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模型和词汇习得

认知模型和词汇习得

一、认知模式与词汇习得(论文文献综述)

曹琪雯[1](2021)在《多媒体环境下认知词汇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该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英语多义词的习得为研究内容,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探索认知词汇教学模式。研究发现多媒体辅助下的认知词汇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有助于激发学生词汇和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加强学生词汇习得的效果。

李姝[2](2021)在《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文中认为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词,即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必须含有一个相同的成词语素,如:“沉——沉重、黑——黑暗”。受其形式和语义特点的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接触使用其中部分词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通过学习这类特殊词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更深入了解汉语词语的引申,对其扩充词汇量及提升语言输出的精准性有一定帮助。本文以易混淆的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为调查对象,结合词语的难度等级、使用频率、单双音节词的语义联系等因素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词汇等级划分大纲》中共筛选出二十组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词组。全文从本体和习得两个方面出发探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方面产生的偏误。在本体研究方面,主要从句法功能与语义这两大方面对这一类词进行研究;在偏误方面,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偏误情况,制作调查问卷来考察第二语言学习者当下对这一类词的掌握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本文考察对外汉语词汇大纲和对外汉语教材中这些词的收录编排情况,发现教材中存在词语覆盖率低、词组出现不完整、部分词语解释不全面、单双音节词采用同一注释、部分词语在教材中的等级与《等级划分》大纲中的等级不对应等问题。最后,从教材编写和教学策略两个层面出发,针对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教学提出具体建议:合理收录及编排、完善教材词语释义方式、提升易混淆词复现和练习频率、培养语素与词语引申意识、归纳总结与多角度对比相结合,以期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张晗[3](2021)在《运动事件框架下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学习者动趋式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以运动事件框架理论为基础,比较汉语和英语的在表达动趋式这一运动事件类型时的语义因子凸显和组合的差异,如凸体(Figure)、衬体(Ground)、路径(Path)、方式(Manner)、指示(Deixis)。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初级汉语水平的英语母语者,在不同汉语动趋式模式与所对应的英语运动事件模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实验考察学习者习得四类动趋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汉英语义因子的凸显和组合是否一致是影响学习者习得动趋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汉英语义因子的凸显和组合方式一致时,习得效果最好,当汉英语义因子的凸显和组合方式不一致时,习得效果较差。英语母语者四类汉语动趋式的习得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式三(“向XX走去”)、模式二(“走进去”)、模式四(“进去”)、模式一(“走进”)。汉语衬体因子(地点宾语)的有无是影响学习者习得动趋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汉语中趋向补语与地点宾语的位置关系是学习的一大难点,在有衬体,即有地点宾语时,学习者出现偏误的概率更高;而当汉语无衬体时,学习者可以更准确的进行表达。动词中不同因子的凸显是影响学习者习得动趋式重要因素之一。当与汉语对应的英语模式中凸显方式因子时,习得效果更好;而当与汉语对应的英语模式中凸显指示因子时,习得效果更差。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动趋式应该进行分类教学、注重“来/去”的重点教学以及动趋式教学应有所侧重等建议。

代文婷[4](2020)在《范畴化理论在高中英语名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词作为英语词汇中内容庞大的分支,是英语词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众多语言学家在不同视角下进行词汇教学的探索,本文意图在范畴化理论指导下针对现阶段存在问题对高中英语名词词汇教学进行研究。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归属于同个语义范畴的词汇可以构成集合,存在家族相似性;同时,广泛存在的隐喻转喻认知模式也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笔者结合英语名词教学的特点,阐明范畴化理论在高中英语名词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为掌握学生现状,在进行教学实验之前对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的实验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信息收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参考具有权威性的题库与高考真题编汇试卷,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测试,以检验词汇学习效果。笔者运用SPSS 24.0对所收集的调查问卷、前测及后测数据加以分析,力图探索出促进和改善学生名词习得的词汇教学方法,最后阐明发现、分析所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策略。研究结果显示,范畴化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名词教学对学生的词汇习得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有益于学生名词词汇运用能力的提升,和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相比存在一定优越性。同时,也促使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完善和发展词汇教学方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对该理论在英语名词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发现,为今后的研究开辟新思路。

李妮[5](2019)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教版初中教材对初中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也进行了调整和增加。目前结合原型范畴理论和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数量不多,且研究对象多针对大学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初中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索原型范畴理论对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本研究以原型范畴理论和认知模式为理论基础,尝试探究以下两个相关研究问题:1.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对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有何影响?2.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对初中学生的词汇量大小有何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利用词汇测试卷、英语成绩测试卷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工具,选取岳阳县某乡村中学初二年级两个自然班共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研究。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被试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发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意识有所提升,其中词汇记忆过程中的注意策略、自主学习策略、重复策略和编码策略的使用频率有显着性变化;实验后两个班学生的词汇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其中实验班学生词汇量呈现显着性变化;而词汇量的扩大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原型范畴理论在初中阶段学校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切实可行性。

张凯[6](2019)在《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用户需要和产品特征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正在由过去的“实用功能的使用”转变为“对信息的认知体验”,产品的信息载体特征也越来越明晰。针对当代产品和产品设计新特征和新趋势,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展开对产品设计中认知模式的基本定义、内容、要素、结构和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以探究和解析当代产品设计的本质属性和过程属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设计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应用理论,并为产品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从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展开了如下五个部分研究。首先,在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产品设计发展趋势,界定“产品”、“产品设计”、“产品信息”等基础概念。其次,在厘清认知建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设计中认知模式研究的三个主要内容,提出了产品设计认知模式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在系统分析影响用户认知的内、外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究和构建“触发—获取—筛选—加工—输出”的用户认知过程模式,并解析各过程的认知内容及相互关系;探究和构建“目标—任务—信息/行为流—信息触点”用户认知层级模式;并分析各层级关系中满意度测评的内容和方法。第四,在原有“问题”认知模式和“求解”认知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探索和构建由用户域、价值域、交互域、表征域构成的“UFIC”产品设计问题模式,并明确用户域和表征域是设计认知的核心问题域;探索和构建由分析、定义、生成、测评构成的“ADGE”产品设计求解模式,在分析求解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明确测评过程在模式中的控制作用;从ADGE求解模式视角将UFIC问题模式中四个问题域细化为十六个核心设计问题,并导出“UFIC-ADGE”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第五,在用户认知和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产品系统映像内核创设、范围创设、逻辑创设和表现创设的四个维度,并细分为十二个创新路径。本次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进一步界定了产品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明确了产品设计中认知模式的内涵,提出了用户认知的过程、层级模式,产品设计认知的问题、求解及过程模式和产品系统映像创设维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设计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应用理论,有助于设计师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属性,明确用户研究内涵,扩展设计创新维度,优化设计过程和设计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刘萍[7](2019)在《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文中指出学习词典释义的简明性、准确性、以及充分性关乎学习者语言习得尤其是词汇习得的成效。相对于主流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更具简明性、充分性和准确性(于屏方、杜家利,2010),我国目前出版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在释义环节体现出相当浓厚的‘内汉’痕迹,很多词项的释义基本上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基础上替换个别词语,或换一种表述方式”(蔡永强,2018:60)。因此,对编纂水平相对较高的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将之与汉语学习词典释义进行对比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局部语法(local grammars)是一种对特定语言型式或用法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的语法(Cheng,2012:215),可以对某一特定意义/功能或现象进行更加系统、综合的描述,对语言的描述更加有效,在描述子语言(sublanguages)方面的价值已得到证实。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讲,释义中词语序列所实现的功能并非属于语言系统宏观层面的一般功能,而是与释义子语言紧密关联的局部功能。因此,以功能为导向的局部语法更适用于对释义语言进行功能分析,更加适用于对释义结构要素(structural elements)如何实现释义功能的过程进行细致描述,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揭示释义模式。由此可见,局部语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研究词典释义的路径。本研究依据Schmid(2000)的外壳名词(shell nouns)词表,基于义项抽取《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8版,2010)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2006)中具有外壳功能的释义。依据Sinclair(1991)和Barnbrook(1995;2002)句子释义局部语法的功能标签,本研究设计了短语释义的功能标签,并据此对抽取的释义文本进行标注。在揭示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实现型式的基础上,本研究从释义局部语法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nents)的序列、语言实现方式及对应关系三个维度,对两种局部语法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揭示英、汉外壳名词释义模式的异同。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问题一: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有哪些?问题二: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序列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如何?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均存在六类实现型式,两种局部语法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1)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之间存在横组合关系,构成线性结构。功能成分序列存在差异,英语型式以上义词成分为中心向右扩展,汉语型式以中心语成分为中心向左扩展。(2)每个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之间存在纵聚合关系,构成一个释义功能系统。功能成分与语言实现形式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导致各个系统成员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这种交叉关系既存在于同一语言内部,也存在于两种语言之间。但英、汉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受语言类型的影响,具有各自的语言特色。(3)功能成分的释义功能存在差异。一方面,成分功能的强弱存在差异,相较而言,详述成分功能较强,出现频数较高,故释义成分的多寡不应作为评价释义充分性和准确性的标准。另一方面,功能成分在各类词语释义中侧重对不同语义特征进行阐述。例如,详述成分在英语言语类词语释义中侧重阐述指称对象的功用,而在汉语释义中则侧重阐述源起,在英语心理类和情态类释义中侧重阐述指称对象的具体内容,而在汉语释义中则侧重阐述功用。(4)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均存在异同。相同之处体现在两种局部语法中高频实现型式包含相同的功能成分。不同之处在于英语基本型式“算子+区别特征+上义词”属于低频型式,而汉语中对应的基本型式“区别特征+链接+中心语”则属于高频型式,这表明汉语学习词典中部分词语的释义信息偏于简单,不利于近义词的辨析与习得。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存在共性与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类型的差异,导致表达方式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序列,并使各个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具有各自语言的特色。(2)人类认知不同抽象事物的方式与视角存在差异,导致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分布存在差异。(3)英、汉两个民族的认知模式(投射式/统摄式)和思维方式(直线型/曲线型)的差异性,导致英语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线性结构为右向扩展,而汉语型式则为左向扩展结构。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局部功能视角的释义研究,开辟了学习词典对比研究的新路径,为构建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模式,尤其是抽象名词释义模式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揭示释义模式与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习惯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对普通语言语法进行有益补充。

罗红玲[8](2018)在《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文中认为比喻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正是这种普遍性使得比喻在话语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真实话语中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如何使用比喻,将有助于我们对比喻的本质作出更客观的认识。然而,目前的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众多,但还缺乏一种能对比喻进行整体而全面分析的统一理论框架;过于侧重比喻静态形式结构层面的描写,忽视了比喻的解释性研究;所选语料多为固死的书面语料,缺乏语言真实使用过程中的研究;且多数研究仍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全面性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比较可信地回答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当然也就无法揭示比喻的本质所在。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首先对现有汉语比喻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探讨了目前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2)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复杂动态理论,从复杂性视角出发探析了比喻产生的内部以及外部原因,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机制;探析了话语中比喻使用的根本动因以及影响比喻使用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比喻在话语中的存在方式;最后,结合己有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以及复杂动态理论,构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并在该模式下提出了比喻的定义、比喻辨识方法以及比喻研究的观测维度。(3)依据上述研究框架,基于自建和通用语料库,对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比喻表达结构的典型特征以及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对交际过程中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比喻结构在话语局部的动态表现形式、交际主体间比喻交互情况、特定语境中特定比喻表达的选择及变异情况、比喻固化的动态过程以及话语事件层面上比喻使用模式的特征与规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价值在于(1)从复杂动态理论的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比喻的本质特征,突破了传统比喻研究的静态观,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考察比喻的生成、理解和变异的复杂动态过程,使得比喻研究更加逼近其本来面貌,为汉语比喻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拓宽了比喻理论研究的视野。(2)本研究从跨学科视角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是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从联系的观点来审视比喻与其使用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关系,提出了比喻的存在方式具有多维性、互动性、适应性、多层次性、主体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3)本研究提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研究框架,旨在将目前的认知研究与话语研究的成果在一个跨学科理论框架下进行整合,让所有研究都能在该研究框架下找到它们相应的位置,并在此框架下对比喻进行了定义与识别,通过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全面呈现了比喻使用中的形式特征与动态过程,深刻揭示了比喻的复杂动态本质。(4)本研究立足于交际中的比喻研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比喻的本质特征以及使用规律,这些研究发现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比喻使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教材编写都极具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王刚[9](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徐悦虹[10](2015)在《法语体范畴研究》文中指出“体”(vid)这一术语源自俄语语法研究,它所涵盖的体现象却超越俄语而广泛存在于其他语言中。本论文探讨了体范畴的定义、分类、本质以及表现模式,着眼于梳理法语中的体现象并论证法语中存在体系统。除绪论和结论之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体的概念和体范畴,并在普通语言学层面上提出体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普通语言学的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指出体范畴普遍存在于不同语言之中,它是以语言手段表征事态与时间之关系的语言学范畴,该定义可作为确认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基于语言中形式与意义之间交错对应的关系,采用形式标准和意义标准对体进行双重分类:从形式角度,依据体现象所借助的语言手段,划分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从意义角度,依据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划分动作的延续、阶段和界点、重复和频次以及序列四大类,其中,第一类包括延续体和瞬间体,第二类包括前瞻体、整体体、过程体、结果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第三类包括重复体、反复体、惯常体以及单次体,第四类统称序列体。由此,体的形式分类是意义分类的实现方式,体的意义分类是形式分类的语义集合,二者均可作为梳理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第二章构建理论框架,以便揭示体范畴的认知根源,并基于此而设计表现体范畴的时间-事态模式。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本论文的理论构建以Lakoff&Johnson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Langacker,Taylor,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为补充,并借鉴Guillaume和Gosselin等法国语言学家的相关研究。实际上,意象图式是固化于人类经验的基本认知模式,是进行隐喻投射的前提,概念隐喻是根植于人类经验的主要认知机制,是对意象图式的扩展:它们是阐释人类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意象图式反映了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后者至少可归纳为注意力、动静、边界、精密度、抽象和视角六个方面,它们是人类理解实体和空间等认知对象的共同基础。概念隐喻将意象图式的内部结构进行跨经验域投射,从而使普适于喻体概念的认知规律也普适于本体概念,其中,本体隐喻通过实体而认知事态,包括“事件是物体”和“非事件是物质”两个方面,空间隐喻通过空间而认知时间,即“时间是空间”。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隐喻,即“时间中的事态是空间中的实体”,不但包括由实体域向事态域以及由空间域向时间域的双重投射,还存在实体之于空间的辩证关系向事态之于时间的辩证关系的映射。人类语言中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皆为事态与时间的认知关联:当事态被时间包含,则主要涉及事态在时间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事态的相对时间关系,这是时价值的内容;当事态包含时间,则主要涉及事态所包含时间之长短、事态的边界和结构,以及若干事态之间相似或相异的关系,这是体价值的内容。根据体范畴的认知根源,设计时间-事态模式作为表现体范畴的认知模式。该模式参照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且吸收单轴模式和平行轴模式的优势,以便融入更多的表现方式,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它适于表现体范畴的本质、体的意义分类,并可用于描写特定语言中的体现象。第三章讨论法语语法体,并梳理法语中语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语法体的特点是以显在的语法形式表达明晰的体价值。在法语动词的屈折变化中,简单形式均表达非结果体,包括整体体和分割体两种可能,而复合形式均表达结果体,并可转而表达整体体。第四章讨论法语词汇体,并梳理法语中词汇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词汇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差别不甚显着而体的差别丰富细致。动词以其自身意义能表示不同的事态类型,借助不同词缀可表达重复体、起始体和终结体等,构成迂回法则主要表现动作进展的大小阶段,涉及前瞻体、过程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等;动作名词以及名词意群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动词以及迂回法呈大致的平行关系;副词主要传达动作的频次、程度、时间和序列等信息,涉及重复体、强化体、瞬间体/延续体和序列体;形容词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副词呈大致的平行关系。第五章讨论法语句法体,并梳理法语中句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句法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和体的意义的合成性。在句中,谓语动词与宾语、主语或状语组合为动词意群,并受后者所带来的意义成分的影响,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谓语动词所采用的特定语法形式表达一定的体价值,促使动词或动词意群所表达的事态类型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在意义,也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综上所述,依据体定义和体的分类确认并归纳法语中的体现象:它们分布于不同的语言层次,采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可分别归入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这些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不尽相同,均可归入体的意义分类。至于篇章体,它是比语法体、词汇体和句法体更为复杂的体现象,涉及更多因素的影响。总之,法语中的这四类体现象由简至繁,彼此之间存在着语义关联和相互作用,它们是法语中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共同促成法语体系统的运转。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在于,以普通语言学的高度提出抽象、概括的体定义,采用形式和意义的双重标准提出全面、有效的体的分类,并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索体范畴的本质;其实用价值在于,加深对体范畴、法语中的体现象以及体系统的理解,从而对法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二、认知模式与词汇习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知模式与词汇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1)多媒体环境下认知词汇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目的与设计
    1.2 研究问题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过程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问卷调查结果
    3.2 实验结果
4 结束语

(2)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研究状况简介
        1.2.1 同素近义词研究
        1.2.2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形容词本体相关研究
        1.2.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形容词习得研究
        1.2.4 小结
    1.3 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材料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材料
第二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本体研究
    2.1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2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句法功能比较
        2.2.1 作定语
        2.2.2 作谓语
        2.2.3 作状语
        2.2.4 作补语
    2.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意义比较
        2.3.1 词义色彩
        2.3.2 语义透明度
    2.4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认知模式比较
        2.4.1 双音化现象
        2.4.2 隐喻转喻
    2.5 小结
第三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考察
    3.1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偏误分析
        3.1.1 偏误类型及成因
        3.1.2 偏误统计
    3.2 调查问卷设计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对象
    3.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调查
        3.3.1 调查文本说明
        3.3.2 对调查问卷的具体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词汇大纲与教材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情况调查与分析
    4.1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词汇分析
    4.2 《博雅汉语》词汇分析
        4.2.1 词语覆盖率
        4.2.2 词语新授
        4.2.3 大纲与教材词汇难度对比
    4.3 小结
第五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教学建议
    5.1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建议
        5.1.1 合理收录及编排
        5.1.2 完善教材词语释义方式
        5.1.3 提升易混淆词复现和练习频率
    5.2 关于教学方法建议
        5.2.1 培养语素意识
        5.2.2 归纳总结与多角度对比相结合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词表
附录B 留学生使用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情况调查
致谢

(3)运动事件框架下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学习者动趋式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动趋式的本体研究
        2.1.1 动趋式的范围界定
        2.1.2 动趋式的语法意义
    2.2 动趋式的偏误分析研究
        2.2.1 动趋式偏误的总体研究
        2.2.2 关于英语母语者习得动趋式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基于运动事件框架勺动趋式分析
    3.1 运动事件中的概念因子
    3.2 动词框架语言与卫星框架语言
    3.3 基于运动事件框架的汉英趋向结构对比
        3.3.1 基于运动事件框架的汉语动趋式认知模式
        3.3.2 基于运动事件框架的英语趋向结构认知模式
        3.3.3 汉语动趋式和英语趋向结构的对照
第四章 基于运动事件框架的英语母语者动趋式习得研究
    4.1 实验一 英语母语学习者习得四种汉语动趋式的习得效果实验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设计
        4.1.4 实验被试
        4.1.5 实验材料
        4.1.6 实验程序
        4.1.7 实验结果
        4.1.8 实验讨论
    4.2 实验二 英语母语者习得动趋式模式二的影响因素实验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假设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被试
        4.2.5. 实验材料
        4.2.6 实验程序
        4.2.7 实验结果
        4.2.8 实验二讨论
    4.3 实验三 英语母语者习得动趋式模式三的影响因素
        4.3.1 实验目的
        4.3.2 实验假设
        4.3.3 实验设计
        4.3.4 实验被试
        4.3.5 实验材料
        4.3.6 实验程序
        4.3.7 实验结果
        4.3.8 实验三讨论
    4.4 实验四 英语母语者习得动趋式模式四的影响因素实验
        4.4.1 实验目的
        4.4.2 实验假设
        4.4.3 实验设计
        4.4.4 实验被试
        4.4.5 实验材料
        4.4.6 实验程序
        4.4.7 实验结果
        4.4.8 实验四讨论
第五章 结论和动趋式教学的启示
    5.1 结论
    5.2 对动趋式汉语教学的启示
    5.3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4)范畴化理论在高中英语名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对范畴化理论的研究现状
    2.2 国内对范畴化理论的研究现状
    2.3 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范畴化理论基本概念
        3.1.1 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理论
        3.1.2 经典范畴理论
        3.1.3 原型范畴理论
        3.1.4 基本层次理论
    3.2 隐喻转喻认知模式
    3.3 范畴化理论与英语名词教学
        3.3.1 英语名词教学的特点
        3.3.2 范畴化理论在高中英语名词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及工具
        4.3.1 研究方法
        4.3.2 研究工具
    4.4 研究过程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实验结果分析
        5.1.1 调查问卷数据收集与分析
        5.1.2 前后测验数据收集与分析
        5.1.3 访谈记录收集与分析
    5.2 实验总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发现
        6.1.1 发现的问题及其成因
        6.1.2 解决问题的策略
    6.2 教学启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词汇前测试卷
    附录3 词汇后测试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外语教学研究
        2.1.1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
        2.1.2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
        2.1.3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语法教学
    2.2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2.2.1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理论启示
        2.2.2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实证研究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原型范畴理论
        3.1.1 原型
        3.1.2 原型范畴
        3.1.3 家族相似性
        3.1.4 基本层次范畴
    3.2 认知模式
        3.2.1 隐喻
        3.2.2 转喻
第4章 实验方法
    4.1 实验设计
        4.1.1 研究问题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工具
    4.2 实验过程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整理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初中学生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
        5.1.1 结果
        5.1.2 讨论
    5.2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初中学生词汇量的影响
        5.2.1 结果
        5.2.2 讨论
    5.3 词汇量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5.3.1 结果
        5.3.2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语综合测试卷(前测及后测)
    附录2 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词汇测试卷
    附录4 英语综合测试卷成绩
    附录5 词汇测试卷成绩
    附录6 访谈记录
    附录7 初中生词汇学习情况变化表
致谢

(6)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用户需求发展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二、认知心理学为产品设计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三、产品设计理论研究重点发生了新变化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认知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二、用户认知模式研究
        三、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设计
    第一节 产品设计中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与认知科学
        二、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
        一、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定义
        二、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分类
        三、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信息分类
        四、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发展趋势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设计
        一、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
        二、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定义
        三、产品设计中的认知主体
        四、产品设计中的认知差异
        五、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摩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认知建模与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
    第一节 认知建模与认知模式
        一、认知建模的概念
        二、认知建模的典型认知模式
    第二节 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
        一、用户认知模式
        二、设计认知模式
        三、产品系统映像
    第三节 产品设计中认知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用户中心原则
        二、问题驱动原则
        三、系统均衡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模式构建
    第一节 产品设计中影响用户认知的因素
        一、产品设计中影响用户认知的内部因素
        二、产品设计中影响用户认知的外部因素
    第二节 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过程模式
        一、用户认知信息触发
        二、用户认知信息获取
        三、用户认知信息筛选
        四、用户认知信息加工
        五、用户认知信息输出
    第三节 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的层级模式
        一、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层级要素
        二、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层级关系
    第四节 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满意度测评
        一、用户满意度的概念
        二、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测评的策略
        三、产品设计用户认知测评的主要内容
        四、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测评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五、用户认知满意度测评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设计中设计认知模式构建
    第一节 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的内涵
        一、从“问题”出发的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研究
        二、从“求解”出发的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研究
    第二节 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中的“问题”
        一、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问题域
        二、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问题模式
    第三节 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中的“求解”
        一、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求解
        二、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求解模式
    第四节 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过程模式生成
        一、求解视角下的问题域问题分解
        二、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过程模式导出
        三、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过程应用模式解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设计中系统映像的创设维度
    第一节 产品系统映像的创设维度解析
    第二节 产品系统映像内核维度创设路径
        一、用户基本需要细分
        二、用户期待需要满足
        二、用户隐性需要定义
    第三节 产品系统映像范围维度创设路径
        一、目标用户的细分与包容
        二、使用场景的约束与开放
        三、人物场关系的发掘与创建
        四、功能达成的优化与创新
    第四节 产品系统映像逻辑维度创设路径
        一、行为及交互方式的创新
        二、行为及交互过程的合并
        三、行为及交互过程的拆解
    第五节 产品系统映像表现维度创设路径
        一、产品功能性表征信息的匹配与顺应
        二、产品情感性表征信息的唤起与认同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学习词典释义研究概述
        2.1.1 学习词典简介
        2.1.2 学习词典释义理论
        2.1.3 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2.2 外壳名词研究概述
        2.2.1 外壳名词简介
        2.2.2 外壳名词研究
    2.3 局部语法研究概述
        2.3.1 局部语法简介
        2.3.2 局部语法研究
    2.4 释义局部语法研究概述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先验研究
    3.2 研究问题
    3.3 语料选取
    3.4 语料加工
    3.5 小结
第四章 英语外壳名词的释义局部语法
    4.1 英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4.1.1 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4.1.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
        4.1.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具体表现
    4.2 英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4.2.1 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4.2.2 同一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的分布
    4.3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外壳名词的释义局部语法
    5.1 汉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5.1.1 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5.1.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
        5.1.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具体表现
    5.2 汉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5.2.1 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5.2.2 同一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的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对比
    6.1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序列的差异性
    6.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的差异性
    6.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3.1 对等词的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3.2 同一语义特征的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4 英、汉外壳名词不对等现象分析
        6.4.1 词类不对等现象
        6.4.2 收词不对等现象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词典
附录

(8)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二、汉语比喻的应用研究
        三、他山之石——西方比喻(metaphor)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四、汉语比喻研究的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法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五节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汉语比喻研究框架的建构
    第一节 走进复杂性一回归比喻的本真
        一、用复杂性思维看待事物的本质
        二、用复杂性思维看待语言的本质
        三、复杂性视角下的比喻研究路径
    第二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形成机制分析
        一、比喻的形成起因
        二、比喻形成的主体性因素
        三、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存在方式分析
        一、当代比喻研究中的话语转向:真实世界的比喻研究
        二、复杂性视角下的话语
        三、影响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复杂因素分析
        四、话语中比喻的存在方式
    第四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研究模式的建构
        一、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
        二、基于该模式的比喻定义
        三、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辨识
        四、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观测维度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比喻使用构形式特征分析
    第一节 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密度分析
        一、话语比喻密度计算的依据标准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
        三、关于本研究比喻密度值的讨论
    第二节 话语中比喻的典型表达结构分析
        一、考察要素的选定及其标注形式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表达结构类型统计分析
        三、话语中比喻表达的典型结构讨论
    第三节 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分析
        一、比喻丛及其划分方法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丛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分析
    第一节 比喻的局部动态表现
        一、比喻结构的局部动态性
        二、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
        三、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一、比喻表征的对话性
        二、比喻的互动与回应类型
        三、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三节 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一、语境与比喻使用的变异
        二、交际中比喻变异的语境参数
        三、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四节 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一、比喻的社会文化认知与个体认知
        二、亚稳定状态的比喻使用特征
        三、话语中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五节 比喻使用模式的涌现过程分析
        一、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动态轨迹
        二、交际中比喻使用模式的分析路径
        三、案例话语的比喻使用模式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研究的主要应用
    第一节 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一、从本族语者的比喻使用到二语学习者比喻使用能力的提出
        二、比喻使用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三、以比喻使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及启示
    第二节 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一、比喻纳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二、本研究对教材编写与评估的启示
    第三节 作为话语分析工具的应用
        一、比喻作为一种话语分析工具
        二、本研究对于口语话语分析的启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2.1 引言
        2.1.1 例示
        2.1.2 学界已有研究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2.2.1 构式义分析
        2.2.2 构件分析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2.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3.1 引言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3.1.2 构式地位认定
        3.1.3 学界已有研究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3.2.2 构式义的理据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3.3.1 S的类型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3.5 构式的发展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3.6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4.1 引言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5.1 引言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5.1.3 尚存的问题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5.4.2 “整个”的演变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5.5.1 (X)整个一(Y)
        5.5.2 (X)整一个(Y)
    5.6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6.1 引言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6.3.1 一帮NP
        6.3.2 一伙NP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6.4 小结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7.1.1 已有研究
        7.1.2 尚存的问题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7.2.1 偏正型
        7.2.2 补充型
        7.2.3 动宾型
        7.2.4 并列型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7.3.7 小结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7.5.1 构件非范畴化
        7.5.2 意义整体固化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7.7 附录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8.1 引言
        8.1.1 研究对象界定
        8.1.2 已有研究述评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8.3.1 交替义的产生
        8.3.2 周遍义的产生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8.6 小结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9.1 引言
        9.1.1 研究对象界定
        9.1.2 构式地位认定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9.2.1 构件的分布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9.4.2 构式承继理据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9.6.1 V一M算一M
        9.6.2 一M是一M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10.1 引言
        10.1.1 例示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10.2.1 “VP”还是“A”
        10.2.2 构式中的“M”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10.3.1 充当谓语
        10.3.2 充当补语
        10.3.3 充当定语
        10.3.4 充当宾语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10.7 小结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11.1 引言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12.1.1 表量功能
        12.1.2 指代功能
        12.1.3 完句功能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12.1.5 修辞功能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12.2.3 量词的功能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12.3.1 标记功能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12.4 小结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13.5 小结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14.1.1 理论观点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2.1 创新之处
        14.2.2 不足之处
    14.3 余论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法语体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0.1 体范畴与体现象:研究对象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本研究的思路以及论文的框架、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章 体:概念和分类
    1.1 体的渊源
        1.1.1 古典语言中的体概念
        1.1.1.1 古希腊语中的体概念
        1.1.1.2 拉丁语中的体概念
        1.1.1.3 古阿拉伯语中的体概念
        1.1.2 俄语中的体定义
    1.2 体的定义
        1.2.1 体与动作方式
        1.2.2 普通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2.1 Comrie的观点
        1.2.2.2 Dahl的观点
        1.2.2.3 Cohen的观点
        1.2.3 英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3.1 Vendler的观点
        1.2.3.2 Verkuyl的观点
        1.2.3.3 Smith的观点
        1.2.4 法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4.1 Guillaume的观点
        1.2.4.2 Bally的观点
        1.2.4.3 Gosselin的观点
        1.2.5 本文对体的重新界定
    1.3 体的分类
        1.3.1 体的狭义二分法
        1.3.2 体的广义二分法
        1.3.3 体的多分法
        1.3.3.1 Bally的分类法
        1.3.3.2 Wilmet的分类法
        1.3.4 本文对体的重新分类
    第一章结论
第二章 体: 理论和模式
    2.1 关于体的主要理论学说
        2.1.1 Guillaume的心理机制论以及体的理论
        2.1.1.1 概述
        2.1.1.2 动词理论
        2.1.1.3 体的理论
        2.1.2 Gosselin的时性语义学
        2.1.2.1 概述
        2.1.2.2 反向双重动力模式
        2.1.2.3 体-时表征以及解读程序
    2.2 阐释体的认知途径
        2.2.1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2.2.1.1 体验哲学
        2.2.1.2 认知语言学
        2.2.2 意象图式、概念隐喻以及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
        2.2.2.1 意象图式理论
        2.2.2.2 概念隐喻理论
        2.2.2.3 基本的认知规律及其意象图式
        2.2.3 事态及其认知阐释
        2.2.3.1 事态类型学说
        2.2.3.2 认知视角下的事态
        2.2.4 时间及其认知阐释
        2.2.4.1 “时间类型”学说
        2.2.4.2 认知视角下的时间
        2.2.5 认知视角下的体
    2.3 描写体的时间-事态模式
        2.3.1 单轴模式
        2.3.1.1 表现内容
        2.3.1.2 评价
        2.3.2 平行轴模式
        2.3.2.1 Gosselin的平行轴模式
        2.3.2.2 评价
        2.3.3 垂直双轴模式
        2.3.3.1 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
        2.3.3.2 时间-事态模式
        2.3.3.3 时间-事态模式的优势
    第二章结论
第三章 法语语法体
    3.1 直陈式
        3.1.1 简单形式
        3.1.1.1 现在时
        3.1.1.2 未完成过去时
        3.1.1.3 简单过去时
        3.1.1.4 简单将来时
        3.1.1.5 过去将来时
        3.1.2 复合形式
        3.1.2.1 复合过去时
        3.1.2.2 愈过去时
        3.1.2.3 先过去时
        3.1.2.4 先将来时
        3.1.2.5 过去先将来时
    3.2 虚拟式
        3.2.1 简单形式
        3.2.2 复合形式
    3.3 条件式
        3.3.1 简单形式
        3.3.2 复合形式
    3.4 其他语式
        3.4.1 命令式
        3.4.1.1 简单形式
        3.4.1.2 复合形式
        3.4.2 不定式
        3.4.2.1 简单形式
        3.4.2.2 复合形式
        3.4.3 分词式以及副动词
        3.4.3.1 现在分词
        3.4.3.2 过去分词
        3.4.3.3 副动词
    第三章结论
第四章 法语词汇体
    4.1 动词
        4.1.1 单一动词
        4.1.1.1 简单动词
        4.1.1.2 代动词
        4.1.2 动词词缀
        4.1.2.1 前缀
        4.1.2.2 中缀
        4.1.2.3 后缀
        4.1.2.4 前后缀
        4.1.3 动词短语
        4.1.3.1 三大阶段以及序列和重复
        4.1.3.2 三小阶段以及中断和接续
    4.2 名词
        4.2.1 动作名词
        4.2.1.1 单一名词
        4.2.1.2 名词词缀
        4.2.1.3 名词意群
        4.2.2 时间名词
        4.2.2.1 时间单位
        4.2.2.2 时期
        4.2.2.3 日期
    4.3 副词
        4.3.1 频次
        4.3.1.1 频率
        4.3.1.2 次数
        4.3.2 程度
        4.3.3 时间
        4.3.4 序列
    4.4 形容词
        4.4.1 频次
        4.4.1.1 频率
        4.4.1.2 次数
        4.4.2 程度
        4.4.3 时间
        4.4.4 序列
    4.5 介词
        4.5.1 空间点和时间点
        4.5.1.1 基于一点的静态定位
        4.5.1.2 基于一点的动态定位
        4.5.2 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4.5.2.1 基于两点的静态定位以及距离
        4.5.2.2 基于两点的动态定位以及距离
    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 法语句法体
    5.1 简单句
        5.1.1 动词与宾语
        5.1.2 动词与主语
        5.1.3 动词与状语
        5.1.3.1 频次状语
        5.1.3.2 程度状语
        5.1.3.3 时间状语
        5.1.3.4 地点状语
        5.1.4 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1 单一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2 动词意群与语法形式
    5.2 复杂句
        5.2.1 先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1.1 以avant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1.2 以jusqu'a ce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 同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2.1 以pendan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2 以aussi longtemps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 后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3.1 以apres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2 以aussito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第五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四、认知模式与词汇习得(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媒体环境下认知词汇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 曹琪雯. 海外英语, 2021(22)
  • [2]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D]. 李姝.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运动事件框架下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学习者动趋式习得研究[D]. 张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范畴化理论在高中英语名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代文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D]. 李妮.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6]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研究[D]. 张凯.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D]. 刘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D]. 罗红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法语体范畴研究[D]. 徐悦虹.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认知模型和词汇习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