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在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一、胃癌、结肠癌病人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望红,陈程[1](2022)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对降低腹腔热化疗灌注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干预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实施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的患者120例, 根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集合临床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其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精神状态评分明显好转, 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 可有效提升整体疗效, 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精神状态,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郭雅璐[2](2020)在《基于过程挖掘的胃癌诊疗费用预测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医疗费用引起的纠纷普遍存在,如何利用信息手段提供准确的大病医疗费用预测,成为研究热点。胃癌作为常见大病,其诊疗方案多样,诊疗费用较高,治愈率低下。利用过程挖掘方法对胃癌医疗日志进行挖掘分析,可实现胃癌诊疗费用精准预测。利用过程挖掘技术去预测胃癌各方案诊疗费用,面临着以下挑战:(1)医疗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传统工作流网无法反映医疗路径中的节点的更新和重复执行的次数。(2)现有的过程挖掘算法,是将重复的节点看作相同的节点,且只计一次,而呈现胃癌诊疗方案、预测费用,不得不考虑胃癌医疗路径中的重复活动,例如多次放化疗,故而需要新的算法解决本课题。(3)传统的医疗方案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因子不适用于胃癌医疗路径的评价和费用的预测,需要更新。为了应对以上这些挑战,本文开展了如下工作:(1)在Petri网的基础上提出动态医疗路径网,实现医疗活动的替换、分裂、合并,反映重复节点的执行。(2)对胃癌医疗日志预处理后,通过αtj算法挖掘医疗日志中各医疗活动的次序关系,发现重复序列,再用TNC算法统计出重复序列的重复执行次数。为胃癌医疗过程进行动态医疗路径网建模,利用一致性检测准则度量算法性能。(3)获取医院有关胃癌诊疗活动的单价和医保“三个目录”报销比例,构建医疗活动单价数据表。提出基于四项评价指标的医疗方案综合评价模型,遍历胃癌医疗路径网,得到各可选方案路径,结合医疗活动单价数据表、费用代价计算公式和患者所持医保类型,预测各候选诊疗方案所需费用,利用方案评价公式为患者推荐综合最佳方案。(4)综上三点,设计并实现基于过程挖掘的胃癌诊疗费用预测系统,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判断所属患者类别,挖掘相应日志,进行医疗过程建模和诊疗方案评价,为患者预测各可选方案治疗费用并推荐最佳方案。

柴静[3](2019)在《安徽省常见肿瘤疾病负担与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的目标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基于新农合报销系统数据及课题组所开展的社区癌症患者经济负担研究,全面地评估安徽地区癌症的经济负担,为了解癌症经济负担、强化癌症防控认识以及优化癌症防控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是构建安徽地区多癌症以及常见六种癌症(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为集中资源开展癌症重点预防干预和癌症早诊早治提供适宜的关键技术,从而降低癌症患病对患者以及对社会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方法新农合常见癌症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研究:获取2013-2017年安徽省新农合报销系统内各地市的癌症患者的报销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以社区为基础的常见癌症患者经济负担研究:调查对象为2016年以来确诊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年龄35岁及以上的生存或死亡癌症患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按安徽省地理位置南、中、北分别随机选择1个市,每个市1个县,每个县2个乡镇,每个乡镇4-5村/社区。采用结构化问卷入户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癌症患者确诊后的例均总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癌症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按安徽省地理位置南、中、北选择9个市的19个县/区,每个县/区选择3-4个乡镇/街道,每个街道/乡镇选择4-5村/社区,纳入所有2015年以来确诊的且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气管/支气管/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膀胱癌、淋巴癌、肾脏及泌尿系统其他癌症(包括生存和死亡);对照居民为癌症病例所在社区的未确诊过任何一种癌症的居民,按照1:8纳入对照居民,配对标准为男女1:1(乳腺癌患者的对照除外),年龄与病例相差±5岁。本研究尝试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改良哈佛风险指数”和“年龄-因子加权指数”多种方法,并通过反复比选找出相对理想的多癌种及单癌种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新农合常见肿瘤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研究:(1)安徽新农合报销人次从多到少依次是胃癌74381人次、肺癌64703人次、乳腺癌46434人次、结直肠癌44400人次、食管癌25982人次、肝癌9590人次。六种癌症男性的报销人次占比56.7%-79.1%,均大于女性,60-69岁组报销人次占比最多(乳腺癌为40-49岁)。(2)六种癌症的住院流向均以三级医院为主(49%-76%),二级医院次之(19-40%),不同地市间差异较大。(3)安徽农村地区每十万人口住院医疗总费用从高到底依次是胃癌、结直肠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次均住院医疗费用最高的是食管癌23065元,其次是肝癌16872元,结直肠、胃癌和肺癌(12399元-12471元),最低是乳腺癌8060元。(4)除了肝癌外,2017年的次均住院天数均比2013年降低,2017年的六个癌种的次均住院天数为7.4-15.8天。(5)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均是药费占比最高(20.2%-29.9%),食管癌的材料费占比最高(21.9%)。相比2013年,2017年五种癌症的药费占比下降(乳腺癌除外),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的材料费均下降。(6)六种癌症的新农合次均报销费用占次均住院总费用的比例为49.8%-57.0%。2013-2017年次均医疗总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及个人自付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但2017年五个癌种(除乳腺癌)的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0.92-1.49,次均个人自付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0.34-0.52。以社区为基础的常见癌症患者经济负担研究:(1)共调查了癌症患者527例,从多到少依次是肺癌134例、胃癌125例、结直肠癌121例、食管癌55例、肝癌54例和乳腺38例。男性340例,占比64.5%,女性187例,占比35.5%,平均年龄为61.89±9.51岁;城市患者106例,农村患者421例,各占20.1%和79.9%。死亡组和未死亡组为107例和420例,分别占比20.3%和79.7%。(2)六种常见癌症的例均总费用分别是肝癌287114、食管癌222376元、结直肠癌206226元、胃癌165947元、肺癌143367元和乳腺癌106367元。例均总费用中直接医疗费用占比61.2%(各癌种53.1%-69.7%),间接经费占比为33.7%(各癌种27.3%-43.0%),直接非医疗费用,占比5.1%(各癌种3.0%-6.3%)。(3)癌症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构成中,以住院费用的比例最高,占比74.5%-92.9%,门诊费用占比2.5%-15.7%,自购药品费用占比0.2%-9.8%。(4)例均医保报销费用为18316元-139457元,占例均直接医疗费用的43.9%(各癌种25.7%-69.7%),占例均总费用的比例仅为27.0%(各癌种15.7%-48.6%)。次均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为28.6%-49.6%(肝癌67.7%),次均门诊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为8.0%-19.4%(结直肠癌61.3%)。(5)六种癌症男性与女性、死亡组与未死亡组的各项费用差异没有显着性,除结直肠癌患者的例均总费用大于女性患者,肺癌未死亡组的间接费用大于死亡组。70岁及以上年龄组胃癌患者的例均总费用,结直肠癌患者的例均总费用、住院费用均低于其他年龄组,乳腺癌的最少例均总费用、间接费用也发生在最高年龄组(60-69岁)。农村肺癌和胃癌患者的例均总费用、间接费用大于城市,农村结直肠患者的间接费用大于城市,城市和农村六种癌症患者的例均住院费用均没有显着性差异。(6)癌症患者的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分别是食管癌26192元、结直肠癌19124元、胃癌16089元、肺癌15224元、乳腺癌12193元、肝癌11639元,例均住院次数为4-6次,次均住院天数8.9-15.4天。(7)次均门诊医疗费用2206元-5475元,占次均门诊总费用的67.9%-80.4%,门诊直接非医疗费用为175-843元,占比5.9%-13.2%,间接费用390元-1490元,占比6.4%-21.2%,次均门诊的报销费用占次均门诊总费用的6.4%-13.4%(结直肠癌43.3%)。(8)不同癌种患者的住院就诊比例和门诊就诊比例随就诊次数增加而依次减少,五种癌症患者(食管癌除外)从确诊后的第一次到到第三次住院的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医疗费用均是依次减少;门诊医疗费用并未随门诊次数依次增加而减少。以社区为基础的癌症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1)研究共调查了23701人,其中2646名癌症患者,21055名无癌症病史的正常居民。按照单病种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肺癌490例、胃癌443例、结直肠癌406例、乳腺癌338例、食管癌317例和肝癌92例,占总癌种的78.8%。其它癌种为560例,包括宫颈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淋巴瘤、鼻咽癌、膀胱癌、胰腺癌、胆囊癌、肾脏等其它癌症。病例组的平均年龄为58.30±10.78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7.71±10.46岁;病例组的男女分别占54.7%和45.3%,对照组的男女分别占42.4%和57.6%。病例组的城市和农村癌症患者分别占45.0%和55.0%,对照组的城市和农村患者分别为45.6%和54.4%。(2)最终构建的安徽地区常见六种癌症的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肺癌(AUC值为0.765,95%CI为0.742-0.787)、胃癌(AUC 0.800,95%CI=0.779-0.820)、结直肠癌(AUC 0.779,95%CI=0.757-0.802)、食管癌(AUC 0.873,95%CI=0.853-0.894)、肝癌(AUC 0.843,95%CI=0.801-0.885)、乳腺癌(AUC 0.816,95%CI=0.791-0.841),多癌症预测模型(AUC 0.772,95%CI=0.763-0.781)。(3)纳入肺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7个,包括:长期居住地、体质指数、患过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疟疾、有过体重明显变胖或变瘦的时候、食物反流或反酸、胃痛或胃部不适、长期咳嗽或咳痰、肺癌家族史、规律的体育锻炼、居住环境风险、有害物质接触史、生活事件影响程度、每月白酒量、吸烟量、饮食喜好、每天吃主粮量。(4)纳入胃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4个,纳入结直肠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4个,纳入食管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0项,纳入肝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4项,纳入乳腺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5项。(5)年龄和性别做为单独权重指数纳入各个单癌症风险预测模型。纳入多癌症预测模型的因素包括: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各个单癌症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指数。结论安徽省六种常见癌症住院费用报销的覆盖面与水平、患者的疾病负担,以及住院服务的流向、过程及费用结构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六种常见癌症的新农合次均报销费用占次均住院总费用的比例较低,不同癌症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有所差异,癌症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仍然很重。尽管直接医疗费用是癌症经济负担的主要来源,但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已经接近直接医疗费用,医保报销对于降低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作用有限。本课题建立的单肿瘤及多肿瘤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较好,ROC曲线下面积均达到0.76以上,能为基层医生评估、发现肿瘤风险较高的居民并进而集中资源开展重点预防干预和癌症早诊早治提供适宜的关键技术,有助于降低癌症患病对患者以及对社会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李艳[4](2019)在《临床路径对医疗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病种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青岛市某三甲医院三个病种医疗质量相关指标的构成情况,分析三个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疗质量的影响,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和未实施临床路径的医疗质量相关评价指标的差异,探索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临床路径管理方式,为DRGs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为制订和完善有关临床路径政策奠定基石。主要选取样本医院2017年老年性白内障、甲状腺恶性肿瘤和大肠息肉三个病种的病例数据,在研究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运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来检验三个病种未入径组和入径组之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专家访谈来判断实施临床路径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从住院天数来看,老年性白内障、甲状腺恶性肿瘤和大肠息肉的住院天数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实施临床路径比未实施临床路径的住院天数有所降低。从治疗效果指标来看,实施临床路径比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疾病治愈率有所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从费用指标来看,老年性白内障、甲状腺恶性肿瘤和大肠息肉的医疗总费用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实施临床路径比未实施临床路径的各项总费用明细有所降低。临床路径是一种目前应用广泛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推进医疗质量标准化。本研究对患者基本情况指标和入径标准等因素进行控制,结果发现,临床路径降低了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医院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临床路径降低了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各种费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率。医院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配套监管政策措施,推动临床路径管理可持续发展。

杨方正[5](2019)在《围手术期ERAS路径管理对胃癌病人近期及远期结局影响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文中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和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对胃癌病人术后近期临床结局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072012年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标准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通过查询本中心临床数据库,共得到2795例患者。根据围术期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ERAS组和非ERAS组(传统方案组)。19例行术前化疗,15例神经内分泌癌,12例鳞癌,1例淋巴瘤,9例间质瘤,97例远处转移、154例联合脏器切除,298例姑息性手术、58例腹水细胞学阳性,55例同时性/异时性多原发癌,42例残胃癌,28例ASA分级Ⅳ级被排除,最后得到2124例患者,其中非ERAS组1599例,ERAS组525例。两组针对两组病人基本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PSM)的方法平衡混杂因素(年龄、性别、BMI、肿瘤部位、手术方式等),匹配按照1:1比例进行,最终每组521例患者纳入研究。比较项目包括两组病人的近期结局,如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出血量、30天再入院率等,远期预后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病人手术后随访管理主要采取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在HIS上核查病人就诊记录等,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中位随访时间1900天(303797天)。生存时间(天)自接受胃癌根治术当天开始计算。对于年龄、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数量、肿瘤大小等连续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性别、肿瘤部位、手术方式等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χ2)或者费希尔(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检验水准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24.0版本,IBM公司),生存曲线绘制采用GraphPad Prism(7.0版本,GraphPad公司)。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相似(ERAS组=18.4%,非ERAS组=19.4%,P=0.69),差异没有显着性。各项并发症如吻合口瘘(非ERAS组=1.7%,ERAS组=2.5%,P=0.39)、腹腔出血(非ERAS组=0.8%,ERAS组=1.0%,P=0.74)、十二指肠残端瘘(非ERAS组=0.8%,ERAS组=0.6%,P=0.71)、肠梗阻(非ERAS组=1.2%,ERAS组=1.5%,P=0.69)、胃瘫(非ERAS组=2.1%,ERAS组=1.9%,P=0.83)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类似,差异无显着性。但手术部位感染(SSI)(非ERAS组=6%,ERAS组=3.3%,P=0.04)、肺不张(非ERAS组=7.3%,ERAS组=4.0%,P=0.02)、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非ERAS组=2.5%,ERAS组=0.4%,P<0.01),ERAS组低于非ERA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AS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非ERAS组=29(11),ERAS组=32(13),P<0.01]、手术时间[非ERAS组=160(50),ERAS组=145(13),P<0.01]、术中出血量[非ERAS组=300(200),ERAS组=200(200),P<0.01]、住院天数[非ERAS组=10(2),ERAS组=7(3),P<0.01]及费用(人民币)[非ERAS组=42214(5139),ERAS组=39789(3969),P<0.01]都优于非ERAS组。两组病人的非计划再手术(非ERAS组=3.1%,ERAS组=2.1%,P=0.33)、30天再入院率(非ERAS组=6.1%,ERAS组=5.6%,P=0.69)及围术期死亡率(非ERAS组=0.4%,ERAS组=0.2%,P=0.56)未见明显差异。非ERAS组和ERAS组的总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2%和72.8%(Log Rank=7.28,P=0.007),亚组分析提示Ⅰ期胃癌病人,ERAS组和非ERAS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4%和92.7%(Log Rank=0.11,P=0.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期胃癌病人,ERAS组和非ERAS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vs75.2%(Log Rank=7.08,P=0.007)、47.6%vs35.7%(Log Rank=5.40,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病人应用围手术期ERAS路径管理方案安全、可行,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及30天再入院率,同时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预后,尤其是进展期胃癌患者。

王彦人[6](2019)在《血清癌胚抗原与异常糖链糖蛋白在部分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死亡原因,我国的肿瘤死亡率更是在全球占据较大比重,原因是我国的肿瘤患者在检查出来时多数已经进入中晚期,治愈率较低。如何提高肿瘤的早期筛查能力,建立适合我国的肿瘤早筛路径,对于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在健康组以及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这三大高发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并与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检测(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进行对比分析,来进一步证明异常糖连糖蛋白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多中心研究单位中台州市医院自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TAP检测数据。对人群进行筛选后,分成以下四组:健康对照组40人,胃癌组30人、结肠癌组30人、直肠癌组30人。男女不限,年龄在30-80岁。四组均参与TAP与血清CEA检测。以TAP>121μm2为阳性,CEA>5ng/L为阳性。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经多人多次核对,确保数据无误。使用Spss20.0对定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数据采用X2检验,对CEA、TAP、以及CEA+TAP三种检测方法诊断三种肿瘤的能力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sic curve,ROC)分析。结果健康组、胃癌组、结肠癌组、直肠癌组CEA定量检测平均值分别为(1.51±1.24)ng/L,(4.26±2.98)ng/L、(4.54±2.60)ng/L、(4.25±2.75)ng/L。TAP检测结果分别为(80.01±29.96)μm2,(153.38±38.30)μm2、(148.59±28.40)μm2、(143.56±29.25)μm2,两种检测中肿瘤组的定量结果比健康组要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清CEA与TAP检测在肿瘤诊断中存在一定的价值。对CEA与TAP检测三种肿瘤灵敏度以及特异度进行对比分析,CEA检测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的灵敏度分别为43.33%、56.67%、36.67%,准确度为74.29%、80%、71.42%,特异度为92.5%。而TAP检测的灵敏度依次为70%、86.67%、76.67%,准确度97%、94.29%、90%,特异度97.5%。检验表明TAP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CEA检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TAP联合检验后,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6.67%、90%、86.67%、90%、88.57%,结肠癌以上评价指标结果为86.67%、90%、86.67%、90%、88.57%,直肠癌分别为80%、90%、85.71%、85.71%、85.71%。P均大于0.05,联合检测在三种肿瘤的检测能力上没有差异。此外,TAP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3,CEA为0.76,TAP+CEA检测AUC为0.98;TAP在结肠癌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96,CEA检测为0.80,TAP+CEA检测AUC为0.97;直肠癌中,TAP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CEA为0.82,联合检测0.94。三组对比P均<0.01。联合检测的总体诊断能力高于CEA检测,但在结肠癌的诊断上与TAP单独检测能力相同。结论TAP检测确实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在临床和早期肿瘤筛查中使用,适合广泛的应用于我国肿瘤高危人群的的二级预防。而肿瘤早期风险评估模式的形成,以及基于TAP(肿瘤异常蛋白)+X(相应肿瘤标志物)的早筛早诊路径的建立更会对我国肿瘤的防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徐福强[7](2018)在《四种癌症患者治疗费用和住院服务利用研究 ——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占世界癌症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吸烟、微生物感染、肥胖、运动减少、作息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癌症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癌症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的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疾病负担。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山东省济南市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济南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和患者住院及门诊费用数据了解2011-2014年首次在济南市某三甲医院确诊的四种癌症患者(肠癌、肺癌、女性乳腺癌和胃癌)总治疗费用、住院费用、门诊费用和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四种癌症患者的总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为减轻癌症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合理利用住院服务、控制癌症患者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数据整理和校对使用EXCEL2013软件,统计分析使用SPSS23.0分析软件。本研究以2011-2014年在济南市某三甲医院首次确诊为肠癌、肺癌、女性乳腺癌和胃癌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当地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患者住院病历数据和保险报销数据。其中四种癌症患者的一般特征、医保类型、TNM分期等信息通过当地肿瘤登记报告数据获取;四种癌症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总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信息通过患者住院病历和保险报销数据获取。四种癌症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总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用于对患者的总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从年龄分布来看,平均确诊年龄为61.62岁,最小的为24岁,最大的为91岁,确诊年龄主要集中在45-59岁中年人和60-70岁年龄组,各占36.90%;从临床分期来看,Ⅱ期最多,占32.10%,其次分别为Ⅳ期、Ⅲ期和Ⅰ期,分别占20.10%、19.20%和14.000%;治疗方式上,有72.80%的癌症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只有7.70%的患者接受了放疗,接受化疗的患者占46.70%。从住院天数看,四种癌症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5.10天,最少的住院天数为1天,最多的住院天数为363天,肠癌、肺癌、乳腺癌(女)和胃癌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62.64天、80.64天、、92.45天和62.65天。(2)四种癌症患者住院天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男性患者而言,住院次数、住院机构数量、医保类型、“是否放疗”和“是否化疗”是其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新农合医疗保险患者和没有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住院天数较少;住院次数与住院机构数量越多的患者住院天数越多。对于女性患者而言,住院次数、癌症类型、“是否化疗”是其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肺癌患者、放化疗患者住院天数较长,住院次数与住院天数成正比。(3)四种癌症患者人均总治疗费用、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门诊费用分别为105887.53元、100038.71元和12881.75元。肠癌、肺癌、乳腺癌和胃癌患者的人均总治疗费用分别为114965.93元、115344.59元、92905.33元和105571.12元;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13050.83元、111717.41元、78949.72元和68232.55元;人均门诊费用分别为5146.83元、10881.55元、18063.62元和7516.81元。四种癌症患者的住院费用主要集中在第一年,治疗时长在三年及以上的患者第三年的住院费用占有相当比例,除了乳腺癌其他三种癌症患者的第三年的住院费用均超过了第二年的住院费用。从报销比例来看,城镇职工保险患者的报销比例最高,超过600%,新农合患者的报销比例最低,仅为42%左右。(4)四种癌症患者的总治疗费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男性患者而言,住院天数、医保类型、“是否手术”是其总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未手术的患者总治疗费用较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与总治疗费用成正比。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临床分期、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是其总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与Ⅳ期癌症患者相比,Ⅰ期、Ⅱ期和Ⅲ期的癌症患者治疗费用更高;与住院次数15次以上的患者相比,住院次数5次以内的患者总治疗费用更低;患者的住院天数与总治疗费用成正比。结论与建议本研究的四种癌症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中年人和年轻老年人群体,尤其是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其他三种癌症患者更为年轻。同时,四种癌症患者的临床分期多为中晚期,早期患者的比例很低。这提示我们应该分癌种对高危年龄段的人群进行癌症筛查,从而提高癌症的早诊早治率。癌症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十分沉重,且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集中发生在确诊后的第一年。患者的治疗费用受住院天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缩短患者的不必要住院天数,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推进按病种付费制度的实施,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高重大疾病保险的报销比例等措施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癌症患者治疗费用。现有的关于癌症患者的费用的研究往往只分析了患者的部分费用,这造成了对癌症患者治疗费用的低估;或者现有研究的费用信息来源不够客观,导致分析的数据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本研究的思路并加以完善,通过利用患者的保险数据、病历数据和报病数据,实现对癌症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和住院服务利用更加准确和客观的分析。

赖倩[8](2017)在《四川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省2012-2015年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总结实施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背景下为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了解各省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实施情况,为四川省重疾保障政策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访谈法掌握调研地区政策执行情况,总结调研地区重疾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采用描述统计法分析四川省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病种覆盖、受益人次等指标的一般情况。研究结果2012年,政策病种覆盖范围从初期的儿童两病扩大至21种。2012-2015年,四川省重大疾病补偿人次占住院补偿总人次的比例不断提高,以2013年受益人次最多,达到92,749人次,但总体的比例仍然较小。四年来,重大疾病救治人次排前五位的疾病为重性精神病、脑梗塞、终末期肾病、肺癌、食道癌、艾滋病机会感染;政策的实施切实提高了四川省农村重大疾病患者的实际报销比例,降低重大疾病患者的就医负担;推动了部分医院对临床路径的探索;按病种付费推动了支付方式改革试验;逐步尝试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一站式服务。存在的问题(1)政策病种覆盖范围有限,病种范围内受益人次少;(2)重大疾病费用支付标准较低,费用标准对疾病的保障有限,不符合疾病治疗需求;(3)政策未制定明确奖惩措施,政策执行过程存在较大差异;(4)疾病复杂性、对优质医疗服务使用的限制、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低、信息化水平较低是制约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要因素;(5)新农合信息系统滞后,功能不够完善,与政策不适应。政策建议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十三五”健康扶贫政策环境下,对政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大病保障制度衔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2)遴选疾病负担重的疾病纳入支付方式改革;(3)制定差异化的费用支付标准并且适时调整;(4)通过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培养临床路径专业研究员、增强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强化重大疾病临床路径的应用环境;(5)建立重大疾病按病种定限额付费激励机制,加强监督与评价;(6)整合升级医保信息系统,完善系统功能,提高政策适应性,满足政策需求。

韩媛[9](2017)在《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文中认为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胃肠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然而HIPEC护理现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护理模式。个案管理是新型、有效的管理型肿瘤照护模式,是构建HIPEC护理模式的理想契入点。目的:1.汉化简化版癌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The 34-item Short-For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SCNS-SF34)与简化版癌症患者主要照护者未能满足的需求量表(The Support Person’s Unmet Needs Survey-Short Form,SPUNS-SF),并测量其心理学测量指标。2.明确胃肠恶性肿瘤HIPEC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的需求。3.构建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本研究将为测量中国大陆癌症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中国大陆癌症患者主要照护者的需求提供新型、有效测评工具;为规范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临床护理实践与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范式与科学依据;为中国大陆肿瘤照护领域深入研究与推进个案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1.采用翻译-回译-专家讨论-预实验的方法分别对SCNS-SF34、SPUNS-SF进行汉化;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便利抽取癌症患者及主要照护者进行大样本横断面调查研究,评价简化版癌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简体中文版(The 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34-item Short-For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SCNS-SF34-C(Mandarin))、简化版癌症患者主要照护者未能满足的需求量表-简体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upport Person’s Unmet Needs Survey-Short Form,SPUNS-SFC)的心理学测量指标。2.将胃肠恶性肿瘤HIPEC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的需求横断面调查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其各自的需求。3.采用病例回顾研究,分析胃肠恶性肿瘤HIPEC围治疗期诊疗护理信息特点,在此基础上,拟订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HIPEC-CNP)草案;然后,基于胃肠恶性肿瘤HIPEC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的需求、胃肠恶性肿瘤HIPEC-CNP草案,采用循证证据检索与总结、文献回顾、内容分析法,分别拟订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方案草案及护理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草案;从而,初步形成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草案;最后,采用两轮的Delphi专家咨询法对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草案进行论证与修订,完成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结果:1.SCNS-SF34-C(Mandarin)与SPUNS-SFC的心理学测量指标:(1)SCNS-SF34-C(Mandarin)共包含33个条目,5个维度:医疗体系服务与信息需求、心理需求、患者照护与支持需求、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性需求,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757%;量表的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良好;总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47,5个维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介于0.8540.942。(2)SPUNS-SFC共包含21个条目,5个维度:信息需求、医疗服务获取及其连续性的需求、个人与情绪的需求、应对对未来的担忧的需求、经济需求,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47%;量表的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良好;总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4,5个维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介于0.870.95。2.胃肠恶性肿瘤HIPEC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的需求:(1)胃肠恶性肿瘤HIPEC患者的心理需求程度、生理与日常活动需求程度最高,且显着高于胃肠恶性肿瘤非HIPEC患者该两方面的需求程度(t=-4.353,P<0.001;t=-5.584,P<0.001)。(2)胃肠恶性肿瘤HIPEC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在医疗服务获取及其连续性的需求(t=-2.510,P<0.05)、个人与情绪的需求(t=-3.727,P<0.001)、经济需求(t=-2.757,P<0.05)三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非HIPEC患者的主要照护者的得分;其对各类需求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应对对未来的担忧的需求、个人与情绪的需求、信息需求、医疗服务获取及其连续性的需求、经济需求。3.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两轮Delphi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92.86%、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5。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介于3.544.60,变异系数介于0.100.24,专家咨询协调系数为W=0.413(P<0.001)。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包含:(1)HIPEC-CNP(含时间限定、入径标准、出径标准、可能出现的变异、9类HIPEC各单日CNP实施表格)(见附录23);(2)七类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方案(含HIPEC治疗中专科护理操作方案、HIPEC围治疗期营养支持方案、HIPEC围治疗期VTE预防及运动方案、HIPEC围治疗期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方案、HIPEC围治疗期肠功能管理方案、HIPEC围治疗期个体化心理支持方案、HIPEC围治疗期主要照护者个体化支持性照护方案)(见附录23)及HIPEC健康管理手册(见附录23);(3)质性评价(主观评价指标)与量性评价(卫生经济学指标、客观评价指标)相结合的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见附录23)。结论:1.SCNS-SF34-C(Mandarin)、SPUNS-SF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分别是测量中国大陆癌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中国大陆癌症患者主要照护者需求的有效测评工具。2.在胃肠恶性肿瘤HIPEC围治疗期,护理人员应注意全程、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生理与日常活动需求,以及主要照护者各类需求的程度及变化。3.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Delphi专家咨询结果理想,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该模式为HIPEC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初步的参考范式与科学依据,也为我国大陆肿瘤照护领域推进个案管理模式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然而,有待于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HIPEC-CP)建立完善后,以HIPEC-CP为支撑,开展胃肠恶性肿瘤HIPEC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论证本课题构建模式的临床实践成效。

陈相军,黄应德,冯超,于磊,李念,陈敏,管玫[10](2015)在《临床路径实施前后胃癌和结肠癌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某院实施临床路径前后胃癌和结肠癌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胃癌和结肠癌患者相关数据。对路径组和非路径组患者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预防用药给药时机和给药疗程,住院日和抗菌药物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或结肠癌病种路径组与非路径组相比,所用第三代头孢抗菌药物显着下降,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非临床路径组相比,胃癌或结肠癌病种路径组术前给药时间02小时和给药疗程048小时比例分别为82.03%和85.03%,(P<0.05)62.75%和67.66%。(P<0.05)此外,两组在联合用药方面也存在显着差异。胃癌和结肠癌两个病种路径组患者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药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药品总费用均低于非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显着提高胃癌和结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程度,降低住院天数和住院抗菌药物费用。?

二、胃癌、结肠癌病人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结肠癌病人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过程挖掘的胃癌诊疗费用预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过程挖掘在临床医学领域研究现状
        1.2.2 胃癌流行病学及诊疗费用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过程挖掘基础知识
        2.1.1 事件日志
        2.1.2 Petri网
        2.1.3 WF-net
        2.1.4 活动间的次序关系
        2.1.5 现有过程挖掘算法
    2.2 预测系统基础定义
        2.2.1 DWSF_net
        2.2.2 DMP_net
        2.2.3 DMP_net系统
    2.3 胃癌疾病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疗过程DMP_net建模
    3.1 日志预处理
        3.1.1 医嘱分类
        3.1.2 构建胃癌本体
        3.1.3 信息聚合
        3.1.4 日志分类
    3.2 医疗过程DMP_net建模
    3.3 算法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方案综合评价模型
    4.1 医疗方案质量的度量指标
        4.1.1 住院时长
        4.1.2 费用代价
        4.1.3 治疗效果
        4.1.4 方案使用率
    4.2 医疗服务度量的规格化
    4.3 医疗方案评价公式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过程挖掘的胃癌诊疗费用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2 费用预测系统的实现
        5.2.1 系统需求分析
        5.2.2 开发环境和第三方软件的选择
        5.2.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5.2.4 关键技术实现
        5.2.5 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安徽省常见肿瘤疾病负担与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癌症的流行形势及危害
        1.1.2 癌症的经济负担研究
        1.1.3 癌症的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 新农合常见肿瘤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内容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肺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2 胃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3 结直肠癌住院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4 食管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5 肝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6 乳腺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以社区为基础的常见癌症患者经济负担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肺癌患者确诊后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2 胃癌患者确诊后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3 肠癌患者确诊后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4 食管癌患者全病程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5 肝癌患者全病程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6 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常见肿瘤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1 理论指导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资料收集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人权保护
    3 结果与分析
        3.1 肺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2 胃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3 结直肠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4 食管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5 肝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6 乳腺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7 多癌症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1 调查问卷1
附件2 调查问卷2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4)临床路径对医疗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理论基础
    2.3 文献回顾
第三章 临床路径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分析
    3.3 临床路径下住院天数分析
    3.4 临床路径下实施效果分析
    3.5 临床路径下费用指标分析
    3.6 访谈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讨论
    4.2 结论
    4.3 建议
    4.4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围手术期ERAS路径管理对胃癌病人近期及远期结局影响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方案
    1.2 ERAS方案及围手术期管理路径
    1.3 随访及生存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病人资料
    2.2 近期结局
    2.3 远期结局
第三章 讨论
    3.1 优化、整合的ERAS路径
    3.2 近期结局探讨
    3.3 ERAS的“核心条款”
    3.4 远期预后探讨
    3.5 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或缩略词表
致谢

(6)血清癌胚抗原与异常糖链糖蛋白在部分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目的
3.对象与方法
    3.1 对象
    3.2 仪器与试剂
        3.2.1 病理检验
        3.2.2 血清CEA检测
        3.2.3 TAP检测
    3.3 检测方法
        3.3.1 病理检验
        3.3.2 CEA检测
        3.3.3 TAP检测操作流程
    3.4 排除标准
    3.5 统计学方法
4.结果
    4.1 CEA、TAP在健康组与肿瘤组的检测结果
    4.2 CEA与 TAP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的诊断能力的比较
    4.3 CEA与 TAP联合检测的相关筛检指标比较
    4.4 ROC曲线分析CEA、TAP及联合检测在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5.讨论
    5.1 癌胚抗原与异常糖链糖蛋白
    5.2 CEA与 TAP在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诊断中的意义
    5.3 国内外肿瘤防治现状
    5.4 TAP+X肿瘤风险评估模型及早期筛查路径的建立
    5.5 TAP检测存在的问题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本人简历
    2.学习经历
    3.研究生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4.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四种癌症患者治疗费用和住院服务利用研究 ——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技术路线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
    3 主要分析指标
    4 质量控制
结果与分析
    1 四种癌症患者基本信息
    2 四种癌症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分析
    3 四种癌症患者总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
讨论
    1 研究方法的讨论
    2 四种癌症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分期情况
    3 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
    4 住院天数及影响因素
    5 创新性与局限性
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四川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资料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分析法
        3.3.2 访谈法
        3.3.3 描述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我国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体系分析
        4.1.1 当前我国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体系
        4.1.2 重大疾病保障政策与大病保险制度比较
    4.2 四川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及环境变化
        4.2.1 四川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
        4.2.2 四川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环境变化
        4.2.2.1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进程加快
        4.2.2.2 城乡居民医保并未完全实现整合
        4.2.2.3 健康扶贫要求21种重大疾病实现按病种付费
    4.3 四川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实施情况
        4.3.1 全省政策实施效果
        4.3.1.1 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
        4.3.1.2 总受益人次呈减少趋势,各病种差异较大
        4.3.1.3 政策保障患者疾病医疗费用较高
        4.3.1.4 实际补偿比例较高,减轻居民医疗负担
        4.3.1.5 推动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提升
        4.3.1.6 为推动支付方式改革提供经验参考
        4.3.1.7 与大病保险实施情况比较存在差异
        4.3.2 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医院及经办机构执行情况
    4.4 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4.4.1 疾病病种覆盖范围有限,群众政策知晓率低
        4.4.2 费用支付标准不合需求,医疗机构执行力弱
        4.4.3 未制定明确的奖惩措施,执行过程差异较大
        4.4.4 临床路径制约因素较多,路径实际操作较差
        4.4.5 新农合信息系统较滞后,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5 政策建议
    5.1 优化大病保障制度衔接,资金渠道多元化
    5.2 遴选疾病负担重的病种,提高保障针对性
    5.3 及时调整疾病费用标准,支付标准差异化
    5.4 强化临床路径应用环境,增强路径操作性
    5.5 建立大病救治激励机制,加强监督与评价
    5.6 整合升级医保信息系统,提升功能完整性
6 小结
7 创新之处
8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 腹腔热灌注化疗是胃肠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2. 探索性构建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3. 个案管理是构建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模式的理想契入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的需求研究
一、简化版癌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的跨文化调适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二、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三、简化版癌症患者主要照护者未能满足的需求量表的跨文化调适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四、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主要照护者的需求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
一、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草案的拟定
    (一)研究目的
    (二)方法
    
1.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护理路径草案的拟定
    
2.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方案草案的拟定
    
3.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草案的拟定
    
4. 资料分析方法
    (三)结果
    
1.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护理路径草案
    
2.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方案草案
    
3.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草案
    
4. 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其他辅助表格
    (四)讨论
二、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修订
    (一)研究目的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全文总结
一、主要结果与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临床路径实施前后胃癌和结肠癌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胃癌、结肠癌病人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对降低腹腔热化疗灌注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J]. 王望红,陈程.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02)
  • [2]基于过程挖掘的胃癌诊疗费用预测系统[D]. 郭雅璐. 扬州大学, 2020(04)
  • [3]安徽省常见肿瘤疾病负担与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研究[D]. 柴静.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4]临床路径对医疗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艳. 青岛大学, 2019(02)
  • [5]围手术期ERAS路径管理对胃癌病人近期及远期结局影响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倾向性得分匹配法)[D]. 杨方正. 青岛大学, 2019(02)
  • [6]血清癌胚抗原与异常糖链糖蛋白在部分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 王彦人. 安徽医科大学, 2019(11)
  • [7]四种癌症患者治疗费用和住院服务利用研究 ——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实证研究[D]. 徐福强. 山东大学, 2018(01)
  • [8]四川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研究[D]. 赖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9]胃肠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D]. 韩媛. 广州医科大学, 2017(11)
  • [10]临床路径实施前后胃癌和结肠癌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陈相军,黄应德,冯超,于磊,李念,陈敏,管玫. 中国病案, 2015(02)

标签:;  ;  ;  ;  ;  

临床路径在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