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黄格朗[1](2019)在《从CT灌注成像探讨灯盏细辛对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卒中过程中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中药对患者康复功能、预后的影响;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 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 α)、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Ang-1)、Ang-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的调节作用,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与侧支循环形成之间的机制及对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通过对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查询文献,总结近年来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通过了解侧支循环的建立对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并研究了缺血性卒中的康复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以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38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次,用250ml 0.9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1次/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患者则用同规格250ml 0.9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两组患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及第30天,分别行CTP检测评估患者脑血管侧支循环灌注情况;分别于入院后1天、14天、30天空腹静脉采血,检测血清VEGF、HIF-1 α、Ang-1、Ang-2、IL-6、Hey 蛋白浓度;分别第 1 天、14 天、30 天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 index(BI)、简易 Fugl-Meyer 评定(FMA)、通用 ICF 组合进行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综合能力等康复指标。结果:1.血液检验指标结果:治疗第14天,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Ang-2的表达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HIF-1 α、Ang-1、IL-6、Hey等反应因子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VEGF、Ang-2的表达增高,HIF-1 α、IL-6、Ang-1、Hey表达降低,其中Ang-2、HIF-1、IL-6、Ang-1、Hey表达的改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VEGF表达与治疗前增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0天,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Ang-2表达的仍能维持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 α、IL-6、Ang-1、Hey炎症反应因子表达则进一步降低;对照组患者血清VEGF、Ang-2、IL-6、Ang-1、Hey等因子表达较前均逐步下降。组间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血清VEGF、Ang-2表达增高、Ang-1表达下降在治疗第14天、30天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 α、IL-6、Hey表达下降,其中HIF-1 α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慢,IL-6、Hey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快,在治疗第14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影像学指标结果:治疗前CTP检测提示患侧病灶感兴趣区域(ROI)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较健侧轻度降低,但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明显延长,治疗30天患者该区域CBF、CBV较入院时提高、改善,TTP、MTT时间入院时缩短,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康复评定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30天康复评定进行组内比较,患者NIHSS、BI、FMA、ICF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比较,在治疗第14天、30天,患者NIHSS、BI、FMA、ICF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能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通过增加患者血清中VEGF、Ang-2的表达增高,及Ang-1、IL-6、Hey等反应因子的表达降低来实现,其中HIF-1 α在发病早期含量明显增高并到达高峰,并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但经灯盏细辛药物干预后,试验组HIF-1 α下降幅度和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慢,提示侧支循环的形成与HIF-1 α/VEGF信号通路关系密切。2.经CTP检测,根据CBF、CBV与TTP、MTT时间的变化,治疗30天患者CBF、CBV较入院时提高、改善,TTP、MTT时间入院时缩短,提示缺血半暗带区域血流较前丰富,考虑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恢复局部血供,与CTA可观察到的侧支循环对比,结果显示CTP在侧支循环的判断上有着较强的敏感性。3.NIHSS、BI、FMA、ICF康复量表评分显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试验组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ICF评分,减轻神经功能残损,增加患者身体的参与能力,提高BI、FMA评分,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肢体功能恢复,其作用与侧支循环的有效建立,脑部血流的恢复有一定相关性,侧支循环建立良好,则脑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行为能力恢复越好。
董刚,贾洪刚[2](2018)在《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清VEGF与Ang-2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与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Ang-2均显着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微循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中的VEGF、Ang-2水平有关。
尹楠,唐志鹏,徐国栋,邱志宏,孔令雄[3](2018)在《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VEGF、IL-8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点滴,1次/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CNDS)及临床总有效率,并采集血清样本,化验治疗前后VEGF、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CNDS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同时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血清VEGF水平均较前升高,治疗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8水平均较前降低,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显着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IL-8的介质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元功能及意识障碍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小晓,郑灿荣[4](2017)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Ang-Ⅱ的影响及溶栓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分析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及其临床溶栓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清VEGF及Ang-Ⅱ含量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VEGF及Ang-Ⅱ含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0.2±6.1)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6.4±5.9)分;研究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为(567.3±62.2)ng/ml,高于对照组的(451.4±50.3)ng/ml;血清Ang-Ⅱ含量为(10.2±6.1)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5.9)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溶栓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增加患者的血清VEGF含量,降低血清Ang-Ⅱ含量,从而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脑栓塞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李春艳,刘晓明,高善语,孙立军[5](2014)在《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的血管炎性反应干预》文中研究表明醒脑静为安宫牛黄丸的静脉注射液,由麝香、冰片、桅子、郁金等组成,具有豁痰开窍醒脑,清热解毒,镇静解痉功能。现代药理学证实,醒脑静直接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部,具有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防治神经细胞凋亡,而且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消除自由基,改善脑细胞代谢,对脑缺血再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醒脑静还具有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增强脑组织细胞耐缺氧水平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调节平衡等作用。
陈旭彬,陈李芳,王洋,周艳霞[6](2014)在《头体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疗效评定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定头体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疗效,同时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急性期脑梗塞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实验组除采用药物治疗之外,还使用头体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45%)明显高于对照组(64.42%);实验组总积分[(22.13±5.34)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5.38±5.6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后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251.20±52.2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245.30±45.30)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具有明显疗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王翠兰[7](2014)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与bFGF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发病2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脑梗死组,对照组为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健康查体者80例。脑梗死组分别于脑梗死第2d、7d、14d相同时间点空腹抽取静脉血3ml,以3500r/min离心10min,提取血清于-80℃冰箱保存待测。对照组空腹采血1次,标本处理同上。应用ELISA法检测VEGF和bFGF水平,根据头颅CT或MRI测量梗死灶最大直径,3个月后应用mRS评分评估预后。所有数据以EXCEL数据库整理后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显着性检验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参数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脑梗死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百分比在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2脑梗死组在2d、7d、14d的VEGF和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在2d开始升高,7d最高,14d开始降低,bFGF水平在梗死后第2d最高,第7d下降,14d降至最低,但仍高于对照组。3单纯脑梗死组与脑梗死合并危险因素组在脑梗死发生后不同时间点VEGF、bF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血清VEGF和bFGF水平与脑梗死面积有关,同一时点,大梗死组VEGF和bFGF水平显着高于中、小梗死组患者,中梗死组VEGF和bFGF水平显着高于小梗死组。5预后较好组的中、大梗死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VEGF和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脑梗死发生时VEGF、bFGF表达增加,并随病程发展呈动态变化。2在是否合并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中VEGF、bFGF表达无显着性差异。3随脑梗死面积增大,VEGF、bFGF水平呈升高趋势,提示脑梗死面积大小可能与VEGF和bFGF表达有关。4相同梗死面积患者中,预后较好患者VEGF、bFGF水平较预后较差患者高。
谌金花[8](2014)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IF-1α与VEGF、Hsp70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的动态表达。研究这三个因子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以及这三个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三者在脑出血后的脑组织保护作用。方法:1、对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0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发病后12h、ld、2d、3d、5d、7d、10d采肘前静脉血3ml,对照组亦采静脉血一次。血标本静止后取上层血清置于﹣80℃冰箱备用,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标本血清HIF-1α、VEGF及Hsp70的表达。2、病例组均为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发病时间在12h内经头颅CT证实为基底节出血,根据多田氏公式(V=a×b×c×π/6.V:出血量,a:最大血肿面积层面血肿的最长径,b:最大血肿面积层面上与最长径垂直的直径,c:CT片中出现出血的层面数)计算出血量分为:A组(脑出血量<20mL14例)、B组(脑出血量20~30ml9例)、C组(脑出血量>30ml7例)。3、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分别对脑出血组患者发病12h、3d、7d、1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脑出血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血清HIF-1α,VEGF及Hsp70表达及与不同出血量比较;应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血清HIF-1α、VEGF和Hsp70与出血量及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及三个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HIF-1α的表达:脑出血组不同时间点(12h、ld、2d、3d、5d、7d、10d)的血清HIF-1α浓度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1α在脑出血后12h内开始表达,在发病后3d达到高峰并基本持续到第7d,后浓度逐渐下降。2、不同出血量的血清HIF-1α表达比较:A组、B组和C组在12h、ld、2d、3d、5d、7d、10d血清HIF-1α进行两两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3、VEGF的表达:脑出血发病后12h、1d、2d、3d、5d、7d、10d血清VEGF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发病12h内血清VEGF开始表达,于7d时达高峰,随后下降,10d仍高于对照组。4、不同出血量的血清VEGF浓度水平比较:A组与B组的血清VEGF浓度在0.5d、7d、10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在7个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点发病第12h、1d、3d、5d、7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Hsp70的表达:发病12h、1d、2d、3d、5d、7d、10d血清HSP70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2h内血清HSP70开始表达,3d达到高峰后,HSP70浓度逐渐下降。6、不同出血量的血清Hsp70表达水平比较:A组、B组和C组在不同时间点(12h、ld、2d、3d、5d、7d、10d)血清HSP70浓度进行两两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7、血清HIF-1α、VEGF和Hsp70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1)对血清HIF-1α与VEGF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668,p<0.01,两者具有正相关性。2)对血清HIF-1α与Hsp70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857,p<0.01,两者具有正相关性。3)对血清HIF-1α与Hsp70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596,p<0.01,两者具有正相关性。8、血清HIF-1α、VEGF和Hsp70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关系:1)对脑出血组12h、3d、7d、10d的NIHSS评分与相应时间点血清HIF-1α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562>0,p<0.05,两者具有正相关性。2)对脑出血组12h、3d、7d、10d的NIHSS评分与相应时间点血清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305>0,p<0.01,两者具有正相关性。3)对脑出血组12h、3d、7d、10d的NIHSS评分与相应时间点血清HSP70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545>0,p<0.01,两者具有正相关性。结论:1、脑出血组患者血清HIF-1α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且呈动态变化,HIF-1α浓度于发病后12h开始增加,3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表明HIF-1α参加脑出血的发生和发展,与脑出血后的脑保护作用有关。2、脑出血组血清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高,且呈动态变化。VEGF浓度于发病后12h开始升高,7d达高峰,随后下降。表明VEGF参与脑出血后新生血管的生成、脑水肿的发生等。3、脑出血组血清Hsp70表达呈动态变化,Hsp70浓度于发病后12h升高,3d达高峰,随后下降。表明Hsp70参与了急性脑出血的发生与发展,与脑出血后对抗脑组织损相关。4、HIF-1α浓度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关,这表明血清HIF-1α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出血量、NIHSS评分有关,且呈正相关。这提示VEGF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Hsp70表达与不同出血量和不同NIHS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Hsp70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5、HIF-1α、VEGF及Hsp70在脑出血后的表达具有时间先后序列的关系,三者在脑出血后的急性期具有保护作用。
吴向琼,李庄,游龙武,陈剑雄,刘颜[9](2013)在《头体针疗法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头体针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7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西药联合头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血清VEGF含量都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1、P<0.05),其中第7天血清VEGF含量达到较高水平,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VEGF含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头体针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与其维持血清VEGF含量相对较高的水平有关。
周凌云[10](2013)在《祛瘀生新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探讨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探索一个通过中医针刺疗法提高血清VEGF水平而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患者4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20例,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20例;另从医院体检科选取20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针刺治疗,即针刺双侧足三里、血海、阴陵泉、曲池、合谷、太冲、丰隆、三阴交,得气后留针30min,期间每10min行针一次,每日针一次,7天为一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来评价临床疗效,检测正常组的血清VEGF水平供参考,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水平,并探讨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1、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显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2、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14天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相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治疗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差值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第7天的差值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与第14天的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轻、中、重度三组之间有显着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能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2、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是动态变化的,发病时,VEG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成正相关,可作为发病时病情评估依据,病程中可通过动态监测VEGF水平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4、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促进缺血半暗带血管新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这是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能的深层机制之一。
二、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从CT灌注成像探讨灯盏细辛对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缺血性卒中现代医学认识 |
1.1.1 缺血性卒中治疗现状 |
1.1.2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建立 |
1.1.3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建立的评估 |
1.1.4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建立意义 |
1.1.5 小结 |
1.2 中医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中风证型分类 |
1.2.3 中医药治疗 |
1.2.4 小结 |
1.3 缺血性卒中的康复预后 |
1.3.1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与改善 |
1.3.2 康复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1.3.3 缺血性卒中预后 |
1.3.4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病例纳入标准 |
2.1.4 病例排除标准 |
2.1.5 病例脱落标准 |
2.1.6 治疗师入选标准 |
2.1.7 试验中止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随机分组方法 |
2.2.3 随机的隐藏 |
2.2.4 盲法的控制 |
2.2.5 研究方案 |
2.2.6 指标检测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患者一般资料 |
2.4.2 血液检验结果指标 |
2.4.3 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比较 |
2.4.4 两组患者康复评定结果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 |
3.1 缺血性卒中与细胞因子 |
3.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 |
3.1.2 血管生成素和白介素-6 |
3.2 中医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
3.2.1 病因病机 |
3.2.2 中医药治疗 |
3.3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3.3.1 灯盏细辛的化学结构 |
3.3.2 灯盏细辛的药理作用及多学科应用 |
3.3.3 野黄芩苷及其药理作用 |
3.3.4 总咖啡酸酯及其药理作用 |
3.4 灯盏细辛对缺血性卒中治疗作用 |
3.5 灯盏细辛与缺血性卒中的辨证分型 |
3.6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侧支循环形成的机制分析 |
3.7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康复预后的影响 |
3.8 灯盏细辛注射液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脑卒中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灯盏细辛主要有效成分脑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附件 |
(2)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5 疗效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疗效比较 |
2.2 2组NIHSS比较 |
2.3 2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
2.4 2组血清VEGF、Ang-2变化比较 |
3 讨论 |
(3)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VEGF、IL-8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定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0.05) 。'>2.1.1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N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2.1.2 |
2.2 血清学指标 |
3 讨论 |
(4)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Ang-Ⅱ的影响及溶栓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 |
2. 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评价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Ang-Ⅱ比较: |
讨论 |
(5)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的血管炎性反应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血清白介素-1的影响 |
2 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的影响 |
3 对血清白介素-8的影响 |
4 对血清白介素-12表达的影响 |
5 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
6 对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
7 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
8 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
9 对血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动态变化和干预作用 |
1 0 对细胞粘附分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
(6)头体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疗效评定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 |
2.3 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比较 |
3讨论 |
(7)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与bFGF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标准 |
1.1.2 分组标准 |
1.1.3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1.1.4 研究方法 |
1.1.5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1.2.2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 VEGF 与 bFGF 水平比较 |
1.2.3 单纯脑梗死组与脑梗死合并危险因素组 VEGF 水平比较 |
1.2.4 单纯脑梗死组与脑梗死合并危险因素组 bFGF 水平比较 |
1.2.5 不同梗死面积患者血清 VEGF 水平比较 |
1.2.6 不同梗死面积患者血清 bFGF 水平比较 |
1.2.7 中等梗死面积中不同预后患者血清 VEGF 水平比较 |
1.2.8 中等梗死面积中不同预后患者血清 bFGF 水平比较 |
1.2.9 大梗死面积中不同预后患者血清 VEGF 水平比较 |
1.2.10 大梗死面积中不同预后患者血清 bFGF 水平比较 |
1.3 讨论 |
1.3.1 VEGF 在脑梗死后表达的意义 |
1.3.2 bFGF 在脑梗死后表达的意义 |
1.3.3 VEGF、bFGF 在脑梗死中的相互作用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
2.1 VEGF 的发现 |
2.2 VEGF 的结构 |
2.3 VEGF 家族受体 |
2.4 VEGF 的生物学作用 |
2.4.1 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
2.4.2 诱导血管生成和维持 |
2.4.3 增加血管通透性 |
2.4.4 促进神经组织再生 |
2.4.5 破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
2.4.6 其它作用 |
2.5 VEGF 的表达 |
2.6 VEGF/VEGFR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主要作用 |
2.6.1 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 |
2.6.2 促进新生神经元形成 |
2.6.3 神经保护作用 |
2.6.4 加重缺血后脑水肿 |
2.7 VEGF 在脑缺血后血管新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
2.8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改良 RANKIN 量表(mRS)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IF-1α与VEGF、Hsp70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HIF-1 以及相关靶基因与卒中的关系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9)头体针疗法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西医药治疗 |
2.2 头体针治疗 |
2.3 实验室指标检测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10)祛瘀生新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研究 |
一、中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认识 |
二、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沿革 |
三、急性脑梗死的中医治疗 |
四、祛瘀生新 |
第二节 现代医学研究 |
一、急性脑梗死的流行病学情况 |
二、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 |
三、VEGF与急性脑梗死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病例选择 |
一、诊断标准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研究对象及分组 |
五、受试者中止、退出临床试验的条件 |
六、剔除的标准 |
七、脱落标准 |
第二节 治疗方法 |
一、对照组 |
二、治疗组 |
三、正常组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
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
三、血清VEGF水平 |
四、安全性观测 |
五、统计学处理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
二、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
三、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 |
四、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瘀”为中风之核心病机 |
一、关于“瘀”的认识 |
二、瘀与中风病 |
第二节 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 |
一、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的提出 |
二、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方解 |
第三节 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
一、对神经功能缺程度损评分的影响 |
二、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影响 |
第四节 VEGF与急性脑梗死 |
一、VEGF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
二、祛瘀生新针法2号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从CT灌注成像探讨灯盏细辛对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D]. 黄格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J]. 董刚,贾洪刚. 中华全科医学, 2018(03)
- [3]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VEGF、IL-8水平的影响[J]. 尹楠,唐志鹏,徐国栋,邱志宏,孔令雄. 河北医药, 2018(03)
- [4]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Ang-Ⅱ的影响及溶栓效果观察[J]. 陈小晓,郑灿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10)
- [5]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的血管炎性反应干预[J]. 李春艳,刘晓明,高善语,孙立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
- [6]头体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疗效评定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 陈旭彬,陈李芳,王洋,周艳霞. 海南医学, 2014(11)
- [7]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与bFGF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D]. 王翠兰.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8]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IF-1α与VEGF、Hsp70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 谌金花. 泸州医学院, 2014(03)
- [9]头体针疗法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J]. 吴向琼,李庄,游龙武,陈剑雄,刘颜. 针灸临床杂志, 2013(07)
- [10]祛瘀生新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的影响[D]. 周凌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标签: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侧支循环论文; 神经生长因子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