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一、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伟龙,张燕,江芳毅[1](2021)在《登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登革热仍然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虫媒传染病之一。本文从ADE效应、细胞因子效应、氧化应激状态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损伤、TLR2诱导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和其他一些最新研究证据入手,综述了最新登革病毒致病机制,为登革病毒研究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张琛,宋正然,王培刚[2](2022)在《细胞焦亡在黄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黄病毒(flavivirus)是一类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是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尽管不同黄病毒引起的临床疾病不同,但是它们的临床症状却有一些相似之处,发热是黄病毒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而且往往表现为高热。研究发现,寨卡病毒和日本脑炎病毒感染中存在胱天蛋白酶1 (caspase1)依赖的炎性反应,而这一过程与细胞焦亡(pyroptosis)的部分机制相吻合。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于胱天蛋白酶(caspases)的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类型,其特征有焦孔素(gasdermin)介导的孔形成、细胞肿胀破裂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本文对黄病毒感染引起的固有免疫中巨噬细胞的焦亡现象进行综述,对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细胞焦亡的重要组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了细胞焦亡与代表性黄病毒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细胞焦亡在黄病毒致病机制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为抗病毒感染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娟[3](2021)在《外泌体在Ⅲ型登革病毒感染THP-1细胞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外泌体是多囊体(MVBS)与细胞质膜融合后释放的胞外小泡,它们起源于MVB形成过程中的腔内囊泡(ILVS)。外泌体被证明含有功能蛋白、脂质和RNA,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从而在健康和疾病的有机体的生理学中发挥作用。据报道,登革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具有多种细胞功能,如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通讯,这种功能是通过将携带病毒或抗病毒成分的胞外载体传递给宿主细胞来调节的。因此,研究外泌体在病毒感染中的特性和作用,将有助于了解其在病毒-宿主相互博弈中的作用,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对目前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方法进行评估,包括超速离心法、试剂盒法、超滤浓缩结合试剂盒法、碘克沙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亲和法,并通过透射电镜、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鉴定外泌体表征,比较提取的外泌体质量;将Ⅲ型登革病毒(DENV-3)感染人单核细胞(THP-1)细胞,通过NTA和Western blot检测病毒感染后外泌体释放量变化,利用RT-PCR、Western bolt、间接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分析DENV-3感染THP-1宿主细胞释放的外泌体的特性及作用,验证其是否能包裹病毒核酸和蛋白在BHK-21和C6/36细胞上建立增殖性感染,逃避中和抗体的影响,使用GW4869外泌体抑制剂抑制细胞分泌外泌体后,检测细胞上清病毒拷贝数变化,分析外泌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通过高通量测序对DENV-3感染THP-1后其上清外泌体miRNA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验证。[结果]三种方法均能提取到外泌体,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为30-150 nm,具有圆盘状和杯状结构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与试剂盒法和超滤浓缩结合试剂盒相比,超速离心法提取的外泌体背景清晰,杂质较少。Western blot均能检测到外泌体标志蛋白Alix、CD63和CD81的表达。NTA检测发现三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粒径分布无明显差异,均为单一峰值。超滤结合试剂盒法与超速离心法相比,提取的外泌体浓度和总蛋白量较高,且操作步骤简捷,耗时较少;DENV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外泌体释放量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DENV-3病毒核酸和病毒E蛋白存在于外泌体中,同时,DENV-3感染THP-1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可以介导C6/36细胞和BHK-21细胞感染,逃避中和抗体的影响。随后,使用外泌体抑制剂GW4869抑制细胞外泌体释放后,发现细胞上清中DENV病毒载量也随之降低,表明外泌体可能参与了 DENV的传播过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登革病毒主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差异性miRNA做进一步筛选和鉴定,发现107种miRNA明显富集,其中,有96种miRNA在病毒感染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表达上调,11种表达下调。随后,利用对差异miRNAs的靶基因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mi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于宿主免疫/炎症反应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中,包括 Pathways in cancer、Ras signaling pathway、Rap1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显着差异表达的6个miRNA进行验证,与测序结果一致,它们可能在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起作用。[结论]超高速离心法、试剂盒法、超滤结合试剂盒法均能从细胞上清中提取到外泌体,碘克沙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可以将外泌体从DENV感染细胞上清中纯化出来而无病毒粒子的污染;携带登革病毒组分的外泌体可以进入靶细胞进建立有效感染,外泌体抑制剂GW4869的加入可抑制登革病毒在细胞中的传播;DENV感染改变了 THP-1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宿主miRNA的种类和含量。

郑宝嘉[4](2020)在《lncRNA在登革病毒感染中调控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是一种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有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等虫媒传播。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可进一步引发严重并发症即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engue Shock Syndrome,DHF/DSS),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病死率可高达50%。人类基因中只有约2%能够编码蛋白,其余为转录调控元件和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占非编码RNA的80%。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可引起宿主细胞内lnc RNA的表达异常,参与调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感染DENV-1前后lnc RNA的表达变化情况,从中筛选与血管通透性有关的lnc RNA并研究其调控功能,探索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分子机制,为揭示DHF/DSS发病机制和发展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研究内容及方法HUVEC感染DENV-1后进行RNA高通量测序分析。通过生物学信息分析、敲减转染技术、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鬼笔环肽染色、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检测该lnc RNA的调节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分析、RNA荧光原位杂交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该lnc RNA可能的作用靶点。研究结果及结论DENV-1感染HUVEC 24 h后测序,发现共有2623个lnc RNAs表达显着差异。通过GO、KEGG和共表达网络分析,表达差异的lnc RNAs调控预测靶基因主要参与抗原加工呈递、细胞凋亡、Ι和Ⅱ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细胞粘附等过程。进一步筛选到由DENV-1特异性诱导产生的、与血管通透性有关的lnc RNA,因与转录因子ERG表达呈相关性,命名为ERG-associated lnc RNA(ERGAL)。ERGAL在感染后表达升高。在敲减ERGAL后,转录因子ERG及细胞间关键连接蛋白VE-cadherin和claudin5的表达均受到抑制,并且可干扰细胞骨架重塑、促进细胞凋亡和提高单层细胞通透性。RNA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RGAL位于细胞质,且其序列含有多个mi RNAs的结合位点,其中预测结合的mi R-183-5p在DENV感染后表达增加,可调节细胞连接蛋白表达和细胞骨架重塑。双荧光素酶验证ERGAL与mi R-183-5p相互结合,可能是ERGAL的作用靶点之一。综上所述,DENV-1感染HUVEC后可使细胞内大量RNA表达差异,预测这些差异表达的lnc RNA参与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或受损死亡的生理过程;从中筛选到的lnc RNA-ERGAL可与mi R-183-5p结合调节细胞间关键连接蛋白和细胞骨架重塑,在DENV感染时能够促进维护血管内皮屏障完整性和稳定性,与DHF/DSS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潘攀[5](2019)在《登革病毒诱导血管渗漏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个血清型亚群,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血清型。同一血清型中又可因为抗原性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基因型。登革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其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进行传播。登革病毒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太平洋群岛及中、南美洲等许多国家均已造成严重的威胁。登革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登革热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其中登革热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皮疹以及肌肉和关节疼痛,人体在感染同一血清型之后会获得终生免疫。但是不同血清型所造成的二次感染却会造成严重危及生命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这种现象被称作“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低血压,血容量减少及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其中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是其主要的研究热点,但是具体的机制还不是太清楚。临床研究发现登革病毒感染会诱导产生的大量的炎症因子,并且和登革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登革病毒感染的过程中,炎症因子参与调节宿主的体内稳态平衡以及参与疾病的发生。IL-1β,是宿主体内产生的一类非常重要的炎症因子,其主要由炎性小体激活产生。NLRP3炎性小体在宿主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入侵,特别是RNA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了NLRP3蛋白识别登革病毒感染从而促进炎性小体组装的一个新机制,并且还创新性的将NLRP3炎性小体和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血管渗漏症状直接的联系在了一起。首先,我们证明了登革病毒感染可以产生大量的IL-1β,接着我们证明了登革病毒的复制和蛋白合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着我们通过蛋白筛选发现了登革病毒M蛋白可以直接和NLRP3相互作用并促进了炎症小体的组装。接下来我们通过AAV-9载体系统使M蛋白在小鼠体内大量表达,发现其通过上调器官中的IL-1β水平导致器官的血管通透性发生了显着性的改变。但是当我们使用AAV9-M感染NLRP3-/-小鼠时,相比于AAV9-M感染正常小鼠,器官中的IL-1β水平显着降低,器官的血管通透性得到明显回复。最后我们使用重组IL-1β活性蛋白直接刺激正常小鼠,发现小鼠器官血管通透性发生了显着性的改变。以上实验说明了登革病毒M蛋白激活NLRP3炎性小体产生的IL-1β在诱导血管渗漏过程中发挥了直接的作用。登革病毒的NS1蛋白可以直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改变从而导致血管渗漏,之前的研究发现NS1蛋白一方面可以作为PAMP通过TLR4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来破坏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导致血管渗漏,另一方面NS1蛋白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表面的多糖蛋白复合物来导致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因为NS1蛋白本身不具备这种破坏作用,所以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发现了登革病毒感染免疫细胞促进了MMP-9的产生,接着我们发现登革病毒的NS1蛋白可以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MMP-9的分泌,进一步研究发现NS1蛋白可以通过和MMP-9的相互作用,从而把免疫细胞中的MMP-9招募到内皮细胞中,从而破坏内皮细胞间的交联分子来导致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改变。最后通过MMP9-/-小鼠实验,我们进一步证明了MMP9在NS1诱导血管通透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我们揭示了NS1通过招募MMP-9来破坏内皮细胞间的交联从而诱导血管渗漏的一个新机制。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向阐明了登革病毒感染诱导血管渗漏的具体分子机制,从而为治疗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DHF/DHS症状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研究靶点。

胡广[6](2019)在《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在抗肿瘤和抗病毒中的作用》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免疫学领域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当前,人类健康仍然受到肿瘤以及诸如黄病毒等病原体的威胁。肿瘤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全球化的疾病。面对越来越高的发病率,现有的肿瘤治疗手段已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肿瘤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甚至是治愈肿瘤的希望。近年来,这一领域快速发展,已经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由于多数肿瘤抗原属于自身抗原,受中枢耐受等机制的影响,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水平较低。因此,诱导抗原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的产生,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的策略。本文第一部分对诱导产生抗原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的免疫策略进行了探究,并DCs根据优化的免疫策略,对其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发现CCL3细胞因子具有增强疫苗免疫反应的作用。寨卡病毒作为一种“新兴”的黄病毒,因其感染与孕妇分娩的胎儿小头畸形症以及成人格林巴列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登革病毒的研究表明,异源化的登革病毒感染产生的登革病毒抗原特异的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介导对之后寨卡病毒感染的保护性作用。那么同样作为黄病毒的日本脑膜炎病毒,在免疫后,产生的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是否同样能介导对寨卡病毒感染的保护性作用呢?在本论文中的第二部分,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日本脑膜炎病毒免疫产生的CD8阳性T细胞具有保护小鼠对抗之后寨卡病毒感染的趋势。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证实这一结果。

郑媛菲,刘凤辉,陈伟峰,巫慧文,张韵秦,周冰璇,郑碧英[7](2018)在《IL-17与登革病毒感染致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登革病毒由伊蚊传播,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其致病机制尚未明了。早期研究发现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细胞因子过度分泌,从而形成细胞因子风暴。不同的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中作用不同,加剧或抑制病变的进展,影响疾病的转归。白细胞介素-17(IL-17)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由Th17细胞分泌,能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增殖,从而有效地介导了组织的炎性反应,与多种病毒感染致病有关。本文综述了登革病毒感染与细胞因子风暴,IL-17的免疫机制,以及IL-17与登革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

李硕驰[8](2017)在《PD-1、Tim-3及细胞因子在急性登革病毒颅内感染患儿中表达水平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郴州市儿童医院急性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颅内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检测其外周血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Programed death-1)、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3)以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和脑脊液中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对象与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郴州市儿童医院(即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和脑膜脑炎住院儿童的血液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在CSF标本中检测DENV,并通过悬液芯片技术同时检测急性DENV颅内感染患儿血液和CSF标本及健康对照儿童血液标本中的G-CSF、GM-CSF、IFN-γ、IL-10、IL-12(p70)、IL-13、IL-17、IL-1b、IL-2、IL-4、IL-5、IL-6、IL-7、IL-8、MCP-1、TNF-α、MIP-1β共17种细胞因子,最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的PD-1和Tim-3表达水平。查阅相关病例与文献资料,结合检测结果,对其临床特点、PD-1、Tim-3以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期间收集了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和脑膜脑炎住院儿童标本245例,使用ELISA和PCR/RT-PCR方法检出DENV共26例,其中DENV-Ⅰ型感染有25例(96.2%),DENV-Ⅱ型感染有1例(3.8%)。2.急性DENV颅内感染患儿血浆中的IFN-γ浓度(p=0.049)比健康对照儿童中的浓度低;IL-10浓度(p=0.040)、G-CSF浓度(p=0.018)比健康对照儿童中的浓度高,而其他细胞因子的浓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3.急性DENV颅内感染患儿CSF中的IL-6浓度(p=0.005),IL-8浓度(p=0.004),G-CSF浓度(p=0.000),GM-CSF浓度(p=0.003)和MCP-1浓度(p=0.000)比血浆中的浓度高。其他细胞因子的浓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4.急性DENV颅内感染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PD-1、Tim-3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体检儿童明显升高(p均≤0.05)。5.急性DENV颅内感染患儿血浆中IFN-γ与IL-1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趋势(r=-0.440,p=0.040)。6.急性DENV颅内感染患儿血浆中IFN-γ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Tim-3表达水平、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CD8+T细胞Tim-3表达水平、NK细胞PD-1表达水平和NK细胞Tim-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51,p=0.001;r=-0.576,p=0.005;r=-0.506,p=0.016;r=-0.475,p=0.026;r=-0.423,p=0.045);血浆中IL-10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Tim-3表达水平、NK细胞Tim-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75,p=0.021;r=0.492,p=0.011)。结论:1.急性DENV颅内感染患儿血浆中IL-10、G-CSF浓度升高,脑脊液中IL-6、IL-8、G-CSF、GM-CSF、MCP-1浓度升高,而血浆中IFN-γ浓度降低,可能与其感染免疫调控机制有关。2.急性DENV颅内感染患儿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PD-1、Tim-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D-1和Tim-3的表达可能与IFN-γ和IL-10的表达有相关性。

赵令斋[9](2017)在《登革病毒基因变异、病毒载量及机体固有免疫与登革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登革热(DF)是由登革病毒(DENV)经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DENV依抗原性不同可分为四种血清型(DENV-1DENV-4),每个血清型都可引起从无症状感染到致死性疾病的一系列广泛的临床表现谱。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有症状的DENV感染简单分为DF和重症登革热(SD),DF为疾病的轻症形式,表现为一种发热性自限性疾病,主要症状有高热、头痛、乏力、皮疹等,病程持续一周左右,而SD特征为在热退后出现以严重出血、血浆渗漏和器官损伤为特征的重症表现,病死率较高,但SD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主要与二次异型DENV感染、病毒毒力和免疫病理等因素有关。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是我国登革热的高发区,每年都有登革病例报告,3至5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以DENV-1为主。近几年来流行趋势加重,2013-2014年连续两年爆发流行,尤其是2014年,为广州史上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出现较多的重症病例,DENV流行的本地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且我国DF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东南亚等流行区不同。在东南亚及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DF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儿科疾病,较少侵袭成人,重症也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病例,目前对SD发病机制的理解基本都来源于东南亚儿童SD的研究;而我国DF病例以成人为主,SD发生机制可能与流行区不同,但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因此,研究我国成人DF患者病原特点和免疫反应规律,阐明SD的发病机制,寻求SD预警指征从而对SD进行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以降低SD的病死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分析2013-2014年广州流行的DENV-1分子特征,探讨DENV本地流行的分子学证据;分析DENV基因变异、病毒载量和机体固有免疫与D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我国SD患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SD的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Ion Torrent深度测序法对广州2013-2014年流行的DENV-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Genbank中报道的有全基因序列的DENV-1毒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探讨此次DENV爆发和流行的分子学依据;对DF和SD患者来源的DENV-1全基因序列进行基因位点多态性、基因表达差异和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DENV基因序列变异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应用DENV IgM和IgG抗体捕获ELISA试剂盒检测住院患者IgM和IgG抗体水平了解我国患者初次感染及二次感染分布情况,比较DF和SD患者之间的二次感染百分率差异以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二次异型DENV感染机制在我国SD发生中的作用。应用荧光定量RT-PCR对患者发病第1-10天的血清进行DENV血清型分型和载量检测,观察病毒载量在疾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比较DF和SD患者病毒载量差异,以了解疾病进程中DENV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应用Luminex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DF和SD患者疾病进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外周血中炎症介质和粘附分子水平探讨机体炎症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应用PCR array检测患者病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固有免疫分子机制在DF尤其是SD发病中的作用。结果:(1)2013-2014年广州流行的DENV-1有两种基因型,即基因I型和III型,其中基因III型DENV-1在2013年首次出现,其特征是在3’-UTR末端高变区发生21个核苷酸的缺失,遗传进化分析推测其可能是在2013年由新加坡传入广州并造成2014年广州登革大流行。(2)基因I型DENV-1序列遗传多样性在DF和SD患者中存在差异,但基因III型DENV-1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登革患者IgM抗体水平随着病程进展迅速升高,至第6天时阳性百分率即达95%以上;IgG抗体水平较IgM上升相对缓慢,阳性百分率也相对较低;我国登革患者以初次感染为主,DF和SD患者二次感染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DENV载量在发病起始时达到峰值,随疾病恢复快速下降,SD患者病毒载量在发热期与DF患者并无明显差异,但极期时显着高于DF患者;初次感染患者较二次感染者有更高的病毒载量。(5)与健康对照相比,登革患者炎症介质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水平显着升高,但DF和SD患者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变化特征,DF患者随病情恢复水平逐渐下降,但SD患者高水平炎症介质持续时间较长。(6)登革热患者基因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显着升高,随病情恢复,表达水平逐渐下降,与病程进展有明显的相关性;机体主要通过TLR7/8、RIG-I和MDA5受体识别病毒来源分子,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引起IFN-I和炎症介质产生以抵抗病毒感染;SD患者基因表达水平低于DF患者。结论:广州DENV流行可能已经从单一输入模式转变为输入和本地流行共存的模式;病毒基因变异和二次异型DENV感染不是我国SD发病的最主要因素;但机体固有免疫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在S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赵玉娇[10](2016)在《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及重症登革热病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首先对中国的登革热流行病学进行系统描绘,并从GenBank数据库中筛查出所有分离自中国的登革基因序列共749条,进行进化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年至2014年间,我国共计报告登革热感染病例累计达735735例。1978年~1991年间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和海南省,自1991年后集中在广东、云南、浙江和福建四省,占全国感染病例的90%以上。死亡人数有507人,多数在1988年以前。感染人群的年龄分布呈扇形,集中在20~45岁之间。流行的登革毒株主要为Ⅰ型和Ⅱ型,呈交叉循环或共同感染模式。存在本地循环传播和各省跨时空循环传播交替出现的特点,也存在同一毒株的本地延续性传播。将2013年云南登革流行株全基因序列与Ⅲ型登革病毒标准株对比,确定共有62个氨基酸突变,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为2013年海南流行株及2002年孟加拉国流行株。2015年获得的17个登革全基因序列经内部比对,共找到217处碱基突变位点,其中非结构蛋白区域共有213处。将42个结构蛋白基因序列与Ⅱ型标准株进行比对,共发现36个氨基酸突变产生。进化分析显示,该流行株与2004年斯里兰卡流行株及2001年印度流行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对375例登革热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发现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血管渗漏和肝损伤。血清中病毒载量并不是导致重症登革热的唯一原因,NSl含量、补体的合成和消耗与重症登革热具有相关性。利用Ⅱ登革病毒及其同型别前膜蛋白prM抗体建立人全血ADE模型,发现ADE感染组病毒拷贝数高于普通感染组2.94倍,补体C3水平降低61.5%。两个登革感染组上清中均有大量C3a、C5a产生,补体C3bBb含量也明显升高,其中ADE组高于普通感染组2.6倍,而C1q含量变化不大,证明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激活是ADE感染过程中的效应机制之一。最后利用阴性分离的单核细胞建立抗体依赖增强感染体外模型。两个登革感染组上清中均有大量C3a、C5a产生,伴随IL-10的表达升高。经免疫共沉淀、质谱鉴定及Western Blot验证,证明膜辅助蛋白CD46与NS1具有相互作用。与单核细胞ADE模型共培养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uVEC表面C5b-9的形成,伊红染色观察细胞骨架改变。结果ADE组HuVEC有明显的病理损伤,提示补体过度激活可能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渗漏的原因之一。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补体风暴”假说。即登革病毒NS1在细胞中大量复制并游离至血液中,循环迁移到全身各处。通过竞争结合补体调控因子CD46,使CD46散失或部分抑制对补体的调控作用,引起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产生大量补体裂解片段,导致类似超敏反应的全身性临床症状。

二、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登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登革病毒的主要结构
2 登革病毒的传播
3 登革病毒的致病机制
    3.1 ADE效应
    3.2 非结构蛋白NS1通过多种途径诱导产生细胞因子风暴
    3.3 氧化应激状态损伤
    3.4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3.5 TLR2诱导炎症细胞因子表达
    3.6 其他可能的作用
4 结语

(2)细胞焦亡在黄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焦亡
    1.1 细胞焦亡的发现
    1.2 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
        1.2.1 细胞焦亡的caspase1依赖性途径
        1.2.2 细胞焦亡的caspase4/5/8/11依赖性途径
        1.2.3 细胞焦亡的caspase3依赖性途径
    1.3 炎症小体
    1.4 caspase家族
    1.5 GSDMD
    1.6 GSDMD抑制剂
2 黄病毒感染与细胞焦亡
    2.1 黄病毒简介
        2.1.1 寨卡病毒与细胞焦亡
        2.1.2 登革病毒与细胞焦亡
        2.1.3 日本脑炎病毒与细胞焦亡
    2.2 其他黄病毒感染与细胞焦亡
3 黄病毒感染引起细胞焦亡的机制
4 总结与展望

(3)外泌体在Ⅲ型登革病毒感染THP-1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DENV感染THP-1细胞源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外泌体在登革病毒感染细胞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DENV感染改变外泌体miRNA表达谱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References
综述 外泌体在登革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lncRNA在登革病毒感染中调控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感染Ⅰ型登革病毒的血管内皮细胞中lncRNA共表达网络构建和验证测序结果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第二部分 :lncRNA-ERGAL与 miR-183-5p结合在登革病毒感染中调控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
    引言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性
展望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 :附图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5)登革病毒诱导血管渗漏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登革病毒概述
        1.1.1 登革病毒的流行病毒学
        1.1.2 登革病毒的分子病毒学
        1.1.3 登革病毒的临床症状和致病机制
        1.1.4 登革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1.5 登革疫苗的研发和展望
    1.2 炎性小体概述
        1.2.1 NLRP1 炎性小体
        1.2.2 NLRC4 炎性小体
        1.2.3 AIM2 炎性小体
        1.2.4 NLRP3 炎性小体
        1.2.5 非经典的炎性小体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病毒
        2.1.2 细胞系、细胞培养和细胞因子
        2.1.3 抗体
        2.1.4 表达载体
        2.1.5 生化试剂
        2.1.6 核酸操作及检测试剂盒
        2.1.7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登革病毒的扩增和检测
        2.2.2 细胞系培养和转染实验
        2.2.3 THP-1 细胞刺激分化为巨噬细胞
        2.2.4 克隆构建
        2.2.5 RNA提取和qRT-PCR实验
        2.2.6 Western-blot
        2.2.7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2.2.8 GST pull-down实验
        2.2.9 免疫荧光实验
        2.2.10 ASC多聚化检测
        2.2.11 HEK293T体外构建NLRP3 炎性小体体系
        2.2.12 MMP-9 明胶酶活检测
        2.2.13 跨内皮细胞电阻检测(TEER)
        2.2.14 小鼠器官血管渗漏检测
        2.2.15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第三章 登革病毒M蛋白通过激活NLRP3 炎性小体诱导血管渗漏机制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与立项依据概述
    3.2 实验结果
        3.2.1 登革病毒通过激活NLRP3 炎性小体来诱导IL-1β的分泌
        3.2.2 登革病毒M蛋白通过和NLRP3 相互作用促进NLRP3 炎性小体的组装
        3.2.3 登革病毒通过上调器官中的IL-1β水平来诱导小鼠器官中的血管渗漏
        3.2.4 登革病毒M蛋白通过激活NLRP3 炎性小体诱导小鼠器官中的血管渗漏
        3.2.5 IL-1β可以直接诱导小鼠器官中的血管渗漏的发生
    3.3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登革病毒NS1 蛋白通过招募MMP-9 蛋白诱导血管渗漏机制的研究
    4.1 研究背景与立项依据概述
    4.2 实验结果
        4.2.1 登革病毒感染诱导MMP-9 的产生和分泌
        4.2.2 登革病毒NS1 蛋白可以和MMP-9 相互作用
        4.2.3 登革病毒NS1 蛋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来促进MMP-9 的分泌
        4.2.4 登革病毒NS1 蛋白通过招募MMP-9 蛋白来诱导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
        4.2.5 登革病毒NS1 蛋白通过招募MMP-9 蛋白来破坏内皮细胞间的交联
        4.2.6 登革病毒NS1 蛋白促进MMP-9 和交联分子的相互作用
        4.2.7 MMP-9 蛋白在NS1 诱导小鼠血管渗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3 本章小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在抗肿瘤和抗病毒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GP100、TRP2 相关序列及合成情况
        2.2 试剂及常用溶液
        2.3 实验动物
        2.4 DCS的培养及小鼠免疫方法
        2.5 LPS与 CPG作为联合佐剂免疫小鼠
        2.6 脾脏细胞的体外刺激实验
        2.7 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
        2.8 数据分析与整理
    3.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DCS荷载GP100 相关多肽进行小鼠免疫后的免疫反应
        3.2 DCS在不同温度下,与多肽进行孵育免疫小鼠后,小鼠的免疫应答情况
        3.3 DCS-PEP免疫小鼠一次与两次的免疫反应的比较
        3.4 LPS与CPG作为联合佐剂与N4 多肽混合后免疫小鼠
        3.5 炎症性细胞因子增强DCS-PEP疫苗的研究
        3.6 DCS-PEP疫苗与联合佐剂疫苗结合后增强小鼠免疫反应的情况
        3.7 DCS-PEP疫苗与联合佐剂疫苗结合后用于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研究
        3.8 TRP2 多肽结合DCS疫苗与联合佐剂用于小鼠肿瘤治疗情况
    4.讨论和展望
    5.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在抗病毒中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小鼠及伦理
        2.2 多肽合成
        2.3 病毒、细胞以及试剂
        2.4 小鼠感染实验
        2.5 脾脏细胞的体外刺激实验
        2.6 细胞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
        2.7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
        2.8 过继性转移细胞转移实验
        2.9 数据分析与整理
    3.实验结果及讨论
        3.1 HLA限制性的JEV以及ZIKV表位预测情况
        3.2 通过IFNg的ELISPOT实验筛选免疫优势的多肽表位
        3.3 通过细胞内因子的染色实验进一步验证筛选的免疫优势表位
        3.4 JEV免疫对ZIKV感染的影响
        3.5 JEV免疫能否介导对之后ZIKV感染的保护性作用呢?
    4.讨论和展望
    5.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专业综述 黄病毒科病毒交叉免疫应答对寨卡病毒感染的影响
    1.前言
    2.黄病毒交叉反应性抗体对寨卡病毒感染的影响
    3.黄病毒交叉反应性T细胞对寨卡病毒感染的影响
    4.讨论与展望
    5.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IL-17与登革病毒感染致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登革病毒感染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2 IL-17的免疫机制
3 IL-17在登革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4 小结

(8)PD-1、Tim-3及细胞因子在急性登革病毒颅内感染患儿中表达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PD-1、Tim-3 及细胞因子在急性登革病毒颅内感染患儿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9)登革病毒基因变异、病毒载量及机体固有免疫与登革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2013-2014
    年广州流行的1型登革病毒进化特征分析及病毒变异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二次感染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登革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炎症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章
    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在登革热发病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登革热文章 致谢

(10)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及重症登革热病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1 登革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1.1 登革病毒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组
    1.2 登革病毒的复制和传播途径
    1.3 世界范围内登革热的流行概况
2 中国历年登革热流行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2.1 研究方法概述
    2.2 中国历年登革热的地理分布
    2.3 中国历年登革热的时间分布
    2.4 中国历年登革热的人口分布
    2.5 中国历年登革热的型别分布
    2.6 中国历年登革热流行株的进化发育研究
3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3.1 概述
    3.2 材料与方法
    3.3 2013年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流行病学研究
    3.4 2015年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流行病学研究
讨论 第二部分 重症登革热临床病理观察
前言
1 研究背景及实验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研究设计及参与者招募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登革热血清中非结构蛋白NS1含量检测
    3.2 登革热血清样本的常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
    3.3 登革热血清中登革热病毒载量检测
    3.4 登革热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检测
    3.5 登革热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检测
讨论 第三部分 补体与重症登革热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白纹伊蚊细胞培养
    1.2 登革病毒毒株扩增及鉴定
    1.3 收获病毒液的滴度测定
    1.4 人血清抗体依赖增强补体裂解模型的建立
    1.5 人全血抗体依赖增强感染模型的建立
    1.6 免疫比浊法测定补体C3
    1.7 C3裂解产物(C3SP)C3a的定量检测
    1.8 补体裂解产物C5a、C3bBb、C1q的定量检测
2 结果
    2.1 登革病毒的型别鉴定
    2.2 利用人血清建立抗体依赖增强补体裂解模型
    2.3 利用人全血建立ADE模型
    2.4 利用人全血ADE模型研究补体活化途径
讨论 第四部分 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激活导致重症登革热的病理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分离及培养
    1.2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初步纯化(Monocytes)
    1.3 美天旎MAC阴性磁珠分选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1.4 阴性磁珠分选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纯度鉴定
    1.5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条件摸索
    1.6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抗体依赖增强感染(ADE)模型的建立
    1.7 C3a、C5a含量检测
    1.8 ELISA法定量检测登革热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含量
    1.9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dpitation, Co-IP)
    1.10 SDS-PAGE鉴定免疫共沉淀收获液
    1.11 质谱鉴定SDS-PAGE中的目标蛋白
    1.12 Western Blot定性验证质谱结果
    1.13 利用Transwell细胞培养皿进行单核细胞ADE模型-HuVEC共培养
    1.14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uVEC表面的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b-9
    1.15 伊红染色显示与单核细胞ADE模型共培养后HuVEC细胞骨架改变
2 结果
    2.1 流式细胞术鉴定磁珠阴性分选的单核细胞纯度
    2.2 单核细胞最适培养条件
    2.3 利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建立抗体依赖增强感染模型
    2.4 C3a、C5a、IL-10含量检测
    2.5 利用单核细胞ADE模型进行免疫共沉淀
    2.6 目标蛋白的质谱鉴定
    2.7 Western Blot验证质谱鉴定结果
    2.8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uVEC表面的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b-9
    2.9 伊红染色检测HuVEC的细胞骨架改变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登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谭伟龙,张燕,江芳毅.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1(05)
  • [2]细胞焦亡在黄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J]. 张琛,宋正然,王培刚. 微生物学报, 2022(02)
  • [3]外泌体在Ⅲ型登革病毒感染THP-1细胞中的作用研究[D]. 张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lncRNA在登革病毒感染中调控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的研究[D]. 郑宝嘉. 暨南大学, 2020(03)
  • [5]登革病毒诱导血管渗漏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 潘攀. 武汉大学, 2019(01)
  • [6]交叉反应性CD8阳性T细胞在抗肿瘤和抗病毒中的作用[D]. 胡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019(07)
  • [7]IL-17与登革病毒感染致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郑媛菲,刘凤辉,陈伟峰,巫慧文,张韵秦,周冰璇,郑碧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18(21)
  • [8]PD-1、Tim-3及细胞因子在急性登革病毒颅内感染患儿中表达水平的研究[D]. 李硕驰. 南华大学, 2017(04)
  • [9]登革病毒基因变异、病毒载量及机体固有免疫与登革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赵令斋. 广州医科大学, 2017(12)
  • [10]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及重症登革热病理机制研究[D]. 赵玉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标签:;  ;  ;  ;  

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