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人的人文特征

平西人的人文特征

一、平西人的人文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何月华[1](2020)在《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流域与族群——基于明清时期邕江流域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流域是"民族走廊"的一种形态,往往处于多族群毗邻的"结合部"。明清时期,伴随着邕江水运的兴盛和商业的发展,大批广东、福建等地的汉族移民迁入邕江流域,族群间由相对宽松、各得其所的"基本生态位"演变为空间、资源和生态竞争加剧的"现实生态位"。闽粤汉人、壮人、平话人、疍民等族群经过不断的互动、竞争、协调、融合、分化,构建起相对稳定的族群生态位:以河流为中心,在空间生态位上表现出水平分布的规律性和立体分布的差异性,在功能生态位上则体现为农耕、渔猎、手工、商贸、运输等差异明显的生计方式,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生计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生态位。文章从生态位视角出发,运用人类学与历史地理学方法,对明清时期邕江流域族群的流动与文化变迁进行研究,探讨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与族群关系等问题。

何月华[2](2020)在《城市化与民间信仰遗产的冲突与调适——基于一个城中村“土地公”信俗的调查》文中提出民间信仰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民间信仰受到来自主流文化、国家权力、经济资本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以往更为强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蕴含丰富文化遗产价值的平话人"土地公"信俗也面临着被压抑、淡化,甚至消亡的危险。本文通过对一个位于城中村的平话人"土地公"经历的破坏、重建、变迁历程进行考察,再现民间信仰如何应对"城市化"和"污名化",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适来实现其转型和拓展的过程,进而探讨民间信仰如何与城市化、现代化相适应,为城市民间信仰遗产保护提供有益启示。

陈岭[3](2016)在《国难下的新闻教育研究 ——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个案(1929-1941)》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的国家目标具有强烈的“外倾”色彩,不断形塑并推动着国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与实践。大学新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正是这一逻辑进路的显现。大学新闻教育本非中国固有,是同属西方异质文化的新闻事业与大学教育,在中国现实语境下,各自发展与彼此关联互动后的产物。它既遵循着展拓学理、推动学科发展的内在理路(可谓“学”),也始终具有服务新闻事业的强烈社会取向(可谓“术”)。最终,二者统一于追求国家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就近代中国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实际成就言,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实为典范,“学”与“术”的结合尤为显着。特别是从中日民族矛盾凸显的1930年代开始,燕大新闻学系始终注重发挥新闻教育“经世救国”的社会功能,并努力推进新闻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在国难的非常社会情境下,北平“危城”的空间压迫与日俱增,时空的紧张纠合直接影响了燕大新闻教育的发展实态。先后掌系的黄宪昭、梁士纯、刘豁轩等人在燕大新闻系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改革,因应国难的现实需求,与推动学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国难之下,燕大的新闻教育展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特征,以解决中国新闻业与社会的实际问题为指归。教学与研究皆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教育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的调整、刊物的创办、学术取径的转向、内外交流的进行等皆是如此,凸显了“学以致用”的价值意义。并且,这些举措,符合大学新闻教育中国化的根本诉求。也就是说,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期,大学新闻教育的经世功能和学科逻辑有了内在的一致性。二者统一于以新闻教育的中国化追求国家现代化的的终极目标,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力量。

谷文彬[4](2015)在《六朝灵验类小说研究 ——以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为中心》文中认为三种《观世音应验记》(傅亮《光世音应验记》、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和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既是宗教典籍,又是志怪小说。它们不仅集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六朝救难观音信仰的资料,同时还是灵验类小说的肇始之作,从而成为佛教史和小说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六朝志怪小说的重视,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亦被不少学者纳入其研究视野。从现有情况来看,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基础文献整理、小说史定位和叙事学研究等方面,但囿于研究范式的选择和研究思路的束缚,上述研究并未能将其应有的学术价值很好地展现出来。本文本着从历史语境出发的思路,综合运用文献学、文艺学、宗教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既注重对文献材料的搜集和考订,又努力在小说史、宗教史、思想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等多重视野下寻求对三种《观世音应验记》自身更为深入的认识。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编撰者们自身情况的研究。对编撰者们个人生平事迹、家学家风和佛教信仰予以细致梳理,以便更好地呈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丰富的历史细节;同时进一步考察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的编撰动机、编撰体例和材料来源,可知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称服灵异”的编撰旨趣、材料来源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三书的编撰内容和体例上的特色。指出它们既有传承之实,又有出入变革之迹:传承道出了三者之间认知和理念上的相通之处;变革则更能体现时代变迁和编撰者个性旨趣对灵验类小说的影响。二是对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的着录、流传、发现、整理和被征引情况进行详细考察。通过考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六朝及六朝以后的传播情况,揭示出作为六朝重要的灵验类小说的三种《观世音应验记》,频频为《冥祥记》、《高僧传》、《续高僧传》和正史所征引,说明了这一时期观音灵验传说的大量涌现,无论是志怪小说家着书还是僧侣、史家修史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主题。三是对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与六朝观世音信仰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探讨,认为六朝时期观音经典的陆续输入和观音信仰在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流行,为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的成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创作氛围,而作为“六朝观音信仰的实态”的三种《观世音应验记》,则又充分地反映了六朝民众的生存环境和心理诉求,以及观音信仰权威从谋求到建构的全过程,由此可观察到日常的灵验体验是如何上升为历史话语和情景的。要之,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观音信仰在民众中的传播,乃至促使其最终成为“半个亚洲地区”的信仰。四是以诵经灵验与经典崇拜以及六朝“四月八”祈子习俗为中心探讨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与六朝世俗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详细解读,既可以看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碰撞、整合的过程,又可以窥视到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民众心态和信仰心理,凸显了三种《观世音应验记》在社会文化史和宗教思想史方面的价值。

张磊[5](2013)在《北京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的整体布局和建筑处理都凝聚着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其中传统公共建筑更是我国村落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但是传统公共建筑正日渐衰败的现实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本论文针对传统公共建筑现状及其空间再利用情况展开调查与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的改善和优化。论文在综合考察学习村落、传统公共建筑、传统公共建筑窄间、建筑窄间再利用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并分别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访问调查和案例借鉴等研究方法,对北京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的再利用展开系统研究。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针对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概述,同时阐述了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而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了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丰富的类型,以及其在村落中的分布,同时从“风水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公共建筑的重要地位与现实价值,从而确定传统公共建筑及空间存在与再利用的必要性;第三章在对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及空间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判定其建筑空间再利用的可行性和价值;第四章针对现存的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其各自不同的特点,从两个层面探讨了其建筑空间的再利用方法:即归纳总结了当前门头沟地区村落中广泛采用的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方法,同时扩展引借了其它合理的再利用方法。第五章以门头沟斋堂镇灵水村的龙王庙与戏台、天仙圣母庙这一建筑群为例,通过对其建筑、建筑空间及相关历史的分析,从设计实验的角度选择第四章提出的再利用方法,对其进行尝试性再利用设计,为门头沟其它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的再利用提供借鉴;最后结论部分是对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的总结,并引发了对后续研究课题的探讨。论文试图通过对北京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的探讨,力求使村落中更多日渐荒废,但非常具有价值的传统公共建筑空间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使其能够重新成为村落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的历史建筑文化。

蒋少华[6](2011)在《六朝江东佛教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地域的流布和社会阶层的接受两个方面,具体到六朝(时间)、江东(空间),这两个特征表现的特别明显。六朝时期,佛教在江东的流布受到移民、交通、风俗和经济四大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证之于史籍中。佛教的两大要素是僧侣和寺院,故这两大要素的地理分布决定着佛教的地理分布。六朝僧侣和寺院的文献资料主要有《高僧传》、《比丘尼传》和《续高僧传》,其中以《高僧传》最为重要。通过对这三本书的检索,参之以其他史料,可以勾勒出六朝僧侣和寺院的地理分布,揭示出六朝江东的佛教地理有三大中心,即丹阳郡、吴会地区和庐山地区。这三个佛教中心互有联系、彼此影响,而且其兴起的原因也各有特色。这是文章第一章所阐述的内容。第一章衍生出一个无法同避的问题,即六朝首都的寺院数量。这是一个容易勾起众人兴趣的问题。清末孙文川撰《金陵六朝古寺考》一书,后刘世珩、陈作霖相继对该书进行补苴,分别名为《南朝寺考》、《南朝佛寺志》。孙书是一本集大成的着作,可错讹颇多,后人不仅未以补正,反而以讹传讹,致使该领域的研究停滞不前。近些年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佛顶骨舍利的重现世间,引发了对六朝建康寺院的研究热潮。在此背景下,有人提出六朝建康寺院有299座之说,虽讹误不少,但功劳颇大。有鉴于此,通过对原始史料的,对元代以前志书的考证,参考前贤的研究成果,系统地考订、厘正六朝建康的寺院,这就是文章第二章需要解决的问题。佛教在社会阶层中的传播是颇有吸引力的问题。琅邪王氏是六朝首屈一指的高门大族,故通过考察琅邪王氏对佛教的态度,对于揭示佛教在社会阶层中的传播,颇有典型意义。佛教为社会上层所接受,与六朝的学术思潮关系颇大。六朝贵玄学、尚清谈,佛教徒引玄入佛、佛玄双修,另外佛教比玄学有更为深厚的理论,也给清谈带来更多的谈资,这些都促进了佛教在社会上层的传播。文章第三章即论述琅邪王氏对佛教的态度,意在据此考察佛教在社会上层的传播。除了上述三章之外,还有一些需要说明的地方,如断限问题、学术史回顾和文献资料问题,这是文章绪论论述的内容,而对于文章的归纳,则是结语的内容。

朱蘅[7](2011)在《邹浩诗校注》文中研究指明邹浩是北宋后期着名的谏臣,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理学家。他为人忠直,自持严谨,学术文章均有很深造诣。一生仕途坎坷,曾两谪岭表,但矢志不渝,为时人所称许,为后世所景仰。但在学术界,邹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对邹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邹浩诗歌和交游的论述,还缺少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尤其,《道乡集》历代刻本之间的嬗递承传,版本的鉴定断代,以及诗文校注等方面均有可供开拓的研究空间。笔者不揣鄙吝,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邹浩展开研究和论述:第一,前言部分。主要从邹浩思想成因、诗歌特色、生平着述、版本嬗递等方面对邹浩做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以期正讹厘舛,使读者有所依据。第二,校注部分。诗歌校注以明成化六年《道乡集》刻本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本和道光十三年刻本为校本,并对疑难字词、典故、史实、人名、地名等进行注释。

禹建华[8](2011)在《《法苑珠林》异文研究》文中提出《法苑珠林》成书於公元六六八年,是由唐释道世编撰的一部重要的佛学类书,征引了大量汉代以至初唐的中土和佛教文献,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时引《法苑珠林》书证为例,据笔者统计到八十九处,涉及六十五条语词的解释,其语言价值可见一斑。但据朱庆之先生《佛教汉语研究》文後附录的“佛教汉语研究目录”——该目录汇集了大陆地区近三十年以来的有关佛经文献语言的研究成果,涉及《法苑珠林》専书语言研究的仅有一项,截止目前亦只有几篇关於校勘的论文,《法苑珠林》的语言研究亟待更进一步深入。语言史研究的关注点是语言中的差异,语言史研究途径之一,是排比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从中找出其间的差异,从而整理出不同时期的语言的发展线索。(徐通锵:1991)异文作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应该是汉语史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因而我们拟从异文的角度对其开展研究。我们所用的《法苑珠林》的底本为《大正藏》(第五十三册),参校本为中华书局本以及《永乐北藏》等电子影印本。我们在考察中发现,《法苑珠林》具文数量繁多,异文的许多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如有不少俗字不见於现有大型字书,有相富数量的异文词语为中古时期新产生的复音词,异文同义词替换往往有助於常用词的历时更替考察,异文还有助於《法苑珠林》文本的造一步校勘完善等。在本文中我们重点选取了112组具文词语予以考察,这些异文词语或是为《汉语大词典》所不收,或是有不见於中土文献的新义,或是词羲的使用范围有所括大,或是为《汉语大词典》提供了害证,或者提前了书证。同时,我佣在解释祠羲的同时,也封异文的关系予以了勾连、评论,封中华书局出版的《<法苑珠林>校注》有所补正。在封新词新羲的发掘中,我们军用的方法主要有:一、训释词义时,力固从文字、语音、语法等多角度予以求证。二、释羲时注意共畴材料与历畴材料相结合,征引的文献典籍,既有共畴的,也有历时的。但主要限定在束汉以至唐代这一中古时期。三、训释时力求本证与旁证相结合。凡是在中土文献有例证的,我们蛊可能地予以引用。有些在现代方言裹能得到印证的,我们亦一并予以说明。我们的研究表明,《法苑珠林》异文有相当多的新字新祠新义,这封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専门佛经语言词典的编撰和大型字书辞书的修订完善都有参考价值,值得汉语史研究者深入挖掘。

祁志浩[9](2010)在《明末清初民间慈善事业研究 ——基于富民阶层的考察》文中认为明末清初之时,虽社会震动加剧,变化重大,而社会内部的发展却又有其微妙独特之处。此时,承商品经济高度繁盛的光辉,使得外在表现为动荡的局势其实并不能掩盖基层社会中新兴因素的发展。置之于慈善史研究的视角下,明末清初在中国慈善史上与唐宋慈善转型期一样,也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段。其时,尤其是自晚明以来,民间慈善已渐由无定式的散施行为向较为稳固的事业型转变。以善会善堂为中心的慈善组织的出现正是说明了这点。重要的是,在这个同样也是善书刊行和流行的鼎盛期,在所谓“善书运动”的影响下,随着善书的兴盛和影响范围的扩大,愈来愈多的民众在善书的劝化下踏上行善之路,善人增加,并呈现出群体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故而,慈善组织、善书和善人以贯穿其中必然的纽带——富民阶层及其财富力量的发挥作用,构成了明末清初民间慈善事业的完整格局。作为明代社会主导群体重要基础的富民阶层也是善人的来源主体,它们广泛而深入的参与慈善组织的创建及至善书的刊印流播,使之成为阶层断续成长过程中整体诉达的主要途径,并以民间慈善事业中主动且活跃的表现彰显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成为中国近世社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的研究,立足富民阶层研究的基础上,以宏观的理论建构和微观的个案考察相结合,较为系统并通盘分析了慈善组织、善书和善人的相关情况,最终的指向即在于表明明末清初的富民阶层实际已成为慈善组织的实施主体、善人的主要构成群体和善书的媒介主体。换言之,明末清初,民间慈善事业的繁盛应归结为富民阶层的成熟,而非简单理解的乃是士绅阶层的出现。同理,置于“富民社会”的研究范畴内,或许说明末清初多选择“善人”形象出现的富民阶层在慈善组织的创建和善书的流播所体现出的是——前市民社会的特点更为合适。

王培友[10](2008)在《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化生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北宋前中期诗词为研究对象,对此期诗词艺术风貌进行了新的归纳;引入了文化生态、艺术生产、风貌等概念,试图考察文化生态背景下的诗词风貌形成机制、产生条件,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宗教因素、习俗风尚、官制制度等文化生态种类对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的影响。通过较为细致的考察,总结出北宋前中期诗词的主要风貌有:从审美类型上看,北宋前中期诗词在继承前人已有审美风格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开拓。“富贵气”、“世俗化”、哲理化这三种审美类型,是北宋前中期诗词有别于前代而成为宋型文化重要特征的代表性审美类型。从中外美学的风格类型来看,“富贵气”是独立于“崇高”、“悲壮”、“秀丽”、“平淡”等传统美学风格之外的新的审美范型。这一时期,诗词借鉴和吸收了了中唐以后的诗词成就,在内容、题材、主题、表现形式等方面,向着“世俗化”迈进。研究还表明,在北宋前中期,且不说理学诗词、道佛题材诗词等特殊类型诗词具有哲理化的审美取向,就是那些创作主体为士大夫的诗词,往往也具有比较明显的哲理化审美取向。此期诗词适应着其功能拓展的需要,完善和创造了新的诗词艺术形式。诗体突破了五代短小的体式,长篇诗作形式得到重视。以偈语诗为代表,杂言诗也开始占据了诗坛的重要位置。此外,理学诗、步虚词、礼仪诗等,都在诗歌形式方面展开了一些探索。词体在此期的重要突破,是长调、中调和上下片词作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词调创新得到了词人的高度重视,词体的表现力得到加强。较之前代,北宋前中期诗词在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北宋前中期,诗词在用典、议论、铺陈、用虚字等表现手法上,以及诗词结构、文体交叉使用、词体与音乐的结合等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艺术风貌。除了仍然具有艺术地把握世界和直面人生,具有表情达意、反映现实等传统功能之外,北宋前中期诗词更成为了人们娱乐交际、搬演秩序、戏谑游戏、参悟哲理、炫耀才华、承载知识等的工具,可以说,诗词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担当过如此重要的功能。研究表明,此期诗词题材、内容等得到多方面的拓展,都与其功能的扩大有关。可见,北宋前中期诗词的艺术风貌是复杂多样和丰富多彩的。研究表明,诗词形成了如此复杂而多彩的诗词艺术风貌,是与当时的文化生态密切相关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北宋前中期文化生态,是决定此期诗词艺术风貌的重要因素,文化生态要素要求在得到实现的同时,客观上也就内在地规定了此期诗词的风貌;社会文化环境诸要素的规定性要求对诗词风貌的作用,同时就是诗词诸多功能的实现过程,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的基本要素,都以其功能的实现为前提和路径;北宋前中期诗词在内容、表现方式、风格、审美取向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程式化特征,反映了文化生态要素对诗词的制约和影响;文化生态对诗词风貌的作用,是依赖于艺术生产与消费等机制来实现的。这种需求与生产机制,是决定诗词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之一,甚至于作家的那些满足自我需要而写作的诗词,往往也是因为不同程度上满足这种需要而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风气,从而导引了此期诗词风貌的变迁。

二、平西人的人文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西人的人文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流域与族群——基于明清时期邕江流域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域研究与生态位理论
二、基本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
三、空间生态位与功能生态位
四、族群生态位与文化生态位
五、结论与思考

(2)城市化与民间信仰遗产的冲突与调适——基于一个城中村“土地公”信俗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文化遗产载体的民间信仰
    (一)“土地公”信俗的文化遗产价值
    (二)“土地诞”仪式与民间艺术
二、“污名化”背景下的压抑与传承
    (一)“土地公”的破坏
    (二)“土地公”的重建
三、城市化影响下的神圣空间与信众结构
    (一)仪式空间的符号化和象征性
    (二)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包容性转换
    (三)信众离散与祭祀群的超人际化
四、现代性话语下的冲突与规避
    (一)“登报事件”与正面冲突
    (二)募捐救灾与话语征用
五、讨论

(3)国难下的新闻教育研究 ——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个案(1929-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 有关近代中国新闻教育概况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 有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 有关国难与燕京大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四) 有关国难与新闻教育界、燕大新闻学系的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研究时段的说明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为国效荩忠”:“九·一八”后的燕大新闻系(1931-1934)
    第一节 因应社会需要:燕大新闻系的正式创立
    第二节 “不可偏离中国角度”:黄宪昭对课程体系的调整
        一、教学目标:培养报界专门人才
        二、扩大课程范围,实行通才教育
        三、推进研究生教育,养成高深学识
        四、重视毕业论文训练
    第三节 学理与实用并重:新闻刊物之创办
        一、学理色彩浓厚:《燕大报务之声》与《新中国月刊》
        二、回应现实:“九·一八”与《平西报》的创办
    第四节 强化内外联系:新闻学术活动之展开
        一、中外教育交流:“燕京——密苏里”计划
        二、内联外引:沟通新闻界
第二章 “事在人为”:华北危机时的燕大新闻系(1934-1937)
    第一节 梁士纯对教育宗旨与课程体系的变革
        一、培养有改革创见的“领袖”人才
        二、通识教育下的“实用化”:课程体系再调整
    第二节 “学”与“术”之载体:燕京新闻学会
        一、学生自治社团
        二、“生活即教育”:新闻学会“学”与“术”的展开
    第三节 理论研究与现实体验:新闻刊物之再创
        一、社区报纸的重构:《燕京新闻》
        二、服务中国报界:《报人世界》与西方新闻学理的引介
    第四节 救国的“另类形式”:学术研究活动的密集化
        一、使命意识的逐步凸显:新闻学讨论会的创革与发展
        二、“救国宣传”的另一路径:梁士纯与宣传学研究
    第五节 投身国难事业:“新闻救国”实践之进行
        一、参与新闻界联合救亡:梁士纯与平津新闻学会的筹创
        二、时事座谈会:新闻系学生的“新闻救国”参与
第三章 “孤岛”不孤:北平沦陷后的燕大新闻系(1937-1941)
    第一节 刘豁轩掌系与新闻系课程体系的整合
        一、“造就领导的报人”:教学目标之推展
        二、“适应新需要”:新闻学课程结构的系统化
        三、重视宣传问题:毕业论文中的“宣传”话语
    第二节 “孤岛”治学:新闻理论刊物的创办
        一、改进中国报业:《燕京水星》的短暂生命
        二、新闻学之中国化:《报学》设立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与新闻系的停办
结语
参考文献

(4)六朝灵验类小说研究 ——以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六朝灵验类小说的界定
    二、六朝灵验类小说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六朝灵验类小说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重要意义
第一章 六朝灵验类小说创作与士族佛教信仰(上)
    第一节 谢敷与《光世音应验》
        一、谢敷生平事迹考
        二、谢敷奉佛着述、事迹及思想
        三、《光世音应验》撰述之学术背景及历史意义
        四、小结
    第二节 傅亮与《光世音应验记》
        一、傅亮生平重要事迹考
        二、《光世音应验记》撰述之时代背景
        三、傅亮撰述《光世音应验记》之历史意义
        四、小结
第二章 六朝灵验类小说创作与士族佛教信仰(下)
    第一节 张演与《续光世音应验记》
        一、张演生平事迹考
        二、吴郡张氏家族家学门风与佛教信仰
        三、《续光世音应验记》与家族文化之关系
        四、张演撰述《续光世音应验记》诸问题
        五、小结
    第二节 陆杲与《系观世音应验记》
        一、陆杲的生平重要事迹考
        二、吴郡陆氏家族家学门风与佛教信仰
        三、《系观世音应验记》成书背景及材料来源
        四、《系观世音应验记》的编撰动机、编撰体例和编撰思想
        五、小结
第三章 三种《观世音应验记》流传与接受
    第一节 三种《观世音应验记》历代着录、流传情况
        一、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着录情况
        二、三种《观世音应验记》流传情况
        三、小结
    第二节 三种《观世音应验记》发现、整理与研究
        一、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的发现与研究
        二、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的整理情况
        三、小结
    第三节 三种《观世音应验记》被征引情况
        一、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与《冥祥记》的关系
        二、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与僧传的关系
        三、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与史传的关系
        四、小结
第四章 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与六朝观世音信仰
    第一节 观世音信仰的产生及其传播
        一、观世音的起源
        二、观世音在印度西域的流传情况
        三、观世音经典在六朝的传译
        四、观世音在六朝的流播
        五、小结
    第二节 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与六朝观音信仰的谋求与建立
        一、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传播与再传播及受众关系之考察
        二、三种《观世音应验记》所见六朝观音信仰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
        三、三种《观世音应验记》灵验事迹与观音信仰权威的谋求与建立
        四、小结
第五章 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与六朝世俗社会生活
    第一节 诵经灵验与经典崇拜
        一、三种《观世音应验记》所见“诵经灵验”记述
        二、“诵经灵验”产生之因由
        三、“诵经灵验”小说史意义及社会文化价值
        四、小结
    第二节 六朝“四月八”祈子习俗渊源探论
        一、浴佛节与“四月八”祈子习俗之关系
        二、本土文化与“四月八”祈子习俗之关系
        三、六朝“四月八”祈子方式、特点及其社会文化心理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六朝灵验类小说叙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北京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范围
        1.2.2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目的
        1.4.2 意义
    1.5 论文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的类型与分布
    2.1 传统公共建筑的基本类型
        2.1.1 寺庙
        2.1.2 戏台
        2.1.3 磨坊
        2.1.4 商铺
        2.1.5 茶棚
    2.2 传统公共建筑在村落中的分布特点
        2.2.1 位于村落中心
        2.2.2 位于村落街巷节点
        2.2.3 位于村落制高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现状解析
    3.1 传统公共建筑现状
    3.2 传统公共建筑空间现状
    3.3 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情况
    3.4 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方法初探
    4.1 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原则与依据
        4.1.1 再利用原则
        4.1.2 再利用理论依据
    4.2 保存完好与保存基本完好的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方法
        4.2.1 “原真性”再利用
        4.2.2 “置换式”再利用
        4.2.3 “共生式”再利用
        4.2.4 “并置式”再利用
    4.3 局部保存的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方法
        4.3.1 “更新式”再利用
        4.3.2 “共栖式”再利用
        4.3.3 “依附式”再利用
        4.3.4 “内隐式”再利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设计——以灵水村为例
    5.1 灵水村村落背景
    5.2 传统公共建筑群分析
    5.3 传统公共建筑群空间再利用的必要性
    5.4 传统公共建筑群空间再利用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门头沟地区斋堂镇辖村落传统公共建筑基本信息总览
    附录B 门头沟斋堂镇辖村落中现存的传统公共建筑形制与特征一览
        附录B.1 门头沟村落(除斋堂镇)现存的传统公共建筑形制与特征一览
    附录C 门头沟斋堂镇传统公共建筑及空间保护情况一览
        附录C.1 门头沟村落(除斋堂镇)传统公共建筑及空间保护情况一览
    附录D 门头沟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情况一览

(6)六朝江东佛教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断限问题
    二. 相关学术研究的回顾
    三. 文献资料问题
第一章 六朝江东的佛教地理
    一. 寺院的分布及变迁
    二. 僧尼活动的区域及活动频率
    三. 讨论
第二章 六朝建康佛寺考
    一. 引言
    二. 考辨
        (一) 孙吴寺院
        (二) 东晋寺院
        (三) 刘宋寺院
        (四) 萧齐寺院
        (五) 萧梁寺院
        (六) 陈朝寺院
    三. 综论
第三章 述两晋南北朝琅邪王氏之崇佛
    一. 引言
    二. 相关研究状况及琅邪王氏世系略表
    三. 琅邪王氏崇佛之史料及辨析
    四、琅邪王氏崇佛之变迁
    五、琅邪王氏交游高僧略考
    六、余论
结语
附录 六朝江东僧尼之行迹
参考文献
后记

(7)邹浩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邹浩生平及其思想研究
    第一节 仕宦之家与他的"忠义"自持
    第二节 学术师承与他的"道义"自守
    第三节 挚友激励与他的"忠勇直谏"
    第四节 交游僧道与他的出世思想
第二章 邹浩诗歌研究
    第一节 邹浩诗歌的题材和内容
    第二节 邹浩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邹浩着述和版本研究
    第一节 邹浩着述考证
    第二节 《道乡集》版本研究
第四章 邹浩相关文献研究
    第一节 邹浩家世考
    第二节 相关史实辨正
    第三节 邹浩诗歌辑佚
结语
凡例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法苑珠林》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正文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9)明末清初民间慈善事业研究 ——基于富民阶层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史回顾
        (一) 明清慈善组织的相关研究
        (二) 善书的相关研究
        (三) 善人的相关研究
        (四) 明清富民阶层研究简述
    三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明末以前的慈善
    (一) 碎化中的发展——隋唐以前的慈善
    (二) 重要的慈善转型期——隋唐至元的慈善
    (三) 民间慈善组织崛起的前章——明代的养济院
二 明末清初的慈善组织
    (一) 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以同善会为核心
    (二) 绅民之间——陈龙正的施善之路
    (三) 何以是江南?——兼论明清江南的富民阶层
三 明末清初的善书
    (一) 善书概述
    (二) 明末清初善书的风行——经济层面的审视
    (三) 劝善思想与精英社会观——以袁黄为中心的分析
四 明末清初的善人
余论
    一 从慈善史看“富民社会”——唐宋以来的考察
    二 乡村富民阶层的士绅化
    三 乡村社会的秩序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化生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第二节 对本课题所用概念的说明
第一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概观
    第一节 北宋前中期复杂的诗词风貌
    第二节 制约诗词风貌的文化生态种类
第二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社会阶层需求
    第一节 多样化的诗词艺术风貌与人的精神需求
    第二节 诗词艺术风貌与社会阶层精神需求
第三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宗教
    第一节 步虚词及诗词中的道教色彩
    第二节 偈语诗及诗词中的佛教因素
第四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官制
    第一节 官员的社会角色意识
    第二节 官员角色意识在诗词中的诉求
第五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礼仪
    第一节 诗词在礼仪实践中的作用
    第二节 诗词礼仪实践功能对其艺术风貌的影响
第六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使用诗词惯例
    第一节 北宋前中期使用诗词惯例
    第二节 诗词程式化特征与使用诗词惯例
第七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习俗
    第一节 习俗功能对诗词艺术风貌的影响
    第二节 娱乐游玩风气影响下的几种诗词风貌
第八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化风尚
    第一节 北宋前中期的文化风尚
    第二节 诗词审美转型与文化风尚之关系
第九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社会文化心理
    第一节 社会文化心理与文化生态
    第二节 社会文化心理需求与诗词风貌
第十章 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体互动
    第一节 文体互动的几个原因
    第二节 文体互动对诗词风貌影响
结语
    第一节 课题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与研究结论相联系的几点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北宋前中期诗词文化年表
    二、与课题相关的已有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四、平西人的人文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流域与族群——基于明清时期邕江流域的历史考察[J]. 何月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20(10)
  • [2]城市化与民间信仰遗产的冲突与调适——基于一个城中村“土地公”信俗的调查[J]. 何月华. 广西民族研究, 2020(03)
  • [3]国难下的新闻教育研究 ——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个案(1929-1941)[D]. 陈岭.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4]六朝灵验类小说研究 ——以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为中心[D]. 谷文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4)
  • [5]北京门头沟地区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再利用研究[D]. 张磊. 北京建筑大学, 2013(08)
  • [6]六朝江东佛教地理研究[D]. 蒋少华. 南京大学, 2011(11)
  • [7]邹浩诗校注[D]. 朱蘅. 广西大学, 2011(07)
  • [8]《法苑珠林》异文研究[D]. 禹建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9]明末清初民间慈善事业研究 ——基于富民阶层的考察[D]. 祁志浩. 云南大学, 2010(05)
  • [10]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化生态[D]. 王培友.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平西人的人文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