2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
4.2.1 大蒜种植户基本特征分析 |
4.2.2 大蒜种植户经营特征分析 |
4.2.3 大蒜农机合作社调研情况分析 |
4.2.4 大蒜农机制造企业调研情况分析 |
4.3 大蒜生产机械化情况分析 |
5 大蒜机械化与传统作业方式的效率测算 |
5.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测算指标选取 |
5.2 机械与人工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比较 |
5.3 机械与人工生产方式投入产出率比较 |
5.3.1 投入成本比较 |
5.3.2 产出比较 |
5.4 机械与人工生产方式土地产出率测算分析 |
5.5 测算结果分析 |
6 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 |
6.1 大蒜种植农艺标准复杂多样 |
6.1.1 各产区大蒜种植模式、标准差异大 |
6.1.2 种植理念落后、对机械化生产接受程度低 |
6.1.3 大蒜不同品种形状差异大,增加机械化生产难度 |
6.2 大蒜种植地块分散,集约化程度低 |
6.3 大蒜生产机械装备水平有待提升 |
6.3.1 大蒜生产机械适用性及可靠性不足 |
6.3.2 技术培训与售后配套服务滞后 |
6.4 大蒜收益不稳定,大蒜机械购置成本高 |
6.4.1 大蒜价格波动大,蒜农购置大蒜机械能力不足 |
6.4.2 农机配套服务资金少,农机补贴范围小 |
7 大蒜生产机械化发展与生产效率提升策略 |
7.1 规范种植标准,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
7.2 强化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扩大农机具普及范围 |
7.3 联合专业科研院所,强化机具性能水平 |
7.4 设立机械生产示范基地,带动蒜农生产方式转变 |
7.5 丰富宣传渠道,提升蒜农对生产机械化认知度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蒜机械生产与人工生产效率与成本收益调查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及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研究数据与论文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其治理的理论分析 |
3.1 理论假定 |
3.2 稻农合作的缘由 |
3.3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的关系 |
3.4 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
3.5 稻农合作治理及影响因素 |
第4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治理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考察 |
4.1 技术与制度演化嵌入的水稻农事活动服务专业化分工状况 |
4.2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合作方式演进与现状 |
4.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演进与现状 |
4.4 小结 |
第5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影响因素—基于水稻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 |
5.1 问题提出 |
5.2 稻农合作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5.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 |
5.4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农机服务合作选择的宏观模型 |
5.5 宏观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实证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现有相关的研究 |
6.3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4 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的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实证 |
7.1 问题提出 |
7.2 相关研究的现状 |
7.3 稻农合作治理结构选择的理论模型 |
7.4 基于2016年CLDS数据的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结构影响因素实证 |
7.5 基于2016年CLDS数据的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机制影响因素实证 |
7.6 小结 |
第8章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深化的实现逻辑—基于多案例的比较 |
8.1 问题提出 |
8.2 相关的研究现状 |
8.3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模式的主要案例 |
8.4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主要模式的比较 |
8.5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深化的实现逻辑 |
8.6 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1 研究结论 |
9.2 推进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深化的政策含义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5)跨区作业背景下购机补贴效果评价 ——资源再分配与空间溢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机购置补贴效果的相关研究 |
2.2 资源错配度相关研究 |
2.3 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
2.4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农机跨区作业的机理分析 |
3.1 农机跨区作业的诞生与发展 |
3.2 农机跨区作业的形式 |
3.3 农机跨区作业对我国农机资源错配度的影响机制 |
3.4 农机跨区作业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的影响机制 |
第四章 空间权重矩阵与空间计量模型 |
4.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置 |
4.2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 |
4.2.1 莫兰指数 |
4.2.2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 |
4.3 空间计量模型的介绍 |
第五章 我国农机资源错配度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中国农机资源分配情况测算 |
5.1.2 考虑跨区作业后矫正农机保有量 |
5.1.3 流入系数的计算 |
5.1.4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中国稻麦联合收割机公平度测算 |
5.2.2 中国稻麦联合收割机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3 水稻小麦机收机械化水平莫兰指数 |
5.2.4 稻麦联合收割机流入系数 |
5.2.5 跨区前后资源配置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机购置补贴的空间溢出效应 |
6.1 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
6.1.1 模型建立 |
6.1.2 变量说明 |
6.1.3 数据来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农机购置补贴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 |
6.2.2 农机化水平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3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章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
2.1 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之间关系 |
2.2 模式构建相关理论基础、模式目标、模式结构 |
2.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典型模式总结 |
2.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划分和农机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1 研究区域划分 |
3.2 研究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
3.3 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4 主要经济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4.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4.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4.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4.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5.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5.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5.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5.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6.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6.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6.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6.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7.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
7.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7.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7.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 |
1、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发表的论文 |
3、参加学术活动 |
4、参加调研活动 |
附录 B 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相互关系调查问卷 |
(7)我国农业机械化系统机构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我国农业机械化系统机构及人员创新情况分析 |
3 变量说明及研究方法 |
3.1 投入产出变量 |
3.2 研究方法 |
4 基于DEA的我国农业机械化系统机构创新效率测度及比较分析 |
5 结论 |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业机械化 |
2.1.3 城镇化 |
2.1.4 农机跨区服务 |
2.1.5 空间溢出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2 城乡二元经济理论 |
2.2.3 俱乐部理论 |
2.2.4 农户模型理论 |
2.2.5 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非农就业对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
2.3.2 非农就业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
2.3.3 农业机械化对非农就业的贡献 |
2.3.4 关于耕地细碎化和农业机械化的争论 |
2.3.5 农业机械化和粮食产出之间的关系 |
2.3.6 本文在文献上可能的贡献 |
3 研究背景 |
3.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 |
3.1.1 农业机械化的起步阶段: 1949-1980年 |
3.1.2 农业机械小型化阶段: 1981-2001年 |
3.1.3 农业机械大中型化阶段: 2002年至今 |
3.2 中国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历史 |
3.2.1 全面管制阶段: 1949-1982年 |
3.2.2 逐步放开阶段: 1983-2002年 |
3.2.3 加速推进阶段: 2003年至今 |
3.2.4 中国就业非农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趋同性 |
3.3 中国农机跨区服务发展的历史 |
3.3.1 初级发展阶段: 1996年之前 |
3.3.2 井喷式发展阶段: 1996-1999年 |
3.3.3 全面推进阶段: 2000-2013年 |
3.3.4 回落阶段: 2014年至今 |
4 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路径分析: 俱乐部理论的视角 |
4.1 农户使用农机服务的“俱乐部模型” |
4.1.1 数理模型 |
4.1.2 图形分析 |
4.2 在中国农机作为俱乐部商品的可行性 |
4.2.1 自然禀赋的可行性 |
4.2.2 制度安排的可行性 |
4.2.3 市场竞争的可行性 |
4.3 俱乐部视角下中国农机化的发展路径——相对静态均衡分析 |
4.3.1 非农就业增加,农业劳动力工资上升 |
4.3.2 国家扶持农机工业,对大中型农机给予补贴 |
4.3.3 农民收入提高、耕地规模增加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镇化拉动农业机械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力 |
5.1 引言 |
5.2 文献回顾 |
5.3 理论模型 |
5.4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4.2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 |
5.4.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5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1 初步回归结果 |
5.5.2 农业劳动力密度中介效应的检验 |
5.5.3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非农就业、农机投资和农机服务利用 |
6.1 引言 |
6.2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
6.3 农户模型 |
6.4 数据、计量模型和样本统计性描述 |
6.4.1 数据来源 |
6.4.2 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 |
6.4.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5 回归结果和讨论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异常值的干扰问题 |
6.6.2 非农就业的内生性问题 |
6.6.3 来自山东省调研数据的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7 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 |
7.1 引言 |
7.2 问题的提出:来自全国数据和省级数据的矛盾 |
7.2.1 背景与假设 |
7.2.2 回归结果与讨论 |
7.3 空间上的统计分析 |
7.4 空间计量分析 |
7.4.1 基本模型设定与估计 |
7.4.2 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分布规律 |
7.4.3 跨经纬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 |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客观存在 |
2.1.1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差异明显 |
2.1.2 农业装备结构存在不平衡 |
2.1.3 三大作物各生产环节发展水平和增速存在差异 |
2.1.4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存在地区差异 |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 |
2.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与影响因素 |
2.3.1 技术与经济相融合 |
2.3.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与影响因素有关联、可表达、可量化 |
2.3.3 借鉴水桶原理从短板环节研究突破 |
2.4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
2.4.1 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说 |
2.4.2 结构方程模型 |
2.4.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2.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聚类研究 |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3.1.1 中国特色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发展模式 |
3.1.2 耕种收单项机械化水平快速增长 |
3.1.3 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 |
3.1.4 各省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差异明显 |
3.2 聚类分析理论 |
3.2.1 聚类分析概述 |
3.2.2 聚类分析过程 |
3.3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3.3.1 指标选择 |
3.3.2 数据说明 |
3.4 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聚类分析 |
3.4.1 距离计算方法 |
3.4.2 聚类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装备技术效率不平衡研究 |
4.1 我国农业装备使用技术现状 |
4.2 三阶段DEA模型 |
4.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4.3.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4.3.2 环境变量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第一阶段实证结果 |
4.4.2 第二阶段回归结果 |
4.4.3 第三阶段实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不平衡研究 |
5.1 农业机械资源配置差异明显 |
5.2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5.2.1 概念界定 |
5.2.2 研究思路 |
5.3 模型选择与指标选择 |
5.3.1 模型选择 |
5.3.2 数据来源与选择 |
5.4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趋势分析 |
5.5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区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装备水平不平衡研究 |
6.1 农业装备发展水平现状 |
6.1.1 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 |
6.1.2 拖拉机保有量快速发展 |
6.1.3 联合收获机增速明显 |
6.1.4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及配套比不断优化 |
6.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6.3 评价指标与模型选择 |
6.3.1 指标选择 |
6.3.2 数据来源 |
6.3.3 测度方法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计算结果 |
6.4.2 农业装备水平区域上不平衡分析 |
6.4.3 农业装备水平时域上的不平衡分析 |
6.4.4 农业装备总量区域不平衡分析 |
6.4.5 农业装备结构不平衡分析 |
6.4.6 农业装备效益不平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四、江苏农机化技术发展空间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2]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赵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3]山东大蒜主产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调查研究[D]. 郭佳皓.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D]. 张建锋. 西南大学, 2020(04)
- [5]跨区作业背景下购机补贴效果评价 ——资源再分配与空间溢出[D]. 陈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5)
- [6]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 温福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我国农业机械化系统机构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比较分析[J]. 王维薇,李平,张俊飚.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5)
-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D]. 方师乐. 浙江大学, 2017(02)
- [10]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D]. 李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