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申请美国留学奖学金的因素

影响申请美国留学奖学金的因素

一、影响留美奖学金申请的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任慈[1](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李爱花[2](2020)在《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女科学家稀缺的话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女性作为未被社会充分挖掘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人力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欧美等很多国家已经将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上升到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竞争政策的战略高度。在社会和科学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女性在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和男性所占比例相差越来越小。然而总体上看,女性主要集中于科学界的底层,大量女性的科学潜能还是未被充分激发出来。科学女博士作为科学领域的高端人才,研究其成长和成才的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本文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研究对象,用生命历程的视角考察影响女性成为女博士科学家的社会因素。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和科学博士学位获得后的工作与成就是影响科学女博士生命历程的关键节点。本文以这四个节点为基础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成为科学女博士及发挥科学女博士科学潜能的社会影响因素。科学职业信念影响选择和追求科学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女性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依赖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和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从贤妻良母到职业女性的独立意识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别启蒙影响;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其科学天赋认可的影响;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科学及女科学家认同的影响。科学学士学位是进入科学职业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进入科学博士教育的基础。女性获得科学学士学位不仅需要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而且需要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女性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受到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和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的影响;女性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受到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和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入职学术工作的普遍要求。女性获得科学博士学位不仅需要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同样也需要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女性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受到个人争取、学校推荐和资金支持的影响;女性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受到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入职科学界尤其是学术工作领域,是做出科学贡献成为科学家的关键。女性成为科学家不仅需要获得科学职业而且需要做出科研成果。科学女博士获得科学职业受到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和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的影响;科学女博士取得科研成就受到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影响。纵观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的生命历程,发现女性在成为科学家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职业与家庭的选择,渴望成为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和对自己科学能力的自信是她们成功的关键,平等的性别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张仕欣[3](2020)在《中国留学生在法国跨文化适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法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法国进行学习和深造。中法两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如何克服文化差异,更好地融入法国社会将是他们留学生涯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次研究关注目前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在交际,学业以及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的跨文化适应情况,以自编量表和访谈的形式来探究他们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与面临的跨文化适应困境和影响因素。得到结果,(1)交际适应受到在法国留学的时长,语言水平和生活费来源途径的影响;(2)学业适应受到性别,年龄,院校类型,就读的学历水平,留法时长,花销范围,生活费来源,语言水平和生活适应水平的影响;(3)生活适应受到留法时长,生活费来源,花销范围和交际适应的影响。通过补充访谈可以看出,尽管留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各自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困难表现和应对表现。但是他们仍然是符合问卷调查的共性特征。本次研究总结了影响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留学时间,语言水平和经济支出与收入方面。最后研究对中国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法国的留学生活,完成学业提出了建议。

张家豪[4](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葛昀洲[5](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李杨[6](2018)在《中学生对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教学满意度研究 ——以昆明市外国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7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对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认可的同时提出了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资源逐渐丰富,教育的国际化视角也逐渐从高等教育领域向基础教育领域过渡,低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逐年增加。在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普通高中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正确的理解并定位普通高中教育中的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实现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全面发展,准确把握国际化教育的内涵,应成为学校发展教育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首要条件。同时,在国家实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云南省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凸显了国际化合作办学优势。自2010年以来,昆明地区的10所优质高中纷纷开办国际部,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输送对外交流学生2000余人。本研究以昆明市外国语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学校具有国际化合作办学的15个教学班级、228名中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五个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相关的测评,并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问卷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差异性分析及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还采用了访谈法对6名学生、3名教师代表和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学校国际化合作办学所提供的教学方面的满意度情况。研究的结果表明:目前学校国际化教学工作是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可的,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度最高,对于教学资源的满意度稍弱,学生由于性别、家庭所在地、生源类别、管理归属、年级和班级的不同,对教学满意度也会有不同的影响。从学生访谈中得知:学生对学校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总体的教学工作较为满意,但是学校还需要在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上加大投入,进一步的完善教学内容的设置,做好教学规划。研究最后还从学校管理、教学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学校国际化合作办学教学工作的相关建议。

张光润[7](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指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杨燕江[8](2018)在《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背负救亡图存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在边省云南的“教育长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已经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西南联大的成功与其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其管理模式的成功。本文基于原始档案发掘和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了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背景(环境)、要素、关系和特征,探讨了其实践效能、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具体而论,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有其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最大的背景和最重要的环境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的侵略和残暴行径激起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抗战救国激情,坚信了“南渡”的抱负和信念;云南自“重九起义”以来逐渐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产生了特殊影响;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以龙云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变动,为其管理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学术自由空间和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组织架构及资源要素上,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所依寄的组织系统架构包含了最高决策机构常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教授会两个参议机构(分权力机构),职能部门教务处、总务处、训导处三大处和独立设置的会计室,教学机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五个学院,还包括各临时专门委员会、研究所等机构。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常委”及教授群体构成的人力资源、办学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所需的财物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形成的时空资源,是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三大资源要素。为保障顺畅运转西南联大对外须处理好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云南地方政府这两对关系,对内则要处理好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保障内部组织机构间能构建起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校务委员会主掌行政事务、教授会专注学术事宜、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的运行机制。深入窥探,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综合体,特别在教职员与学生管理上多有创造。统而观之,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呈现出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机构负责人频繁更替带来管理与学术交互等显着特征。另外,制度、人、文化是穿插于整个管理模式间三个不可或缺的显着因子,自治精神对管理硬化的消解则是其独特本质的最直接体现。总体而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中,基于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制度,延续并创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管理经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该模式在杰出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服务地方需求和国防需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均取得了成就。有鉴于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对同样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大学仍然具有诸多启示:同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同样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郭景川[9](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张琳琳[10](2018)在《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外交、经贸、文化、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力支撑“中国梦”和“一带一路”建设。自1950年我国开始对外接收来华留学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留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做好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保障其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留学生工作中亟待突破的难点和重点,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关注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利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文本研究等几种手段,按照“寻找问题、分析根源、提出策略”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整体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归纳了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外经验,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划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目标和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价;分析了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对来华留学生、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来华留学生的管理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梳理了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发展历程,讨论了论文中应用的相关理论,为全文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通过实证调查和信息归纳,认为当前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在招生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及就业管理等四个维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来自高校留学生管理定位模糊、留学生招生标准过低、留学生培养职能弱化、留学生入学前学习准备不足等几个方面。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较为成熟的经验,结合前文分析结果,提出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并改善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第一,政府教育部门要持续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第二,教育部门及高校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一方面加强加快国际化办学脚步,一方面努力推进国际化人才中国就业;第三,高校要强化留学生学习氛围和留学生培养体系的建设;第四,高校要通过提升留学生管理人员服务能力,规范留学生校内管理,实施规范且人性化的留学生生活管理服务;第五,教育部门和高校要进一步建立激励留学生学习的机制。本研究虽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来华留学生管理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梳理和分析,有较为全面的取样范围和较大的样本数量,但受信息渠道所限,一定程度上样本数量仍然是不足的,削弱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策略提出的科学性,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二、影响留美奖学金申请的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留美奖学金申请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旨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一、“华人问题”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小结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小结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二、争夺人才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小结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二、选择留学生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
    1.1 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1.1.1 家庭的性别启蒙
        1.1.2 学校的性别启蒙
        1.1.3 社会的性别启蒙
    1.2 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
        1.2.1 个人对科学天赋的认可
        1.2.2 家庭对科学天赋的重视
        1.2.3 学校对科学天赋的肯定
    1.3 对科学职业的期望
        1.3.1 个人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1.3.2 家庭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1.3.3 学校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第二章 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
    2.1 进入高等科学教育大门
        2.1.1 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
        2.1.2 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
        2.1.3 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
    2.2 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
        2.2.1 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
        2.2.2 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
第三章 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
    3.1 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
        3.1.1 个人争取
        3.1.2 学校推荐
        3.1.3 资金支持
    3.2 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
        3.2.1 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
        3.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3.2.3 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
第四章 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后的工作与成就
    4.1 科学职业的获得
        4.1.1 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
        4.1.2 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
    4.2 科研成就的取得
        4.2.1 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
        4.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结语
附录 中国早期女博士名录(1918-195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中国留学生在法国跨文化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跨文化适应维度
        (三)跨文化适应的理论与模型
        (四)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五)海外中国留学生群体研究综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和框架
        (一)跨文化交际适应
        (二)跨文化学业适应
        (三)跨文化生活适应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对象和样本
第三章 问卷设计
    一、制定问卷
    二、信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三)因子分析
第四章 中国留法学生跨文化适应分析
    一、中国留法学生的特征、留学动机和留学期望
        (一)中国留法学生的现状
        (二)来法国留学的动机
        (三)来法国留学的目的
    二、中国留法学生交际适应研究结果
        (一)交际适应量表信效度检验
        (二)交际适应研究结果分析
    三、中国留法学生学业适应研究结果
        (一)学业适应量表信效度检验
        (二)学业适应研究结果分析
    四、中国留法学生生活适应研究结果
        (一)生活适应量表信效度检验
        (二)生活适应研究结果分析
    五、中国留法学生跨文化适应总结
        (一)交际适应
        (二)学业适应
        (三)生活适应
第五章 研究结论
    一、中国留法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
        (一)在法国生活的时间
        (二)经济收入
        (三)语言水平
        (四)生活开销
        (五)其他因素
    二、提高中国留法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建议
        (一)提高语言水平
        (二)积极寻求工作和奖学金机会
        (三)保障合理的经济收入和开支
        (四)选择适合的专业和院校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二) 具体建校工作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小结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一) 办学方针
        (二) 营建方面
        (三) 设备方面
        (四) 院系建制
        (五) 师资延聘
        (六) 校务行政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四) 经济问题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四) 社会服务工作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四) 护校运动
    小结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二) 成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5)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2.1.2 后学院科学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协同理论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3.1.1 历史起源
        3.1.2 发展阶段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3.1.6 特点与启示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3.2.1 历史起源
        3.2.2 发展过程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4.1.1 项目简介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4.1.3 项目特点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4.2.1 项目简介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4.3.1 项目简介
        4.3.2 项目机制分析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4.5.4 经验与启示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4.6.1 三种模式概况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5.1.1 指标设计过程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5.1.3 访谈调研设计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5.2.1 企业博士后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5.4.1 企业因素
        5.4.2 高校因素
        5.4.3 外界因素
        5.4.4 自身因素
        5.4.5 培养结果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学生对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教学满意度研究 ——以昆明市外国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基础
        (一)学校管理学
        (二)顾客满意度
        (三)教育评价
        (四)文化建设理论
    四、研究方法设计
        (一)研究内容及假设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问卷设计
        (五)访谈
    五、研究的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国际化合作办学
        (二)中学生
        (三)满意度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教学工作研究
        (二)关于学生满意度的研究
第三章 学校国际化合作办学教学现状
    一、学校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二、教学基本情况描述
        (一)管理模式
        (二)教学内容设置(课程设置)
        (三)教学方式与师资配置
        (四)教学效果
        (五)对外交流
第四章 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
    一、调查问卷样本情况
        (一)调查开展情况
    二、研究的对象
        (一)学生样本描述
    三、调查的工具
    四、学生问卷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检验(包括因子分析)
        (三)描述性分析
        (四)学生满意度各级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五)学生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五、访谈分析
        (一)学生访谈分析
        (二)教师访谈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果
    二、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各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制定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
        (三)加强教学与学生工作一体化进程
        (四)不断加强课程教学国际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
        (五)大力引进优质教师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六)不断改善学校教学资源环境,营造国际化教学氛围
        (七)合理构建教学评价机制,做好教学工作的监控与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关于民国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研究
        (二) 关于以“西南联大”为主体对西南联大本身的研究
        (三) 关于西南联大管理的研究
        (四) 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基本内容与结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背景论
    第一节 历史渊源:云南的革命传统与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一、云南省革命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渲染
        二、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第二节 地理环境:办学的地理区位与便利的科研条件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二、战时云南战略地位的增强和文教氛围的提升
    第三节 战事激发:三大学的忍辱内迁与抗战必胜的信念
        一、国民政府对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战时内迁部署
        二、日军惨无人道轰炸所激起的知识分子抗战到底的决心
        三、北大、清华、南开“南渡”的抱负及发奋图强的信念
    第四节 政治氛围: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关系变动形成的管理空间
        一、龙云与蒋介石间复杂关系演变为西南联大管理创造中间地带
        二、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相互角力为西南联大管理赢得宽松环境
    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要素论
    第一节 机构设置——西南联大组织系统构架
        一、西南联大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二、西南联大的主要职能部门设置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主体院系设置
        四、西南联大的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三常委”及教授群体
        一、西南联大管理中“三常委”领导特质
        二、西南联大管理中教授群体特点的分析
    第三节 财物资源——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
        一、西南联大的经费预算及主要来源
        二、西南联大的师生规模及维系成本
        三、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及图书仪器
    第四节 时空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
        一、时间资源:西南联大各机构负责人管理时间分析
        二、空间资源:对昆明、蒙自、叙永校址选择的考量
    小结
第三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关系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一、西南联大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系
        二、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西南联大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关系
        一、共同开展教师聘用:混搭式的教师人事编制
        二、共同承担教师薪酬:互助式的教师薪酬发放
        三、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分类管理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关系
        一、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
        二、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分掌日常行政和学术事务
        三、教务、总务、训导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
        四、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
    第四节 “学校-教授-学生”三重关系构建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严管与关怀并举
        二、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关照并用
        三、学校与教授的关系:救济与支持并行
    第五节 学生学术与社会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二、以国防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三、多层次的学生社会调研安排
        四、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的规范
    小结
第四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特征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产生形式
        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继承性
        二、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显着特征
        一、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
        二、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
        三、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
        四、机构负责人管理与学术工作的交互
    第三节 “制度—人—文化”的有机统一
        一、制度设计:规范的精细管理
        二、人的作用:积极的能动因素
        三、文化创设:自由氛围的营造
    第四节 自治精神消解管理的硬化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过度干预及其负效应
        二、西南联大源自传统维护自治的内生动力
        三、西南联大自治精神保护主动性与创造性
    小结
第五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价值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
        一、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效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效
        三、西南联大的社会服务贡献
        四、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创新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
        一、在历史的转型中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二、在管理中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变革
        三、在大学坚持学术为志业的本真追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书信往来
        二、学术交流
        三、工作交往
        四、社团活动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高校留学生管理研究综述
        (二)国内高校留学生管理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及目标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概念界说
        (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含义
        (二)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概念
        (三)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概念
    二、霍氏文化理论视角下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政治援建时期(1950-1977年)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8-1989年)
        (三)深化改革时期(1990-至今)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需要理论
        (二)学生参与理论
        (三)Z理论
第二章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状况调查
    一、调查的总体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的构成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三)访谈调查实施
    二、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调查结果统计
        (一)调查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对留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三)对高校来华留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第三章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生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二)高校留学生教育资源利用率低
        (三)招生宣传力度疲软
        (四)招生专业分布失衡
    二、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
        (二)人才培养方式难以满足当前需要
        (三)教学管理信息获取难
    三、生活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留学生与管理人员交流难
        (二)留学生办事难
        (三)留学生生活指导少且信息获取难
        (四)留学生管理制度落实难
    四、奖学金及就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留学生奖学金既少又难获
        (二)留学生中国就业难
第四章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归因
    一、留学生管理定位模糊
        (一)文化自信不足约束留学生教育
        (二)总体目的不统一影响留学生培养
        (三)管理定位不明限制留学生教育发展
        (四)配套政策不全制约留学生培养
    二、留学生招生标准过低
        (一)招收考核政策宽松
        (二)排名心态与利益驱动
    三、留学生培养职能弱化
        (一)管理理念落后
        (二)管理渠道不畅
        (三)培养质量监管不足
        (四)管理人员跨文化意识欠缺
    四、留学生入学前学习准备不足
第五章 高校留学生管理经验的国际借鉴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
        (一)留学信息供给充分
        (二)录取标准严格
        (三)奖学金政策完善
        (四)留学生实习渠道通畅
    二、法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
        (一)强化留学生生活保障
        (二)多手段助力招生
        (三)留学生服务全面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
        (一)积极完善留学生教育法律法规
        (二)多重教育质量监督机制
        (三)多样的奖学金资助制度
        (四)重视教师培训
    四、英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
        (一)成熟的预科教育
        (二)有针对性地新增奖学金项目
        (三)高校教职工国际化程度高
        (四)严格留学生教学秩序管理
        (五)放宽留学生就业要求
第六章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的策略构想
    一、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政策
        (一)设定严格的来华留学生准入制度
        (二)提升各相关利益群体对高校留学生教育的认知
        (三)组织开展高校留学生教育综合评价工作
        (四)创新招生宣传方法
    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一)加强国际化办学
        (二)推进国际化人才就业
    三、强化学习氛围和培养体系建设
        (一)创设学习汉语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留学生教学管理建设
        (三)提高留学生教师队伍水平
        (四)构建灵活畅通的沟通渠道
    四、实施规范且人性化的生活管理
        (一)提升留学生管理人员服务能力
        (二)规范留学生校内管理
    五、建立激励留学生学习的机制
        (一)健全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
        (二)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调查问卷(教师用)
    二、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调查问卷(留学生用)
    三、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状况访谈提纲(管理人员用)
    四、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状况访谈提纲(留学生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四、影响留美奖学金申请的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D]. 李爱花. 山西大学, 2020(12)
  • [3]中国留学生在法国跨文化适应研究[D]. 张仕欣.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中学生对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教学满意度研究 ——以昆明市外国语学校为例[D]. 李杨. 云南大学, 2018(01)
  •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8]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D]. 杨燕江. 云南大学, 2018(09)
  • [9]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 张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影响申请美国留学奖学金的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