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清水沟流路水沙组合和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宏观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姬泓宇[1](2021)在《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河口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人口分布稠密,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河口三角洲也是极其敏感的动态地貌单元,其动力地貌格局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易发生显着转换。尤其在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高度干预下,入海泥沙通量锐减,河口水沙输运和泥沙源汇过程受到强烈影响,三角洲普遍面临蚀退危机。以高淤积速率闻名的黄河三角洲,在近年来由于入海水沙情势的改变已成为侵蚀速率最快的三角洲之一。黄河三角洲的蚀退直接关系到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海岸工程防护的稳定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为维持黄河三角洲地貌和生态可持续,迫切需要揭示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格局的调整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典型地貌单元在河流水沙和海洋动力耦合作用下的演化机理。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行河流路、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三角洲地貌演变过程对入海水沙情势变化响应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黄河三角洲“河流—河口”水沙输运耦合模型,探究黄河口近岸水流和细颗粒泥沙输运扩散过程,量化新入海水沙情势下泥沙在尾闾河道、现行河口和外海的源汇通量,分析黄河口潮汐动力和泥沙沉积行为对来流量变化的敏感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河入海水沙的多尺度特征和新入海水沙情势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具有显着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强于年际尺度变化。入海径流量具有10yr,16yr和21yr的年代际振荡特点,泥沙通量具有4yr,6yr和20yr的周期性变化。受强烈的人类活动干预,河流入海水沙通量锐减,在1975年后入海水沙通量的周期性振荡减弱。根据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突变特征和流域内调水调沙开始实施的时间,将黄河从清水沟流路入海以来的水沙年代际尺度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人类活动干预早期(1976-1985年),人类活动高度干预期(1986-2001年)和新入海水沙情势期(2002-2016年)。黄河新入海水沙情势以2002年起调水调沙的实施为主要特点,入海水沙通量由“水少沙多”向“枯水少沙”转变,伴随水沙关系趋于协调,入海泥沙颗粒粗化,悬沙浓度显着降低。黄河7-10月的自然汛期被调水调沙20天左右的“人造洪峰”取代,洪峰和沙峰较自然流态下均明显减小,且入海泥沙通量较径流量季节性差异更显着。(2)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和现行河口的地貌演变规律黄河调水调沙实施前,在季节尺度上三角洲尾闾河道主要表现为洪季淤积,枯季冲刷;调水调沙实施以来,蚀积状态发生转换,河床表现为枯季淤积,洪季冲刷。流域尺度的水沙调控措施使来水来沙关系得到改善,尾闾河段平滩面积和过水能力增大,河道萎缩态势得到缓解,发生由泥沙“汇”到“源”的转型。同时,在清8出汊后由于上游来沙量的减小,尾闾向海延伸速率减缓。清8出汊后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地貌演化过程受新入海水沙情势的直接影响,并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性。现行河口近年来总体呈淤积态势,平均淤积速率达0.15 m/yr。根据现行河口水下地貌冲淤演变特征可划分为中速淤积(1996-2002年),快速淤积(2002-2007年),缓速淤积(2007-2015年)和快速侵蚀(2015-2016年)。现行河口的冲淤演变过程与年际尺度的入海水沙量变化、黄河调水调沙的实施和口门出汊过程密切相关,41.42 Mt/yr-62.26 Mt/yr的上游来沙可维持现行河口的冲淤平衡。反观孤东海域由于缺乏泥沙补给而面临持续侵蚀,近岸海床以平均0.1 m/yr的速率持续侵蚀。(3)黄河三角洲近岸水沙输运特征与利津以下泥沙源汇过程的量化建立基于TELEMAC的黄河三角洲“河流—河口”水沙输运耦合模型,模型网格覆盖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河口、整个渤海和部分黄海海域。经模型率定和验证,水动力和悬沙浓度的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悬沙浓度的空间分布与遥感影像反演结果基本一致。模型结果显示,渤海和黄河口近岸潮汐属于弱潮和混合潮类型,且潮流表现为与岸线平行的往复流特征。余流和泥沙余通量分布显示,黄河入海水沙离开口门后迅速转为东南向输运,至清水沟老河口和莱州湾北部海域后转为离岸输运至渤海中部。黄河口发育反向潮流切变锋,由三角洲北部向南部、由近岸向远岸传播。由北向南发育传播的整个历时约为3-4 h,且在现行河口外切变锋的发育历时内落外涨型(IEOF)长于内涨外落型(IFOE)。自黄河调水调沙实施以来,尾闾河床沉积物总侵蚀量约为利津站泥沙通量的8.6%,成为黄河入海泥沙的重要组成。通过地形资料计算,约60.5%的入海泥沙直接参与现行河口三角洲的塑造;通过模型计算常态下各典型断面泥沙余通量比例,占入海泥沙总通量28.40%的泥沙向莱州湾方向输运,5.88%和5.22%的泥沙分别向东和向北输运至外海。(4)径流量变化对河口近岸潮汐动力和沉积中心影响基于流域水沙调控措施下黄河入海流量在年际间显着波动的特点,探究径流量变化对黄河口近岸潮汐动力和细颗粒泥沙沉积行为的影响。随着径流量的增大,各分潮振幅在河道和潮间带减小明显,在外海分潮振幅变化较小。O1、K1和M2是黄河口近岸分潮振幅随径流量变化最大的分潮。此外,随着入海流量的增大,潮流切变锋内外侧水流流速差增大,锋面宽度减小,迫使切变锋位置向海延伸,切变锋剪切强度辐聚。切变锋在近岸的发育对泥沙捕获效应明显,使河流来沙不易直接扩散至外海;同时强劲的沿岸潮流也限制了细颗粒泥沙向外海的直接输运,而使大部分悬沙有沿岸净向南输运的趋势。潮流切变锋的发育亦对泥沙输运和沉积中心动态具有显着影响。当入海流量增大时,河口高含沙羽状流扩散范围和输沙率增大。小流量时泥沙易在现行河口东汊口门落淤,大流量时泥沙落淤范围扩大至从北汊口门到东汊口门以南,且沉积中心向海移动。
于守兵,凡姚申[2](2021)在《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标准对陆地面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变化关系到河口综合治理、国土规划、自然保护区发展以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等战略布局。已有研究采用的海岸线标准主要有:根据实测资料确定的高潮线、低潮线、黄海0 m线和黄海-2 m线以及从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的高潮线、低潮线和瞬时水边线。近代黄河三角洲、现代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范围、清8汊河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海岸线标准得到的亿吨来沙造陆面积(造陆效率)成果存在较大差别。采用影像特征海岸线得到的部分时段造陆效率偏差较大,其原因主要与黄河三角洲沿岸发育的坡度平缓的广阔潮滩有关。从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特征出发,采用黄海-2 m线作为海岸线基本上包含了径流与海洋动力作用最强烈区域,适宜于研究海岸淤进和蚀退,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流路出汊、摆动和黄河下游的反馈影响。已有动态平衡沙量研究因采用海岸线标准不一致存在较大差别,而且三角洲长时期以淤进为主,蚀退时段的样本较少。在目前行河流路处于长期相对稳定的局面下,研究清水沟流路范围内海岸动态稳定的沙量更有实践意义。
尤延锋[3](2021)在《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演变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行黄河三角洲是于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由利津入渤海而形成,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河道发生了多次改道,黄河入海口也发生变迁。近年来最近一次入海变迁是1976年5月由刁口河改道清水沟,又于1996年在清八人工出汊使得入海口向北摆动。黄河河口的演变主要取决于黄河下游河道改道与否,而对下游河道河口的冲淤特征研究将对人们研究下游河道提供帮助。本文以黄河下游河道以及黄河河口三角洲为研究对象,收集了黄河下游水文站1950-2012年水沙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卫星数据以及河道断面淤积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分解水沙时间序列,对黄河下游的水沙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黄河河口河道的三角洲面积和河长,并用提取得到的数据结合灰狼优化算法求解河道的滞后响应模型;通过Copula函数构建了三种未来不同水沙情景,结合滞后响应模型,对未来的河道演变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下为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1)黄河下游花园口和利津断面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两者并不完全同步;花园口径流量的变化主周期为22a,而输沙量的变化主周期为30a;利津站径流量的变化着周期为22a,输沙量变化的主周期为22a。(2)利用Landsat遥感卫星数据提取黄河河口的三角洲冲淤面积和河长数据,黄河河口的冲淤面积与河长的发育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3)利用灰狼优化算法求解了利津站3000m3/s水位和利津以下河道单位河长累积淤积量的滞后响应模型,NSE分别为0.902和0.907,结果表明采用灰狼优化算法求解得到的滞后响应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以作为黄河下游河道特征量模型。(4)根据黄河下游的水沙变化特征,选用Gamma分布作为边缘分布函数,Frank Copula函数作为联合分布函数模拟了三种不同水沙情景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序列。(5)三种不同的水沙情景得到三组不同的冲淤特征量计算结果;由利津站水位求解得出的西河口比降在利津站水位达到最低点后基本保持不变,且三种水沙情景下能够达到的最低点各不相同。此时河长延伸,河床因淤积而不断抬高,利津站3000m3/s水位也不断抬高,防洪风险加剧。可以将利津站3000m3/s水位和西河口比降指标联合考虑,作为河道防洪风险的调控指标。
王开荣,凡姚申,韩沙沙,杜小康[4](2020)在《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汊河运用方案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对黄河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不同汊河的形成、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围绕汊河不同运用方案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表明: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的汊河运用方案不适用于多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同时行河与轮流行河联合模式和同时行河模式,而采用单一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海洋输沙动力,保证河口海域向外海的较大输沙量,对延长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更有利,更为科学和经济合理。在现行清8汊河达到改道标准后,应优先使用老河道汊河,该方案不仅有利于未来海岸线的均衡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延长清水沟流路的使用年限。
蒋超[5](2020)在《黄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河口处于河流与海洋交汇地带,在全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动态演变也直接反映了河海动力的此消彼长。河口拥有重要的航运价值、适宜的气候环境及平缓的地形特征,是世界范围内能源集聚、经济发达及人口密集的区域之一。基于河口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区域。然而,近几十年来,在流域自然和人为过程的共同干预下,河流入海水沙过程已发生了显着变异,进而深刻影响着河口动力地貌过程。探讨新水沙情势下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流域来水来沙量变化的响应特征显得极为迫切且尤为重要。黄河素以高含沙量闻名于世,其径流携带将大量泥沙源源不断地注入海洋动力环境较弱的河口滨海区,泥沙在河海动力相互作用下进行输运、扩散、沉降和再悬浮等过程。因此,黄河口不仅是入海泥沙沉积的绝佳场所,也为研究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提供了一个理想对象。基于1976-2018年长时间序列黄河入海水沙通量数据和多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采样、水文泥沙调查、卫星遥感影像及地形实测等资料,通过经验统计分析,本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阐述了月际和年际尺度上黄河入海水沙过程,以及年输沙对径流年内分布的跨时间尺度响应;2)厘清了黄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动力环境及沉积物输移趋势的时空差异,以及研究区和子区域(现行、老河口)沉积动力特征对入海径流变化的响应;3)揭示了入海径流强度不同情势下黄河出汊河口水沙输运过程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径流动力变化的响应;4)探讨了黄河口年际和年代际地貌冲淤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在不同时间和跨时间尺度上河口冲淤体积与入海水沙通量的定量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入海水沙年内分布差异明显,年际波动和长期减少趋势显着,跨时间尺度响应突出黄河入海水沙过程呈现明显的年内分配差异,7-10月份为汛期,其他月份为非汛期,且汛期月输沙量较高于非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月际变化强度均随时间呈同步减弱趋势,且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较径流量更强。月输沙量与径流量关系密切,随径流量呈幂函数增长,其中汛期月输沙量随径流量的增长率较高于非汛期。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随时间呈显着的减小趋势,并伴有同步的年际波动,且输沙量在研究时期年际波动和减小趋势均较强于径流量。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周期性振荡较为相似,且振荡强度随时间逐渐减弱。年输沙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径流量,随径流量呈幂函数增长。当年径流量增大时,输沙量随径流量的增长率将增大。年输沙量不仅与年径流量密切相关,亦与径流在年内分配存在跨时间尺度联系。在年径流量较平稳时期,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比重越大,年输沙量将越大,且年输沙量随径流量的增长率亦越大。年输沙量不仅受汛期径流强烈影响,也与非汛期有所关联,但汛期径流量单位体积增长所引起年输沙量增长量要显着高于非汛期。在研究时期,流域来沙量年际波动主要受控于汛期径流量年际差异,而受非汛期影响较弱。(2)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动力特征差异显着,且现行河口对径流变化响应明显,而老河口较差。从黄河口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动力环境及沉积物输移趋势时空变化规律来看,区域沉积动力特征空间分布差异显着,时间变化特征明显。空间分布差异大体表现为: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物组分含量、类型及粒度参数由岸向海的变化趋势均有所不同;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动力环境均较强,但现行河口相对较弱于老河口;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物分别呈东南向和东北向输运格局,输移汇聚中心位于现行河口与老河口交界处。时间变化特征大体表现为: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物组分含量、粒度参数、沉积动力环境及沉积物输移趋势等均随时间发生变化。总体上,现行河口沉积动力特征对入海径流变化响应明显,而老河口较差。研究区沉积动力特征对径流变化的整体响应很大程度取决于现行河口,表现为:当径流增强时,沉积物砂、粉砂含量及平均粒径有所增大,粘土含量、分选、偏态及峰态系数有所减小;沉积所处水动力环境有所增强;沉积物输移方向呈顺时针旋转,汇聚中心有所南移。(3)出汊河口水文动力和悬沙输运特征空间变化趋势明显,且部分特征受径流动力影响显着在入海径流较弱和较强情势下,出汊河口潮流均呈现往复流和不规则半日潮特征;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流速和潮周期余流流速均随水深衰减;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含沙量和单宽输沙率均随水深增大;近岸表、中及底层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流速、含沙量和单宽输沙率及余流流速均较大于离岸。但随入海径流增强,出汊河口涨、落潮流和余流流向均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垂向各层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流速和余流流速均有所增大,且涨潮时刻平均流速增长率低于落潮时刻;表层水体含沙量相对于中层和底层随时间波动有所增强;各层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含沙量均有所增大,且离岸各层落潮时刻增长率均高于涨潮时刻;离岸水体含沙量受流速影响相对减弱;各层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净输沙方向均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且平均单宽输沙率均有所增大,但潮周期增长率高于涨、落潮时刻。(4)年际和年代际地貌演变动态性强,空间分布规律明显,与流域水沙供应在不同时间和跨时间尺度上均密切相关黄河口年际和年代际地貌演变在长期过程中动态性较强,地形淤积/侵蚀区和陆地增长/蚀退区空间分布不断转变,净冲淤体积和造陆面积不断变化。年代际地貌演变淤积区主要出现在入海口附近,并随入海口位移呈现先东南向后西北向移动,其中强淤积区主要呈椭圆形分布在10 m等深线附近,椭圆长轴平行于等深线,短轴垂直于等深线。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河口岸线进退与地形冲淤均存在显着的正线性相关,指明年际和年代际尺度年均冲淤体积每增长1亿m3/yr将分别引起年均造陆面积增长5.87和7.69km2/yr。在年际尺度上,河口地貌冲淤演变与入海水沙通量关系密切,年径流量每增长1亿m3将引起年冲淤体积增长1.79×10-2亿m3;年输沙量每增长1亿kg将引起年冲淤体积增长6.12×10-4亿m3;维持河口侵蚀/淤积动态平衡的年径流量和输沙量临界值分别为102.79亿m3和1.98×103亿kg;清水沟较清8时期,年径流量单位体积增长所引起的年冲淤体积增长值更高,维持河口冲淤动态平衡的年径流量临界值更低。在年代际尺度上,河口动力地貌演变亦与流域来水来沙量显着相关,年均径流量每增长1亿m3/yr将引起年均冲淤体积增长1.69×10-2亿m3/yr;年均输沙量每增长1亿kg/yr将引起年均冲淤体积增长5.53×10-4亿m3/yr;维持河口冲淤动态平衡的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临界值分别为89.35亿m3/yr和1.10×103亿kg/yr。河口年际冲淤过程不仅与年径流量有关,也与径流在年内分布存在跨时间尺度联系,其表现为:在年径流量较平稳时期,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比重越高,年冲淤体积将越大;汛期径流量单位体积增长所引起年冲淤体积增长量要明显高于非汛期;年际动力地貌演变长期变化过程主要受控于汛期径流量年际波动,而受非汛期影响较弱。综上,基于多源数据,本文系统阐述了黄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从而加深了对黄河口沉积动力、水沙输运及地貌演变特征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的认识,结果不仅有助于为黄河口地区海岸防灾减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河口海岸学科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
宋莎莎[6](2020)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1855年黄河经华北平原改道注入渤海后形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黄河以高水沙量与频繁改道为主要特征,河口地区受到河流与海洋动力的双重制约,因此冲淤变化尤为强烈。黄河口潮滩位于海陆交汇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动力作用,沉积物通常记述了流域内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历史。本文以我国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附近的潮滩岩芯与表层(Y1、Y2、Y3与Y4)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观测、沉积物粒度、210Pb、137Cs与7Be的多因素分析,并根据黄河多年入海泥沙、岸线变迁以及黄河调水调沙事件,探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的核素分布、沉积特征及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影响下的潮滩地貌动态演化。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潮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与粘土质粉砂,展现了长期淤积条件下粉砂淤泥质潮滩的沉积特征及其与黄河泥沙的一致性。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物粒度存在差异,沉积物由潮间带——潮上带——陆上三角洲逐渐粗化,表明潮滩区域受到海洋动力与河流动力作用的分异。柱状样Y2、Y3与Y4均出现了沉积物明显变细或变粗的跃层,这种突变通常受到潮滩区域沉积环境演变、人类活动以及洪水、风暴潮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结合柱状样含水量与沉积物粒度,发现粘土含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表明潮滩区域的细颗粒物质主要来源于弱的水动力作用。柱状样Y4于深度48~50cm内出现红粘层,结合黄土高原区降雨量以及黄河入海水沙量,推测其对应于1998年的洪水事件,黄河携带黄土高原古土壤于此沉积后由于水动力作用的强烈变化形成了红(褐)色的粘土质粉砂。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因动力作用复杂、沉积环境多变,四个柱状样的210Pb活度均未呈现出理想的指数型分布,本文将这四个活度分布曲线划分为阶段式分布与事件影响型——混合式分布两种类型。黄河三角洲潮滩仅柱状样Y2、Y3与Y4测得137Cs信号,三者的137Cs活度均呈现不连续有峰的分布形式,根据其分布规律将其进一步细分为表层检测到(Y2、Y3)与表层未检测到(Y4)两种类型,体现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环境的差异。计算137Cs总面积活度值后,推测活度不连续原因在于研究区沉积物多经历沉积与侵蚀的交替作用。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核素以河流泥沙与海洋悬浮来源为主,因此137Cs分布与大气沉降规律存在差异,三者137Cs活度的最大蓄积峰分别对应于深度18cm、22cm与24cm处,并非为1963年,本文结合历年黄河入海水沙数据,推测最大蓄积峰对应于2003年的洪水与风暴潮事件,这也导致Y1处在20cm处出现210Pbex断层。根据137Cs的时标定年、Y3与Y4表层10cm内的210Pb定年以及Y4红粘层的事件沉积意义,分别计算出Y1处2003~200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25cm/a;Y2处200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125cm/a;Y3处200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375 cm/a;Y4处1998~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为5.8 cm/a,2003~2019年为1.5 cm/a。黄河三角洲北侧潮滩表层样的7Be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7Be的可测得深度为6mm,由潮间带——潮上带——陆上三角洲的7Be可测得深度逐渐变大,且均在0~2mm内达最大值。表层样Y4的7Be活度表现为指数形衰减,三者不同深度的7Be存在对应性,推断表层样Y2与Y3的7Be活度存在缺失。利用降雨量——7Be大气沉降公式估算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的7Be大气沉降量,与表层样Y4的总面积活度值大致相等,远大于表层样Y2与Y3的7Be总面积活度值。因此推断样点Y4附近区域近期沉积环境稳定,并计算表层年均沉积速率为1.31cm/a。结合现场观测与历史资料,潮上带与高潮滩区域表层沉积物在风暴潮来临时分别经历风力吹蚀与海水侵蚀作用,且在近半年内整体呈现净侵蚀。黄河三角洲的潮滩发育受到人与自然的共同影响,本文根据Landsat历史数据提取了1984~2019年清水沟叶瓣的岸线变迁。1996年黄河改道清8汊以来,整体岸线向海迁移速率降低,尤其在2004~2019年内,岸线变化很小,大部分地区基本达到冲淤平衡,这与黄河流域实施的调水调沙密切相关。自2002年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水沙基本集中于一个月内入海,大大削减了流域内的洪峰与沙峰,黄河河床由原来的沉积变为冲刷。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对黄河水沙变化也有所响应,柱状样Y2及Y3自调水调沙以来中值粒径增大,柱状样Y4的沉积物变化更为稳定。总体看来,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近期来地形地貌保持稳定并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变化。
黄李冰,窦身堂,余欣,谢卫明[7](2020)在《黄河口现行入海流路的摆动规律及其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多沙河流入海流路的摆动规律及其变化趋势,根据1976~2015年黄河口实测地形资料分析黄河口改道清水沟后入海流路的摆动过程。结果表明:行河河道整体上不断淤积延伸,受径流与海洋动力的综合作用;不行河河道呈侵蚀状态,主要受海洋动力的影响;行河河道的淤积存在洪枯季变化,年内洪季淤积幅度大于枯季,自然出汊的时机一般发生在汛期。1996年出汊以后,年入海水量较之前减少42%,年入海沙量减少78%,而河道的平均淤积速率降低了81%,入海沙量的变化与河道淤积长度明显相关;预测入海流路的出汊摆动频率及幅度将会降低,未来清水沟流路的出汊摆动延伸在1976年的入海流路与目前的入海流路之间。
苏国宾[8](2019)在《黄河口淤泥质潮滩高程定量遥感反演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淤泥质潮滩由于受潮汐周期性运动的影响,经常为海水所淹没,是一种动态不稳定的陆海过渡地貌单元。它存在明显的冲淤变化,致使常规的现场观测较为困难、工作量大、成本高。基于遥感影像水边线信息复合技术(WDM),并对影像成像时刻提取的水边线进行赋值,通过构建潮滩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从而实现对淤泥质潮滩的高程反演。1996年黄河清水沟流路人工改汊清8汊入海,改变了三角洲进积的空间格局,使得黄河入海泥沙在口门处淤积,清8汊逐渐向海突出,形成清8汊流路叶瓣,而南侧废弃的清水沟老河口则遭受强烈侵蚀。由于河口潮滩地形变化大,历史潮滩数据缺失,且难以连续观测和记录潮滩变化,为了定量比较新老河口的潮滩动态,采用改进后的水边线复合技术对1996年和2014年黄河河口淤泥质潮滩区域的不同分辨率影像进行潮滩高程反演和地形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探究了针对高含沙量河口淤泥质潮滩具体可行的水边线复合技术(WDM):(1)利用不同年份Landsat影像和GF-1影像提取水边线;(2)水边线高程通过Delft3D水动力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赋值;(3)将具有高程属性的水边线转为水边点并进行克吕格插值反演得到对应年份的潮滩DEM。2、对反演得到的潮滩DEM进行精度验证。基于Landsat影像反演得到的潮滩DEM与实测DEM误差集中于-2637 cm范围内,此区域占总潮滩面积约88.2%,平均误差为-4.2 cm;基于GF-1影像反演得到的潮滩DEM与实测DEM误差集中于-3838 cm的范围内,平均误差为-8.1 cm。两者的反演结果都较为良好。3、针对1996年和2014年黄河口淤泥质潮滩反演得到的结果:(1)1996年潮滩高程范围在-3181 cm之间,高程遵循由岸向海逐渐减小的规律,其中河口北部潮滩高程范围为-25.955.4 cm,河口南部潮滩范围为-3080 cm;(2)2014年潮滩高程范围为-50.5472.87 cm,同样遵循由岸向海高程逐渐减小的规律,其中现行河口潮滩高程范围为-3056 cm,清水沟老河口高程范围为-4973 cm。4、根据从潮滩DEM中提取得到的30 cm等高线,分析得到1996-2014年河口区域整体为侵蚀状态,年均侵蚀面积约为1.40 km2。其中侵蚀最为严重区域为清水沟老河口沙嘴北部区域,30 cm等高线的年均蚀退速率为0.17 km/a,年均侵蚀面积约2.13 km2,主要是由于清水沟老河口废弃后此区域受到的海洋作用增强而快速侵蚀,其中向海凸出的沙嘴前缘冲刷最为强烈。5、根据绘制得到的潮滩剖面形态和变化,孤东南部和清水沟河口嘴门区域(Y1-Y3剖面)为侵蚀型,且仍处于侵蚀状态,甜水沟潮滩(Y4剖面)为淤积型,水下岸坡呈堆积状向海堆积,具有淤积趋势。
杨欢[9](2019)在《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控制侵蚀、气候涵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海岸线后退、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呈多发态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多源遥感数据、水文气象资料和现场查勘调研成果,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水面面积、植被覆盖度、主要景观类型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7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水面面积和植被覆盖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部分滩涂区域逐渐被水体淹没,泥沙淤积情况明显改善,植被生长区域向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区不断延伸。随着生态补水工作的规律进行,湿地景观格局的总体演变方向为:部分耕地景观向水田转变,滩涂景观主要演变为水域,少部分滩涂演变为草甸,区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2)利用遥感数据和不同时期生态调查数据,对黄河三角洲主要补水区-刁口河尾闾湿地主要生态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态补水对刁口河尾闾湿地的植被、水体、土壤理化特征和生境适宜性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湿地水面面积相比补水前增加6.5倍;植被种类由13种增加到51种,各类型群落高度与植被覆盖面积逐渐增长;由于淡水资源的补充,湿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幅达20%,各深度的土壤含盐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有机质含量显着增长。此外,由于刁口河尾闾湿地在生态补水的作用下形成了大面积的滩涂水域及芦苇沼泽,湿地水禽数量大幅增加。(3)以P-S-R模型为框架,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三个层面构建了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程度、年来水量等20个指标的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Fuzzy-AHP法对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程度(CEI)分别为0.433、0.696和0.808,按照CEI分类标准,2010年、2015年和2018年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别处于“亚病态”、“一般”和“亚健康”状况。其中,压力指标中,湿地年来水量对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大,状态指标中,植被覆盖面积重要性最大,响应指标中,生态恢复工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最大。
余欣,张原锋,于守兵,窦身堂,王万战[10](2018)在《黄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综合治理研究》文中指出简要回顾了黄河口演变与治理研究现状,结合黄河口面临的入海水量锐减、单一流路长期行河和小浪底水库的调节运用等新情势,提出在流路演变、岸线变化、关键技术和方案措施方面的近期研究目标。重点突破四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尾闾河道出汊机制、海岸形态对陆海动力响应、河口流路演变多时空尺度混合模拟和河口流路水沙调配。明确六方面研究内容——黄河口尾闾出汊的孕育过程及触发机制、黄河口流路演变过程的动力机制及流路稳定的指标体系、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黄河口演变的多时空尺度混合模拟技术、清水沟流路水沙通量调配技术与示范、稳定百年的黄河口入海流路方案与治理措施等。项目成果可以为黄河口综合治理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黄河清水沟流路水沙组合和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宏观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清水沟流路水沙组合和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宏观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河三角洲的地貌发育过程与转型 |
1.2.1 三角洲的分类与发育 |
1.2.2 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大河三角洲地貌转型及成因 |
1.3 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过程研究综述 |
1.3.1 三角洲河道动态 |
1.3.2 入海泥沙输运与沉积过程 |
1.3.3 河口地貌演变与控制因素 |
1.3.4 动力地貌模型 |
1.4 尚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黄河流域与黄河三角洲 |
2.2 黄河口气象气候特征与动力沉积环境 |
2.2.1 气温和降水 |
2.2.2 潮汐与潮流 |
2.2.3 风和波浪 |
2.2.4 泥沙平均粒径及空间分布特征 |
2.2.5 泥沙扩散与含沙量空间分布 |
2.3 数据来源 |
2.4 研究方法 |
2.4.1 三角洲岸线解译 |
2.4.2 水沙变化和冲淤演变计算 |
2.4.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黄河入海水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与新情势 |
3.1 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变化 |
3.2 入海水沙通量的年代际与年际变化 |
3.3 调水调沙与年内水沙分配变化 |
3.3.1 调水调沙与来沙系数 |
3.3.2 入海水沙的年内分配 |
3.4 入海泥沙粒径与悬沙浓度变化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近期黄河尾闾河段及现行河口地貌演变过程 |
4.1 近期黄河尾闾河段的地貌调整 |
4.1.1 河床地貌变化规律 |
4.1.2 尾闾河段泥沙源-汇通量 |
4.2 水下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响应 |
4.2.1 现行河口地貌演变 |
4.2.2 孤东海域地貌演变 |
4.2.3 清8出汊以来影响三角洲地貌演变的陆向主控因素 |
4.3 三角洲地貌系统的转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河口水沙输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1 模型控制方程 |
5.1.1 水动力模块 |
5.1.2 泥沙输运模块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水深地形来源及处理 |
5.2.2 模型边界和网格 |
5.3 模型验证 |
5.3.1 水位验证 |
5.3.2 流速流向验证 |
5.3.3 悬沙浓度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水沙情势下黄河口近岸水动力及悬沙输运特征 |
6.1 模型设置 |
6.2 渤海潮汐特征 |
6.3 黄河三角洲近岸水动力特征 |
6.3.1 涨落潮及余流特征 |
6.3.2 潮流切变锋的形成和发育 |
6.4 泥沙输运特征 |
6.5 新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泥沙输运通量与源-汇过程的量化 |
6.5.1 尾闾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泥沙输运动态 |
6.5.2 外海各典型断面悬沙输运通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径流量变化对黄河口潮汐动力和泥沙输运的影响 |
7.1 模型设置 |
7.2 径流量变化对潮汐振幅的影响 |
7.3 径流量变化对潮流切变锋动态的影响 |
7.4 径流量变化对泥沙输运和沉积中心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和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标准对陆地面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标准 |
2 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变化 |
2.1 黄河三角洲来沙造陆效率 |
2.1.1 研究区域和阶段划分 |
2.1.2 近代黄河三角洲 |
2.1.3 现代黄河三角洲 |
2.1.4 清水沟流路范围 |
2.1.5 清8汊河范围 |
2.2 海岸线标准对造陆效率的影响 |
2.3 陆地面积变化研究宜采用的海岸线 |
3 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动态平衡沙量 |
4 结论 |
(3)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演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沙变化特征及趋势研究 |
1.2.2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特征研究进展 |
1.2.3 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提取研究进展 |
1.2.4 多变量水文频率分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黄河下游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黄河下游水沙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
2.2.1 黄河下游水沙情况 |
2.2.2 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
2.2.2.1 小波分析 |
2.2.2.2 小波系数变换图与小波方差 |
2.2.2.3 水沙序列趋势分析 |
2.2.2.4 水沙变化周期性分析 |
2.3 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河下游和三角洲冲淤演变分析 |
3.1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及断面变化情况 |
3.1.1 利津断面变化情况 |
3.1.2 黄河下游冲淤变化情况 |
3.2 黄河河口三角洲冲淤面积变化 |
3.2.1 黄河三角洲河口造陆面积变化 |
3.2.2 黄河入海口河长变化 |
3.3 黄河三角洲冲淤特征相关关系 |
3.3.1 滞后响应模型 |
3.3.2 滞后响应模型在黄河河口的应用 |
3.3.3 灰狼优化算法 |
3.3.4 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指标研究 |
4.1 利津水沙序列的随机模拟 |
4.1.1 Copula函数 |
4.1.2 未来水沙情景设计 |
4.1.3 基于Copula随机模拟利津站水沙序列 |
4.2 不同水沙情景对调控指标的影响 |
4.2.1 初始条件 |
4.2.2 模型计算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4)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汊河运用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汊河的形成、演化及其特征 |
1.1 北股汊河 |
1.2 北汊河 |
1.3 现行清8汊河 |
1.4 老河道汊河 |
1.5 不同汊河的特征比较 |
2 汊河运用方案分析 |
2.1 行河模式选择 |
2.2 汊河运用方案比选 |
3 结论及建议 |
(5)黄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河口动力地貌过程研究进展 |
1.2.1 流域来水来沙 |
1.2.2 沉积动力特征 |
1.2.3 水沙输运过程 |
1.2.4 地貌冲淤演变 |
1.3 黄河口相关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黄河流域概况 |
2.2 黄河口概况 |
第三章 流域输沙对径流跨时间尺度响应 |
3.1 数据和方法 |
3.2 入海水沙月际变化 |
3.3 入海水沙年际变化 |
3.4 输沙对径流跨时间尺度的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口沉积动力特征时空差异 |
4.1 数据和方法 |
4.2 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1 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
4.2.2 粒度时空变化特征 |
4.3 沉积动力环境 |
4.4 沉积物粒径输移趋势 |
4.5 沉积动力特征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
4.5.1 沉积物粒度特征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
4.5.2 沉积动力环境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
4.5.3 沉积物输移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出汊河口水沙输运过程 |
5.1 数据和方法 |
5.2 低流量期水沙输运过程 |
5.2.1 低流量期水文动力特征 |
5.2.2 低流量期悬沙输移特征 |
5.3 高流量期水沙输运过程 |
5.3.1 高流量期水文动力特征 |
5.3.2 高流量期悬沙输移特征 |
5.4 水沙输运过程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
5.4.1 水文动力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
5.4.2 悬沙输移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口年际和年代际地貌演变 |
6.1 数据和方法 |
6.2 地貌演变时空分布规律 |
6.2.1 年际演变 |
6.2.2 年代际演变 |
6.3 地貌演变对河流水沙输入的定量响应 |
6.3.1 年际冲淤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
6.3.2 年际冲淤对径流年内分布的响应 |
6.3.3 年代际冲淤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6)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放射性核素研究 |
1.2.1 ~(210)Pb年代学 |
1.2.2 ~(137)Cs年代学 |
1.2.3 ~7Be研究与现状 |
1.3 淤泥质潮滩研究 |
1.3.1 淤泥质潮滩沉积机制研究 |
1.3.2 黄河三角洲潮滩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黄河流域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流路变迁 |
2.1.3 来水来沙 |
2.2 黄河三角洲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海洋动力环境 |
2.2.3 沉积物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伽马放射性核素测量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Y1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2 Y2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Y3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4 Y4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 ~(210)Pb分布规律 |
4.2.1 柱状样Y1的~(210)Pb分布 |
4.2.2 柱状样Y2的~(210)Pb分布 |
4.2.3 柱状样Y3的~(210)Pb分布 |
4.2.4 柱状样Y4的~(210)Pb分布 |
4.3 ~(137)Cs分布规律 |
4.3.1 柱状样~(137)Cs的垂直分布 |
4.3.2 柱状样的~(137)Cs面积活度 |
4.4 ~7Be分布规律 |
4.4.1 表层样的~7Be的垂直分布 |
4.4.2 表层样的~7Be面积活度 |
第五章 讨论 |
5.1 核素活度——深度曲线类型 |
5.1.1 ~(210)Pbex活度——深度曲线 |
5.1.2 ~(137)Cs活度——深度曲线 |
5.2 黄河三角洲潮滩现代沉积速率 |
5.2.1 黄河历年入海水沙及洪水事件 |
5.2.2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速率及准确性讨论 |
5.3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物记录的环境演变 |
5.3.1 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及反映的环境演变 |
5.3.2 黄河三角洲红粘层的的~(210)Pb、~(137)Cs指示及其形成机制 |
5.4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地貌的动态演化 |
5.4.1 风暴潮对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的影响 |
5.4.2 黄河三角洲潮滩的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黄河口现行入海流路的摆动规律及其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径流条件 |
1.2 海洋动力因素 |
1.3 断面的选取 |
1.4 数据来源 |
1)卫星影像图 |
2)三角洲水下地形数据 |
2 黄河现行入海流路的摆动规律研究 |
2.1 岸线的变化规律 |
2.2 口外水下地形的变化规律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径潮动力对流路冲淤变化的影响 |
2.3.2 径流条件对流路出汊摆动的影响 |
3 入海流路的变化趋势研究 |
3.1 入海水沙的锐减对流路变化的影响 |
3.2 入海流路的摆动趋势分析 |
4 结论 |
(8)黄河口淤泥质潮滩高程定量遥感反演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野外实测 |
1.2.2 遥感测量 |
1.2.4 水边线复合方法 |
1.2.5 黄河口潮滩研究现状 |
1.2.6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资料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2.1 温度 |
2.2.2 降水 |
2.2.3 风速风向 |
2.3 植被特征 |
2.4 海洋动力 |
2.4.1 潮汐和潮流 |
2.4.2 余流 |
2.4.3 波浪 |
2.4.4 近岸水体含沙量 |
2.4.5 海冰 |
2.5 新水沙形势 |
2.5.1 年际变化 |
2.5.2 年内变化 |
2.6 研究资料 |
2.6.1 影像数据 |
2.6.2 潮汐数据 |
2.6.3 野外实测资料 |
第三章 水边线提取 |
3.1 方法与原理 |
3.2 基于Landsat影像的水边线提取 |
3.2.1 NDWI水体指数提取 |
3.2.2 MNDWI水体指数提取 |
3.3 基于GF-1 影像的水边线提取 |
3.4 提取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边线高程赋值 |
4.1 Delft3D模型 |
4.1.1 生成网格和水深 |
4.1.2 模型运行 |
4.2 基准面转换 |
4.3 模型验证 |
4.4 高程赋值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反演结果与验证 |
5.1 反演结果 |
5.2 实测高程 |
5.3 Landsat影像的反演误差 |
5.3.1 DEM验证 |
5.3.2 实测点验证 |
5.4 GF-1 影像的反演误差 |
5.4.1 DEM验证 |
5.4.2 实测点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潮滩高程反演的结果应用 |
6.1 1996 -2014 河口区域的动态演变 |
6.2 1996 -2014 河口区域剖面分析 |
6.2.1 清水沟老河口剖面变化 |
6.2.2 现行河口剖面变化 |
6.3 1996 年和2014 年河口区域的坡度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地演变特征研究 |
1.2.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生态调查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遥感解译 |
2.3.2 PSR模型与Fuzzy-AHP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演变特征研究 |
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1.1 图像配准 |
3.1.2 数据去条带处理 |
3.1.3 图像裁剪 |
3.1.4 波段组合 |
3.2 水面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
3.2.1 南部区域水面面积变化特征 |
3.2.2 北部区域水面面积变化特征 |
3.3 植被覆盖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
3.3.1 南部区域植被覆盖面积变化特征 |
3.3.2 北部区域植被覆盖情况变化特征 |
3.4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3.4.1 湿地景观分类标准 |
3.4.2 湿地景观分类方法 |
3.4.3 南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4.4 北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演变特征研究 |
4.1 水面面积 |
4.2 植被状况变化分析 |
4.2.1 植物种类 |
4.2.2 群落高度 |
4.2.3 植被覆盖面积 |
4.3 土壤状况变化分析 |
4.3.1 表层土壤含水量 |
4.3.2 土壤含盐量 |
4.3.3 土壤有机质 |
4.4 水禽数量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 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构建判断矩阵 |
5.2.2 层次总排序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隶属度分析 |
5.3.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5.3.2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5.3.3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 |
5.4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
5.4.1 评价结果 |
5.4.2 压力分析 |
5.4.3 状态分析 |
5.4.4 响应分析 |
5.5 对策与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黄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回顾 |
2 研究目标 |
3 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
3.1 河口尾闾出汊过程及触发机制 |
3.2 变化环境下海岸形态对陆海动力的响应关系 |
3.3 多时空尺度河口流路演变混合模拟技术 |
3.4 河口流路水沙调配技术 |
4 重点研究内容 |
4.1 黄河口尾闾出汊的孕育过程及触发机制 |
4.2 黄河口流路演变过程的动力机制及流路稳定的指标体系 |
4.3 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 |
4.4 黄河口演变的多时空尺度混合模拟技术 |
4.5 清水沟流路水沙通量调配技术与示范 |
4.6 稳定百年的黄河口入海流路方案与治理措施 |
5 结语 |
四、黄河清水沟流路水沙组合和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宏观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D]. 姬泓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标准对陆地面积的影响[J]. 于守兵,凡姚申. 海洋地质前沿, 2021(02)
- [3]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演变特征研究[D]. 尤延锋. 浙江大学, 2021(06)
- [4]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汊河运用方案探讨[J]. 王开荣,凡姚申,韩沙沙,杜小康. 海洋科学, 2020(10)
- [5]黄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D]. 蒋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6]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D]. 宋莎莎. 南京大学, 2020(02)
- [7]黄河口现行入海流路的摆动规律及其趋势研究[J]. 黄李冰,窦身堂,余欣,谢卫明.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1)
- [8]黄河口淤泥质潮滩高程定量遥感反演技术研究及应用[D]. 苏国宾.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9]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杨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10]黄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综合治理研究[J]. 余欣,张原锋,于守兵,窦身堂,王万战. 人民黄河,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