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外资银行将占据中国市场10%

10年后外资银行将占据中国市场10%

一、10年后外资银行占有10%中国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墨竹[1](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张龙飞[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日资银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浦东开放后,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上海将发展金融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日资银行是最早一批进入上海的外资银行。到如今日资银行在上海发展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各大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分支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日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上海的日资银行为出发点,通过研究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进程,探究日资银行在上海金融市场所处的位置及影响,进而为上海构建稳定、完善的金融体系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从多角度出发,通过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详实的资料为依托,对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导论主要是叙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原因、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和资料来源、研究框架和日资银行相关概念。研究背景和选题原因梳理出目前日资银行在上海发展的上海的发展现状和选题缘由。文献综述是对目前学术界对日资银行的研究做出梳理评述,研究框架用图的形式展现文章的行文逻辑,相关概念说明是界定本文日资银行的概念范围,为接下来的研究主体做出限定。第一章是通过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日资银行在上海发展的背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将上海日资银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阐述每个时期日资银行的发展进程,业务情况和在上海的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一个时期日资银行的特点。第五章是日资银行发展给上海带来的影响,积极方面有以下四点,一是为上海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多,二是助力了上海人力资源的发展,三是为上海提供了建设资金,四是日资银行积极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同时因部分日资银行经营不善退出上海,也给上海金融带来不稳定因素。最后第五章是结论与启示,即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给日资银行监管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

王毅[3](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周文莹[4](2020)在《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政策方向的指引下,科技创新是将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金融又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科技金融作为两者有效的结合,必然是国家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为了扶持从孵化培育期到初创期直至成长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内所有的科创公司,传统金融必须完成底层逻辑的迭代更新从而转换为科技金融思维。同时在中国现有金融体系框架下,早期或者中小型的科创企业在获得一轮轮风险股权投资资金之外,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银行,因此专门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科技银行是助力我国科创腾飞的重要金融力量。近十年来我国科技银行呈现了多样化发展,中资银行科技支行,互联网银行,民营科技银行,外资背景的科技银行等等,均是在科技银行探索之路上做的多种尝试。其中A科技银行作为拥有国际知名科技银行股东背景的合资银行,自带成功科技银行基因,要落地于中国市场并生根发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土化战略。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基于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以A科技银行作为目标研究主体,通过与其境外母行硅谷银行的业务发展差异比较,层层分析内外部原因,在差异化对比的基础上,逐步得出中国科技银行的发展解决方案。A科技银行作为发展洪流中的一脉,其与众不同的资源能力和国际成功经验是整个市场中的亮点,被寄予了发展厚望。在进入中国之后,A科技银行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政策技术环境与西方经济体国家完全不同,要将其母行在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照搬到中国来,势必要进行银行本土化战略改造,而改造的前提必须是对本地市场进行充分彻底的研究和了解,然后再借用SWOT分析框架来为银行制定进一步的细化战略。本文从理论基础出发,在对中国科技银行发展的外部大环境与银行自身资源能力优势等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总结了A科技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关键点,并提出本土化战略需要从业务风控特殊性、目标客户选择、与本地产业的融合度、与本地资本市场和生态圈的合作关系、与本地监管的有效对接等多方面多维度来进行考量,最终实现业务、客户、品牌、渠道、合作、系统、产品、人才和公司治理的全面本土化。在A科技银行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外,本文还对配合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保障措施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指出科创生态圈、法律体系、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等外部环境需要也要实施配合保障,优化科创发展环境,辅助市场自我纠正,顺应经济发展大潮的同时,也为科技银行和科创企业发展铺平了道路。通过A科技银行自身的本土化适应外加外部环境向核心区域的不断靠拢,中国的科技银行和科技金融必会在不久的将来创造辉煌。

潘丹丹[5](2020)在《越南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过去十年中,越南经济经历了惊人的增长,相对保持6%的增长速度,部分原因归咎于越南在2007年加入WTO后,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巨大的贸易增长。作为美元化经济体的越南,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在保持宏观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冲销大量资本流入或清除多余的流动性,维持金融体系及价格的稳定,以及提高银行业效率的目标。因此越南政府非常谨慎的进行以国有企业为主的金融业改革。同时在加入WTO的同时,越南承诺开放其银行业,部分外资银行也随着资本的流动进驻越南,年轻经验不足且实力较弱的越南银行系统、业内经验丰富且资本雄厚的外资银行与渴望得到融资的国有、私人部门的结合,可能会增加导致银行业乃至宏观经济竞争压力的不平衡风险,也可能对越南国内的银行业改革甚而金融体系形成了一定的益处。银行体系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越南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同时也紧邻中国广西,是广西打造金融开放门户重要规划中边境金融国家。因此研究越南银行业开放的效应,对中国了解越南银行业乃金融业在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聚焦外资进入越南银行业后的效应问题。首先,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其后,对银行业对外开放后银行体系的效应及影响机制进行的总结归纳;然后通过对越南银行业开放的历史梳理及宏观数据表现,考察其银行系统的现实表现;再次利用越南银行业具有代表性银行2011年至2018年的财务数据,进一步用模型验证外资进入对银行业而产生的市场竞争、溢出效应、资源优化配置及金融稳定性等效应的存在及程度;最后,总结越南银行业开放的效应。

熊思敏[6](2020)在《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自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正式宣布要加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后,银保监会积极响应陆续出台了30多项对外开放新举措,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紧锣密鼓展开。而2019年则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快速提升的一年,在这一年的10月15日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得以出台,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银行业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一同展开的,已经走过了十四年的风雨路程。日前,我国银行业已经继续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研究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也日益重要。想要研究银行对外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首先需要较准确地衡量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在这个问题上,本文利用了层次分析法并选取了资产占比、机构占比、和从业人员占比这三个指标对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行了测量。在商业银行效率的计算上,本文综合考虑了现行的各种用于测算效率的方法,最终选取了超效率DEA法对我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算。本文主要是选取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度作为主要自变量,选择商业银行效率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研究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影响。研究证明了银行业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但是要注意合理开放,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给出了如何促进我国银行业有序稳步对外开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马津润[7](2020)在《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文中研究说明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的内涵要从经济与伦理两种维度去理解。从经济层面看,全球金融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的状况,而共享金融以所有权让渡的方式,使得民众可以通过低门槛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经济效率的意义讲,在共享金融模式下,处于闲置的资源所有者通过有偿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获得了利息收入的同时,资金使用者也通过他人的限制金融资源获得了收益,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从伦理层面看,共享金融提升了人们生活自由度,促进了金融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了金融领域中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卢德之先生认为社会共享的本质是多数人原则与社会公平,决定因素则来自一定的社会目的和制度。而在《共享金融—金融新形态》一书中,对于共享金融是这样理解的:共享金融就是通过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构建以资源、要素、功能、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金融消费者主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型发展。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与伦理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和规模效应明显,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共享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共享经济催生的共享金融模式正在改变现有的和传统的金融模式。新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开始形成。包括增加和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共享服务业务,建立新的共享金融平台和机构。与以往以大客户、高资本群体为服务主体的金融机构不同,共享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泛的消费群体。一般来说,由于缺乏金融资源、缺乏金融知识、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普通消费者无法安全、便捷地参与金融活动。共享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降低了金融参与门槛,让普通消费者轻松享受共享金融服务,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途径。从伦理上看,共享金融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与伦理原则融合创新的结果,更是基于伦理视角对金融异化问题的反思与回应。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从诞生之初就有深刻的伦理基础。共享金融真正实现了金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共享性统一,无论是共享金融合约本身,还是共享金融活动所要达成的结果,都符合着共享性价值目标。共享金融的发展也是当下社会对经济正义原则呼唤的回应。在利益分配中,共享金融秉持着“利益共享”的理念,真正做到每一个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都能平等公正合法合理的享有自己应有的回报,这体现了经济正义中的分配正义。此外,共享金融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共享经济的正义发展,共享金融的出现加速了共享产业链的完善,在整个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共享平台开始出现,竞争在趋于合理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最后,共享金融的伦理性还体现在对经济金融活动的责权意识培养中。共享金融淡化了以往金融活动“嫌贫爱富”的特性,强化了每一个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责权意识,每个人既是金融活动权利的享有者,同时也是责任的承担者。然而,共享金融依旧是金融的一种现代理性形式的显现,其金融理性中利己秉性与资本专属性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归正,但是单纯依靠外部性的法律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隐藏在共享金融内部的资本垄断性和独断性问题。同时,共享金融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如目标悖论、公正悖论和权利悖论。受金融资本的侵略性和垄断性的影响,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最初的目标发生偏离,真正的共享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头脑来看待当下共享金融的发展,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中得到启示,深挖造成共享金融与目标发生偏离的金融资本独断性本质,通过对信用异化与虚拟经济异化的发现,认识造成共享金融一系列悖论的深刻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悖论问题,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必须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深刻的伦理反思与哲学追问。对于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不仅要从伦理视角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进行认知,更要从实践方面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在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传统伦理精神支撑和制度优势。从传统的儒家“义利统一”文化价值观到现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从古代钱庄票号金融体系的建立到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都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不仅要从共享金融存在的正当性进行追问,更要从制度、政策、伦理和哲学视角中予以回答。作为人类在金融领域追求自由意志的结果,共享金融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即发展共享金融,要维护金融政策制定的基本道德观——正确财富观和利益观,客观公正、公平和诚信的行为准则,富有社会责权的社会制度以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相统一的道德理性等等。其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导向,坚决杜绝资本主义“自利”“自私”价值观的盛行,防止共享金融出现“脱实向虚”走向。正确看待资本增殖本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导引下,使金融资本增殖导向金融的共享服务。最后,对共享金融伦理情操进行呼唤,做到共享金融工具向度与人本向度的统一,把握共享金融发展的平衡性,兼顾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宋易珈[8](2019)在《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演进、路径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资商业银行实现了由封闭的国内银行向全球经营的跨国银行的转变,开辟了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走向全球的扩张模式。纵观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进程,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扩张经历了起步、成长与繁荣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中资银行的海外网络扩张不断呈现加速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资主体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海外网络扩张,尤其是跨国并购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拉开序幕,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球性的跨国银行网络。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由此,构建一张服务生产、贸易、投资网络的“金融融资网”是新时代给予中资银行也的新要求与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研究中难以解释中国作为缺乏银行竞争优势与国际化经验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中资银行全球经营网络扩张,本文尝试从构建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的视角,探讨中资银行海外扩张过程中网络的形成路径与效应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其网络形成的路径与机制是什么?(2)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网络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网络对银行自身的风险承担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了检验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的扩张路径,本文基于Chaney(2014)贸易网络模型,从利用1978-2018年中资银行在港澳台地区与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数据与Zephyr并购数据库,从自身扩张路径依赖,同伴网络溢出以及社群圈层聚集三个角度检验、分析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的扩张路径。计量结果表明:首先,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设立取决于已设立分支机构的网络结构,更趋向于向已设立分支机构地区地理联系与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的经济体设立下一期分支机构。其次,本文对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同伴网络溢出效应检验发现:中资银行间在海外网络扩张上存在典型的互动效应,而挤占与替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最后,本文从社群与网络结构的角度出发,识别了金融中心所产生的圈层结构效应以及贸易与投资网络所带来的社群集聚效应,不仅揭示了中资商业银行在早期点布局后形成的金融中心圈层结构,而且检验了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在贸易与投资网络中表现出的社群集聚效应。因此,我们对第一个研究问题的回答是:中资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已然不再仅仅是跟随贸易投资的“追随者”,其扩张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自身国际化经验的积累,对同伴银行的外溢效应以及中资银行间的社群集聚。为了检验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所产生的效应,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检验。一方面,中资银行的海外经营网络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力资金保障,本文进一步从网络的角度检验了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由此,本文采用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数据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目录,借鉴Chaney(2014)、Xie and Yu(2016)从整体网络对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网络进行网络特征的刻画与测算,并检验了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一步,本文认为企业在利用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时,将受到其本地银行市场结构权重的影响,在采用中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库测算了各个商业银行本地市场数量占比后,我们计算出了各个地区的企业可用的加权后的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网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种假设及其推论,分别检验了整体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网络溢出效应,以及经过本地银行市场结构加权的海外经营网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网络溢出效应。最终,我们发现:首先,整体的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正向的网络溢出效应。通过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企业将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经设立分支机构、离已设立分支机构经济体地理距离更近、经济联系更紧密的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其次,依据本地银行市场份额加权后的本地银行海外经营网络对本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网络溢出效应更强。为了得到更加稳健的结论,本文从样本、金融危机、贸易方式、企业所有制、投资目等多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是稳健的。因此,我们对第二个研究问题的回答是:通过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的信息溢出,企业将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经设立分支机构、离已设立分支机构经济体地理距离更近、经济联系更紧密的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这种效应将随着本地银行市场结构的权重而改变。另一方面,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资银行大步伐的进行海外扩张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与之相伴的是各类风险事件层出不穷,中国银行仅2015年一年仅发生两起海外风险事件。由此,检验中资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对银行自身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借鉴Allen(2018)设定的模型提出理论假设以及可能的传导机制,发现银行的风险与海外资产回报率、波动率以及海内外资产紧密程度相关。资产最优化的分散可能带来银行风险的降低,也可能由于海外资产难以监管以及风险的传递带来风险的增强。除此之外,借鉴Beck et al.(2010)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中的核匹配与多期冲击的双重差分识别中资银行海外扩张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对第三个研究问题的回答是: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分析,我们发现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展战略的确增强了银行自身的风险承担。围绕着本文研究的三个问题,本文在数据、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具体如下:第一,为了刻画中资银行的全球经营网络,本文利用媒体报道、官方网站、电子地图,手工收集形成了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数据库。第二,以往传统银行国际化路径以及决策的相关研究,往往忽视了信息因素在企业与东道国之间溢出的作用。本文将基于Chaney(2014)刻画网络的方法,从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的视角对银行的演进进行刻画,不再割裂的看待银行与银行间以及东道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关系,将他们之间的信息溢出纳入考量,对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全程进行了刻画,并从三个角度对其演进路径机制进行了分析。第三,银行-企业关系的研究中,鲜有从银行的全球经营网络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境外银行网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一步本文还探讨了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与其国内市场结构互动,分析中资银行的国内市场结构以及海外经营网络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第四,由于中资银行的海外高速发展仅在近10年发生,因此,鲜有学者针对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对银行自身风险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将建立银行国际化与银行风险控制的理论框架,同时通过PSM与多期DID的实证检验,廓清银行的国际化行为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

何宁[9](2019)在《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一国的银行业结构变化和银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大型投资银行的倒闭为起点,随后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冲击,进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迫使人们更加严肃思考“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但将大银行拆分成很多中小银行就是最佳解决方案吗?那拆分后的银行业如何高效履行维护一国金融稳定的责任,又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由此可见,银行业结构对银行业自身发展(绩效、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迄今为止,鲜有研究从银行集中度的变化出发,系统揭示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内在规律。本文试图以全球银行业为研究样本,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不仅能够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还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使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下简称“WB”)和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等数据库的数据,并采用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问题。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为导论、理论和文献综述,其余核心章节安排如下:第三章分析了1996-2015年全球以及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巴西和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变化趋势和银行业发展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以下事实:(1)全球银行业集中度加权平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受到了对于全球银行业影响较大的高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变化的影响。(2)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银行集中度变化呈现如下趋势:低等收入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金融抑制影响较大,银行集中度高于其他类型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逐步深化,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中低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整体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中高等收入国家大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银行集中度在一定区间波动变化;高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呈平稳上升趋势。(3)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均具有自身的层级结构,几乎都呈现出几家垄断型大银行对国家银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的特征。(4)银行集中度问题不能仅仅从一国的金融体系出发,可能还应考虑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政治体制、人均收入水平、通胀程度、人口密度,甚至该国的腐败程度、金融开放程度以及银行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第四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取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银行业绩效随着银行集中度的上升而增加,符合“哈佛学派”的研究观点。(2)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对金融服务需求较低,此时过低的银行集中度可能导带来银行业服务供给过剩,不利于银行业绩效的提升。(3)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银行业绩效过高,有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引发资金向高收益的银行业回流导致资金空转和增加非银行部门的借贷成本,从而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等。第五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包容性的影响。同样选取了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平衡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银行集中度与包容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包括:(1)银行集中度与包容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银行集中度降低有利于提高银行业包容性,这与传统的研究观点相一致。(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大银行提升包容性的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在提高银行集中度的同时提高银行业包容性;从金融服务的需求而言,当人们对银行服务需求相对单一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集中度并结合政府支持手段提升包容性;当人们对银行服务需求相对多样化时,可以适当增加专业性银行机构以提高银行业服务的深度和质量,以提高银行业包容性。(3)在同等的银行集中度下,包容性还与国家的金融监管方式有关,如中国银监会对国有控股大银行在包容性-即普惠金融方面设计了“三个不低于”的具体规定,使大银行的包容性大大提升;而在一些金融抑制比较严重的欠发达国家,过高的银行集中度则使包容性大大降低。第六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该章选取了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得到:(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集中-脆弱性”的研究观点。(2)处于经济转型的中等收入国家,其银行集中度与稳定性负相关。(3)从其他异质性分析结果看,特定条件下银行集中度的提升能够提高银行业稳定性,可能原因包括政府对大银行机构的保护措施和金融监管质量的提升等因素,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监管机构特别重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原因之一。第七章对全文的重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银行业结构对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影响银行业绩效、包容性和稳定性来影响银行业发展。但是并不存在适应于所有经济体的最优银行业结构,每个经济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适应自身发展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优银行业结构,即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下最优集中度区间不同且动态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1)积极推进银行控股集团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2)鼓励大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提高银行业绩效。(3)通过政府引导和调控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银行业包容性提高。(4)提高监管质量、优化银行业结构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性。(5)正确处理银行业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韦志超[10](2019)在《中国诺奖得主数量有望在2080年后超过美国》文中研究表明1.引言中国的国庆假期前后,正是诺贝尔奖各奖项先后颁发的时间,也引发了许多的讨论,特别令国人觉得百味杂陈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的诺奖人数又往前迈进了一步,2000年以来获奖人数达到18人。如果说几年前大家还不太知道日本政府在2001年提出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话,现在已经是众所周知了,普遍认为日本极有可能超额完成任务,也就是"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这可以说是个奇迹,因为当初大家确实没想到。比如,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曾评论说日本政府提出这样的目标"没有头脑"。当时的某国媒体更是用了"痴人说梦"来报道日本的诺贝尔计划;再比如我国的着名媒体也用了"日本政府口出狂言"的标题。

二、10年后外资银行占有10%中国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年后外资银行占有10%中国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3.1.1 宏观政治因素
        3.1.2 贸易发展因素
        3.1.3 投资发展因素
        3.1.4 绿色金融因素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1 政府管理指标
        4.2.2 经济投资指标
        4.2.3 金融发展指标
        4.2.4 贸易水平指标
        4.2.5 营商开放指标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4.3.1 线性SVM模型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日资银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原因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六、相关概念
第一章 日资银行进入上海的历史背景
    一、世界金融自由化趋势
    二、上海施行浦东开放政策
    三、日资与日资企业进入上海
    四、利用外资的需要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1979-1989)
    一、改革开放初期日资银行在上海的起步
    二、日资银行在上海的业务初探
    三、日资银行代表处在上海的布局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浦东开放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1990-2000)
    一、浦东开放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稳健发展
    二、浦东开放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经营
    三、浦东开放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布局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入世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2001-2020)
    一、入世后日资银行在沪的繁荣发展
    二、入世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经营
    三、入世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布局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资银行发展对上海的影响
    一、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多
    二、助力上海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提供上海建设资金
    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五、给上海金融带来不稳定因素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4)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研究框架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对象的创新
        二、研究结论的创新
        三、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战略管理理论
        二、本土化战略理论
        三、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跨国企业本土化战略选择
        二、外资银行在华本土化战略
        三、科技银行研究综述
第三章 A科技银行业务概况与资源能力分析
    第一节 A科技银行概况分析
    第二节 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资源能力分析
        一、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概况
        二、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资源能力分析
第四章 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一、社会、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技术环境分析
    第二节 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环境分析
        一、金融市场方面
        二、金融监管方面
    第三节 科创生态圈环境分析
    第四节 竞争环境分析
第五章 A科技银行在中国面临的本土化挑战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A科技银行的业务现状
    第二节 A科技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稳定的低成本存款增长压力较大
        二、投贷联动融资方式在中国接受度还不高
        三、在中国科技信贷市场上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四、在中国与风投私募基金合作较为局限
        五、产品引入中国后需进一步验证
        六、对中国科创生态圈认知度不够
        七、盈利性挑战
第六章 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选择
    第一节 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整体发展定位
    第二节 A科技银行本土化战略的SWOT分析
        一、A科技银行的优势分析
        二、A科技银行的劣势分析
        三、A科技银行发展中的机会
        四、A科技银行面临的威胁
    第三节 A科技银行本土化战略思路与方案分析
        一、业务本土化
        二、客户本土化
        三、渠道本土化和合作本土化
        四、产品本土化
        五、品牌本土化
        六、系统本土化
        七、公司治理本土化和人才本土化
第七章 A科技银行本土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分析
    第一节 A科技银行的本土化战略保障措施
        一、提升金融科技和金融大数据支撑能力
        二、构建有利于本土化管理的组织架构
        三、集中培养敢于创新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第二节 外部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本地科技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规范并完善资本市场、股权交易、知识产权抵押等公共配套
        三、加强与政府、监管等机构的对话通道建设
        四、完善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5)越南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银行业开放的概念
        1.2.2 银行业开放的效应
        1.2.3 银行业开放效应的研究方法
        1.2.4 对既有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及效应机制
    2.1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2.1.1 国际贸易理论
        2.1.2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1.3 金融深化理论
    2.2 银行业对外开放效应的实现机制
        2.2.1 市场竞争机制
        2.2.2 技术溢出机制
        2.2.3 人力资本培育机制
        2.2.4 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2.2.5 金融稳定机制
第三章 越南银行业对外开放效应的现实考察
    3.1 越南银行业的改革历史
        3.1.1 单一银行体系
        3.1.2 二级银行体系
        3.1.3 危机后银行业改革
    3.2 越南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状况分析
        3.2.1 银行业的整体分析
        3.2.2 银行业的存贷款分析
第四章 越南银行业对外开放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的数据选取、分析及变量描述
        4.1.1 数据选取
        4.1.2 样本分析
        4.1.3 变量描述
    4.2 实证检验
        4.2.1 模型设定
        4.2.2 实证结果
第五章 总结和建议
    5.1 总结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和银行业对外开放度
    2.1 引言
    2.2 商业银行效率界定
        2.2.1 效率理论
        2.2.2 商业银行效率内涵
    2.3 商业银行效率测量方法
        2.3.1 财务评价法
        2.3.2 平衡计分卡法(BSC)
        2.3.3 前沿效率分析法
        2.3.4 超效率DEA模型
    2.4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
        2.4.1 指标的选取方法
        2.4.2 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
        2.4.3 样本选取及测度
    2.5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测算
        2.5.1 方法选择
        2.5.2 层次分析法
        2.5.3 指标选取
        2.5.4 具体测度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行业对外开放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指标选取
    3.3 实证模型建立及检验
        3.3.1 模型建立
        3.3.2 单位根检验
        3.3.3 回归结果
    3.4 回归结果分析
        3.4.1 解释变量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分析
        3.4.2 控制变量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合理开放的建议
    4.1 引言
    4.2 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
        4.2.1 放宽外资进入和设立机构条件
        4.2.2 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
        4.2.3 丰富对外开放形式以明确开放途径
        4.2.4 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4.3 保持合理对外开放以避免开放负效应
        4.3.1 把握银行业对外开放节奏
        4.3.2 规范引导外资银行经营行为
        4.3.3 确保开放水平与我国监管能力相适应
        4.3.4 确保开放水平与我国商业银行能力相适应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用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共享金融伦理意义
        三、共享金融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综合评述
        四、共享金融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一、世界金融演变逻辑中的共享
        二、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第二节 共享金融现代性演绎
        一、当代金融的模式转型创新
        二、共享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三、共享金融内在逻辑
    第三节 共享金融对人类历史时间的延续
        一、共享属性对人类未来时间价值的发现
        二、金融创新对人类自然进化时间的突破
第三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本质
    第一节 共享金融价值目标
        一、共享金融的共享性目标要求
        二、共享金融契约的共享性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经济正义属性
        一、共享金融的分配正义要求
        二、共享金融对经济发展有益推动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责权意识
        一、责权意识对金融不确定性的抑制
        二、信用契约对共享责权意识的巩固
第四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第一节 共享金融的目标悖论
        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享目标的偏离
        二、金融资本的垄断导致共享目标扭曲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共享大众性目标的异化
        四、信息不对称导致共享目标失衡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公正悖论
        一、金融资本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三、风险转移不平等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权利悖论
        一、金融资本秉性对共享权利的剥夺
        二、金融资本权力造成的共享失权现象
第五章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成因及解决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看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一、马克思对借贷资本不公正性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信用与虚拟资本异化的批判
        三、马克思资本批判对共享金融发展启示
    第二节 我国共享金融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一、共享金融市场中自律体系的不完善
        二、共享金融政府监管的不严格
        三、共享金融平台建设的制度缺失
    第三节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解决
        一、金融市场自律体系对共享性的维护
        二、政府权力与执行力对公正性的确保
        三、经济金融制度设计对正义性的呼唤
第六章 中国共享金融伦理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正当性追问
        一、共享金融对中国金融市场伦理价值观的传承
        二、共享发展与大众需求的正当性
        三、共享金融发展的中国化道路
    第二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哲学追问
        一、人类追求自由意志的定在——共享金融
        二、共享视域下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
        三、共享金融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反思
    第三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理念探索
        一、共享金融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
        二、共享金融发展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向
        三、共享金融伦理情操呼唤
    第四节 共享金融发展下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演进、路径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与贡献
        (二)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银行国际化动机与进入模式
        (一)银行国际化的动机
        (二)银行国际化的进入模式
    二、银行国际化与对外直接投资
        (一)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二)银行业海外扩张与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三、银行风险承担的文献综述
        (一)商业银行国际化对银行自身风险承担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度量方法的综述
        (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综述
    四、文献综述评述
第三章 银行业国际化历史与中资银行国际化现状
    一、全球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历史进程
        (一)银行海外浪潮的出去:战后经济复苏(1950-1970)
        (二)现代银行业迎来全面国际化(1970-2000)
        (三)银行业国际化“大而全”成主流(2000-2008)
        (四)后危机时代:现代银行业的大洗牌(2000-2008)
    二、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现状与特点
        (一)中资银行国际化全球布局的特点
        (二)中外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现状
    三、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结构分析
        (一)中外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的网络整体特征
        (二)中外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的社群聚类
        (三)中外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的个体结构特征
第四章 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演进路径研究
    一、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说明
        (二)计量模型设定
    二、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网络扩张路径的检验与分析
        (一)中资银行海外扩张路径的自身经验积累
        (二)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进入模式
        (三)中资银行海外扩张中的同伴网络的溢出效应
    三、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社群集聚效应
        (一)围绕国际金融中心的圈层结构
        (二)贸易联结与投资联结的社群聚集效应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本地市场结构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一、理论假设与推论
    二、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一)数据说明
        (二)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测算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回归结果与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
        (一)区分贸易方式的回归分析
        (二)区分企业所有制的回归分析
        (三)区分企业投资目的的回归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资银行海外扩张与银行风险承担
    一、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二、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一)数据说明
        (二)识别策略与模型构建
    三、变量测算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回归结果与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建议
    一、中资银行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建议
    二、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三、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风险控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释
        一、银行集中度相关概念界定与测度
        二、银行业发展范畴界定
        三、银行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结构和金融结构的相关理论
        二、银行集中度“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第三节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一、银行业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二、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文献综述
第三章 全球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纵向变化及横向比较
    第一节 全球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的纵向变化及横向比较
        二、银行业绩效、包容性、稳定性的国别比较
    第二节 典型国家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市场主导型国家
        二、银行主导型国家
    第三节 中国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分析
        二、中国银行集中度测算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绩效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五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包容性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包容性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包容性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六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稳定性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一、全球银行集中度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趋势各异
        二、集中度提高促进绩效提升,但过高可能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三、集中度较高时,适当降低集中度以及大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可提升包容性
        四、集中度过高降低稳定性,监管质量提升有助于提高稳定性
        五、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下最优集中度区间不同且动态变化
    第二节 对我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启示
        一、积极推进银行控股集团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
        二、鼓励大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提高银行业绩效
        三、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银行业包容性提高
        四、提高监管质量、优化银行业结构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性
        五、正确处理银行业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诺奖得主数量有望在2080年后超过美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日本多次获得诺贝尔奖非经济学解释
3. 经济学解释
    3.1 解释奥运奖牌数的例子
    3.2 使用GDP预测诺贝尔科学奖人数的双门槛模型
    3.3 双门槛模型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4. 为什么中国诺奖要超过美国大概需要等到2080年之后?
5. 结论

四、10年后外资银行占有10%中国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日资银行发展研究[D]. 张龙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4]A科技银行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研究[D]. 周文莹.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5]越南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效应研究[D]. 潘丹丹. 广西大学, 2020(08)
  • [6]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D]. 熊思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D]. 马津润.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8]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演进、路径及其效应研究[D]. 宋易珈.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9]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D]. 何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中国诺奖得主数量有望在2080年后超过美国[J]. 韦志超. 经济资料译丛, 2019(01)

标签:;  ;  ;  ;  ;  

10年后外资银行将占据中国市场1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