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慢性HBV感染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柴燕涛,王福川,侯俊,贾凡,刘佳,姜棋予,张敏,毕京峰[1](2021)在《CHB患儿干扰素α1b长期给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干扰素长期给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的108例CHB患儿长期应用干扰素α1b后的血清标本。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疗程、给药时间(采样时间与采样前最后1次用药的间隔时间)、给药剂量、病毒基因分型等信息为自变量,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β2微球蛋白与年龄、疗程、给药时间及BMI无相关性(P>0.05)。不同性别、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型、给药剂量β2微球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给药剂量、年龄、给药时间、疗程是影响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的相关因素(P <0.05),其中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伴随给药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伴随年龄、给药时间及疗程的增大而降低。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浓度不仅仅与给药剂量有关联,给药时间、疗程及年龄也对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杨燕卿[2](2020)在《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六种评分模型预测价值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AE-CHB)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危险因素并比较六种评分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部275名AE-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病28天内是否发生ACLF分为ACLF组和non-ACLF组,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偏态分布),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或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结果以率表示。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Na,MELD-Na)、整合MELD模型(integrated MELD,i MELD)、年龄-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肌酐(age,serum bilirubin,INR,and serum creatinine,ABIC)、中国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小组-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score of Chinese Group on the Study of Severe Hepatitis B-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COSSH-ACLFs)以及Ren等人建立的R模型(model of R,R)分值与ACLF发生率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断六种评分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ACLF组及non-ACLF组在年龄、HBV DN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INR、血小板(platelet,PLT)、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4 factors,FIB-4)、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transamin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 Ag)阴性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INR、HBV DNA是AE-CHB患者进展为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3、ACLF组六种模型的分值与ACLF发生率均呈正相关。ABIC、i MELD、MELD和MELD-Na模型(AUC=0.785,95%CI 0.731-0.832;AUC=0.773,95%CI0.719-0.821;AUC=0.771,95%CI 0.717-0.820;AUC=0.751,95%CI 0.696-0.801)的AUC>0.7,有一定预测价值。R和COSSH-ACLFs模型(AUC=0.864,95%CI0.817-0.902;AUC=0.822,95%CI 0.772-0.866)的AUC>0.8,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AE-CHB患者入院时HBe Ag阴性、高龄、高水平HBV DNA、TBIL、PT、APTT、INR、APRI、FIB-4和低水平CHE、ALB、PTA、PLT为进展为ACLF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INR、HBV DNA是AE-CHB患者进展为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六种评分模型的分值均与ACLF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模型的AUC最大,R和COSSH-ACLFs模型对AE-CHB进展为ACLF有较好的预测作用,i MELD、ABIC、MELD和MELD-Na模型均有一定预测价值。

卢婷[3](2020)在《基于聚乳酸微球佐剂的乙肝疫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乙肝的治愈之路充满挑战。与传统的抗病毒疗法相比,疫苗疗法是慢性乙肝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潜力途径。但是如何使疫苗获得有效的细胞免疫效果满足治疗性需求,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本课题提出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乳酸(PLA)微球合理装载抗原和免疫刺激剂,实现按需递送的功能,作为治疗性乙肝疫苗,同时以PLA微球为佐剂探索免疫针次减少的疫苗制剂。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免疫刺激剂5,6-二甲基黄酮-4-乙酸(DMXAA)在特定细胞位置发挥作用的需求,成功制备了按需释放抗原的DP微球及抗原/刺激剂的DP-D微球,并验证了其在细胞水平的效果。通过向PLA微球中引入阳离子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微球可以温和高效携载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吸附率85%以上);并且借助质子海绵效应,促进溶酶体逃逸,使DMXAA释放到胞质中,与其受体结合,激活下游通路。在分子水平上,DP-D与抗原组相比,其STING通路的IRF-7和IFN-β表达分别提高了 12和8.2倍。同时微球携载HBsAg后易于被树突状细胞(DCs)摄取及引起溶酶体逃逸,提高DCs表面共刺激分子及MHC分子的表达,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在高效促进DCs活化的同时诱导后续免疫应答。2)评价了 PLA微球佐剂在健康鼠上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果,探索了其应用于疫苗时的作用机制。微球疫苗制剂诱导了注射部位IL-1β和CXCL-10等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同时招募DCs及巨噬等免疫细胞到注射部位,经APCs转运至淋巴结后,促进了淋巴结内DCs、B及滤泡辅助T细胞(Tfh细胞)的活化。在免疫健康鼠后,诱导产生了高水平的HBsAg特异性抗体IgG,提高IgG2a/IgG1比例、Th1细胞数量及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实现了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双重提升。3)成功构建了慢性乙肝(CHB)模型鼠,并基于该评价模型开展了微球疫苗制剂的免疫及治疗评价。采用尾静脉注射重组乙肝腺病毒的方式构建CHB模型鼠。结果表明,DP、DP-D组诱导产生高水平的HBsAg特异性抗体IgG,可促进脾细胞增殖活化与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提升了 HBsAg特异性CTL反应,产生免疫记忆起到保护效果。两组模型鼠血清中HBsAg转阴率均达到50%,显着降低了肝脏中HBcAg的表达,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验证了以PLA微球为佐剂,用两针代替三针铝佐剂疫苗的长效免疫保护效果。微球疫苗制剂两针免疫后产生与铝佐剂相当的抗体水平,且抗体半年内维持较高水平,在HBsAg再次入侵时可快速产生抗体。优化了该疫苗制剂的冻干保护剂种类及相应浓度,考察了冻干制剂在室温下的稳定性。总体结果明确了微球疫苗佐剂具有减少免疫针次及可冻干的特性,具备临床转化的潜力。综上,本课题设计的PLA微球疫苗制剂应用于乙肝疫苗有较大潜力。

孙媛媛[4](2020)在《HBV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淋巴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可根据病理组织类型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疾病中最常见类型之一,约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5%-40%,具有异质性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其标准治疗方案为CHOP或R-CHOP化疗方案。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球形双链环状DNA病毒,HBV的感染是全球性问题,而我国HBV感染率较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是HBV感染的高度流行地区,故研究探索HBV感染与DLBCL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很多研究发现已感染HBV的人群患淋巴瘤的机率增加,同时,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V感染率较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尤其是DLBCL。治疗DLBCL的药物可能导致HBV再激活、肝功能异常、肝衰竭等,影响治疗进程,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所以预防性地应用抗病毒药物,对降低血清中HBV-DNA复制、预防HBV再激活有一定作用。但感染HBV对DLBC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目前已存在的不同研究中心的报道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探究有无HBV感染的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的差异,进而明确HBV感染与DLBCL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HBV感染的DLBCL患者的防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初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的病理组织均经我院病理科至少2名病理科医师确诊,符合纳入标准的DLBCL患者共227例,将其分为HBV感染组及无HBV感染组两组,无HBV感染组可分为全阴组和仅HBsAb(+)组,HBV感染组可分为现症感染组HBsAg(+)和既往感染组HBsAg(-)HBcAb(+),HBV 既往感染组[(HBsAg(-)HBcAb(+)]又可分为[HBsAg(-)HBcAb(+)HBsAb(-)]组和[HBsAg(-)HBcAb(+)HBsAb(+)]组两亚组。通过查阅,收集患者临床特点,包括:性别、年龄、病理分类、c-myc、bcl-2及bcl-6表达情况、增殖指数(Ki-67)、临床分期(Ann Arbor分期)、确诊疾病的时间、肿瘤起源、病灶位置及数目、是否有肝脏受侵,化疗前及化疗期间肝功能指标,是否有脾脏受侵、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体能状况评分、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HBV再激活情况等。所有患者均接受CHOP方案或R-CHOP方案治疗。化疗期间每两个周期进行一次评价,评价的结果可以分成四种: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通过随访获取病人的生存状态、疾病情况等资料,以明确病人的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计数数据、等级资料的比较分别应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检验。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的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认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27例DLBCL患者中有121例无HBV感染,其中,75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为全阴性,46例仅有HBsAb阳性。HBV现症感染者,即HBsAg(+)患者有26例。HBV既往感染者,即HBsAg(-)而HBcAb(+)的患者共80例,在这些患者中,HBsAg(-)HBcAb(+)HBsAb(+)的患者 57 例,HBsAg(-)HBcAb(+)HBsAb(-)的患者23例。所有患者中治疗前血清HBV-DNA阳性有16例。HBV感染组的中位年龄大于无HBV感染组,HBV感染组为60岁(22-83岁),而无HBV感染组为55岁(8-81岁)。年龄在大于等于60岁及小于60岁情况下分组比较,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942,P=0.047)。HBV感染组较无HBV感染组脾脏受累常见(χ2=4.518,P=0.034)。而两组在性别、结外器官受侵犯数目、肝脏受累、临床分期、IPI评分、血清LDH水平、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化疗前及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c-myc、bcl-2及bcl-6表达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血清HBV-DNA复制比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有16例,其中有15例为HBsAg阳性患者。另外1例为HBsAg阴性而HBcAb 阳性的DLBCL患者。有9例HBV既往感染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HBV再激活,其中7例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了利妥昔单抗药物。无HBV感染组中达到CR、PR、SD、PD分别为77例(63.6%)、22例(18.2%)、3例(2.5%)、19例(15.7%),在HBV感染组的患者中,最终达CR、PR、SD、PD 分别为 56 例(52.8%)、17 例(16.0%)、2 例(1.9%)、31例(29.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052,P=0.04)。无HBV感染组缓解率优于HBV感染组,二者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81.8%vs.68.8%,χ2=5.162,P=0.023)。HBV感染组又分为现症感染组HBsAg(+)和既往感染组HBsAg(-)HBcAb(+)两组,分别有26例、80例。HBV现症感染组中,达到CR、PR、SD、PD分别有10例(38.5%)、4例(15.4%)、1例(3.8%)、11例(42.3%),达到客观缓解的病例为14例(53.9%),HBV既往感染组中,分别有46例(57.5%)、13例(16.3%)、1例(1.3%)、20例(25.0%)达到CR、PR、SD、PD,达到客观缓解的病例为59例(73.8%),两组在疗效、客观缓解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867,P=0.063;χ2=3.626,P=0.057)。HBV既往感染患者可再分为HBsAg(-)HBcAb(+)HBsAb(-)组,23例,和 HBsAg(-)HBcAb(+)HBsAb(+)组,57 例。前组达到 CR、PR、SD、PD 分别有 13 例(56.5%)、2 例(8.7%)、0 例(0.0%)、8 例(34.8%),后一组达到 CR、PR、SD、PD 分别有 33 例(57.9%)、11 例(19.3%)、1 例(1.8%)、12 例(21.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6,P=0.599)。两组的ORR分别为 65.2%、77.2%,无统计学差异(χ2=1.214,P=0.271)。无HBV感染组共121例患者,可再分为全阴组,75例,和仅HBsAb(+)组,46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0,P=0.472),全阴组和仅HBsAb(+)组的ORR分别为80.0%,84.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438,P=0.508)。全阴组中,达到 CR、PR、SD、PD 分别有 44 例、16例、3 例、12 例,CR、PR、SD、PD 率分别为 58.7%、21.3%、4.0%、16.0%。仅HBsAb(+)组中,达CR、PR、SD、PD分别有33例、6例、0例、7例,CR、PR、SD、PD 率分别为 71.7%、13.0%、0.0%、15.2%。无 HBV 感染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61.9±2.4)月,5年PFS率为82.9%;HBV感染组PFS为(46.0±2.7)月,5年PFS率为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5,P=0.021)。无HBV感染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67.1±2.0)月,5 年 OS 率为 89.9%;HBV 感染组 OS 为(61.9±3.0)月,5年OS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9,P=0.018)。HBV现症感染组PFS为(38.8±5.2)月,5年PFS率为50.6%,HBV既往感染组PFS为(48.2±3.0)月,5年PFS率为56.5%;HBV现症感染组OS为(45.0±4.9)月,5 年OS 率为 62.2%,HBV既往感染组OS为(64.5±3.2)月,5年OS率为79.5%。两组的PFS及OS均无统计学差异(χ2=1.588,P=0.208;χ2=2.280,P=0.131)。HBsAg(-)HBcAb(+)HBsAb(-)组 PFS 为(44.4±5.5)月,5 年 PFS率为 57.4%,HBsAg(-)HBcAb(+)HBsAb(+)组 PFS 为(50.8±3.4)月,5年 PFS 率为 59.0%,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787,P=0.375)。HBsAg(-)HBcAb(+)HBsAb(-)组OS 为(66.6±5.5)月,5 年OS 率为 79.2%,HBsAg(-)HBcAb(+)HBsAb(+)组 OS 为(60.7±3.7)月,5 年 OS 率为 80.2%,二者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χ2=0.280,P=0.596)。全阴组无进展生存期为(62.4±2.9)月,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4.4%,仅HBsAb(+)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8.6±4.7)月,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7.8%;全阴组总生存期为(69.0±1.9)月,5年总生存率为93.6%,仅HBsAb(+)组总生存期为(61.2±5.0)月,5年总生存率为80.2%。两组的PFS及OS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06,P=0.937;χ2=1.034,P=0.309)。将年龄≥60岁、男性、IPI中高危、肝脏受累、脾脏受累、结外受累数目>1、分期Ⅲ/Ⅳ期、化疗前肝功能异常、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等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化疗前肝功能异常(HR=2.386(1.009-5.641),P=0.048)是HBV感染的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HBV感染组较无HBV感染组患者中位年龄大,脾脏受累更常见。化疗前肝功能异常是HBV感染的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2)HBV感染组较无HBV感染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差。

朱曦[5](2020)在《HBV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HBV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性淋巴瘤(B-NHL)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揭示PD-L1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并探讨PD-L1在HBV阳性B-NH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先收集92例初诊未治,且HBV阳性的B-NHL患者为实验组,33例HBV阴性的B-NHL患者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和HBx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收集47例初诊未治、HBV阳性的且保存有血清样本B-NHL患者为实验组,同期初诊且保存有血清样本的47例HBV阴性的B-NHL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临床基线特征已进行1:1配对筛选)。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PD-L1(sPD-L1)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数据,然后采用卡方检验分析PD-L1及血清sPD-L1表达水平与HBV阳性的B-NH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D-L1和血清sPD-L1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HBV+HBx+组、HBV+HBx-组及HBV阴性组的PD-L1表达强度分别为(37.13±2.61)%、(24.39±3.70)%和(3.94±2.0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HBV+HBx+组的PD-L1表达强度显着高于HBV+HBx-(p=0.0065)和HBV-组(p=0.0001),而HBV+HBx-组的PD-L1表达强度显着高于HBV-组(p=0.0001)。(2)HBV阳性B-NHL患者血清中sPD-L1浓度显着高于HBV阴性B-NHL患者(HBV+=94.81±64.72 pg/mL,HBV-=46.55±13.13pg/mL,p<0.0001);且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与血清sPD-L1水平呈显着正相关性(r=0.6300,p<0.0001)。(3)HBV阳性的B-NHL患者中PD-L1高表达组3年OS率53.1%,3年PFS率43.8%;PD-L1低表达组3年OS率70.4%,3年PFS率65.9%;PD-L1阴性表达组3年OS率87.5%,3年PFS率81.3%。对三组间OS及PFS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发现p值分别为0.007和0.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对HBV阳性的B-NHL患者血清sPD-L1的进行K-M生存曲线分析,发现血清sPD-L1高表达组3年OS率63.2%,3年PFS率50.0%;血清sPD-L1低表达组3年OS率77.8%,3年PFS率77.8%;对组间OS及PFS进行生存分析,发现p值分别为0.024和0.04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5)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组织PD-L1高表达、ECOG≧2分、疾病分期IIIIV期、化疗未缓解是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PD-L1高表达、疾病晚期、化疗未缓解是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在血清sPD-L1预后模型中,血清sPD-L1高表达及疾病分期晚期是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B症状、化疗未缓解是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1、HBV阳性的B-NHL患者肿瘤组织PD-L1表达水平和血清中sPD-L1浓度均显着高于HBV阴性患者。2、B-NHL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和血清中sPD-L1浓度呈显着正相关。3、PD-L1高表达可能是影响HBV阳性的B-NHL患者OS及P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顾霜霖[6](2020)在《使用结构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HBV突变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是威胁我国乃至全球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处于宿主肝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选择压力下,HBV病毒可能发生自发突变,改变病毒产生的抗原肽与MHC 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类分子的结合力,降低MHC I类分子对抗原肽的递呈,从而导致免疫逃逸。不同种族人群可能易感不同基因型的HBV病毒株,故本课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选择中国人群高频出现的HLA-A*11:01(human lymphocyte antigen)亚型和欧美人群中高频出现的HLA-A*02:01亚型,同时收集亚洲人群和欧美人群易感的HBV亚型及其编码主要抗原的C和S编码区序列。在欧美人群易感的A亚型中,在C编码区收集到1086条病毒序列,S编码区收集到1390条病毒序列,而亚洲人群易感的B、C亚型中在C编码区分别收集到1573和2115条序列,S编码区分别收集到2581和2639条病毒序列。再通过对HBV病毒序列进行对比,保守性,理化性质,预测抗原肽打分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筛选到21个候选关键突变。接着基于关键突变,通过分子对接构建其产生的预测抗原肽与MHC I类分子的复合体结构,再对肽-MHC复合体使用氨基酸扫描分析筛选出11个会对抗原肽与MHC分子之间亲和力造成影响的突变,分别为:I155V,V149A,L149V,I156L,L213F,I256M,V351A,V354A,M372V,M372I,L389V。并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并比较复合体突变前后整体结合自由能产生的变化,计算结果显示这11个突变都会导致结合自由能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L149V的突变对结合自由能的影响最大,由原本的136.52kcal/mol将至68.10kcal/mol,下降幅度高达50%,表明该位点的突变使其相应的抗原肽和MHC之间的结合力减弱。本研究发现了在中国和欧美人群高频出现的HLA-A*11:01和HLA-A*02:01亚型中,HBV病毒在C和S编码区的关键突变将会影响对其产生的突变抗原肽与相应MHC之间的亲和力,故推测候选的关键突变基因将会导致机体的免疫逃逸,可能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癌发生有关。

廖凯权[7](2020)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DLBCL患者预后因素及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估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分析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High-sensitivity modified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HS-mGPS)在HBV感染的DLBCL患者中的预后分层价值,为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初诊的DLBCL患者271例临床资料,归纳整理如下信息: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B组症状、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HBV再激活等临床特征及毒副反应,分析HBV感染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组间生存率的差异;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计算HBV+DLBCL患者的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HS-mGPS),根据分值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0分组(n=57)、1分组(n=40)和2分组(n=20),分析患者HS-mGPS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其对HBV+DLBCL预后的预测作用。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组间生存率的差异;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BV感染的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1)一般情况:初诊DLBCL患者271例(男性148例,女性123例),中位年龄为58岁,年龄分布为18-89岁。根据HBV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HBV感染组117例(43.2%),对照组154例(56.8%),两组中位年龄分别为57岁及60岁,统计分析后发现感染组患者年龄更小(χ2=3.984,P=0.046)、高IPI评分(IPI≥2分)(χ2=13.188,P=0.001)及III-IV期Ann Arbor分期(χ2=5.618,P=0.018)更常见,两组其他特征未见明显差异;271例患者中有108例进行了c-myc、Bcl-2、Bcl-6免疫标记检测,“双表达”DLBCL患者共20例(18.5%),“三表达”DLBCL患者共11例(10.2%),统计分析后发现感染组与对照组的“双表达”、“三表达”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近期疗效:感染组与对照组客观反映率(ORR)无显着差异(P=0.705);(3)远期疗效:截至随访终点,271例患者中共40例死亡,5年总生存率(OS)为85.2%,感染组与对照组5年OS分别为76.9%和91.6%(χ2=10.090,P=0.001);(4)毒副反应:最常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总发生率为70.8%(192/271),其中感染组71.8%(84/117),对照组70.1%(108/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同样无显着差异(P=0.484)。其次为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为29.9%(81/271),进一步将感染组分为现症感染组与既往感染组,前者发生率为45.1%(37/82),后者发生率为25.7%(9/35),而对照组发生率22.7%(35/154)。现症感染组肝损发生率较既往感染组及对照组高(χ2=13.140,P=0.001);而严重肝损(Ⅲ-Ⅳ度)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5)。现症感染组与既往感染组HBV再激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5)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显示HBV感染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生存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on-GCB型、高IPI评分、化疗方案不含利妥昔单抗是HBV+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HS-mGPS)对HBV感染的DLBCL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分析:(1)一般情况:HBV+DLBVL患者中,0分组57/117例(48.7%)、1分组40/117例(34.2%)和2分组20/117例(17.1%),HS-mGPS评分越高,高IPI评分更常见(χ2=10.671,P=0.031);(2)生存分析:0分组、1分组和2分组的5年OS分别为86.0%、72.5%和60.0%,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0分组预后最好,2分组预后最差(χ2=8.958,P=0.011)。(2)多因素分析:将IPI评分以及HS-mGPS评分纳入COX生存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HS-mGPS评分是HBV+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HBV感染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BV+DLBCL应归类为DLBCL的单独亚型;2.non-GCB型、高IPI评分、化疗方案不含利妥昔单抗是HBV+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高HS-mGPS评分是HBV+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S-mGPS在HBV+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赵科孝,曾显明[8](2019)在《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恩替卡韦)与观察组(n=60,替诺福韦)。比较两组不同时间HBV DNA、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水平。结果治疗前和治疗6、12、18个月时,两组血清HBV DNA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24个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18及24个月时,观察组β2-微球蛋白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水平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与恩替卡韦相当,但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一定程度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β2-微球蛋白评估患者肾功能。

苏倩[9](2018)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单药和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及肾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乙型肝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是高度流行区。乙型肝炎作为一种损害肝脏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可以造成急性和慢性经过,因缺乏特效治疗,很多人认为乙型肝炎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其中,急性乙型肝炎绝大部分为自限性经过,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可以导致病情反复,严重的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CHB的治疗中,相对于一些保护肝细胞、免疫调节、抗肝脏纤维化的西药或者中药治疗方案,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治疗在CHB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中临床意义重大。抗乙肝病毒治疗能够通过抑制病毒复制,从而进一步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组织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减少或延缓向终末期肝病如肝硬化、HCC和肝衰竭进展。目前疗效确切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α(interferon alpha,IFN-ɑ)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NAs作用于HBV的聚合酶区,通过取代HBV复制过程中延长聚合酶链所需结构相似的核苷,终止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病毒复制。IFN-α可以在多个环节抑制病毒复制,通过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起作用,具有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IFN-α直接抑制HBV复制的能力较弱,发挥抗病毒疗效主要是借助巩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强化其抑制病毒作用。鉴于两大类药物抗病毒作用机制的不同,临床疗效也有一定的差异。IFN-α抗病毒治疗疗程确切,疗效与病例选择有明显关系,达到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及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血清学转换的几率要高于NAs,但起效慢。NAs起效快,耐受性好,抗病毒作用强,但疗程不确切,需根据患者情况而定,而且存在耐药性。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IFN-α联合NAs治疗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在追求疗效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NAs安全性好,但也会发生低磷性骨病、肌炎、肾功能不全、横纹肌溶解、乳酸酸中毒等少见不良反应。IFN-α不良反应多,包括类流感症状、失眠、脱发、骨髓抑制、神经精神症状和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IFN-α联合NAs治疗后ADR可能会加重,甚至出现其他严重的ADR,国内外这方面现有的研究数据不多。鉴于IFN-α可以引起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阿德福韦酯(adefovirdipivoxil,ADV)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是否会加重对外周血细胞和肾功能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外周血细胞变化的趋势如何,以及如果出现血常规及肾功能异常,停药后是否会逆转等一系列问题尚不明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观察HBeAg阳性CHB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ADV治疗的抗病毒疗效,评估联合治疗是否会提高抗病毒疗效;(2)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过程中的外周血细胞变化,评估联合治疗是否会加重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指导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外周血细胞的安全性监测;(3)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过程中的肾功能变化,评估联合治疗是否会加重对肾功能的影响,指导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肾脏安全性的监测。目的通过检测PegIFN-α-2b单药和PegIFN-α-2b联合ADV治疗期间肝功能、HBV DNA、乙肝五项定量、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绝对计数、淋巴细胞(lymphocyte,L)绝对计数、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并通过体重、年龄、Scr值计算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s,eGFR),观察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ADV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外周血细胞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开放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家医院就诊的HBeAg阳性的CHB病例102例,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进入PegIFN-α-2b单药组(51名患者)和PegIFN-α-2b+ADV联合组(51名患者),治疗48周,停药后再随访24周。检测受试者基线(0周),4周,8周,12周,24周,36周,48周,60周,72周的肝功能、HBV DNA、乙肝五项定量、外周血象、肾功能,并通过Cockcroft–Gault(CG)公式计算Ccr,简化的肾脏病饮食改良(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以及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KD-EPI)公式计算eGFR,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基线特征和各个时间点eGFR的变化,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细胞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1基线特征对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确诊的CHB患者进行了筛查,102名患者符合入选标准。两组完成随访的93例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相似,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乙肝家族史、HBV基因型、HBeAg定量中位数、HBsAg定量中位数、HBV DNA定量中位数、ALT中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评价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ADV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应答(virological response,VR)率分别为23.9%和76.6%(P<0.001)。18名单药组和33名联合组患者,他们在基线时ALT的均数分别为202.37 U/L和234.89U/L,治疗48周时ALT恢复正常,达到了生化学应答(biochemical response,BR)。治疗48周,相比于PegIFN-α-2b单药治疗组(39.1%),联合治疗组(70.2%)获得了更高的BR(P=0.003)。联合治疗组患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单药组更高(P=0.293)。即6名单药组患者和10名联合组患者在治疗48周时均出现了HBeAg血清学转换。而且,1名联合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HBsAg的消失。PegIFN-α-2b单药组患者中没有观察到HBsAg的消失。两组在48周血清HBeAg转阴(P=0.196)、病毒学突破(P=0.202)、生化学突破(P=0.11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持续应答(4.3%:21.3%,P=0.015)、部分VR(69.6%:100%,P<0.001)、7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off-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SVR)(4.3%:19.1%,P=0.027)、复发(19.6%:53.2%,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不同时间点间WBC,N,L,RBC,Hb,PLT变化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N,L,RBC与组别之间无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PLT与组别之间有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和联合组WBC,L,RBC,Hb,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对N的影响较联合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N,L,WBC,PLT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第04周下降最为明显,治疗期间趋于稳定,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治疗期间N<0.5×109/L和N≤0.75×109/L的例数以及PLT<50×109/L和PLT<30×109/L的例数都很少。WBC,N,L,RBC,Hb,PLT在治疗4周时的下降幅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肾功能的影响两组肾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在治疗48周、停药12周,联合组可能会加重肾功能损害。治疗48周,两种方案引起Ccr正常或异常的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26,P=0.005<0.05),两种方案引起e-GFR(MDRD)正常或异常的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51,P=0.007<0.05),60周时,两种方案引起Ccr正常与异常的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61,P=0.009<0.05),两种方案引起eGFR(CKD-EPI)正常与异常的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P=0.021<0.05)。不同时间点两组Scr和Ccr都显示出与eGFR变化相似的下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HBV DNA和ADV给药是eGFR下降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PegIFN-α-2b联合ADV治疗在VR、BR、血清学应答、持续应答、部分VR以及72周SVR方面有一定优势。两组治疗期间外周血WBC,N,L,RBC都有类似的下降趋势,但联合组对Hb,PLT有影响,呈可逆性,停药后很快恢复,治疗期间应严密监测。肾脏不良事件在两组中的发生率都很低,联合治疗组可能会出现延迟性的肾功能损害。年龄大、HBV DNA载量高和含有ADV的治疗方案是eGFR下降的重要预测因子。

何佳[10](2017)在《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治疗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及替诺福韦等核苷(酸)类似物因其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和较好的耐受性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抗HBV疗程长(绝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生服用),且优缺点各异,故而仍须重视其安全性问题。随着大量口服药物的临床运用及学术领域的快速发展,2015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的“慢性HBV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推荐首选高耐药屏障的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因口服抗HBV药物在人体内均通过肾脏代谢,本文对单用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的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等指标)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及比较,进一步评估早期肾功能的损伤,并为该两种首推抗HBV药物的安全性提供临床研究数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诊治的61例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替诺福韦组、恩替卡韦组),比较两组患者肝功、25-羟维生素D3、血钙、血磷、HBV-DNA及HBeAg阳性率的基础水平,以及基线时和抗病毒治疗后4周、8周、39周、52周、78周、104周6个不同时间段内两组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61例慢性CHB患者(替诺福韦组31例,恩替卡韦组30例),两组患者25-羟维生素D3、血钙及血磷水平在基线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在基线水平均有可比性,β2微球蛋白在39周、52周、78周、104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视黄醇结合蛋白比较在104周时(t=-2.408,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胱抑素C比较在7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P=0.044),10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4,P=0.128);血肌酐、eGFR在各时间段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4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病毒学突破水平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监测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两种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CHB过程对早期肾功能影响中发现,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较eGFR变化更敏感;临床上可通过对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的检测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若对三者展开联合检测,可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二、慢性HBV感染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HBV感染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CHB患儿干扰素α1b长期给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资料的采集与管理
    1.3 β2-微球蛋白检测方法
    1.4 样本量的确定依据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信息基本情况
    2.2 β2微球蛋白与年龄、疗程、给药时间及BMI的相关性分析
    2.3 不同性别、HBV基因型、给药剂量β2微球蛋白的比较
    2.4 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2)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六种评分模型预测价值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聚乳酸微球佐剂的乙肝疫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慢性乙肝概述
        1.1.1 乙型肝炎病毒
        1.1.2 慢性乙肝的疾病进程
        1.1.3 慢性乙肝的免疫耐受
        1.1.4 慢性乙肝的药物治疗
    1.2 乙肝疫苗的免疫学基础及当前研究进展
        1.2.1 免疫概述
        1.2.2 预防性乙肝疫苗
        1.2.3 治疗性乙肝疫苗
        1.2.4 慢性乙肝模型鼠
    1.3 疫苗佐剂概述
        1.3.1 免疫刺激剂类佐剂
        1.3.2 递送系统类佐剂
        1.3.3 疫苗及其佐剂研发的挑战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目标
第2章 DDAB-PLA微球制剂制备及细胞水平评价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微球的制备
        2.2.4 微球的表征
        2.2.5 微球的体外释放
        2.2.6 抗原活性与稳定性的检测
        2.2.7 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的提取
        2.2.8 微球细胞毒性检测
        2.2.9 STING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检测
        2.2.10 微球在BMDCs中的内化及转运
        2.2.11 BMDC的活化水平检测
        2.2.12 BMDCs细胞因子检测
        2.2.1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球的表征
        2.3.2 微球的体外释放
        2.3.3 抗原的稳定性与免疫原性
        2.3.4 微球的细胞毒性检测
        2.3.5 STING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检测
        2.3.6 微球在BMDCs中的内化及转运
        2.3.7 BMDCs的活化水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DAB-PLA微球的作用机制探索及体内免疫效果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注射部位的炎症反应
        3.2.4 注射部位免疫细胞的招募
        3.2.5 小动物成像检测
        3.2.6 淋巴结中滤泡辅助T细胞检测
        3.2.7 淋巴结中DC、B细胞的激活
        3.2.8 免疫方案
        3.2.9 抗体水平检测
        3.2.10 脾细胞的提取
        3.2.11 脾细胞增殖
        3.2.12 淋巴细胞的激活与杀伤
        3.2.13 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
        3.2.14 Th1型细胞免疫检测
        3.2.15 微球疫苗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3.2.16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球制剂在注射部位的驻留
        3.3.2 注射部位的炎症反应
        3.3.3 注射部位免疫细胞的招募
        3.3.4 淋巴结中DCs和B细胞的活化
        3.3.5 淋巴结中滤泡辅助T细胞检测
        3.3.6 体液免疫评价
        3.3.7 脾细胞增殖
        3.3.8 脾细胞的激活与杀伤
        3.3.9 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
        3.3.10 Th1细胞免疫水平
        3.3.11 微球疫苗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DAB-PLA微球制剂在慢性乙肝模型鼠中的治疗效果考察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慢性乙肝模型鼠的构建
        4.2.4 免疫方案
        4.2.5 血清转阴率检测
        4.2.6 体液免疫水平检测
        4.2.7 脾细胞的提取
        4.2.8 脾细胞增殖
        4.2.9 淋巴细胞活化和杀伤检测
        4.2.10 记忆性淋巴细胞水平检测
        4.2.11 肝脏HBcAg和浸润程度检测
        4.2.12 肝功能检测
        4.2.13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模型鼠的构建
        4.3.2 脾细胞增殖
        4.3.3 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杀伤
        4.3.4 细胞因子分泌
        4.3.5 治疗效果评价
        4.3.6 免疫记忆水平
        4.3.7 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DDAB-PLA微球制剂的长效免疫及冻干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免疫方案
        5.2.4 抗体水平检测
        5.2.5 脾细胞的活化和杀伤
        5.2.6 安全性评价
        5.2.7 冻干制剂研究
        5.2.8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抗体水平检测
        5.3.2 脾细胞活化杀伤
        5.3.3 安全性评价
        5.3.4 冻干制剂探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总结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符号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HBV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索引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BV感染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HBV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索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实验步骤
    2.5 结果判读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临床特征
    3.2 HBx蛋白在HBV阳性及阴性B-NHL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
    3.3 PD-L1在HBV阳性及阴性的B-NHL肿瘤组织中表达
    3.4 PD-L1 在 HBV 阳性/阴性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
    3.5 血清sPD-L1在HBV阳性及阴性组患者血清中表达
    3.6 PD-L1表达与患者基线特征的关系
    3.7 PD-L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8 PD-L1与疗效的关系
    3.9 PD-L1与预后的关系
    3.10 血清sPD-L1与预后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PD-L1在B-NHL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上调
    4.2 HBx阳性的B-NHL患者PD-L1 表达上调
    4.3 HBV阳性组血清sPD-L1 水平升高
    4.4 PD-L1 影响HBV阳性的B-NHL患者的预后
    4.5 血清sPD-L1 影响HBV阳性B-NHL的生存及预后
    4.6 总结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使用结构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HBV突变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Hepatitis b virus病毒的特征
        1.1.1 HBV病毒的基因结构
        1.1.2 HBV病毒入侵机制
        1.1.3 不同种族人群中HBV基因型的感染偏好
    1.2 MHC分子的特征
        1.2.1 MHC分子相关抗原肽的加工过程
        1.2.2 经典的HLA复合体结构
        1.2.3 MHC分子、抗原肽和TCR间的相互作用
        1.2.4 HLA在临床医学应用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HBV病毒突变的研究进展
        1.3.1 HBV病毒自发突变及HBV DNA插入宿主肝细胞基因组
        1.3.2 HBV相关肝癌的用药及其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
        1.3.3 HBV的重激活
        1.3.4 HBV相关的免疫逃逸
    1.4 展望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收集
        2.1.1 HBV病毒基因组序列收集
        2.1.2 HLA亚型及其结构的收集
    2.2 HBV突变抗原肽的预测
        2.2.1 不同基因型HBV参考序列的确定,保守性及理化性质的分析
        2.2.2 HBV突变位点的确定及抗原肽预测
    2.3 模拟HBV抗原肽与MHC I类分子的对接
        2.3.1 蛋白质准备
        2.3.2 分子对接
    2.4 扫描氨基酸突变计算
    2.5 分子动力学模拟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设置
        2.5.2 RMSD分析
    2.6 结合自由能计算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中国和欧美人群中HBV突变位点的特征
    3.2 预测的21 个候选突变
    3.3 HLA分子与抗原肽对接结构的特征
    3.4 影响p-MHC复合体形成的13 个关键突变
    3.5 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主要科研成果

(7)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DLBCL患者预后因素及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HBV感染DLBCL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1 对象及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二部分 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HBV+DLBCL 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2.1 对象及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结论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BV DNA水平及治疗24个月时转阴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间血清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比较
3 讨论

(9)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单药和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及肾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治疗与相关肾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慢性HBV感染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CHB患儿干扰素α1b长期给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柴燕涛,王福川,侯俊,贾凡,刘佳,姜棋予,张敏,毕京峰. 中国医药导报, 2021(23)
  • [2]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六种评分模型预测价值比较[D]. 杨燕卿.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基于聚乳酸微球佐剂的乙肝疫苗研究[D]. 卢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1)
  • [4]HBV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 孙媛媛. 郑州大学, 2020(02)
  • [5]HBV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朱曦. 南华大学, 2020
  • [6]使用结构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HBV突变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D]. 顾霜霖. 东南大学, 2020(01)
  • [7]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DLBCL患者预后因素及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估价值分析[D]. 廖凯权. 暨南大学, 2020(03)
  • [8]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J]. 赵科孝,曾显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20)
  • [9]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单药和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及肾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D]. 苏倩.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10]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D]. 何佳. 郑州大学, 2017(02)

标签:;  ;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