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幼儿角色游戏的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男[1](2021)在《角色游戏情境下中班幼儿同伴互动研究》文中指出
和昱廷[2](2021)在《昆明市Y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于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将“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列为5-6岁幼儿社会领域中人际交往板块的目标之一。可见,同伴协商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适应这个迅猛发展、错综复杂的信息化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角色游戏由于深受幼儿喜爱且自身具有社会性的特征,为幼儿的同伴协商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本研究以角色游戏为研究情境,以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同伴协商行为的动态过程,希望引起教师对大班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的重视,也希望能为教师在指导大班幼儿的同伴协商行为方面提供一些帮助。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昆明市Y幼儿园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发生的同伴协商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发生时段、协商主体、协商主题、协商策略和协商结果。研究发现,昆明市Y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在协商发生时段方面,角色游戏的进行阶段是同伴协商行为的多发阶段且该阶段中协商主题和协商策略更丰富;第二,在协商主体方面,协商发起者以女孩为主,协商对象的选择倾向于同性;第三,在协商主题方面,主题类型以“观点”为主,幼儿多因“协商意愿”向同伴发起协商;第四,在协商策略方面,幼儿倾向于使用以他人为主的协商策略,策略常多种并用;第五,在协商结果方面,协商成功中以让步结果为主,其中,协商对象为主要让步方。针对这些特点,笔者结合具体案例以及访谈资料,进一步分析影响该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因素,具体包括:第一,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较弱对同伴协商行为的影响;第二,角色游戏环境创设不适宜对同伴协商行为的影响;第三,教师观察不足、指导方法不恰当以及忽略讲评环节对同伴协商行为的影响。最后,笔者根据Y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第一,从观点采择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入手,培养幼儿的同伴协商能力;第二,创设有利于同伴协商能力的角色游戏环境,包括角色游戏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第三,加强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指导,包括注重观察、多种指导方法相结合以及重视讲评环节。
周技佩[3](2021)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行动研究 ——以诚信、友善行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提升个体自尊,实现自我满足,增进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的意义,人社会性发展的奠基时期是幼儿园阶段,幼儿教师肩负着帮助幼儿养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行动研究,在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中促进其诚信、友善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同时提升研究者有效进行游戏观察、指导与评价的能力,为一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诚信、友善行为提供行动策略参考,以便更好地支持幼儿社会性发展。通过前期对S幼儿园中三班幼儿游戏观察记录和教师访谈实录的分析发现,影响幼儿诚信、友善行为的因素有:1.角色游戏内容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幼儿交往互动的兴趣;2.角色游戏环境材料随意,诚信、友善行为产生条件不足;3.教师培养态度能力存在差异,新青年教师缺乏指导经验。面对当前教师培养意识薄弱,缺乏有效方法,幼儿诚信、友善行为产生频次少,程度浅,不会沟通与互动的现状,研究者以角色游戏为抓手,探寻在中班年龄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行为的有效策略。同时,根据研究需要组建研究团队,基于中三班幼儿现有的行为能力和教师指导水平,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价值归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为支撑,制定两大轮四小次八个支持策略的行动研究方案并实施。研究者运用多种方式记录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表现,通过团队研讨的形式完善教师支持策略,不断解决发现问题,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行动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梳理了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诚信、友善行为的有效策略:第一,营造温馨开放的物质、心理环境,科学投放材料。教师要营造开放舒适的空间,保证幼儿自由愉悦的游戏;投放科学适宜的材料,激发幼儿交往互动的愿望。第二,深度倾听、观察和解读幼儿,自由生成游戏主题。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支持幼儿,给幼儿自主生成角色游戏主题的权利;发挥观察记录的作用,促进幼儿诚信、友善行为产生与发展。第三,运用多样化讲评,丰富幼儿角色体验和情感需求。教师要强调游戏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帮助幼儿回顾思考行为产生的前因后果;教师要重视角色游戏后的讲评环节,鼓励幼儿表达自身想法和感受同伴需求。第四,榜样示范、正面强化,学习巩固诚信、友善行为。教师应激发幼儿向同伴学习的愿望,开发幼儿与同伴共处的能力;强化幼儿遵守社会规则的观念,巩固幼儿积极利他的行为。此外,研究者还梳理了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开展行动研究的建议:第一,做好行动前期的应然研究,针对真问题制定行动研究方案。第二,保证充足的行动研究时间,细化每次行动支架与支持策略。第三,回归角色游戏中的真问题,检验行动后幼儿行为变化发展。
夏腾[4](2021)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伴交往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们最喜爱的活动,通过幼儿的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幼儿和同伴的交往,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本研究选取Z园的中班和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和对教师的访谈,采用《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观察用表》对幼儿评定,并通过SPSS数据软件分析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交往能力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幼儿能顺利参与游戏,心情轻松愉悦;语言表达能力突出,礼貌用语发展好;不能理解同伴意图,和同伴协商能力弱;幼儿喜欢加入游戏,会受到同伴的喜爱;善于与同伴合作,愿意关心帮助同伴;同伴分享意识薄弱,不愿与被孤立幼儿相处。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和对教师的访谈,将影响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原因归纳如下:游戏的环境创设、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规则的制定、教师的指导策略以及幼儿自身的个性特征。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在研究的最后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提供有利于幼儿交往的角色游戏环境;增加有助于幼儿合作的角色游戏材料;制定有益于幼儿交往的角色游戏规则;适时适宜指导游戏中的交往问题;充分发挥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赵星[5](2021)在《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色游戏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 ——以C市H幼儿园中班为例》文中提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幼儿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能力的发展对幼儿未来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具有深刻影响,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优良素质的集中体现。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较为典型的游戏类型,高质量的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获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载体。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角色游戏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探索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重点研究方法,以文献分析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幼儿合作能力与角色游戏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文献进行查阅与整理,归纳出幼儿合作能力与角色游戏的研究现状,提出角色游戏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教育价值。其次,通过对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的观察以及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了解当前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开展现状,剖析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存在问题与形成原因。最后,通过行动研究法设计并开展了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色游戏活动,通过实践探索出如何在角色游戏中有效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本研究认为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色游戏活动设计应秉承生活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原则,在尊重幼儿游戏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对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与指导。通过对角色游戏的目标、主题、环境、教师指导策略等方面的具体行动实施,证实了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色游戏活动设计是合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角色游戏教育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的发挥,促进了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唐娣群[6](2021)在《角色游戏促进幼儿学习自主性发展的课程实验研究》文中认为
刘平[7](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研究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难点与薄弱点,游戏的价值在于满足幼儿的天性,自主游戏是能够满足幼儿天性的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所进行的游戏活动。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是自主游戏中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游戏。古人常道“知古鉴今,以史资政”,以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为代表的创造性游戏,其研究现状到底如何?未来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与研究。Cite Space软件通过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巧妙的可视化分析,以宏观的视角探寻三类游戏的发展脉络,进而呈现出主题方向、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通过发文量、发文阶段、时间线视图探寻研究轨迹;依托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总结作者和机构合作现状;根据主题共现网络分析总结出研究热点;借助关键词主题聚类分析、高变突关键词探测研究发展前沿。Cite Space软件不仅为我国学前儿童自主游戏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为研究者提供快速了解该领域发展历程的便捷途径,更丰富了我国学前儿童自主游戏研究的内容与体系。本研究基于自主性游戏发展的需要,以近三十年来在中国知网中所收录的关于国内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的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186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细碎、分散的数据转换为系统、直观的图表,梳理发展路径,总结研究规律,探测研究热点与前沿发展,从而不断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体系。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1.发文量与发文趋势分析从发文总量、年发文总量及年均发文量上看,结构游戏成为研究热点。受国家政策影响,2002年、2012-2013年、2016-2019年是三类游戏重要的发文时间拐点区间,结构游戏早于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早于表演游戏。从持续时间上看,在初步探索阶段,结构游戏为研究热点;稳步提升第一阶段,表演游戏成为研究热点。从发文总量上看,初步探索阶段,角色游戏为研究热点;稳步提升第一阶段,结构游戏为研究热点。从平均发文量看,初步探索阶段,结构游戏为研究热点;稳步提升第一阶段,角色游戏为研究热点。三类游戏的研究发展已从初步认知阶段发展至纵深研究阶段。从关注外部的教师指导与环境材料,内部的幼儿精细化发展,转向研究真游戏的本质与内涵。2.科学合作网络分析作者与机构合作研究方面,总发文量少,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三类游戏中均出现作者与机构合作团体。合作团体内部人员完全不同,作者合作与机构合作团体具有多样化,高校研究成为引领。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作者合作团队核心不明显,刘焱、李霞、朱丽梅老师成为表演游戏的核心研究团体,南京师范大学成为结构游戏研究的核心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成为角色研究的核心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成为表演游戏研究的核心机构,共同关注教师指导、幼儿发展、环境的创设。3.主题共现网络分析从研究游戏外在影响因素转向细化幼儿自主性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教师指导、大班幼儿、兴趣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上具有全面性,囊括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尤为关注大班幼儿;游戏材料投放上重视游戏材料和低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更注重游戏材料的研究;游戏指导上注重指导与策略;游戏种类上关注创造性游戏、亲子游戏、童话剧,且多聚焦于创造性游戏;幼儿心理发展上关注幼儿的创造力、兴趣与个性心理特征,尤为关注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4.主题聚类分析与突显词对研究前沿的探测分析聚类分析与突显词对研究前沿的探测中,结构游戏研究的前沿词汇为:区域游戏、指导;角色游戏研究的前沿词汇为:游戏、幼儿教育、教学策略;表演游戏研究的前沿词汇为:自主性、早期阅读、童话剧、游戏活动。最后,总结研究建议、不足与反思。研究建议从研究广度、研究深度、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儿童观、教育立法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广度;明确研究主题,增加研究深度;深化理论研究,构建研究团体;多方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践行真游戏理念;加快学前立法,推动学前游戏发展。研究不足从数据库选择与功能分析两方面进行,研究反思从研究工具选取、数据选取、数据分析、研究深度与广度四个角度进行阐述。
李瑶[8](2020)在《基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角色游戏支持策略研究 ——以长沙市S园某中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龄前期是个体自主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埃里克森认为,从儿童出生1年以后至6岁之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感。(1)如果抓住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期,支持幼儿发展自主性,能够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研究表明,在创造性游戏的各游戏分支中,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一片沃土。而在教育一线,教师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时常处于“被游戏”的状态,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因此,本研究将致力于探讨促进幼儿角色游戏中自主性发展的支持策略。本研究选取了长沙市S幼儿园中十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针对幼儿角色游戏中自主性缺失的问题开展了行动研究。通过问题诊断,研究者发现:中十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存在游戏主题、材料、场地布置均由教师主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易出现不当行为;角色游戏单一、情节程序化,材料使用经验化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凯米斯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模式,遵循“计划——实施——反思——再实施”的行动路径,设计促进幼儿角色游戏中自主性发展的行动研究方案,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来促进幼儿角色游戏中自主性的发展,并探索有效的支持策略。本次研究共开展三轮行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自主性得到一定发展。在行动中研究者探索出,开放性游戏环境、教师的观察和回应、丰富相关经验等支持策略有利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自主性的发展;明晰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自主性的发展深受幼儿园、幼儿教师以及幼儿自身游戏水平的影响。在对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促进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自主性发展的实质是幼儿在前;促进幼儿在角色游戏自主性发展的支持策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以及策略之间相辅相成的特征;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拓展了角色游戏的内容。结合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和反思,笔者建议:幼儿园可以通过改革环境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创造游戏环境以及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等手段支持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将角色游戏权利回归于幼儿;增强行动意识,将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支持落到实处。
李晨光[9](2020)在《假想伙伴对3-5岁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假想伙伴是儿童心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假想伙伴作为儿童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对儿童的发展价值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认可。同时,假想伙伴也是儿童象征性游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在目前的研究中缺乏将假想伙伴回归于游戏情境中的研究,考虑到假想伙伴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和功能,假想伙伴与游戏的相关研究是值得深入的。本研究着眼于此,旨在考察假想伙伴现象在3-5岁儿童中的存在情况及其对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釆用“双向访谈法”、测量法与观察法对3-5岁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角色游戏水平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假想伙伴现象对3-5岁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1.假想伙伴现象普遍存在于3-5岁儿童中,是学前期较为重要的心理现象。2.男孩倾向于选择同性别且年龄大于自己的假想伙伴,女孩倾向于选择同性别且与自己同龄相同的假想伙伴。3.女孩在选择假想伙伴时更倾向以“人”为原型4.假想伙伴与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存在假想伙伴现象的儿童其角色水平显着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5.假想伙伴是影响3-5岁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角色游戏中的语言表现、游戏情节方面。6.假想伙伴对于3-5岁的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由多个特征共同决定,且各个特征之间联系复杂,共同交互产生作用。对此,研究者建议父母支持儿童与假想伙伴游戏并为其提供充足的互动时间与空间。同时,教师应关注儿童内在的想象性游戏,对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内涵进行拓展。
王馨雨[10](2020)在《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语言、情绪情感等多方面能力的的发展,是幼儿期的典型游戏,是学前期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其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教师的有效指导能促进角色游戏教育价值的实现,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指导行为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缺少教学经验的新手教师,因此,研究新手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了解新手教师在角色游戏开展前、过程中、结束后的指导现状,发现新手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针对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今后新手幼儿教师指导角色游戏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T市6所幼儿园中班的10位新手教师为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同时对处在不同类型幼儿园的新手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究新手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现状,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结果显示,新手教师在角色游戏开展前、过程中、结束后的指导行为均存在问题,具体来说,角色游戏开展前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包括:新手教师角色游戏概念模糊、角色游戏主题单一、角色游戏材料贫乏,缺乏科学性;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包括:新手教师指导角色游戏存在“放任”现象、维护纪律和规则的指导行为占比大、新手教师指导方式不恰当,指导效果以无效指导为主;角色游戏结束后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包括:新手教师忽略游戏后的评价工作、评价以教师讲评为主,评价方式单一。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手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忽略幼儿的主题创造能力、幼儿园方面缺少有关角色游戏主题的教研活动以及评价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做好游戏开展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师在角色游戏过程中的指导能力、保障角色游戏后的游戏评价环节等对策,以期为新手幼儿教师角色游戏指导的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二、影响幼儿角色游戏的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幼儿角色游戏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昆明市Y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培养幼儿的同伴协商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角色游戏为幼儿的同伴协商行为提供有力支持 |
三、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研究尚待丰富 |
四、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协商 |
二、同伴协商行为 |
三、角色游戏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符号互动理论 |
二、社会学习理论 |
三、认知发展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Y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同伴协商发生时段分析 |
一、同伴协商发生时段的维度划分 |
二、同伴协商发生时段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同伴协商主体分析 |
一、同伴协商主体的维度划分 |
二、同伴协商主体的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同伴协商主题分析 |
一、同伴协商主题的维度划分 |
二、同伴协商主题的统计分析 |
第四节 同伴协商策略分析 |
一、同伴协商策略的维度划分 |
二、同伴协商策略的统计分析 |
第五节 同伴协商结果分析 |
一、同伴协商结果的维度划分 |
二、同伴协商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三章 Y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特点 |
一、协商发生时段以进行阶段为主且主题和策略种类丰富 |
二、协商主体以女孩为主要发起者且倾向于同性协商 |
三、协商主题以“观点”为主且多因“协商意愿”而协商 |
四、协商策略以他人为主且多种策略并用 |
五、协商结果以让步式为主且协商对象为主要让步方 |
第二节 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幼儿自身因素 |
二、角色游戏环境因素 |
三、教师因素 |
第四章 Y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重视同伴协商能力的培养 |
一、引导幼儿体验多种角色以培养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 |
二、通过改善师幼关系以提升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
第二节 注重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 |
一、提供良好的角色游戏硬环境 |
二、创设适宜的角色游戏软环境 |
第三节 加强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的指导 |
一、注重观察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 |
二、多种方法相结合指导同伴协商行为 |
三、重视讲评环节,对同伴协商行为作出及时反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致谢 |
(3)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行动研究 ——以诚信、友善行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源于亲社会行为培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
(二)源于对教师诚信、友善行为培养意识薄弱的担忧 |
(三)源于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独特价值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角色游戏 |
(二)亲社会行为 |
(三)幼儿亲社会行为 |
(四)诚信、友善行为 |
四、文献综述 |
(一)角色游戏的相关研究 |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
(三)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相关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场和对象 |
五、研究步骤 |
六、资料编码 |
第三章 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诚信、友善行为培养的行动准备 |
一、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诚信、友善行为现状分析 |
(一)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诚信、友善行为表现现状 |
(二)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诚信、友善行为培养现状 |
(三)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诚信、友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二、组建研究团队,制定行动计划 |
(一)学习专业理论,转变教师观念 |
(二)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研究 |
第四章 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诚信、友善行为培养的行动实施 |
一、第一轮行动:观察与倾听幼儿,形成“引导型”培养观 |
(一)第一次行动:创设环境,调整材料,激发幼儿诚信、友善行为的产生 |
(二)第二次行动:了解幼儿想法,解读幼儿行为,进行深度观察 |
二、第二轮行动:回应与支持幼儿,提高“深度指导”能力 |
(一)第一次行动: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同伴需求,尝试角色互换 |
(二)第二次行动:榜样示范,强化练习,促进幼儿诚信、友善行为的发展 |
第五章 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诚信、友善行为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
一、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诚信、友善行为的培养策略 |
(一)营造温馨开放的物质、心理环境,科学投放材料 |
(二)深度倾听、观察和解读幼儿,自由生成游戏主题 |
(三)运用多样化讲评,丰富幼儿角色体验和情感需求 |
(四)榜样示范、正面强化,学习巩固诚信、友善行为 |
二、对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开展行动研究的建议 |
(一)做好行动前期的应然研究,针对真问题制定行动研究方案 |
(二)保证充足的行动研究时间,细化每次行动支架与支持策略 |
(三)回归角色游戏中的真问题,检验行动后幼儿行为变化发展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
2.同伴交往能力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
3.角色游戏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
(二)文献综述 |
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 |
2.角色游戏的相关研究 |
3.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 |
4.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同伴交往能力 |
2.角色游戏 |
(二)理论基础 |
1.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理论 |
2.舒茨人际交往三维理论 |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观察法 |
2.访谈法 |
(三)研究工具 |
三、研究结果 |
(一)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总体情况 |
(二)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情况 |
1.社交主动性维度 |
2.语言和非语言能力维度 |
3.社交障碍维度 |
4.亲社会行为维度 |
(三)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差异分析 |
1.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年龄段差异分析 |
2.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
3.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
四、讨论与分析 |
(一)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特点 |
1.幼儿能顺利参与游戏,心情轻松愉悦 |
2.语言表达能力突出,礼貌用语发展好 |
3.不能理解同伴意图,和同伴协商能力弱 |
4.幼儿喜欢加入游戏,受到同伴喜爱 |
5.善于与同伴合作,愿意关心帮助同伴 |
6.同伴分享意识薄弱,不愿与被孤立幼儿相处 |
(二)原因分析 |
1.游戏环境的创设 |
2.游戏材料的提供 |
3.游戏规则的制定 |
4.教师的指导策略 |
5.幼儿自身的个性特征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育建议 |
1.提供有利于幼儿交往的角色游戏环境 |
2.增加有助于幼儿合作的角色游戏材料 |
3.制定有益于交往的角色游戏规则 |
4.适时适宜指导游戏中的交往问题 |
5.充分发挥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5)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色游戏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 ——以C市H幼儿园中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重要意义 |
2.角色游戏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具有独特价值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国内幼儿合作能力与角色游戏研究综述 |
3.国外幼儿合作能力与角色游戏研究综述 |
4.综合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2.米德的角色理论 |
3.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过程 |
二、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
(一)实施的基本情况 |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
1.角色游戏主题单一,难以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
2.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固化,缺少幼儿合作的契机 |
3.角色游戏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缺乏有效性 |
三、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色游戏活动设计 |
(一)设计理念 |
1.以观察为起点,重视榜样作用 |
2.以角色为动机,强调互动协调 |
3.以经验为中心,尊重主体地位 |
(二)设计原则 |
1.生活性 |
2.趣味性 |
3.科学性 |
4.教育性 |
(三)设计内容 |
1.角色游戏目标 |
2.角色游戏主题 |
3.角色游戏环境 |
4.教师指导策略 |
(四)设计可行性探讨 |
四、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色游戏行动实施 |
(一)行动实施准备 |
1.行动时间的制定 |
2.行动参与者的组成 |
3.行动反思的预设 |
4.行动流程的梳理 |
(二)行动实施过程 |
1.第一轮行动研究:“我们乘飞机”主题的角色游戏实施 |
2.第二轮行动研究:“神奇小警察”主题的角色游戏实施 |
3.第三轮行动研究:“美味烧烤店”主题的角色游戏实施 |
(三)行动实施总结 |
1.取得成果 |
2.存在不足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角色游戏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关键 |
2.角色游戏主题的生活性与趣味性是提升幼儿合作意识的起点 |
3.角色游戏的空间、氛围与材料投放是幼儿合作行为产生的催化剂 |
4.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向性的指导与评价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二)研究建议 |
1.重视角色游戏价值,提供幼儿的合作平台 |
2.优选角色游戏主题,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
3.调控角色游戏环境,创造幼儿的合作契机 |
4.改善教师指导方式,升华幼儿的合作经验 |
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幼儿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表现观察记录表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7)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研究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 |
(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难点与薄弱点 |
(三)三类游戏在自主游戏中的典型代表性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价值 |
三、概念界定 |
(一)结构游戏 |
(二)角色游戏 |
(三)表演游戏 |
(四)科学知识图谱 |
四、文献综述 |
(一)CiteSpace中的多学科领域研究 |
(二)CiteSpace中的教育领域研究 |
(三)CiteSpace中的学前教育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数理统计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比较法 |
(四)文献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CiteSpace简介 |
(二)CiteSpace的理论基础 |
(三)研究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四)研究数据的分析 |
(五)研究的信效度 |
第三章 1991-2019年国内结构游戏研究分析 |
一、发文量与发文阶段分析 |
(一)发文量分析 |
(二)发文阶段分析 |
二、科学合作网络分析 |
(一)作者合作分析 |
(二)机构合作分析 |
三、主题共现网络分析 |
(一)词频和共词分析 |
(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
第四章 1991-2019年国内角色游戏研究分析 |
一、发文量与发文阶段分析 |
(一)发文量分析 |
(二)发文阶段分析 |
二、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
(一)作者合作分析 |
(二)机构合作分析 |
三、主题共现网络分析 |
(一)词频和共词分析 |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
第五章 1991-2019年国内表演游戏研究分析 |
一、发文量与发文阶段分析 |
(一)发文量分析 |
(二)发文阶段分析 |
二、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
(一)作者合作分析 |
(二)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
三、主题共现网络分析 |
(一)词频和共词分析 |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
第六章 1991-2019年国内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研究的比较分析 |
一、三类游戏研究的比较分析 |
(一)发文量与发文阶段的分析 |
(二)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
(三)主题共现网络分析 |
二、三类游戏研究的趋势、热点及前沿分析 |
(一)三类游戏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 |
(二)主题聚类与突显词对研究前沿的探测分析 |
三、研究建议 |
(一)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广度 |
(二)明确研究主题,增加研究深度 |
(三)深化理论研究,构建研究团体 |
(四)多方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
(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践行真游戏理念 |
(六)加快学前立法,推动学前游戏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反思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角色游戏支持策略研究 ——以长沙市S园某中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理论之基——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价值 |
二、现实之需——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受制 |
三、可行之路——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沃土 |
四、个人之趣——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自主性发展的支持策略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自主性 |
二、角色游戏 |
三、支持策略 |
第四节 理论依据 |
一、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幼儿自主性的相关综述 |
二、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相关综述 |
三、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支持策略的相关综述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二、行动研究法与研究进程 |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参与者 |
四、资料的收集与编码 |
第二章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缺失的问题诊断 |
第一节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缺失的表现 |
一、游戏主题、材料、场地布置均由教师主导 |
二、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容易出现不当行为 |
三、角色游戏单一、情节程序化、材料使用经验化 |
第二节 角色游戏中教师支持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现状 |
一、教师对自主性与角色游戏的认识不足 |
二、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控制 |
三、教师缺乏对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支持 |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教师以自身支持幼儿角色游戏 |
第一节 教师以自身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设计 |
一、教师以自身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设计理念 |
二、教师以自身支持幼儿角色游戏具体方案的设计 |
第二节 教师以自身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实施 |
一、谈话支持幼儿自主确定游戏主题、材料、布置场地 |
二、教师参与角色游戏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游戏 |
第三节 教师以自身支持幼儿角色游戏的行动反思 |
一、行动效果的反思 |
二、行动过程的反思 |
三、现存问题的反思 |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以开放性游戏环境支持幼儿角色游戏 |
第一节 以开放性游戏环境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设计 |
一、以开放性游戏环境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设计理念 |
二、以开放性游戏环境支持幼儿角色游戏具体方案的设计 |
第二节 以开放性游戏环境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实施 |
一、游戏时空不固定为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供空间 |
二、多元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
三、教师自身适当退位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
第三节 以开放性游戏环境支持幼儿角色游戏的行动反思 |
一、行动效果的反思 |
二、行动过程的反思 |
三、现存问题的反思 |
第五章 第三轮行动:以相关经验支持幼儿角色游戏 |
第一节 以相关经验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设计 |
一、以相关经验支持幼儿游戏方案的设计理念 |
二、以相关经验支持幼儿角色游戏具体方案的设计 |
第二节 以相关经验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方案的实施 |
一、视频与绘本的加持,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
二、家园共育,拓展幼儿相关经验 |
三、混龄游戏,支持幼儿将经验迁移到游戏之中 |
第三节 以相关经验支持幼儿角色游戏的行动反思 |
一、行动效果的反思 |
二、行动过程的反思 |
第六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
一、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主体意识得以苏醒 |
二、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游戏水平得以提高 |
第二节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支持策略的有益探索 |
一、开放性游戏环境为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
二、教师的观察与回应为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供助力支持 |
三、丰富相关经验为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
第三节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幼儿园是间接影响因素 |
二、教师是直接影响因素 |
三、幼儿的游戏水平是内在影响因素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促进幼儿角色游戏中自主性发展的实质是幼儿在前 |
二、促进幼儿角色游戏中自主性发展支持策略的特征 |
三、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拓展了角色游戏的内容 |
第二节 建议 |
一、幼儿园 |
二、幼儿教师 |
第三节 反思 |
一、研究的逻辑性 |
二、研究的客观性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假想伙伴对3-5岁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3-5岁儿童假想伙伴的基本情况 |
(二)3-5岁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基本情况 |
(三)假想伙伴对3-5岁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 |
(四)假想伙伴的不同特征对存在假想伙伴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3-5岁儿童假想伙伴现象 |
(二)3-5岁儿童假想伙伴的特征 |
(三)3-5岁儿童角色游戏水平 |
(四)3-5岁儿童假想伙伴与角色游戏水平之间的关系 |
(五)3-5岁儿童假想伙伴对其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 |
(六)假想伙伴的不同特征对存在假想伙伴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基于教师指导游戏的法规依据 |
2.基于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 |
3.基于新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
4.基于笔者自身的兴趣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1.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 |
2.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 |
3.基于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理论的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角色游戏 |
2.新手教师 |
3.游戏指导 |
(五)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有关角色游戏的研究 |
2.有关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研究 |
3.相关文献述评 |
(六)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一、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现状分析 |
(一)角色游戏开展前的指导现状 |
1.教师对指导幼儿角色游戏重要性认识 |
2.角色游戏开展时间 |
3.角色游戏的主题 |
4.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
(二)角色游戏过程中的指导现状 |
1.教师指导频次分布状况 |
2.教师指导角色游戏行为的时机分布状况 |
3.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方式分布状况 |
4.教师角色游戏时的角色定位 |
5.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效果 |
(三)角色游戏结束后的指导现状 |
1.角色游戏评价的主体 |
2.角色游戏评价的方式 |
二、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指导存在的问题 |
1.角色游戏开展前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 |
2.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 |
3.角色游戏结束后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 |
(二)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新手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
2.忽略幼儿的主题创造能力 |
3.幼儿园方面缺少有关角色游戏主题的教研活动 |
4.评价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 |
三、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指导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做好角色游戏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
1.提升新手教师自身专业认知 |
2.拓展角色游戏主题 |
3.提高游戏材料投放的科学性 |
4.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
(二)提高教师在角色游戏过程中的指导能力 |
1.增强角色游戏指导意识,适当提高幼儿角色游戏指导频次 |
2.选择合适的指导时机和指导方式 |
3.提高教师对角色游戏的观察能力 |
4.选择适宜的身份指导幼儿游戏 |
5.通过持续的实践与针对性训练提高教师的指导效果 |
(三)保障角色游戏结束后的游戏评价环节 |
四、研究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新手教师指导角色游戏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三 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策略的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影响幼儿角色游戏的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角色游戏情境下中班幼儿同伴互动研究[D]. 张倩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
- [2]昆明市Y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研究[D]. 和昱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行动研究 ——以诚信、友善行为为例[D]. 周技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D]. 夏腾.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5]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色游戏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 ——以C市H幼儿园中班为例[D]. 赵星. 长春师范大学, 2021
- [6]角色游戏促进幼儿学习自主性发展的课程实验研究[D]. 唐娣群.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7]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研究的比较分析[D]. 刘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8]基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角色游戏支持策略研究 ——以长沙市S园某中班为例[D]. 李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假想伙伴对3-5岁儿童角色游戏水平的影响研究[D]. 李晨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幼儿园中班新手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对策研究[D]. 王馨雨.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