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_(157):污水中检出H7大肠杆菌

O_(157):污水中检出H7大肠杆菌

一、从污水中检出O_(157)∶H7大肠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纯,张若鸿,王晓芳,李晓然,杨洋,崔生辉,郭云昌[1](2021)在《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是活体致病菌检测的"金标准",但往往程序繁杂、耗时长。该文主要论述基于核酸[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信使PCR检测法]及噬菌体(噬菌体扩增法、噬菌体扩增与PCR/q PCR结合法、免疫测定或酶测定法及电化学噬菌体生物传感器法)两类非细胞培养的活菌检测方法,并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讨论,特别是基于噬菌体的方法,与传统检测相比在检测速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具有关键优势。

王纯,张若鸿,杨洋,郭云昌[2](2021)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细菌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便携式生物传感器可以对病原菌进行快速检测,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效率远高于传统检测手段。其中基于生物活性元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并且生物活性材料具有选择性广、活性强,可与换能器相互联系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的检测。本文着重介绍了3类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细菌检测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刘星[3](2016)在《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组分上的界面作用和存活》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每年约产生1010t–1011t畜禽粪便,而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若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作为粪肥或土壤改良剂施入到农田,会导致土壤生物污染,进而引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感染及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因其感染剂量低(10个活细胞),并发症严重(溶血性尿毒症),而备受关注。该病原菌主要通过畜禽粪便进入土壤环境,可在土壤中存活1年以上,易感染环境中的动物;而感染的动物又会重新产生并释放病原菌,周而复始,导致恶性循环。此外,土壤中的大肠杆菌O157:H7可发生迁移,不仅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也会污染土壤中种植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近30年来,全球共暴发上百次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事件。其中,免疫功能不全的儿童或老人备受威胁,感染病原菌后的死亡率可高达15%。因此,本文以大肠杆菌O157:H7和多种土壤组分(不同类型土壤、不同粒径土壤颗粒、粘土矿物)为材料,采用土壤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土壤基本性质的表征,等温平衡粘附,细胞平板计数,结晶紫染色法,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法等;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现代分析仪器,探究大肠杆菌O157:H7与土壤组分的界面互作和存活机制,以阻控由病原菌引起的土壤生物污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大肠杆菌O157:H7粘附行为的相关性及贡献程度。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大肠杆菌O157:H7的平衡分配系数(Kd)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土壤pH、电导率、粘粒含量、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CEC)和Kd无显着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发现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共同控制大肠杆菌O157:H7的粘附行为(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手段,得到Kd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方程:Kd=-1.306×OM+0.536×CC+51.036(P<0.01),表明有机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病原菌粘附的贡献率为66.95%,显着高于粘粒(33.05%)。因此,土壤有机质和粘粒等固相性质调控大肠杆菌O157:H7的粘附行为,最终影响病原菌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分布。(2)探明了土壤类型(红壤/棕壤),颗粒大小(砂粒、粉粒和粘粒),氧(氢氧)化铁/铝,有机质对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环境中存活的影响机制。大肠杆菌O157:H7接种于棕壤颗粒中,3d内,病原菌的数量上升0.6 log10CFU/g–1.4 log10 CFU/g(除去有机质粘粒外)。而红壤颗粒中的大肠杆菌O157:H7数量快速下降,直到检测下线;初始6h的失活速率最高,病原菌的数量下降0.52log10 CFU/g–0.97 log10 CFU/g。去除氧(氢氧)化铁/铝后,红壤颗粒的杀菌性能降低,大肠杆菌O157:H7的存活能力显着提高。对两种土壤而言,大肠杆菌O157:H7均在含有机质粘粒中的存活能力最强。相比于砂粒和粉粒,粘粒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吸附能力更强,对病原菌的乙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影响更显着(pta上调6.1倍–9.3倍,ackA下调63.5%–91.7%)。pta上调和ackA下调会促进胞内乙酰磷酸的累积,加速细菌从游离态向生物被膜形态的转变。此外,粘粒更有助于大肠杆菌O157:H7保持生理活性。8d后,粘粒中病原菌的腺苷-5′-三磷酸(ATP)的含量(0.36×10-18 mol ATP/CFU–0.39×10-18 mol ATP/CFU)显着高于砂粒和粉粒中的病原菌ATP含量(0.13×10-18 mol ATP/CFU–0.21×10-18 mol ATP/CFU)。砂粒和粉粒去除有机质后,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理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且病原菌的存活时间显着提高,表明有机质的作用不是提供养分。而有机质的去除,会提高土壤颗粒对病原菌的吸附能力。因此,我们推测难溶性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是遮蔽土壤颗粒的粘附位点,影响细菌-土壤颗粒的界面作用,阻碍细菌粘附表型的转变,最终影响病原菌的存活。上述结果表明,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表面的粘附及其相关代谢途径是存活优势,帮助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长期存活。(3)明确了典型土壤粘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和针铁矿)对大肠杆菌O157:H7生长,生物被膜形成和毒性基因表达的影响机制。带负电的蒙脱石促进大肠杆菌O157:H7的生长,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边面带正电的高岭石有利于病原菌的粘附,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带正电的针铁矿显着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荧光显微镜照片显示,针铁矿能有效粘附并杀灭大肠杆菌O157:H7,而高岭石和蒙脱石均不影响病原菌的活性。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了大肠杆菌O157:H7和矿物多样的结合方式,蒙脱石疏散的分布在病原菌周围,未发生有效粘附,高岭石主要通过边面和病原菌发生粘附,而针铁矿紧密粘附在病原菌表面,形成矿物包被体。和空白对照相比(17.05±2.41nN),蒙脱石中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的粘性显着降低(10.38±1.29nN)(P<0.05),高岭石略为促进生物被膜的粘性(19.85±3.34nN),但不显着(P>0.05)。而针铁矿诱导形成高粘性的生物被膜(29.00±4.84nN),并且生物被膜中的细菌形貌发生显着变化:细胞变小、粗糙度增加且不规则。基因结果进一步证实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蒙脱石促进病原菌中编码鞭毛蛋白的基因-fliC的表达,增加细菌的游动性;下调编码菌毛蛋白的基因-csgA,阻碍细菌的不可逆粘附(生物被膜形成的初始阶段);下调荚膜异多糖(EPS重要组分)组分基因-wcaM,降低生物被膜的粘性,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成熟。高岭石体系中,病原菌的fliC下调,而csgA上调,利于细菌在界面上的不可逆粘附;wcaM上调,会提高生物被膜的粘性,有利于生物被膜的形成。此外,pta上调和ackA下调,导致乙酰磷酸的积聚,进一步促进菌毛和荚膜异多糖的分泌,加速生物被膜的成熟。针铁矿不仅促进荚膜异多糖的调控基因(rcsA,rcsB和rcsC)和wcaM的表达,而且诱导病原菌群体密度感应信号分子(Autoinducer-2)的调控基因-luxS的表达,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生物被膜形成初期,矿物的存在,会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生物被膜量显着低于纯菌体系,但毒性基因的表达(stxA-1和stxA-2)出现上调趋势。生物被膜形成后期,针铁矿和高岭石体系中病原菌的生物被膜量显着高于空白,而stxA-1和stxA-2的表达低于空白。因此,我们推测生物被膜形成和毒性表达可能是两个互相排斥的过程。粘土矿物的理化性质(电化学特性和形貌)是关键,决定矿物-病原菌的界面作用(结合方式和粘附强度),最终影响病原菌在土壤环境中的归趋。

陈文静[4](2010)在《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农用安全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但对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农用的安全性却缺少系统研究,尤其是对家禽养殖场废弃物中的大肠杆菌的生态学特征还了解不多。大肠杆菌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中的普通原核生物,是人类和多种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其部分特殊血清型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大肠杆菌可通过人和动物的粪便,经有机肥施用或污水排放等途径而污染水体、土壤环境,从而广泛存在于生物圈中。大肠杆菌作为环境微生物的代表种类,其存在指标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产品及环境污染检测工作中。在环境微生物学检验中,不仅以检出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同时还以大肠菌群数量的高低、致病性等,来判断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及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危害性。本研究主要对家禽养殖场环境中大肠杆菌的生态学特征及其对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安全性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家禽养殖场环境中大肠杆菌存在数量及增殖动态研究;(2)自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家禽中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65株,用阳性血清作玻板凝集试验,分析大肠杆菌当前流行的优势血清型;(3)采用药敏试验研究大肠杆菌耐药谱和耐药模式;(4)用PCR方法对分离株的14种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5)禽大肠杆菌密度感应系统的研究,以了解该细菌存在生态学状况。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家禽养殖场环境中广泛存在着大肠杆菌,单位质量有机肥中大肠杆菌数量在培养第4天时达到峰值,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2)分离得到致病性大肠杆菌65株。其中,O78占75%,O2占11%,O1占5%,表明在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中O78为主要血清型;(3)分离菌株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94%以上的分离株对头孢噻吩等10种抗菌素或药物耐受,100%的分离株对利福平和红霉素耐药,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人药兽用危害严重。(4)主要毒力基因ompA、pfs和luxs在所有的65株大肠杆菌中均存在,是大肠杆菌的保守基因。同时证实了APEC的优势基因型是:iss+iucD+tsh+cvaC+iroC+fimC+ompA+pfs+luxS+基因组合模式。(5)lux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参与调控细菌众多的生理功能,细菌的luxS基因参与信号分子AI-2合成。通过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 BB170对大肠杆菌的AI-2信号分子进行检测,大肠杆菌可以产生AI-2信号分子。并且发现,AI-2的产生是生长依赖性的,在对数生长期后期大肠杆菌产生AI-2的量最大。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禽场环境中的大肠杆菌的生长特征、耐药性、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及信号分子AI-2的研究,明确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直接利用极不安全,在我国目前的家禽养殖生产条件下,必须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加以利用。

陈智强,高仕瑛[5](2010)在《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分布及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H市外环境(食品、生活污水及菜地土壤)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分布与特性。方法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O157:H7分离;按《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相关实验室手册》(细菌学部分)及相关国家标准鉴定分离菌株;标准血清分型;PCR法测定菌株SLT1,SLT2,ereA,hly毒素基因;纸片琼脂扩散(K-B)法测定菌株耐药性。结果自H市外环境标本(食品、生活污水、菜地土壤)检出O157:H7共15株,检出率1.42%~4.34%,鸡肉与生活污水检出率高;农贸市场食物中O157:H7的检出率(2.25%)高于超市(0.56%);它们中有93.33%(14/15)是携带SLT1、SLT2、eae、hly毒力基因的高致病菌株;食源性O157:H7耐药性严重,耐药菌株多,仅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敏感。结论H市外环境有O157:H7分布,且检出的多是高致病性强毒菌株,应警惕其流行造成感染的潜在危险。

陆长勇[6](2009)在《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食源性致病菌是危害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志贺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空肠弯曲杆菌。本研究利用基因组比对方法挖掘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中的特异性序列,建立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靶点筛选库,设计和筛选相关PCR特异性引物。同时整合已报道的检测靶点和引物,利用筛选和整合的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体系和基因芯片方法,检测上述八种食源性致病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重PCR检测体系。利用筛选的引物nuc-j,Vp2,prs,C20,SG,ial,hly-A和hipO1,建立和优化了八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经优化后确定退火温度Tm值和Mg2+浓度分别为56oC和1.5 mmol/l,多重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 pg。2、基于单碱基延伸标签反应的基因芯片方法。通过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技术联用,设计SBE-tags引物进行荧光标记反应,建立八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芯片多重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和细菌纯培养物灵敏度分别为0.1 pg和5.0×102 cfu/ml,分离菌株检测符合率达到100%。3、管式流动芯片检测方法。应用管式流动芯片系统验证检测八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高效特异,细菌纯培养物灵敏度可达到6.2×102 cfu/ml。相比较基于单碱基延伸标签反应的基因芯片方法,管式流动芯片检测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

宋彬[7](2007)在《致病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感染性腹泻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在鱼、肉、蛋以及各类食品的存放、运输和加工过程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给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也使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食品原料和食品的防腐抗菌技术一直以来是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技术,急待需要建立和发展新的方法。鉴于噬菌体应用的专一宿主性、环境亲和性、经济方便和持续性特点,研究人员继噬菌体技术在临床治疗的探索研究后,已将噬菌体抗菌技术扩展到环境净化和食品抗菌的领域,其结果令人鼓舞。欧美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并应用此项技术在食品抗菌领域。因此,筛选得到有价值的烈性噬菌体已成为开发应用的有力资源和储备,也是相关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本课题从环境样本中分离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噬菌体,观察分析噬菌体生物学特征,并通过观察噬菌体在营养液中抑制宿主菌的规律,为营养液储存的抑菌技术开发奠定实验基础,也为其他食品加工、储存的抑菌技术探索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为两部分:(1)致病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筛选及分子生物学特征;(2)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噬菌体LSB-1的应用探索。相关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双层培养法从污水样本中分离到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烈性噬菌体。两株为“多价”噬菌体,另两株为“单价”噬菌体。其中LSB-1对大肠杆菌EIEC8401有专一的高溶解作用。2.通过噬菌体培养、透射电镜、核酸分离电泳、随机序列分析等技术,观察噬菌斑、超微结构、核酸性质及核酸序列。结果显示,噬菌体LSB-1的噬菌斑直径约3~4mm,透明,边缘清楚,无晕环;其结构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衣壳体单位组成,似葫芦状(约70nm),其中大衣壳体单位直径为46nm左右,小衣壳体单位直径为24nm左右;核酸大约为23000bp,双链DNA,似覆盖噬菌体科;根据基因比对结果,未发现同源噬菌体株。3.通过活菌计数试验,观察噬菌体LSB-1对牛奶中宿主菌的抑制作用,试验显示,在非营养环境中,高比配(1:10000)的噬菌体投入在室温下有一定的抑菌趋势,但抑菌效率很低;在营养条件下和在4℃的作用温度下,1:1比配的抑菌效应稳定,宿主菌滴度降低维持在2个对数级左右;同样条件在22℃~37℃作用时,数小时内宿主菌滴度可达到约4个对数级,但抑菌的稳定性较差,随着时间的延长,抑菌作用明显减弱;继续增加噬菌体投入剂量也将明显降低抑菌效果。后两种现象均显示宿主菌有“免疫性”产生。4.考虑到噬菌体LSB-1的宿主谱相对较窄,而且有宿主菌获得“免疫性”现象,我们提出引入电磁波协同处理和开发噬菌体溶解酶的途径以扩大噬菌体LSB-1在食品及其他领域的抗菌应用效率的设想。

刘军[8](2007)在《大肠杆菌O157重组弱毒疫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首先建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丝裂霉素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预处理,并通过灌胃接种和腹腔注射两种途径,建立了O157:H7感染的动物模型。然后对EHEC O157:H7 ler/stx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原噬菌体及其原始整合位点进行分析。通过对Stx A亚基毒性活性区和跨膜区的定点突变,消除或降低Stx的细胞毒性,并将Stx的无毒性或弱毒性突变体导入O157:H7 ler/stx基因缺失突变菌株,构建O157重组弱毒疫苗菌株。利用小鼠模型和vero细胞对O157重组弱毒疫苗菌株的vero细胞毒性、对小鼠的致病性、重组菌株的稳定性,以及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保护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157重组弱毒疫苗菌株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降低了约104倍,丧失了对小鼠模型的致病性,能有效缩短小鼠感染O157:H7强毒株后的排毒时间(免疫组小鼠第6天后粪便内即检测不到强毒株,而未免疫对照组第13天仍可检测到)。用疫苗菌株对母鼠免疫,免疫母鼠所生的乳鼠通过吸吮母乳,能够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保护作用(F25和F105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5.2%和83.0%);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对小鼠进行免疫和攻毒,结果也表明O157重组弱毒疫苗菌株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F25和F105的免疫保护作用分别为11/20和14/20)。

陈前进,曹春远,王炳发,郭维植,张月花,金健潮[9](2006)在《龙岩市1999~2005年O157大肠杆菌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解龙岩市O157大肠杆菌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1999~2005年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养殖场污水等标本,mEC增菌后用SMAC进行分离,纯化菌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毒力及特征基因检测等。[结果]共检测2212份标本,检出O157大肠杆菌29株,阳性率为1.31%。其中猪粪为3.42%,牛粪为2.62%,牛肉为2.33%,鸡肉为2.06%,养殖场污水为2.27%。其余标本均未检出目的菌。O157∶H718株,O157∶NM6株,O157∶H?5株。对12株O157∶H7,进行了rfbO157和fliCH7基因的测定,结果rfbO157均为阳性,而fliCH7均为阴性。对18株(O157∶H714株、O157∶NM3株、O157∶H?1株),进行了SLT2、SLT1、eaeA、hly4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仅2株O157∶H7eaeA+hly阳性,1株O157∶H7hly阳性,其余菌株均为阴性。检出菌株对环丙沙星、氟嗪酸、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敏感。检出ESBLs2株。[结论]我市畜、禽中存在O157大肠杆菌,未检出含有SLT2、SLT1毒素的菌株,未发现O157大肠杆菌病例和食物中毒患者,应加强宿主动物O157大肠杆菌监测。

丁红雷[10](2006)在《重庆市及三峡库区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世界上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人类感染EHEC具有潜在的重大威胁并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腹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等。EHEC的血清型很多,O157∶H7是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最常见的血清型。该菌已经在世界上引起多次爆发。我国江苏、安徽两省曾于1999和2000年发生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爆发流行,并且范围扩大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由该菌引起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因此对该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该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鉴定与表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及三峡库区大肠杆菌O157的家畜带菌情况及其生化特性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集重庆市六个区县家畜粪便和污水样品1504份,接种mEC+n增菌肉汤,37℃振摇孵育6h,取增菌液接种CT-SMAC平板,37℃培养18h,挑取可疑菌落,经血清学检验、PCR扩增和微量生化实验确认,最后用药敏试纸测试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在1504份样品中共检出11株O157,其中O157∶H7 7株,O157∶H? 4株;对分离菌株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它们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杆菌肽、头孢呋肟、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本次调查是首次对重庆市及三峡库区大肠杆菌O157的家畜带菌情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查明了该菌的传染源,对菌株的表型特征进行了研究。 2.大肠杆菌O157毒力与黏附相关基因的检测 目的 了解分离菌株携带毒力及黏附相关基因的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stx1、stx2、eaeA、ehxA、EspA和Tccp基因。结果 所有O157∶H7菌株扩增出eaeA、ehxa、EspA和Tccp基因,但没有扩增出stx1和stx2基因;4株O157∶H?菌株,均没有扩增出stx2、eaeA、ehxA、EspA和Tccp基因,且只有BYY119扩增出stx1基因。结论 由于所有菌株缺失stx2基因,重庆市及三峡库区大肠杆菌O157致病力相对较低。 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 目的 从基因水平了解分离菌株的多态性。方法 选用限制性内切酶Hinc Ⅱ和EcoR Ⅱ对分离的O157∶H7菌株eaeA基因进行酶切,选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f Ⅰ、EcoR Ⅱ和Rsa Ⅰ对分离的O157∶H7菌株ehxA基因进行酶切,最后对这两个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 所有分离菌株的eaeA基因和ehxA基因选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之后所得酶切片段数目和大小与标准菌株的eaeA基因和ehxA基因选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之后所得酶切片段数目和大小相同。结论 重庆市及三峡库区大肠杆菌O157∶H7在基因水平较为保守,多态性较为单一。 4.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stx2a和stx2b血清抗体的检测 目的 了解重庆市及三峡库区STEC携带stx2基因的情况。方法 在两个屠宰场采集商品

二、从污水中检出O_(157)∶H7大肠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污水中检出O_(157)∶H7大肠杆菌(论文提纲范文)

(1)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细胞培养的方法
2 非细胞培养的方法
    2.1 基于核酸的方法
        2.1.1 q PCR检测法
        2.1.2 m RNA检测法
    2.2 基于噬菌体的方法
        2.2.1 噬菌体扩增方法
        2.2.2 噬菌体扩增+q PCR/免疫测定方法
        2.2.3 噬菌体扩增+酶测定方法
        2.2.4 电化学噬菌体生物传感器
3 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 结论

(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细菌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化学基因传感器
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3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4 展望
5 结语

(3)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组分上的界面作用和存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土壤外源生物污染
    1.3 大肠杆菌O157:H7的健康风险
    1.4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环境中的存活
        1.4.1 土壤理化性质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的影响
        1.4.2 外界环境因子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的影响
        1.4.3 土壤生物性质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的影响
    1.5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
    1.6 土壤矿物的重要性
    1.7 细菌与固相组分的界面互作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肠杆菌O157:H7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粘附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病原菌
        2.2.2 培养基
        2.2.3 病原菌培养及其性质测定
        2.2.4 土壤及其性质测定
        2.2.5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上的等温平衡粘附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肠杆菌O157:H7的基本性质
        2.3.2 土壤的基本性质
        2.3.3 大肠杆菌O157:H7土壤颗粒上的粘附
        2.3.4 土壤性质与分配系数K_d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3.5 土壤性质与分配系数K_d的偏相关分析
        2.3.6 土壤性质与分配系数K_d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中的存活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病原菌
        3.2.2 培养基
        3.2.3 土壤颗粒分级及其性质测定
        3.2.4 土壤颗粒中铁/铝含量的测定
        3.2.5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中的存活动态
        3.2.6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上的粘附
        3.2.7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中的ATP动态变化
        3.2.8 土壤颗粒对大肠杆菌O157:H7的乙酸代谢途径基因表达的影响
        3.2.9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颗粒的基本性质
        3.3.2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中的存活动态
        3.3.3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上的等温粘附
        3.3.4 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颗粒中的代谢活性变化
        3.3.5 基因变化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粘土矿物对大肠杆菌O157:H7生长、生物被膜形成和毒性基因表达的影响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病原菌
        4.2.2 培养基
        4.2.3 粘土矿物
        4.2.4 大肠杆菌O157:H7的生长
        4.2.5 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被膜形成
        4.2.6 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被膜的表面微观形貌
        4.2.7 细菌-矿物复合体制备及形貌扫描
        4.2.8 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粘土矿物对大肠杆菌O157:H7生长的影响
        4.3.2 粘土矿物对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4.3.3 粘土矿物-大肠杆菌O157:H7复合体的微观形貌观察
        4.3.4 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被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4.3.5 粘土矿物对大肠杆菌O157:H7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4)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农用安全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1 环境中大肠杆菌概述
        1.1 环境中的大肠杆菌
        1.2 生物污染的定义
        1.3 大肠杆菌的危害
        1.3.1 对禽畜的危害
        1.3.2 对人类的危害
        1.4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性与毒力
        1.5 luxS/AI-2 密度感应系统
    2 禽场环境的特殊性与大肠杆菌的存在现状
        2.1 禽场环境的特殊性
        2.2 禽场环境中大肠杆菌的存在现状
    3 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及养殖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3.1 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及养殖废水的处理与利用方式
        3.1.1 家禽养殖场废水的工程处理
        3.1.2 家禽养殖场废水农用
        3.1.3 堆肥还田
        3.1.4 生产饲料
        3.1.5 沼气发酵
        3.1.6 蚯蚓消解家禽养殖场废弃物
        3.2 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2.1 存在问题
        3.2.2 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家禽养殖场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分布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禽粪中大肠杆菌的分离
        2.2 禽粪样品中大肠杆菌的计数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禽场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料来源
        1.2 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
        1.4 大肠杆菌标准 O 因子血清
        1.5 细菌的分离培养
        1.6 革兰氏染色镜检
        1.7 大肠杆菌生化试验
        1.8 大肠杆菌 O 血清型鉴定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鉴定
        2.2 大肠杆菌 O 血清型鉴定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耐药性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
        1.2 培养基
        1.3 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分离菌株敏感性降低
        2.2 耐药情况极其严重
        2.3 多重耐药现象普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禽场环境中大肠杆菌可能毒力基因的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
        1.2 培养基、试剂与仪器设备
        1.3 细菌 DNA 模板制备
        1.4 14 种毒力相关基因的 PCR 扩增
        1.4.1 引物设计
        1.4.2 PCR 检测14 种毒力相关基因
        1.4.3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PCR 产物
    2 结果
        2.1 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提取以及纯度检测
        2.2 大肠杆菌14 种毒力基因 PCR 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2.3 各毒力基因在 APEC 分离株中的分布
        2.4 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数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LuxS基因克隆与 AI-2信号分子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与载体
        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
        1.4 大肠杆菌信号分子 AI-2 的检测
        1.4.1 报告菌 88170 的培养
        1.4.2 信号分子AI-2的制备
        1.4.3 大肠杆菌 AI-2 信号分子检测
        1.5 大肠杆菌在不同生长时期 AI-2 信号分子检测
        1.6 AI-2 信号分子合成基因luxS 的克隆
        1.6.1 引物设计
        1.6.2 PCR 扩增
        1.6.3 PCR 产物的纯化、连接、转化和测序
    2 结果
        2.1 大肠杆菌产生 AI-2 样信号分子
        2.2 大肠杆菌在不同生长阶段 AI-2 信号分子的检测
        2.3 AI-2 信号分子合成基因luxS 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束语
附件一 65 株分离株血清型和耐药情况分布
附件二 65 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毒力基因分布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分布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食源性O157:H7
    1.2 其它来源O157:H7
    1.3 O157:H7毒素基因检测
    1.4
2 结果
3 讨论

(6)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1.1.1 食品安全与食源性致病菌
        1.1.2 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危害
    1.2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
        1.2.1 传统检测方法
        1.2.2 快速检测方法
        1.2.3 常见分子生物学检测靶点
    1.3 基因芯片
        1.3.1 基因芯片的原理
        1.3.2 基因芯片的制作
        1.3.3 基因芯片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应用
2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试剂及仪器
    2.2 方法
        2.2.1 食源性致病菌DNA 的提取和验证
        2.2.2 食源性致病菌DNA 特异性靶点的挖掘和整合
        2.2.3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 引物筛选
        2.2.4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 特异性实验
        2.2.5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 体系优化
        2.2.6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 灵敏度实验
    2.3 结果
        2.3.1 食源性致病菌DNA 特异性靶点的挖掘和整合
        2.3.2 多重PCR 引物筛选
        2.3.3 多重PCR 特异性实验
        2.3.4 多重PCR 体系优化
        2.3.5 多重PCR 灵敏度实验
    2.4 讨论
3 食源性致病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3.1 材料
        3.1.1 菌种
        3.1.2 试剂和仪器
        3.1.3 芯片引物和探针
    3.2 方法
        3.2.1 食源性致病菌DNA 的提取
        3.2.2 多重PCR 反应体系
        3.2.3 多重PCR 产物纯化
        3.2.4 食源性致病菌基因芯片的点制
        3.2.5 单碱基延伸荧光标记反应和优化
        3.2.6 芯片杂交和洗片
        3.2.7 芯片扫描与数据分析
        3.2.8 特异性实验
        3.2.9 灵敏度实验
        3.2.10 实际分离菌株的检测
    3.3 结果
        3.3.1 荧光标记反应退火温度的优化
        3.3.2 特异性实验
        3.3.3 灵敏度实验
        3.3.4 实际分离菌株的检测
    3.4 讨论
4 食源性致病菌的管式流动芯片验证检测
    4.1 材料
        4.1.1 菌种
        4.1.2 试剂和仪器
        4.1.3 引物和探针
    4.2 方法
        4.2.1 食源性致病菌DNA 的提取
        4.2.2 普通PCR 反应
        4.2.3 荧光标记反应
        4.2.4 管式流动芯片杂交和扫描
        4.2.5 特异性实验
        4.2.6 灵敏度实验
        4.2.7 食品样品和分离菌株的检测
    4.3 结果
        4.3.1 特异性实验
        4.3.2 灵敏度实验
        4.3.3 食品样品和分离菌株的检测
    4.4 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致病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致病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致病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筛选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8401噬菌体LSB-1的应用探索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大肠杆菌O157重组弱毒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A/E 病原性大肠杆菌概述
    第二章 A/E 大肠杆菌 LEE 致病岛研究进展
    第三章 革兰氏阴性菌 III 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第四章 大肠杆菌 O157 疫苗研究进展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大肠杆菌 O157 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大肠杆菌 O157 原噬菌体消除菌株的鉴定及整合位点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大肠杆菌 O157 重组弱毒菌株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大肠杆菌 O157 重组弱毒菌株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师简介
CURRICULUM VITAE
致谢

(9)龙岩市1999~2005年O157大肠杆菌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
    2.1 O157大肠杆菌检出情况
    2.2菌株鉴定结果
    2.3毒力及特征基因的测定
3讨论

(10)重庆市及三峡库区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概况
        1.1.1 流行特点
        1.1.2 大肠杆菌O157在世界的爆发和散发情况
        1.1.3 大肠杆菌O157在我国的爆发和散发情况
    1.2 大肠杆菌O157的毒力及黏附相关蛋白与其致病机理
        1.2.1 志贺毒素(stx)
        1.2.2 内膜素(intimin)
        1.2.3 肠溶血素(ehx)
        1.2.4 大肠杆菌分泌蛋白A(EspA)
        1.2.5 Ter-细胞骨架连接蛋白(Tccp)
    1.3 大肠杆菌O157的传统流行病学研究
        1.3.1 样品的前增菌
        1.3.2 O157的初步分离与鉴定
        1.3.3 血清学诊断
        1.3.4 生化鉴定
        1.3.5 药敏试验
    1.4 大肠杆菌O157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1.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1.4.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1.4.3 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
        1.4.4 随机片断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1.4.5 多位点可变数衔接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 Analysis,MLVA)
    1.5 大肠杆菌O157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1.5.1 大肠杆菌O157的抗体检测技术
        1.5.2 检测的抗体种类
        1.5.3 检测中存在问题
第二章 前言
第三章 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鉴定与表型特征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菌株分离情况
        3.2.2 菌株鉴定
        3.2.3 药物敏感性试验
    3.3 讨论
第四章 大肠杆菌O157毒力与黏附相关基因的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stx1基因扩增结果
        4.2.2.stx2基因扩增结果
        4.2.3.eaeA基因扩增结果
        4.2.4.ehxA基因扩增结果
        4.2.5.EspA基因扩增结果
        4.2.6.Tccp基因扩增结果
        4.2.7.分离菌株携带毒力基因与毒力相关基因的综合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eae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
        5.2.2 ehx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stx2a和stx2b血清抗体的检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商品猪血清中STEC stx2a和stx2b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
        6.2.2 健康人群血清中STEC stx2a和stx2b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
        6.2.3 新鲜牛奶中STEC stx2a和stx2b抗体的检测结果
    6.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发表论文及专着
    参加课题

四、从污水中检出O_(157)∶H7大肠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 [1]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王纯,张若鸿,王晓芳,李晓然,杨洋,崔生辉,郭云昌.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 [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细菌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王纯,张若鸿,杨洋,郭云昌. 卫生研究, 2021(01)
  • [3]大肠杆菌O157:H7在土壤组分上的界面作用和存活[D]. 刘星.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4]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农用安全性的初步研究[D]. 陈文静. 扬州大学, 2010(02)
  • [5]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分布及特征[J]. 陈智强,高仕瑛. 当代医学, 2010(04)
  • [6]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D]. 陆长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9)
  • [7]致病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D]. 宋彬. 第三军医大学, 2007(03)
  • [8]大肠杆菌O157重组弱毒疫苗的研究[D]. 刘军. 吉林大学, 2007(03)
  • [9]龙岩市1999~2005年O157大肠杆菌监测研究[J]. 陈前进,曹春远,王炳发,郭维植,张月花,金健潮. 预防医学论坛, 2006(06)
  • [10]重庆市及三峡库区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病学调查[D]. 丁红雷. 西南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O_(157):污水中检出H7大肠杆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