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小说《红字》中的象征意义与人物矛盾

霍桑小说《红字》中的象征意义与人物矛盾

一、霍桑小说《红字》的象征意义及人物的矛盾性(论文文献综述)

蒲恒清[1](2021)在《罪恶与救赎-基于神话原型批评的《红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作品充满对人类灵魂深处执着的探索和由此产生的深沉的忧思,因而受到广大读者和众多评论家的关注。尤其是其代表作《红字》,自发表之日起,就备受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国内外学者对霍桑的作品《红字》的研究众多,成果颇丰。研究者们立足于作者、人物、主题、叙事技巧等方面,从象征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后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等视角出发,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周密、详实、严谨的研究成果。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有关《红字》的主题、艺术手法、比较研究和创作技巧等方面,着重从女性主义批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象征主义和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红字》进行探讨。如: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多立足于女性主义叙事方式,研究小说中所反映的性别问题,由此推断性别歧视阻碍人类联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着重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探究主人公的注定命运,升华其中的人性主题;象征主义视角,从霍桑的写作手法着眼,研究小说中所蕴含的象征主义意象以及人物形象;神话原型批评视角,多从人物原型、情节原型、结构原型、意象原型等方面着手,刻画人物形象,细致分析文本。在诸多研究成果之中,鲜有研究者基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研究《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主题,这也是本研究的起点和缘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是20世纪兴起的文学批评理论,其包容性大,综合了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哲学等多个学科,以神话为切入点,可被运用于大部分的文学作品解读。本文认为,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分析《红字》,探究其中的罪恶与救赎主题,是对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具体应用,能为读者理解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创作思想提供新的参考和研究视角。除前言与结语外,本文主体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从弗雷泽原型理论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再到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从兴起、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并对《红字》做简要介绍;同时,阐释小说中的罪恶与救赎主题,以此展现研究对象。第二章,从母题原型方面论述《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主题。全篇的中心,母题原型,紧紧围绕《红字》中罪恶的开端——夏娃和亚当的堕落、罪恶的萌生和发展——撒旦的嫉妒而展开。第三章,人物原型方面,不同的人物原型对应着罪恶的呈现和救赎的书写,论述每个人物原型的同时都能揭示其中的罪恶与救赎主题。第四章,在意象原型方面,通过对红色、森林和刑台等意象的象征意义的描写,揭示罪恶与救赎主题。第五章论述叙事结构原型,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四种文学类型,整个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每个季节的叙述,都揭露了其中包含的罪恶与救赎主题。第六章,从作者成长背景和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两方面探究霍桑《红字》中书写罪恶与救赎主题的根源。本文以小说《红字》为研究文本,结合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别从母题原型、人物原型、意象原型、叙事结构原型等方面着手,解读霍桑《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主题。同时,本文认为霍桑《红字》中罪恶与救赎主题是作者对人类灵魂深处执着的探索,亦是对人类群体深沉的忧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霍桑《红字》所体现的人文情怀对当下文明、和谐社会的创建和公民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有所启发和借鉴。

胡杰[2](2020)在《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文中指出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得到世界普遍承认的经典作家,其作品总是能在不同的文学潮流下引发评论家共同的研究兴趣和积极的文学争论。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蔡司等人提出的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中,霍桑被置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研究由于过于注重霍桑作品普世意义的抽象考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霍桑作品与时代现实语境的深度互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是对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提倡回到历史,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以“文化诗学”的广阔视野,探索文学文本与其他各种社会政治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相互映照、对话以及交流、协商的关系。正是在新历史主义研究的启发下,本论文决定跳出以前罗曼司研究要么遵循人性善恶、宗教道德、心理冲突的主题模式;要么关注作品象征、讽喻、原型等形式特征的研究窠臼,以时代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对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进行历史语境的文化诗学综合研究,表明霍桑的罗曼司作品不仅在对话主流修辞话语,互文重要的历史事件过程中试图构建时代的历史真实、社会真实以及改革真实,而且参与了时代意识的塑造,是构成社会历史的能动力量。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包括一百五十多年年间霍桑国内外研究综述,新历史主义基本观点、本论文研究方法的特定界定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和观点。第一章主要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美国文学罗曼司传统进行谱系研究。通过对19世纪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的综合考察,本章认为霍桑罗曼司观念提出的真实并不是如蔡司等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了表现抽象的精神或超验的真理,它其实隐含了19世纪罗曼司作家企图颠覆理性文化的桎梏,建立想象权威的真实诉求。霍桑发出罗曼司题材匮乏的喟叹也不是说罗曼司作家们真的想继承中世纪浪漫传奇的传统,而是借中世纪浪漫传奇的美学庇护,尝试新的文学实践,开始独立而自觉的文学虚构和文学创作。而在这种新的文学实践中,他们虽然摆脱对现实亦步亦趋的模仿,和事实保持了一定的美学距离,但仍然指向历史和社会的真实。第二章主要分析霍桑在《红字》中对公民意识的塑造以及其竭力构建出的历史真实。面对同时代有关清教起源的国家神话,霍桑塑造了清教主义时代不屈服的公民个体以及建构了一个讲秩序、有温情、重伦理的公民社会,从而从公民精神的角度连接起从17世纪清教社会到19世纪民主社会超越两百年的历史真实。第三章主要分析霍桑在《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对历史意识的塑造以及其竭力构建出的社会真实。霍桑通过分别批判受制于过去形式规范,习俗观念的历史意识和完全抛弃历史,激进革命的历史意识,塑造了缓慢变革、把握当下的历史意识,从而回应了人们在动荡、喧嚣的历史变迁中不知所措的社会真实。第四章主要分析霍桑对《福谷传奇》中乌托邦意识幻灭过程的追朔以及试图构建出的改革的真实。通过对《福谷传奇》中女权主义乌托邦意识,超验主义乌托邦意识,以及爱欲主义乌托邦意识和田园乌托邦意识幻灭过程的分析,霍桑一方面对话了时代主要的社会改革思想,揭示了不同乌托邦理想的矛盾和缺陷,另一方再现了一个激情改革的时代从浪漫主义到社会实践的幻灭过程,构建了19世纪改革的真实。结语总结全文。通过对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本论文认为霍桑一方面以意识、观念为出发点,探索了历史的真实,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回应了社会各项改革运动;另一方面他又以历史和现实为参照,在作品中塑造了时代的公民意识、历史意识和追溯了乌托邦意识的幻灭,是构成社会历史的能动力量。因此,本论文认为霍桑的罗曼司从来没有离开社会历史的真实语境,而是以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方式重构了美国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国家、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李利娟[3](2018)在《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审美阐释》文中认为在霍桑创作的诸多主题中,罪恶主题逐渐成为霍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霍桑作品中的罪恶主题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宗教学、心理学、美学几个方面,对霍桑罪恶主题小说进行审美阐释,旨在挖掘霍桑罪恶主题的审美价值及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霍桑罪恶主题的研究现状,并对选择本论题进行探究的研究意义给予说明。关于霍桑的研究文献已经卷帙浩繁,但对霍桑的罪恶主题小说进行审美阐释的文献却实为少见。霍桑通过展现罪恶的恐怖来达到警示的作用,对罪恶的书写中蕴含着一种向善向美、惩恶扬善的精神;罪恶主题小说中的恐怖、怪诞与哥特小说十分相似,具有哥特小说的部分审美特性;罪恶主题小说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密不可分,因此,便具有宗教文学的部分审美特色;罪恶主题小说自身又有着强大的审美意蕴和净化功能,能够培植一种向上、自由的人格力量。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成因及分类。从罪恶主题入手,首先对“罪恶”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从三个方面来谈,分别是宗教神学解释、世俗化解释、审美阐释。其次梳理总结了霍桑罪恶主题的成因,主要从霍桑个人成长经历以及社会影响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既梳理了学界已有的不同罪恶主题分类,又根据霍桑书写的罪恶所指向内容的不同,将其分为:宗教之罪、社会之黑,人性之恶。通过对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成因及分类的论述,让我们对出现在霍桑小说中的罪恶主题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为之后探究罪恶主题的呈现以及赏析罪恶主题的美和价值做了铺垫。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呈现方式,从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环境描写、修辞运用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情节设计方面主要结合“U”型结构进行论述;人物塑造上着重分析论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尤其是罪恶之下自我的矛盾;环境描写上主要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研究,着重分析了部分类型化、典型化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修辞运用方面主要阐述了两种十分突出的手法:反讽与象征。罪恶主题的审美价值及意义亦在对霍桑罪恶主题的呈现方式的论述中显现出来。第四部分论述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主要从罪恶主题研究的审美价值和研究的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针对罪恶主题研究的审美价值主要从罪恶主题作品中的哥特元素、悲剧韵味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罪恶主题带给人的罪感、痛感、快感与美感。在论述罪恶主题研究的意义时,主要以人物灵魂蜕变的过程为脉络,分析了罪恶对人认识世界、做出调整、完成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罪恶主题创作对霍桑的影响。在这一部分里,罪恶主题研究的审美价值与意义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内容,并再次肯定对于霍桑罪恶主题进行审美阐释的价值。通过对于霍桑小说中罪恶成因的分析、罪恶类型的说明、罪恶呈现方式的论述,我们明白罪恶主题的审美价值及意义是巨大的,对于罪恶主题进行审美阐释也是必要的。

孙刚[4](2018)在《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文中提出在21世纪美国非裔戏剧界,苏珊·洛里·帕克斯是一个不能被忽略、非常重要的剧作家,她是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第二位获得美国普利策戏剧奖的非裔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黑人女剧作家,在威尔逊去世之后她已经成为非裔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她的戏剧作品荣膺美国戏剧界诸多重要奖项,获得多项基金项目支持,赢得戏剧评论家的赞誉,获得学术研究者的重视。帕克斯的戏剧作品创作题材丰富、作品内涵深刻、创作手法独特是其获得美国戏剧界多项大奖的根本原因。国外对帕克斯作品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简介评论、博士论文到研究专着每年都有增长的态势,而国内对其作品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6年开始才陆续有学术论文的出现,近年来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且丰富起来。可是纵观己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在研究成果中还是存在单个主题研究居多,综合研究较少;获奖作品研究居多,全面、系统研究较少的情况,而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将帕克斯与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较少对帕克斯及其戏剧做专门的研究,总之,现有研究对帕克斯戏剧内容与艺术形式缺乏立体、全方位的观照,更是未见从陌生化角度对其作品研究的成果。本文选取帕克斯的《强者/弱者》、《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爱情花园里的信徒》、《红字戏剧》、《第三王国的渐变》、《父亲从战场归来》、《维纳斯》、《美国戏剧》和《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这9部剧作为研究对象,以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为指导,从戏剧场景、戏剧情节和观演关系三个方面切入,全面探讨了帕克斯是如何在戏剧创作中把握了陌生化的理论精髓、实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的。本文的第一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场景的陌生化:在《强者/弱者》中,帕克斯通过全明的灯光、简单的道具将舞台与现实关联;在《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中,帕克斯通过舞台空间的重塑和历史场景的重构来呈现历史;在《爱情花园里的信徒》中,帕克斯通过信使和电视为媒介让戏剧有了层次分明的空间视域,虚实相融的戏剧场景阻碍了幻觉舞台效果的生成。第二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情节的陌生化:在《红字戏剧》中,帕克斯使用互文架构情节,让它同霍桑的小说《红字》形成文本互文关系,让它与非裔女性的现实处境形成映射关系;在《第三王国的渐变》中,帕克斯将美国非裔族群的历史与现状融入到戏剧碎片化的情节架构中,同时将散落的碎片重新整合,打破情节线性发展的传统模式;在《父亲从战场归来》中,帕克斯改变了古希腊时期歌队的基本构成形式和成员组成数量,让歌队介入戏剧情节结构,对舞台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施加影响。第三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观演关系的陌生化:在《维纳斯》中,帕克斯让演员化身为戏剧的剧中人和局外人,让演员保持与角色本身和剧场观众的距离感;在《美国戏剧》中,帕克斯将家庭故事和民族历史进行结合,试图通过该剧中的“历史的巨大洞穴”来改变观众在传统观演过程中的被动状态;在《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中,帕克斯让角色通过“重复与修改”的语言策略体现剧作家的意图、保持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观众的思考,从而制造出陌生化效果。帕克斯的戏剧作品主题宽泛多样,既包括非裔族群的历史境遇,也涵盖非裔个体的现实状况,她的戏剧就是要向观众传达非裔族群被篡改和遗忘了的历史,要向观众呈现非裔个体卑微和窘迫的现状。在传递剧作家主旨意图的过程中,帕克斯试图通过使用多重戏剧创作手法对戏剧进行陌生化处理,让戏剧在发挥娱乐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让观众能从亚里士多德戏剧美学的桎格中解脱出来,像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那样主动联系历史过往和社会现实,进行更为积极和深刻的思考。

苏加宁[5](2017)在《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美国哥特小说研究理应引起高度重视。虽然美国哥特文学的诞生晚于英国数十年,但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以华盛顿·欧文,埃德加·爱伦·坡,纳萨内尔·霍桑和赫尔曼·梅尔维尔等为代表的经典美国作家创作出大量哥特式(或具有一定哥特文学元素)的叙事作品,构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章。他们不仅被视为讲述神秘、恐怖及荒诞故事的怪才,同时也是美国文学、文化传统的源流之一,亦被认为是塑造了“美国性”(Americanness)的重要基础。对于哥特小说这一文类来说,城堡、密室、荒原、森林等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是叙事与构成意义的核心所在。根据列斐伏尔的观点,空间并非是抽象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社会生产的产物或复杂的社会建构,最终又会对社会实践及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因此,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便不仅仅起到背景交代及铺陈叙述的作用,而是能够从中发掘出文学活动与社会生产机制间的复杂联系。就美国历史而言,特别是其19世纪上半叶至内战前,这一段被史学家称为“大转变”的特殊社会时期在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文化模式、信仰体系、国家形态等各方面均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矛盾与问题,而这些亦深刻影响了美国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与叙事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区分了“哥特小说”与“哥特式小说”的概念,前者指文学史严格意义上的英国哥特小说,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已经消亡;后者则泛指受到欧洲哥特小说传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哥特元素或哥特主题的小说,并能够结合其他类型小说的特点,达到更为丰富的表现范围与更强烈的叙事效果。荒原与古堡这一对哥特小说最典型的空间叙事为欧文、霍桑和坡等作家所沿袭,但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美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和发挥。对于美国哥特式小说而言,“荒野”的地位相比于英国哥特小说大大提升,扮演了更加复杂的叙事功能;既是对殖民地时期拓荒探险经验的真实再现,也将荒野作为与城市及城市所代表的文明、法律与虚伪的对立面予以书写。对于欧文来说,荒野和古堡是美国建国历史的遗忘机制的空间表征;对爱伦·坡与霍桑而言,荒野和古堡则被视作心理空间的外化,投射出这一时期人们普遍的焦虑心态。城市和乡村虽然在传统哥特小说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在美国作家笔下,近代资本主义所规划和组织起来的城市以其远超中世纪城市的复杂性与对传统伦理及社会规范的冲击性,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古堡在哥特小说中的叙事功能,成为这一时期最具表现力的空间叙事,甚至催生了侦探小说这一新的文类;另一方面,乡村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在日益加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差距下日渐沦为城市的附庸,这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的身份认同障碍与主体危机。爱伦·坡的侦探小说、霍桑的《我的亲戚,莫利纳少校》等作品,均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美国文学中一直存在着反工业化、崇尚田园牧歌的浪漫化怀旧倾向,试图建设所谓“中间景观社会”,而这种怀旧的传统与美国19世纪的激进主义思潮和宗教狂热裹挟在一起,从而诞生了《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和《福谷传奇》等杰作,既完成了对工业化与商业社会的批判,亦构成了美国社会重要的乌托邦想象。霍桑试图通过一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抵御资本主义对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冲击,进而改造人性。但是,它既想通过隔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抵御现代生活对人性的侵蚀,又试图以封闭和低效的中世纪生产模式来维持现代人的需要,其结果必然失败。海洋在传统上并非典型的哥特式空间叙事,但在爱伦·坡的《亚瑟·高登·皮姆》和梅尔维尔的《白鲸记》中,海洋的辽阔、神秘与危险,航船的复杂、机械化与国家隐喻,都带有哥特式的雄浑与神秘之美,并且与作家本人的死亡冲动、种族意识与帝国想象之间产生了互动关系。相比于荒野,海洋的非理性与极致性导致它成为无文明甚至无语言的绝对空间,而主人公向着海洋深处的逃遁,则意味着对文明彻底弃绝的态度——由此,海洋作为哥特空间展现出美国19世纪发展的黑暗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寓言。

陈雅思[6](2016)在《霍桑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1913年《小说月报》刊发了孙毓修先生的介绍性文章——《欧美小说丛谈:霍桑》,这是我国霍桑接受的开始。中国的霍桑接受受社会历史环境、文学思潮等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特点,根据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民国时期、建国后三十年间和新时期三个不同的阶段。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借小说之力来进行思想启蒙,霍桑受到知识分子的注意,译文出现,很多代表作在这一时期首译,关于霍桑的研究性文章开始出现但相对较少。霍桑在这一时期开始被接受的原因是浪漫主义被推崇,而霍桑是代表作家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对科学的反思引起了知识分子的注意;知识分子学习霍桑的写作手法;霍桑对女性角色的刻画被知识分子关注。这一时期的霍桑接受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也为后期的接受打下了基础,霍桑的写作手法被学习和应用,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对女性题材的关注,出现了大量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建国后三十年间,我国的文学发展受阻,霍桑接受发展缓慢,关于霍桑的译本和研究均很少,有些研究甚至出现了偏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政治高压和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当时的文学史教材基本上不提霍桑,而那些出现偏差的霍桑研究还对新时期的研究造成了影响。新时期霍桑接受多元发展,有很多霍桑译文出版,也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性文章,这些文章从浪漫主义、象征手法、霍桑的宗教观等不同的角度,对霍桑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这一时期霍桑接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发展是因为译本丰富方便了阅读和研究,霍桑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被中国学者认可,文艺理论和教育得到发展。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人阅读霍桑的作品,很多作家推崇和学习霍桑,霍桑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

王燕[7](2015)在《《红字》中的人物矛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纳撒尼尔·霍桑一生深受清教主义和民主思想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影响,这使其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霍桑的内心冲突充分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红字》的人物创作上。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小说主要人物海丝特·白兰、阿瑟·丁梅斯代尔以及罗杰·齐灵渥斯进行矛盾性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矛盾性的根源。

罗晓榆[8](2014)在《霍桑小说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呈现出浪漫主义思潮的典型特色,其作品中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但是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矛盾与模糊的特点,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在霍桑的作品中,很多事物都是通过他的想象而书写出来的,他所描写的对象打破了现实生活的可能性,有的甚至与现实毫不相干。他善于利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将事物赋予超越自身的涵义,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无穷的想象力让霍桑成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温景惠[9](2014)在《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文中认为作为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将浪漫主义与女性主义共同注入其小说创作当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通过对这些女性各自命运的诠释与描摹,展现了在清教统治之下的美国社会中的女性生存的现状,对女性的自我认知以及自我地位的确立作出了探讨,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将女性在自我身份的认知和独立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迷惘全部展现了出来。霍桑最为着名的长篇小说《红字》就是这样

蒋敦建[10](2012)在《《红字》的含混性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半多世纪来,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的作品以深刻的意蕴、含混的艺术性、丰富的象征意味吸引着读者。霍桑小说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含混性。《美国文学的传统》对霍桑小说曾作出如下评价:"他的作品最主要的魅力在于体现作者矛盾心理的讽喻,它留下许多谜团,等待读者自己去解开。"言下之意是说霍桑作品的魅力来源

二、霍桑小说《红字》的象征意义及人物的矛盾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霍桑小说《红字》的象征意义及人物的矛盾性(论文提纲范文)

(1)罪恶与救赎-基于神话原型批评的《红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神话原型批评与《红字》罪恶救赎主题概述
    第一节 神话原型批评的起源、发展及其内涵
        一、弗雷泽神话原型批评
        二、荣格神话原型批评
        三、弗莱神话原型批评
    第二节 《红字》概述
    第三节 《红字》的罪恶与救赎主题概述
第二章 《红字》中罪恶与救赎的母题原型
    第一节 夏娃、亚当的堕落——罪恶的开始
    第二节 撒旦的嫉妒——罪恶的萌生和发展
第三章 《红字》中罪恶与救赎的人物原型
    第一节 罪恶的呈现
        一、海斯特、丁梅斯戴尔——替罪羊原型
        二、齐林沃斯——撒旦原型
    第二节 救赎的书写
        一、海斯特——圣母原型
        二、丁梅斯戴尔——基督原型
        三、齐林沃斯——“魔鬼”原型
第四章 《红字》中罪恶与救赎的意象原型
    第一节 红色:罪恶的象征
    第二节 森林:隐藏文明社会的罪恶
    第三节 刑台:预示惩罚罪恶与忏悔救赎
第五章 《红字》中罪恶与救赎的叙事结构原型
    第一节 春季叙事结构——彰显罪恶
        一、海斯特、丁梅斯戴尔相爱
        二、珠儿的出生
    第二节 夏季叙事结构——自我救赎
    第三节 秋季叙事结构——生命的救赎
    第四节 冬季叙事结构——良知救赎
        一、海斯特、丁梅斯戴尔梦想的破灭
        二、齐林沃斯的馈赠
第六章 《红字》中罪恶与救赎主题探源
    第一节 作家成长背景
        一、个人成长环境影响
        二、社会环境影响
    第二节 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一、集体无意识对罪恶与救赎主题构思的影响
        二、集体无意识对罪恶与救赎主题情节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2)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的谱系研究
    第一节 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的神话原型研究
    第二节 美国罗曼司理论的新历史主义修正
    第三节 美国罗曼司的历史性
        一、美国罗曼司与美国清教意识
        二、美国罗曼司与19世纪理性文化
        三、历史与现实—罗曼司主题的真实性
第二章 《红字》—公民意识的塑造与历史的真实
    第一节 清教起源的国家神话与历史的文本性
    第二节 《海关》里两种公民“典范”
    第三节 从臣民到公民——专制与反抗
        一、清教权威的专制统治
        二、海斯特的反抗
    第四节 从公民到公民社会的形成——海丝特的回归
        一、何为公民社会
        二、公民秩序的回归——解构海丝特的另一面
        三、公民社会人类情感交流的恢复
        四、公民社会的伦理张力——隐私与真实
第三章 《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历史意识的塑造与社会的真实
    第一节 社会真实的罗曼司表现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历史身份的困境
        一、沉溺于过去的品钦家族
        二、弃绝历史的霍尔格雷夫
    第三节 在社会变迁中重塑历史意识
        一、摆脱历史的成规定式——质疑自然修辞
        二、警惕超越历史的改革幻景——对话超验主义运动
    第四节 大团圆结尾?——塑造读者历史意识的关键时刻
第四章 《福谷传奇》——乌托邦意识的幻灭和改革的真实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与乌托邦意识
    第二节 奇诺比娅女权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第三节 霍林华斯超验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第四节 卡佛台儿爱欲乌托邦的幻灭
    第五节 福谷社会田园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结语
Bibliography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审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第一章 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成因及分类
    第一节 罪恶主题概述
    第二节 罪恶主题的成因
        一、个人成长历程
        二、社会影响
    第三节 罪恶主题的分类
        一、学界已有的不同罪恶主题分类
        二、霍桑小说中诸多类型的罪恶
第二章 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情节设计
    第二节 人物塑造
        一、人性与神性的冲突
        二、自我与他者的矛盾
        三、人际关系的异化——孤独
    第三节 环境描写
        一、时间
        二、空间
    第四节 修辞应用
        一、反讽
        二、象征
第三章 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第一节 罪恶主题研究的审美价值
        一、众多的哥特元素
        二、浓厚的悲剧韵味
        三、罪感与痛感快感与美感
    第二节 罪恶主题研究的意义
        一、内省式的美学关怀
        二、灵魂蜕变的心路历程
        三、罪恶之下的人文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的研究状况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
    第二节 论文的理论框架
        (一) 陌生化理论的渊源
        (二) 陌生化理论的内容
        (三) 陌生化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帕克斯戏剧场景的陌生化
    第一节 展现现实的舞台场景
        (一) 舞台上看得见的“家”
        (二) 舞台上看不见的“家”
    第二节 呈现历史的舞台场景
        (一) 被重塑的舞台空间
        (二) 被重构的历史场景
    第三节 虚实相交的舞台场景
        (一) 极简约的舞台实景
        (二) 不简单的舞台虚景
第二章 帕克斯戏剧情节的陌生化
    第一节 运用互文性的情节架构
        (一) 情节对文学文本的互文
        (二) 情节对社会历史的映射
    第二节 采用碎片化的情节架构
        (一) 整体情节架构的碎片化
        (二) 碎片化情节的架构整合
    第三节 启用歌队的情节架构
        (一) 歌队介入整体的情节中
        (二) 歌队融入局部的情节中
第三章 帕克斯戏剧观演的陌生化
    第一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演员
        (一) 作为戏剧局外人的演员
        (二) 作为戏剧剧中人的演员
    第二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观众
        (一) 作为戏剧审视者的观众
        (二) 作为戏剧思考者的观众
    第三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角色
        (一) 体现剧作家意图的角色
        (二) 唤起观众们思考的角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二、空间叙事学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第一章 荒野与古堡
    第一节 分层叙事与民族意识
        一、叙事结构的嵌套
        二、鬼屋与遗产
    第二节 时间缺席与建国神话
    第三节 城堡与密林:心理空间的外化
        一、密闭空间:被围困的现代人
        二、美女之死与男性气质问题
        三、欲与罚:传统伦理的困境与突围
第二章 美国哥特式小说中的城乡空间
    第一节 魔鬼与宝藏
    第二节 侦探小说与都市哥特
        一、侦探小说与城市经验
        二、媒介与三重空间
        三、陌生人与“异托邦”
    第三节 空间与主体
        一、寓言,还是写实?
        二、主体的崩溃与新主体的生成
第三章 花园与机器:哥特式与田园理想
    第一节 中间景观社会
    第二节 老宅新人:历史的重负与重生
        一、老宅:历史的空间表征
        二、人物与空间的对称并置
    第三节 《福谷传奇》与美式乌托邦
        一、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
        二、《福谷传奇》中的城乡视域
第四章 黑暗之心:航海哥特式小说
    第一节 哥特式的海洋
    第二节 戛然而止的旅程与逃离的渴望
    第三节 《白鲸记》:国家隐喻与新美国的期望
        一、诗与史:《白鲸记》的哥特式风格
        二、国家象征与帝国视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6)霍桑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民国时期霍桑接受开始出现
    1.1 译文出现、研究较少
    1.2 霍桑逐渐被接受的原因
    1.3 霍桑接受的影响
第2章 建国后三十年间霍桑接受进展缓慢
    2.1 译文匮乏、研究极少并出现偏差
    2.2 霍桑接受进展缓慢的原因
    2.3 霍桑接受的影响
第3章 新时期以来霍桑接受多元发展
    3.1 译文丰富、研究角度多样
    3.2 霍桑接受多元发展的原因
    3.3 霍桑接受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红字》中的人物矛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丝特·白兰体现的矛盾性
二、阿瑟·丁梅斯代尔体现的矛盾性
三、罗杰·齐灵渥斯体现的矛盾性

(8)霍桑小说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霍桑小说的写作风格
     ( 一) 象征手法的运用
     ( 二) 浪漫主义反讽的写作手法
二、霍桑小说的思想背景
     ( 一) 女性主义思想
     ( 二) 矛盾思想观念
     ( 三) “原罪”观
结语

(10)《红字》的含混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字》含混性的主要表现
二、霍桑作品含混性成因分析
三、结语

四、霍桑小说《红字》的象征意义及人物的矛盾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罪恶与救赎-基于神话原型批评的《红字》研究[D]. 蒲恒清.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2]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 胡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审美阐释[D]. 李利娟. 河南大学, 2018(01)
  • [4]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D]. 孙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5]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D]. 苏加宁. 吉林大学, 2017(09)
  • [6]霍桑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陈雅思. 河北大学, 2016(03)
  • [7]《红字》中的人物矛盾性分析[J]. 王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8]霍桑小说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研究[J]. 罗晓榆. 芒种, 2014(24)
  • [9]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J]. 温景惠.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34)
  • [10]《红字》的含混性探析[J]. 蒋敦建.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24)

标签:;  ;  ;  ;  ;  

霍桑小说《红字》中的象征意义与人物矛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