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套谷子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春香,张超群,杨玉辉[1](2021)在《兴安盟扎赉特旗主栽作物垄膜沟种集水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主栽作物(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和花生)采用垄膜沟种田间微集水栽培方式,使自然降雨向沟内富集,能够改善作物根区土壤水分环境,提高农田降水资源利用率。垄膜具有产流和控制农田土壤水分蒸发的双重作用,既可增加土壤贮水量,又能减少作物棵间蒸发,有效抑制了农田水分的非目标性输出。通过2018—2019年垄膜沟种田间微集水栽培方式,春玉米增产19.36%、高粱增产38.24%、大豆增产30.44%、谷子增产19.33%、花生增产3.46%。垄膜沟种田间微集水栽培方式对玉米、高粱、大豆、谷子增产显着,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且田间微集水栽培省工省时,一年挖沟可多年利用,该项技术还有减少地表土壤风蚀和水土流失、增加地温、减少田间杂草等作用。
王宏杰[2](2021)在《腐植酸对北疆棉花生长及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认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多年连作阻碍了棉田土壤养分循环。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驱动了几乎全部的养分转化过程。近年来,新型有机肥料腐植酸肥(HA)因具有缓释肥效、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农作物增产保质等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关于腐植酸对北疆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缺乏全面的认识。本研究以陆地棉新陆早74和水溶性矿源腐植酸(粉剂)为试验材料,共设4个处理: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配施腐植酸30kg·hm-2(Ⅰ.HA)、常规施肥配施腐植酸60kg·hm-2(Ⅱ.HA)、常规施肥配施腐植酸120kg·hm-2(Ⅳ.HA)。试验通过农艺性状调查、田间实收测产、纤维品质检测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等方法,分析腐植酸施用梯度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棉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16S全长和真菌ITS1区进行测序,分析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探讨响应细菌和真菌对棉花生长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棉花的农艺性状指标进行调查和差异显着性分析,发现腐植酸可促进棉花生长和提高产量。随着其配施量增加,盆栽棉花的株高和SPAD值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腐植酸过多会抑制棉花苗期生长。田间调查中果枝数、单铃重和衣分均无显着性差异,Ⅱ.HA处理和Ⅳ.HA处理的单株铃数显着增多,籽棉产量增产效果显着。Ⅱ.HA处理的纤维品质综合表现最好,纤维长度均值达到32.5 mm,整齐度指数均值为87.9%,断裂比强度均值为35.2 cN·tex-1,马克隆均值为4.2,伸长率均值为6.1。2.通过田间试验,对棉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差异显着性分析,发现腐植酸提高了土壤的养分状况。Ⅱ.HA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最为显着,同CK相比分别增加了 7.8%、35.1%;Ⅳ.HA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最为显着,分别增加了 48.9%、27.3%;土壤pH值稳定。3.使用PacBio平台对棉花根际土壤进行细菌16S全长测序,将测得序列以97%一致性共聚类为2897个OTUs。根据OTUs分布情况可知,随着腐植酸用量增加,细菌发现物种数在CK菌群的基础上显着增加。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Ⅱ.HA处理多样性最高,根际细菌群落更稳定。同CK相比,提高腐植酸施用可提升土壤细菌菌门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菌属中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海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菌种中滨芽孢杆菌(Bacilluslitoralis)、厌氧氨氧化细菌(Anammox13)和硝化螺旋细菌(Nitrospirabacterium SG8 3)等可抗病原菌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反硝化脱氮的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和可抑制细菌活性的丙酸杆菌属(Cut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也因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物种组成丰度的变化而改变。4.使用NovaSeq6000对棉花根际土壤进行真菌ITS1测序,将测得序列以97%一致性共聚类为2169个OTUs。根据OTUs分布情况可知,随着腐植酸用量增加,真菌发现物种数在CK菌群的基础上显着增加。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真菌对外界环境敏感,群落种物种均匀度较低,处理间多样性无显着差异。真菌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施用腐植酸促进了青霉菌属(Penicilliym)、酵母属(Issatchenkia)、木耳属(Auricularia)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益真菌活性,提高了可促萌发促生长的蜡壳菌属(Sebacina)和可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真菌的相对丰度,抑制了致叶枯病的茎点霉属(Phoma)和致棉花轮纹斑病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病原真菌的存活。通过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物种组成丰度的变化,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不仅能为腐植酸滴施应用于北疆棉花生产提供数据支撑,而且为腐植酸培肥土壤提供理论基础。
李明霞[3](2020)在《盐和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适应性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土壤盐碱化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生产中经常出现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农业成本,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栽培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栽培大豆是典型甜土植物,容易受到盐胁迫,并且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肥。因此培育耐盐能力强、在低氮水平下能高效获取并利用氮的栽培大豆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有效策略。野大豆长期生存在自然环境下,是栽培大豆的近源野生种,有很强的耐盐碱胁迫和耐低氮胁迫能力,是改良栽培大豆抗逆性的优质野生资源。利用优质野大豆种质资源培育抗逆性强的栽培大豆品种是应对土壤盐碱化和氮肥施用量过多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模拟两种类型的盐和低氮条件对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进行中性盐、碱性盐和低氮胁迫处理,分析了三种类型胁迫处理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在生理、代谢和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比较了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响应三种类型胁迫的生理、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差异,揭示了野大豆抵御三种类型胁迫的机制以及三种类型胁迫对栽培大豆的伤害过程。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两种类型盐胁迫下,野大豆幼苗比栽培大豆显示出更强的耐盐能力。(2)两种类型盐胁迫下,野大豆能够保持稳定的光合同化功能。同时维持较低的Na+/K+值、积累Fe2+和Ca2+等有益离子以及稳定的矿质营养平衡,减少盐胁迫的伤害。而栽培大豆在两种类型盐胁迫下光合作用受到显着抑制,离子平衡被破坏。(3)野大豆幼苗根系通过增强氨基酸、脂肪酸、糖和糖醇以及有机酸代谢,在细胞中积累大量渗透调节物质,同时,增强次生抗氧化物质酚类物质代谢提高其耐中性盐胁迫的能力。野大豆幼苗根系增强自身的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以及提高次生物质类黄酮类物质代谢抵御碱性盐胁迫。中性盐胁迫下,栽培大豆幼苗根系中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糖和糖醇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均受到抑制。碱性盐胁迫下,栽培大豆中尽管氨基酸代谢增强,但是脂肪酸、有机酸、糖和糖醇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和次生代谢都受到抑制。转录组学分析发现,野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根系在中性盐胁迫下分别有139个和58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碱性盐胁迫下分别有1627个和5482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性盐胁迫下Trihelix、WRKY和HB-HD-ZIP家族转录因子;碱性盐胁迫下MYB、NAC、TIFY和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野大豆抵御盐胁迫时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中性盐胁迫下野大豆中的同源异型域-亮氨酸拉链蛋白(HD-Zip)基因和碱性盐胁迫下膜联蛋白、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H+-ATPase、β-葡萄糖苷酶、几丁质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的相关基因表达量的上调在抵御盐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关联分析表明野大豆抵御中性盐胁迫的关键是增强氰基氨酸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抵御碱性盐胁迫的关键是增强酪氨酸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4)野大豆比栽培大豆有更强的耐低氮能力。野大豆能够通过促进根系生长,维持较高的根冠比,增大根系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吸收更多的氮抵御低氮胁迫。(5)低氮胁迫下,野大豆光合作用受到的伤害显着小于栽培大豆。野大豆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光合色素含量,积累重要的抗氧化物质类胡萝卜素抵御低氮胁迫。低氮胁迫下,野大豆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离子含量,尤其是NO3-。野大豆叶片和根系中的Fe2+和Mn2+;叶片中Zn2+、B3+和Mg2+等微量元素的积累能够有效保护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其耐低氮胁迫的能力。而低氮胁迫显着破坏了栽培大豆对必需矿质元素的吸收,造成了严重的矿质营养元素失衡。(6)野大豆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谷氨酸族、天冬氨酸族、丙氨酸族和丝氨酸族氨基酸代谢增强抵御低氮胁迫。此外,野大豆幼苗中的三羧酸循环在叶片中维持稳定,在根系中增强,保证能量供应的同时为植物提供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野大豆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糖和糖醇、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以及类黄酮代谢都增强,有助于提高其耐低氮能力。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幼苗整体代谢水平变得紊乱。转录组学研究表明,低氮胁迫下野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叶片中分别有182个和733个差异表达基因;根系中分别有807个和621个差异表达基因。野大豆通过调控NRT1、NRT2和AMT蛋白家族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抵御低氮胁迫。叶片中的AP2/ERF-ERF、C2H2、C3H、GRAS、MYB、NAC、TIFY和WRKY转录因子;根系中的C2H2、GRAS、MYB、NAC、TIFY和WRKY转录因子在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过程中起调控作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发现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关键是增强叶片中的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增强根系中的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氰基氨酸代谢、N-聚糖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糖酵解。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发现野大豆幼苗根系中的苯丙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相互转化、半乳糖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是抵御三种类型胁迫的关键代谢通路。本研究还发现了野大豆抵御三种类型胁迫的4个关键基因。(7)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碱性盐胁迫对栽培大豆的伤害最大。中性盐胁迫和碱性盐胁迫对栽培大豆幼苗根系的伤害机理不同,中性盐胁迫主要是Na+和Cl-共同胁迫,碱性盐胁迫主要是Na+胁迫和高p H胁迫。代谢组学分析显示栽培大豆幼苗根系中的糖和糖醇代谢最敏感,在三种类型胁迫下均受到抑制。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发现三种类型胁迫下的是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糖酵解受伤害最严重,显示出,经过长期的人工选育,栽培大豆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糖酵解对不良环境最为敏感。本研究为开发和利用野大豆以及利用野大豆培育耐盐碱和耐低氮的栽培大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盐碱地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提高其他作物的抗逆性和优质野生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樊孝东[4](2020)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在研究范畴和视角上,多从宏观层面着眼,微观和个案的考察较为欠缺;在研究时段上,常以1949年为界将边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与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割裂开来。然而,对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而言,一方面,宏观、微观和个案研究应该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考察中共乡村治理的历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很多制度在边区时期已经进行过实验或已形成雏形,因此不能将两个时期连接起来就不能完整地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乡村治理政策和实践。本文以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44—1958)为个案,按照纵向时序对其进行了较长时段的追踪和考察。从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开始,到“农业合伙组”阶段的急剧扩张和退组事件,到“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合并小社成立全村大社与整社,再到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和转为高级社的完整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主要探析了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的变化和特征,包括中共合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变化,社员入社、退社心态的变化等。并通过对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各个时期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考察,进而探析合作社与国家、社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特例到全国典型的变迁过程。耿长锁及其农业生产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标志性人物和示范性村庄,一方面是以耿长锁为代表的乡村精英人物的努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契合了其时国家的政策需要和农民理想。但是,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树立成典型后,随着国家改造和重塑合作社的力度和进程逐步加大和深化,国家与合作社之间的管理边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自主权逐步收缩,特别是关系到社员切身利益的地劳分红比例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与收益分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姚兆磊[5](2020)在《华北寒旱区栗钙土农田茬口对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与作物轮作效果》文中研究说明在华北寒旱地区,由于农业资源与生产需求的不匹配,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效率低,成为社会生产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为解决该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作物连年种植与作物间轮作选配不合理,导致的作物减产、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试验研究。本试验研究选择在砂质栗钙土农田上进行,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交叉式设计、以年际间作为重复,监测不同茬口的水分、养分特性及作物对茬口的适应性,明确作物间的茬口效应、轮作关系及作物组配机制,为该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作物轮作制度。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茬口、年型、作物种类对产量的影响特征在华北寒旱区栗钙土农田,以生物产量为生产目标,不同茬口的马铃薯平均产量较连作增产6.16%~28.87%;莜麦茬亚麻的平均产量较连作明显增产16.01%;连作饲用谷子产量最低,其他4种茬口饲用谷子的平均产量较连作增产24.82%~42.08%;饲用谷子茬莜麦较连作减产3.43%,其他茬口的莜麦较连作增产7.15%~19.21%;马铃薯茬甜菜的平均产量较连作明显增产,是连作平均产量的1.21倍。5种作物间生物产量相差2.14%~130.40%,经济产量相差4.11%~532.28%。在由4年内5种茬口下所产生的100个作物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构成的集团中,茬口因素引发的变异占总变异的0.84%~1.44%,年型因素占总变异3.18%~5.53%,作物类型因素占总变异的53.92%~78.46%;作物与茬口互作因素占总变异的1.78%~3.69%;作物与年型互作因素占总变异的11.17%~27.74%。茬口因素在引发产量变异中占比很低。2.明确了作物生产对播种期茬口水分、NP养分贮量不敏感,作物间水分、养分利用效果差异明显的特征监测表明,马铃薯、亚麻、饲用谷子、莜麦、甜菜播种期土壤贮水量4年平均茬口间分别相差 2.77~21.95、2.15~13.79、0.55~18.69、0.37~7.29、1.16~41.42mm,但统计分析表明茬口贮水量与作物产量之间不存在农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播种期土壤NP养分贮量也是如此。各茬口的马铃薯、亚麻、饲用谷子、莜麦、甜菜间的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明显差异;作物间的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着;甜菜的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其他4种作物,各茬口的马铃薯、饲用谷子、莜麦、甜菜间的N、P生物学效率和农田N、P产投比均无明显差异;莜麦茬亚麻的农田N素产投比显着高于连作,各茬口亚麻间的N、P生物学效率及农田P素产投比均无明显差异。作物间养分生物学效率差异显着,甜菜的N、P素生物学效率显着高于其他4种作物。作物间农田N产投比变化在0.60~1.40,亚麻、莜麦的农田N素产投比显着高于其他3种作物;作物种类间农田P产投比变化在0.35~1.53,莜麦的农田P产投比显着高于其他4种作物。3.明确了适宜的轮作方式及土地利用效果在5种作物组成的20种茬口衔接组合中,各作物茬口对马铃薯、亚麻、饲用谷子、甜菜生产均表现为“有利效应”;饲用谷子茬口对莜麦生产表现为“有害效应”,马铃薯、亚麻、甜菜茬口对莜麦表现为“有利效应”。在10种轮作组合中,以作物土地资源利用效果(LERr)为衡量标准,饲用谷子→莜麦轮作组合两作物间具有偏利补偿效应;其他9种轮作组合均为互利效应,其中饲用谷子→马铃薯、莜麦→马铃薯、莜麦→亚麻、甜菜→亚麻、甜菜→莜麦5种轮作组合受年际间环境的影响较小,饲用谷子→马铃薯轮作组合的LERr值最高,为1.30,莜麦→马铃薯LERr值次之,为1.26。综上所述,在华北寒旱区砂质栗钙土农田,茬口的养分和水分状况对后茬作物的影响较小,但作物间的产量差异显着,气候年型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明显。在砂质栗钙土农田,作物间适宜的轮作组合为饲用谷子→马铃薯、莜麦→马铃薯、莜麦→亚麻、甜菜→亚麻、甜菜→莜麦。砂质栗钙土农田作物茬口特性的明确,与适宜轮作组合的确定为该区农田高效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依据。
高玲玲[6](2020)在《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迁。首先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空间分布较明清时期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其次虽然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观,但在宏观种植结构内,一些具体作物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还是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高粱、谷类,小麦由于价值较高,在近代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中的地位依然稳固。高粱由于品质较粗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在主要粮食作物中的权重衰退。同时谷类因为小麦、美洲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其在粮食作物中的种植比重和地位不断下降。第二类是美洲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由于产量高且食用价值较大,在近代河北地区传播速度较快,种植面积及产量显着提高,玉米开始跻身主粮行列。第三类是经济作物,随着市场对工业原料需求量的扩大,一些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很快。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技术及园艺作物生产的发展排挤谷物生产、农作物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天津开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的选择、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手工业、工业对农业原材料的需要等,均是促进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
杨坤[7](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关系,本试验于2019年在和平牧场实验园区进行,采用大田栽培方式,以公矮5号和红谷09-1两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随机区组设计,在拔节初期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胺鲜酯(DTA-6)、赤霉素(GA)和褪黑素(Mt)四种生长调节剂,分别设置4个浓度梯度,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为谷子的农业生产施用调节剂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3307处理对公矮5号和红谷09-1植株株高都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强,S75处理表现较明显;DTA-6和Mt对谷子株高均有促进作用,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在D60处理和M100处理时最大;GA对谷子株高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公矮5号促进最显着的是G20处理,红谷09-1促进效果最好的是G30处理。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节间长的影响同株高变化规律一致,整体表现为S3307抑制节间长,GA、Mt和DTA-6促进节间长。S3307、DTA-6、GA和Mt对两个谷子品种植株的茎粗都有促进作用,随着S3307、DTA-6和Mt浓度增加茎粗增加,最高值分别是S75、D60和M100和G20处理。2.S3307、DTA-6、GA和Mt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细胞间CO2浓度都有促进作用,公矮5号促进作用最大的分别是S75、D30、G10和M50处理,红谷09-1促进作用最大的分别是S50、D30、G10和M50处理。3.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谷子均有效增加了SOD、POD和CAT活性,其中公矮5号品种SOD促进作用最显着的是S25、D30、G10和M10处理;POD促进作用最显着的处理是S50、D60、G30和M50处理;CAT促进作用最显着的是S25、D30、G10和M100处理。红谷09-1的SOD促进作用最显着的分别是S25、D30、G30和M100处理;对POD促进作用最显着的处理是S75、D30、G20和M10处理;对CAT促进作用最显着的处理分别是S50、D30、G30和M10处理。两品种受调节剂的影响可溶性蛋白均高于CK,四种调节剂中促进效果最好的是DTA-6。4.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处理的谷子产量表现各不相同。对于公矮5号,在S25处理时穗粗、单穗重、单穗粒重显着高于CK处理,S75处理时比CK增产15.6%;D60处理的产量极显着高于CK,比CK增产20.73%;G10处理时比CK增产10.4%;M100处理时比CK增产6.39%。对于红谷09-1,S3307处理的单穗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在S75处理时比CK增产25.7%;DTA-6对单穗粒重影响最大的是D60,D30处理时比CK增产27%;G20处理的千粒重且极显着高于对照处理,G30比CK增产20.19%;Mt处理的红谷09-1,对谷子穗长、穗粗影响不大,M100处理时,比CK增产17.38%。5.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DTA-6对谷子的促进增产作用较大,特别是在30mg/L的浓度时,增产效果最明显。公矮5号的产量与单穗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气孔导度呈显着正相关;红谷09-1的产量与穗粗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SOD2和SOD3呈显着正相关。
孟珈蒂[8](2019)在《河南农事试验机构的发展(1908-1958)》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河南省的一大经济支柱。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政局不稳、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自然灾害影响和大规模病虫害出现,导致当时的河南面临严重的农业危机。河南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农业危机问题,从清末开始,借鉴保定农事实验机构建设经验,推行建立农事实验机构,以提升农业技术,加快优良作物品种的推广,以达到解决农业危机和推动农业发展的目的。研究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事实验机构是我们了解这一时期河南地区农业改良概况以及农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线索,可以丰富对河南农业发展的历史研究,同时也是清末、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农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908年至1958年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研究方面,河南省农事实验机构在清末时期开始设置,在设立之初则开展了蚕桑的养殖试验活动,同时也开始引进国外优良的作物品种进行培育;民国时期,农事实验机构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开展了多项作物选育与栽培试验;1949年至1959年,河南省农事试验活动迎来的大爆发,在育种、作物栽培试验方面成效显着。在农业推广方面,河南省从19世纪初开始大力推广棉花种植,至民国中期,棉花已经成为了河南省的农业支柱产业;在小麦推广种植方面,1924年河南省在实业厅在开封、商丘、信阳、汲县、洛阳等五处各设立省立农事实验机构后,便开展了优良小麦品种的推广种植和小麦的试验;另一方面,1934年河南省5大农林局开展农业推广,取得了较大成效;1949年至1959年河南省的农业推广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河南地区农事实验机构的发展也具有局限性。如缺乏稳定的行政架构,缺乏优秀的农业人才团队,缺乏长期稳定的专项资金支持,缺乏完整的农业推广链条,缺乏稳定的外部环境等。通过本研究,在对1908年至1958年河南农事实验机构设立和发展过程作详细梳理和深入分析外,探讨其发展经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参考意义。如,坚持以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加快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新型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等。
陈晓辉[9](2018)在《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文中指出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与基础,经历了从“以粮为纲”向“粮经协调发展”的转变,同时也对资源与环境代价产生显着影响,然而关于我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资源环境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还比较缺乏。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及其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代价的影响,为未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估算中国16种主要作物生产体系中单位面积的物质投入,在此基础上,结合碳足迹核算模型以及农田土壤酸化模型,进一步解析种植业结构演变对我国化肥消费、作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对2020年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年化肥总用量增加了 49.6 Mt(Million ton),74.7%的化肥增加是由于单位面积施肥量(FAR)的改变所致,25.3%和0.1%的化肥增加量分别是由于种植业结构(CS)和总播种面积(TCA)的改变所致。FAR是驱动我国化肥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对化肥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减小(50年代为98.3%,2000年代为65.6%);相反,CS和TCA的改变对化肥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50年代CS和TCA的贡献率分别为0.8%和0.9%,2000年代该值分别为16.8%和17.5%)。80年代之前,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为驱动化肥增长的主要作物,其化肥用量占种植业化肥总用量87.9%;80年代之后,玉米、果树和蔬菜贡献了种植业化肥总用量增长的90.6%,成为驱动化肥快速增长的主要作物。2.2001年至2014年,我国种植业系统碳排放和碳固定分别增加373.6和171.9MtCO2,驱动分析结果显示,总种植面积(TCA)、单位面积碳排放(碳固定)强度(CER和CSR)和种植业结构(CS)的改变均正向驱动了碳排放和碳固定的增加。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系统碳净排放增加量为201.7MtCO2,TCA、单位面积净碳排放(NCER)和CS的变化对系统总碳净排放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5.9%、95.4%和-11.3%。水稻,小麦,玉米以及果树和蔬菜为主要的碳排放和碳固定生产体系,而碳排放或碳固定增加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果树、蔬菜、小麦和玉米CER和CSR的增大以及蔬菜、果树和玉米所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增加所致。3.2001~2014年农田土壤产酸量增加了 328.5 Mkeq,其中增加量的32.9%是因为TCA的变化,59.2%是因单位面积产酸量(H+per)的增加,CS的变化仅贡献了总增加量的7.9%,并且H+per的变化对我国农田土壤整体酸化的贡献率不断减小。研究阶段农田土壤总产酸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蔬菜、果树、油菜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酸量的增加(分别贡献了 32.6%、21.6%、12.9%和11.4%),以及蔬菜、果树和玉米结构比例增加(分别贡献了 6.4%、9.9%和10.4%)导致。4.通过构建了基于增加收益、减少资源环境代价的多目标种植业结构优化模型,对中国2020年的种植业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优化的种植业系统对氮、磷、钾化肥的需求量为51.5Mt,净碳排放为348.5 MtCO2,土壤产酸量为1159.8 Mkeq,纯收益为13464.3billion CNY。相比2014年,可减少2.2 Mt化肥投入,减少CO2排放82.1 Mt,减少土壤产酸量140.7 Mkeq,在不考虑复种的情况下,同时减少10481.7千公顷的耕地面积,增加58.1亿元纯收益。综上所述,种植结构演变会潜在的影响化肥消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田土壤产酸量的变化。未来需要加强对关键的玉米、蔬菜和果树3种生产体系的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ISSM),同时减少氮肥和高浓度磷肥的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施有机肥、提高秸秆还田率以及合理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将是实现农业可持发展、缓解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农田土壤酸化最直接、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刘猛,赵宇,刘斐,李顺国,王桂荣,张新仕[10](2012)在《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种植区域也从全省大面积种植变迁到区域性种植,面积减少和变迁均非常明显。为了研究谷子面积减少和区域变迁情况,通过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德尔菲法和密切值模型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科研投入少、政策支持力度小、消费产品需求单一、其他大宗作物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外流、比较效益较低、谷子本身的生理特性等因素是影响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壮大科研力量,研发深加工产品,扩大消费群体,提高谷子政策支持,实行良种补贴,研发各种类型机械,加大谷子生产技术培训等建议。
二、花生套谷子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套谷子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兴安盟扎赉特旗主栽作物垄膜沟种集水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集水栽培的聚水效果研究 |
2.2 集水栽培对作物生物学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2)腐植酸对北疆棉花生长及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腐植酸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 腐植酸对耕地土壤的影响 |
1.3 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
1.5 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室内试验 |
2.2.2 田间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 |
2.3.2 纤维品质的测定 |
2.3.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4 土壤样品的制备 |
2.3.5 测序样品制备 |
2.3.6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腐植酸条件下盆栽棉花生长发育情况 |
3.2 腐植酸条件下田间棉花生长发育情况 |
3.3 腐植酸对田间棉花的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
3.3.1 腐植酸对田间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腐植酸对田间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3.4 腐植酸对北疆棉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5 腐植酸对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3.5.1 棉花根际土壤细菌基因测序评价 |
3.5.2 棉花根际土壤细菌OTUs分布 |
3.5.3 棉花根际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5.4 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分析 |
3.5.5 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UPGMA聚类分析 |
3.6 腐植酸对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3.6.1 棉花根际土壤真菌基因测序评价 |
3.6.2 棉花根际土壤真菌OTUs分布 |
3.6.3 棉花根际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6.4 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分析 |
3.6.5 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UPGMA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
4.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棉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3.1 腐植酸对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3.2 腐植酸对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4.4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4.4.1 腐植酸对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4.2 腐植酸对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3)盐和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适应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栽培大豆和野大豆生物学概述 |
1.1.1 栽培大豆 |
1.1.2 野大豆 |
1.2 盐胁迫和低氮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1.2.1 土壤盐碱化现状 |
1.2.2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1.2.3 植物中氮的生理作用及其来源 |
1.2.4 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现状 |
1.2.5 低氮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1.3 植物对盐胁迫和低氮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 |
1.3.2 植物对低氮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 |
1.4 代谢组学 |
1.4.1 代谢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流程 |
1.4.2 代谢组学在植物盐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1.4.3 代谢组学在植物低氮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 |
1.5.1 转录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流程 |
1.5.2 转录组学在植物盐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1.5.3 转录组学在植物低氮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1.5.4 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植物材料培养 |
2.3 两种类型盐胁迫处理 |
2.4 低氮胁迫处理 |
2.5 生长参数测定 |
2.6 光合特性参数的测定 |
2.6.1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2.6.2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6.3 数据分析 |
2.7 离子含量的测定 |
2.7.1 阴离子含量的测定 |
2.7.2 阳离子含量的测定 |
2.7.3 数据分析 |
2.8 代谢组学研究 |
2.8.1 代谢物萃取 |
2.8.2 代谢物衍生化 |
2.8.3 代谢物的上机检测 |
2.8.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9 转录组学研究 |
2.9.1 RNA提取、文库制备和Illumina测序 |
2.9.2 数据分析 |
2.9.3 q RT-PCR验证 |
3 野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根系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
3.1 根系生长变化 |
3.2 幼苗光合特性变化 |
3.3 根系离子平衡变化 |
3.4 根系代谢组学变化 |
3.4.1 代谢组学变化概况 |
3.4.2 中性盐胁迫下代谢物的种类、数量和代谢通路的变化 |
3.4.3 碱性盐胁迫下代谢物的种类、数量和代谢通路的变化 |
3.5 两种类型盐胁迫下根系转录组学变化 |
3.5.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5.2 基因表达量概况 |
3.5.3 重复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
3.5.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5.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5.6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5.7 转录因子分析 |
3.5.8 盐胁迫响应基因分析 |
3.5.9 转录组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
3.5.10 q RT-PCR技术对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
3.6 讨论 |
4 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对低氮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
4.1 生长特性变化 |
4.2 幼苗光合特性变化 |
4.3 离子平衡变化 |
4.4 叶片代谢组学变化 |
4.4.1 代谢组学变化概况 |
4.4.2 代谢物的种类、数量和代谢通路的变化 |
4.5 根系代谢组学变化 |
4.5.1 代谢组学变化概况 |
4.5.2 代谢物的种类、数量、代谢通路的变化 |
4.6 转录组学变化 |
4.6.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6.2 基因表达量概况 |
4.6.3 重复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
4.6.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6.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4.6.6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6.7 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分析 |
4.6.8 转录因子分析 |
4.6.9 转录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
4.6.10 野大豆根系抵御三种类型胁迫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
4.6.11 q RT-PCR技术对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
4.7 中性盐、碱性盐和低氮胁迫对栽培大豆幼苗伤害的比较研究 |
4.7.1 对根系生长的伤害 |
4.7.2 对光合同化功能的伤害 |
4.7.3 对根系离子平衡的伤害 |
4.7.4 对根系代谢物种类、数量和代谢通路的伤害 |
4.7.5 栽培大豆根系对三种类型胁迫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
4.8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的情况 |
在学期间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 |
(4)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难点与创新 |
四、主要人物、概念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饶阳县与五公村的自然环境 |
第一节 饶阳县的基本情况 |
一、饶阳县的建置沿革 |
二、饶阳县的自然条件 |
三、饶阳县的人地关系 |
四、自然环境制约下的农家经营行为 |
第二节 五公村的基本情况 |
一、五公村的建置沿革和自然条件 |
二、五公村的人地比例关系和土地分配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合伙组”时期的自发组织(1944-1949) |
第一节 从打绳组到土地合伙组 |
第二节 合伙组的迅速扩张与退组风波 |
第三节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合伙组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省、国模范(1950-1951) |
第一节 从“合伙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二节 从河北省农业劳模到全国丰产模范 |
小结 |
第四章 一波三折的大社(1952—1955年) |
第一节 初建“大社” |
第二节 “整社” |
第三节 恢复“大社”与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 |
小结 |
第五章 平稳过渡的高级社(1956-1958) |
第一节 成立高级社 |
第二节 高级社的巩固与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制度与绩效: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合伙组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三节 大社和高级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一、社员入社、出社 |
二、组织系统和干部选举 |
三、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华北寒旱区栗钙土农田茬口对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与作物轮作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轮作制度的历程 |
1.2.2 连作障碍的机制及表现 |
1.2.2.1 连作对土壤生物环境的影响 |
1.2.2.2 连作对土壤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
1.2.2.3 连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作物轮作组配的机制及表现 |
1.2.3.1 轮作对作物生物环境的影响 |
1.2.3.2 轮作对作物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
1.2.3.3 对作物轮作生产效果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案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作物产量与品质测定 |
2.4.2 土地当量比计算 |
2.4.3 作物养分测定 |
2.4.4 土壤水分测定 |
2.4.5 作物病情指数调查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特征 |
3.1.1 作物生物产量的影响因素特征 |
3.1.2 作物经济产量的影响因素特征 |
3.2 茬口对作物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1 茬口对马铃薯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2 茬口对亚麻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3 茬口对饲用谷子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4 茬口对莜麦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5 茬口对甜菜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6 茬口的播期土壤贮水特性与作物适应性 |
3.2.6.1 茬口的播期土壤贮水对作物影响效应 |
3.2.6.2 轮作下播期土壤贮水的作物生产效应 |
3.3 茬口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1 茬口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2 茬口对亚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3 茬口对饲用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茬口对莜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5 茬口对甜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6 茬口水分特征与作物产量关系 |
3.3.6.1 茬口水分特征与作物生物产量关系 |
3.3.6.2 茬口水分特征与作物经济产量关系 |
3.3.7 不同作物的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
3.4 茬口对作物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1 茬口对马铃薯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2 茬口对亚麻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3 茬口对饲用谷子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4 茬口对莜麦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5 茬口对甜菜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6 茬口的播种期土壤贮N、P特性与作物适应性 |
3.4.6.1 茬口的播种期土壤贮N对作物影响效应 |
3.4.6.2 轮作下播种期土壤贮N的作物生产效应 |
3.4.6.3 茬口的播种期土壤贮P对作物影响效应 |
3.4.6.4 轮作下播种期土壤贮P的作物生产效应 |
3.5 茬口对作物养分利用效果的影响 |
3.5.1 茬口对马铃薯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2 茬口对亚麻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3 茬口对饲用谷子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4 茬口对莜麦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5 茬口对甜菜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6 茬口N、P特性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3.5.6.1 茬口N、P特性与作物生物产量的关系 |
3.5.6.2 茬口N、P特性与作物经济产量的关系 |
3.5.7 不同作物的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比较 |
3.6 茬口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与轮作效果 |
3.6.1 茬口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3.6.2 作物轮作的土地资源利用效果 |
4 讨论 |
4.1 轮作增产的生物环境效应 |
4.2 轮作增产的非生物环境效应 |
4.3 轮作作物选配的机制 |
4.4 轮作生产效果评价的方法 |
5 结论 |
5.1 明确了茬口、年型、作物种类对产量的影响特征 |
5.2 明确了作物生产对播种期茬口水分、NP养分贮量不敏感,作物间水分、养分利用效果差异明显的特征 |
5.3 明确了适宜的轮作方式及土地利用效果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6)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相关范围界定 |
1.3 学术史回顾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河北环境、地区区划与农业生产概览 |
2.1 河北自然环境与土地状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土地状况 |
2.2 近代河北地区行政设置沿革 |
2.3 近代以前河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河北地区主要作物总体分布 |
3.1 粮食作物的分布 |
3.1.1 小麦的分布 |
3.1.2 高粱的分布 |
3.1.3 玉米的分布 |
3.2 经济作物的分布 |
3.2.1 豆类的分布 |
3.2.2 棉花的分布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 |
4.1 主要粮食作物 |
4.1.1 小麦地位稳固 |
4.1.2 高粱权重衰退 |
4.1.3 谷类种植比重逐渐下降 |
4.2 美洲粮食作物 |
4.2.1 玉米跻身主粮行列 |
4.2.2 甘薯逐渐传播开来 |
4.3 经济作物 |
4.3.1 棉花种植区域化 |
4.3.2 花生区域扩展 |
4.3.3 大豆种植面积增加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动因分析 |
5.1 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
5.1.1 农作物种植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 |
5.1.2 技术、园艺作物生产的发展排挤谷物生产 |
5.1.3 农作物商品化程度提高 |
5.2 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动因 |
5.2.1 天津开埠的促进作用 |
5.2.2 政府的提倡和农民的选择 |
5.2.3 相关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试验研究目的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节间长的影响 |
3.1.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茎粗的影响 |
3.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细胞间CO2 的影响 |
3.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蒸腾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SOD的影响 |
3.3.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POD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CAT的影响 |
3.3.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谷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
3.4.1 S3307 对不同谷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
3.4.2 DTA-6 对不同谷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
3.4.3 GA对不同谷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
3.4.4 Mt对不同谷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
3.5 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1 不同谷子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
3.5.2 不同谷子品种光合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 |
3.5.3 不同谷子品种保护性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河南农事试验机构的发展(1908-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业改良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农事试验机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清末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设置 |
2.1 河南农事实验机构设置的背景 |
2.1.1 农业发展滞后 |
2.1.2 外国经济入侵 |
2.1.3 西学东渐浓厚氛围 |
2.1.4 政府基于改变困境的改良运动 |
2.1.5 地方官员对于农业改良运动的重视与支持 |
2.2 清末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组织架构 |
2.2.1 清末河南农业行政机关的设置 |
2.2.2 清末河南农业事业机构的设置 |
2.3 清末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业务活动情况 |
3 民国时期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发展 |
3.1 民国时期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组织架构 |
3.1.1 民国时期河南农业行政机关的设置 |
3.1.2 民国时期河南农业事业机构的设置 |
3.2 民国时期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规模发展概况 |
3.2.1 场地数量及规模扩大 |
3.2.2 经费投入增加 |
3.2.3 业务人员增多 |
3.3 民国时期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业务活动情况 |
3.3.1 农事试验与作物品种改良试验业务 |
3.3.2 农业推广业务 |
3.3.3 农业调查活动 |
3.4 民国时期河南农事实验场的发展成效 |
3.5 民国战乱时期河南农事实验场的停滞发展 |
4 建国初期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发展与改制 |
4.1 建国初期农事实验机构的组织架构 |
4.1.1 建国初期河南农业行政机关的设置 |
4.1.2 建国初期河南农业事业机构的设置 |
4.2 农事实验场的场地接收、整合和改建活动 |
4.3 建国初期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业务活动情况 |
4.3.1 农事试验与作物品种改良试验业务 |
4.3.2 农业推广业务 |
4.3.3 农业调查活动 |
4.4 建国初期农事实验场的发展成效 |
5 河南农事实验机构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
5.1 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发展成效 |
5.2 河南农事实验机构的发展局限性 |
5.2.1 缺乏稳定的行政架构 |
5.2.2 缺乏优秀的农业人才团队 |
5.2.3 缺乏长期稳定的专项资金支持 |
5.2.4 缺乏完整的农业推广链条 |
5.2.5 缺乏稳定的外部环境 |
5.3 河南农事实验机构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参考意义 |
5.3.1 坚持以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 |
5.3.2 构建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5.3.3 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9)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种植业结构的定义 |
1.2.2 种植结构的演变 |
1.2.3 种植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 |
1.2.4 种植业结构演变对产量、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
1.2.5 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化肥资源消耗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作物种类、产量和种植面积 |
2.2.2 种植业化肥消费数据 |
2.2.3 作物尺度化肥消费量分析模型 |
2.2.4 驱动因素的贡献率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化肥总消费量的历史变化 |
2.3.2 1950~2010年中国总种植面积和种植业结构的历史变化 |
2.3.3 1950~2010年中国各作物肥料用量的历史变化 |
2.3.4 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化肥用量变化的驱动分析 |
2.4 讨论 |
2.4.1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4.2 作物施肥量估算的准确性 |
2.4.3 农田化肥减施策略 |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种植业碳排放变化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碳足迹模型 |
3.2.2 模型公式及数据来源 |
3.2.3 驱动力分析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2001~2014年主要作物碳足迹 |
3.3.2 2001~2014年中国作物系统碳排放及其构成 |
3.3.3 2001~2014年中国作物系统碳固定及其构成 |
3.3.4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体系总碳排放、总碳固定和净碳排放 |
3.3.5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固定和碳排放环节及各作物占比 |
3.3.6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的作物构成 |
3.3.7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变化的驱动分析 |
3.3.8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变化的主要驱动作物 |
3.4 讨论 |
3.4.1 碳足迹的文献对比分析 |
3.4.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基于养分输入-输出平衡的农田土壤酸化模型 |
4.2.2 模型的计算方法 |
4.2.3 数据和参数 |
4.2.4 驱动力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养分平衡 |
4.3.2 2001 ~2014年不同作物体系农田土壤养分平衡 |
4.3.3 2001~2014年不同作物体系单位面积土壤产酸量及其变化 |
4.3.4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酸化速率的构成 |
4.3.5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酸化的变化 |
4.3.6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的作物构成 |
4.3.7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变化的驱动分析 |
4.3.8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变化的主要驱动作物 |
4.4 讨论 |
4.4.1 不确定性分析 |
4.4.2 农田土壤酸化与施肥 |
4.4.3 农田土壤酸化的治理 |
4.5 小结 第五章 2020年中国种植业结构优化探索 |
5.1 前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数据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目标函数的构建 |
5.2.4 约束条件的建立 |
5.3 结果分析 |
5.3.1 2020年各目标优化的作物种植面积 |
5.3.2 2020年优化结构的资源环境代价 |
5.4 讨论 |
5.4.1 优化结果的Trade-off分析 |
5.4.2 研究的不足 |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6.1 种植业结构演变对未来化肥消费的影响 |
6.2 CO_2减排措施和情景分析 |
6.3 农田土壤酸化与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
(10)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河北省谷子面积变化情况 |
2 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情况 |
3 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因素分析 |
3.1 谷子种植比较效益低导致谷子种植面积减少 |
3.2 谷子由主粮变成辅粮, 消费单一, 消费量低, 加工产品少促使谷子种植面积减少 |
3.3 科研投入少影响谷子种植面积减少 |
3.4 农业政策影响谷子种植面积减少 |
3.5 谷子自身抗旱耐瘠特性影响谷子区域性变化 |
3.6 劳动力转移影响谷子种植面积减少 |
3.7 耕地面积减少和大宗作物的快速发展影响谷子种植面积减少 |
3.7.1 耕地面积减少 |
3.7.2 大宗作物的快速发展 |
4 结论 |
5 讨论 |
四、花生套谷子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兴安盟扎赉特旗主栽作物垄膜沟种集水效果分析[J]. 高春香,张超群,杨玉辉. 中国农学通报, 2021(11)
- [2]腐植酸对北疆棉花生长及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王宏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3]盐和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适应性比较研究[D]. 李明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4]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D]. 樊孝东. 河北大学, 2020(03)
- [5]华北寒旱区栗钙土农田茬口对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与作物轮作效果[D]. 姚兆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研究[D]. 高玲玲. 河北大学, 2020(08)
- [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杨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0)
- [8]河南农事试验机构的发展(1908-1958)[D]. 孟珈蒂.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9]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D]. 陈晓辉.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10]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J]. 刘猛,赵宇,刘斐,李顺国,王桂荣,张新仕. 农学学报,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