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报纸发展的影响

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报纸发展的影响

一、试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报纸发展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常江,黄文森,杨惠涵,刘璇[1](2022)在《数字新闻学的崛起:2021年全球新闻学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文采用自动化内容分析方法,对2021年度全球新闻学研究做出全面的综述,尝试以此为基础归纳新闻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总体而言,数字新闻学新范式的崛起显着地推动了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体现出了三种基本趋势。第一,新闻学研究正逐渐超越技术工具论的视角,而融入了更多思辨逻辑,体现出了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学思维日益深入的影响。第二,对"以数字为背景"的新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是新闻学研究最具理论活力的范畴,印证了数字新闻学在理念上对经典新闻学,尤其是新闻社会学范式的延续。第三,现有的新闻学研究体系对规范理论的探讨是不充分的,数字新闻伦理研究尚未很好地融入数字新闻学的一般性理论体系,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茂国[2](2021)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经营转型的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媒体行业出现了融合趋势。互联网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观念,加之论坛、微博、微信、豆瓣、抖音等各种平台出现,传统报纸媒体的地位与经营方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与影响。融媒体是大势所趋,传统报纸媒体必须迎合时代与人民的发展需求,更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够进行很好的转型发展,巩固原有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发展背景的发展特征、传统报纸媒体面临的挑战、传统报纸媒体发展现状与优势,最终对传统报纸媒体转型策略进行探究。

王璇[3](2021)在《新媒体背景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普及使新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的经营与发展,对传统媒体市场营销提出挑战。基于此,本文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市场营销的冲击入手,分析目前传统媒体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结合传统媒体市场营销案例,总结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优化调整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策略。

刘春宇[4](2021)在《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新闻采编的工作受到较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工作流程上。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纸媒明确未来发展策略很有必要,能够确保不同类型的纸质媒体在运行与发展中获取更高的综合效益,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报纸新闻采编在新媒体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探讨新媒体对报纸新闻采编的影响以及纸媒的应对对策。

郭晨光[5](2021)在《《体坛周报》融合报道的方式和效果研究(2016-2020)》文中指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受众媒介接受习惯的改变,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在多种媒介技术的推动下,“融合报道”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区别于传统新闻报道,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融合报道”可以让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超链接等元素融合于同一页面,并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呈现方式和传播效果。本文以《体坛周报》“两微一端”2016-2020融合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体坛周报》融合报道在结构方式、表达形式、报道风格和传播效果的特征,以期探究在技术驱动背景下传统体育媒体的报道变迁,并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研究发现,随着当下媒介融合的潮流和新媒介技术的应用,《体坛周报》在运用新技术进行融合报道过程中,呈现了其融合报道的技术形式多样化、动静虚实的报道成熟化、报道栏目细分化和客户端传播效果佳的优势。同时,研究发现《体坛周报》融合报道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头重脚轻”,忽视了与受众的互动效果;二是“两微一端”内容与技术融合的“失衡”。因此,本研究给出以下建议进行改进,一是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两微一端”应保持同等力度的互动。二是要规范融合报道标准,《体坛周报》虽然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新闻采编业务,但在重视融合报道的多样化同时保证其规范性。

李珂[6](2021)在《大数据驱动下我国传统报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西日报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杨文敏[7](2021)在《粮食“危机”的媒体呈现 ——以风险传播学为研究视角》文中认为

刘慧敏[8](2021)在《媒体融合时代A传媒集团全媒体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朱鸿亮[9](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廖方洁[10](2021)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媒体融合的现状、难题及对策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试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报纸发展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报纸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新闻学的崛起:2021年全球新闻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引领的新闻创新
    (一)新闻与媒体创新
    (二)社交平台与可供性
    (三)算法新闻与新闻选择
二、技术视野下的新闻业变迁
    (一)媒体市场:从宏观结构到微观举措
    (二)品牌策略:新闻的“品牌”与品牌的“新闻”
三、数字时代的新闻规范
    (一)倡导性新闻:从客观到激进主义
    (二)有限的规范:透明性与可信度
四、作为实践的数字新闻
    (一)记者角色及其报道实践
    (二)社区新闻与实践社区
    (三)广电新闻的转型实践
    (四)协作网络与权力关系
五、数字新闻参与及其挑战
    (一)舆论及媒体偏见
    (二)公众信任与虚假信息
    (三)在线新闻评论:积极或消极的参与
六、新闻与社会的紧张关系
    (一)冲突:框架选择和记者实践
    (二)社会抗议与政治运动:影响力和制约因素
    (三)危机新闻:业态与职能
    (四)社会表征: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七、结语

(2)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经营转型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体融合背景的产生与发展
    (一)媒体融合背景的产生
    (二)媒体融合的发展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方式单一闭塞,缺乏及时性
    (二)报纸版面、内容设计刻板单调
    (三)报纸反馈方向单一,缺乏互动交流性
    (四)人才不断流失,内容出现危机
    (五)受众行为习惯改变,用户连接失败
    (六)改革、转型不到位,不彻底
三、传统报纸媒体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转型目标
    (一)传统报纸媒体的发展现状
    (二)传统报纸媒体的发展优势
    (三)传统报纸媒体的转型目标
        1. 以新旧融合为导向
        2. 以用户和市场为目标
        3.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4. 以实践平台为基础
四、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受众的分析
    (一)受众对传统报纸媒体的兴趣逐渐消失
    (二)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的普及改变受众的信源选择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受众分流
五、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经营转型的策略
    (一)加强报纸内容建设,深化阅读感受
    (二)加强数字化建设,拓展互联网建设
    (三)加强用户联系,稳固用户建设
    (四)加强市场与消费者模式,突破模式转型
    (五)加强资金管理,引入战略投资
    (六)加强人才培养,引入优秀编者记者
结束语:

(3)新媒体背景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市场营销的冲击
    (一)传统媒体失去优势
    (二)传统媒体收入下降
    (三)传统媒体受众减少
二、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一)销售渠道单一
    (二)营销意识不强
    (三)营销人才缺失
    (四)受众互动不足
    (五)宣传力度偏小
三、新媒体背景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拓展销售渠道
        1.开发网络业务
        2.与新媒体合作
    (二)塑造品牌形象
    (三)建设营销队伍
    (四)加强受众互动
    (五)加大宣传力度
四、结语

(4)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新闻采编面临的挑战
2 新媒体对传统报纸新闻采编的影响
    2.1 传统报纸新闻读者流失
    2.2 传统报纸新闻时效性滞后
3 新媒体下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应对策略
    3.1 明确定位,全面深入掌握受众需求
    3.2 始终保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新思维
    3.3 加强纸质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
        3.3.1 精准掌握与新媒体融合基本原则
        3.3.2 提高与新媒体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3.3.3 灵活运用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
    3.4 提升纸媒采编专业能力与新闻素养
4 结语

(5)《体坛周报》融合报道的方式和效果研究(2016-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媒介融合的研究现状
        1.3.2 融合报道的研究现状
        1.3.3 融合报道的概念界定
    1.4 研究问题、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数理统计法
2 《体坛周报》融媒体发展的历程
    2.1 报网联动阶段
    2.2 融合探索阶段
    2.3 形成融合传播矩阵
3 《体坛周报》“两微一端”融合报道的内容分析
    3.1 样本总体概况
    3.2 类目分析
        3.2.1 《体坛周报》融合报道新闻样本数量分析
        3.2.2 《体坛周报》融合报道来源分析
        3.2.3 《体坛周报》融合报道的类型分析
        3.2.4 《体坛周报》融合报道媒介表达形态分析
        3.2.5 《体坛周报》融合报道互动反馈情况
    3.3 《体坛周报》“两微一端”融合报道的主题分析
        3.3.1 融合报道主题类目建构
        3.3.2 融合报道主题数据统计分析
        3.3.3 “两微一端”融合报道主题特点分析
        (1)报道形式多样且主题鲜明
        (2)赛事动态主题模式化
        (3)球员/球队/教练员分析主题凸显媒体立场
    3.4 《体坛周报》“两微一端”融合报道的形态分析
        3.4.1 “两微一端”融合报道的媒介形态分析
        (1)以图像为视觉主题
        (2)以视频呈现立体化融合报道
        (3)以图表的报道呈现出数据可视化
        3.4.2 “两微一端”融合报道形式交互分析
        (1)栏目与主题的形式交互
        (2)内容碎片化与报道形式多样化的交互
        (3)图片与标题内容的交互
    3.5 本章小结
4 “体坛+”融合报道传播效果分析
    4.1 受访者的人口学统计特征
        4.1.1 性别特征
        4.1.2 年龄特征
        4.1.3 学历特征
        4.1.4 职业特征
    4.2 受访者的阅读行为
        4.2.1 媒介接触行为
        4.2.2 “体坛+”APP融合报道的阅读情况
    4.3 融合报道的传播效果
        4.3.1 认知层面
        4.3.2 态度层面的传播效果
        4.3.3 行为层面的传播效果
    4.4 本章小结
5 《体坛周报》融合报道现状中的优势与不足
    5.1 《体坛周报》融合报道的优势
        5.1.1 技术与形式的结合打造专业化报道
        5.1.2 动静虚实的报道呈现成熟化
        5.1.3 报道栏目细分化
        5.1.4 “体坛+”融合报道传播效果佳
    5.2 《体坛周报》融合报道的不足
        5.2.1 “头重脚轻”,忽视了互动效果
        5.2.2 “两微一端”内容与技术融合的“失衡”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件1 《体坛周报》“两微一端”内容分析样本概况
附件2 “体坛+”APP问卷调查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试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报纸发展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新闻学的崛起:2021年全球新闻学研究综述[J]. 常江,黄文森,杨惠涵,刘璇. 新闻界, 2022(01)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经营转型的策略分析[J]. 刘茂国.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10)
  • [3]新媒体背景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 王璇. 现代商业, 2021(26)
  • [4]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对策[J]. 刘春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21(17)
  • [5]《体坛周报》融合报道的方式和效果研究(2016-2020)[D]. 郭晨光.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6]大数据驱动下我国传统报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西日报社为例[D]. 李珂.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7]粮食“危机”的媒体呈现 ——以风险传播学为研究视角[D]. 杨文敏. 安徽大学, 2021
  • [8]媒体融合时代A传媒集团全媒体发展战略研究[D]. 刘慧敏.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10]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媒体融合的现状、难题及对策选择[D]. 廖方洁.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报纸发展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