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姚巧惠[1](2021)在《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以YG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截止到2019年,我国民办高等学校757所,占全国高校比重超过28%,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探索民办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推动民办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相关理论概述,共分为两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概述,国内外有关创新创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模式及流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研究、工程教育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霍尔三维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等综述,最后提出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包括工程类专业范畴界定及特点、工程教育及工程人才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霍尔三维结构理论等关键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第二部分是本研究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两章。第三章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民办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需要研究、民办高校学生特征及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分析、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劣势分析等。第四章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三维结构模型构建研究,主要包括基于企业需求的工程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调研分析、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教育现状及心理期望的调查研究、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关系研究,以工程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时间维,以CDIO教育理念作为工程教育的逻辑维,以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所需协同作用的要素总和为要素维,构建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三维结构模型。第三部分是以YG学院工程类专业为案例研究,即第五章。主要包括YG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综述,用“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三维结构模型”分析YG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改进措施。第四部分是结论与研究展望,即第六章。
黄珊[2](2020)在《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一轮的产业和科技革命的推进,全球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面对如此形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具有了强烈的需求,急需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校企协同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的重要途径。而OBE理念作为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产出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本论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以OBE理念指导对校企协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OBE理念的内涵、实施原则和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需求为导向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新要求进行具体分析;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校企根据OBE理念,按照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培养方案制定原则、OBE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毕业要求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分解和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来反向制定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通过校企协同进行产出导向的理论课教学、能力导向的实践课教学、就业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同时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三方面入手完善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保障体系,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顺利进行,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
金宇[3](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实践,其目的在于培养面向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使命,也应积极进行新工科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优化和改进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符合新工科发展背景的农业工程人才,必须加强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同时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相关教师、学科负责人、学生等进行访谈以了解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并对比所选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方案,发现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目标定位与行业和职业契合度有待提高、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待加强、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学科交叉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质量,研究对最早设立农业工程相关院系及专业的美国的农业工程发展历程及两所高校的具体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发现其农业工程已向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转变,课程体系建设有人文社科类课程比重较大、学科内涵丰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等特点。结合国内现状研究和国际经验借鉴,研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在课程目标上,要以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向为导向,以学校发展定位与区位发展优势为着力点,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综合制定农业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上,要通过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提高内容前沿性,通过搭建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等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结构维度,一是要推进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二是要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在课程评价维度,要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陈法源[4](2020)在《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E大学工程硕士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工程专业人才无疑将在其中承担重要的责任和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工程专业人才尤为迫切。本研究将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研究主题,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SPSS和Python等数据分析软件,以E大学六大类工程硕士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结合企业导师的调查访谈,剖析目前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遇到的困境。从能力本位教育视角切入进行调查访谈研究,构建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工程硕士的校内外导师进行评价指标体系重要程度的问卷调查,得出关于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权重。首先,基于能力本位视角梳理了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从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应包括专业核心能力和社会基本能力出发,综述了中外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其次,以E大学工程硕士和企业导师为调查对象,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毕业设计和能力提升五个方面总结了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最后,结合中外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E大学工程硕士和企业导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反馈的调查研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并以E大学工程硕士的校内外导师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和Python软件计算得到评价体系的权重分配。研究结果发现,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侧重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实践成果、能力提升和毕业设计6大维度提出改进建议:提高工程硕士课程体系案例教学的质量、增强企业导师的教学热情、加强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制度管理、科学评价工程硕士的实践成果、加强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学校、企业和政府应更加注重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投入,三方通力合作才能提高工程硕士的认可度与社会竞争力。
张金叶[5](2020)在《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带来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全球产业的格局正呈现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产业界对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培养一批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而实践作为工程的本质属性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实践教学也愈发受到各界关注。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实施对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动手能力,而且涉及到工程思维、跨界整合、创新创业以及沟通领导等综合能力。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关注点仍然处于基础的动手实践能力,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重构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比较教育理论、大工程观、CDIO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继而,对中德两国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实践教学的条件和质量保障五个构成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发现德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先进之处。随后,以德国着柏林工业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以及国内地方工科高校浙江科技学院和哈尔滨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四所高校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德国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德国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为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更新提出建议。
王辉[6](2020)在《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设立已来,发展迅速,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培养单位均保持较快增长,为国家发展进步、民族复兴繁荣,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懂技术的高级工程师,而且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格局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法治意识、工程伦理意识和生态意识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大国工匠,因此开展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研究,完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十分必要,这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对深化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有一定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相关概念、理论与思想进行了综述。(1)相关概念方面,如能力的概念与构成、素质的含义与特征;(2)理论基础方面,大工程观包括基本概述及其理论构成(大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工程伦理),胜任力理论涉及胜任力的定义、胜任力结构模型(胜任力基本模型、模型的构建方法);(3)工程教育思想方面,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工程教育思想。第二,对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方面,发展历程包括工程硕士教育摸索期、起步期、稳定发展期、繁荣期等四个阶段,改革举措包括成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新增工程领域准入制度、制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等;(2)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方面,分析了国务院、教育部等颁布的相关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文本,总结出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方式注重产学结合等四个特征;(3)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概括出“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等问题。第三,设计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1)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大类工程领域的四大划分依据(行业分类、职业分类、专业分类、学科分类)、七大类工程领域及三方面培养目标;(2)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确立依据(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胜任特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人才标准等),能力素质结构(两大知识要求、三大素质要求、五大能力要求)。第四,开展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的实证分析。(1)针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方面,包括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探索(探索性因子分析、能力素质结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验证性因子分析及路径分析、观测变量与潜变量关系分析、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Ordinal回归分析(平行线检验和模型拟合结果、Ordinal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2)对专家的深度访谈分析方面,含有访谈对象确立、访谈提纲设计和访谈结果分析等内容。最后,提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以及本文研究总结。改革建议主要包括“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等三大方面;研究总结包括研究局限及展望等。
李娅菲[7](2019)在《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的产生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都对一流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工程人才相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新时代呼唤着高校进行“新工科”建设。2017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探讨发布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被称为“新工科”三部曲,这为新工科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提出山东省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定位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要求高校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为山东省十大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以省级层面为切入点,研究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问题,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目前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读了新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问题的存在和新需求的产生推动了新工科的出现。在分析了目前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借鉴了江苏省、天津市代表高校的新工科建设的经验,最后依据前面的分析总结对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未来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对山东省高校新工科未来发展路径建议。从育人理念方面提出工科教育应适应新经济发展、践行质量理念、注重工程伦理教育;从学科专业方面提出实施专业调整要为新兴产业服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专业质量评价;从项目探索方面提出要改进项目问题、增强项目师资建设;从产教融合方面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从组织变革方面提出推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探索未来技术学院等建议,为山东省高校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王艳[8](2019)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国际新工业革命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制造业自身发展不足的困境,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确定了力争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为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同时也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工程教育转型发展的成效和人才培养新需求的达成,最终都需要落脚到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一微观层面。如何探寻“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课程改革路径,成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基础性课题。本研究首先介绍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和概念界定,确定研究方法和形成研究思路。其次,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该规划对新时代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诉求,阐述了人才培养与大学工科专业课程体系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实证调查、规范分析、专家访谈和个案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对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目标与人才目标、课程结构与工程需求、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课程评价与诊断激励等,彼此之间的契合度不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脱离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肢解工程能力,课程内容陈旧,评价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都与教育观念落后、学科范式固化、教师工程经历局限和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密切相关。基于此,“中国制造2025”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需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树立“大工程观”、“大人才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需要根据现代工程能力和素质重建课程目标;需要优化课程结构,以模块化工程结构代替传统的课程结构;需要采取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合方式;需要将信息技术、工程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激发性和情境化教学引入课程教学中,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最后,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五个层面提出了改革的路径建议,确保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刘太勋,张立强,杨少春[9](2019)在《基于“大工程观”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文中提出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大工程观"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基于"大工程观"的教学模式实现路径:通过构建基于"大工程观"的课程体系,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工程人才;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遵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推动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张婕[10](2019)在《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工程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并引领工程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培养工程人才。面对工程领域的高速发展,以及工程问题的日益复杂,培养学生的生涯适应性是立足于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领域发展的促进和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生涯适应性是在个人能力与环境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生涯适应与发展所需能力的基本框架却形成于在学期间,很大程度上,这些能力都是在高校的培养过程中生成的,而培养模式是生涯适应性生成的载体与依托。故需要从如何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的视角来改进培养模式。本文借助生涯适应性为理论基础,梳理分析了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的内涵与维度,以此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揭示,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剖析,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和东京大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的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基于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的视角,提出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路径与支撑体系。本文提出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的维度包括:工程知识及技能适应性、工程分析及应用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人际交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规范适应性、个人及团队角色适应性以及生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性。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生涯适应性主要存在工程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工程分析及应用能力不高、人际交流适应性不强、职业环境适应力缺乏、生涯选择和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审视培养模式,当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为:培养目标忽视学生生涯发展、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协同培养流于形式。问题的成因为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偏颇、学科发展范式主导的培养思路的固化以及组织制度性障碍的存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工程教育中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的突出经验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出发点、将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内化于培养之中、将实践嵌入培养过程始末、将职业生涯管理服务作为学生了解生涯发展的途径。据此,本文认为应该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保障机制着手,来改进培养模式。提出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生涯适应性培养为重点、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学生辅导为支持、互动开放和内外协同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来推进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
二、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以YG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目标、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工程类专业范畴的界定及特点 |
2.2 工程教育及工程人才能力要求 |
2.3 创新创业教育 |
2.4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2.5 霍尔三维结构理论 |
第三章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民办高校区别于公办高校的差异性及特征 |
3.2 民办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 |
3.3 民办高校学生特征 |
3.4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思路 |
3.5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做法 |
3.6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
3.6.1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未融入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 |
3.6.2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未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
3.6.3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未依托专创融合及要素整合 |
3.7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劣势分析 |
3.7.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
3.7.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劣势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三维结构模型与体系构建 |
4.1 需求调研 |
4.1.1 基于企业需求的工程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调研分析 |
4.1.2 基于民办高校工程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教育现状及心理期望的调查研究 |
4.2 关键问题分析-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
4.3 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三维结构模型与体系构建 |
4.3.1 目标分析 |
4.3.2 解决思路 |
4.3.3 三维结构模型构建与要素整合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研究-以YG学院为例 |
5.1 YG学院概况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 |
5.1.1 YG学院概况 |
5.1.2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 |
5.2 YG学院工程类专业的基本情况 |
5.3 该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分析-以三维结构模型为视角 |
5.3.1 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内容及成效 |
5.3.2 基于三维结构模型的分析 |
5.3.3 存在问题 |
5.3.4 原因分析 |
5.4 改进措施 |
5.4.1 基于时间维规划工程人才培养阶段 |
5.4.2 基于逻辑维强化CDIO工程教育理念 |
5.4.3 基于要素维完善各个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内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程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
(二)国内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OBE理念 |
(二)校企协同 |
(三)应用型人才 |
(四)地方本科院校 |
第一章 OBE理念的内涵、实施原则及要点 |
一、OBE理念的内涵 |
二、OBE理念的实施原则 |
三、OBE理念的实施要点 |
第二章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规格 |
一、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 |
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 |
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素质结构 |
第三章 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
一、OBE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
(一)需求导向原则 |
(二)目标导向原则 |
(三)能力导向原则 |
(四)学科交叉融合原则 |
二、OBE理念下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
(一)OBE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
(三)毕业要求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分解 |
(四)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四章 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策略 |
一、产出导向的理论课教学 |
(一)课程目标设计 |
(二)课堂教学改革 |
(三)理论课程考核与评价 |
二、能力导向的实践课教学 |
(一)实践教学改革 |
(二)实践课程考核与评价 |
三、就业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
(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二)创新创业课外活动的开展 |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引进 |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
(三)加大校企人力资源互通共享 |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
(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
(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
(三)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
第五章 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保障 |
一、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的健全 |
(一)校企协同育人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
(二)校企协同育人政策法规和制度 |
二、校企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
(三)产学研用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 |
三、校企联合共建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 |
(一)课程资源库的共建 |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的共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1.1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 |
1.1.2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
1.1.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现实流弊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存问题研究 |
1.3.2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1.3.3 国外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经验借鉴研究 |
1.3.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研究 |
1.3.5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思想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工科 |
2.1.2 课程、课程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 |
2.1.3 农业工程与农业工程类专业 |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 |
2.2.1 高校课程发展的相关论述 |
2.2.2 相关课程论 |
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问卷调查 |
3.1.1 调查样本选取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设计 |
3.1.4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 半结构访谈 |
3.2.1 访谈对象 |
3.2.2 访谈内容 |
4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4.1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调研总体情况 |
4.2 课程体系建设各维度情况分析 |
4.2.1 课程目标维度 |
4.2.2 课程内容维度 |
4.2.3 课程结构维度 |
4.2.4 课程组织与安排维度 |
4.2.5 课程实施维度 |
4.2.6 课程评价维度 |
4.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研小结 |
5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5.1 课程目标定位与学生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高 |
5.2 专业课程内容更新缓慢,课程内容前沿性有待加强 |
5.3 课程设置未突破学科壁垒,学科间交叉渗透不足 |
5.4 通识选修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
5.5 院校两级实践课程安排比重存在偏差,实践课程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
5.6 考试在课程评价中占据绝对主导,评价方式稍显单一 |
6 国外农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1 美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 |
6.2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
6.2.1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
6.2.2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学分设计 |
6.3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
6.3.1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
6.3.2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学分设计 |
6.4 美国高校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 |
6.4.1 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工程认证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
6.4.2 注重国际化素养培养 |
6.4.3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比较大 |
6.4.4 重视数、理、化等基础科学知识的教学 |
6.4.5 学科内涵丰富,专业课程知识面广 |
6.4.6 专业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态势 |
6.4.7 小结 |
7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思考 |
7.1 课程目标维度 |
7.1.1 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与行业发展现状 |
7.1.2 课程目标定位 |
7.2 课程内容维度 |
7.2.1 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 |
7.2.2 加强学院合作和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搭建,推进跨学科课程发展 |
7.2.3 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丰富学科内涵 |
7.3 课程结构维度 |
7.3.1 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 |
7.3.2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 |
7.4 课程评价维度 |
7.4.1 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
8 结语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
附录B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满意度调查 |
附录C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4)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E大学工程硕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高校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一、欧美工程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
(一) 法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
(二) 美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
(三) 德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
(四) 欧美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案例研究——以3所高校为例 |
二、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发展历程 |
(一) 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历史沿革 |
(二) 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案例研究——以6所全国示范培养高校为例 |
(三) 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总结 |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国内外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比较 |
(一) 国内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比较 |
(二) 国内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影响环节的比较 |
四、小结 |
第三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学生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调查反馈研究 |
一、调查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访谈设计 |
(二)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能力本位视角下学生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反馈 |
(一) 学生认为自己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改进的能力 |
(二) 学生认为自己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改进的能力 |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学生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影响环节调查反馈 |
(一) 课程设置环节 |
(二) 师资队伍环节 |
(三) 实践基地环节 |
(四) 毕业设计环节 |
(五) 实践能力培养影响环节全过程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反馈调查研究 |
一、调查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访谈设计 |
(二)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调查反馈 |
(一)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总体评价 |
(二)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反馈 |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对比分析 |
(一) 能力本位视角下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对比 |
(二)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校企合作现状的问卷调查反馈 |
(三)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校企合作现状的访谈调查反馈 |
四、小结 |
第五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
一、构建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思路 |
二、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能力本位视角下构建评价体系初始指标 |
(二)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三) 量表题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熵值法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一) 多选题权重分配 |
(二) 量表题熵值法权重分配 |
(三) 多选题与量表题权重综合分配 |
四、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5)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科院校 |
2.1.2 实践教学 |
2.1.3 实践教学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2.2.2 比较教育理论 |
2.2.3 大工程观 |
2.2.4 CDIO教育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成要素比较分析 |
3.1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
3.1.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
3.1.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
3.1.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目标的比较分析 |
3.2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
3.2.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
3.2.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
3.2.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比较分析 |
3.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
3.3.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伍建设 |
3.3.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
3.3.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 |
3.4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
3.4.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
3.4.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
3.4.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管理机制的比较分析 |
3.5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
3.5.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
3.5.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
3.5.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与质量保障的比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实例分析 |
4.1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U) |
4.1.1 引领工程发展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 |
4.1.2 理论、实践、科研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 |
4.1.3 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的实践教师队伍 |
4.1.4 “学生生命周期”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
4.1.5 来源广泛的实践教学支持保障 |
4.2 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FH) |
4.2.1 符合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工程人才培养 |
4.2.2 工程全过程嵌入的实践内容设计 |
4.2.3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
4.2.4 完善的实践教学组织架构与制度管理 |
4.2.5 企业深度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 |
4.3 浙江科技学院 |
4.3.1 对接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
4.3.2 基础与提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 |
4.3.3 双师双能、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
4.3.4 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和制度 |
4.3.5 完备的实践教学资源及质量监控保障 |
4.3.6 中德合作办学基地建设 |
4.4 哈尔滨理工大学 |
4.4.1 对接行业和地方经济需求的培养目标 |
4.4.2 基础、专业、创新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内容 |
4.4.3 引进与培养并行的教师队伍建设 |
4.4.4 制度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管理 |
4.4.5 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与质量保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建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
5.1 精准定位,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
5.1.1 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
5.1.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理念 |
5.1.3 对接产业需求,厘清工程实践能力新内涵 |
5.2 能力本位,探索实践教学新内涵 |
5.2.1 跟踪工程学科的前沿性、交融性 |
5.2.2 强化实践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 |
5.2.3 拓展实践场景的跨界性、协同性 |
5.3 双师双能,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师队伍 |
5.3.1 专兼结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5.3.2 制度引导,完善实践教学教师准入及考评标准 |
5.3.3 校企双向交流,积极开展实践教师进修培训工作 |
5.4 规范制度,严格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
5.4.1 健全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
5.4.2 建立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考评管理制度 |
5.4.3 建立灵活的实践教学监控机制 |
5.5 产教融合,建立协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
5.5.1 转变观念,加快产教深度融合 |
5.5.2 双向建构,打造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模式 |
5.5.3 资源整合,校企共建共享共同培养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6)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
2.1.2 素质的含义与特征 |
2.1.3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工程观理论 |
2.2.2 胜任力理论 |
2.3 工程教育思想 |
2.3.1 美国工程教育思想 |
2.3.2 欧洲工程教育思想 |
2.3.3 日本工程教育思想 |
第3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 |
3.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 |
3.1.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举措 |
3.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 |
3.2.1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 |
3.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特征 |
3.3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 |
3.3.2 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 |
3.3.3 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 |
第4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设计 |
4.1 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
4.1.1 大类工程领域的划分依据 |
4.1.2 大类工程领域及培养目标 |
4.2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
4.2.1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确立依据 |
4.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 |
第5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实证分析 |
5.1 研究生问卷调查研究 |
5.1.1 能力素质结构探索 |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1.3 Ordinal回归分析 |
5.2 专家深度访谈分析 |
5.2.1 访谈对象确立 |
5.2.2 访谈提纲设计 |
5.2.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6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 |
6.1 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 |
6.2 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
6.3 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工程教育相关文献概述 |
1.2.2 关于新工科的相关文献概述 |
1.2.3 关于山东高校工科教育的相关文献概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程教育 |
2.1.2 工科 |
2.1.3 新工科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3.1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1.1 人才供给有偏差 |
3.1.2 人才培养质量需提高 |
3.1.3 产学研合作效率低 |
3.1.4 工科高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
3.2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2.1 未来就业市场改变巨大 |
3.2.2 新经济的迅速发展 |
3.2.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3.2.4 人工智能企业的增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 |
4.1 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行动 |
4.1.1 2017年新工科三大行动 |
4.1.2 2018年新工科两大行动 |
4.2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布局 |
4.2.1 专业布局 |
4.2.2 项目布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其他省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经验借鉴 |
5.1 天津市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 |
5.1.1 天津大学—“天大行动六问” |
5.1.2 天津科技大学—“一体化实践教学” |
5.2 江苏省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 |
5.2.1 江苏理工学院—“顶天立地”培养“新工科”人才 |
5.2.2 南京理工大学—“多元多样”模式 |
5.3 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经验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 |
6.1 创新育人理念 |
6.1.1 教育适应新经济发展 |
6.1.2 践行教育质量理念 |
6.1.3 重视工程伦理教育 |
6.2 实施专业调整 |
6.2.1 为新兴产业服务 |
6.2.2 加强专业的交叉融合 |
6.2.3 建立专业质量评价 |
6.3 促进项目改进 |
6.3.1 改进项目问题 |
6.3.2 加强项目师资建设 |
6.4 加强产教融合 |
6.4.1 加强产学研合作 |
6.4.2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
6.5 推动组织变革 |
6.5.1 推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
6.5.2 探索建设未来技术学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制造2025”相关研究 |
1.2.2 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
1.2.3 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相关研究 |
1.2.4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课程相关研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中国制造2025” |
1.3.2 工科专业课程 |
1.3.3 重点大学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与课程间的内在逻辑 |
2.1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
2.1.1 具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 |
2.1.2 具有全面的技术实践基础 |
2.1.3 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
2.1.4 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2.1.5 具有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工程思维 |
2.2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对课程改革的诉求 |
2.2.1 课程目标需要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
2.2.2 课程结构需要体现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
2.2.3 课程内容需要充实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
2.2.4 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创新与自主学习 |
2.2.5 课程评价需要激励师生教学改革积极性 |
第3章 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
3.1 课程设计层面的考查 |
3.1.1 课程目标的“四性”分析 |
3.1.2 课程结构的特点分析 |
3.1.3 课程内容的实然分析 |
3.1.4 课程教学的状态分析 |
3.1.5 课程评价的多样性分析 |
3.2 课程实施层面的问题 |
3.2.1 课程目标脱离社会需求 |
3.2.2 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 |
3.2.3 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践 |
3.2.4 课程教学远离学生中心 |
3.2.5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陈旧 |
3.3 课程体系现存问题的成因 |
3.3.1 教育观念不适应新形势 |
3.3.2 课程学科范式根深蒂固 |
3.3.3 教师工程经历的局限性 |
3.3.4 高校顽固坚守“象牙塔” |
3.3.5 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缺失 |
第4章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路径 |
4.1 更新课程理念 |
4.1.1 工程观:面向现代工程界的新需求 |
4.1.2 人才观:符合未来工程师的新要求 |
4.1.3 课程观:适应大工程实践的新体系 |
4.1.4 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范式 |
4.2 重建课程目标 |
4.2.1 以培养学生现代工程素质和能力为目标 |
4.2.2 工科毕业生综合工程能力和素质模型 |
4.2.3 课程目标重建的策略 |
4.3 优化课程结构 |
4.3.1 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 |
4.3.2 课程结构优化的要素 |
4.3.3 模块化工程课程结构 |
4.4 重组课程内容 |
4.4.1 课程内容重组的原则 |
4.4.2 H高校和G高校课程内容重组案例 |
4.4.3 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
4.5 精选课程教学方法 |
4.5.1 信息技术改革课程教与学 |
4.5.2 工程项目引导学生体验学习 |
4.5.3 创新创业引导理论联系实际 |
4.5.4 激发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4.5.5 现场创设引导情境化教学 |
第5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A: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发展研究调查问卷 |
(9)基于“大工程观”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工程观”的内涵要求 |
二、基于“大工程观”的教学模式实现路径 |
1. 系统构建基于“大工程观”的课程体系, 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 |
2. 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
3. 注重工程实践锻炼,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4. 推动教学管理改革, 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
三、结论 |
(10)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生涯发展体现了共生关系 |
1.1.2 生涯适应性是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向度 |
1.1.3 培养模式是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生成的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生涯适应性的研究 |
1.3.2 关于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1.3.3 关于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生涯适应性研究 |
1.3.4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具体方法 |
第2章 生涯适应性与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
2.1 生涯适应性及其内涵 |
2.1.1 生涯与生涯发展 |
2.1.2 生涯适应性的内涵 |
2.1.3 生涯适应性的维度 |
2.2 提高学生生涯适应性:高等工程人才教育的目标向度 |
2.2.1 以学生为中心: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 |
2.2.2 生涯适应性: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 |
2.2.3 提高学生生涯适应性: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
2.3 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的内涵与维度 |
2.3.1 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内涵与特点 |
2.3.2 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的构成维度 |
第3章 生涯适应性视角下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3.1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培养的现状 |
3.1.1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的生涯适应性培养的成效 |
3.1.2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的生涯适应性培养的问题 |
3.2 生涯适应性培养视角下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
3.2.1 忽视学生生涯发展:培养目标的发展性不足 |
3.2.2 理论学习与实践发展脱节:课程体系的痼疾 |
3.2.3 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单一教学方式下的囹圄 |
3.2.4 培养环节与实践情境的背离:协同培养的困境 |
3.3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困境的成因 |
3.3.1 价值取向的偏颇 |
3.3.2 学科发展范式主导的培养思路的固化 |
3.3.3 组织制度的障碍 |
第4章 国外高水平大学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4.1 发掘式培养: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 |
4.1.1 案例描述 |
4.1.2 特点分析 |
4.2 生涯素养养成与产学合作的双向契合:东京大学的经验 |
4.2.1 案例描述 |
4.2.2 特点分析 |
4.3 国外高水平大学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4.3.1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
4.3.2 将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内化于培养之中 |
4.3.3 将实践嵌入培养过程始末 |
4.3.4 以引导与服务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
第5章 基于生涯适应性的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
5.1 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路径 |
5.1.1 重识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中心”理念 |
5.1.2 将生涯适应性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 |
5.1.3 增强课程体系的权变性 |
5.1.4 优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多样化教学 |
5.2 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保障机制 |
5.2.1 生涯管理与追踪机制 |
5.2.2 专业分流机制 |
5.2.3 内外协同机制 |
第6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四、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以YG学院为例[D]. 姚巧惠. 福建工程学院, 2021
- [2]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 黄珊.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D]. 金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E大学工程硕士为例[D]. 陈法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D]. 张金叶.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6]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D]. 王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7)
- [7]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D]. 李娅菲.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7)
- [8]“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 王艳.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基于“大工程观”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 刘太勋,张立强,杨少春. 中国地质教育, 2019(01)
- [10]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D]. 张婕.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