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湖北省蔬菜生产效益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高东晶[1](2020)在《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菜篮子工程”,也为中国农民新增了一条经济路。然而设施蔬菜是高复种指数、高集约化和高投入的产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菜农往往会不断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资源消耗,产生环境负荷。长此以往,不利于设施蔬菜实现绿色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目标,国家启动“双减项目”,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与《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在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方面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湖北省荆门市与辽宁省凌源市两个设施蔬菜基地作为研究区,选择设施黄瓜作为减施增效技术评估实验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两个研究区传统设施蔬菜种植技术与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种植新技术之间的效益差距,对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新技术带来的收益进行合理评估。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并确立了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3个准则层面、9个指标层以及13个分指标层的设施蔬菜农药化肥减施增效评价体系。(2)荆门市设施蔬菜基地采取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经济效益方面: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是负向指标,用单位面积净收益正向指标减去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的负向指标得到减施增效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社会效益评分,其中减施增效新技术经济效益评分为0.152,传统技术经济效益评分为0.119。环境效益方面:环境效益准则层各指标均属于负向指标,负向相加分值越低说明造成的环境负荷越小,带来的环境效益效果越好,其中减施增效新技术环境效益评分为0.1034,传统技术环境效益评分为0.1353。社会效益方面:化肥减施量、化肥利用率提升比、农药减施量、技术推广率四个指标是通过与对照组传统技术相对比得来,因此对照组传统技术基础值均为0,经模型评价新技术社会效益评分为0.077。(3)凌源市设施蔬菜基地采取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方式变更,在经济效益方面:凌源市设施蔬菜新技术经济效益评分为0.1118,传统技术经济效益评分为0.0935。环境效益方面:减施增效新技术环境效益评分为0.1015,传统技术环境效益评分为0.1303。社会效益方面:减施增效新技术社会为0.0924,传统技术社会效益评分为0。(4)荆门市与凌源市减施增效技术效果对比,经济效益准则层方面荆门市减施增效技术优于凌源市减施增效技术,而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准则层方面均低于与凌源市减施增效技术,其中两种新技术在环境效益方面,温室气体、富营养化、酸化效应、土壤毒性、人体毒性、水体毒性六个分指标层系数都呈现出下降,下降比重排序由低到高排序均为土壤毒性<温室气体<富营养化<酸化效应<人体毒性<水体毒性。
吕丹[2](2020)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而形成的新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普及之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借助电子商务的交易便捷、信息互联等特性,有效减少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渠道的繁冗环节,拓宽了农产品的价格空间,推动了农业高质量生产与标准化建设进程。在满足城镇居民对食物多样性与高品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利用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此,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及农村地区相融合的扶持政策,力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相较于普通农户更具备开拓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资源和条件。如果能够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但有助于扩大“农产品进城”的规模,而且还能发挥带动作用以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真正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不足五成,且其中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举步维艰。就在各级政府不断推出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电商扶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情形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缘何仍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如何更好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项亟需破解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对此提出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深入剖析擎肘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根本原因,甄别和区分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决定性条件;然后,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行为与收入变动的关系,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作用机理,其目的是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增长着手,探讨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源动力;随后,进一步明晰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程度的增收效应;最后,综合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条件和增收效应两方面的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广泛而深入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即“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是本研究需要深入而系统阐释的重要科学问题。基于这一研究目标,以“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收入变动测度—增收机理分析”为研究思路,将全文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研究的缘起、理论渊源与文献综述,旨在阐明选题的研究目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相关理论与文献史进行梳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特点、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第二部分(第4、5章)回答“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的问题。通过对理性行为理论、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等技术采纳理论的整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开展实证分析,明晰影响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第三部分(第6章)回答“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等问题。从技术踏车理论和数字经济特征视角,设定收入决定方程,分别测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收入变动方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带动社员或签约农户收入变动关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动态能力—增收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引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与增收效应之间的内在转化“黑箱”。第四部分(第7章)回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这一问题,解释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增收效应异质性。基于IT吸收理论,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概念,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过程,根据不同电子商务吸收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各阶段的增收效应。第五部分(第8章)结合前文研究结论,针对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以及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挥增收效应的各因素,提出形成“采纳→增收→采纳”动力循环的对策建议。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具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人才、良好的物流运输条件、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等要素,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条件。其中,对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人力资源和政策扶持是其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因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则更看重效果易察和资金充裕度等因素。(2)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投入,将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收入的增加,但现阶段还不及对土地面积、劳动力、品牌建设等要素投入所产生的增收效果显着。不过,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正向影响,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加深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高级阶段,网络规模效应将逐步得到释放,边际成本递减也会显着增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3)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进行投入,比资金投入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更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于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主观认同感,相比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显着。(4)流通渠道、交易费用和信息互联的共同作用,触发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动态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环境动态性会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发挥作用。(5)农产品电子商务适销性、物流条件、粉丝社群、入驻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等因素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不同阶段中,均对增收效应产生了显着影响。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获得收入增长的根本条件,但是,针对所处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各阶段,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是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环。(6)只有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才能切实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而扩大增收效应的根本是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的动态能力,即从本质上而言,需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电子商务适应化”水平。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1)针对电子商务采纳理论无法较好地解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问题,本研究将农产品的属性、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农业生产经营者特征等因素纳入理论范畴,延伸了技术采纳理论的适用边界,较为全面地提供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机理的理论模型,明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电子商务应用动态能力提升→产生增收效应→更广泛、更深入地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动力循环机制。(2)针对现有研究多以单一农户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分类开展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各主体之间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的差异特征。(3)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中收入变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本研究引入IT吸收理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之后,不同发展程度所呈现的增收效应阶段性差异进行阐释,明晰了各阶段的资源配置对增收的作用强度。(4)从实践层面,探索性地提出了农业生产经营全流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以提升增收效应的建议,其中,对于“电子商务适应化”的解释为科学地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提供了创新思路。
李阳[3](2020)在《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不可再生、潜在的旅游资源。其保护和发展存在多种方式,其中旅游开发是重要和常见的一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传统村落通过旅游开发,一定程度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在其转型过程中,文化的稳定性、延续性是相对的,变迁是常态和永恒的。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鱼木寨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三个阶段。通过三个阶段的开发,鱼木寨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实现较大的发展,文化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旅游开发之前,鱼木寨的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山地村落文化。因与外界往来较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和阻碍,变迁速度十分缓慢。旅游开发后,鱼木寨的村落文化逐渐发生变迁。其中,物质文化的变迁表现最为明显;制度文化的变迁速度最为稳定;精神文化的变迁程度最为强烈。旅游开发前后,鱼木寨村落文化的变迁,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变迁中呈现的可取之处以及暴露的问题,对其他村落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是建立以村寨为主导的开发机制,保持寨民的主体地位;二是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需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旅游业的和谐共生;三是辩证看待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有序指导乡村旅游开发确保文化变迁的良性发展;四是正视旅游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寻找出路;五是正确认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护与发展既相互矛盾又相互支撑,合理有效的规划是村落发展的必要前提。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何有度的开发利用,是政府和村落值得思考的问题。
胡静[4](2020)在《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文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小康,是全人类从古至今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致力完成的伟大事业。本文主要结合中国扶贫的阶段性特征,以农业扶贫为突破口,对长阳县1986年至2010年扶贫历程及实践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求能总结出一些中国农村地区较为成功的扶贫经验。按照扶贫的阶段性进行分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长阳县的经济情况和贫困状态进行介绍,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长阳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同年份湖北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其致贫原因主要为地理区位不利、自然灾害频发、生产要素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介绍1986年至1993年从社会救济式扶贫转向区域开发式扶贫过程中,长阳县扶贫的具体举措。这一阶段长阳县主要以解决温饱问题为重点,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地膜杂交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针对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采取半高山区种植烟叶,高山区试点种植蔬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第三部分介绍1994年至2000年国家大规模减贫的“八七”扶贫攻坚阶段,长阳县扶贫政策及手段。此时长阳县温饱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长阳县在继续推行并改良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巩固温饱成果,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在高山蔬菜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长阳县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市场,提高收入。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改造,加强科技扶农育农,解决农民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第四部分介绍2001年至2010年在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情况下,在国家扶贫工作要求更具多元化和人性化要求下,长阳县的扶贫思路及举措。长阳县以整村推进为重点,实施综合开发。长阳县建立全县贫困人口台账及数据库,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及瞄准更加精准;注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对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与危房改造,创造脱贫的外在条件。同时,长阳县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培植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部分。一是扶贫对象瞄准越来越精准;二是扶贫政策越来越全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四是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周施俊[5](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案例研究 ——以MN农贸食品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地政府依据地区优势特点,积极探索产业融合不同模式。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宣传力度等各种方式培育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等产业融合主体。本文以湖北省汉川市MN农贸有限公司为主要案例对象,研究产业融合的基本现状与发展模式。利用调研一手资料和数据,结合交易费用、比较优势、协同效应理论对该公司开展的产业融合实践进行剖析,分析产业融合的运营模式,以及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在产业融合中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对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首先描述MN公司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从地理位置、公司基本情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概况以及产业融合基本模式进行阐述。MN公司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以及生产莲藕的自然条件。当地种植莲藕的历史悠久,同时又有政府政策支持、市场需求、自身发展要求、农民扩宽销售渠道要求等综合条件,使MN公司选择“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在该发展模式中,总公司负责莲藕初加工以及销售,基地负责规模化种植为公司提供加工原料,合作社负责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沟通协调,公司通过合作社收购农户莲藕原料。在产业融合过程中,MN公司为了分工明确突出各自优势,发挥各自特点,还通过成立分公司等形式促进产业融合主体之间各自分工协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本文着重分析了产业融合的效益:(1)经济效益:农户生产成本和风险降低,合作社盈利稳步上升,公司经营收入提升;(2)社会效益:促进地区农业技术的提升,合作社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当地就业岗位,稳定农村劳动力;(3)生态效益:农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公司提升资源利用率,基地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与分析,本研究发现产业融合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不足,产品销售与市场扩展受限;公司难以留住青年人才,公司管理制度及人才培育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融合程度不够,农户与公司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农民的生计难以转型;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合作社缺乏相应人才。本文根据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公司管理中制定明确晋升制度,协调相关人员利益;农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各环节;建立健全合作社机制,促进合作社持续发展;多方面联合推动,加深产业融合的程度;实行新媒体联合宣传,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代卓成[6](2020)在《潜江市国营熊口农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国营农场的特殊身份,它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伴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国营农场这一特殊农业经营组织的经营体制也需要创新。国营农场的双重属性早已让它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新时代的国营农场需要与时俱进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因此探讨国营农场如何进一步对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使其发挥从事现代农业的比较优势,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与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及示范意义。潜江市国营熊口农场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历史较为悠久的国营农场之一,甚至被称为湖北省内一面“不倒的红旗”,负有历史意义及示范引领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营熊口农场的农业经济产值以及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产内的部分农产品也以及有了不俗的竞争力。随着国营熊口农场的发展,其经营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本文将以该农场为例,对其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探讨现阶段该农场所存在的部分问题:(一)农场产业结构略显单一,经济实力不够;(二)农场政府与农业企业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三)从事专业农业生产的资源不充分,难以发挥经营主体的作用;(四)农场政府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存在的障碍。如何在国有农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一个农业生产高效化、农业产业多元化、农场内部经济发展协调化的国营农场,是现阶段该农场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将通过对国营熊口农场的调查以及对其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一些对国营农场这一农业经济实体的对策思考:推进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发展;解决制约农场政府的障碍;充分发挥农场资源,整合产业链;完善农场内部经营机制,开拓农场经济增长空间。进一步引导农场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推进农业发展,更好更全面的挖掘土地的潜力,使国营农场能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柏俊彦[7](2020)在《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现代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受此影响,在经济水平得到巨大提升的现代,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重视,对有机农业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在农业发展方向上,也进行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探索与研究。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襄阳市是湖北省的农业大市,其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襄阳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特性和农业基础等因素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优势,适合发展有机农业。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机农业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所得成果进行了基本的梳理与总结,关于“何为有机农业”这一基本的概念,参考了国内研究者普遍认同的定义,随后根据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做了总结。通过分析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基地建设质量不高、有机产品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益不高三个问题。针对这几个主要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南漳县有机基地普遍规模小且分散,有机产品种类多但缺乏“拳头产品”,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缺乏对有机产品的消费信心才是这些问题的根源。于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创新点在于收集并整理了南漳县有机农业相关的最新数据,在研究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现状的同时,从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有机农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黄玛兰[8](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作为特征变化显着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变化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特点,并且区域之间差异非常大。而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仍将是我国主要农业经营方式,劳动力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众多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上涨变化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的阶段化趋势,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而深入研究了:(1)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全国整体层面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其省际差异性影响;(2)宏观省级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区域性影响差异分析;(3)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与作用水平。(4)微观农户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差异。文章通过系统地研究论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时空演变特征:农作物生产重心具有波动性,但生产重心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生产区域分工水平以及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省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不同模式的集聚特征。玉米和蔬菜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小麦相对稳定;水稻略有下降;大豆在波动中下降;而粮食作物的集聚程度在波动中上升。粮食作物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蔬菜强优势产区聚集在华东地区,弱优势产区主要集聚在东北地区;大豆强优势产区集聚在东北地区;水稻强优势产区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小麦强优势产区在黄淮海平原;玉米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地区。第二,(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劳动力转移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和波动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分为:1978-1989前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就地转移、1990-1999工业化初期的劳动力异地转移、2000-2010工业化中期的劳动力公平有序转移、2011年以来的工业化后期劳动力转移。(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工资水平以及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价均呈不断上涨趋势。(1)转移劳动力薪资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不断扩大而地区间差距缩小的趋势,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例不断提高。(2)主要作物的雇工工价整体上呈现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趋势。从不同类别作物来看,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较为集中的水稻、大豆和棉花的雇工价格高于劳动周期较长但平均劳动较轻的蔬菜和油料作物。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省际差异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由于农业劳动量约束,农户会倾向于种植劳动力投入少、机械化替代程度较高的农作物。但是,劳动力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面临要素替代难易程度(例如,农机对劳工的替代)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现状等现实农情的约束。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者用出售高附加值产品所获得的相对较高的价格和收入来平衡生产成本上涨,是一种理性生产行为。除此之外,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补贴、化肥、灾害率均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形成及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宏观省级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3个不同分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第五,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探讨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交互效应的贡献强度和水平呈现出显着差异。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劳动力流入区倾向于扩大附加值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投工多的作物种植面积;在劳动力流出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不利于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劳动力投工少的玉米、小麦种植比例增加,不利于耗工费时的水稻种植比例增加;在劳动力持平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有利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利于用工投入少的农作物小麦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劳动投工多的作物蔬菜种植比例。第六,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农户微观视角研究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不同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水平对3个分区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呈现出显着差异性,并且其因子作用方向与相应区域上的宏观研究结论一致。同时,3个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还受农户个体异质性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地貌类别、农作物净利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依据得出的基本结论,本研究建议在不同的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依据各地农业生产优势,深化作物种植的区域化与专业化分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深化、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并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
李攀[9](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毛丽佳[10](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提高湖北省蔬菜生产效益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湖北省蔬菜生产效益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设施蔬菜减施增效效应评价 |
1.3.2 设施蔬菜减施增效评价指标体系 |
1.3.3 设施蔬菜减施增效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专家咨询法 |
1.5.4 模型法 |
1.5.5 层次分析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设施蔬菜基本概念 |
2.1.2 生命周期评价 |
2.1.3 综合效益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4 区域分异规律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资源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设施蔬菜生产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2 指标选取 |
4.3 指标计算模型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环境效益 |
4.3.3 社会效益 |
4.4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4.5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6 设施蔬菜减施增效技术评价体系确立 |
5 设施蔬菜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 |
5.1 湖北省荆门市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 |
5.2 辽宁省凌源市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1.2.2 电子商务采纳 |
1.2.3 增收效应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理论基础 |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增收的理论基础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 |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 |
2.2.3 农民增收内涵 |
2.2.4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 |
2.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现状分析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
3.1.1 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 |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3.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 |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
3.3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难点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因素梳理及量表设计 |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1 技术因素 |
4.1.2 内部因素 |
4.1.3 外部因素 |
4.1.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关系 |
4.1.5 控制变量设定 |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量表设计 |
4.2.1 初始量表设计 |
4.2.2 调查问卷设计 |
4.2.3 调查问卷前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样本数据来源 |
5.1.1 样本地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
5.1.2 样本容量的确定及采集方法 |
5.1.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SEM分析 |
5.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2 实证分析与假说检验 |
5.2.3 检验结果分析 |
5.3 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组间恒等性检验和多群组SEM分析 |
5.3.2 多群组SEM实证结果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分析 |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 |
6.1.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分析 |
6.1.2 变量选取与样本统计 |
6.1.3 收入影响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6.1.4 研究结论 |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分析 |
6.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模型构建 |
6.2.2 变量测量与数据统计 |
6.2.3 增收机理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6.2.4 研究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吸收的增收效应分析 |
7.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增收效应的理论分析 |
7.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内涵 |
7.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程度的划分 |
7.1.3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收入增长的关系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设定 |
7.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分析 |
7.3.1 因子分析 |
7.3.2 模型检验 |
7.3.3 研究结论 |
7.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对策与措施 |
8.1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思路 |
8.2 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 |
8.2.1 客观条件方面 |
8.2.2 主观意识方面 |
8.3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措施 |
8.3.1 政府部门应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机制 |
8.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着力提升电子商务动态能力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四、田野点概述 |
第一章 鱼木寨的旅游发展 |
第一节 鱼木寨的旅游资源 |
第二节 鱼木寨的旅游发展历程 |
第三节 鱼木寨旅游开发的现状 |
第二章 旅游开发前的村寨文化 |
第一节 鱼木寨的物质文化 |
第二节 鱼木寨的制度文化 |
第三节 鱼木寨的精神文化 |
第三章 旅游开发后鱼木寨的文化变迁 |
第一节 物质文化变迁 |
第二节 制度文化变迁 |
第三节 精神文化变迁 |
第四章 鱼木寨文化变迁的动因及启示 |
第一节 鱼木寨文化变迁的动因 |
第二节 鱼木寨文化变迁带来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分期 |
三、已有成果评介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与致贫原因探析 |
第一节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 |
一、经济状况与产业结构 |
二、财政收支情况 |
第二节 长阳县贫困基本概况 |
一、“脱帽”、“摘帽”的反复 |
二、贫困的统计与描述 |
第三节 致贫原因分析 |
一、地理区位不利 |
二、自然灾害频发 |
三、生产要素匮乏 |
四、工业基础薄弱 |
五、基础设施落后 |
第二章 科技扶贫解决温饱问题(1986-1993) |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调整与转向 |
一、“救济式”扶贫的转变 |
二、区域开发式扶贫的探索 |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
一、健全扶贫机构 |
二、引入科技开展温饱工程 |
三、产业扶贫的早期探索 |
第三章 巩固温饱与发展产业(1994-2000) |
第一节 政策的再调整 |
一、脱贫难度增加 |
二、全面解决温饱 |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
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
二、强化科技巩固温饱工程 |
三、农业产业化形成支柱产业 |
第四章 整村推进与全面扶贫(2001-2010) |
第一节 21世纪扶贫战略的转变 |
一、扶贫攻坚目标的基本实现 |
二、扶贫新战略的转变 |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主要内容及措施 |
一、脱贫的根本思路:整村推进,综合开发 |
二、脱贫内生动力:异地搬迁与危房改造 |
三、脱贫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 |
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劳务经济 |
五、脱贫的根本出路:特色农业产业化与企业龙头化 |
结论与启示 |
一、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历史逐步探索的结果 |
二、扶贫内涵逐渐丰富,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实施 |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 |
四、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村产业融合案例研究 ——以MN农贸食品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农业龙头企业 |
二、农村产业融合 |
三、农业产业链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交易费用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 |
三、协同效应理论 |
第二章 MN公司产业融合现状及推动因素研究 |
第一节 MN公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一、汉川市的地理区位及经济发展情况 |
二、MN公司的基本情况 |
三、公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
四、公司产业融合模式 |
第二节 公司产业融合推动因素分析 |
一、市场需求变化 |
二、农民扩宽销售渠道要求 |
三、政府政策扶持 |
四、公司自身发展要求 |
第三章 产业融合管理与利益联结机制 |
第一节 管理机制 |
一、公司管理机制 |
二、合作社管理机制 |
第二节 利益联结机制 |
一、签约收购 |
二、土地流转 |
三、提供专业服务 |
四、优先用工 |
第四章 产业融合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效益分析 |
一、农户生产成本和风险降低 |
二、合作社盈利稳步上升 |
三、公司经营收入提升 |
第二节 社会效益分析 |
一、公司通过产业融合促进地区农业技术的提升 |
二、合作社发展公益事业 |
三、提供当地就业岗位,稳定农村劳动力 |
第三节 生态效益分析 |
一、农户合理使用化学品改善生态环境 |
二、公司提升资源利用率 |
三、基地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五章 产业融合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公司在产业融合中面临问题 |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不足 |
二、管理制度及人才培育机制还不完善 |
三、产业融合程度不够 |
第二节 农户在产业融合中面临问题 |
一、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 |
二、农民的生计难以转型 |
第三节 合作社在产业融合中面临问题 |
一、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
二、合作社缺乏相应人才 |
第四节 对策建议 |
一、公司管理中制定明确晋升制度,协调相关人员利益 |
二、农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各环节 |
三、建立健全合作社机制,促进合作社持续发展 |
四、多方面联合推动,加深产业融合的程度 |
五、实行新媒体联合宣传,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潜江市国营熊口农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内关于国有农场的研究 |
1.6.2 国内关于国有农场农场经营体制的研究 |
1.6.3 国外关于农场的研究 |
1.6.4 国外关于农业制度的研究 |
1.7 研究述评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营农场活动特征 |
2.2.1 农场经济的区域性 |
2.2.2 农场产业结构多元 |
2.2.3 农场国有资产的多样性 |
2.2.4 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 |
2.3 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体制运行特征 |
2.4 理论基础 |
2.4.1 创新理论 |
2.4.2 系统理论 |
2.4.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4.4 规模经济理论 |
3 潜江市熊口农场总体现状 |
3.1 熊口农场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
3.1.1 近五年来农业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
3.1.2 农业产业建设稳步前进 |
3.2 农场内农业基础设施情况 |
3.3 熊口农场农业技术服务发展状况 |
3.4 熊口农场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制度发展现状 |
4 潜江市国营熊口农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演变历程 |
4.1 熊口农场成立初期农业经营管理体制 |
4.2 潜江市熊口农场对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 |
4.2.1 创新土地制度 |
4.2.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4.2.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2.4 创新农场社会服务机制 |
4.2.5 农场内农业产业升级机制的创新 |
4.2.6 加强农场内支持保护机制 |
5 熊口农场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的成效分析 |
5.1 土地制度的创新以及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成效的影响 |
5.2 坚持农业产业升级机制的创新对农业生产成效的影响 |
5.2.1 小龙虾养殖产业升级机制的创新 |
5.2.2 引进”盈天模式“推动蔬菜种植产业升级机制的创新 |
5.2.3 传统种植农业升级机制的创新带动增产增收 |
5.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成效的影响 |
6 潜江市熊口农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低纠纷协调不妥善 |
6.2 农场农业生产及专业人才管理体制和现代农业不相适应 |
6.2.1 新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不完善发展不充分 |
6.2.2 农业龙头企业无法更好的与农户建立利益连接机制 |
6.2.3 农场现代农业管理方式及人才欠缺 |
6.3 农场内政府与企业分工不明确阻碍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发展 |
6.3.1 农场政府权力高度集中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 |
6.3.2 农业企业发展被政府所掣肘 |
6.4 农场社会化服务机制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短板 |
7 完善国营熊口农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对策 |
7.1 消除农场政府高效运营的障碍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
7.1.1 农场政府重新定位促进高效运营 |
7.1.2 消除农场政府对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障碍 |
7.2 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标推进农场产业升级机制的创新 |
7.2.1 提升农业生产的发展质量 |
7.2.2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化农业发展 |
7.2.3 整合产业链使农场资源利用高效化 |
7.2.4 建立现代农业服务组织及现代管理人才引进 |
7.3 以开拓农场经济增长空间为目标完善农场内土地制度创新 |
7.3.1 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并加以创新 |
7.3.2 利用政策扶持盘活土地资源开拓经济增长空间 |
7.4 完善农场内部经营机制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供条件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3. 文献评述 |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技术路线 |
(四) 创新与不足 |
二、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传统农业的定义及特点 |
2. 常规农业的定义及特点 |
3. 有机农业的定义及特点 |
4.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义与区别 |
(二) 相关理论 |
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4. 外部性理论 |
三、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 |
(一) 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1. 有优良的自然资源 |
2. 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
3. 有优越的交通区位 |
4. 有较好的前期基础 |
(二) 重点工程 |
1. 生态建设工程 |
2. 产业建设工程 |
3. 有机标准建设工程 |
4. 三产融合观光工程 |
5. 有机谷+互联网工程 |
(三) 保障措施 |
1. 强化组织领导 |
2. 强化资金保障 |
3. 强化舆论宣传 |
4. 强化精准扶贫 |
5. 强化督办落实 |
(四) 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中的主要成效 |
1. 有机产业快速发展 |
2. “一二三”产逐步融合 |
3. 产业效益逐步显现 |
4. 招商引资成效凸显 |
5. 科技农业成为焦点 |
6. 总部框架搭建形成 |
四、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 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1. 基地建设质量不高 |
2. 有机产品附加值不高 |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益不高 |
(二) 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有机农业和产品的宣传不到位 |
2. 有机农业发展条件受到制约 |
3. 消费者信任度和销售渠道建设水平不足 |
五、促进南漳县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基于政府主体和有机谷引导组织作用的对策思考 |
1. 建立健全有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
2. 建立组织有力、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
3.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机制 |
4. 建立科技创新推广服务机制 |
5. 建立有机产业发展的绿色考评机制 |
(二) 基于企业与消费者层面的对策思考 |
1. 推行有机的生产方式 |
2. 推行有机的生活方式 |
3. 推行有机的生态治理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5.3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力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 |
2.2.2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演变驱动力研究 |
2.3.2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研究 |
2.3.3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 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分析框架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理论依据 |
2.4.3 农村劳动力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关联和区域差异 |
2.4.4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的综合考量 |
第3章 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简析 |
3.1.1 农作物种植结构比例变化 |
3.1.2 农作物种植集中度与区域变化 |
3.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空特征 |
3.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3.2.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间变化特征 |
3.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空间变化特征 |
3.3 农作物种植面积与空间集聚形成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变化 |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性变化特征 |
4.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2 工业化初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3 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4 工业化后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4.2.1 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2 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3 农村劳动力价格阶段性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
5.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子模型构建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影响的省际差异检验 |
5.3.1 线性混合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要素替代的影响 |
5.4.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机械化发展现状 |
5.4.2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 |
6.1 中国劳动力流动类型区域划分 |
6.2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
6.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特征 |
6.2.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6.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6.3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利润、技术与政策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
7.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效应模型构建 |
7.2 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的实证分析 |
7.2.1 全国层面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2 劳动力流入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3 劳动力流出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典型省份的分析 |
8.1 农户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
8.2 劳动力流出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湖北农户的验证 |
8.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2.2 样本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
8.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 劳动力流入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浙江农户的验证 |
8.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山东农户的验证 |
8.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研究展望 |
9.2.1 中国工业化后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展望 |
9.2.2 未来劳动力转移与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可能影响 |
9.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情况 |
3.1.3 民族文化资源 |
3.1.4 资本现状 |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
3.1.6 政策环境 |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
3.2.1 产业结构现状 |
3.2.2 产业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6.4.2 选取指标 |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提高湖北省蔬菜生产效益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D]. 高东晶.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吕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D]. 李阳. 三峡大学, 2020(06)
- [4]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D]. 胡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农村产业融合案例研究 ——以MN农贸食品公司为例[D]. 周施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潜江市国营熊口农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研究[D]. 代卓成.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7]南漳县有机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柏俊彦.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D]. 黄玛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