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的家禽生长曲线分析

三种常见的家禽生长曲线分析

一、禽类三种常用生长曲线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猛,王克华,曲亮,窦套存,郭军,王星果,胡玉萍[1](2022)在《不同品种鸡生长曲线拟合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实验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 3个模型对0~7周龄的wod168、wod178、wod188和爱拔益加AA 4个肉鸡品种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旨在探索不同生长速度的肉鸡品种生长发育规律。结果显示:wod168的最佳生长曲线模型是Gompertz模型,模型拟合度(R2)达到0.999,拐点体重、拐点周龄和最大周增重分别为1 141.44 g、4.91周和377.01 g。wod178、wod188和AA最佳生长曲线模型均为Logistic模型,对应的模型拟合度(R2)均高于0.99。研究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拟合不同品种鸡的生长曲线,但不同品种对应的最佳生长曲线模型不同,根据最佳生长曲线模型,可以及时发现鸡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好地指导家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

郑嘉辉,冷奇颖,张为露,Ali Hassan NAWAZ,杜炳旺,张丽[2](2021)在《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突变类型分析及其与正常体型芦花鸡发育差异研究》文中认为矮小鸡(Gallus domesticus)由于其体型小,节约养殖空间等优点常被用于鸡配套系生产。本研究为明确矮小体型芦花鸡的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HR)基因突变类型,探究正常体型芦花鸡和矮小体型芦花鸡间的生长发育差异,针对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常见的4种突变位点设计引物,以矮小体型芦花鸡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析其遗传变异类型。同时比较分析了正常体型芦花鸡与矮小体型芦花鸡体重和胫长的发育特点,使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数学模型拟合分析了其最适模型和拟合参数。结果显示,与正常体型芦花鸡相比,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缺失了1 781 bp的碱基序列。正常体型芦花鸡与矮小体型芦花鸡在1~13周龄期间发育差异明显,尤其在体重和胫长2个性状对比明显。Logistic是正常体型芦花鸡与矮小体型芦花鸡体重的最优拟合模型(R2>0.990)。对于胫长而言,在雄性芦花鸡中,正常体型芦花鸡的最佳拟合模型为Logistic,矮小体型芦花鸡的最适拟合模型为Von Bertalanffy。在雌性芦花鸡中,正常体型芦花鸡和矮小体型芦花鸡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Von Bertalanffy。本研究为芦花鸡精细饲养管理和矮小芦花鸡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茜[3](2021)在《APEC O1型E516摄铁基因c2515和c2516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C2515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文中认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在禽类中广泛传播,可引起禽类严重的局部和/或全身性感染的重要肠道外致病菌,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APEC抗原分型复杂多样,一般以O抗原为主要分型依据,常见致病性菌株包括O1、O2、O78等血清型。在肠外环境中摄取铁的能力是APEC生存的前提,为了适应贫铁环境,APEC进化出多种铁摄取系统,以满足对铁的需求,包括:SitABCD铁转运系统,血红素,肠菌素、气杆菌素、沙门菌素和耶尔森菌素等铁载体系统,然而这些铁摄取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功能仍不清楚。前期研究对本室分离、鉴定、保存的APEC O1型强毒株E516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以本室分离、鉴定、保存的E058(02)和E522(O78)菌株基因组序列为参考,发现了只存在于E516菌株而不存在于E058(02)和E522(O78)菌株的两个假定的铁转运基因,由于它们与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CFT073的c2515(768bp)和c2516(1059bp)基因100%同源,因此我们亦将其命名为c2515和c2516。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 E516 c2515和c2516基因缺失株及回补株,并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研究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本研究通过逆转录PCR(RT-PCR)、生长特性测定、CAS试验、HD11胞内存活试验、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分析了c2515、c2516基因功能及各菌株生物学特性。RT-PCR分析表明破坏目标基因阅读框可终止其转录;CAS试验显示E516Δc2515、E516△c2516和E516Δc2515Δc2516产生铁载体的能力较E516相比有所减弱;生长曲线显示各缺失株生长速度在贫铁条件下较野生株缓慢,而在补铁后及普通LB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基本一致;铁摄取试验显示与野生菌E516相比,各缺失株胞内铁含量降低;细胞感染试验表明,HD11细胞更容易清除铁摄取缺陷型的突变株。上述各试验中双基因缺失株E516Δc2515△c2516与野生株E516相比差异最为显着,E516Δc2515次之,E516Δc2516差异较小。1日龄SPF鸡半数致死量(LD50)及细菌体内定殖试验显示,与野生菌株相比,c2515和c2516基因的缺失影响了 E516菌株在鸡组织中的定殖能力,并且双基因缺失株比野生株毒力下降10倍左右。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在E516Δc2515Δc2516双基因缺失株中,铁摄取相关基因entA,fepC和iutA的转录水平显着低于野生株。总体而言,c2515和c2516可能参与铁载体介导的铁摄取并参与APEC O1菌株E516的致病过程。以上结果提示c2515基因对E516毒力影响更大,为了从蛋白水平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我们研制了 C251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11b-c2515-His并导入E.coli BL21(DE3),诱导表达后,对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尿素梯度变复性,纯化得到蛋白分子量为28.2 kDa的重组蛋白,与预期一致。C2515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过方阵滴定试验,确定间接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的最佳适包被抗原浓度为:1.5 μg/mL,选择血清抗体效价最高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经三次亚克隆筛选出3株能稳定分泌C2515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C4、3D6、4B9,经抗体亚类试剂盒鉴定,1C4属于IgG2b亚类,3D6、4B9属于IgG1亚类,3株均属于κ轻链。Western blot结果表示,3株单克隆抗体均可与免疫原C2515蛋白特异性结合,并只能在E516菌株中检测出天然C2515蛋白而在E058和E522中未检测出,与PCR检测结果一致。C2515单抗的获得为其后续功能研究提供了可靠材料,也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铁摄取系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李楠[4](2021)在《冷冻鸡肉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对鸡的致病性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文中认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食源性的胞内致病菌,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引起脑膜脑炎、流产和败血症等疾病,死亡率可高达20%-30%。各国每年对食品LM的污染调查结果显示,鸡肉中LM的检出率在1.1%-5.51%之间,鸡肉源LM可能是加工环境污染,也可能是鸡本身携带。目的:本试验将研究鸡肉源LM对鸡的致病性,以引起食品厂和养禽场对污染源的重视。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基因组进化和毒力特征,为分离株的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毒力基因PCR检测、溶血价测定、改良寇氏计算法计算鸡胚LD50和称重得到鸡胚肝脏指数,通过结果对比17株分离株的毒力。(2)筛选出三株毒力差异显着的分离株LM925、LM929和LM873肌肉注射感染9日龄雏鸡,通过改良寇氏计算法得到雏鸡LD50,研磨肝脏、脾脏和脑组织,平板计数法计算载菌量,观察雏鸡大体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等,研究LM对雏鸡的致病性;(3)选择毒力差异最大的LM925与LM873,在不同温度、p H、Na Cl浓度和Et OH浓度条件下测定吸光度OD600得到两株菌的生长曲线,微孔板定量法对不同时间段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进行比较。(4)对分离株LM925和LM87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其基因组特点,毒力基因,MLST分型和基因组进化进行分析。结果:(1)41.2%(7/17)分离株携带所检测的8个毒力基因,全部分离株均携带对毒力有决定性作用的lmo2821,17株分离株均溶解绵羊红细胞,溶血价在1:4-1:16之间,17株分离株均可致死鸡胚,58.8%的分离株鸡胚LD50在1.5和2之间,41.2%分离株鸡胚LD50在2和5之间,最强毒株鸡胚LD50为1.533,最弱毒株鸡胚LD50为4.733,接种LM的鸡胚肝脏指数均显着增大。(2)雏鸡感染实验表明,三株菌对雏鸡均有致病性。强毒株LM925,LM929的雏鸡LD50分别为7.733和8.133,而相对弱毒株LM873的雏鸡LD50为8.733,LM925在各组织中的载菌量最高,LM873最低,雏鸡解剖发现肝脏病变最明显,其中LM925与LM929所感染的雏鸡肝脏可看到明显的白色坏死灶,而LM925明显居多,感染LM873的雏鸡肝脏无肉眼可见病变。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变主要为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淤血和化脓灶,而病变最多的为LM925,最少为LM873只观察到局部淤血。(3)在不同条件下,37℃、p H 7.0、5.0%Na Cl为三株LM生长的最适条件,4%Et OH为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LM925的生长趋势始终高于LM873,其中在p H 5.0、4.5%Na Cl和4%Et OH条件下两株菌的生长趋势差异显着(P<0.05);利用微孔板定量法测定不同时间段该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发现培养6~24 h有少量LM开始附着和微菌落的形成,LM925与LM873相比,在6h、8h和12h时,生物被膜的形成差异显着(P<0.05),10h时和24h时,LM925与LM873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36h时微菌落连成网状结构,可形成成熟致密的生物被膜,且LM925较LM873的差异极显着(P<0.01),48h生物被膜网状结构逐渐溶解,LM925与LM873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发现LM925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4)全基因组注释分析结果显示:LM925基因组全长2,965,010bp,GC含量37.83%,编码2928个蛋白预测基因,编码区占整个基因组的91.03%,蛋白平均长度为872.38个氨基酸,含有56个t RNA以及6个r RNA。LM873基因组全长2,972,618bp,GC含量37.83%,编码2928个蛋白预测基因,编码区占整个基因组的91.03%,蛋白平均长度为862.57个氨基酸,含有55个t RNA以及6个r RNA。在LM925与LM873的分析比较中,两菌除共同含有的毒力基因外,LM925还含有编码LIPI-3的基因簇lls B、lls D、lls H、lls X、lls Y、lls G,这些基因编码溶血素S(LLS),LM873存在编码LIPI-4的基因簇esx B和gsp G,这些基因编码分泌蛋白。将两株菌的测序结果对照数据库信息,得到LM873的序列分型为ST87,属于CC87克隆群,LM925为ST386,属于CC224克隆群。在进化分析中,LM873与中国临床分离株SHL012和美国造成人李斯特菌病爆发的FSLJ1-194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LM925与FSLJ1-194,SHL012,美国食品分离株FSLN1-017和美国临床分离株FSLR2-503处于同一进化位置,显示他们是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两者结果综合分析显示,LM873与LM925均具有引起人李斯特菌病爆发的潜在可能。结论:冷冻鸡肉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对鸡胚和雏鸡均具有致死能力,但是毒力并不相同,感染鸡胚和雏鸡的肝脏是病变比较明显的器官。LM冷冻鸡肉分离株的环境适应性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毒力强弱呈正相关。LM873与LM925均具有引起人李斯特菌病爆发的潜在可能。

苏虎[5](2020)在《817肉鸡初生重对生产性能、肉品质及下丘脑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初生重对817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以及生长轴相关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0日龄817肉鸡雏鸡1200只,逐只称重并佩戴翅号。根据初生重分为低初生重组(37.5±1.9g,≦40g)、中初生重组(42.8±0.5g,42.0g-43.6g)、高初生重组(47.9±1.9g,≧46.0g)三组。所有试验鸡笼养,自由采食,饮水。每7天全群称重。49日龄,根据每周体重对817肉鸡生长曲线进行拟合。从三组中分别挑选平均体重附近公鸡15只进行屠体性能与肉品质测定。分别采取高初生重与低初生重组各3只公鸡的下丘脑样品,提取RNA,建库测序进行RNA-seq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生长模型的拟合度均高于0.996。其中Logistic模型合效果最佳,其拟合值和实际测定值最吻合,拟合度,拐点周龄,拐点体重分别为0.998,4.85周,951.54g。低初生重组公鸡生长速度始终较其他两组慢(P<0.05)。49日龄时低初生重组公鸡体重分别显着低于中初生重组与高初生重组101g与114g(P<0.05)。中初生重组公鸡与高初生重组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低初生重组母鸡体重只在早期(1-14日龄)低于其他两组(P<0.05)。中初生重组母鸡与与高初生重组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初生重对49日龄817肉公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与腿肌率等屠体性能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高初生重组公鸡脾脏占体重比率显着高于中初生重组(P<0.05)。低初生重组公鸡十二指肠占体重比显着大于高初生重组(P<0.05)。三组公鸡之间心、肝、肌胃、腺胃、胰腺重、空肠以及回肠占体重比率无显着差异(P>0.05)。初生重对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以及肉色等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以log2|foldchange|>1并且矫正P-value<0.05为阈值共筛选出424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生长激素抑制素信号通路”,“糖皮质激素分泌”等通路。其中低初生重公鸡下丘脑中SST与TRH基因表达显着上调。进一步q PCR分下发现与高初生重相比,低初生重组公鸡垂体中SSTR2与SSTR5基因表达显着上调而TRHR和GH基因表达显着下调而GHRHR基因表达无显着变化。综上所述,初生重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以及817母鸡出栏重无显着影响。初生重小的817公鸡生长性速度慢,与SST基因高表达抑制了TRH对GH刺激分泌有关。

温娅娅[6](2020)在《鹧鸪生长曲线拟合及MSTN基因表达与体重和肌纤维发育的相关性》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鹧鸪为对象,探索了利用分子手段进行性别鉴定的方法;利用九种非线性模型对鹧鸪的生长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确定适合鹧鸪的生长曲线模型;以MSTN基因作为影响鹧鸪生长和肌纤维发育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揭示了该基因在鹧鸪组织中的表达特点,采取组织学切片技术分析鹧鸪肌纤维发育特征,并分析鹧鸪MSTN基因表达水平与胸肌肌纤维发育及体重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鹧鸪性别分子鉴定本研究通过采集鹧鸪羽毛样提取DNA,用CHD基因的特异引物对鹧鸪的CHD基因上的同源序列进行特异性扩增,从而对鹧鸪的性别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鹧鸪羽毛可以提取出高质量的DNA,CHD基因在公鹧鸪上仅有CHD-Z1条带(566bp),而母鹧鸪有CHD-W(416bp)和CHD-Z(566bp)2条带.性别分子鉴定与解剖结果一致。2.鹧鸪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本研究利用九个非线性模型对鹧鸪群体(178只)、公鹧鸪(85只)和母鹧鸪(93只)0-18周龄生长体重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除Exponential外,其他模型确定系数(R2)均大于 0.9,其中 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Richards和Weibull-type确定系数(R2)达到0.99以上。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Richards和Weibull-type五种模型所得均方差都在100以下,其中Weibull-type模型均方差最小,分别为54.98、21.68、12.76。九种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相关系数(r)均大于0.9,其中Weibull-type模型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9992、0.9993、0.9993。九种模型中Weibull-type所得AIC和BIC值最小,即Weibull-type模型拟合度最优。根据模型参数:确定系数(R2)、矫正确定系数(adj.R2)、均方差(MSE)、r(相关系数)、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贝叶斯信息量准则(BIC)和Durbin-Watson值可知,就九种模型而言,Weibull-type曲线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在估计鹧鸪群体、公鹧鸪和母鹧鸪体重方面更具优势。3.鹧鸪MSTN基因表达及其与体重和肌纤维发育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对0到1 8周龄的公、母鹧鸪肌纤维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包括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和密度等组织学指标。石蜡切片分析结果显示,从2周龄到10周龄,鹧鸪胸肌纤维发育较快,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横截面积都随着周龄增加显着性增大(P<0.05),肌纤维密度随着周龄的增大而不断下降。12周龄到18周龄肌纤维膨大速度放缓,肌纤维直径和面积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公、母鹧鸪肌纤维发育在各个周龄间无显着性差异,但各周龄公鹧鸪肌纤维直径和面积都略大于母鹧鸪。Myostatin(MSTN)是骨骼肌生长的负调节因子,在肌肉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qRT-PCR方法构建了鹧鸪MSTN基因在1 1个组织中的组织表达谱以及在胸肌中的时空表达谱。结果显示,MSTN mRNA在胸肌中表达量最高,在心、肝、脾、肺、肾、腺胃、肌胃、下丘脑、垂体等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此外,胸肌中MSTN基因表达量在不同周龄之间存在差异,在胸肌中表达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分析胸肌中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密度与MSTN表达和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鹧鸪MSTN表达与肌纤维直径(r=0.650)和肌纤维密度(r=-0.721)显着性相关(P<0.05),与体重(r=0.629)和肌纤维面积(r=0.580)无显着性相关。0-18周龄体重与肌纤维发育(肌纤维直径(r=0.907)、肌纤维面积(r=0.984)和肌纤维密度(r=-0.841))有极显着性相关(P<0.01)。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r=-0.931)与肌纤维面积(r=-0.878)有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

王安妮[7](2019)在《鸡鼻气管鸟杆菌油乳剂灭活苗及外膜蛋白疫苗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鼻气管鸟杆菌病(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呼吸道传染病,ORT在临床上常危害3~6周龄的肉鸡及火鸡,引起急性呼吸道病,近年来给养鸡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鼻气管鸟杆菌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治疗以及通过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两种方法。由于抗生素治疗存在弊端,目前国外研发了包括活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等,用于预防鼻气管鸟杆菌病。本研究采用甲醛灭活菌体研制油乳剂灭活苗,同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原核表达蛋白基因,纯化表达产物,进行动物免疫保护试验,评价两种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以及免疫保护率,旨在为鼻气管鸟杆菌病的防治奠定基础。1 鼻气管鸟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本研究将实验室冻存的ORT分离株进行复壮及鉴定,按常规操作进行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PCR鉴定以及动物回归试验所得结果与国外报道的分离株相似,且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分离株为血清型A型。而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及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鼻气管鸟杆菌生长曲线,并对16h鼻气管鸟杆菌OD600nm与CFU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绘制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由此可得鼻气管鸟杆菌对数生长期为2~16h,稳定期为16~20h,20h以后进入衰亡期,并且建立适用于鼻气管鸟杆菌对数生长期的OD60nm与CFU的回归方程为:y=2.7591x-0.0897(R2=0.9973)。最后进行了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根据改良寇氏法计算得LD50=1.19×1010CFU/mL,为了有效地利用和控制鼻气管鸟杆菌的生长提供了参考。2 鼻气管鸟杆菌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本研究利用戊二醛处理聚苯乙烯酶标板,将鼻气管鸟杆菌的全细胞抗原进行干燥包被,通过方阵滴定试验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08CFU/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并且通过试验确认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以及重复性。将分离鉴定的鼻气管鸟杆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用0.2%甲醛溶液灭活24h,制备灭活苗,对疫苗进行质量检验,结果表明,疫苗乳化效果良好,无菌生长,内毒素含量符合要求,将7日龄的SPF肉鸡接种疫苗后无不良反应。分别在鸡7日龄和14日龄接种疫苗,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其抗体水平,并在21日龄对免疫组及攻毒组鸡只进行攻毒,对免疫效果及攻毒保护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次接种疫苗后不同抗原含量的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能够预防鼻气管鸟杆菌的感染。3 鼻气管鸟杆菌外膜蛋白疫苗的研制将实验室构建并冻存的重组菌PGEX-OMA87复苏后,大量表达纯化OMA87蛋白,与弗氏佐剂1:1乳化,以7日龄SPF鸡为实验动物,对疫苗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显示疫苗乳化效果良好,无菌生长,内毒素含量符合要求,SPF肉鸡接种后无不良反应。对免疫效果及攻毒保护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次接种疫苗后不同抗原含量的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能够有效预防鼻气管鸟杆菌的感染。

罗青平[8](2019)在《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禽巴氏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又称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火鸡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感染的病禽主要表现为急性死亡,死亡率极高。早期使用磺胺类、氯霉素等抗生素预防治疗禽巴氏杆菌病有一定效果。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一方面导致禽蛋禽肉等禽产品的药物残留,另一方面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预防控制本病的最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是免疫预防。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vian pasteurella,Pm)有15种血清型,用不同血清型的巴氏杆菌制备疫苗免疫,发现各血清型之间并不能提供交叉保护。当前我国使用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是灭活疫苗,最好的商业化灭活疫苗对同源血清型菌株感染的免疫保护率不到80%,保护期短。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和免疫保护期,或者研发新型高效的新疫苗,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学者对某些细菌在限铁和非限铁培养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发现限铁培养的菌液中有大量的免疫原性蛋白,与非限铁培养的菌液相比呈明显的上调表达。基于这样的发现,我们推测禽巴氏杆菌在限铁培养条件下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免疫原性相关蛋白,可挖掘筛选免疫原性强的蛋白制备安全高效的亚单位疫苗,或以此方法培养的细菌制备疫苗也可能比非限铁培养的禽巴氏杆菌制备的疫苗会产生更好更高效的免疫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限铁培养及灭活疫苗研究本研究采用限铁(PMR)或正常培养基(PMN)培养Pm并监测其生长情况,绘制了限铁培养基和正常培养基中Pm的生长曲线。在培养前2小时,两种条件下的Pm生长能力无显着差异。在正常培养基中,Pm在4小时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在12小时后达到平台期。但限铁培养基中Pm的对数期和平台期较正常培养基延迟2小时。限铁培养条件Pm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培养基(P<0.05),说明缺铁条件明显抑制了Pm的生长。研究结果显示限铁培养制备的疫苗免疫保护率明显优于正常培养菌株制备的疫苗,其攻毒保护率达到100%,可有效保护免疫鸡群免受禽巴氏杆菌的感染。但无论是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还是正常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一次免疫与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明显,二次免疫鸡群抗体持续期相对较长,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期大于6个月,显着高于其他灭活疫苗。2.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本研究模拟动物体内环境,在限铁环境中培养Pm。然后通过蛋白质组学,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出Pm在限铁环境中有26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99个蛋白质点表达量上升,选取其中的13个显着上调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共有11个检索出蛋白种类,分别代表了4类蛋白质,其中8个为外膜蛋白,1个为天冬氨酸裂解酶,1个为是30S核糖体蛋白,还有1个为假想蛋白。选取3种分泌蛋白进行克隆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原性(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都有大量的报道,本研究不再重复)。将纯化后的分泌蛋白Asp裂解酶(aspA)、假想蛋白H和30S核糖体S6制备成亚单位疫苗,免疫40日龄雏鸡,结果显示免疫28天后抗体水平达到最高,35天后呈下降趋势,Asp裂解酶、假想蛋白H和核糖体蛋白S6亚单位疫苗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66.67%、80%,Asp裂解酶和S6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而且此外疫苗免疫组免疫部位出现红肿,剖开免疫部位可见白色的油状物,可能是灭活疫苗中含有不能被机体吸收的油佐剂造成的,而亚单位疫苗免疫组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因此本研究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3.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研究以NCBI数据库中的禽巴氏杆菌标准株Pm70全基因组作为参照对禽巴氏杆菌Asp裂解酶(aspA)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根据同源重组技术,首先通过融合PCR的方法将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的左右同源臂融合,然后将融合片段和卡那抗性基因盒通过双酶切连接到自杀质粒上,再利用电转的方法将重组自杀质粒转化到Pm中,最后通过抗性筛选及PCR鉴定,成功构建基因缺失株,与野生型亲本株比较结果显示:aspA基因的氨基酸分解代谢作用对禽巴氏杆菌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其可以提高禽巴氏杆菌抗酸能力、厌氧生存能力和限铁环境生存能力;然而,aspA基因缺失并没有显着降低禽巴氏杆菌的毒力。

田二杰[9](2019)在《鸡源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禽类,一些大肠杆菌能够通过定植在肠道导致肠内感染,同时也能转移到肠外导致肠外感染,主要感染3~7周龄的雏鸡,临床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眼炎等症状,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达氟沙星(氟喹诺酮类)和安普霉素(氨基糖苷类)是两种兽医专用广谱抗生素,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猪等动物的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目前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不规范使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然而国内外尚未建立这两种药物对大肠杆菌的耐药判定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为规范这两种药物在我国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COWT)的测定本研究从全国各大规模化养鸡场采集并分离鉴定了 1412株鸡源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氟沙星在0.125~64 μg/mL浓度范围内的MIC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为0.5μg/mL和8 μg/mL,其中MIC为8μg/mL时细菌有215株,占15.7%,分布最多。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MIC50为4μg/mL,MIC90为64μg/mL。而安普霉素在2~256 μg/mL浓度范围中呈单峰分布,峰值为MIC=8μg/mL,此处细菌有828株,占60.7%。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的MIC50为8μg/mL,MIC90为16μg/mL。将两种药物的MIC值转换为Log2MIC,进而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NORMINV和NORMDIST方法建立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COWT分别为4 μg/mL和16 μg/mL。(2)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特点分析选择不同MIC值的大肠杆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耐药基因与MIC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中达氟沙星耐药基因oqxAB、aac(Ib-cr)、qnrAqnrB、qnrS和qepA基因的阳性率在一定程度上随着MIC值的升高而增大,qnrC和qnrD阳性率为0。同样,安普霉素耐药基因aac(3)-Ⅳ和npmA的阳性率也具有MIC值依赖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一步筛选到24株达氟沙星高度耐药菌和16株安普霉素高度耐药菌,并使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这两类菌株对17种抗革兰氏阴性菌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两类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最低10耐,最高达15~16耐。同时还发现所有的达氟沙星耐药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萘啶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四环素和甲氧苄啶均表现出100%耐药,而对阿米卡星和磷霉素相对较敏感。所有的安普霉素耐药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和氟苯尼考均表现出100%耐药。所有安普霉素耐药菌株都对庆大霉素耐药,而对阿米卡星和大观霉素相对较敏感。(3)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学临界值(COPD)的建立构建大肠杆菌感染鸡动物模型,单次口服给予达氟沙星5 mg/kg后,分别收集不同时间点健康组和感染组鸡的血样和4种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肠液,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药物浓度。4种肠段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符合二室模型。健康组鸡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的吸收速率(Ka)、清除率(CL)和分布体积(V)依次下降。而在感染组鸡的肠道中,空肠中Ka和V值最高。与健康组相比,感染组鸡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达氟沙星的CL依次降低,且均低于健康组鸡的相应肠段,十二指肠和回肠的Ka显着降低,空肠和回肠中的V增大。健康组和感染组鸡回肠中的F均较高。大肠杆菌078在MH肉汤、回肠液和血浆中的生长曲线的趋势一致。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达氟沙星在肉汤、血浆和4种肠液中对大肠杆菌07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达氟沙星在MH肉汤和血浆中的MIC均为0.016μg/mL,而在4种肠液中MIC值均比血浆中和MH肉汤中的大,其中空肠液中的MIC值最大(6.4 μg/mL),而在回肠液中的MIC值最小(0.64 μg/mL)。采用平板倾倒计数法,绘制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078的体外和半体内(回肠和十二指肠)杀菌曲线。达氟沙星的体外和半体内杀菌作用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因此可选择PK/PD参数AUC/MIC来制定COPD。综合血浆和4种肠段中达氟沙星的药动学(PK)和药效学(PD)特点,最终采用感染组回肠中的数据建立COPD。使用Winnonlin软件分析血浆和回肠的PK数据,得到达氟沙星在感染组鸡血浆中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分别为 1 h,0.38 μg/mL 和 2.06 h·μg/mL;在回肠中的 Tmax、Cmax和 AUC 分别为 2.7 h,18.95μg/mL和261.78 h·μg/mL。进而用Winnonlin软件中Sigmoid Emax模型对回肠的PK/PD数据进行模拟,选择E=-3时AUC/MIC的值为药效学目标。计算得到达氟沙星在回肠中的药效学目标为421.45。最后使用Crystal ball软件对达氟沙星在回肠中的PK/PD数据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不同MIC值下AUC/MIC达到药效学目标的概率,选择达标率大于90%的最大MIC为COPD。即回肠液中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PD为0.54 μg/mL。(4)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临床临界值(COCL)的制定本研究中,达氟沙星对鸡的临床治疗试验包括感染组、感染治疗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鸡。攻毒菌株是通过PCR和雏鸡攻毒实验筛选出的5个不同MIC值的大肠杆菌致病株。每一个感染组对应三个感染治疗组,治疗方案分别为5 mg/kg,2次/天,连续3天;10mg/kg,2次/天,连续3天;20mg/kg,1次/天,连续3天。治疗结果表明,3种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因此,选择5 mg/kg的治疗结果来制定COCL。首先采用EUCAST推荐的WindoW法,得到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CL范围为0.5~16 μg/mL。然后用CART分类树回归分析法分析得到,当POC等于90%时,COCL>2.25μg/mL。因此,推荐4μg/mL为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CL。综上,本研究中达氟沙星的COWT=COcL=4μg/mL,COPD为0.54μg/mL。因此,达氟沙星的耐药判定标准为4 μg/mL。而安普霉素的COWT为16 μg/mL,其药效学和临床临界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赵成雪[10](2019)在《猪星状病毒天津分离株基因组特征分析及其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es,PAstVs)是星状病毒科哺乳动物属内的无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发仔猪腹泻、脱水及食欲下降等肠道疾病的重要病原。星状病毒基因重组、跨物种传播及适应新宿主的能力使星状病毒成为潜在的人畜共患病原。了解星状病毒的遗传进化特征及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对于防控星状病毒感染意义重大。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猪星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克隆及其遗传进化特征分析:通过RT-PCR在天津静海、宁河养殖场的29份猪腹泻粪便中检测到PAstV2(3份)和PAstV4(1份),PAstV检出率为13.8%。通过四节段重叠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PAstV4全基因组序列,将其命名为PAstV4/Tianjin/2018。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AstV4/Tianjin/2018基因组包含典型的星状病毒科核苷酸基序,核糖体移位信号和高度保守的亚基因组启动子序列位于ORF1a/1b和ORF1ab/2重叠区内。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AstV4/Tianjin/2018属于PAstV4亚型,与匈牙利株(WBAstV-1/HUN/2011)进化关系最近。基因重组结果显示PAstV4/Tianjin/2018是美国株PAstV4/US-IL135(JX556692.1)和日本株PAstV4/JPN(LC201608.1)的重组毒株,重组位点在ORF1ab/ORF2交界处。2.不同启动子调控的、高效展示Aga1酿酒酵母宿主菌的构建:以酿酒酵母菌株JDY52为出发菌株,通过醋酸锂转化法将线性化质粒PIU211转入JDY52,利用SD-URA选择性培养基和基因组PCR筛选阳性转化子,获得诱导型乳糖启动子LAC调控的、表面高效展示Aga1酵母宿主菌株ST1814A。PCR克隆GPD启动子,通过反向PCR扩增和无缝连接将PIU211 LAC启动子替换为GPD启动子,获得组成型葡萄糖启动子GPD调控的、表面高效展示Aga1酵母宿主菌株ST1814G。3.猪星状病毒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表达菌株的构建:以PAstV4/Tianjin/2018 Cap蛋白作为酿酒酵母表面展示蛋白,应用Yeast Fab模块组装方法构建了GAL1启动子、GPD启动子控制的Aga2-Cap转录单位(GAL1-Aga2-Cap-ADH1、GPD-Aga2-Cap-ADH1)。依据酵母同源重组原理通过醋酸锂转化法将Aga2-Cap代谢途径(URR1-TU-LEU2-URR2)整合至ST1814A和ST1814G Ⅳ染色体HO基因座(URR1-HIS3-URR2),通过SD-LEU选择性培养基和基因组PCR鉴定阳性重组子,获得猪星状病毒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表达菌株ST1814G/Cap和ST1814A/Cap。4.猪星状病毒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菌株表达特征及免疫效力分析:利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分析确定Cap蛋白成功表达且表达在酿酒酵母细胞表面。生长曲线分析表明Cap蛋白的表达不影响重组酿酒酵母的生长。通过ELISA检测口服免疫小鼠的血清IgG和粪便IgA抗体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的血清Cap特异性IgG和粪便Cap特异性IgA抗体水平显着高于空白菌株组和PBS组。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猪星状病毒4型天津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确定了其核苷酸序列及遗传进化特征。构建了不同启动子调控的、表面高效展示Aga1酿酒酵母宿主菌株,可作为外源蛋白肽的表达、递送工具。制备了猪星状病毒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工程菌株,为猪星状病毒的免疫防控提供了对策。

二、禽类三种常用生长曲线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禽类三种常用生长曲线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品种鸡生长曲线拟合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分组
    1.2 生长模型的选择
    1.3 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4个品种体重生长分析
    2.2 4个品种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2)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突变类型分析及其与正常体型芦花鸡发育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基因组DNA提取及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1.3 芦花鸡GHR基因扩增
    1.4 扩增产物测序
    1.5 芦花鸡体重、体尺数据采集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矮小体型芦花鸡的突变检测
        2.1.1 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Ⅰ型和Ⅱ型突变检测
        2.1.2 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Ⅲ型突变检测
        2.1.3 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Ⅳ型突变检测
    2.2 矮小与正常体型芦花鸡发育差异研究
        2.2.1 矮小与正常体型芦花鸡外貌特征差异
        2.2.2 正常和矮小体型芦花鸡体重生长曲线拟合比较
        2.2.3 正常和矮小体型芦花鸡胫长生长曲线拟合比较
3 讨论
    3.1 矮小体型芦花鸡的突变类型
    3.2 体重生长曲线及拟合分析
    3.3 胫长生长曲线及拟合分析
4 结论

(3)APEC O1型E516摄铁基因c2515和c2516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C2515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1.1.1 病原学
        1.1.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1.3 流行病学
        1.1.4 毒力因子
        1.1.5 防治措施
    1.2 摄铁系统的研究进展
        1.2.1 铁载体的合成
        1.2.2 铁载体的转运
        1.2.3 铁载体对APEC毒力的影响
        1.2.4 血红素摄取系统
    1.3 单克隆抗体技术研究进展
        1.3.1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1.3.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
        1.3.3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c2515、c2516基因缺失株及回补株的构建
    2.1 材料
        2.1.1 试验菌株、质粒和细胞
        2.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方
        2.1.3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PCR方法鉴定c2515、c2516基因在E516、E058、E522中的存在
        2.2.2 c2515、c2516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2.2.3 E516菌株c2515-c2516双基因回补株的构建
        2.2.4 遗传稳定性分析
        2.2.5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2.3 结果
        2.3.1 c2515、c2516基因鉴定结果
        2.3.2 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建
        2.3.3 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
        2.3.4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E516及其c2515、c2516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物学特性
    3.1 材料
        3.1.1 试验菌株和动物
        3.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方
        3.1.3 主要仪器
        3.1.4 分子生物学软件及数据分析软件
    3.2 方法
        3.2.1 RNA提取和逆转录RT-PCR分析
        3.2.2 qRT-PCR
        3.2.3 CAS法检测铁载体产出
        3.2.4 铁摄取检测
        3.2.5 1日龄鸡的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3.2.6 21日龄SPF鸡体内定居试验
        3.2.7 组织病变观察
        3.2.8 鸡巨噬细胞感染试验
        3.2.9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RT-PCR检测结果
        3.3.2 qRT-PCR检测结果
        3.3.3 CAS固体培养基检测结果
        3.3.4 铁摄取检测结果
        3.3.5 LD_(50)试验结果
        3.3.6 体内定居试验结果
        3.3.7 组织病变观察结果
        3.3.8 鸡巨噬细胞感染试验结果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E516菌株C2515摄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4.1 材料
        4.1.1 试验菌株、动物和载体
        4.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方
        4.1.3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4.2.2 pET11b-c2515-His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4.2.3 C2515-His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4.2.4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4.2.5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
    4.3 结果
        4.3.1 PCR扩增及质粒酶切鉴定结果
        4.3.2 C2515-His蛋白的诱导表达结果
        4.3.3 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
        4.3.4 C2515-His蛋白大量表达与纯化结果
        4.3.5 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抗体最佳稀释度
        4.3.6 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4.3.7 阳性孔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结果
        4.3.8 单抗鉴定结果
    4.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冷冻鸡肉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对鸡的致病性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单增李斯特菌
        2.2 LM的致病机制
        2.2.1 LM的胞内增殖过程
        2.2.2 消化道感染
        2.2.3 胎盘感染
        2.2.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3 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性因素
        2.4 单增李斯特菌致病性评估模型
        2.4.1 组织培养测试
        2.4.2 实验动物的测定
        2.4.3 小鼠模型
        2.4.4 豚鼠模型
        2.4.5 蒙古沙鼠
        2.4.6 其他动物
    3 研究内容
        3.1 单增李斯特菌冷冻鸡肉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鸡胚LD_(50)测定
        3.1.1 强毒株毒力基因检测
        3.1.2 17 株LM冷冻鸡肉分离株鸡胚毒力检测
        3.1.3 分离菌株溶血活性的测定结果
        3.1.4 鸡胚肝脏指数
        3.2 冷冻鸡肉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对雏鸡致病性试验
        3.2.1 雏鸡毒力测定
        3.2.2 剖解变化与组织病理学变化
        3.2.3 组织载菌量测定
        3.3 LM冷冻鸡肉分离株的环境适应性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研究
        3.3.1 不同环境对LM生长的影响
        3.3.2 LM生物被膜形成量与形成能力的测定
        3.4 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3.4.1 分离株全基因组提取与测序
        3.4.2 基因组拼接
        3.4.3 毒力基因与MLST分型
        3.4.4 基因组分析与系统进化分析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冷冻鸡肉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鸡胚LD_(50)测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实验动物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细菌培养
        1.2.2 强毒株毒力基因检测
        1.2.3 溶血活性测定方法
        1.2.4 鸡胚毒力测定
        1.2.5 鸡胚肝脏指数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力基因检测
        2.2 分离菌株溶血活性的测定结果
        2.3 17 株LM冷冻鸡肉分离株鸡胚毒力测定结果
        2.4 鸡胚肝脏指数
        3.讨论
        4 小结
    试验二 冷冻鸡肉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对雏鸡致病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实验动物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细菌培养
        1.2.2 雏鸡毒力测定
        1.2.3 剖解变化与组织病理学变化
        1.2.4 组织载菌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染雏鸡的临床观察
        2.2 LD_(50)测定
        2.3 剖解变化与组织病理学变化
        2.4 组织载菌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三 分离株LM925 与LM873 的环境适应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1.2.2 不同pH条件下生长曲线的测定
        1.2.3 不同EtOH浓度条件下生长曲线测定
        1.2.4 不同NaCI浓度条件下生长曲线测定
        1.2.5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2.2 不同pH条件下生长曲线的测定
        2.3 不同EtOH浓度条件下生长曲线测定
        2.4 不同NaCI浓度条件下生长曲线测定
        2.5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四 分离株LM925 与LM873 基因组进化及毒力基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基因组提取与全基因组测序
        1.2.2 MLST分析
        1.2.3 毒力基因分析
        1.2.4 基因组进化分析
        2 结果
        2.1 LM925 与LM873 基因组特点
        2.2 分离株LM925与LM873 的毒力基因分析及MLST分型
        2.3 基因组进化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全文结论
第四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817肉鸡初生重对生产性能、肉品质及下丘脑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
文献综述
    1.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2.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因素
        2.2 营养因素
        2.3 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
        2.4 遗传因素
        2.5 神经内分泌生长轴
    3.肉鸡初生重的研究进展
        3.1 肉鸡初生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肉鸡初生重的影响因素
    4.转录组的简介及家鸡功能基因挖掘的应用
    5.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与方法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3 营养与日粮
    2.4 测定方法
        2.4.1 生产性能的测定
        2.4.2 屠宰性能的测定
        2.4.3 肉品质的测定
        2.4.4 总RNA的提取
        2.4.5 RNA质量检测
        2.4.6 RNA-seq的测定和文库构建
        2.4.7 对RNA-seq结果的验证
    2.5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初生重表型性状的分布与生长曲线拟合
    3.2 初生重对于生产性能的影响
        3.2.1 初生重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初生重对于公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初生重鸡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3.3.1 RNA质量检测
        3.3.2 测序数据质量情况
        3.3.3 差异性表达基因表达量
        3.3.4 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3.3.5 差异性表达基因通路
        3.3.6 高低初生重鸡垂体中生长轴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4.讨论
    4.1 肉鸡生长曲线拟合
    4.2 初生重对于生产性能的影响
    4.3 初生重对于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影响
    4.4 初生重对生长轴相关基因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介

(6)鹧鸪生长曲线拟合及MSTN基因表达与体重和肌纤维发育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鹧鸪简介
    1.2 鸟类性别鉴定方法
        1.2.1 传统方法
        1.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1.3 生长曲线拟合
    1.4 肌纤维概述
        1.4.1 肌纤维的组织结构
        1.4.2 肌纤维的分类
        1.4.3 肌纤维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1.5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概述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鹧鸪性别分子鉴定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羽毛处理
        2.2.3 DNA样品浓度测定
        2.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5 PCR扩增
        2.2.6 性腺观察的形态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电泳结果
        2.3.2 解剖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鹧鸪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动物
        3.2.2 试验日粮
        3.2.3 饲养管理
        3.2.4 体重测定
        3.2.5 数据统计方法和模型表达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鹧鸪不同周龄体重及变化
        3.3.2 鹧鸪生长曲线模型的拟合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鹧鸪MSTN基因表达及其与体重和肌纤维发育的相关性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4.2.2 肌纤维发育特征分析
        4.2.3 MSTN基因表达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肌纤维切片观察
        4.3.2 公母鹧鸪肌纤维发育比较
        4.3.3 MSTN基因时空表达谱
        4.3.4 MSTN 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4.3.5 MSTN基因表达与体重、肌纤维发育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鸡鼻气管鸟杆菌油乳剂灭活苗及外膜蛋白疫苗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病原学
        1.1 病原的发现与分类
        1.2 血清学分型
        1.3 致病性
        1.4 流行病学
        1.5 临床症状
        1.6 病理变化
    2 防治
        2.1 药物治疗
        2.2 免疫防治
    3 疫苗研究进展
        3.1 疫苗
        3.2 疫苗的分类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一: 鼻气管鸟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1.2 试剂
        1.3 试验菌株及试验动物
        1.4 鼻气管鸟杆菌的复壮
        1.5 ORT的鉴定
        1.6 生长曲线的测定
        1.7 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2 结果
        2.1 鼻气管鸟杆菌的复壮与鉴定结果
        2.2 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2.3 LD50测定结果
    3 讨论
研究二: 鼻气管鸟杆菌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1.2 试剂
        1.3 ELISA相关试剂
        1.4 菌株、阳性血清及实验动物
        1.5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6 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1.7 疫苗的免疫保护试验
    2 结果
        2.1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2.2 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2.3 疫苗的免疫保护试验
    3 讨论
研究三: 鼻气管鸟杆菌外膜蛋白疫苗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1.5 疫苗的免疫保护试验
    2 结果
        2.1 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2.2 疫苗的免疫保护试验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危害与防控
        1.1.1 病原学
        1.1.2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流行病学特点
        1.1.3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致病性
        1.1.4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
    1.2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耐药性
    1.3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免疫原性蛋白研究进展
        1.3.1 荚膜(Capsule)
        1.3.2 脂多糖(LPS)
        1.3.3 外膜蛋白(OMP)
        1.3.4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
        1.3.5 菌毛和粘附素
        1.3.6 铁代谢相关蛋白(IROMPs)
        1.3.7 唾液酸代谢(SAM)
    1.4 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1.4.1 灭活疫苗
        1.4.2 弱毒活疫苗
        1.4.3 亚单位疫苗
        1.4.4 免疫复合物疫苗
        1.4.5 基因工程疫苗
    1.5 铁代谢及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1.5.1 宿主阻止铁吸收的机制
        1.5.2 细菌对铁元素的吸收
    1.6 蛋白质组学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1.6.1 蛋白质组学简介
        1.6.2 蛋白质组学在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限铁培养及灭活疫苗研究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和试验动物
        2.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
        2.3.2 疫苗制备
        2.3.3 疫苗质量检验
        2.3.4 疫苗免疫和攻毒保护试验
    2.4 结果
        2.4.1 限铁环境中Pm生长曲线
        2.4.2 疫苗的制备
        2.4.3 疫苗免疫后抗体监测
        2.4.4 攻毒试验结果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
        3.2.2 主要试剂耗材
        3.2.3 主要仪器
        3.2.4 培养基及抗生素的配置
    3.3 实验方法
        3.3.1 禽源巴氏杆菌分泌蛋白提取
        3.3.2 一向等点聚焦
        3.3.3 双向SDS-PAGE
        3.3.4 染色
        3.3.5 分泌蛋白质谱分析
        3.3.6 筛选蛋白的动物保护性实验
    3.4 实验结果
        3.4.1 二维电泳结果
        3.4.2 质谱分析结果
        3.4.3 筛选蛋白原核表达检测
        3.4.4 免疫与攻毒保护性检测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研究
    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2 材料
        4.2.1 菌株和质粒
        4.2.2 实验动物
        4.2.3 主要试剂
        4.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4.2.5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引物设计
        4.3.2 细菌的培养
        4.3.3 细菌的基因组的提取
        4.3.4 重组质粒pBC-SK-?aspA的构建
        4.3.5 重组质粒pBC-SK-?aspA-kan的构建
        4.3.6 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4.3.7 自杀性质粒的电转化
        4.3.8 △aspA::kan突变株的筛选和鉴定
        4.3.9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4.3.10 突变株的生化特性
        4.3.11 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测定
        4.3.12 富马酸对缺失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4.3.13 酚红显色实验
        4.3.14 酸性环境生存实验
        4.3.15 厌氧环境生存实验
        4.3.16 限铁环境生存实验
        4.3.17 aspA基因转录是否受铁离子调控
        4.3.18 限铁环境下缺失株对铁离子的利用
        4.3.19 限铁环境下生物被膜的测定
        4.3.20 粘附与侵袭实验
        4.3.21 毒力实验
        4.3.22 疫苗免疫和攻毒保护试验
    4.4 实验结果
        4.4.1 aspA基因左右同源臂以及Kana抗性基因的PCR扩增
        4.4.2 aspA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的构建
        4.4.3 重组质粒pBC-SK-?aspA的酶切鉴定结果
        4.4.4 重组质粒pBC-SK-?aspA-kan的酶切鉴定结果
        4.4.5 △aspA::kan突变株的筛选结果
        4.4.6 △aspA::kan突变株PCR鉴定结果
        4.4.7 遗传稳定性结果
        4.4.8 突变株的生化特性
        4.4.9 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4.4.10 富马酸对缺失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4.4.11 酚红显色实验结果
        4.4.12 酸性环境生存实验结果
        4.4.13 厌氧环境生存实验结果
        4.4.14 限铁环境生存实验结果
        4.4.15 aspA基因转录受铁离子调控
        4.4.16 限铁环境下缺失株对铁离子的摄取
        4.4.17 限铁环境下生物被膜的测定
        4.4.18 粘附与侵袭实验结果
        4.4.19 毒力实验结果
        4.4.20 免疫攻毒实验结果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Publications
致谢

(9)鸡源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禽大肠杆菌病
    1.2 达氟沙星的药理作用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3 安普霉素的药理作用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4 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及对策
    1.5 耐药判定标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耐药判定标准的定义及制定组织
        1.5.2 CLSI兽医耐药判定标准的概况
        1.5.3 EUCAST兽医耐药判定标准的概况
        1.5.4 野生型/流行病学临界值(CO_(WT)/ECOFFs)的制定
        1.5.5 药效学临界值(CO_(PD))的制定
        1.5.6 临床临界值(CO_(CL))研究进展
        1.5.7 耐药判断标准的确定
    1.6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样品收集
        2.2.2 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2.2.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2.4 野生型临界值(CO_(WT))的制定
        2.2.5 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耐药性研究
        2.2.6 达氟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
        2.2.7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学研究
        2.2.8 PK/PD数据处理及半体内PK/PD模型建立
        2.2.9 达氟沙星的药效学临界值的制定
        2.2.10 达氟沙星半体内PK/PD及剂量预测
        2.2.11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临床临界值的制定
        2.2.12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耐药判定标准的制定
3 结果
    3.1 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野生型临界值的建立
        3.1.1 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3.1.2 样品来源信息
        3.1.3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MIC测定结果
        3.1.4 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MIC测定结果
        3.1.5 达氟沙星鸡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
        3.1.6 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
    3.2 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耐药性研究
        3.2.1 达氟沙星MIC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3.2.2 达氟沙星耐药菌的多重耐药分析
        3.2.3 安普霉素MIC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3.2.4 安普霉素耐药菌株多重耐药分析
    3.3 达氟沙星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3.3.1 达氟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学
        3.3.2 大肠杆菌感染鸡动物模型的构建
        3.3.3 血浆中达氟沙星的药动学
        3.3.4 鸡肠道中达氟沙星的群体药动学
        3.3.5 感染组鸡回肠液中达氟沙星的药动学
    3.4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学研究
        3.4.1 大肠杆菌的体外和半体内生长曲线
        3.4.2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体外和半体内MIC、MBC和MPC
        3.4.3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体外和半体内杀菌曲线
    3.5 达氟沙星半体内PK/PD及药效学目标的研究
    3.6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药效学临界值
    3.7 达氟沙星半体内PK/PD及剂量预测
    3.8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临床临界值测定
        3.8.1 不同MIC值致病菌株的筛选
        3.8.2 临床治疗结果统计
        3.8.3 临床临界值分析
    3.9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耐药判定标准
4 讨论
    4.1 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野生型临界值的测定
    4.2 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的耐药性
    4.3 大肠杆菌对安普霉素的耐药性
    4.4 达氟沙星的药效学临界值的制定
        4.4.1 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4.4.2 达氟沙星在鸡肠道内的群体药动学
        4.4.3 达氟沙星半体内PK/PD模型
        4.4.4 达氟沙星药效学临界值
    4.5 达氟沙星的临床临界值的制定
    4.6 耐药判定标准的制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猪星状病毒天津分离株基因组特征分析及其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星状病毒
        1.1.1 星状病毒病原学特征
        1.1.2 星状病毒遗传进化
        1.1.3 星状病毒检测
    1.2 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1.2.1 酿酒酵母细胞壁概述
        1.2.2 常见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1.2.3 基于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构建的病毒疫苗研究现状
        1.2.4 酿酒酵母作为口服疫苗递送载体的优势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猪星状病毒全基因组克隆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载体、病料
        2.2.2 主要试剂、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病料处理
        2.3.2 病毒第一链cDNA合成
        2.3.3 PAstV检测
        2.3.4 PAstV4全基因组扩增
        2.3.5 3'RACE扩增
        2.3.6 基因组序列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
        2.3.7 GenBank登录号
    2.4 实验结果
        2.4.1 PAstV检测结果
        2.4.2 全基因组扩增结果
        2.4.3 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2.4.4 遗传进化分析
        2.4.5 同源性分析
        2.4.6 遗传重组分析
        2.4.7 衣壳蛋白特征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猪星状病毒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株、载体
        3.2.2 主要试剂、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酵母基因组提取
        3.3.2 重组质粒PIU211的构建
        3.3.3 质粒PIU211(GPD)的构建
        3.3.4 线性化载体的制备
        3.3.5 表面高效展示Aga1酿酒酵母宿主菌的构建
        3.3.6 模块化酿酒酵母表面展示表达载体的构建
        3.3.7 重组质粒POT/Cap的构建
        3.3.8 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
    3.4 实验结果
        3.4.1 PIU211及PIU211(GPD)的构建结果
        3.4.2 线性化载体制备结果
        3.4.3 宿主菌ST1814G和ST1814A的筛选结果
        3.4.4 红白斑筛选
        3.4.5 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菌株的筛选结果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猪星状病毒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菌株表达特征及免疫效力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载体、动物
        4.2.2 主要试剂、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Cap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2 Cap原核蛋白表达及纯化
        4.3.3 鼠抗Cap多克隆抗体制备
        4.3.4 重组酿酒酵母诱导表达
        4.3.5 Western-blot
        4.3.6 免疫荧光
        4.3.7 重组酿酒酵母生长曲线测定
        4.3.8 动物实验
    4.4 实验结果
        4.4.1 原核载体构建及蛋白纯化结果
        4.4.2 Cap蛋白成功表达
        4.4.3 Cap蛋白表达且位于酵母细胞表面
        4.4.4 重组酿酒酵母发酵动力学
        4.4.5 重组酵母诱导小鼠体液及粘膜免疫应答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禽类三种常用生长曲线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品种鸡生长曲线拟合及分析[J]. 马猛,王克华,曲亮,窦套存,郭军,王星果,胡玉萍. 中国畜牧杂志, 2022(01)
  • [2]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突变类型分析及其与正常体型芦花鸡发育差异研究[J]. 郑嘉辉,冷奇颖,张为露,Ali Hassan NAWAZ,杜炳旺,张丽.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1(10)
  • [3]APEC O1型E516摄铁基因c2515和c2516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C2515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 李茜. 扬州大学, 2021
  • [4]冷冻鸡肉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对鸡的致病性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D]. 李楠.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817肉鸡初生重对生产性能、肉品质及下丘脑mRNA表达的影响[D]. 苏虎.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6]鹧鸪生长曲线拟合及MSTN基因表达与体重和肌纤维发育的相关性[D]. 温娅娅. 浙江大学, 2020(01)
  • [7]鸡鼻气管鸟杆菌油乳剂灭活苗及外膜蛋白疫苗的研制[D]. 王安妮. 扬州大学, 2019(02)
  • [8]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D]. 罗青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鸡源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D]. 田二杰.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10]猪星状病毒天津分离株基因组特征分析及其Cap蛋白表面展示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D]. 赵成雪.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三种常见的家禽生长曲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