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草原荒漠化现状、成因及防治措施

科左后旗草原荒漠化现状、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科左后旗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荣,周建,徐艳,陈竞元[1](2021)在《基于地学规律的科尔沁沙地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方法》文中指出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曾是科尔沁大草原,现在是农牧交错区,该区的土地利用关系到生态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该区域"坨甸相间"地貌特点造成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通过卫星影像数据解译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与土壤图进行叠加,获得了显性沙地和隐性沙地数量与分布信息。首先保留耕地以外的其他地类,再利用卫星影像数据反映不同降水年型耕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偏欠水年NDVI低于平均值的耕地退耕还草,消除这些耕地的冬春沙化风险,以进行土地利用布局调整。这种直接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耕地的NDVI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的方法,十分简单实用。本文还根据地貌和沙地降水入渗快的特点,提出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不同但与区域地理环境相吻合的农田整治模式,即利用自然沙丘作为区域风沙防护工程,土地开发不做大平整,不修建灌溉系统,发展雨养农业。以上根据区域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土地利用布局和确定农田开发建设模式,可将农业生产与荒漠化防治和谐结合在一起,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萨如拉[2](2020)在《脆弱性条件下浩特阿寅勒集体金融资本的响应研究》文中认为对牧区来讲,生境脆弱性是个难题,表现在于干旱少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缺乏、植被条件较差、地形地貌复杂等。千百年以来,面对生境脆弱性,牧区坚持经营着“五畜”畜牧业。牧区金融体系相对欠发达,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满足不了“牧户阿寅勒”“浩特阿寅勒”的融资和资金需求。面对脆弱的生境条件,同时适应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市场化,“浩特阿寅勒”之间畜牧业生产、金融、劳动方面相互合作、彼此协助、互相支持功能和行动显得更加紧迫而且比较可行。“浩特阿寅勒”是牧区的基本生产单位,也是社会结构,可认为类似于家庭、小组、村落社区,但是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阿拉善左旗和科左后旗为例,以脆弱性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集体行动理论与演化经济学为基础,研究生境脆弱性条件下牧区“浩特阿寅勒”集体金融资本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分析5个旗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畜牧业发展。其次利用层次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气候因子、地形地貌、水源因子、植被因子、土壤因子五个指标体系构建了生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并对5个旗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宏观分析结果并结合在5个牧业旗162个“浩特阿寅勒”的实地调研信息和数据,面对生境脆弱性“浩特阿寅勒”集体金融资本如何做出响应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阿左旗和锡市属于轻度脆弱性地区;苏尼特左旗和科左后旗属于中度脆弱性地区;重度脆弱性地区是阿巴嘎旗。“浩特阿寅勒”集体金融资本决定于公共草场面积、固定资产、债务和经营性收入,其中公共草场和经营性收入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舒心心[3](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在扬弃以往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着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转型,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荒漠化蔓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产力丧失、资源体系破坏和经济贫困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是生态失衡的恶劣结果,是由生态脆弱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交织作用所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原荒漠化进程加剧,致使曾经“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的科尔沁草原逐渐沦为科尔沁沙地。当前,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的科尔沁沙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摆脱生态困境、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艰巨课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反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探究其成因,寻求实现其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进行研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探索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方法,有机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挖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寻求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具体研究,深入了解科尔沁沙地生态恶化的现状,分析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以及开展生态治理面临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丰富经验,进而提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探寻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的具体路径。论文是由绪论和四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至第四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结合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荒漠化历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寻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理论与科尔沁沙地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据,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3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率先在全国四大沙地中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中心主义、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为摆脱生态治理困境,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观念、法制、心理、人口等多个视角探寻科尔沁沙地生态危机的成因,从而为提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有效的路径奠定基础。第4章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较早地品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苦果,经济社会发展深受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居民生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生态实践,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经典范例,对于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5章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探究。这一章是论文写作的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通过采取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制度、健全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生态公民、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具体途径,推进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持续良性逆转,再现天蓝、地绿、风轻、水净的美丽图景,实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结语。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实践创新。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继续努力推进沙地生态良性逆转,构筑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朱永华[4](2019)在《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中国乃至全球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诸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生态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植被变化及其与水问题间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受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与气候条件等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区域水循环也随之发生改变,使得植被变化与生态水文之间普遍存在着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是我国半干旱地区典型农牧交错带,是一个空间上农牧并存,时间上农牧交替的广阔区域。近几十年来,地下水超采、地表水干涸、植被退化和沙漠化等不断加剧,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对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1980~2015年间的植被演变和生态水文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模型模拟等方法,监测和分析了变化环境下区域生态水文特征,解析了研究区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植被变化等时空演变过程及规律,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估,揭示了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和规律,应用多源遥感资料进行水资源反演模拟,探索区域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水文条件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以及植被变化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响应关系,分析了变化环境下植被演变的生态水文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植被种类锐减,植被群落斑块化趋势严重,处于群落演替的早期向中期发展的过程中。在区域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区生态水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对植被逆向演替产生促进作用,草原类型演化过程为:草甸草原、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向荒漠草原、草甸草原、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转变,体现在植被群落演化过程为:从松属、篙属、栎属、黎科、莎草科、禾本科向篙属、松属、黎科、禾本科、莎草科、栋属演化,继而向篙属、藜科、松属、栎属、禾本科、莎草科演化,进一步向篙属、黎科、莎草科、松属、禾本科、麻黄属演化,直至现状的篙属、黎科、莎草科、禾本科群落构成。(2)研究区年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在时间序列上呈微小波动上升的趋势,变化率为0.004/yr,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素。在时间尺度上,降水(P)与气温(T)是NDVI变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且P对于T对于NDVI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在空间尺度上,植被NDVI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综合作川的结果,其中人类因素驱动影响增加显着。(3)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持续显着增加,对区域NDVI影响较为明、显,草地受影响较耕地更为突出,显现出从非地带性草甸植被向地带性典型草原植被的演替过程。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逐渐在区域中部形成两个较大的地下水开采漏斗,人类活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则为次要因素。(4)基于不同GRACE卫星数据所反演的不同尺度研究区总水资源储量(TWS)与地下水储量(GW)的变化值在时间序列上均呈波动下降趋势,空间尺度上异质性明显,JPL数据反演结果更能反映研究区水资源量时空变化特征。(5)构建了区域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型,二种模型估算的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精度均不够理想,其中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相对较好,该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基本上可用于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的预测预报。终上所述,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1951~2015年期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土地利用向灌溉种植农业发展规模较大,大量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致使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地表径流减少甚至断流,TWSC值在时间序列上均呈波动下降趋势,致使部分区域出现土壤沙化和草原退化植被逆向演替的现象;虽然年NDVI在时间序列上呈微小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其空间分异性较强;地下水埋深持续显着增加,对NDVI影响较为明显;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较好模拟了地下水埋深变化过程和趋势,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植被空间分异和生态水文条件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王璐,徐艳,刘庆[5](2018)在《土地整治中的基于边际耕地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探索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是发展必然。以往边际耕地的认定常与土地经济挂钩,但有大量未满足经济学中边际耕地概念的土地,在利益驱使下逐渐成为土地开发整治的主战场。但盲目开荒造田,忽视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背道而驰。本研究以位于半干旱沙区的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将边际耕地的概念扩展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范围,建立基于海拔、降水量、地下水可开采规模、土壤类型的诊断体系,运用限制因子法识别研究区资源约束性边际耕地,研究结论为研究区资源约束性边际耕地的面积为50109.906公顷,占全旗总面积的4.36%,零碎分布于朝鲁吐镇、努古斯台镇、甘旗卡镇、茂道吐苏木、阿都沁苏木、海鲁吐镇等11个镇(苏木),并判断得出各地区边际耕地最主要的约束因子。研究成果为后续边际耕地的研究形成基础资料,为今后土地整治提供更为细致的范围选择。

张寒冰,高阳,崔艳智[6](2019)在《基于风沙防治的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典型的半干旱沙区,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土地退化严重,土壤风蚀程度较强,有针对性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助于农牧交错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修正风蚀方程(RWEQ)模拟科左后旗的风蚀状况,并结合CA-Markov模型和当地风蚀状况及区域相关规划,设定了延续现有发展态势的历史发展情景、在全区域内开展风蚀治理的全域治理情景和依照区域风蚀特征实施治理的分区治理情景3种未来可能的发展情景,基于Dyna-CLUE模型模拟各情景下科左后旗202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①2010年科左后旗的平均风蚀量为33. 86 t/(hm2·a),风蚀程度较为严重,并且具有明显的西高东低的空间差异.②采用Dyna-CLUE模型模拟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果的Kappa指数达0. 921,模拟效果良好.③与2010年相比,历史发展情景下,2020年科左后旗荒漠化趋势更加严重,未利用地面积将增加33. 76%,草地退化明显;全域治理情景下,风沙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70. 30%的未利用地得到治理,其中分别有32. 32%和32. 52%转化为林地和草地,水域也得到一定恢复,面积将增加5. 01%;相比于全域治理情景,分区治理情景下高风蚀地区有更多的未利用地得到治理,低风蚀地区耕地面积将增加4. 68%,进行风沙治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耕地.研究显示,Dyna-CLUE模型在我国农牧交错区具有较好的土地利用格局的模拟能力,采取积极的风沙防治措施可以大幅提高当地的林地和草地面积,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区域治理政策在进行风沙治理的同时也可有效地保护耕地.

周建[7](2017)在《基于遥感的半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特性与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方法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半干旱沙区具有发生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同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加剧荒漠化。本文以位于半干旱沙区的内蒙古科左后旗为例,在分析了半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揭示了半干旱沙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其变化,并阐述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了种植业的稳定性及其荒漠化风险;研究了不同地形部位的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土壤水分的差异。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左后旗宏观与微观的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主要的研究结论是:(1)半干旱沙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依靠自然降水,在丰水年、偏丰水年、平水年,农作物生长能够获得一定的粮食产量,这是农牧交错区形成的水资源基础,也是该地区"广种薄收"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但是,在偏欠水年、欠水年,作物生长受到水分胁迫严重,无结构抗蚀性差的沙性土壤和冬春的大风天气使得该地区土地,特别是植被覆盖度低和裸露的土地易风蚀沙化。(2)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表明,自然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和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共同决定了科左后旗基本稳定的、空间分异明显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即自东向西,依次出现耕地面积加权重心、林地面积加权重心、草地面积加权重心;草地是研究区主导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水分条件好的土壤被优先用于农牧业,与科左后旗的气候、地形、农牧业经济相适应;但风沙土上的耕地所占比例大说明科左后旗土地利用并不合理,荒漠化风险大;科左后旗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且变化耕地主要发生在风沙土和草甸土上,发生在风沙土上的变化耕地荒漠化风险很大。(3)半干旱沙区在自然降水量较多或者正常的年份使得旱作农业有一定的粮食产量,在此情况下,人地关系的变化和政策使得科左后旗在新中国成立前 已经成为农牧交错区,解放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工业化进程缓慢和"以粮为纲"的政策,使得科左后旗的土地被大面积并垦,同时荒漠化严重。进入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但是,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牧业经济以及政府"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使得农民尽可能地扩大耕地面积,政府也有组织的补充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在变化中呈增加的趋势。(4)利用MODISNDVI数据研究玉米生长期不同降水情况下玉米的生长状况,表明,玉米生长期降水的变异性大,且不同降水情况下玉米生长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反映出半干旱沙区种植业的不稳定性,进一步证明了当地"广种薄收"的土地利用方式,但存在荒漠化的风险。(5)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以反映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土壤水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沙区坨甸相间的微地形导致水分再分布,即随着相对地势的升高,土壤水分条件在逐渐变差。随着相对地势的升高,耕地作物生长状况逐渐变差,而草地呈现先变差后变好的趋势。因此,半干旱沙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依据水分的微地形分异进行合理布置。(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科左后旗水资源特点、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玉米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即科左后旗东部地区保持以农为主的土地利用格局,西部地区保持以草地为主的土地利用格局;依据半干旱沙区水分地形分异,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微观布局,即在地形最高处应当保育耐旱灌草,以发挥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在地形低且有沥涝风险的区域,可以种植耐涝的水稻,如种植玉米,应适当修建排水设施;在地形位于中间的区域,应通过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加强灌溉、防护林等耕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该地形部位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以避免该地形部位土地利用/覆被的频繁转换,实现该地形部位稳定的粮食生产和荒漠化的防治。最后,对基于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进行了探讨。即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与土壤数据、NDVI代表的不同降水年份的玉米生长状况、遥感影像反演的地表温度反映的植被生长状况等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基于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李金亚[8](2014)在《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文中认为荒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荒漠化多发生于发展落后、气候环境恶劣的草原区。作为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全球面积第二大的草地资源,对中国来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和草地退化形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这些政策、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荒漠化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治理工程实施前后荒漠化的发展变化差异。对荒漠化进行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目的不明确、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且多为定性或间接性指标,特别是针对草原沙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少,忽略草原类型差异以及基于遥感技术的指标体系发展不足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收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科尔沁沙地为例,结合研究区草原类型等特征,建立适合于研究区的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覆盖研究区的1985年、1992年、2001年以及2013年四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进行草原沙化等信息提取,深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及掩膜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角度对草原沙化进行研究,能够在获取草原沙化信息的同时,得出沙地的转入来源及转出方向,有利于分析草原沙化过程,研究其驱动因素。在对草原沙化信息提取之前,首先基于各种植被指数、穗帽变换、光谱混合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对研究区其他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层识别、提取、掩膜,在有效提高地物提取精度的同时,有利于突出研究重点,减少草原沙化信息提取的复杂性,提高解译精度。2.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指标的挑选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并与裸沙面积百分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容易高估草原沙化程度较轻或未沙化区域,且高估程度与土壤面积百分比呈正比关系,总体精度仅59.38%,而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评价则可有效避免这种问题,总体精度达80.99%,两种指标只是在土壤面积百分比越接近0的区域才趋于一致。本研究以裸沙面积百分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沙化特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像元分解法作为获取裸沙面积百分比的主要方法。3.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特征科尔沁沙地西南部集中了科尔沁主要中、重度沙化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特别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乌兰镇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教来河以西,三线构成的三角地带聚集了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中、重度草原沙化草地,特别是重度沙化草地。轻度、中度及重度沙化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及3%,三者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在研究时段内,轻、中、重三级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沙化草地变化拐点在1992年,重度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变化拐点在2001年。总体上,科尔沁草原沙化状况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趋势,19851992年间为发展(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增长率达5.91%),19922013年间为逆转,且逆转速度在20012013年间最快(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减少率在19922001年为0.51%,在20012013年为2.92%),时空变化上,翁牛特旗东北部、奈曼旗以及库伦旗北部是草原沙化动态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4.驱动力上,本文研究时段内,科尔沁沙地暖干化趋势明显,且科尔沁沙地年内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冬春两季风大水少,所以气候背景上不利于草地沙化的逆转。人为因素上,人口、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20022011年间,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牲畜存栏量增长迅速,但是,经本文监测显示,科尔沁沙地1992年2001年,已呈现逆转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3年间,逆转面积及逆转速率均较大,说明一些生态保护及恢复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地沙化逆转。另外,经因子分析可知,在19872000时段内,人为干扰是研究区草原沙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在20012012年,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沙化影响相近,人为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陈芳淼[9](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认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孙万仙[10](2010)在《近20年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人文驱动机制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东段,是典型的环境变化敏感区,但是相对于我国其他沙漠或沙地来讲,这里年降水量较多,气温也较低,自然条件较优越。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放牧以及不正确的政策导向等原因,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沙漠化发展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沙漠化呈现了发展——再发展的严重扩展过程,但进入21世纪初,沙漠化又出现了明显的逆转现象,一些相关的研究结论表明:自然背景亦不是其主要的原因,而同期的人为干扰却在增强,最为明显的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因此本文继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土地沙漠化的人类活动的因子进行研究,同时为沙地的生态恢复和人类的适应生存提供依据。本论文选取了科尔沁典型区之一---科左后旗为研究样点,利用该研究区1989年、2000年、2007年LANDSAT-5 TM影像、1989-2007年气温降水及大风日数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研究区沙漠化现状和动态变化,探讨了沙漠化变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式(PRA),基于农牧户访谈的基本信息以及人口、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引起研究区沙漠化土地变化差异的人类驱动力进行对比性研究,并通过选取适当的人类驱动力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人类驱动力因子所引起的土地沙漠化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近20年科左后旗沙漠化土地时空变化情况沙漠化土地变化的时间分布格局是:1989年到2007年,其中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225km2、3013 km2,其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减少了1.19%、26.25%;而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和未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819 km2、1419 km2,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了15.84%和12.36%,呈现出明显的逆转趋势。沙漠化土地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沙漠化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本旗的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和南部浅丘甸农林牧区;轻度沙漠化分布比较广泛,几乎遍布全区域。近20年,轻度降低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沿辽平原农业区,强烈降低的区域比较少,只有零星分布。2、近20年科左后旗的自然背景分析80年代,降水量较多、气温较低、大风日数相对较少。90年代相对于80年代,降水量降低,而气温则升高,大风天数在1991~1995年间达最高,1996~2000年稍有下降,但幅度不大。2000年之后,降水持续在减少、气温持续在升高,大风天数却明显减少。3、科尔沁人文驱动机制分析近20年,人类驱动因子对土地沙漠化变化的影响要大于自然因素。影响土地沙漠化变化的人类驱动因子主要有总人口、人均GDP、农牧民纯收入、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国家政策等。而其中国家政策的作用较为突出,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何时,国家政策因素直接决定了土地沙漠化变化的方向,不合理的政策直接导致耕地的盲目扩张、草地减少和沙地增加;而合理的政策则使土地沙漠化发生了逆转。社会经济、农村技术、农民文化素质等对土地沙漠化变化影响也很显着。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必然导致滥垦草地,滥伐林地;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技术的进步,可使农民能够摆脱仅靠扩大耕地获取经济收益的恶性循环,国家有关保护耕地、改善环境的政策和法令才能得以顺利实施。4、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制止滥采滥伐,有效控制牲畜数量、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科左后旗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左后旗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学规律的科尔沁沙地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域和数据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地形部位的土壤水分状况
    2.2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的地学条件
    2.3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资源调查技术
        2.3.1 显性沙地与隐性沙地的调查技术
        2.3.2 基于遥感的不稳定耕地调查技术
    2.4 基于地学规律的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
        2.4.1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4.2“轻整治”思维的农田工程设计
3 讨论
4 结论

(2)脆弱性条件下浩特阿寅勒集体金融资本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1.5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脆弱性理论
        2.1.2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2.1.3 “浩特阿寅勒”集体机制
        2.1.4 演化经济学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集体经济与集体金融资本
        2.2.2 三个“阿寅勒”
        2.2.3 响应
    2.3 文献综述
        2.3.1 生态环境脆弱性
        2.3.2 牧区集体经济
        2.3.3 可持续生计研究
3 概述生境条件与畜牧业发展
    3.1 生境条件
    3.2 畜牧业发展
        3.2.1 社会经济状况
        3.2.2 畜牧业生产状况
4 生境脆弱性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指标体系的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生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4.2.1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4.2.2 评价方法
    4.3 生境脆弱性指数(EVI)的计算
    4.4 评价结果
5 牧区集体金融资本的响应分析
    5.1 样本的选取
    5.2 调查问卷的结果
    5.3 被调查者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感知
    5.4 模型构建
        5.4.1 研究框架
        5.4.2 理论分析
        5.4.3 模型设定
        5.4.4 变量的选择和设置
    5.5 模型估计结果
        5.5.1 描述统计结果
        5.5.2 模型估计结果
        5.5.3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与未来预测
    6.1 结论
    6.2 未来预测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
    2.1 科尔沁沙地概况
        2.1.1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2.1.2 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2.1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力
        2.2.2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3 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2.3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2.3.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生态伦理思想
        2.3.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第3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十八大以来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
        3.1.1 草原沙化治理呈现良性逆转
        3.1.2 初步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
        3.1.3 探索形成多样化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3.1.4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2.1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3.2.2 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3.2.3 经济中心主义观念严重
        3.2.4 管理不善与制度缺失
    3.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3.3.1 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
        3.3.2 过度利用土地的经济活动
        3.3.3 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因素
        3.3.4 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制约束
        3.3.5 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垦
        3.3.6 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第4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4.1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问题及治理经验
        4.1.1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4.1.2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
        4.1.3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约束
        4.1.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1.5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4.2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4.2.1 开展绿色运动,增强环保意识
        4.2.2 推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4.2.3 加强制度建设,推行环保政策
        4.2.4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4.2.5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第5章 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对策探究
    5.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
        5.1.1 确立有机整体论世界观
        5.1.2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5.1.3 确立生态化思维方式
    5.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建设
        5.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树立环保政绩观
        5.2.2 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5.2.3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生态公民
    5.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5.3.2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5.3.3 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5.4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治理良性发展
        5.4.1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5.4.2 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5.4.3 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生态治理执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多源卫星数据在生态水文研究中应用
        1.2.2 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的研究进展
        1.2.3 区域植被生态水文规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目的和目标
    1.4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概括
    2.2 研究区气候特征
        2.2.1 降水
        2.2.2 气温
        2.2.3 风速及日照时数、相对湿度
    2.3 研究区水文特征
        2.3.1 径流量
        2.3.2 蒸发
    2.4 研究区土壤植被特征
    2.5 研究区社会经济特征
3 植被调查及其动态分析
    3.1 天然植被群落调查与分析
        3.1.1 采样点布设与调查取样
        3.1.2 样品测定与分析方法
    3.2 植被群落演替过程
        3.2.1 植被群落演化过程考证
        3.2.2 植被群落历史调查分析
        3.2.3 植被群落现状调查分析
    3.3 植被群落演替分析
        3.3.1 研究区植被演替方向
        3.3.2 植被演替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植被指数及其驱动力分析
    4.1 植被指数动态变化
        4.1.1 数据与方法
        4.1.2 NDVI变化分析
    4.2 气候变化分析
        4.2.1 数据与方法
        4.2.2 降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4.3 植被指数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4.3.1 时间尺度响应关系
        4.3.2 空间尺度响应关系
        4.3.3 驱动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水资源变化及其与植被演化耦合影响分析
    5.1 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分析
        5.1.1 数据与方法
        5.1.2 地下水埋深特征变化分析
    5.2 LUCC时空变化分析
        5.2.1 数据与方法
        5.2.2 时空特征分析
    5.3 地下水埋深变化与LUCC响应关系
        5.3.1 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
        5.3.2 耦合分析
    5.4 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因素识别
        5.4.1 数据与方法
        5.4.2 典型区地下水埋深与降水特征分析
        5.4.3 突变年份确定及突变特征分析
        5.4.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贡献
        5.4.5 典型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
    5.5 水资源与植被演化响应关系
        5.5.1 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响应关系
        5.5.2 植被指数与LUCC响应关系
        5.5.3 LUCC环境下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
        5.5.4 不同植被类型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反演
    6.1 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6.1.1 数据与方法
        6.1.2 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6.1.3 空间变化分析
    6.2 GLDAS水文模型数据分析
        6.2.1 数据与方法
        6.2.2 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6.2.3 空间变化分析
    6.3 地下水资源量时空变化分析
        6.3.1 数据与方法
        6.3.2 基于GRACE卫星数据反演地下水储量变化分析
        6.3.3 基于观测井反演地下水储量变化分析
    6.4 区域水资源变化分析及其与NDVI响应关系
        6.4.1 水文因子变化分析
        6.4.2 水文因子与NDVI响应关系
    6.5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拟
    7.1 模型构建
        7.1.1 模型因子选取
        7.1.2 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型构建
    7.2 模型误差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基于风沙防治的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RWEQ
    2.2 基于风蚀强度分区的Dyna-CLUE模型
        2.2.1 供给驱动模块
        2.2.2 邻域驱动模块
        2.2.3 土地供给限制模块
        2.2.4 其他限制模块
        2.2.4. 1 土地政策限制
        2.2.4. 2 基于风蚀强度的区域限制
        2.2.5 情景设置
    2.3 数据来源
3 结果与讨论
    3.1 科左后旗土地利用模拟精度检验
    3.2 基于风蚀强度的科左后旗风沙治理分区
    3.3 模拟结果分析
        3.3.1 历史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3.3.2 全域治理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3.3.3 分区治理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3.3.4 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比较
        3.3.5 分区防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4 结论

(7)基于遥感的半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特性与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方法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半干旱区
    2.2 北方农牧交错区
    2.3 沙区
    2.4 半干旱沙区
    2.5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分析
    3.1 科左后旗地理位置
    3.2 基于降水量的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
    3.3 基于地形的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
    3.4 基于土壤的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
    3.5 基于风速的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
    3.6 基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资源特点
    3.7 小结
第四章 2001-2013年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其变化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分析
    4.3 基于土壤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分析
    4.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半干旱沙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农牧交错区形成机制分析
    5.3 2001-2013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机制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半干旱沙区种植业稳定性及其荒漠化风险分析
    6.1 数据与研究方法
    6.2 1980-2013年玉米生长期降水型划分
    6.3 不同降水型下耕地玉米生长状况分析
    6.4 基于不同降水型玉米生长状况的土地荒漠化风险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地表温度的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生长及土壤水分差异研究
    7.1 数据与研究方法
    7.2 各土地利用履被类型的地表温度
    7.3 不同地形部位耕地生长状况及其水分条件分析
    7.4 不同地形部位草地生长状况及其水分条件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半干旱沙区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
    8.1 半干旱沙区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涵义
    8.2 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演变
        1.2.2 荒漠化的评价指标发展
        1.2.3 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民族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3.1.1 数据源的选择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第四章 草原沙化指标的选取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4.1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1.1 野外考察
        4.1.2 建立解译标志
    4.2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草原沙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分类系统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5.1 非草地类别的提取及掩膜
        5.1.1 耕地的提取
        5.1.2 林地的提取
        5.1.3 水体的提取
        5.1.4 盐渍化的提取
        5.1.5 掩膜
    5.2 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2.1 LSMM 简介
        5.2.2 LSMM 端元的选取
        5.2.3 LSMM 技术流程
        5.2.4 LSMM 分类结果
        5.2.5 LSMM 精度评价
    5.3 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4 对比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6.1 科尔沁沙地总体状况分析
        6.1.1 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面积统计特征
        6.1.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6.1.4 转移矩阵
    6.2 典型旗县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6.2.1 奈曼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2 翁牛特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3 科尔沁左翼后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4 彰武县、康平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5 通榆县、双辽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6 总结
第七章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草原沙化驱动力分析
    7.1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期
    7.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自然成因
        7.2.1 物质基础
        7.2.2 气候变化
    7.3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人为因素
        7.3.1 人口增长及草地开垦
        7.3.2 过渡放牧
        7.3.3 政策因素
    7.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7.5 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10)近20年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人文驱动机制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科尔沁沙地选取的典型性
    1.3 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科左后旗的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流程
4 科左后旗近20 年沙漠化土地变化
    4.1 2007 年科左后旗沙漠化土地现状
    4.2 科左后旗近20 年沙漠化土地动态分析
5 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自然背景分析
    5.1 降水变化
    5.2 气温变化
    5.3 大风日数变化
6 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人文驱动机制分析
    6.1 人文驱动因子的简介
    6.2 因子筛选
    6.3 可量化因子分析
    6.4 不可量化因子—政策因子
7 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7.1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
    7.2 制止乱采乱伐,有效控制牲畜数量
    7.3 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7.4 政策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
8 结论、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科左后旗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学规律的科尔沁沙地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方法[J]. 张凤荣,周建,徐艳,陈竞元. 地学前缘, 2021(04)
  • [2]脆弱性条件下浩特阿寅勒集体金融资本的响应研究[D]. 萨如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D]. 舒心心. 吉林大学, 2019(11)
  • [4]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D]. 朱永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土地整治中的基于边际耕地识别研究[A]. 王璐,徐艳,刘庆. 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201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6]基于风沙防治的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J]. 张寒冰,高阳,崔艳智. 环境科学研究, 2019(06)
  • [7]基于遥感的半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特性与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方法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D]. 周建.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8]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10]近20年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人文驱动机制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D]. 孙万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科左后旗草原荒漠化现状、成因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