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肿瘤术前腹腔镜检查24例分析

腹部肿瘤术前腹腔镜检查24例分析

一、腹部肿瘤术前腹腔镜镜检24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韵[1](2020)在《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脾脏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脾外伤、脾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如血管瘤、脾囊肿等,以及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肉瘤等)、脾局部感染、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动脉瘤、脾动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的充血性脾肿大者以及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目前的脾切除术式主要有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以及机器人脾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全脾切除和部分脾切除。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腹部并发症(如术后腹腔出血、膈下脓肿、术后急性胰腺炎等)、肺部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以及其他并发症(如脾静脉炎、血栓-栓塞并发症、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等)。脾切除术后腹腔出血是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术后24h以内,当出血量不大时一般可以通过补充凝血因子、输血、止血药物应用及对症治疗改善,而严重的术后短时间内大出血可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往往需要二次手术止血。本研究通过观察行脾切除手术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例特点等,来探讨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2019年收治的387例行脾切除手术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术前相关检查资料、术后出血情况及处理措施,总结出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3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脾切除手术,其中出现术后大出血并发症者25例(6.4%),死亡病例0例。术后大出血病例中17例为术后24小时内出血(其中6h以内4例,6-12h以内2例,12-24h以内11例),4例为术后24h-3d内,>3d者4例。所有出血病例均行二次剖腹探查术止血,术中探查发现脾蒂残端出血8例,脾窝及创面渗血8例,膈肌出血3例,网膜血管出血1例,腹壁出血3例(1例为腹壁肌肉出血,2例为锥孔出血),2例探查阴性。所有出血均经压迫、缝扎联合止血,2例探查阴性者于可疑处缝扎止血,术后出血患者经二次手术止血均获成功。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脾脏体积、术前血小板、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原发疾病类型、肝功能是脾切除手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异常程度及脾脏体积是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的估计值分别为1.001、0.096(肝功能轻度受损和肝功能正常相比)、9.515(肝功能中度受损和肝功能正常相比),OR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49-1.655)、(0.008-1.132)、(1.270-71.312)。结论脾切除术后出血与患者性别、脾脏体积、术前血小板、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原发疾病类型、肝功能等有一定相关性,而肝功能异常程度及脾脏体积是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艾力·赛丁[2](2013)在《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组化特点、生物学表现及预后相关因素。(2)研究DOG1在胃间质瘤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CD34等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3)通过DOG1、CD117、CD34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恶性潜能分级的对比研究,分析以上指标在两种民族间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70例胃间质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电话和信件随访。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生物学特性、诊治、以及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破裂、核分裂像、手术方式、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标志、恶性潜能分级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2)使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73例经手术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检测DOG1的表达,分析DOG1在GIST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3)选择经手术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资料完整的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病例共62例,经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DOG1,并通过比较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中的表达、恶性潜能分级等生物学特征分析等对比研究,分析GST的民族差异,分析比较两各民族的生存率和预后。结果:(1)在70例GST中CD117、CD34、SMA、S-100和Ki-67阳性比例各自是94.3%(66/70)、91.4%(64/70)、38.6%(27/70)、24.3%(17/70)、84.3%(59/70);以上免疫组化指标在GST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原发部位、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及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2)CD117、CD34、SMA、S-100和Ki-67对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但以上指标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3)GST患者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原发部位等因素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肿瘤大小、核分裂像计数和恶性潜能分级与预后相关,其中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计数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73例GIST中DOG1阳性率为91.78%(67/73),而在26例非GIST中阳性率为11.5%(3/26)。因此在GIST的诊断方面,特别是针对CD117阴性的GIST中,DOG1能够起很好的补充效益,能够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诊断GIST的常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5)DOG1在GIST中的表达与GIST的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6) DOG1在GIST中的表达与GIST的预后无相关(P>0.05), DOG1不能作为评价GIST预后的指标。(7)GST中汉族和维吾尔族在性别方面有差异(P<0.05),GST在维吾尔族男性中比汉族男性多见。(8) DOG1、CD117、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分别为91.67%(44/48)、93.75%(45/48)、91.67%(44/48)和92.86%(13/14)、92.86%(13/14)、92.86%(13/14),在两个民族之间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9)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与预后相关(P<0.05),但对两个民族间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无区别。结论:(1)GST患者男女比例1.06:1,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69岁居多,中位年龄59.1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不适为主,其次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临床特异性不明显。(2)GST发病部位常见于胃体,其次是贲门和胃窦。GST以超声内镜检查率最高,免疫组化检查,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免疫组化检测SMA和S-100蛋白有利于GIST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3)DOG1在GIST诊断方面,具有CD117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尤其对于CD117阴性的GIST,DOG1可发挥良好的互补作用,减少GIST的漏诊率,可推广应用DOG1在GIST诊断过程中的免疫组化检测。联合CD117和CD34在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诊断准确率。(4)DOG1不能作为划分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在划分肿瘤恶性程度方面,需要结合肿瘤实体大小、细胞分裂像等因素。(5)在临床上,运用NIH恶性潜能分级方法来判断GS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是合理、科学、简单、可行的方法。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因素。(6)GST的预后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首发症状和DOG1、CD117、CD34、SMA S-100、Ki67的表达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7)手术是原发GST的首选治疗,首次手术力争根治性切除肿瘤是GST手术治疗的关键。(8)GST在维吾尔族男性中比汉族男性多见。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与预后相关,但对两个民族间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无差异。(9)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与两个民族的预后无相关性。

徐加鹤[3](2006)在《肛肠外科新进展(2006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手术前后及术中处理机械的肠道准备在择期开放手术中很常用,但近来有文献讨论它的实际价值。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一项由荷兰7个中心,比利时2个中心联合实施了一个随机的临床试验(DCT2005,48(8): 1509~1516)。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试验期间一共有250个病人做了择期的开放的结肠手术,随机选择接受机械的肠道准备用聚乙烯(PEG组,125病人),或正常饮食(正常饮食组,125病人)。目标参数是切口感染,手术时的细菌培养,和吻合口漏。结果PEG组,一共有9个(7.2%)切口感

蒋璐剑[4](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王壬[5](2021)在《单孔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后腹腔镜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为了分析对比使用单孔后腹腔镜术式与传统后腹腔镜术式在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病人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情况。探讨单孔后腹腔镜术式相比传统后腹腔镜术式的安全可靠性及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合适、安全、有效、美观的手术方案。资料及研究方法选取并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共计100例,将单纯肾囊肿和肾上腺肿瘤两类患者划为两组,即实验组(单孔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传统后腹腔镜组)。选取单纯肾囊肿患者50例,其中25例行使用单孔后腹腔镜技术治疗,25例使用传统后腹腔镜技术治疗;选取肾上腺肿瘤患者50例,其中25例使用单孔后腹腔镜技术治疗,25例使用传统后腹腔镜技术治疗。对比单孔后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后腹腔镜技术手术方法、手术消耗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麻醉医师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刀口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评分等指标,对100例病人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实验组(单孔后腹腔组)和对照组(传统后腹腔镜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合并慢性疾病、体重指数、囊肿最大径、ASA分级、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等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组病人单孔后腹腔组手术消耗时间(96.40±10.65)min,明显高于传统后腹腔镜组手术消耗时间(79.32 ±22.65)min,(P=0.002);实验组病人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18.32±5.7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28±8.78)min,(P=0.002);实验组病人手术切口大小(3.51±0.42)cm,对照组病人手术切口大小(6.10±0.34)cm,(P<0.001);实验组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80±8.15)小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68±10.15)小时,(P<0.001);实验组病人术后住院天数(5.00±1.0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6±1.80)天,(P=0.009);实验组病人术后应用止疼药比例3/25,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止疼药比例9/25,(P=0.047);实验组病人术后VRS(疼痛评分量表)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并发症的比例为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5,(P=0.034)。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实验组(单孔后腹腔组)和对照组(传统后腹腔镜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合并慢性疾病、体重指数、肿瘤最大径、ASA分级、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等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组病人单孔后腹腔镜组手术完成时间(137.04±51.53)min,高于传统后腹腔镜组手术完成时间(114.20±18.79)min,(P=0.046);实验组病人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20.80±6.8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4±8.35)min,(P=0.024);实验组病人手术切口大小(3.44±0.43)cm,明显小于对照组病人手术切口大小(6.55±0.61)cm,(P<0.001);实验组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60±1.05)小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92±1.40)小时,(P<0.001);实验组病人术后住院天数(4.90±1.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8±1.63)天,(P<0.001);实验组病人术后应用止疼药比例2/25,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止疼药比例10/25,(P=0.008);实验组病人术后VRS(疼痛评分量表)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并发症的比例为3/25,明显低于对照组10/25,(P=0.024)。结论相较于传统后腹腔镜,单孔后腹腔镜技术安全可行,疗效和传统技术相当,但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少、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刀口美观、刀口愈合后所留的瘢痕小而隐蔽,让患者在术中及术后恢复过程中有着良好的体验。相比传统腹腔镜,单孔技术对患者益处更多,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张琬昕[6](2020)在《术前体质指数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期生存的影响 ——结合Meta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腹腔镜与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远期疗效,明确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是否为胃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2、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明确术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研究方法:1、首先以“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开腹”、“生存率”为中文检索词,检索在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数据库已发表的中文文献;其次再以“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paroscopy”、“Laparotomy”、“Survival rate”为英文检索词,检索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上发表的英文文献。提取有关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与开腹手术做对比研究的文献。限定语种为中文语言和英文语言。对提取的有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两组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的生存状况,用RevMan5.3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Meta分析。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均已通过内镜和活检等检查确定为进展期胃癌;(2)研究对象接受全胃切除术并行D2淋巴结清扫,并能提取有效数据的文献;(3)文献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4)文献可以提取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生存情况的相关指标,例如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等;(5)已公开发表的中文或者英文文献。排除标准:(1)文献中的研究对象诊断为胃部良性肿瘤;(2)研究对象除胃癌外还合并其它部位肿瘤的疾病;(3)研究对象为复发性胃癌;(4)文献中虽然是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但涉及远端胃或近端胃的数据,并且不能提取有关全胃切除术的有效数据;(5)研究对象有远处转移或者侵犯周围器官,而不能行胃癌根治术;(6)研究对象未行根治性手术而行姑息性手术;(7)重复发表的、未公开发表或者数据缺失的研究;(8)非中文文献或者英文文献。2、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第九六O医院(原济南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在2009年至2014年间确诊的6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胃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根据体质指数将所有纳入研究的胃癌患者进行三次分组。(1)首先根据WHO[1]、亚洲[2]和中国[3-4]三种标准将所有胃癌患者分为低体质指数组、正常体质指数组、超重组和肥胖组。(2)其次按照WHO、亚洲和中国三种标准将所有胃癌患者分为正常体质指数组和非正常体质指数组(包括低体质指数组、超重组和肥胖组)。(3)最后按照亚洲和中国标准将体质指数高于18.5kg/m2的胃癌患者分为正常体质指数组和高体质指数组(包括超重组和肥胖组)。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的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组进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所有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纳入标准:(1)术前经腹部CT检查、病理检查或者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胃癌,排除其它脏器肿瘤疾病;(2)术前未进行化疗等相关治疗;(3)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有远处转移、腹腔转移及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4)患者所行手术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其中包括远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术中未转行开腹手术;(5)生存时间信息完整;(6)患者的病理报告和病历等临床资料完整;(7)患者死亡原因为胃癌复发或者与之相关的并发症死亡(相关信息主要通过电话随访从家属处获得,或者通过查询相关住院病历获得)。排除标准:(1)胃癌患者的病理报告和病历等临床资料不完整;(2)患者为胃部良性肿瘤或者复发性胃癌;(3)合并其它部位肿瘤疾病;(4)术前检查或者术中探查发现有远处转移、腹腔转移或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而行姑息性手术治疗;(5)术中联合其他脏器切除;(6)中转开腹。研究结果:1、共有9篇相关研究,其中2篇因不能提取有效数据而排除,故共有7篇相关研究,其中有英文文献5篇和中文文献2篇。研究中共纳入2142例患者,共分为腹腔镜组(709例)和开腹组(1433例)两组。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OR=1.09,95%CI:0.89~1.33,P=0.41),3 年无病生存率(OR=0.84,95%CI:0.55~1.30,P=0.44),5年无病生存率(OR=1.14,95%CI:0.91~1.41,P=0.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从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共有66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纳入研究。亚洲标准分类的正常体质指数组和非正常体质指数组(低体质指数、超重和肥胖组)的差异,对胃癌患者术后5年O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中国标准分类的正常体质指数组与非正常体质指数组(低体质指数、超重和肥胖组)的差异,对胃癌患者术后5年O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6)。亚洲标准分类的正常体质指数组与高体质指数组(超重和肥胖组)对胃癌患者术后5年O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0)。对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组进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P=0.003)、肿瘤浸润深度(P=0.049)、淋巴结转移(0.043)和BMI亚洲分类标准(P=0.018)是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为影响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期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1、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远期疗效。基于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5],因此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全胃切除术和远端胃切除术)与开腹不是胃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2、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全胃切除和远端胃切除)中,术前体质指数(亚洲标准)是影响术后5年总体生存情况的重要因素,术前高体质指数(23.0 kg/m2≤BMI)胃癌患者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高于正常体质指数(18.5 kg/m2≤BMI≤22.9 kg/m2)的胃癌患者。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病理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亚洲体质指数分类标准是胃癌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病理分期是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期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随着病理分期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也在逐步增加。

谢栋[7](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的对比研究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共纳入100例。其中ERAS组53例,传统方案组47例。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术后第1d、3d、及5d的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半流食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指标,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较传统方案是否具有优势。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既往基础病史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两组具有可比性。ERAS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比传统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进半流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比传统对照组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ERAS组患者住院费用较传统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两组具有可比性。ERAS组患者的术后1d、3d、5d白蛋白水平均高于传统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ERAS组患者术后1d、3d、5d血糖水平均低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结论1加速康复外科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2加速康复外科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情况、减少术后应激反应。3加速康复外科可以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图0幅;表7个;参134篇。

谭康联[8](2020)在《非转移性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目前已有多个随机对照试验开展。然而,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明,尤其是长期生存方面。第一章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非转移性直肠癌的疗效比较:一项双中心倾向性评分匹配队列研究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非转移性直肠癌的长期生存与短期手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符合条件的Ⅰ-Ⅲ期直肠癌患者资料。采用组间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和近期手术安全。结果:从两家医院收集的430例患者中,经倾向性得分匹配获取103对进行评价。在配对队列中,腹腔镜手术的估计失血量明显低于开放手术(P=0.019)。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P<0.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开放组为10.7%(P=0.818)。两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相似(P>0.1)。与开放手术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男性、Ⅲ期、中等BMI或上段直肠癌的总生存率、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有下降趋势。腹腔镜手术治疗Ⅱ期、中等BMI或中段直肠癌的复发风险较开放手术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基于本队列研究的长期和近期结果,开放手术应是治疗非转移性直肠癌的首选方法,但腹腔镜手术也是一个可接受的治疗选择,限用于合适的病例。第二章 腹腔镜手术治疗非转移性直肠癌的预后分析目的:探讨非转移性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预后优于开放手术的假设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临床Ⅰ-Ⅲ期非转移性直肠癌患者资料并进行预后分析。手术时间为2012年至2014年。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来控制偏倚,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从两家医院收集的430例病例中,347例符合分析条件,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获取了 102对病例。截至最后一次随访时,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3.5%和79.4%(HR 1.32;95%CI 0.75-2.34),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2.5%和76.5%(HR 1.20;95%CI 0.69-2.06),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9.4%和88.2%(HR 1.64;95%CI 0.82-3.28)。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的复发率分别为21.6%和14.7%(HR 1.60;95%CI 0.77-3.29)。CEA升高、淋巴结检出不足12枚和外周神经浸润是影响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外周神经浸润则是癌症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似乎比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有更高的复发率、更差的生存率。腹腔镜手术可能不是非转移性直肠癌治疗的首选,应视为一种治疗选择,仅限于合适的病例,而不是不加区别的应用于所有直肠癌。

张杰[9](2020)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并发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临床特征和围手术期安全性,并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高参考。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的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最终纳入有效病例数81例,所有患者均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比较其中29例LVEF<50%CRC患者与52例LVEF≥50%CRC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多应变量回归分析LVEF是否≥50%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中心的资料结果显示,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LVEF<50%组(最低28%)与LVEF≥50%组(最高76%)在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ASA分级、纽约心功能分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获取淋巴结枚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腹部并发症(包括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心脏并发症、肺部感染、尿潴留的发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EE多应变量回归分析提示合并高血压(OR,3.18;95%CI:1.06~9.56;P=0.040)、合并慢阻肺病史(OR,2.40;95%CI:1.11~5.19;P=0.026)、心功能分级>2(OR,4.64;95%CI:1.66~13.00;P=0.004)、非冠心病类型心脏病(OR,0.11;95%CI:0.03~0.43;P=0.002)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但LVEF是否≥50%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关(P>0.05)。结论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即使LVEF<50%(最低28%),在术前充分评估、积极诊治基础疾病并加强术中与术后的管理后,其手术安全可行。合并高血压、慢阻肺病史、心功能分级>2、非冠心病类型心脏病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术前LVEF是否≥50%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未见明显相关。

贾冉[10](2020)在《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肝癌是严重的人类恶性疾病之一,被列为第二大最常见的与肿瘤相关的死亡原因,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增加。肝癌生物学的进展表明,参与肝癌发展的各种体细胞遗传改变、肝癌亚型、诊断、抗药性和复发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仍然是我们面对的重大医学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并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抗肝癌药物。二甲双胍(N,N-二甲基双胍)是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最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通过减少肝糖异生和增加骨骼肌中的葡萄糖储存来降低血糖水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未经二甲双胍治疗组相比,二甲双胍在治疗的II型糖尿病的同时可以降低各种癌症(包括肝癌)的发生率。近些年来,随着对二甲双胍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也具有十分显着的效应,同时还发现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能降低多种肿瘤发生的风险。其中二甲双胍对肝癌的作用现已基本明确,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体外细胞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能抑制Bcl-2基因表达抑制Hep G2细胞株的增殖,发挥抗肿瘤效应;但是目前关于二甲双胍抗肿瘤的机制仍知之甚少尚存在争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肝癌细胞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噬,当自噬程度增加时可以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众所周知,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是启动AMPK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的。AMPK的启动可以磷酸化下游的TSC2蛋白,产生具有GTP酶启动蛋白活性的TSC1/TSC2异二聚体复合物,促使Rheb失活,从而抑制mTOR复合物1。并且二甲双胍对mTOR的抑制还可不依赖与AMPK的启动,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而实现,即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各种通道导致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提示二甲双胍很可能对于自噬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提出科学假设:二甲双胍是通过增强肝癌细胞自噬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为证实这一科学假设,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明确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2)明确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3)明确二甲双胍是否通过促进自噬产生抗肿瘤的作用。目的:1.探究二甲双胍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2.探明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3.探究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PAMPK、Atg14及LC3-Ⅱ等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4.分析二甲双胍抑制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用Hep G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 m M组、二甲双胍5 m M组、二甲双胍10 m M组。常规培养Hep G2细胞。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 m M组、二甲双胍5 m M组、二甲双胍10 m M组细胞分别给与生理盐水、1 m M二甲双胍、5m M二甲双胍、10m M二甲双胍处理。采用MTT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并计算增殖抑制情况,并选取效果最好的剂量;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方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杂交检测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P-AMPK、Atg14及LC3-Ⅱ等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1.MTT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 m M组、二甲双胍5 m M组、二甲双胍10 m M组在处理24h、48h、72h、96h细胞活力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盐水处理的Hep G2细胞活力高,增殖速度快,而给予二甲双胍后,Hep G2细胞活力下降,增殖速度降低,且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Hep G2细胞活力随之降低(P<0.05)。平板克隆实验显示,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0 m M组Hep G2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10 m M组Hep G2细胞增殖率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划痕实验显示,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0 m M组细胞处理24h时细胞迁移距离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当给予Hep G2生理盐水时,细胞有着较强的迁移能力,当给予Hep G2细胞二甲双胍时则能显着抑制其迁移距离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transwell实验显示,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0 m M组细胞处理24h时细胞侵袭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二甲双胍10 m M组细胞侵袭能力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4.流式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细胞凋亡较少,当给予细胞二甲双胍后,Hep G2细胞凋亡显着增加,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方法显示Hep G2细胞二甲双胍后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5.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二甲双胍10 m M组P-AMPK、Atg14及LC3-Ⅱ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二甲双胍随着浓度的增加,对Hep G2细胞的细胞活力抑制增加,最佳剂量为10 m M;二甲双胍能显着抑制Hep G2细胞的迁移距离,且二甲双胍的细胞侵袭能力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流式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显着增加Hep G2细胞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到二甲双胍10 m M组P-AMPK、Atg14及自噬标记物LC3-Ⅱ表达明显升高。提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促进Hep G2细胞的自噬增加细胞凋亡,进而抑制Hep G2细胞的细胞活力、迁移以及侵袭,是临床上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这些发现对于阐明二甲双胍在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上可能是有帮助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研究背景:肝细胞癌(肝癌)是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50%以上的肝癌新发人数及死亡人数在我国。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方式。腹腔镜下肝癌肝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且极大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等优点,因此,腹腔镜肝切除术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开展。近十余年,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肝切除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禁区被逐一突破。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追求以肝脏生理解剖为基础,在保证将主癌灶及其肝段内微转移灶完全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剩余肝脏结构和功能完整并获得安全切缘。术中肝段解剖界限及肝切除范围的精准确定是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的先决条件。目前,腹腔镜肝切除术仍在探索阶段,技术推广受限的关键问题即目前缺乏精准的腹腔镜肝段标记方法。目前常用的肝段标记方法有:缺血线标记法、亚甲蓝标记法和肝脏表面标记法。但以上三种标记法均存在缺陷。由于肝脏呈凹凸不平的三维立体层面,肝实质内肝段或肝叶的解剖界线与肝表面界限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缺血线和肝脏表面标记仅在肝脏表面可见,离断肝实质时不可见,术中肝实质的断离面仍需通过肝静脉走行和术者经验判断,仅依靠肝脏表面缺血线和表面标记难以达到精准标记进而施行精准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加大了切缘阳性的风险。因此,寻找到有效的、安全的、稳定的、并且精准的腹腔镜肝脏分段标记方法,进而彻底切除肿瘤病灶是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也叫靛氰绿,是一种近红外荧光造影剂,经特殊荧光采集系统摄取后则可再显像设备上显示荧光或彩色荧光,可用于组织和器官的显影。吲哚菁绿荧光染料生物安全性好,蛋白结合的ICG进入肝血窦后,主要由肝细胞特异性摄取,然后以原形通过毛细胆管排入胆道,不参与淋巴回流和肠肝循环。因此其在肝脏外科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ICG成像最早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主要是手术前通过ICG清除率来评估肝功能。本世纪初,有研究显示ICG荧光显像能实时、高灵敏度地鉴别肝癌病灶,特别是小肝癌病灶,提高肝切除和手术分期的准确性。近年来,腹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maging,ICG-FI)的出现,将腹腔镜术野和ICG荧光融合影像视野同步显示在同一屏幕上,通过注入ICG正染和负染技术,不仅可以获得肝脏表面而且能在肝实质内部确切持久的进行肝段荧光染色。解决了传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肝段标记方法均存在缺陷,实现肝段的三维立体定位,清晰辨识且标记持续时间长,极大的促进了腹腔镜精准肝切除的临床应用。目的:1.探讨ICG-FI技术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析ICG-FI在确定肿瘤边界、肝段实时染色中的价值。2.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ICG-FI腹腔镜组和普通腹腔镜组在术前、围手术期、术后等相关指标间的差异,旨在进一步探明ICG-FI引导下腹腔镜的优势。3.分析ICG-FI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及安全有效性,评价ICG-FI技术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4.进一步分析正染法和反染法在ICG-FI引导腹腔镜肝癌切除中的价值。方法:1.本研究对自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间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病区的22例接受ICG-FI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和38例接受普通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以比较两组间临床数据的异同。2.计量资料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描述,非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ICGFI腹腔镜组和普通腹腔镜组进行两组间差异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独立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数据选用Mann Whitney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χ2 test)或Fisher精确检验法用于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接受肝切除手术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CG-FI腹腔镜组男性患者20例(90.9%),女性患者2例(9.1%),平均年龄57.50±10.09岁,普通腹腔镜组男性33例(86.8%),女性患者5例(13.2%),平均年龄59.42±10.65岁。两组患者在上腹部手术史、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指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之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ICG-FI腹腔镜组和普通腹腔镜组的患者肿瘤分布及施行的手术方式,两组数据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资料:ICG-FI腹腔镜组中转开腹为2例,普通腹腔镜组中转开腹为6例,两组术中转开腹率(9.1%vs 15.8%,p=0.733)、术中失血量(261.90±148.24 vs 273.78±185.63,p=0.803)、围手术期输血率(27.3%vs 26.3%,p=0.936),肝门阻断率(59.1%vs 50.0%,p=0.496),肝门阻断时间[26.00(15.00-34.00)vs 26.00(15.00-33.00),p=0.688]无明显统计学差异。ICG-FI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225.45±35.71 vs 258.76±28.55,p=0.047),切缘阳性率(0 vs10.5%,p=0.032),并发症发生率(18.2%vs 36.8%,p=0.032)等指标优于普通腹腔镜组。4.两组患者在术后胆红素、ALT、AST的恢复呈下降趋势,Alb的恢复呈上升趋势。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随访过程中,ICG-FI腹腔镜组3例肿瘤复发,普通腹腔镜组14例肿瘤复发,术后肿瘤复发率ICG-FI腹腔镜组优于普通腹腔镜组(13.6%vs 36.8%,p=0.045),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ICG-FI腹腔镜组中解剖性肝切除的荧光染色方式和结果:ICG-FI腹腔镜组中9例解剖性肝切除,其中正染法选择3例,失败1例,反染法选择6例,失败1例。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ICG-FI)引导腹腔镜肝切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中,ICG-FI腹腔镜组22例患者全部实现肿瘤完整切除,相较于普通腹腔镜组有助于确定肿瘤边界,显着降低肿瘤切缘的阳性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术后肿瘤复发。表明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ICG-FI)引导腹腔镜肝切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肝胆外科广泛开展应用。另外,正染法和反染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肝脏切除,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确掌握目标肝蒂的血供范围穿刺部位。

二、腹部肿瘤术前腹腔镜镜检24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部肿瘤术前腹腔镜镜检2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背景和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部外科术后出血的研究进展及处理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胃间质瘤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统计资料
        2.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2.3 治疗
        2.4 病理组织学形态
        2.5 免疫组织化学
        2.6 生存分析
    3 讨论
        3.1 胃间质瘤的定义
        3.2 胃间质瘤的流行病学现状
        3.3 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
        3.4 辅助检查
        3.5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
        3.6 GST的治疗
        3.7 预后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材料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学形态
        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2.3 生存及预后分析
    3 讨论
        3.1 DOG1的介绍
        3.2 DOG1与GIST的免疫组化特点
        3.3 DOG1在其他肿瘤中的研究情况
        3.4 GIST的诊断步骤
        3.5 基因学研究及诊断
        3.6 DOG1与GIST预后
    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胃间质瘤CD117、CD34、DOG1表达及恶性潜能对比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一般资料
        1.3 实验材料
        1.4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临床表现及特征
        2.2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组织病理特点
        2.3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免疫组化特点
    3 讨论
        3.1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临床病例特点比较
        3.2 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
        3.3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预后分析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4)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一、古代中医认识
        二、当代医家认识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一、概述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诊断及分级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检索策略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4. 质量评价
        5. 资料提取
        6. 统计方法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分析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第三节 讨论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前言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模型验证
        2. 模型简化
        第三节 讨论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 研究对象
        3. 治疗方案
        4. 数据收集
        5.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评价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4. 安全性分析
        5. 随访
        第三节 讨论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个人简介

(5)单孔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后腹腔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单孔腔镜技术在泌尿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术前体质指数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期生存的影响 ——结合Meta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胃癌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方法
        3.1 第一部分的研究方法
        3.2 第二部分的研究方法
    4 创新点
    5 预期结果
    6 临床意义
第一部分 腹腔镜与开腹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的Meta分析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数据的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纳入文献情况
        2.2 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的meta分析
        2.3 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的meta分析
        2.4 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的meta分析
        2.5 发表偏倚分析
    讨论
第二部分 术前体质指数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 观察指标
        1.4 体质指数分组及研究方法
        1.5 随访
        1.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所有胃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
        2.2 按照三种标准(WHO标准、亚洲标准和中国标准)分类的体质指数与术后5年总体生存时间(0S)相关性分析
        2.3 按照三种体质指数分类标准(WHO标准、亚洲标准和中国标准),将所有胃癌患者分为正常体质指数组和非正常体质指数组(低体质指数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进行术后年总体生存时间(OS)的相关性分析
        2.4 按照三种体质指数分类标准(WHO标准、亚洲标准和中国标准),将体质指数高于18. 5kg/m~2的胃癌患者分为正常体质指数组和高体质指数组(包括超重组和肥胖组),进行术后5年总体生存时间(OS)的相关性分析
        2.5 按照亚洲标准分类的正常体质指数组与非正常体质指数组(低体质指数、超重和肥胖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2.6 按照中国标准分类的正常体质指数组与非正常体质指数组(低体质指数、超重和肥胖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2.7 按照亚洲体质指数分类标准,将体质指数高于18. 5kg/m~2的胃癌患者分为正常体质指数组和高体质指数组(包括超重组和肥胖组),进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2.8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5年O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9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5年OS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COX)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病例资料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3 各组围手术处理方案
        1.1.4 手术方式
        1.1.5 观察指标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和医疗费用
        1.2.3 两组患者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指标
        1.2.4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3 讨论
        1.3.1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可加速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1.3.2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患者术后白蛋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3.3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3.4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的由来、步骤和意义
    2.1 结肠癌的流行病学发展趋势
    2.2 加速康复外科与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
        2.2.1 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与发展
        2.2.2 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的发展与肯定
        2.2.3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2.3 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内容
        2.3.1 术前宣教
        2.3.2 术前优化患者整体情况
        2.3.3 术前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3.4 术前肠道准备
        2.3.5 术前碳水化合物负荷
        2.3.6 麻醉方式的选择
        2.3.7 手术方式的选择
        2.3.8 预防术中低体温
        2.3.9 鼻胃管插管
        2.3.10 术后多模式镇痛
        2.3.11 围手术期液体容量的管理
        2.3.12 术后早期经口喂养
        2.3.13 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2.3.14 腹盆腔引流管和尿管的管理
        2.3.15 预防术后肠梗阻
        2.3.16 血栓的预防
        2.3.17 术后早期动员
    2.4 加速康复外科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8)非转移性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非转移性直肠癌的疗效比较:一项双中心倾向性评分匹配队列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腹腔镜手术治疗非转移性直肠癌的预后分析
    1. 病人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纳入/排除标准
    2.2 研究对象
    2.3 分组依据
    2.4 治疗方法
    2.5 相关定义
    2.6 术前分级
    2.7 随访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5 GEE回归分析LVEF是否≥50%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3.5.1 不同回归系数拟合危险因素对每个应变量的作用
        3.5.2 对数似然比检验比较两回归模型
        3.5.3 同一回归系数拟合危险因素对每个应变量的作用
    3.6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随访结果
    3.7 特殊病例
第四章 讨论
    4.1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临床特点
    4.2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术前评估
    4.3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
    4.4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
    4.5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手术效果探讨
    4.6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CRC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4.7 研究的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LVEF小于50%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29例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结直肠癌筛查的研究进展与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活力、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
        3.2 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3.3 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自噬的作用
    4 讨论
        4.1 糖尿病、二甲双胍与肝癌的关系
        4.2 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5 结论
    6 对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7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
        3.2 患者的肿瘤分布
        3.3 患者的手术方式
        3.4 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资料
        3.5 术后并发症
        3.6 术后指标
        3.7 ICG-FI腹腔镜组中解剖性肝切除的荧光染色方式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对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7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1 二甲双胍与肿瘤
        1.1 二甲双胍与乳腺癌
        1.2 二甲双胍与消化道肿瘤
        1.3 二甲双胍与前列腺癌
        1.4 二甲双胍与宫颈癌
        1.5 二甲双胍与白血病
    2 二甲双胍抗肿瘤的机制
        2.1 二甲双胍与蛋白激酶AMPK/mTOR信号通路
        2.2 二甲双胍与LKB1-AMPK-mTOR信号通路
        2.3 二甲双胍与循环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2.4 二甲双胍与细胞周期停滞
        2.5 二甲双胍与肿瘤血管新生、炎症反应
        2.6 二甲双胍与氧自由基的生成
        2.7 二甲双胍与肿瘤干细胞增殖
        2.8 二甲双胍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四、腹部肿瘤术前腹腔镜镜检24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D]. 何韵. 郑州大学, 2020(02)
  • [2]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D]. 艾力·赛丁.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3]肛肠外科新进展(2006年)[A]. 徐加鹤. 2006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
  • [4]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单孔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后腹腔镜的对比研究[D]. 王壬. 山东大学, 2021(12)
  • [6]术前体质指数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期生存的影响 ——结合Meta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D]. 张琬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D]. 谢栋.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非转移性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疗效及预后分析[D]. 谭康联.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9]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并发症分析[D]. 张杰.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10]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贾冉.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腹部肿瘤术前腹腔镜检查24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