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出口现状及对策

我国蔬菜出口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蔬菜出口的形势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21)在《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大蒜是我国重要的小宗农作物产品,近年来,我国大蒜产量和出口量在海外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山东省又是我国最重要的大蒜产地,其价格波动对全国的大蒜价格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山东省大蒜产业仍以粗放的种植和经营模式为主,造成附加值较低,同时又易受气候,季节,民间资本炒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现象,造成蒜农收入不稳定,也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有鉴于此,自从“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强了农业改革和发展力度,这也给山东省的大蒜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大力发展大蒜产业关键在于产业链整体升级,进而提高蒜农的收入水平,增强抵御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近十多年来,山东省大蒜价格屡次发生异常波动,这也说明山东省的农产品市场监督与调节体系仍有待完善,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农民种植热情,损害大蒜产业的稳定发展,还会对农产品市场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的特征并明晰造成波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有鉴于此,本文收集了近十年来山东省的大蒜批发价格并总结了其波动特征,分析了山东省大蒜批发价格对于全国和邻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X-12季节调整和H-P滤波法将大蒜价格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划分,并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规律,从供给和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大蒜价格波动的要素并量化分析了各个要素的影响程度以及作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大蒜价格与山东省保持高度一致,山东省大蒜批发价格对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目前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以震荡上升为主,虽然短期内有所波动但长期趋势保持不变,趋势性因素是影响大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随机性波动因素在大蒜价格波动剧烈的年份影响较显着,季节性因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对大蒜价格波动存在影响但可预测。目前,供给量与需求量的不平衡、洋葱对大蒜的替代作用以及货币供应量均会影响大蒜价格变动。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深化建设大蒜价格透明制度,优化大蒜价格形成体系;其次,推动大蒜生产规模化,提升大蒜种植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大蒜产量;第三,对全省大蒜市场和贮藏数量做出规划,合理安排大蒜的存储和出货量,保障有效供给,稳定大蒜价格;第四,优化大蒜出口结构,提升大蒜出口产品的多样性,保障出口稳定性;第五,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抑制大蒜炒作,并及时发布市场相关的供求信息,增加市场透明度等。第六,优化大蒜出口结构,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陈宇芯[2](2020)在《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绿色贸易壁垒的建立给我国的茶叶生产以及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中国茶叶出口企业遭受着难以克服的危机。因此,对我国茶叶贸易壁垒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茶叶出口贸易健康发展,占领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结构的改善,优化资源配置,填补我国在茶叶贸易壁垒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缺,对中国茶叶出口企业有着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研究思路以中国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总结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理论分析部分阐述了绿色壁垒形成同环境保护意识崛起密不可分,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也成为绿色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这正反应了绿色壁垒的隐蔽性特点。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主要有国际社会环保意识的完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绿色消费取向的形成、各国间贸易博弈以及每个国际自身科技水平差异形成。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首先表现为数量控制机制,制定地区的高标准将未达标商品排除在外从而对进口商品进行数量控制;绿色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形成于高标准增加了出口商在产品生产检测包装等各方面的成本,从而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绿色壁垒的控制机制整体是一个动态抑制的过程,标准在不断调整中,对于进出口国而言,打通绿色壁垒是国家间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本文将福建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福建省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但茶叶出口结构不够合理,种类单一,良种茶品类欠缺,生产技术标准落后,因此发达国家对福建茶叶的绿色壁垒表现为逐年增强,对福建茶叶出口影响很大。鉴于以上情况,本文选取的了福建近15年的茶叶出口数据,以农残限制项目数和农残限量值标准测量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结构的影响,选择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茶叶出口份额当作分析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农药残留标准提高阻碍福建茶叶向发达国家出口,进口地区对农药残留限制项目数增加,同样限制出口份额。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对福建省乃至全国茶叶出口的政策建议,深化茶叶出口产业链、优化茶叶出口结构、完善茶叶生产标准化,提升检测标准体体系这些建议可为我国茶叶出口行业提供参考。

于冬菊[3](2020)在《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蔬菜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蔬菜产业,不仅符合国家“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倡导,并且能够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5日起施行、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涵盖了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政府督促地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愈发明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蔬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并进一步由“强”变为“更强”的目标,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供应链的相关研究聚焦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生产、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为主的蔬菜产品供应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蔬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将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相结合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虽有相关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甚少,如何保障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且目前业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博弈论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博弈论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建设“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风险可控、共赢共享、群众满意”的蔬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蔬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设“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整体管理体系,并针对四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操作性阐述。即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和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合作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理论、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深刻剖析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寿光市为例,通过对寿光市蔬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反映寿光市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情况的指标体系。(2)深入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明确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流程。其次,确定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设计出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次,确定各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方法,并结合预警模型计算总风险值。最后建立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3)深入研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对蔬菜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围绕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设计三类调查问卷,并分别针对蔬菜生产商、蔬菜运输商、蔬菜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将蔬菜供应链中所有上下游经营者的诚信状况公开共享,消除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根据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不足和需求,设计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蔬菜供应链闭环,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明确,有效保证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5)运用博弈分析法探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了解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从质量博弈的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明确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主体基础上,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丰富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目前关于蔬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研究还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需要优化,然而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少“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跨界融合。因此,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探索了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关键原因及影响机理,以蔬菜供应链为主体,进行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设计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弥补了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足。(2)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聚焦于单个企业如何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拓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并且引入了质量生态的视角。在供应链视角下,全面质量管理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中,而是贯穿蔬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将PDCA循环的思想在供应链情境下发展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体系框架。(3)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可追溯都强调信息的透明共享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少有研究将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信号博弈模型指导下的合作联盟打通。(4)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丰富了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多从供应链协调契约、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中决策行为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但集成程度不够,本研究立足蔬菜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供应链管理中运作管理、安全效率、合作等领域的集成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整合的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系统、过程系统、追溯系统和合作博弈四个部分,对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构建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对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明确如何设计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原则并且进行设计。再次,对蔬菜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对蔬菜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值,结合本研究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总风险值。最后,使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得以形成,该体系将包括三种模式,即日常监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预警管理;(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应着眼于蔬菜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立足于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从而确保消费者所购买到的蔬菜是安全可靠的;(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了生产者、政府、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市场等,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失灵。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蔬菜质量安全虚假信息的个人和企业,加强对蔬菜种植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政策保障;(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优化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建立以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实时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协同,实现传统蔬菜供应链向有机低碳的新型蔬菜供应链模式转变。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现实问题,将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率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统筹纳入考虑之中,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和整合。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支持,以便其进行蔬菜产品政策的制定,并最终为蔬菜产业供应链管理在部分地区的引入提供实证支持。

董泽宽[4](2020)在《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威胁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由进口食品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当一国出口的某类食品在它国引起食品安全丑闻之后,受影响的产品可能不局限在涉事的某类食品内,受影响的国家也可能不局限在事件直接涉及的两个贸易伙伴国之间。因此,一国出口的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其波及面往往是广泛的,对食品产业的影响也常是深刻的。本文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两次食品安全事件为例,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其在产品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溢出效应,探究了中国出口食品所受到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首先通过对两个事件相关的文献和报道的梳理,了解了事件的严重性和有关各方的反应。其次,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2001年-2003年)和《国研网国际贸易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2007年-2008年)的数据,将8位HS代码层面的产品出口数据整理为平衡面板数据。接着,采用了DID和DDD模型定量分析了“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在不同产品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溢出效应。最后,本文仅保留事件发生前的全期数据和事件发生后3个月、6个月的数据,进一步探究了两次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食品出口的短期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在“毒菠菜”事件发生后,中国向日本蔬菜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30%-44%,对日本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47%-53%;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蔬菜出口额无显着下降;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的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37%-39%。在“毒饺子”事件发生后,中国向日本蔬菜出口额显着下降了60%;对日本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53%;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蔬菜出口额无显着下降;向世界其它国家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34%。分析结果还发现,这两起事件对中国食品出口的短期影响更强烈,对向日本出口蔬菜和食品产生的负面影响普遍大于对出口到其它国家的蔬菜和食品。同时,其对中国食品出口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普遍大于对蔬菜出口的影响。

王倩倩[5](2020)在《基于SWOT分析的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寿光市作为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蔬菜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优势,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增加了当地菜农的收入,但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并非无可挑剔,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组织专业化程度低、蔬菜深加工不足等。因此,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进行多角度分析,同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期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SWOT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四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支持四方面介绍了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较为深入的分析了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再次,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国外蔬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基于SWOT分析及国外的发展经验,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包括培育新型主体,促进生产规模化经营;强化科研投入,加大产业的开发力度;提高品牌意识,加快品牌化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降低灾害影响。

王菁菁[6](2020)在《APEC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蔬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区域贸易的不断发展,传统贸易壁垒对贸易的阻碍作用正逐渐变弱,通过提升本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来降低贸易成本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2013年,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巴厘一揽子协议”,各国就简化海关清关程序,减少贸易壁垒并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达成一致。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组织,自“茂物目标”提出以来,APEC在完善亚太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发展进程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贸易便利化对提升中国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茂物目标”最后期限的到来,APEC决心为促进各成员之间的贸易投资便利采取有力行动。因此,本文通过研究APEC中不同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及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蔬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而为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提供建议。首先运用2007-2017年的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蔬菜产品的贸易现状,其次选取了12个二级指标,并通过标准化处理得出口岸效率、电子商务、海关环境、规则制度四个一级指标,进而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用于比较APEC成员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结果显示,APEC成员的贸易便利化程度差距明显,APEC成员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第五章选取了2007年-2017年中国与39个主要蔬菜出口国的贸易数据来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并选取贸易便利化水平、贸易自由度、关税、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是否为APEC成员作为贸易非效率项来分析中国对39个主要蔬菜出口国的蔬菜产品贸易效率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国向APEC出口蔬菜产品的贸易效率以及贸易潜力。研究表明,除关税变量外,其余四项指标都对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效率有积极的影响,其中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改善对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最大,是否为APEC成员这一变量的影响次之;进一步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的提高对不同类别的蔬菜产品产生的影响不同,对新鲜和冷冻蔬菜产品的影响最大,对简单加工蔬菜产品的影响次之,对深加工蔬菜产品的影响最小。同时,不同一级指标对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规则制度、口岸效率、海关环境、电子商务。根据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所测量出来的贸易效率值可以发现,中国向APEC出口蔬菜产品的贸易效率并不高,但是仍然有明显的增长。中国与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效率仍有较大的差异,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效率较高,与南美洲地区的贸易效率较低,但是结合贸易潜力值可以发现,中国与东亚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蔬菜贸易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汪思婷[7](2020)在《环境约束下中国蔬菜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蔬菜作为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之一,其培育种植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资源政策的重点关注。据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蔬菜生产规模和产量呈上升趋势且出口额远高于进口额,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有效地缓冲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方面的逆差劣势。虽然中国蔬菜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其生产方式仍较为粗放简单,缺乏专业技术力量和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标准化生产难度加大。随着蔬菜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等的递增式投入,不仅埋下质量安全隐患,环境污染也进一步加重。中国蔬菜产业不仅陷入成本收益率逐年下滑的瓶颈,还面临着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困境。因此,研究环境约束下中国蔬菜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行业经济增长和缓解生态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蔬菜生产效率的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相关概念界定、理论概述和中国蔬菜产业现状剖析奠定了研究的理论背景基础。接着,在实证检验部分以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黄瓜和西红柿为例,将环境约束条件纳入DEA-BCC和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得到不同时空和不同种植模式下中国蔬菜静态生产效率、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成分。针对六大区域2017年“最佳”和“最差”生产实践者的投入产出情况,探讨了内在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方向,并进一步构建DEA-Tobit模型检验外界因素对中国蔬菜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1)环境约束下中国蔬菜生产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仅为0.747,呈现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西南>西北>中南>华北>华东>东北的现状;(2)中国总体蔬菜全要素生产率(TFP)未能实现有效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次要原因是技术效率恶化,而技术效率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滞后;(3)从生产资源配置来看,大多数地区出现劳动力投入、基础农资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的过剩比重较大的情况,需重点改进,土地投入和水资源投入的冗余程度相对较轻;(4)劳动力市场价值、价格变动趋势和基础水利设施对中国蔬菜生产效率有显着正影响,劳动力耗用强度、教育缺位程度和自然灾害程度表现出显着负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注重教育推广;促进地区交流学习,打造产业优势片区;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形势;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业保障体系;科学配置要素投入结构,消除资源冗余现象;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可持续发展态势。

张硕[8](2020)在《绿色壁垒背景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贸易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各种风险,茶叶作为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茶叶出口遇到了一些风险和问题,如许多国家针对我国茶叶出口推出了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格限制了我国茶叶进口。其中,日本作为我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市场,不断提高对我国茶叶的安全卫生标准,这无疑限制了我国的茶叶出口,给我国许多茶叶出口企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本文以绿色贸易壁垒为背景,以东和公司微观样本为研究对象,从对日出口茶叶角度深入探讨了东和公司出口贸易所存在的风险,对其在出口茶叶贸易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估,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进一步提出符合东和公司自身实际的基于贸易壁垒背景的风险应对策略,以使公司在茶叶出口贸易方面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保持企业良好的经营效益。本文主要划分为五个部分,就东和公司出口贸易风险管理予以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突出的研究成果,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对文章相关的理论进行了介绍,绿色壁垒及其影响、对外贸易的风险类型及其特点、风险识别及评估方法等。第三部分综合介绍了东和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例,详细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以及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以此为依据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德尔菲方法”对东和公司目前所存在的出口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第四部分基于“专家调查法”和“风险矩阵法”建立了茶叶出口风险评估体系,对识别的一系列风险因素进行了等级评估。第五部分根据东和公司所面临的出口贸易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改善茶叶出口企业当前面临的出口困境,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本文形成了如下结论:一是本文对东和公司在绿色壁垒下茶叶出口贸易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针对性的识别评估,发现公司目前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有政策风险、质量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其他风险。总结得到各类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及影响程度等级,进一步计算得出所存在风险的严重程度。二是公司的管理能力在风险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从评估结果可见东和公司在绿色贸易壁垒下茶叶出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公司缺乏相应的管理架构。三是在绿色贸易壁垒下,企业在出口贸易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加。东和公司要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和贸易技术法规的深入对接和研究,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以规避贸易风险,有效降低企业产品出口风险和损失。

张雅琼[9](2019)在《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区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道,近年来,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设施蔬菜,形成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生产多模式的生产格局,蔬菜产业逐渐成为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蔬菜产业布局向优势产区调整的大形势下,明确甘州区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在阐述国内外蔬菜产业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州区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以该区明永镇蔬菜产业为典型案例,剖析了成功经验,提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甘州区蔬菜产业现状:甘州区目前蔬菜产业的格局和优势区域已初步形成,标准化生产逐步推广,设施农业逐步发展。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2.46万公顷,蔬菜产量140万吨。以娃娃菜、菜花、西红柿、洋葱等8个种类为主,金张掖夏菜、陇上春绿娃娃菜、金丰源韭菜等品牌创建初具规模。全区年内销蔬菜20多万吨,年外销蔬菜115万吨左右,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内销外输渐成规模。蔬菜产业已成为甘州区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2)明永镇案例解析:制定了“两园四线”长远规划,形成“一园两基地三个中心村”的蔬菜产业格局,由沿河中心村辐射带动发展,引进适宜新品种,大力发展外向型订单农业;设施蔬菜起步较早,种植面积和效益稳定;已建成占地893.3公顷的明永滩戈壁设施农业园,其中日光温室18公顷,钢屋架大棚80公顷,绿化荒滩20公顷,供港蔬菜基地40公顷,洋葱出口备案基地100公顷,特色林果基地33.3公顷,带动了高原夏菜和有机蔬菜的快速发展;疏通内销外输渠道,2018年内销蔬菜5万多吨,外销蔬菜10万多吨,已成为张掖市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3)甘州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蔬菜种植种类较少,品种更新速度慢;品牌知名度低,营销渠道单一,产品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完善,设施农业发展困难大;龙头企业不强、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缺乏;蔬菜生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制约蔬菜产业发展。(4)对策及建议:面对甘州区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强引进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速度;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完善融资体制机制,规范化建设蔬菜基地;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充实乡镇蔬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治理地膜污染,提高尾菜处理率,全面推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周琬颜[10](2019)在《中国洋葱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洋葱是一种世界性蔬菜,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适应性强、耐储存、便于运输的特点,且洋葱营养价值丰富,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中国是世界主要的洋葱生产国,近年来,中国洋葱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且单产水平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洋葱的产量在我国各类蔬菜产量排名中位居第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也是世界洋葱的主要出口国之一,2017年,中国鲜或冷藏的洋葱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三,出口额位居第二。同时,洋葱在中国蔬菜出口市场占据第二的重要位置,未来将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之一。因此,洋葱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有利于中国洋葱立足于国际市场,推动中国逐步走向贸易强国,对促进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洋葱总产量、单产水平和收获面积的数据分析,了解了世界洋葱、洋葱主产国以及中国洋葱的生产现状。通过对世界、洋葱主要进出口国和中国的洋葱出口与进口规模以及出口结构和市场的分析,对洋葱的贸易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为洋葱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然后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四个评价指标以及洋葱出口价格的分析对中国洋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算,得出我国洋葱的国际竞争力虽位居世界前列,但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最后通过建立贸易引力模型计算出影响我国洋葱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我国和贸易伙伴国的GDP,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距离等对我国洋葱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显着。通过对生产、贸易现状的整理和分析,中国洋葱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测算以及影响中国洋葱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对策:稳定洋葱收获面积,提高洋葱的生产效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协调出口比例,增加洋葱加工品的出口;稳定现有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合理解决贸易摩擦,打破贸易壁垒。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本研究基于世界主要洋葱大国近年来的生产、贸易等的数据,建立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洋葱的国际竞争力,本研究数据量较大,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较高。第二,本研究将洋葱出口产品分为了鲜或冷藏的洋葱和洋葱的加工品两种,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中国洋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二、我国蔬菜出口的形势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蔬菜出口的形势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农产品价格波动
        二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三 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四 大蒜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技术路线
        五 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价格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大蒜价格
        二 大蒜价格形成机制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 市场供求理论
        二 蛛网模型
        三 均衡价格的形成
        四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指标选取
        一 大蒜价格波动情况分析
        二 山东省与其他大蒜产区价格波动的同步性
    第三节 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大蒜价格波动的季节性和趋势性特征
        三 大蒜价格长期趋势和周期特征
        四 不同波动成分贡献率
        五 研究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蒜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供给方面
        一 大蒜的生产情况
        二 大蒜的库存量
        三 农产品炒作
    第二节 需求方面
        一 大蒜的国外需求情况
        二 大蒜的国内消费情况
        三 大蒜的加工情况
    第三节 其他因素分析
        一 季节因素
        二 成本因素
        三 全国货币供给量
        四 自然灾害
        五 市场炒作
        六 替代品价格
    第四节 大蒜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 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
        二 实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 深化建设农产品价格透明制度,优化大蒜价格形成体系
        二 改善个人农户种植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保险
        三 加强对炒蒜行为的管控,平稳大蒜价格
        四 提升大蒜精加工水平,告别粗放型加工
        五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抵御气候等风险的能力
        六 优化大蒜出口结构,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环境保护与绿色壁垒的理论分析
    2.1 环境保护与贸易
        2.1.1 环境保护与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
        2.1.2 环保标准与绿色保护的流行
    2.2 绿色壁垒
        2.2.1 绿色壁垒的理论界定
        2.2.2 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2.2.3 绿色壁垒的特点
        2.2.4 绿色壁垒对出口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3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绿色壁垒
        2.3.1 新贸易保护主义
        2.3.2 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主要观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壁垒保护机理分析
    3.1 绿色壁垒的形成机制
        3.1.1 持续发展观的完善
        3.1.2 新贸易保护的需要
        3.1.3 绿色消费的形成指向
        3.1.4 各国之间的博弈
        3.1.5 技术水平的差异
    3.2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
        3.2.1 数量控制机制
        3.2.2 价格控制机制
        3.2.3 动态抑制机制
    3.3 绿色壁垒的出口国效应
        3.3.1 贸易效应分析
        3.3.2 贸易条件效应分析
        3.3.3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3.3.4 发展成本效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贸易壁垒与福建省茶叶出口
    4.1 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
        4.1.1 品种结构
        4.1.2 市场主体
        4.1.3 市场结构
    4.2 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基本特点
        4.2.1 绿色壁垒逐年加强
        4.2.2 绿色壁垒显现出歧视性
        4.2.3 对福建的绿色壁垒以亚洲国家为主
    4.3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4.3.1 消极影响
        4.3.2 积极影响
    4.4 福建省茶叶出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
        4.4.1 茶叶出口主体结构欠缺
        4.4.2 品牌知名度低
        4.4.3 良种茶叶产出度低
        4.4.4 技术标准落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
        5.1.1 引力模型的发展
        5.1.2 引力模型实证研究
    5.2 模型的设定和变量说明
        5.2.1 样本说明
        5.2.2 模型构建
        5.2.3 变量的介绍
        5.2.4 变量的来源
    5.3 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分析
    6.2 面对绿色壁垒我国的应对策略建议
        6.2.1 深化茶叶的出口产业链
        6.2.2 优化茶叶出口结构
        6.2.3 坚持发展品牌战略
        6.2.4 推行并完善我国茶叶生产标准化
        6.2.5 安全体系的落实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1.2 博弈理论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2.1.4 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
        2.1.5 质量生态理论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2.2.1 食品安全的界定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2.2.3 食品追溯系统
        2.2.4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
    2.3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2.3.1 供应链界定、特征与管理研究
        2.3.2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研究
    2.4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与管理的研究
        2.4.1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2.4.2 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3.1 理论框架
    3.2 构建目标
    3.3 构建思路
    3.4 构建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4.1.1 问卷设计方法
        4.1.2 指标设计与开发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4.2.1 数据分析方法
        4.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4.2.3 对比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验
        4.2.4 各因素层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预警系统分析
    5.1 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5.1.1 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5.1.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5.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5.2.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2.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
    5.3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
        5.3.1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
        5.3.2 综合评估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5.4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5.4.1 日常监测系统
        5.4.2 组织保障系统
        5.4.3 制度保障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
    6.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6.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系统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6.2.2 投入品污染治理系统
        6.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6.2.4 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
    6.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流通管理系统
        6.3.1 运输与存储系统
        6.3.2 分级质量检测系统
    6.4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消费保护系统
        6.4.1 终端消费市场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6.4.2 消费者保护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追溯系统分析
    7.1 追溯系统的结构
        7.1.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主体
        7.1.2 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
    7.2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7.2.1 基于频射识别技术的信息采集
        7.2.2 追溯链条信息处理结构
    7.3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构建
        7.3.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
        7.3.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7.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系统分析
    8.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合作主体
    8.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8.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
        8.3.1 信号博弈模型描述
        8.3.2 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8.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分析结论
    8.4 蔬菜供应链合作联盟构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2.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行为经济学
        2.1.2 微观信息经济学
    2.2 文献综述
        2.2.1 影响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的因素
        2.2.2 事件冲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2.3 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
        2.2.4 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相关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介绍
    3.1 “毒菠菜”事件
    3.2 “毒饺子”事件
4 数据与模型
    4.1 数据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整理
        4.1.3 描述性统计
    4.2 模型
        4.2.1 “毒菠菜”事件
        4.2.2 “毒饺子”事件
5 分析结果
    5.1 “毒菠菜”事件
        5.1.1 “毒菠菜”事件对中国向日本出口蔬菜及食品的影响
        5.1.2 “毒菠菜”事件对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出口蔬菜及食品的影响
        5.1.3 “毒菠菜”事件实证分析结果
    5.2 “毒饺子”事件
        5.2.1 “毒饺子”事件对中国食品出口的影响
        5.2.2 稳健性检验
        5.2.3 “毒饺子”事件实证分析结果
    5.3 实证分析结果的讨论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5)基于SWOT分析的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蔬菜
        2.1.2 蔬菜产业
        2.1.3 农业产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竞争优势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产业链理论
第三章 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3.1 寿光市蔬菜产业生产现状
    3.2 寿光市蔬菜产业加工现状
    3.3 寿光市蔬菜产业销售现状
    3.4 寿光市蔬菜产业科技支持现状
第四章 寿光市蔬菜产业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自然资源优势
        4.1.2 交通区位便捷
        4.1.3 科研实力较雄厚
        4.1.4 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
    4.2 劣势分析
        4.2.1 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
        4.2.2 农民创新意识不强
        4.2.3 品牌建设有待提高
        4.2.4 产业组织专业化程度低
        4.2.5 深加工水平有待加强
    4.3 机遇分析
        4.3.1 政策机遇
        4.3.2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4.3.3 消费结构升级
    4.4 挑战分析
        4.4.1 国际贸易竞争加剧
        4.4.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4.4.3 自然灾害频发
第五章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5.1 日本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5.2 以色列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5.3 美国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六章 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6.1 培育新型主体,促进生产规模化经营
        6.1.1 坚持园区化发展,提高产业规范化经营水平
        6.1.2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
        6.1.3 鼓励种植大户发展,提高蔬菜种植规模化水平
        6.1.4 规范发展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6.2 强化科研投入,加大产业的开发力度
        6.2.1 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培育承建载体
        6.2.2 注重科研机构建设,增强技术支持能力
        6.2.3 培育种子种苗产业,增强示范推广能力
        6.2.4 加强引导和扶持,增强产业凝聚能力
        6.2.5 应用科技成果,加大蔬菜产品深加工
    6.3 提高品牌意识,加快品牌化建设
        6.3.1 科学规划,谋划品牌
        6.3.2 突出重点,培育品牌
        6.3.3 增强主体,打造品牌
        6.3.4 严格标准,提升品牌
        6.3.5 规模化发展,壮大品牌
        6.3.6 强化监管,保护品牌
    6.4 提高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6.4.1 引进改良品种,减少病虫害滋生
        6.4.2 改善施肥技术,改良土壤环境
        6.4.3 推广控害技术,加强执法检查
    6.5 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
        6.5.1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推动农业自动化发展
        6.5.2 加大电子商务支持,促进品牌蔬菜发展
        6.5.3 加快农业大数据建设,引导产业标准化发展
    6.6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降低灾害影响
        6.6.1 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6.6.2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
        6.6.3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APEC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蔬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3.1 国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3.2 国内研究动态和趋势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APEC成员
        2.1.2 贸易便利化
        2.1.3 蔬菜产品
    2.2 理论基础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蔬菜产品现状
    3.1 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蔬菜产品的贸易规模
    3.2 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蔬菜产品的产品结构
    3.3 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蔬菜产品的市场结构
        3.3.1 APEC不同成员在中国蔬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中的地位
        3.3.2 中国向APEC不同区域出口蔬菜产品的市场结构
    3.4 本章小结
4 APEC成员贸易便利化测评和比较
    4.1 APEC成员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体系构建
        4.1.1 测评体系构建框架
        4.1.2 数据来源和规范化处理
    4.2 APEC成员的贸易便利化现状及国际比较
        4.2.1 APEC成员之间贸易便利化水平比较
        4.2.2 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比较
        4.2.3 分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比较
    4.3 本章小结
5 APEC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蔬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5.1.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5.1.2 贸易非效率模型
        5.1.3 模型的设定
        5.1.4 数据来源与说明
    5.2 模型结果分析
        5.2.1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5.2.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2.3 贸易非效率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2.4 不同蔬菜产品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5.2.5 贸易便利化分指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5.3 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蔬菜产品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比较
        5.3.1 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蔬菜产品的贸易效率比较
        5.3.2 中国向APEC不同区域出口蔬菜产品的贸易效率比较
        5.3.3 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不同蔬菜产品的贸易效率比较
        5.3.4 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蔬菜产品的贸易潜力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扩大中国向APEC成员蔬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合作
    6.2 促进APEC成员间的电子商务合作
    6.3 鼓励APEC成员重视制度建设并加强信息互通
    6.4 推动APEC成员完善“单一窗口”机制
    6.5 推进中国与APEC成员自贸区建设
    6.6 提高贸易潜力值较高国家的出口规模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环境约束下中国蔬菜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生产率测算分析方法的动态演变
        1.2.2 蔬菜种植的外部性问题及相关治理研究
        1.2.3 蔬菜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问题研究
        1.2.4 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选取
        1.3.2 研究内容安排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面源污染
        2.1.2 环境约束
        2.1.3 技术效率
        2.1.4 全要素生产率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梳理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3.1.1 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增长
        3.1.2 市场化程度较高,收益优势凸显
        3.1.3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防灾能力增强
        3.1.4 出口持续增长,贸易前景明朗
        3.1.5 区域布局优化,品牌效应加强
    3.2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
        3.2.1 生产成本逐渐增加,比较效益震荡下滑
        3.2.2 机械化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
        3.2.3 新型经营主体缺乏,组织化程度低
        3.2.4 农药化肥投入多,面源污染加重
    3.3 环境规制下中国蔬菜生产面临的新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约束下中国蔬菜生产效率特征及内在优化方向
    4.1 DEA模型简介
        4.1.1 DEA-BCC模型
        4.1.2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4.2 考虑环境约束的变量选取
    4.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DEA模型检验
    4.5 基于DEA-BCC模型的静态生产效率(TE)
        4.5.1 总体特征分析
        4.5.2 区域差异分析
        4.5.3 省际差异分析
    4.6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TFP及分解值动态变化
        4.6.1 总体特征分析
        4.6.2 区域差异分析
        4.6.3 省际差异分析
    4.7 六大区域中“最佳”与“最差”实践者的内在优化方向
        4.7.1 华北区域—以天津、北京为例
        4.7.2 东北区域—以辽宁、吉林为例
        4.7.3 华东区域—以江西、江苏为例
        4.7.4 中南区域—以广东、河南为例
        4.7.5 西南区域—以重庆、四川为例
        4.7.6 西北区域—以陕西、宁夏为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蔬菜生产效率的外界影响因素分析
    5.1 Tobit模型简介
    5.2 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
    5.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模型构建和相关检验
        5.4.1 模型构建
        5.4.2 模型检验
    5.5 实证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升中国蔬菜生产效率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技术创新,注重教育推广
    6.2 促进地区交流学习,打造产业优势片区
    6.3 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形势
    6.4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业保障体系
    6.5 科学配置要素投入结构,消除资源冗余现象
    6.6 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可持续发展态势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绿色壁垒背景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贸易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绿色贸易壁垒背景下的出口贸易风险理论概述
    2.1 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影响
    2.2 绿色贸易壁垒引发的对外贸易风险
        2.2.1 对外贸易风险的基本特点
        2.2.2 对外贸易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3 对外贸易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
        2.3.1 对外贸易风险识别原则与方法
        2.3.2 对外贸易风险识别与分析过程
    2.4 对外贸易风险评估
        2.4.1 对外贸易风险评估方法
        2.4.2 对外贸易风险评估与分析过程
第3章 绿色贸易壁垒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风险识别与分析
    3.1 东和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3.2 东和公司茶叶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
        3.2.1 日本进口茶叶的相关法规
        3.2.2 日本进口茶叶中的肯定列表制度及影响
        3.2.3 东和公司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及特点
    3.3 绿色贸易壁垒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贸易风险识别
        3.3.1 绿色贸易壁垒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贸易风险初步识别
        3.3.2 绿色贸易壁垒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贸易风险分析
第4章 绿色贸易壁垒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风险评估
    4.1 绿色贸易壁垒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风险评估基本方法
    4.2 绿色贸易壁垒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4.3 绿色贸易壁垒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风险评估
第5章 东和公司茶叶出口贸易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5.1 风险控制的目的及原则
    5.2 东和公司对外贸易风险的防范对策
        5.2.1 政策风险控制与管理
        5.2.2 质量风险控制与管理
        5.2.3 管理风险规避与管理
        5.2.4 其他风险规避与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9)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1.2.1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1.2.2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调查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1.4.5 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甘州区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2.2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基础
        2.2.1 区位基础
        2.2.2 资源基础
        2.2.3 产业基础
        2.2.4 市场基础
        2.2.5 技术基础
    2.3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3.1 甘州区蔬菜的种植面积情况
        2.3.2 基地规模稳步发展
        2.3.3 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推广
        2.3.4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2.4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特点
        2.4.1 生产特点
        2.4.2 蔬菜市场发展特点
        2.4.3 经营主体特点
        2.4.4 产业化支撑体系建设特点
第三章 明永镇蔬菜产业案例解析
    3.1 明永镇基本情况
    3.2 明永镇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
        3.2.1 政府引领,“一园两基地三个中心村”的蔬菜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3.2.2 区位优势显着,自然资源优越
        3.2.3 设施农业起步较早,蔬菜种植面积和效益稳定
        3.2.4 大力发展外向型订单农业,内销外输渠道畅通
    3.3 明永镇蔬菜产业化发展措施
        3.3.1 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产业发展
        3.3.2 政府引导,中心村辐射带动发展蔬菜产业
        3.3.3 典型示范,带动蔬菜产业发展
        3.3.4 依靠科技,提高蔬菜生产水平
        3.3.5 积极发挥明永蔬菜脱水厂的作用,提高蔬菜加工转化率
        3.3.6 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四章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蔬菜种植种类较少、品种更新速度慢
    4.2 品牌知名度低,营销渠道单一,产品竞争力不强
    4.3 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完善,设施农业发展困难大
    4.4 龙头企业不强,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
    4.5 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缺乏
    4.6 蔬菜生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制约蔬菜产业发展
第五章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引进新品种,分析市场需求,及时更新种植种类
    5.2 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5.3 进一步完善融资体制机制,规范化建设蔬菜生产基地
    5.4 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5.5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充实乡镇蔬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5.6 治理地膜污染,提高尾菜处理率,全面推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国洋葱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
        1.2.2 农产品贸易研究现状
        1.2.3 洋葱产业经济研究的现状
        1.2.4 贸易引力模型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洋葱
        1.4.2 国际竞争力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本文创新点
        1.5.2 不足
2 世界洋葱生产和贸易现状
    2.1 世界洋葱生产现状
        2.1.1 世界洋葱的生产规模
        2.1.2 各大洲洋葱的生产现状
        2.1.3 洋葱主产国的生产现状
    2.2 世界洋葱贸易现状
        2.2.1 世界洋葱贸易规模与趋势
        2.2.2 世界洋葱主要出口国贸易情况
        2.2.3 世界洋葱主要进口国贸易情况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洋葱生产和贸易现状
    3.1 中国洋葱生产现状
        3.1.1 中国洋葱生产规模
        3.1.2 中国洋葱生产品种及区域划分
        3.1.3 中国洋葱在中国蔬菜生产中的地位
    3.2 中国洋葱贸易现状
        3.2.1 中国洋葱产品的出口结构
        3.2.2 中国洋葱产品的出口市场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洋葱国际竞争力分析
    4.1 国际市场占有率
    4.2 净出口指数
    4.3 贸易竞争力指数
    4.4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4.5 洋葱出口价格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影响中国洋葱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5.1 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5.1.1 关税壁垒
        5.1.2 非关税壁垒
    5.2 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5.2.1 模型简介与设定
        5.2.2 数据来源
        5.2.3 引力模型分析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稳定洋葱收获面积,提高洋葱的生产效率
        6.2.2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6.2.3 协调出口比例,增加洋葱加工品的出口
        6.2.4 稳定现有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
        6.2.5 合理解决贸易摩擦,打破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我国蔬菜出口的形势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D]. 刘艳. 烟台大学, 2021(02)
  • [2]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D]. 陈宇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于冬菊. 山东大学, 2020(09)
  • [4]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D]. 董泽宽. 浙江大学, 2020(01)
  • [5]基于SWOT分析的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研究[D]. 王倩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6]APEC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蔬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 王菁菁.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环境约束下中国蔬菜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汪思婷. 扬州大学, 2020(04)
  • [8]绿色壁垒背景下东和公司茶叶出口贸易风险管理研究[D]. 张硕.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1)
  • [9]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D]. 张雅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10]中国洋葱国际竞争力研究[D]. 周琬颜.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我国蔬菜出口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