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枭[1](2021)在《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棘叶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但因酚类物质水溶性较差,不稳定易降解以及有令人不悦的气味,而限制了沙棘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其作为一种废弃物资源并未被充分开发。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胶囊化包埋是提高其稳定性、溶解性及风味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在优化沙棘叶酚类物质提取工艺条件基础上,首先,将沙棘叶提取物采用电流体力学法包封,在结构及包封效果评价基础上,重点评估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沙棘叶提取物和微胶囊中总酚,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和抗氧化活性变化以及其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影响,以明确包封对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其次,将沙棘叶提取物应用到沙棘油中并喷雾干燥,对比不同添加量沙棘叶提取物(0.5%,1%,2%)和法规允许最大添加量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在保护沙棘油氧化稳定性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将2%的沙棘叶提取物应用到了静电纺丝法包封沙棘油上,研究其在提高油稳定性以及增强微胶囊抗氧化活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沙棘叶中酚类物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提取物多酚含量为386.1 mg GAE/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明提取物被成功包封,微囊化提高了活性物质对消化环境的耐受性(p H和消化酶等),减少了其降解率,从而促进了被包封化合物的缓慢释放,有助于增加其在肠道中的生物可及性;另外,相对于游离提取物,微胶囊化提取物消化后保留了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其在人体内降血糖和降血脂功能的发挥。在包封沙棘油的应用上,沙棘叶提取物可有效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并增强抗氧化性,其效果要优于BHA和BHT,并且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沙棘叶提取物被用于营养补充剂和功能强化剂具有可行性,在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安全性及在不同食品中应用效果基础上,沙棘叶有望在未来食品工业中发挥作用,由此可避免资源浪费。
李静凤[2](2021)在《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是漆树科盐肤木属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盐肤木叶片上的五倍子,因高含量的单宁以及潜在的健康价值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近些年来,天然产物的提取以及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盐肤木叶多酚具有抗氧化功效,盐肤木叶是五倍子蚜在寄主植物盐肤木叶片上形成的虫瘿,那么盐肤木叶是否具有相关的应用价值,关于盐肤木叶多酚的成分分析和应用研究就成为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以盐肤木叶多酚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提取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并进行成分分析;然后以胡麻油为主要研究原料,以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为主要添加量,选取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作为协同增效组分,定期测定油脂的相关理化指标,以诱导期、总氧化值和抗氧化系数为评价指标对复合抗氧化剂组合进行抗氧化效果的评价和筛选;最后对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响应值最大的点,即抗氧化剂组合的最优添加量,进行验证试验,应用于油脂保鲜,以期替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成分分析(1)利用UHPLC-Q-Exactive HF/MS对盐肤木叶多酚进行成分鉴定,鉴定出30种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17种、酚酸类物质有7种、有机酸两种、鞣质1种、其它类物质3种。其中总可溶性多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杨梅苷,含量为735.59μg/m L;酯化多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槲皮苷,含量为178.85μg/m L;结合态多酚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没食子酸,含量为53.87μg/m L,推测黄酮类物质在游离态多酚中可能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而结合态多酚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可能是没食子酸等酚酸类物质。2、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对油脂抗氧化能力比较及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烘箱法加速油脂氧化,定期测定油脂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油脂氧化评价指标对油脂氧化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最适添加量为0.05%;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为:酯化多酚、茶多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方是:酯化多酚添加量0.06%、茶多酚添加量0.04%、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添加量0.01%,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出油脂的诱导期为4.26天,该值与理论预测值仅相差0.07天,说明该预测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对油脂诱导期的影响,达到组合优化的效果;其抗氧化能力远高于合成抗氧化剂BHT。
陆德,刘璐,魏鹏宇,尹湉,刘东春,唐星[3](2018)在《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剂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及筛选优良的抗氧化剂。方法以全氧化值为指标,考察温度、光照及氧气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影响,并研究抗氧化剂在注射用苏子油自动氧化及光氧化过程中抗氧化效果。结果随温度升高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下降,低温适于其储藏;光照使注射用苏子油快速氧化,避光利于其保藏;空气组较充氮气组氧化剧烈。抗氧化实验发现,在注射用苏子油自氧化及光氧化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没食子酸丙酯(propyl gallate,P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scorbylpalmitate,AP)及维生素E(vitamin E,VE)均有抗氧化作用,其中复合抗氧剂VE+AP对注射用苏子油抗氧化效果最强,其在空气、避光、60℃条件下自氧化10 d过氧化值、甲氧苯胺值较不添加抗氧剂组分别降低约60.34%、38.39%,全氧化值降低59.32%;其在空气、室温(1725)℃、(4 500±500)lx条件下光氧化10 d过氧化值、甲氧苯胺值较不添加抗氧剂组分别降低约59.64%、43.17%,全氧化值降低约51.37%,推测由于VE为优良的自由基清除剂,而AP有较强的氧结合能力,协同发挥抗氧化作用。结论注射用苏子油在低温、避光及充氮的条件下并添加质量分数0.2‰VE+0.05‰AP抗氧剂保存,其全氧化值处在较低水平,且气味色泽良好,达到最好的稳定性效果。
邓杨妮[4](2018)在《沙蒿籽胶多糖的降解及其产物的结构解析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蒿,菊科蒿属,多子叶植物,是我国西北沙漠旱地所特有的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用价值和环境保护功能。从沙蒿籽中提取的多糖可分为水溶性多糖与水不溶性的胶质多糖,其中沙蒿籽胶多糖的含量是水溶性多糖的2-3倍,吸水性是明胶的1800倍,可广泛用于食品、生态等行业。研究发现沙蒿籽胶多糖具有降血糖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对沙蒿籽胶多糖的研究及探索其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沙蒿籽胶多糖溶解性差,目前国内外对胶质多糖的结构及构效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改变沙蒿籽胶多糖的溶解性,降低其分子量,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及结构,为沙蒿籽胶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沙蒿籽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采用热水法提取沙蒿籽胶ASKG,并用1 mol/L NaOH溶液处理沙蒿籽胶,以改变胶质的溶解性得到溶解性较好的沙蒿籽胶多糖AGP。AGP经DEAE-cellulouse分离纯化后得到四个组分AGP-Ⅰ、AGP-Ⅱ、AGP-Ⅲ、AGP-Ⅳ,其中AGP-Ⅲ的得率最高,占总得率的47%。通过测定分离纯化后四个组分的单糖组成及分子量,发现AGP-Ⅰ和AGP-Ⅱ主要均由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而AGP-Ⅲ和AGP-Ⅳ主要组分是酸性木聚糖。并且纯化后四个组分的分子量均大于500 kDa。后期选取得率较高的组分AGP-Ⅲ进行降解以及后期活性和结构的研究。2.AGP-Ⅲ的降解及活性组分的筛选采用H2O2-Vc氧化降解体系对AGP-Ⅲ进行降解,通过改变H2O2和Vc的浓度比来获得不同分子量段的降解组分,研究发现Vc浓度能够显着影响AGP-Ⅲ分子量的变化。选取降解后的四个分子量段组分 AGP-Ⅲ-A:358.9 kDa、AGP-Ⅲ-B:106.7 kDa、AGP-Ⅲ-C:53.1 kDa、AGP-Ⅲ-D:23.6 kDa和AGP-Ⅲ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显示AGP-Ⅲ、AGP-Ⅲ-A、AGP-Ⅲ-B、AGP-Ⅲ-C、AGP-Ⅲ-D 的糖含量分别为 78.8%、63.2%、73.9%、68.5%、75.1%。降解后各组分的糖醛酸含量升高,分别为21.2%、22.3%、26.2%、39.3%、26.5%,结果表明降解位点在木糖残基之间,致使暴露出更多的羧基官能团或其他活性基团。通过MTT法对比降解前后各组分对癌细胞HeLa、HepG2、SMMC-7721、MCF-7及人正常肝细胞L0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前后的各组分均可以极显着地抑制癌细胞HeLa、HepG2、SMMC-7721、MCF-7的活力且呈浓度依赖性,但对人正常肝细胞L02活力无显着影响,其中降解产物AGP-Ⅲ-C对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对HepG2细胞敏感性最强。因此后续试验进一步探究了 AGP-Ⅲ-C对HepG2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并进行结构解析。3.AGP-Ⅲ-C对HepG2人肝癌细胞的凋亡作用通过集落形成试验探究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AGP-Ⅲ-C可浓度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通过AO-EB双染和DA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发现AGP-Ⅲ-C处理后的HepG2细胞核固缩,呈现典型凋亡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AGP-Ⅲ-C可显着降低HepG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势,并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发现AGP-Ⅲ-C能导致HepG2细胞G0/G1期阻滞。另一方面,AGP-Ⅲ-C促进ERK、JNK和p38的磷酸化,表明MAPK信号通路参与介导AGP-Ⅲ-C诱导的HepG2人肝癌细胞的凋亡过程。4.AGP-Ⅲ-C结构的表征AGP-Ⅲ-C经进一步纯化后,采用糖醛酸还原、全甲基化及水解乙酰化等方法结合GC-MS及NMR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AGP-Ⅲ-C为典型的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组分,是以1→4连接的Xyl为主链,且相邻Xy1的C-2位存在4-O-Me-GlcA 的侧链。
藏亚运[5](2018)在《紫苏迷迭香酸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紫苏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紫苏茎叶中富含的迷迭香酸具有抗过敏、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抗氧化和抑菌作用尤为显着,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本文以紫苏茎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迷迭香酸,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得到纯度为37.14%的紫苏迷迭香酸,并对紫苏迷迭香酸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进一步探究其对植物油抗氧化及肉类防腐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苏迷迭香酸的抗氧化、抑菌能力及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紫苏迷迭香酸抗氧化性强于抗氧化剂维生素C(Vc),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来源;迷迭香酸对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效果,且强于抗氧化剂Vc;紫苏迷迭香酸对海虾几乎无致死能力,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抗氧化剂。(2)紫苏迷迭香酸对植物油抗氧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紫苏迷迭香酸对紫苏籽油、亚麻籽油、火麻籽油均具有抗氧化作用,经过单甘脂乳化后,抗氧化效果增强,而且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复配后抗氧化能力比单一抗氧化剂强;对紫苏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效果最为显着,其次为火麻籽油、亚麻籽油。(3)紫苏迷迭香酸对冷却猪肉防腐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紫苏迷迭香酸对冷却猪肉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作用,防腐效果随紫苏迷迭香酸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0.03%迷迭香酸可以使冷却猪肉腐败变质延迟两天,紫苏迷迭香酸与TBHQ复配防腐保鲜效果比单一防腐剂效果更强,0.01%紫苏迷迭香酸与0.01%TBHQ复配防腐剂至少使冷却猪肉腐败时间延迟三天。
孙亚娟[6](2017)在《不同烘焙温度对带种皮压榨杏仁油品质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杏仁进行剥皮,得到去种皮杏仁和杏仁种皮。对杏仁和种皮进行烘焙处理,得到去种皮压榨杏仁油、带种皮压榨杏仁油和杏仁种皮粉。研究了烘焙对杏仁油理化营养品质的影响;测定了杏仁油氧化诱导时间、杏仁油和种皮提取液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采用HPLC法测定了杏仁油和种皮内多酚;采用GC-MS法测定了烘焙对杏仁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杏仁油理化品质:结果表明,杏仁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总脂肪酸的94%,其中油酸含量最高,约占45%。杏仁油的酸价在0.41-0.49 mg/g之间,过氧化值在0.53-0.99 mmol/kg之间,均符合国家一级食用油的标准。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去种皮压榨油氧化程度变深,带种皮压榨油氧化程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杏仁油碘值在104.2-106.7 g/100g之间,说明杏仁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杏仁油皂化值范围为188.2-190.0 mg/g,低于常见食用油(约200 mg/g)。感官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烘焙温度升高,杏仁和杏仁油颜色变深,都表现出坚果香味和焙烤香味。(2)杏仁油氧化稳定性与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杏仁油氧化诱导时间为6.56-8.82h,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诱导时间延长,且带种皮压榨杏仁油诱导时间整体较大。杏仁油甲醇提取液总酚含量范围为0.22-3.28μg/g,带种皮压榨油总酚含量是去种皮压榨油的2.5倍以上。随着烘焙温度升高,总酚含量增加。杏仁油抗氧化能力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采用两种溶剂提取种皮内总酚,结果表明,50%乙醇提取液具有较高总酚含量,约是水提取液的3倍。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50%乙醇提取液总酚含量增加,并在120℃取得最大值6.61 mg/g。种皮提取液抗氧化能力变化趋势与总酚含量相似。烘焙增强了杏仁油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这可能是因为烘焙使得种皮内酚类化合物溶解性增加,并促进了其向油内的转移。(3)杏仁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表明,杏仁种皮提取液内含有儿茶素和绿原酸,但对杏仁油抗氧化能力影响不大。在保留时间为6.684 min、8.187 min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色谱峰,且不同烘焙温度下其峰面积变化较大。在该保留时间,50%乙醇提取液具有更大的峰面积,相应的带种皮压榨杏仁油具有更大峰面积。推测该保留时间处可能是烘焙过程中新产生的多酚类化合物,并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4)杏仁油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杏仁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甲基吡嗪、甲基吡嗪、苯甲醛、已醛、壬醛、木焦油醇、4,6-二甲基嘧啶和3,4-二甲氧基甲苯,其中,苯甲醛是杏仁油的特征风味挥发性成分。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杏仁油内醛类物质含量降低,吡嗪类增加,且带种皮压榨油趋势更加明显。适度烘焙能够使杏仁油产生大量的吡嗪类化合物,从而使油脂表现出浓郁的坚果香、焙烤香,风味更加丰富。
郜安宁[7](2017)在《沙蒿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dalaKrasch)是西北地区特有沙生植物资源且分布广泛,其籽药食兼用,富含亲水胶体,在产区作为面制品增劲剂被广泛使用,沙蒿胶现已成功开发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有关沙蒿籽小分子活性成分与生理活性的研究仅有零星报道。为此,本实验对沙蒿籽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提取、结构鉴定,并分析了其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同时分析了沙蒿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为沙蒿籽的综合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和氯仿提取沙蒿籽黄酮类化学成分,结果显示甲醇提取物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提取物。沙蒿籽总黄酮和总多酚的提取含量与溶剂的极性相关,甲醇提取物中总黄酮(33.30 mgRE/g提取物)与总多酚含量(80.1mgGAE/g提取物)最高,其次是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含量最低。通过HPLC法检出提取物中有槲皮素和儿茶素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后利用乙醇浸提,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的方法分析沙蒿籽不同溶剂萃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不同溶剂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2.16%,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9.76%,乙酸乙酯浸膏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是32.64 mgRE/g萃取物和73.56 mgGAE/g萃取物,氯仿浸膏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是7.50 mg RE/g萃取物和15.22 mg GAE/g萃取物。HPLC法在沙蒿籽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检测出槲皮素、儿茶素和咖啡酸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应用薄层层析法和柱层析等方法对抗氧化活性强的部分进行活性成分的分离,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上述分离方法在沙蒿籽中鉴定了3个化合物,即: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圣草素-7-甲醚(eriodictyol-7-methylether)。采用人肝癌细胞(HepG2)、宫颈癌细胞(Hela)和结肠癌细胞(Caco-2)为肿瘤模型,进一步探讨三种化合物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三种化合物对三种癌细胞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显着抑制作用,DAPI染色法和AO/EB双染色法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的正常细胞,处理组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变为圆形和不规则形态,细胞出现了破裂皱缩,细胞间隙增加等细胞凋亡特征。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沙蒿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在萃取压力为41.2 MPa、萃取温度为48.2℃、萃取时间为78.24min时,沙蒿油产量最高为18.6%。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优化条件下的沙蒿油中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主要为亚油酸,含量为81.2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沙蒿油的P/S值为5左右,高于常见市售食用油的P/S值,对人体降低人血胆固醇含量有益,因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沙蒿籽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均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从中分离得到的三种单体化合物也有一定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同时,沙蒿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这为沙蒿籽在食品和药用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乔雪[8](2017)在《铁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及脱胶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油脂消费大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油脂自给率较低,对油脂油料进口尤为依赖。与此现象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有大量的天然油料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铁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核桃品种中的一种,在我国多个省市有分布,不同地区生长的铁核桃在外观形态和内部营养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铁核桃仁普遍含油率较高,且油脂品质较好,有研究显示,长期食用铁核桃油有降低血脂和抗氧化等功效。本课题以重庆铁核桃仁和铁核桃油为原料,对其理化指标、质量指标和营养成分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11个产地的铁核桃油的20个指标进行综合品质研究分析;针对铁核桃油易氧化变质的特点,研究铁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剂对其的影响;最后,分别研究水化脱胶和膜法脱胶的最佳工艺及其对铁核桃油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了铁核桃仁和铁核桃油的理化指标、质量指标和营养成分。对铁核桃仁的主要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铁核桃仁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6.04±0.24%,粗脂肪含量56.76±0.17%,粗蛋白含量25.24±0.16%,粗纤维含量1.90±0.10%,碳水化合物含量10.06±0.41%;对铁核桃仁中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铁核桃仁中Ca含量为57.8mg/kg,Fe含量为24.2 mg/kg,Cu含量为14.8mg/kg,Mn含量为21.5mg/kg,Zn含量为46.6mg/kg,Mg含量为8.6mg/kg;对铁核桃油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酸值0.28±0.02 mg(KOH)/g,过氧化值1.02±0.01mmol/kg,碘值156.99±0.05g/100g,皂化值190.03±0.15KOH/(mg/g);对铁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油酸含量为23.156±0.100%,亚油酸含量为61.223±0.133%,铁核桃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以上;铁核桃油中的维生素E主要为γ-维生素E和δ-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28.9mg/kg和400.7mg/kg,总量为429.7 mg/kg;铁核桃油中的植物甾醇总量为2288.3mg/kg。(2)研究了我国不同产地铁核桃油的油脂综合品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1个不同产地的铁核桃油的20个指标进行分析计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云南3号铁核桃油的综合得分最高,油脂品质最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核桃油几乎按产地聚类,说明产地是铁核桃油的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3)研究了铁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剂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添加任何抗氧化剂的情况下,铁核桃油的货架期为69天;在添加相同量的单一抗氧化剂的情况下,抗氧化效果排序为TBHQ>PG>BHT>茶多酚>维生素E,且在一定范围内添加量越大,抗氧化效果越好;在添加复合抗氧化剂的情况下,100mg/kg TBHQ+100mg/kg PG的抗氧化效果最好。(4)研究了水化脱胶和膜法脱胶的最佳工艺及其对铁核桃油的影响。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铁核桃油水化脱胶和膜法脱胶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工艺条件后对比两种方法脱胶效果。研究表明:铁核桃油水化脱胶后的磷含量由755.6mg/kg降为36.2mg/kg,脱胶率为95.21%;膜法脱胶后的磷脂含量从755.6mg/kg降为16.3mg/kg,脱胶率为97.85%。同时,以上结果表明,膜法脱胶的脱胶效果优于水化脱胶的效果。此外,膜法脱胶后核桃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含量更高,氧化诱导时间也更长。以上结果均表明,膜法脱胶优于水化脱胶。
阮瑜琳[9](2016)在《文冠果油和蛋白的制备及油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文冠果是一种特有的新型木本油料,文冠果籽仁中粗脂肪含量高达55%以上,粗蛋白含量达到28%,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脂及蛋白来源。当前对于文冠果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生态价值上,加强对其食用价值的研究能够实现对文冠果的综合利用,以及进一步发展文冠果产业链。本论文针对文冠果油的制备工艺、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水酶法同时制备文冠果油及文冠果蛋白,对工艺进行优化并比较了水酶法及碱提酸沉法制备的蛋白质性质特点;对比了不同制油方式制备文冠果油的理化性质、营养物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区别,以确定文冠果油最佳制备方式;研究了烹饪温度下文冠果油理化性质及生育酚含量的变化,以确定文冠果油是否适合高温烹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文冠果籽纯仁率为46%,其中纯仁粗脂肪的含量达到58.16%,纯仁粗蛋白含量为29.53%,含油率高于大多数油料作物。通过正交实验得出,能够同时提高油脂及蛋白得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1:2,pH5.0,温度50℃,料液比1:5,时间3.0h,加酶量1500u/g。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35.5%,蛋白得率为14.56%。该条件下验证,油脂及蛋白得率相符。对比文冠果水酶法与碱提酸沉法制备蛋白质可知,文冠果蛋白由于其纯度的差异微观结构差异较大;文冠果蛋白亚基主要有5条谱带,相对分子质量主要为37.9kDa和25.2kDa,相对分子质量较为小,而且碱提酸沉法得到的蛋白质分子量相对较小;氨基酸组成相似,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2)不同方式制备文冠果油分析可知,浸出法色泽最浅,水酶法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最高,普通螺旋压榨法得到的酸值最低,水酶法得到的过氧化值最低。文冠果油里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其中神经酸得含量十分丰富(≥2.73%)。总不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在水酶法下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浸出法下最高,浸出法得到的文冠果油中生育酚、甾醇的含量为最高。62℃烘箱实验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文冠果油的酸值变化均不大,过氧化值呈指数变化,生育酚的含量下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跟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能力渐强,烘箱实验以后,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下降。从文冠果油性质来说,推荐使用水酶法制备文冠果油,后进行精炼。(3)在烹饪温度下对文冠果油进行加热可知,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文冠果油的颜色反而越来越浅;酸值和过氧化值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羰基价上升,TBARS值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总体趋势在增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渐低,老化时间降低,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下降,生育酚总的含量下降,其中下降速率最快的是α-生育酚。
谢芳芳[10](2014)在《迷迭香酸的提纯及其在食用油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BHT、苯甲酸钠等存在对人体肝脏损害等副作用,故寻找一种健康、无毒、高效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而天然抗氧化剂不仅具有以上优点,还具备清除人体内自由基,达到延缓衰老和预防疾病等优势。迷迭香酸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典型代表,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对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酸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点:1、通过考察4种树脂NKA-2、X-5、H1010、D101的静态吸附和解吸特性,选取了大孔吸附树脂NKA-2进行不同浓度乙醇静态吸附解吸动力学、动态吸附动力学和动态吸附解吸动力学的研究。通过实验得出NKA-2树脂对迷迭香酸吸附效果最好,其在最佳提纯条件下,迷迭香酸质量分数从10.900%提高到16.104%。本方法可用来提纯迷迭香酸,树脂可重复利用,且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和简便等优点。2、通过索氏提取和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后,迷迭香酸质量分数由10.900%提高到17.670%,该方法能得到较高纯度的迷迭香酸。3、建立了测定迷迭香酸含量的HPLC方法及HPLC-MS方法。迷迭香酸分离的较好,方法学考察良好,适应于迷迭香酸的纯度分析,分析时间短、试剂使用少、准确度高。4、迷迭香酸对油脂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各抗氧化剂对菜籽油的整体抗氧化能力强弱为0.04%迷迭香酸>0.02%BHT>0.01%(BHT+Vc)>0.01%(迷迭香酸+Vc)>0.01%(迷迭香酸+BHT)>0.02%Vc>0.02%迷迭香酸。各抗氧化剂对茶籽油的整体抗氧化能力强弱为0.01%(BHT+Vc)>0.02%Vc>0.01%(迷迭香酸+Vc)>0.02%BHT>0.01%(迷迭香酸+BHT)>0.04%迷迭香酸>0.02%迷迭香酸。各抗氧化剂存在协调作用。5、乳化后,各抗氧化剂对茶籽油的整体抗氧化能力强弱为0.02%BHT>0.01%(BHT+Vc)≈0.01(迷迭香酸+BHT)>0.04%迷迭香酸≈0.01%(迷迭香酸+Vc)>0.02%迷迭香酸>0.02%Vc。乳化后,迷迭香酸在油中溶解性大大增强,其对油脂抗氧化性也大大增强,超过了Vc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效果,且各抗氧化剂存在协同作用。迷迭香酸甲酯化后,各抗氧化剂对菜籽油的整体抗氧化能力强弱为0.02%乳化迷迭香酸>0.02%BHT>0.02%Vc>0.02%迷迭香酸>0.01%(迷迭香酸甲酯+Vc)>0.02%迷迭香酸甲酯。迷迭香酸的甲酯化不适合用来提高迷迭香酸对油脂的抗氧化性效果。6、乳化后,添加0.02%迷迭香酸的茶籽油的储存时间可延长约3.5个月,添加0.04%迷迭香酸的茶籽油的储存时间可延长约5.5个月。
二、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沙棘概述 |
1.2 包封方法概述 |
1.3 多酚提取物包封的应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沙棘叶总酚提取工艺流程 |
2.2.2 沙棘叶总酚提取单因素实验 |
2.2.3 沙棘叶总酚提取响应面优化 |
2.3 总酚及黄酮含量测定 |
2.3.1 总酚含量(TPC)的测定 |
2.3.2 总黄酮含量(TFC)的测定 |
2.4 结果分析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响应面优化 |
第三章 电流体力学法包封沙棘叶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沙棘叶酚类提取物制备 |
3.2.2 沙棘叶酚类提取物微胶囊制备 |
3.2.3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IVGID) |
3.2.4 总酚(TPC)含量测定 |
3.2.5 总黄酮含量(TFC)测定 |
3.2.6 酚类成分质谱分析(LC-ESI-QTOF/MS) |
3.2.7 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的测定 |
3.2.8 包封率和负载量的测定 |
3.2.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3.2.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11 热重分析(TGA) |
3.2.12 抗氧化能力测定(TAC) |
3.2.13 抑制代谢综合征相关酶能力的测定 |
3.2.1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EE和LC结果 |
3.3.2 SEM和粒径分布 |
3.3.3 FTIR分析结果 |
3.3.4 热重分析结果 |
3.3.5 TP和TF的含量及生物可及性变化情况 |
3.3.6 酚类成分鉴定结果 |
3.3.7 TACs结果 |
3.3.8 代谢综合征相关酶的抑制作用变化情况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喷雾干燥法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 |
4.2.2 出粉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
4.2.3 微胶囊的表征 |
4.2.4 微胶囊中水份的测定 |
4.2.5 油脂氧化诱导期测定 |
4.2.6 加速氧化实验 |
4.2.7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出粉率,包封率,水份以及粒径大小 |
4.3.2 FTIR分析结果 |
4.3.3 热重分析结果 |
4.3.4 包封与未包封沙棘油的氧化诱导期情况 |
4.3.5 加速氧化过程中微胶囊的变化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静电纺丝法沙棘油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静电纺丝法制备沙棘油微胶囊 |
5.2.2 微胶囊的表征 |
5.2.3 包封率和负载量 |
5.2.4 加速氧化实验 |
5.2.5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SEM结果 |
5.3.2 FTIR分析结果 |
5.3.3 热重分析结果 |
5.3.4 EE和LC |
5.3.5 加速氧化过程中微胶囊的变化 |
5.3.6 模拟消化过程中的释放率和抗氧化活性变化情况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植物多酚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多酚简介 |
1.1.2 植物多酚结构和分类 |
1.1.3 植物多酚生物活性 |
1.2 盐肤木叶多酚研究进展 |
1.2.1 盐肤木概述 |
1.2.2 盐肤木叶多酚化学成分 |
1.2.3 盐肤木叶多酚研究现状 |
1.3 油脂氧化概述 |
1.3.1 胡麻油营养价值 |
1.3.2 油脂氧化的类型 |
1.3.3 油脂氧化的危害 |
1.4 油脂抗氧化剂研究现状 |
1.4.1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
1.4.2 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
1.4.3 几种常见天然抗氧化剂 |
1.4.4 油脂氧化的评价方法 |
1.4.5 抗氧化剂协同增效作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2.2.1 制备不同形态多酚 |
2.2.2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样品的预处理 |
2.2.3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色谱-质谱条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负离子模式条件下总离子流图 |
2.3.2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定性结果 |
2.3.3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半定量结果 |
第三章 盐肤木叶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内容 |
3.2.1 氧化诱导试验 |
3.2.2 理化指标测定 |
3.2.3 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抗氧化能力的筛选 |
3.3.2 不同添加量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对胡麻油的抗氧化试验 |
3.3.3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筛选 |
第四章 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优化及应用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内容 |
4.2.1 Schaal烘箱法 |
4.2.2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单因素实验 |
4.2.3 响应面法优化盐肤木叶酯化多酚抗氧化剂复配组合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3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4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4.3.5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与合成抗氧化剂的比较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注射用苏子油的制备 |
2.2 氧化值测定方法 |
2.3 温度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2.4 光照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2.5 氧气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2.6 抗氧化剂对注射用苏子油自氧化过程抗氧化作用 |
2.7 抗氧化剂对注射用苏子油光氧化过程抗氧化作用 |
2.8 抗氧化具体措施对比试验 |
3 结果 |
3.1 温度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 光照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3 氧气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4 抗氧化剂对注射用苏子油自氧化过程抗氧化作用 |
3.5 抗氧化剂对注射用苏子油光氧化过程抗氧化作用 |
3.6 抗氧化措施对比试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4)沙蒿籽胶多糖的降解及其产物的结构解析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沙蒿及沙蒿籽概述 |
1.2 沙蒿籽多糖概述 |
1.2.1 沙蒿籽水溶性多糖研究进展 |
1.2.2 沙蒿籽胶多糖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沙蒿籽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 |
2.1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沙蒿籽胶多糖的提取 |
2.2.2 沙蒿籽胶多糖的分离纯化 |
2.2.3 单糖组成的测定 |
2.2.4 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沙蒿籽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2.3.2 单糖组成分析 |
2.3.3 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沙蒿籽胶多糖的降解及活性组分的筛选 |
3.1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试剂 |
3.1.3 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AGP-Ⅲ降解条件的筛选 |
3.2.2 低分子量木聚糖的制备 |
3.2.3 糖含量的测定 |
3.2.4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3.2.5 单糖组成的测定 |
3.2.6 红外光谱分析 |
3.2.7 细胞活力的检测 |
3.2.8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AGP-Ⅲ氧化降解条件的确定 |
3.3.2 糖含量的测定 |
3.3.3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3.3.4 单糖组成分析 |
3.3.5 红外光谱分析 |
3.3.6 AGP-Ⅲ及降解组分对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7 AGP-Ⅲ及降解组分对正常肝细胞活力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GP-Ⅲ-C对HepG2人肝癌细胞的凋亡作用 |
4.1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4.1.1 实验原料 |
4.1.2 试剂 |
4.1.3 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准备及主要试剂准备 |
4.2.2 集落形成实验 |
4.2.3 细胞形态观察 |
4.2.4 AO-EB、DAPI染色 |
4.2.5 细胞周期检测 |
4.2.6 线粒体膜电势检测 |
4.2.7 活性氧水平的检测 |
4.2.8 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 |
4.2.10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AGP-Ⅲ-C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2 AGP-Ⅲ-C对HepG2人肝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3 AO-EB、DAPI荧光染色结果 |
4.3.4 细胞周期分析 |
4.3.5 AGP-Ⅲ-C对HepG2人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的影响 |
4.3.6 AGP-Ⅲ-C对HepG2人肝癌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4.3.7 MAPK信号通路介导AGP-Ⅲ-C诱导的HepG2人肝癌细胞凋亡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AGP-Ⅲ-C的结构解析 |
5.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 |
5.1.1 实验原料 |
5.1.2 试剂 |
5.1.3 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AGP-Ⅲ-C中糖醛酸的还原 |
5.2.2 AGP-Ⅲ-C-R的单糖组成分析 |
5.2.3 AGP-Ⅲ-C与AGP-Ⅲ-C-R的甲基化分析 |
5.2.4 AGP-Ⅲ-C的~1H和~(13)C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糖醛酸还原 |
5.3.2 AGP-Ⅲ-C与AGP-Ⅲ-C-R完全甲基化分析 |
5.3.3 AGP-Ⅲ-C的~1H和~(13)C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紫苏迷迭香酸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紫苏简介 |
1.1.1 紫苏的生物学性状 |
1.1.2 紫苏的分类与资源发布 |
1.1.3 紫苏的营养成分 |
1.1.4 紫苏的有效成分 |
1.1.5 紫苏的营养功效 |
1.2 迷迭香酸简介 |
1.2.1 迷迭香酸的结构 |
1.2.2 迷迭香酸的理化性质 |
1.2.3 迷迭香酸的分布 |
1.2.4 迷迭香酸的提取方法 |
1.2.5 迷迭香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
1.2.6 迷迭香酸的药理作用 |
1.3 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简介 |
1.3.1 食品防腐剂的介绍 |
1.3.2 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的优点 |
1.3.3 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成分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紫苏迷迭香酸生物活性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提取紫苏迷迭香酸工艺流程 |
2.2.2 迷迭香酸含量测定 |
2.2.3 抗氧化能力测定 |
2.2.4 抑菌能力测定 |
2.2.5 细胞毒活性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紫苏迷迭香酸抗氧化活性研究 |
2.3.2 紫苏迷迭香酸抑菌性研究 |
2.3.3 紫苏迷迭香酸细胞毒活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紫苏迷迭香酸对植物油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
3.1 设计思想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油样的处理 |
3.3.2 乳化处理 |
3.3.3 乳化RA与TBHQ协同处理 |
3.3.4 植物油加速氧化及过氧化值的测定 |
3.3.5 混合脂肪酸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1 过氧化值(POV) |
3.4.2 诱导时间及限制时间 |
3.4.3 抗氧化系数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紫苏迷迭香酸对紫苏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3.5.2 紫苏迷迭香酸对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3.5.3 紫苏迷迭香酸对火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3.5.4 紫苏迷迭香酸对三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紫苏迷迭香酸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
4.1 设计思想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肉样的处理 |
4.3.2 感官评定 |
4.3.3 pH值测定 |
4.3.4 POV值测定 |
4.3.5 菌落总数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感官评定结果 |
4.4.2 紫苏迷迭香酸对冷却猪肉pH值的影响 |
4.4.3 紫苏迷迭香酸对冷却猪肉POV值的影响 |
4.4.4 紫苏迷迭香酸对冷却猪肉菌落总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不同烘焙温度对带种皮压榨杏仁油品质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杏的概况 |
1.1.1 杏仁 |
1.1.2 杏仁油 |
1.1.3 杏仁种皮 |
1.2 油脂的抗氧化研究 |
1.2.1 油脂的氧化 |
1.2.2 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
1.2.3 油脂的抗氧化性 |
1.2.4 植物油中的活性成分 |
1.3 植物油挥发性成分 |
1.3.1 植物油挥发性成分的生成机理 |
1.3.2 植物油挥发性成分组成 |
1.3.3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
1.4 烘焙对植物油品质影响的研究概况 |
1.4.1 烘焙对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1.4.2 烘焙对植物油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2 杏仁油理化品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杏仁油脂肪酸种类和含量 |
2.2.2 杏仁油酸价 |
2.2.3 杏仁油过氧化值 |
2.2.4 杏仁油茴香胺值 |
2.2.5 杏仁油全氧化值 |
2.2.6 杏仁油碘值 |
2.2.7 杏仁油皂化值 |
2.2.8 杏仁油紫外吸光度 |
2.2.9 杏仁油感官品质 |
2.3 本章小结 |
3 杏仁油氧化稳定性与抗氧化能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杏仁油氧化诱导时间 |
3.2.2 杏仁油总酚含量 |
3.2.3 杏仁油抗氧化能力 |
3.2.4 杏仁种皮总酚含量 |
3.2.5 杏仁种皮抗氧化能力 |
3.2.6 主要参数相关性分析与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杏仁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标准品色谱图 |
4.2.2 标准品线性 |
4.2.3 样品色谱图 |
4.2.4 样品分析及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杏仁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数据 |
5.2 结果分析 |
5.2.1 杏仁油挥发性成分GC-MS色谱图 |
5.2.2 杏仁油挥发性成分组成 |
5.2.3 总峰个数与总峰面积的变化 |
5.2.4 杏仁油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杏仁油理化品质 |
6.1.2 杏仁油氧化稳定性与抗氧化能力 |
6.1.3 杏仁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6.1.4 杏仁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
6.2 展望 |
6.3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沙蒿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沙蒿概况 |
1.1.1 沙蒿多糖(胶) |
1.1.2 沙蒿籽油 |
1.1.3 其他化学成分 |
1.2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选题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沙蒿籽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提取物的制备 |
2.3.2 体外抗氧化性的测定 |
2.3.3 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测定及组成分析 |
2.3.4 数据处理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抗氧化性的测定 |
2.4.2 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 |
2.4.3 HPLC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沙蒿籽单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2.4 试剂的配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3.3.2 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
3.3.3 MTT比色法测定三种单体化合物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3.3.4 DA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
3.3.5 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 |
3.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化合物鉴定结果 |
3.4.2 细胞存活率测定结果 |
3.4.3 细胞形态学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沙蒿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成分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沙蒿油的提取 |
4.3.2 沙蒿油得率的计算 |
4.3.3 沙蒿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
4.3.4 沙蒿籽油组成成分分析 |
4.3.5 气相色谱条件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沙蒿油的得率 |
4.4.2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3 沙篙油的理化指标 |
4.4.4 沙篙油组成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铁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及脱胶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铁核桃油概述 |
1.1.1 铁核桃简介 |
1.1.2 铁核桃油简介 |
1.2 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 |
1.2.1 主成分分析法 |
1.2.2 聚类分析法 |
1.2.3 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应用 |
1.3 油脂的氧化及抗氧化剂对其的影响 |
1.3.1 油脂的氧化机理 |
1.3.2 油脂的氧化 |
1.3.3 油脂自身的抗氧化性 |
1.3.4 抗氧化剂对油脂抗氧化性的影响 |
1.4 植物油的脱胶工艺 |
1.4.1 水化脱胶 |
1.4.2 膜法脱胶 |
1.4.3 其他脱胶工艺 |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温液压法提取铁核桃油及其营养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主要试剂及材料 |
2.1.2 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铁核桃仁主要成分的测定 |
2.2.2 铁核桃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
2.2.3 铁核桃油基本指标测定 |
2.2.4 铁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及活性成分测定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筛选适合生产铁核桃油的铁核桃品种的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主要试剂及材料 |
3.1.2 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1种铁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 |
3.2.2 主成分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化剂对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主要试剂及材料 |
4.1.2 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抗氧化剂对铁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的评价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铁核桃油的货架期预测 |
4.2.2 单一抗氧化剂对铁核桃油的影响 |
4.2.3 复合抗氧化剂对铁核桃油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核桃油的水化脱胶和膜法脱胶的工艺研究 |
5.1 铁核桃油的水化脱胶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结论 |
5.2 铁核桃油的膜法脱胶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
5.2.1 材料和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结论 |
5.3 两种脱胶方法的对比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文冠果油和蛋白的制备及油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冠果概述 |
1.1.1 文冠果植株 |
1.1.2 文冠果枝叶 |
1.1.3 文冠果籽的外壳 |
1.1.4 文冠果油 |
1.2 文冠果油的研究概况 |
1.2.1 文冠果油提取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2 文冠果油脂肪酸的测定以及营养成分测定 |
1.2.3 植物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 |
1.3 植物蛋白的研究概况 |
1.3.1 植物蛋白的营养价值 |
1.3.2 植物蛋白提取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3 植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营养评价 |
1.4 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文冠果油的安全性评价 |
1.6 文冠果的利用价值分析 |
1.7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内容 |
1.7.1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
1.7.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水酶法同时提取文冠果油及蛋白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文冠果主要成分的检测 |
2.3.2 水酶法同时提取文冠果油及蛋白的工艺流程 |
2.3.3 单因素实验 |
2.3.4 响应面分析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 |
2.3.5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及蛋白的正交实验L9(34) |
2.3.6 水酶法及碱提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的比较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文冠果籽基本特性 |
2.4.2 水酶法同时制备文冠果油及蛋白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3 响应面分析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 |
2.4.4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及蛋白的正交实验结果 |
2.4.5 水酶法及碱提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的比较 |
2.5 小结 |
第3章 不同制油方式制备文冠果油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油脂制取方法 |
3.3.2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
3.3.3 营养成分检测方法 |
3.3.4 62℃烘箱实验对比货架期方法 |
3.3.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方法 |
3.3.6 Rancimant油脂老化时间的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制油方式制备文冠果油的理化性质的比较 |
3.4.2 不同制油方式制备文冠果油的营养成分的比较 |
3.4.3 不同制油方式制备文冠果油的氧化稳定性的比较 |
3.5 小结 |
第4章 文冠果油在烹饪温度下理化性质与营养物质的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油脂制取方法 |
4.3.2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
4.3.3 营养物质检测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文冠果油在烹饪温度下理化性质的变化 |
4.4.2 文冠果油在烹饪温度下的生育酚含量的变化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水酶法同时提取文冠果油及蛋白的研究结论 |
5.1.2 不同制油方式制备文冠果油的理化性质、营养物质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结论 |
5.1.3 文冠果油在烹饪温度下理化性质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论 |
5.1.4 创新之处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迷迭香酸的提纯及其在食用油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迷迭香酸简介 |
1.2.1 迷迭香酸在植物中的分布 |
1.2.2 迷迭香酸的提取方法 |
1.2.3 迷迭香酸的稳定性 |
1.2.4 迷迭香酸的抗氧化性 |
1.2.5 迷迭香酸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1.3 迷迭香酸延伸物 |
1.3.1 迷迭香酸衍生物及其类似物 |
1.3.2 迷迭香酸酯 |
1.4 生物活性及其应用 |
1.5 合成方法 |
1.5.1 化学合成方法 |
1.5.2 生物合成方法 |
1.6 迷迭香酸含量的最新测量方法 |
1.7 结论与展望 |
第二章 大孔吸附树脂对市售迷迭香酸的提纯 |
2.1 设计思想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89] |
2.3.2 静态饱和吸附与解吸实验[87] |
2.3.3 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87] |
2.3.4 静态吸附等温曲线[86, 87] |
2.3.5 解吸剂的确定[86, 87] |
2.3.6 动态吸附与解吸[86, 87] |
2.3.7 定性分析[90]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静态饱和吸附与解吸 |
2.4.2 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2.4.3 静态吸附等温曲线 |
2.4.4 解吸剂的筛选 |
2.4.5 动态吸附与解吸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索氏提取与正相硅胶色谱对市售迷迭香酸的提纯 |
3.1 设计思想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索氏提取 |
3.3.2 正相硅胶色谱柱分离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索氏提取 |
3.4.2 正相硅胶柱层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PLC法对迷迭香酸含量分析 |
4.1 设计思想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HPLC-MS 分析[33] |
4.3.2 HPLC 分析[88]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HPLC-MS 分析 |
4.4.2 HPLC 分析(外标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迷迭香酸对油脂氧化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5.1 设计思想 |
5.2 试剂与仪器 |
5.2.1 主要试剂 |
5.2.2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各抗氧化剂的添加[110] |
5.3.2 油脂的氧化[110] |
5.3.3 过氧化值的测定[83](GB/T500937-1996) |
5.3.4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111]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对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5.4.2 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5.4.3 各抗氧化剂对菜籽油与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迷迭香酸对油脂氧化稳定性影响的改性研究 |
6.1 设计思想 |
6.2 试剂与仪器 |
6.2.1 主要试剂 |
6.2.2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乳化[120] |
6.3.2 甲酯化[61]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乳化对迷迭香酸的改性 |
6.4.2 甲酯化对迷迭香酸的改性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D]. 王枭. 西北大学, 2021(12)
- [2]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李静凤. 山西大学, 2021(12)
- [3]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剂的筛选[J]. 陆德,刘璐,魏鹏宇,尹湉,刘东春,唐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8(06)
- [4]沙蒿籽胶多糖的降解及其产物的结构解析和活性研究[D]. 邓杨妮. 西北大学, 2018
- [5]紫苏迷迭香酸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D]. 藏亚运. 中北大学, 2018(08)
- [6]不同烘焙温度对带种皮压榨杏仁油品质特性的影响[D]. 孙亚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7]沙蒿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郜安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铁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及脱胶工艺的研究[D]. 乔雪. 武汉轻工大学, 2017(06)
- [9]文冠果油和蛋白的制备及油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D]. 阮瑜琳. 武汉轻工大学, 2016(06)
- [10]迷迭香酸的提纯及其在食用油中的应用[D]. 谢芳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