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第一要务”选择突破点(论文文献综述)
梁冠华[1](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韩小伟[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耿阳[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民生关乎国运,民生象征生机。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民生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奋斗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将民生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其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经过四十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民生建设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民生建设实践也获得巨大突破。首先,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理论渊源入手,并将其理论渊源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精髓的汲取,以及对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传承。其次,本文分别将我国民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作为贯穿全文的两条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总结。在理论方面,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主题不断演进的过程,深刻阐述了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民生建设的新要求,不断调整民生建设主题、发展和创新民生建设理论,规划符合民生发展需要的民生建设道路的过程。在实践方面,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建设实践历程总结为探索---开拓---深化---完善四个阶段,并分别论述了不同历史阶段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探索历程。再次,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建设历程的历史考察,本文又对不同主题民生建设各自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过程。最后,通过对以上民生建设主题演进历程的整体把握,本文初步探索出了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与时俱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统筹兼顾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基本方法;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民生建设永恒的价值取向。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探索历程中深刻把握我国民生建设思想的精髓和实践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民生事业,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邱越月[4](2020)在《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对农村金融尤其是农商银行的业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工作重点。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内投融资体系出现逐渐显出“金融脱媒”现象。当下,金融机构日趋向零售银行转型,把银行零售业务打造成为全新利润拉动。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J农商银行的零售业务的乡村市场营销业务发展现状,运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J农商银行的零售业务的乡村市场营销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阐释了影响该业务发展的诸多因素,提出的优化方案着力于机制、创新、资金、人才、营销定位等方面。文章包含七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及营销策略的概述。第三章为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内部环境分析。第四章为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外部环境分析。第五章为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与路径。第六章为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实施。最后一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对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其乡村市场营销工作中,存在机制体制不完善、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缺少专项资金投入、后备人才储备不够、市场营销定位不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找准市场定位、拓宽业务范围、打造智慧零售银行、多元化营销、积极融入乡村文化,等实操性较强的对策。文中还为对策的有效落地提出了考评、机构、技术、人员、理念、资金等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对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策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春林[5](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的第一要务——认识学生》文中认为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认识学生.认识学生有两点基本内涵:一是认识学生意味着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二是认识学生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感."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经验,对学生认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认定学生基于生活实例去理解充分与必要两个概念更加合适.从核心素养落地的角度来看,从生活实例向数学概念转变,对应着数学抽象;对生活实例中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对应着逻辑推理;得出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及其理解,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演绎,对应着数学建模,由此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也就顺利得到了实现.
邢云龙[6](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杨舒涵[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行政价值观是行政主体(政府)对行政客体(行政系统)实施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解,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中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中国政府的核心价值追求始终是一切为了人民,显着的人民性是中国行政价值观与西方行政价值观最本质的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关注重点从以经济为中心,逐渐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并进一步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覆盖的领域更加全面,价值维度更加多元,表现出持续的成长性。但就其本质而言,不同历史阶段的行政价值观演化,也只是经济、社会形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尽管不同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和政策关注的重心有所变化,但行政价值观的核心仍然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以及政策终极指向必然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价值追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的行政价值观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行政价值观建设的先进水平,也为其发展完善提供经验借鉴。四十年来,上海的行政价值理念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改革和建设到新世纪前后的重开放开发和市场化、国际化再到当前的更加注重创新、转型和协调发展,呈现出持续的演进与成长。但其核心价值取向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围绕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上海将市场化、法治化、服务化作为实现行政价值观的基本条件,率先践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等新发展理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其最终归宿都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具体体现。因此,完善中国行政价值观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追求,并从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共同推进行政价值观的落地。思想层面,重点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和任务,以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的新理念指引发展。制度层面,重点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为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全面推进人民民主和法治中国建设,以刚性的制度设计保障行政价值观的落实。实践层面,妥善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同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范围和渠道,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胡爽[8](2019)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特征,这一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一新论断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和人的需要的历史性原理,这些理论思想构成了新论断产生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使以人民需要和社会生产为主要构成的社会主要矛盾旧形态完结、新形态产生,奠定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基础,而这一过程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容丰富,在人民需要方面体现为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对原有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升级,也是对新生的政治、社会和生态需要的凸显。在社会生产方面体现为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即领域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协同和群体待遇的不公平问题更加尖锐,高质量的发展不充分、发展的动力不充分问题更为突出。同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征体现为“变”与“不变”的统一、阶段性与渐进性的统一以及新表述更为全面详细三个方面,其中“变”与“不变”表现为在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变,国际地位不变,党的基本路线不变,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构成不变。围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其应对路径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即应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平衡领域发展,关注东中西部和城乡发展差距、均衡区域发展,促进就业收入公平和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群体公平,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抓手,以深化改革开放为直接动力,以激发创新驱动为活力源泉,更好应对发展不充分问题。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一深刻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核心要素,构成了其形成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逻辑主线。这一新论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既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是对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系理论的创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还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着力点,正如同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具有的重大意义一样,中共十九大提出的这一战略性判断,也必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长远性、全局性的重要影响。
孙虹玉[9](2019)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关心人民的生活动态,倾听人民的真实心声,保障人民的切实利益,是我党开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理念,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实现巨大跨越的根本原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保证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指导思想,也是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根本路径,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学界研究的新潮。在整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总体性的视角研究了这一问题:第一,探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础。本文这一章的研究逻辑是:首先,挖掘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涵,这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源头。其次,总结和分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中殊途同归的特质,这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最后,秉承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基础的研究之后即是现实依据的支撑,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一体。第二,剖析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节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以发展为红线贯穿始终,第一部分围绕发展之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展开论述,从而奠定发展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二部分集中探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应遵循一种科学的发展方式,其实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第三部分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与新发展理念内在的统一性,为第四章节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实践道路埋下伏笔。第三,阐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该部分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线索,以实践价值为重要内容,从以人民为中心最直接、最有力的价值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价值取向,再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总价值目标。内容层层递进、问题与途径并行,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相结合,体现了该思想的时代性与深远性。第四,研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途径。理论研究终究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于实践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方式,本章节从现实中最突出、最棘手的问题出发,以新发展理念为全局行动指南,以社会主义发展观、价值观的立场来衡量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微观的角度试图剖析和进行总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章节。
冯丹[10](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是对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途径等发展根本问题的系统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科学回答。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理论和观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发展思想以及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国内外背景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回应阶段性发展矛盾、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发展理念;从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从现实状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是立足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的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严密的逻辑体系。五大发展理念各自蕴含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又相互联系、贯通融合于发展理念之中,体现了战略性、整体性、问题导向性的理论特质,是党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要求。是否彻底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关乎发展的全局和未来,要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力;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发展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厚植发展基础;坚持开放发展拓宽发展空间;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为世界各国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围绕“第一要务”选择突破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绕“第一要务”选择突破点(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
2.3 身份研究综述 |
2.3.1 身份认知初探 |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
3.1 引言 |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
3.3 修辞动机 |
3.3.1 动机与行为 |
3.3.2 动机与否定 |
3.3.3 戏剧五位一体 |
3.4 辞屏 |
3.4.1 “辞屏”的概念 |
3.4.2 “辞屏”的特点 |
3.5 同一 |
3.5.1 同一与分离 |
3.5.2 同一与实质 |
3.5.3 同一的方式 |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
4.1 引言 |
4.2 中国声音 |
4.3 中国身份 |
4.3.1 新兴大国 |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4.3.3 负责任大国 |
4.3.4 东方文明大国 |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
5.1 引言 |
5.2 同情同一 |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
5.3 对立同一 |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
5.4 无意识同一 |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
6.1 引言 |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
6.4.1 完整修辞推论 |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
7.1 引言 |
7.2 建筑类隐喻 |
7.2.1 建筑隐喻描述 |
7.2.2 建筑隐喻说明 |
7.3 拟人类隐喻 |
7.3.1 拟人隐喻描述 |
7.3.2 拟人隐喻说明 |
7.4 旅程类隐喻 |
7.4.1 旅程隐喻描述 |
7.4.2 旅程隐喻说明 |
7.5 其他隐喻 |
7.5.1 疾病类隐喻 |
7.5.2 文化类隐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中央单位 |
2.1.2 社会扶贫 |
2.1.3 定点扶贫 |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
6.2.1 政策优势 |
6.2.2 资源优势 |
6.2.3 规划优势 |
6.2.4 人才优势 |
6.2.5 技术优势 |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6.3.1 党委领导机制 |
6.3.2 政府主导机制 |
6.3.3 群众参与机制 |
6.3.4 组织协调机制 |
6.3.5 资金投入机制 |
6.3.6 考核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民生与民生建设概述 |
1.2.1 民生 |
1.2.2 民生建设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梳理 |
1.3.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梳理 |
1.4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理论传承及实践历程 |
2.1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理论传承 |
2.1.1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2.1.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
2.2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实践历程 |
2.2.1 筚路蓝缕的探索阶段 |
2.2.2 继往开来的开拓阶段 |
2.2.3 渐入佳境的深化阶段 |
2.2.4 卓有成效的完善阶段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 |
3.1 “生存型”民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
3.1.1 社会主义本质论: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 |
3.1.3 改革开放:民生建设的内在动力 |
3.1.4 “三步走”战略:民生建设的战略步骤 |
3.1.5 共同富裕:民生建设的价值追求 |
3.2 “发展型”民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石 |
3.2.2 依法治国:民生建设的安全网 |
3.2.3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民生建设的新途径 |
3.2.4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民生发展的新动力 |
3.2.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建设目标的新变化 |
3.3 “和谐型”民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
3.3.1 科学发展观:民生建设的理论指南 |
3.3.2 “三民”思想:民生建设的新理念 |
3.3.3 建设服务型政府:民生建设的新途径 |
3.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建设的新目标 |
3.4 “幸福型”民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
3.4.1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
3.4.2 社会主要矛盾纾解:民生建设的主要任务 |
3.4.3 全面深化改革:民生建设的新要求 |
3.4.4 底线思维:民生建设的新思维 |
3.4.5 生态民生观:民生建设的新理念 |
3.4.6 实现美好生活:民生建设的新追求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主题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1 “生存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1.1 “生存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
4.1.2 “生存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 “发展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2.1 “发展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
4.2.2 “发展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 “和谐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3.1 “和谐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
4.3.2 “和谐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 “幸福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4.1 “幸福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
4.4.2 “幸福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实践经验 |
5.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 |
5.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5.1.2 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
5.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 |
5.2.1 经济发展是民生之基 |
5.2.2 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
5.3 与时俱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要求 |
5.3.1 民生建设思想一脉相承 |
5.3.2 民生建设主题因时而变 |
5.4 统筹兼顾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基本方法 |
5.4.1 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共同发展 |
5.4.2 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 |
5.5 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民生建设永恒的价值取向 |
5.5.1 坚持“人民至上”的民生理念 |
5.5.2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简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及营销策略概述 |
2.1 商业银行及其零售业务概述 |
2.1.1 商业银行的特点 |
2.1.2 零售业务的含义和构成 |
2.1.3 零售业务的特点和意义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与乡村振兴思想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中介理论 |
2.2.4 营销策略理论 |
2.3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的特点及分析工具 |
2.3.1 营销策略的特点 |
2.3.2 营销策略的分析工具 |
第3章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的内部条件分析 |
3.1 J农商银行及其零售业务概况 |
3.1.1 J农商银行简介 |
3.1.2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产品分类 |
3.1.3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产品特色 |
3.2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运营情况 |
3.2.1 资源方面 |
3.2.2 技术方面 |
3.2.3 其他方面 |
3.3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机制体制尚不完善 |
3.3.2 创新发展能力不足 |
3.3.3 缺少专项资金投入 |
3.3.4 后备人才储备不够 |
3.3.5 市场营销定位不准 |
3.4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S)分析 |
3.4.2 劣势(W)分析 |
3.4.3 机遇(O)分析 |
3.4.4 威胁(T)分析 |
第4章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政治环境(P)分析 |
4.1.1 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
4.1.2 市场化改革导向 |
4.2 经济环境(E)分析 |
4.2.1 市场保持稳定并逐步放缓 |
4.2.2 乡村地区普遍脱贫 |
4.3 社会环境(S)分析 |
4.3.1 物产和生态资源丰富 |
4.3.2 社会文化强劲发展 |
4.4 技术环境(T)分析 |
4.4.1 移动支付发展不平衡 |
4.4.2 互联网金融带来机遇和挑战 |
第5章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与路径 |
5.1 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分析 |
5.1.1 SWOT策略组合与分析 |
5.1.2 4C策略分析 |
5.2 找准市场定位,优化业务结构 |
5.2.1 进行广泛的乡村市场调研 |
5.2.2 以“精准稳”为乡村市场突破点 |
5.2.3 农村市场特色的零售业务产品 |
5.3 以乡村客户为向导,拓宽乡村业务范围 |
5.3.1 建立健全乡村客户信息数据库 |
5.3.2 大数据平台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业务体验 |
5.3.3 实现乡村客户资产的最优配置 |
5.4 促进科技金融创新,打造智慧零售银行 |
5.4.1 推进信用农户一卡通业务 |
5.4.2 进一步培育农村移动支付市场 |
5.5 积极融入乡村文化,深入找寻潜在客户 |
5.5.1 民俗活动日感恩客户活动 |
5.5.2 全力打造百福金融圈 |
5.6 多元渠道共同开展,大力宣传新型业务 |
5.6.1 发挥“金融夜校”平台优势 |
5.6.2 组织好金融知识下乡活动 |
5.7 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 |
5.7.1 主动参与乡村公益事业工作 |
5.7.2 继续推进“百福慈善”活动 |
第6章 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统一信息化考评机制 |
6.1.1 传导压实工作责任 |
6.1.2 完善差异化和分级评估机制 |
6.1.3 奖惩考核到位 |
6.2 建立高效率组织机构 |
6.2.1 持续推进系统内部管理机制优化 |
6.2.2 成立高水平营销策略委员会 |
6.2.3 建立专业化零售业务服务中心 |
6.3 紧跟金融科技的步伐 |
6.3.1 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渠道 |
6.3.2 加强信息技术系统优化建设 |
6.4 新零售业务人才战略 |
6.4.1 打造零售业务人才强队 |
6.4.2 出台高管人员履职档案管理办法 |
6.5 加快新时代理念转变 |
6.5.1 践行普惠金融的战略部署 |
6.5.2 明确金融行业的新时代担当 |
6.6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
6.6.1 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
6.6.2 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的第一要务——认识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指向及教师第一要务的理解 |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须以认识学生为基础 |
核心素养背景下“认识学生”应有其丰富内涵 |
(6)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
一、雅集结社赏花 |
二、岁时节令赏花 |
三、园林寺观赏花 |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
征引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源起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点 |
一、主要观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行政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行政的释义 |
二、价值的内涵 |
三、行政价值、价值观及行政价值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一、内在价值取向:维护阶级利益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
二、终极价值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及主要功能 |
一、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 |
二、行政价值观的主要功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
第一节 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二、强调效率、公平与法治 |
三、重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
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
第二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思想文化根基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总体特征 |
一、阶级性和人民性 |
二、成长性和一致性 |
第三章 实证分析:来自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上海的城市简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
一、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分析视角 |
二、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
第三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分析 |
一、核心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
二、价值观取向的实践条件:市场化、法治化和服务化 |
三、价值观取向的整体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第四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成因分析 |
一、上海发展的历史传承 |
二、上海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
三、上海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
第五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建设经验分析 |
一、在落实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加强行政价值观的建设 |
二、在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实现行政价值观的提升 |
三、在引入民众参与的过程中促进行政价值观的完善 |
第四章 主要启示:完善行政价值观的路径建议 |
第一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 |
一、以人民幸福为历史使命 |
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 |
第二节 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制度保障 |
一、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人民民主,拓宽公民参与 |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
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结语 从应然到实然:一个未尽的理论与实践命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8)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
(二)社会有机体理论 |
(三)人的需要的历史性原理 |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基础 |
(一)改革开放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二)改革开放与人民需要的转变 |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容与特征 |
一、人民需要方面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一)更高要求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二)政治社会生态方面的新需要 |
二、社会生产方面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
(一)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
(二)发展不充分现状更为凸显 |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了“变”与“不变”的统一 |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与基本国情“不变”的统一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与国际地位“不变”的统一 |
(三)社会主要矛盾“变”与党的基本路线“不变”的统一 |
(四)社会主要矛盾“变”与其主要构成“不变”的统一 |
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体现了阶段性与渐进性的统一 |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阶段性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渐进性 |
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更为全面详细 |
(一)新表述覆盖更加全面 |
(二)新表述内容更为详细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应对路径 |
一、平衡领域发展、均衡区域发展和实现群体公平 |
(一)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平衡领域发展 |
(二)关注东中西部和城乡发展差距,均衡区域发展 |
(三)促进就业收入公平和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群体公平 |
二、充分提升发展质量,激发充足发展动力 |
(一)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抓手 |
(二)以深化改革开放为直接动力 |
(三)以激发创新驱动为活力源泉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
(一)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二)增强人民的民主法治获得感 |
(三)保障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
(四)切实增进人民绿色福祉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意义 |
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核心要素 |
(一)生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前提 |
(二)建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逻辑主线 |
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鲜明的时代特征 |
(三)发展了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系理论 |
三、推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一)提供了新时代我国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
(二)激发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文献 |
二、学术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其他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一、学术论文 |
二、项目 |
(9)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形成依据 |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形成过程 |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深刻内涵 |
二、理论传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二)人民至上的利益观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三、现实根据: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
(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
第二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发展是硬道理 |
(一)发展是我国永恒的主题 |
(二)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
(一)发展的前提是依靠人民 |
(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 |
(三)发展的途径是提升人民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 |
(一)创新发展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 |
(二)协调发展关注人民的整体利益 |
(三)绿色发展重视人类的持续发展 |
(四)开放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五)共享发展促进人民的共同富裕 |
第三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
(二)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 |
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启示 |
(二)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内涵 |
(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艰巨性和现实性 |
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四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途径 |
一、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 |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培养人的创新意识 |
二、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
(一)掌握总体协调的方法 |
(二)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
三、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一)遵循绿色的发展模式 |
(二)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性的发展 |
四、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国内外联动发展 |
(一)调整开放发展的战略布局 |
(二)优化开放发展的内外环境 |
(三)扩大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 |
五、坚持共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一)促进公平正义的发展 |
(二)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
(三)改善和保障民生水平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 |
2.1.1 发展及发展理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
2.2 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2.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 |
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发展思想 |
2.2.4 当代世界主要发展理论及观点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形成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 |
3.1.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础 |
3.2.1 发展是硬道理 |
3.2.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3.2.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
3.2.4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形成的现实基础 |
3.3.1 “新常态”及阶段性特征 |
3.3.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
4.1.1 创新发展理念 |
4.1.2 协调发展理念 |
4.1.3 绿色发展理念 |
4.1.4 开放发展理念 |
4.1.5 共享发展理念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主要特征 |
4.2.1 战略性 |
4.2.2 整体性 |
4.2.3 问题导向性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
5.1 以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力 |
5.1.1 搭建创新驱动平台 |
5.1.2 完善创新驱动机制 |
5.1.3 强化创新驱动手段 |
5.2 以协调发展构建发展格局 |
5.2.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5.2.2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5.2.3 促进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
5.2.4 促进经济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
5.3 以绿色发展厚植发展基础 |
5.3.1 培养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
5.3.2 深化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5.3.3 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
5.4 以开放发展拓宽发展空间 |
5.4.1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
5.4.2 拓展对外开放新体制 |
5.4.3 构建“一路一带”开放新格局 |
5.4.4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
5.5 以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5.5.1 健全共享制度体系 |
5.5.2 抓住民生建设重点 |
5.5.3 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时代意义 |
6.1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6.1.1 开辟了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6.1.2 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 |
6.2 指导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 |
6.2.1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行动指南 |
6.2.2 引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 |
6.3 促进和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
6.3.1 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
6.3.2 为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围绕“第一要务”选择突破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3]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D]. 耿阳.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4]J农商银行零售业务乡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邱越月. 南昌大学, 2020(01)
- [5]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的第一要务——认识学生[J]. 张春林. 数学教学通讯, 2020(06)
- [6]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杨舒涵. 上海大学, 2019(03)
- [8]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D]. 胡爽. 河南大学, 2019(01)
- [9]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D]. 孙虹玉.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4)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研究[D]. 冯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